洋扁豆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0-07-31

名称洋扁豆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豆荚类-扁豆(眉豆、蛾眉豆)
适宜品种洋扁豆。

栽培技术
洋扁豆是江苏省启海地区著名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豆类蔬菜作物,鲜籽粒皮薄粒大,肉质细腻,酥糯爽口,营养丰富,吃法多样,炒、煮、煨汤均可,风味极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还可速冻保鲜,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投放市场,销售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通过对洋扁豆的生产特点、生产环境、种植模式、肥料运筹、病虫防治等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出高产栽培技术,并在启东市大面积推广,增产增效显著,现种植面积从原来的600公顷发展到2 000公顷,大棚洋扁豆每667平方米产青荚1 500千克,产值达6 000多元;玉米间作洋扁豆每667平方米产青荚400千克,产值1 200元左右。

1.大棚洋扁豆特征特性

洋扁豆属一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植物,根系发达,侧根多,吸收水分、养分能力强,极耐旱,与豇豆族根瘤菌共生形成球形根瘤。茎蔓性,茎长达6米。三出复叶,互生,叶色浓绿,中央小叶柄较长,两侧较短,小叶片卵形,先端尖,基部广楔形,全缘,表面光滑无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白色。青荚为绿色,硬荚,鲜粒为淡绿色,干枯后为黄白色,荚长7-10厘米,荚果扁平,镰刀状,顶上具一向下弯曲的喙。种子2-5粒,干籽粒种皮、种脐均白色,椭圆形,略扁,千粒重500克左右。洋扁豆喜温怕冷,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20℃,生长适宜温度为23-28℃。洋扁豆一般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轻壤土为好,在栽培上分纯作、间套作两种。近年来,我市大棚洋扁豆种植发展较快,大棚生产的洋扁豆上市早,经济效益高。可与大棚早番茄、早黄瓜等间套作,洋扁豆藤蔓前期攀缘在原番茄等作物的棚架上,中后期攀缘在大棚架上,省工节本。洋扁豆也可以和玉米间作,扁豆蔓攀缘在玉米秸秆上。

2.大棚洋扁豆栽培技术

(1)适期播种

薄膜大棚栽培洋扁豆于3月初套种在早番茄或早黄瓜等作物行间,也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纯作。

(2)种植密度

大棚洋扁豆一般行距80厘米、穴距40厘米,每穴2株,每667平方米密度4 000株左右。

(3)引蔓搭架

洋扁豆出苗后将蔓引至原番茄等作物的棚架上,中后期要增加棚架面,用绳子、塑料带子或竹竿等材料将大棚架与原番茄棚架或其他作物棚架连接起来,使洋扁豆藤蔓向空中发展。纯作洋扁豆出苗后,采用吊秧法,在豆苗30-40厘米时用尼龙绳或编织带一端拴在豆苗根部,另一端吊在大棚顶部拉的铁丝上,使豆苗呈S形攀绕。

(4)清除前茬

前茬作物采收完后,要及时清除前茬秸秆。

(5)温度管理

3-5月上旬,大棚内白天气温保持为25-28℃,夜间15℃,超过该温度时要揭膜通风。5月中下旬开始把大棚裙膜揭起,要昼夜通风。出梅以后可把薄膜全部揭去。

(6)肥水管理

洋扁豆藤蔓发达,攀缘面积大,需肥较多。出苗后及时追施苗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千克。花荚肥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30千克加尿素10千克。洋扁豆结荚期间,如遇干旱需勤浇水。洋扁豆行间可用作物秸秆覆盖,保持土壤湿润。洋扁豆开花结荚期,用高效叶面肥八八三或液体复合肥澳优等叶面喷施3-4次,能提高结荚率,增产显著。

(7)整枝与化控

洋扁豆生长中后期如有旺长趋势,应适当除去部分幼嫩分枝,保持结荚枝蔓分布合理,棚架内通风透光。用多效唑化控,能促进藤蔓短壮,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结荚率,一股用多效唑20克对水20千克叶面喷施。

3.玉米间作洋扁豆栽培技术

(1)适期播种

洋扁豆一般在3月下旬-4月底播种,播种方式可与春玉米同时播种,也可以在玉米出苗后播种在玉米棵间。玉米品种一般选择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的中熟品种。

(2)种植密度

一般每4-5穴玉米间作1穴洋扁豆,每穴下种3-4粒,每667平方米栽植密度2 500株左右,以玉米秆为支架,藤蔓攀缘在玉米杆上。

玉米收获后,将每2-3穴玉米秸秆的上半部分折断并绕在一起,加强玉米秆支撑力度,以便洋扁豆藤蔓攀缘和通风透光。

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同大棚栽培。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生物、化学防治,限量使用符合国家GB 4285和GB/T 8321规定以内的农药。

①病害防治:洋扁豆病害主要是病毒病。防治方法:选无病株留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早防治蚜虫。发病初期用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全株喷洒。

②虫害防治:洋扁豆主要虫害有食心虫、蚜虫、红蜘蛛等。洋扁豆发生蚜虫,要及时用蚜虱清20-30克对水30千克喷雾防治。防治食心虫,可在洋扁豆幼荚期用90%晶体敌百虫700-1 000倍或20%杀灭菊酯乳油3 000-4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防治1次。防治红蜘蛛用扫螨净10克对水10千克,叶背面喷雾防治。

小编推荐

茭白丽茭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名称茭白丽茭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水生菜类-茭白
栽培技术
茭白(Zizania latifolia L.)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也是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近几年发展迅猛,目前全省种植面积超过3万公顷,已成为浙江省效益农业的一个新亮点。2000年7月,在浙江省缙云县大洋镇高山茭白产区种植的吴岭茭白(美人茭)中发现2个茭墩,其采茭时间较其他茭墩早12天左右,2000-2003年进行对比、选种试验,表现性状稳定,品质优,极早熟,命名为丽茭1号,2004-2005年开展品种比较和试种,2006-2007年示范推广。于2007年7月通过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1.特征特性

(1)生物学特性

丽茭1号属单季茭品种,株型紧凑,生长势强,株高240-250厘米,叶片披针形,长180-190厘米,宽3.8-5.3厘米,叶鞘长50-60厘米,植株分蘖力中等;肉质茎竹笋形,表皮白色、光滑,质嫩品质好,长12-25厘米,直径3.5-4.5厘米,壳茭质量140-210克,肉茭质量100-150克;生长适温15-28℃,孕茭适温20-25℃。在丽水海拔800米左右的地区种植,一般在7月中旬开始采收,7月下旬、8月初进入盛收期,熟期比美人茭早12-14天。

(2)产量表现

经2005-2006年生产性试验,丽茭1号壳茭产量23.84-30.16吨/公顷(表1),平均27.58吨/公顷,比对照美人茭平均增产6.50%。一般大田产壳茭27吨/公顷左右。
 (3)品质及抗性

丽茭1号茭体4节,茭肉长16.7-18.6厘米,其中第2节和第2节纵、横径分别为7.43,4.66厘米和4.84,3.57厘米;单茎壳茭质量142.5-178.6克,茭肉净质量105.6-128.6克,净茭率71.8%-74.1%;茭肉白嫩、光滑、品质好。2004年对丽茭1号、磐安单季茭和美人茭进行田间抗病性调查。表2结果表明,丽茭1号的胡麻斑病和锈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都小于磐安单季茭和美人茭,表现出较高的抗病能力。

2.繁种育苗技术

茭白采用无性繁殖,种性极易退化分离,因此在栽培留种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田间的提纯复壮工作,及时去除雄茭和灰茭,淘汰不良植株。
 (1)精选茭墩

茭白收获时,在大田中选择产量高、生长一致、品种特征明显、无病虫害的茭墩,挂牌标记,作为种株。

(2)薹管扦插

在茭白采收结束后,准备好扦插育苗田。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剪取长度20-40厘米薹管作为扦插材料。扦插时,秆要露出水面,扦插后田间保持一层薄水,以促进成活。次年3月中旬,茭白移栽前10-15天,留种田撒施尿素75-150千克/公顷,促进秧苗早发,培养壮苗,一般清明前后移栽,并做到随挖、随分、随栽。

(3)冬季管理

茭白茎叶逐渐枯萎后,及时处理枯枝残叶,在冬至前把茭墩齐泥割平,结合清田再次剔除杂株和受病虫危害的茭墩,留种茭墩在种苗田内浅水湿润越冬。

(4)适时移栽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做好翻耕平整土地,施好基肥的前提下,掘取上年选中的茭墩移入种苗田,密度5.25万穴/公顷,每穴3-4苗。

(5)田间去杂

种苗田进一步选择生长整齐、茎紧缩,结茭多、茭白嫩而油光洁白,成熟一致性好,长足后包裹的叶梢一边稍有开裂,茭白眼成乳白色,母株丛中没有灰茭和雄茭的茭墩留种。

(6)供苗前管理

第2年春季,茭苗萌发时,要及时做好水浆管理,施好分蘖肥,促进茭墩分蘖生长,当茭苗长到30厘米时,再次淘汰萌发时不整齐的、长势过旺或过弱的、叶色过绿的茭墩,选择生长一致的茭墩作为种苗,供应农户。一般种苗田面积:大田面积为1∶10-12。

3.栽培技术

目前,单季茭白在生产上提倡一年一种,有利于保持种性一致和优良品质,提高结茭率、产量和经济效益。秋栽,9-10月直接用薹管扦插;春栽,3-4月采取小苗定植。秋季栽培技术如下。

(1)整地、施基肥

茭白生长期长,植株庞大,需要大量肥料。一般施腐熟有机肥22.5吨/公顷,浅水翻耕,耙平备用。

(2)栽植

9-10月挑选当年结过茭、种性好的薹管进行扦插。由于丽茭1号较早熟,生育期较短,宜适当密植,一般采用宽窄行定植,宽行80厘米、窄行38厘米,株距30-35厘米,1公顷栽茭白薹管5.25万根。

(3)田间管理

①水层管理:萌芽期水层宜浅,保持水位3-5厘米,以利于提高土温,促进萌发。分蘖前期仍宜浅,保持水层4-6厘米,促进分蘖和发根。茭白分蘖后期到孕茭前宜采取干湿管理。5月底到6月初,开始第1次搁田,时间约7天左右,以稍露泥面为限,促进根系生长,抑制无效分蘖。第2次搁田,时间掌握在出梅前抢早搁田。通过此次干湿管理,平衡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为茭白早产、高产打下基础。孕茭期宜灌深水,促进孕茭,使茭白保持白嫩。最高水位不宜超过假茎的2/3高度。当盛夏30℃以上高温时,应灌深水降温,并做到定期换水,防止土壤缺氧引起烂根。休眠期保持浅水或湿润状态越冬。

②肥料管理:茭白基肥、追肥各占50%。首先要重施基肥,一般用腐熟有机肥22.5吨/公顷,碳酸氢铵750-1 20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750-1 200千克/公顷,氯化钾225-300千克/公顷,或茭白专用肥1 125千克/公顷。二是适施分蘖肥,分蘖肥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施用,此次追肥应特别注意根据茭苗长势而定,否则易引起长势过旺,雄茭率上升;弱苗多追一些,强苗少追一些,一般用复合肥75-112.5千克/公顷。三要巧施孕茭肥,孕茭肥要施得准而猛。准是指施肥时间上不能过早或过迟,一般是在植株生长减缓,部分分蘖发扁,孕茭初始时施用为宜;猛就是施肥量要足,一般用尿素150-300千克/公顷或茭白专用肥300千克/公顷。

③植株管理:茭苗分蘖高33厘米左右时,进行疏苗,将细小密集的分蘖除去,同时在茭墩根际压泥壅根,使分蘖散开,改善营养状况,一般控制有效分蘖数28.5万-33万/公顷。大暑到白露期间,应摘除植株黄叶2-3次,以利通风,促进孕茭。采收后,将地上部枯叶齐泥割去,留下地下根株。

④采收:采收时,于薹管处割断,留叶鞘0.4厘米,切去叶片,然后包装。茭白最好鲜收鲜销,如运销外地,应将壳茭放置阴凉处,浸入水中,可贮存1周。剥出的茭肉,每20-30支为1捆,浸入1%-2%的明矾水中,可贮藏5-7天。
茭白病虫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病虫防治方法。在冬季及时销毁遗株残叶,清洁田园,减少越冬虫源、菌源;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和锌肥;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当茭白受病虫危害时,使用对口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锈病可用世高2 000倍液防治,长绿飞虱可用吡虫啉1 000倍液防治,蓟马、螟虫可用三唑磷1 000倍液防治。但应注意,孕茭前后不宜施用杀菌剂。

在海拔800米以上山区种植应预防倒春寒危害。应加强锈病防治。

半碎叶榨菜“慈选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名称半碎叶榨菜慈选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芥菜类
适宜品种慈选1号。

栽培技术
我国榨菜主产区以四川和浙江为主,近年来,由于三峡工程的建设,四川榨菜种植面积越来越少;浙江榨菜常年种植面积在4万余公顷,而慈溪市年种植面积在0.67万公顷以上。近几年慈溪市由于种植品种混乱、抗病性减弱造成榨菜减产,农民和加工企业都迫切需要优质、高产品种,为此,笔者于2000年开始进行了榨菜品种选育工作。慈选1号榨菜是从地方半碎叶榨菜品种中筛选出的新品系,2005年成功选育,是性状稳定、抗性好、产量高、空心率低、商品性好、适宜密植的中果型新品种,单球质量237-300克,空心率为14.3%,每667平方米产量在4 000-5 000千克,高产田块可达5 500千克以上。现将其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主要特征特性

(1)形态特征

慈选1号榨菜株高50-58厘米,株形直立,中后期开展度60厘米左右,叶宽大,功能叶长、宽为48厘米27厘米左右,叶片挺立呈长椭圆形,叶缘缺刻大,叶色鲜绿色,光泽度好。瘤茎呈半缩头近圆球形,果皮光滑呈青绿色、无病斑,瘤茎上有明显的叶环1-2节,瘤茎直径12.5-14厘米,纵径11.5-13.5厘米,单球质量257-300克。

(2)农艺特性

①稳产性好。慈选1号是一个中果型品种,适宜高密度栽培。2004年慈溪市经多点高密度栽培(每667平方米种植密度1.5万、1.7万株)试验示范,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分别为3 865千克和4 228千克,比对照(每667平方米1.3万株)增产13.8%和16.1%。2005年大面积示范(种植密度:每667平方米1.7万株)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4 125.3千克,高产达5 500千克,比对照品种(肖山种每667平方米1.7万株)增产9.3%。两年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为4 176.3千克。

②耐肥性好。慈选1号植株挺立,瘤茎大小适中,适宜密植,对肥水需求量相对较大。经试验示范,慈选1号一生需纯氮35千克、P2O5 6千克、K2O 4千克左右,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5 000千克左右。

③抗性好。该品种较抗软腐病、病毒病和瘤茎斑点病。

④商品性好。主要表现在瘤茎呈青绿色,表皮光滑无病斑,瘤茎清秀。

2.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

慈选1号榨菜抗性好、易栽培,育苗移栽、直播栽培都能获得较高产量。经2004年不同播种期试验得出,育苗移栽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5日前后,移栽期11月中旬,如播种期过早,苗期易受蚜虫危害,会导致病毒病发生;过迟播种将达不到安全越冬标准。直播田的适宜播种期在10月下旬左右,直播栽培比育苗移栽方式省工省力,但在栽培中要注意:一是及时间苗、定苗;二是基苗肥中氮肥以持效氮为主,确保冬前达到7-9张叶片,且安全越冬。

(2)合理密植

根据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慈选1号最佳种植密度为每667平方米1.7万株,产量可达4 500千克左右,比种植密度每667平方米1.5万、1.3万株可增产9%-13%。

(3)科学合理施肥

慈选1号生长势旺、耐肥性好,在施肥方法上要合理增施氮、磷、钾肥。一般基苗肥中以磷、钾肥用量大于氮肥用量为好,中期氮肥用量要大于磷钾肥,后期少施速效氮肥。即基苗肥中纯氮用量占总量的25%左右,中后期追肥2次,第1次(年前追施)追肥量占总量的50%左右(速效肥),第2次(年后追施)追肥量占总量的25%(持效肥)。

(4)适时收获

慈选1号榨菜一般全生育期为190天左右(9月底、10月初播种-4月初前后收获),可根据植株功能叶而定(心叶前3-5叶),当功能叶开始发黄时是收获最佳时期;对田间长势旺盛的田块,其收获期可依心叶长相而定,当心叶开始向上抽时是最佳收获期。

病虫害防治
榨菜主要病害是病毒病和软腐病,从试验示范结果看,慈选1号的病毒病和软腐病发生均较轻,但在栽培过程还应注意防治,早期可用甲霜磷锰锌+病毒A等防治;软腐病可用可杀得或农用链霉素等防治1-2次。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一遍净等药剂防治,可兼防病毒病的发生。

SK4-316胡萝卜特征特性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名称SK4-316胡萝卜特征特性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根菜类-胡萝卜
适宜品种SK4-316

栽培技术
胡萝卜又称红萝卜或甘荀,也叫丁香萝卜、药性萝卜等。为伞形科胡萝卜属二年生草本植物。以肉质根作蔬菜食用,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有降低血压、强心、消炎、抗过敏等作用,对贫血、肠胃、肺病等疾病也有治疗作用。此外,还可当水果生食,或制干、腌渍、酱渍等作泡菜及榨汁作饮料,产品深受当地菜农和加工企业的青睐。2003年晋江市引进试种SK4-316胡萝卜5公顷,2006年大面积示范100公顷,之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全市常年种植面积2500公顷左右,产品除了国内销售外,还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每667平方米纯利润可达3000~5000元,经济效益显著。连片种植面积在10公顷以上的专业场(户)有140多场,其中总种植面积在50公顷以上的专业场(户)有20多场。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原产地认定的有11场。初步探索出一条生产规模化、灌溉节水化、管理科学化、产品订单化的农业发展新路子。现将SK4-316胡萝卜特征特性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

SK4-316胡萝卜植株叶丛直立,株高35~40厘米,叶色浓绿,2~3回羽状复叶,最后裂片叶柄浅绿色,绒毛少。肉质根圆柱形,根长22~25厘米,径粗5厘米左右,平均单根重0.33千克。根形整齐均匀,根表皮光滑,髓部小,皮、肉、芯颜色深红,无黄色髓心条纹。肉质细嫩,纤维少,口感甜脆,营养价值高。产品耐贮运,适合鲜食与加工用,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该品种适于沙质土壤和轻壤土壤生长,抗病性、耐寒性强,耐旱性中,畸形根率低,较抗抽薹,在晋江市10-11月份播种,至翌年3-4月份收获,生长期130~160天。产量高、商品性好、商品率高,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6000~6500千克,最高达7000~7500千克。

2.无公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1)环境选择,安装节水设施

生产基地尽量选择周边3千米内无三废污染源,水和空气质量良好,光照资源丰富,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较高、排水良好的沙壤或壤土地块。周边要配套深水蓄水池或机井等水利设施,安装沟带式或高架旋转喷头式节水微喷灌溉设施,并确保水质清洁卫生。

(2)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SK4-316胡萝卜肉质根长,入土深,要求深耕土壤,保持土壤疏松、透气,防止肉质根弯曲、短小,甚至发生叉根。深耕时施人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禽畜粪500~8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30千克,客海沙5~10立方米一起深翻改良土壤,深耕25~30厘米。晒白后耙平作畦,畦面表土一定要细碎、平整,然后整成畦宽90厘米、畦高25厘米、沟宽30厘米,四周开设排水沟,以防田间积水。

(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晋江市属于沿海地区,台风影响较频繁,为避免受台风影响,最佳播种期一般掌握在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最好选择在阴天播种,采用点播方式,用自制简易的专用设备进行点孔,孔深约1厘米,每孔播1粒种子。每畦播4行,行距13~15厘米、株距6~8厘米,每667平方米保苗3.5万~4.0万株。播种后用腐熟土杂肥或蘑菇土盖种,以保持土壤湿润及增加土壤肥力。

(4)科学管水,合理追肥

①水分管理,根据天气变化和土壤墒情适时喷灌,采用播种后保湿促齐苗、齐苗后控水蹲苗、膨大期均衡供水促高产、后期注意排水防裂根的水管原则。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苗期每天喷灌1次,每次15~20分钟,以保持土壤半湿润状态。苗期后一般每2天喷灌1次。追肥前3~4天要控制水分,配合开沟晒根,可晒到叶片略显萎蔫,以促进主根下扎。追肥后7天内应多喷水,每天喷灌1次,每次20~30分钟,以利肥料的吸收。播种70天后,可3天喷水1次,促进根的生长。生长后期遇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止根部开裂或引发病害发生。

②合理追肥,SK4-316胡萝卜属嗜肥性作物,生长期较长,除施足基肥外,还要分2次追肥。第1次为提苗肥,播种后45~50天,每667平方米施用复合肥20~25千克,在行间拉浅沟施下,促进幼苗期叶片和根系生长。第2次为膨根肥,播种后75~80天,每667平方米施用硫酸钾复合肥70~75千克,促进肉质根伸长与膨大。

(5)适时采收

SK4-316胡萝卜生长期较长,不易抽薹。但过早或过迟采收会影响其产量及商品性状。130天左右就要注意观察,因苗而异,掌握在肉质根充分肥大时分批采收。若管理较好的地块,视客户需求及市场行情可延长至160天采收,以充分发挥其潜在产量及经济效益。

病虫害防治
①喷施除草剂,胡萝卜一般出苗较慢,从播种到出苗期间需7~10天。播种后3~4天,每667平方米用60%丁草胺乳油100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于表土,预防杂草生长。

②中耕除杂草,出苗后20天,适时中耕除草。SK4-316胡萝卜须根主要分布于6~10厘米土壤中,故中耕不宜过深,以免伤及根系,影响肉质根的形成和生长。

③防治病虫害,该品种抗病性强,病虫害较少。据观察害虫有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甜菜夜蛾等,主要是地老虎为害;病害有白粉病、花叶病、黑斑病、软腐病等。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

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合理品种布局。播种前要注意清理田园,改良土壤,深翻暴晒,降低虫源基数。

物理防治:应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

化学防治:重点防治苗期地下害虫,每667平方米用50%辛硫磷200毫升拌细土30千克撒施。白粉病和黑斑病在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农抗120600~800倍液喷施,软腐病每667平方米用根腐灵600~800倍液灌根。采取化学防治时应尽量减少用药次数,或选用能防治以上病虫害的其他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

大棚扁豆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名称大棚扁豆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豆荚类-扁豆(眉豆、蛾眉豆)
适宜品种选用白扁豆品种。

栽培技术
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菜农,采用塑料大棚对扁豆进行早熟栽培,年年获得高产高效栽培实践证明,露地栽培扁豆,一般要到9月份才能上市,而采用塑料大棚栽培,可提早到6月份上市,且经济效益较高,一般667平方米收入可达万元。

1.选择早熟品种,适期提早播种

选用白扁豆品种。白扁豆品种不但荚大、味香,且抗病、耐高温、结荚早、产量高,为扁豆中的良种,较适宜大棚栽培用种。大棚栽培扁豆一般在2月中旬播种,有温室条件的可在1月下旬播种。

应选用熟化肥沃的土壤制成营养土,利用营养钵育苗,每钵播种2粒,播后覆土2厘米厚,齐苗后每钵留1苗。塑料大棚通常6米宽,长度不限,大棚中心留0.7米宽人行道,以便于操作管理。苗床宽1-3米。大棚边际空幅可栽药芹、莴笋等。为保证出全苗,播后要在畦上加盖地膜,膜两边可不压土,便于出苗后抽出地膜,然后在畦上再架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薄膜上盖草帘,草帘日揭夜盖。要求小棚内白天气温控制在25-30℃。移栽前5-7天逐步揭膜炼苗。育苗期若床土水分不足,可用井水或温水浇苗床。

2.提高移栽密度,控制营养生长

(1)合理密植:6米宽大棚可栽种两行扁豆,一般离大棚边架1.5米处各栽一行,中间行距3米、株距1米,通常套栽于棚内茄果作物行列中(栽植扁豆穴点预先可少栽1株茄果)。

(2)适时整枝:在扁豆主茎攀缘上架过程中,应将高1.5米以下的分生枝条适时剪去,以集中养分供给主茎。

(3)施好肥料:每667平方米需施纯氮25千克,氮、磷、钾肥配比为1︰0.4︰0.8。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与在棚作物共生期间一般不需单独施肥。7月份茄果作物离田后,扁豆开始进入结荚旺盛期,可结合伏旱浇水,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0千克,以满足盛花后对肥水的需求。8月下旬扁豆进入结荚高峰期前,每667平方米再追施尿素20千克。

病虫害防治
苗期要注意防治炭疽病、立枯病,可选用25%多菌灵400倍浇根防治。结荚期主要防治豆荚螟和蚜虫,此期防治应交替使用高效、速杀、低残留的菊酯类农药,且要求下午5时至天黑前喷洒,这样可提高防治效果。但喷药时注意不要将药液喷到豆荚上,以防污染。

“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适宜品种
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
栽培技术
1. 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土层疏松、肥沃的土壤,起畦开沟,畦宽120 厘米,畦沟宽30 厘米,每667 米 2施腐熟有机肥2 000 千克、缓释性复合肥90千克、缓释性氮肥20 千克等作基肥。
2. 繁殖
桂特一号菊花菜采用分株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具有生长快的特点,生产上多采用此法。扦插繁殖在整个生长季节均可进行,以4~6月、9~10月扦插成活率较高。扦插时选取健壮枝条,剪成15 厘米长,摘去基部2~3片叶后,再扦插于苗床。苗床经常保持湿润,夏季应遮阳降温,冬天可加塑料薄膜小拱棚保温。20~30 天后,植株长出足够根系时,即可大田定植。按照株行距20 厘米20 厘米,采用平棚遮阳网或其它遮荫形式栽培。
3. 田间管理
每次采收后,应根据植株长势和土壤肥力情况追施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等多种肥料,追肥主要有淋施水溶性冲施肥、喷施叶面肥、施肥入土等方式。水分管理需保持土壤湿润,多雨季节注意排水防涝,防止田间积水造成烂根。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有特殊的菊花芳香味,而在栽培过程中,基本无病害发生。但为防止病虫害发生,在保持田园清洁基础上,每季度应淋施1次石灰水进行土壤及环境消毒,如出现病虫害,要对症下药,施用生物农药及低毒农药予以防治。另外,在生产中根据植株的生长需要,及时补充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的同时,可适量追施钙肥或微肥。在生产上若出现嫩茎叶皱缩不展现象,可加施钙肥或补施熟石灰,增施有机肥,以提高产品品质。当植株生长过密时,要结合松土施肥进行间苗。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种植1次,连续收获3~5 年后,宜换地种植。
4. 采收
大叶菊花菜以采收嫩茎为主。嫩茎采收长度一般在10 厘米,春季气候适合,在肥水供应充足时,嫩芽采收长度可达15 厘米以上,其它季节嫩芽采收标准长度在8~12 厘米间,每隔25~30 天左右采收1次。在南宁市气候环境条件下,桂特~号大叶菊花菜能够实现一次种植,多年采收。
采用仿野生栽培技术种植,1年采收以14次计,每亩每次采收600千克计,每亩年产量8400千克以上。

春扁豆栽培技术


名称春扁豆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地膜
蔬菜分类 豆荚类-扁豆(眉豆、蛾眉豆)
适宜品种
适宜春扁豆栽培的杂交品种有常扁1号、常扁2号、极早翠绿4号、春扁豆1号、春扁豆2号等。

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春扁豆的品种选择是严格的,应选择极早熟或早熟的杂交种,适宜春扁豆栽的杂交品种有常扁1号、常扁2号、极早翠绿4号、春扁豆1号、春扁豆2号等。

2.整地施肥

春扁豆前茬大多数是大白菜、萝卜、大葱、蒜苗等茬口,还棉花、红薯等茬口。冬天深耕一遍,不耙地。开春后,先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农家肥3 000-4 000千克,三元复合肥100-120千克。然后精心耕耙,达到土碎、田平、土肥融合。一般采用垄畦宽窄行栽培。垄高12-15厘米,垄宽1.2米(含沟),垄面呈龟背形,垄种植双行。也有垄宽70厘米(含沟)单行种植。

3.育苗

为了早上市抢前期的高价,于3月中旬采用小拱棚或阳畦育苗。也可于4月上旬进行直播,地膜覆盖更好。

播种前,应配备好营养土。方法是:6份无病虫的肥沃园土,最好是葱蒜茬土,4份腐熟的牛羊骡马猪粪,混合过筛。每立方米营养土还要加入20千克腐熟鸡粪,磷酸二铵1千克,草木灰10千克,并用1%福尔马林溶液200克喷雾消毒。喷后将营养土拌好,用膜密封两天,可杀死病菌,之后晾晒几天,使土中的药散发后,再填入营养钵或苗床中。一钵播种1-2粒,盖好土,苗床中按行株距8厘米见方播种1-2粒扁豆,浇水扣棚膜。

4.移栽密植

苗龄达到15-20天,即可定植于大田。一垄种植双行的,株距40厘米;单行种植的垄,株距35厘米。

5.搭架整枝

当主蔓长至35厘米时,应及时搭架引蔓。一般采用人字架方式。架材可用2.5-3米长的竹竿,每株扁豆扎一根竹竿,在两行扁豆中每4根或6根竹竿离地面1.7米处绑扎在一起,要扎牢固,以利爬蔓。

当主蔓长至1米左右时,及时摘心1次,促发下部花序,以利提高前期产量,侧蔓长到1米以上时再摘心1次。中后期加强疏减老叶弱枝,以利通风、透光。提高中后期产量。

6.水肥管理

春扁豆干早时,应及时顺沟浇跑马水。以浇透为准,但不应积水。遇大雨暴雨后,及时排水,以防水渍沤根。

春扁豆结荚期长,且产量高,需要足够的养分,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根据长势可追肥1-2次,每次随浇水每667平方米施入三元复合肥20千克(先将肥化成比较浓的溶液)。开花后每隔7天喷1次叶绿保或惠满丰500倍液和磷酸二氢钾200倍液,连喷2-3次,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硼肥能提高扁豆的结荚率,钼能参加根瘤菌的固氮作用。用0.1%硼砂水溶液根外喷肥,0.05%钼酸铵水溶液根外喷肥,一般进行2-3次。每次间隔7-10天。

病虫害防治
春扁豆的病虫害极少,可用5%菌立灭500-8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加70%超微代森锰锌500-1 000倍液,或双抗600-800倍液,或复生800倍液交替防治两次即可。主要害虫有豆荚螟、小菜蛾、棉铃虫等,可用菜保姆或康绿功臣1 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1 500倍液,或毒蝎子2 000倍液或贝伐1 000倍液,上午喷雾,喷药主要部位是花序。间隔7天,连喷两次即可。

雪菜-扁豆-菠菜周年高产栽培技术


1 茬口安排

雪菜10月上旬播种,11月15日左右移栽,翌年4月10 目前采收;扁豆3月底前播种,4月15日--20日移栽。5月中旬采收第1批嫩荚;秋菠菜9月10目前播种,10月15日后始收。

2 雪菜栽培技术
2.1 育苗

雪菜品种选上海金丝(本地称细叶雪菜)。苗床应选择靠近大田栽培、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田块。基肥施过磷酸钙450kg/hm .人畜粪15t/hm2o施用对口农药,以预防地下害虫危害菜苗。10月上旬播种。加强苗期管理,剔苗匀苗,除杂草,施好苗肥,及时防治蚜虫、青虫等虫害。

2.2 移栽

11月15日左右移栽,移栽前要施足基肥,用过磷酸钙 600kg/hm。+碳铵600kg/hm2+复合肥600kg/hm 或腐熟猪粪 37.5t/hmz,移栽密度9万株/hm。,栽后用清水灌根,以促进成活。

2.3 追肥

根据雪菜施追肥规律,农历年内分2次施,第1次在栽后20~30d.第2次在农历年底前,每次施尿素75.0~112.5 kg/hm2.过磷酸钙150~225kg/hm2,加水15.0~22.5t浇施;年外肥也分2次施,第1次2月中旬,第2次在3月10~15日,每次施尿素225kg/hm2+硫酸钾150~225kg/hm ,并结合清沟覆土,以提高肥效。

2.4 病虫草害防治

重点是以防治蚜虫和雪菜病毒病为主,用对口药剂防治,并及时清沟理坑,排水畅通,降低地下水位。移栽前用 10%的草甘膦全田喷施;移栽后,禾本科杂草五叶期前用高效盖草能乳油20mL加水50kg喷施,双子叶杂草则采用中耕除草。

2.5 采收

采收的适期是以蕻与叶相平时为宜,过早采收,影响产量,过迟采收,菜过老,影响腌制加工质量。

3 扁豆栽培技术
3.1 播种育苗

选用品种主要以红花1号为主。该品种品质极优.光滑嫩脆,适应性广、耐寒、耐热,抗病性和抗虫性强。播种后生长迅速,第3~5片叶时就节节开花,出苗后45d就有扁豆上市.采收期长达6个月。3月底前播种,采用营养钵育苗,4 月15-20日移栽。

3.2 移栽与管理

由于扁豆根系发达,生育期长,移栽前要施足有机肥,然后起垄,垄距90cm 左右,垄高25cm 左右。垄面覆盖地膜,按45cm 距离开穴栽苗。移栽后及时用稀释后的粪水提苗,当秧蔓长约30~40cm 时开始插架引蔓。为防止大风、台风的袭击.一般用2.5m 左右的竹竿插人字型架。当主蔓60~ 80cm 时摘心,促发下部花序,以提高前期产量。待侧蔓长至 lm以上时再摘心.以减缓其长势。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一般 5月中旬采收第1批嫩荚。此时由于早期叶面积较小,且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竞争激烈,要及时进行叶面喷肥和追肥,以防落花落荚。采摘时要注意保护花序,以使其重新开花结荚。以后每摘2次要追肥1次,并适时浇水。

4 菠菜栽培技术
4.I 施足基肥

菠菜对氮、钾的吸收率较高,一般施腐熟农家肥15t/hm2,三元复合肥1 200kg/hmz;同时整个生育期土壤湿度须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

4.2 适时播种

应选择耐热、适应性广、生长快、高产质优、株型直立、叶片肥大、色泽浓绿的品种,如目本全能菠菜、香港多利牌全能菠菜,可在30qC左右的高温下正常生长。为保证冬季雪菜套种,菠菜应在9月10目前播种。为确保全苗,种子可先用15~20度水浸1d,催芽后湿播。因秋季气温高、雨水多,菠菜播种量不宜过大,一般播干种量18.0-22.5kg/hm2。播种后用薄土或稻草盖种,加盖遮阳网,减少高温和暴雨危害及阳光直射.保持土壤湿度。菠菜2片真叶展开后,叶数、叶重和叶面积迅速增长,施速效氮肥1~2次。

4.3 田间管理

由于出苗期间均处于30度左右的高温季节.浇水均应在早、晚进行,或用微喷浇水,不能泼浇。同时防止霜霉病、炭疽病、斑点病和病毒病的发生,一经发现应及时防治。

4.4 采收

菠菜是一种多次采收的绿叶菜,采收技术直接影响采收的次数和产量,要求细收勤挑,间挑均匀,每次采收时要挑大留小,间密留稀,以利发棵,生长一致,提高产量。

扁豆高产栽培


名称扁豆高产栽培

栽培类型 中小拱棚
蔬菜分类 豆荚类-扁豆(眉豆、蛾眉豆)
适宜品种选用苗期耐低温,生长速度快,结荚多而早,质脆味美,抗逆性强的品种。

栽培技术
扁豆常规种植,一般到8月中下旬才开始采收,采收期短,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鲜荚仅1 200千克左右,效益较差。地处海拔600米高山的黄岩区富山乡,采用地膜覆盖和整枝修剪技术,到6月中旬就可采收嫩荚上市,采收期比常规露地栽培延长近3个月。据统计,2004年该乡10公顷扁豆,平均667平方米产鲜荚为2 445千克,按当年市场价格每千克1.4-1.8元计。667平方米产值3 592元。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培育壮苗

(1)苗床制作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能好的非重茬田块作扁豆的育苗床地。在播前15-20天精细整地,并施足基肥。一般每9平方米施腐熟的入粪尿100-120千克、钙镁磷肥0.5千克,翻入土中,达到土肥相融无暗垡。然后制成直径为7厘米的营养钵,同时用竹片和聚乙烯无滴膜架成1.2米宽的小棚。

(2)播种和苗床管理选用苗期耐低温,生长速度快,结荚多而早,且嫩荚纤维少,质脆味美,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一般在4月上旬选晴天播种育苗。播种后用小拱棚覆盖,保持小拱棚内温度在18-25℃左右,若温度过高,要注意通风,防止高温烧苗,或形成高脚苗。在移栽前5-7天进行搬钵蹲苗。

2.栽培和田间管理

(1)整地施肥:选择耕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种植。冬季深翻,移栽前把土拍细整平,做成宽1.2-1.3米的畦,并在畦中起沟,做成船底形沟底,深15-20厘米,沟泥放在畦面,按每667平方米施优质腐熟有机肥1 000-1 200千克,钙镁磷肥50千克,复合肥(氮、磷、钾各15%)50千克的标准施入沟中作基肥,然后用泥土盖住肥料,再把畦面整平。追肥可根据扁豆的生长情况而定,方法是在4个植株中间打孔施入复合肥,并覆土盖住肥料。

(2)合理密植:在畦面上盖地膜,在地膜上按株距60厘米、行距60厘米打孔,谷雨前后开始移栽,把营养钵放入孔中,并用泥土把孔口的地膜压实。

(3)搭架、整枝、摘心:移栽定植后待扁豆主蔓长至40-50厘米时,及时搭人字架引蔓上架,架高控制在1.8米左右。地膜覆盖栽培的扁豆,因其播种早,生育期长,枝叶易徒长,要及时打顶摘心,以促进花序发育,早开花,早结荚,早上市。结荚盛期及时整枝是延长采收期和提高产量的重要技术环节,方法是当主蔓长至1.4-1.6米时及时摘心,促使下部多长子蔓和花芽,至结荚盛期,剪去下部老枝上的老叶和荚少的侧枝,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特别是进入高温季节,更应坚持整枝摘心,以控制植株徒长,延长结荚时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出效益。

3.采收

一般在开花后18-20天,嫩荚内籽粒刚开始饱满时及时采收,这样既可提高扁豆的食用价值,又能促进上层果荚生长发育。扁豆同一花序有陆续开花结荚的特性,故在采摘时不要损伤果序,争取多开回头花多结荚,提高扁豆产量。

病虫害防治
(1)苗期病害防治:扁豆苗期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猝倒病。可采用床土消毒防治,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克加干细土0.5-1.5千克拌成药土,于播种前撒1/3药土在苗床上,余下药土于播种后撒施覆盖在种子上。苗期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幼苗和床面,隔5-7天喷1次,喷2-3次。

(2)花荚期病虫害防治:花荚期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潜叶蝇、豆野螟、斜纹夜蛾等。

由于灰霉病侵染速度快,病菌抗药性强,防治时宜采用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农业防治主要是及时人工摘除病叶病荚,并深埋;化学防治是当发现零星发生灰霉病病叶病荚时,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于晴天上午全株喷雾,连喷2-3次,每次间隔5-7天。

潜叶蝇防治:在产卵盛期至孵化初期选用2.5%敌杀死乳油1 500倍液喷施,喷洒2-3次,每次间隔5-7天。

豆野螟防治:药剂可选用25%敌杀死乳油1 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4 000-5 000倍液喷洒,始花期和盛花期在上午8-10时喷在花序上,喷2次,每次间隔为5-7天;豆荚期在傍晚害虫活动时施药。

斜纹夜蛾防治:选用5%抑太保1 000倍液,或10%除尽3 000-5 000倍液,在清晨或傍晚害虫出来活动时对准豆荚喷雾。

扁豆大棚高效栽培技术


名称扁豆大棚高效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豆荚类-扁豆(眉豆、蛾眉豆)
适宜品种
春扁豆、镇江早春扁、鲜绿5号。

栽培技术
扁豆属短日照农作物,花期较长,能连续开花,连续结荚,采收期长,大约8个月左右,产量较高。大棚栽培扁豆可提早上市,延长采收期,达到周年生产供应,产量较露地栽培可提高20%以上,经济效益较高。现将我们的扁豆大棚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

江苏沿海地区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应选择耐盐碱、优质、丰产、抗病虫的品种。我们从引进的55份扁豆品种资源中,筛选出了3个适合本地大棚栽培的扁豆新品种,分别是春扁豆、镇江早春扁、鲜绿5号。

2.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1)育苗时期:一般于1月中下旬播种,将种子置30℃恒温箱中催芽,种子露白后播于营养钵中。

(2)育苗方法:用50%菜园土、25%腐熟有机肥、20%砻糠灰、2%尿素、3%三元复合肥混匀配制营养土。营养钵选用8厘米8厘米。每钵播1-2粒发芽的种子,盖上1-2厘米厚的营养土,以防幼苗带帽,覆盖1层地膜,以利保温保湿,并加盖小拱棚。

(3)苗期管理:出苗后苗床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晚上保持在15-20℃。白天温度超过30℃应通风,晚上温度过高要减少覆盖物以防徒长,温度过低可增加覆盖物或用地热线加温。育苗期间保持苗床见干见湿,湿度大时可撒些草木灰吸湿,干时用喷水壶在温度高时喷水。低温高湿易引发猝倒病,应及时用64%杀毒矾500倍液喷雾,定植前7天应对苗床进行通风降温炼苗。可用少量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叶面喷雾,使扁豆苗达到叶色深绿、根茎粗壮、根系发达的壮苗标准。

3.施足基肥。合理密植

(1)整地施肥:选择地势高、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田块,搭建南北向的大棚,在棚四周挖沟,以便排水和降低棚内湿度。定植前1周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农家肥3 000千克和45%的氮磷钾复合肥50千克。定植前2-3天扣棚,并覆盖地膜,以提高地温。

(2)合理密植:棚内筑南北向3条畦,宽1.5米,沟深15-20厘米。每畦栽2行,穴株距50-55厘米,定植时应剔除病苗和弱苗。为保证幼苗成活,边移栽边浇定根水。

4.田间管理

(1)搭架整枝:当植株伸蔓时要及时搭架,架高视棚高而定,一般架高1.5-2米。抽蔓后要注意引蔓,使茎蔓均匀攀在架上,达到1.5米时要及时整枝打顶,主蔓中上部长出的侧枝应及早摘心,以减少植株养分消耗,促进生殖生长,增加有效豆荚数。第1花序以下各节的侧芽一律打掉,以促进早开花,摘除植株下部老叶,适当摘除中部蔓叶,以增加光照和通风,一般4-5天修剪1次。

(2)肥水管理:缓苗后浇1次稀粪水以促进新根的生长。前期要控制肥水,如肥水过多,蔓叶生长旺盛,开花结荚节位提高,花序数目减少,会形成中下部空蔓。结荚后即应增加肥水,以促进生长,多开花,多结荚。结荚盛期,每采收1-2次,约7天追1次肥水,以延长采收期,增加产量。

(3)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扁豆初花期,选用花蕾宝3 000倍液或50毫克/升防落素液喷花序,每5-7天1次,连喷3-4次,可提高扁豆的荚数。采收嫩荚后花序较少时,可用15%多效唑8克对水10千克喷洒叶面,能增加扁豆茎粗,缩短新生蔓的节间距和增加荚重。

5.采收

采收扁豆时不要损伤花序上其他花蕾,更不能连花带柄一起摘下,应按住豆荚基部轻轻向左右扭动。

病虫害防治
扁豆的虫害主要有蚜虫、豆野螟和红蜘蛛,其中以豆野螟危害较重,可用锐劲特与杀灭菊酯混合使用防治;用一遍净或40%乐果乳油8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用克蛾特或蜘蛛亡防治红蜘蛛。扁豆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和炭疽病,可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用炭疽福美防治炭疽病。

大葱开发前景及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 培育壮苗
大葱一般在3月上旬育苗。每平方米苗床施腐熟有机肥3千克,深翻细耙整平,肥土混合均匀,筑畦宽140厘米。采用药剂拌种,每千克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克加清水40克配成药液,均匀拌种,晾干后即可播种。播种前苗床内浇足底水,种子拌适量细土,适墒后均匀撒播,用竹枝扫帚拍打畦面,使种子与表土弥合,最后覆盖地膜,上面覆盖遮阳网,保持苗床土壤湿润。
2. 苗床管理
齐苗后撤除地膜及遮阳网,搭建小拱棚,覆盖薄膜。苗期保持水分供应充足,视墒情喷水1~2次,并结合浇水轻施苗肥1~2次,每亩苗床兑水浇施尿素5千克。在苗高4~5厘米和14~16厘米时各间苗1次,除去杂草,出苗后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苗期病害。
3. 定植
苗高25~30厘米、葱白直径0.5厘米以上、单株不少于5片真叶时定植。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耕翻平整,肥土混合均匀。按行距90~95厘米开移栽沟,沟宽45厘米、深25~30厘米,株距2.5~3厘米,大小葱苗分级定植。栽植不宜过深,以不埋没葱心为宜,栽后浇足活棵水。
4. 大田管理
(1)补苗:活棵后,发现缺苗应及时补栽,保证全苗。
(2)覆土:缓苗后,视墒情浇水、中耕松土。当茎粗0.8厘米时进行第1次覆土,茎粗1.2厘米左右时第2次覆土。采用大葱专用封土机覆土,覆土高度均离葱杈2.5~3.0厘米。覆土2次后,垄沟基本填平。
(3)培土:宜在上午露水干后培土。茎粗15厘米时进行第1次培土;茎粗1.7~2.0厘米时第2次培土,培土高度距葱权3厘米;收获前20天进行第3次培土,留4片新叶,其余全部用土封严成高埂。
(4)肥水管理: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配施磷、钾肥,全生育期追肥4次。定植成活后,每亩施尿素7.5~10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第1次覆土前,每亩追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复合肥30千克;第2次培土前,每亩追施复合肥30千克、硫酸钾15千克;进入秋季,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15~20千克。6月~7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梅雨季节,应及时清沟理墒。
5. 采收
(1)采收时间
根据市场行情和时间要求,11月中旬开始收获;可一直采收至翌年4月。一般采用机械采收,刨开垄,大葱露出地面,小心拔取大葱。
(2)采收标准
大葱外叶基本停止生长,叶色变成黄绿色,葱白紧、硬、直立,长度35厘米以上,直径2~3厘米,叶片无病虫害,无泥土,无人为伤害。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方法,使用农药应符合克B4285规定。
(1)霜霉病:发病初期可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5~7天喷1次。
(2)白粉瘸: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
(3)葱蓟马:可用20%速灭杀丁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新型蔬菜——洋芥蓝及其栽培技术


名称新型蔬菜洋芥蓝及其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甘蓝类-羽衣甘蓝
栽培技术
洋芥蓝(Brassica cleracea L. var. acephala D. c.)又称羽衣甘蓝,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以采收卷曲嫩叶的一个变种,二年生草本植物,是甘蓝类中最耐寒的蔬菜品种之一,在欧洲很早就开始人工栽培。以前多作观赏用,以其植株茂盛、叶片皱缩、叶色青翠、株形紧凑似盛开的牡丹花而为人们所深爱。近年来我们引种成功,适宜华南地区秋冬春种植。洋芥蓝以嫩叶供食,外形奇特,品质柔嫩爽口,风味独特清鲜,营养丰富,可供炒食、凉拌、上汤、火锅、腌渍或作为色拉、拼盘装饰,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在华南地区的冬季及早春冷凉季节栽培,品质最佳,特别是秋冬经霜冻后风味更好、吃口更甜。

1.植物学特征

洋芥蓝植株较高大,一般株高30-40厘米,开展度60厘米,如不及时采收,植株可高达2米以上。其根系发达,分布在30厘米深的耕作层内。叶片呈长椭圆形,绿色,叶背稍被蜡粉,叶缘羽状分裂向上卷缩,互相遮叠成皱褶。最大叶片长可达53厘米,宽19.7厘米,叶柄长约占全叶长1/3。花期4-5月份,总状花序,异花授粉,果实为角果,扁圆柱形,种子褐色,呈圆形,千粒重4克左右,华南地区露地栽培难以开花结籽。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洋芥蓝喜冷凉温和气候,耐寒,可忍耐-6--4℃的低温,生长适温20-25℃,也耐高温,但高温下生长不良,纤维多,质地较硬,风味差。种子发芽适温18-25℃,苗期较耐高温。洋芥蓝耐阴,但阳光充足时叶片生长快速且品质好。对土壤适应性强,排灌良好,耕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pH值6.0-6.5的沙壤土和壤土最适宜其生长,在含钙量较高的土壤,植株生长旺盛。土壤湿润较有利于其生长,但不耐涝,雨季要注意排水。

3.营养成分测定

洋芥蓝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A、B、C和钙的含量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健胃功能,为高营养价值的新型蔬菜。采用自动定氮仪、纤维测定仪、分光光度计、容量法等仪器对其进行营养成分的检测,每100克嫩叶含维生素A 3 300-10 000国际单位、维生素B2 0.26-0.32毫克、维生素C 153.6-200毫克、胡萝卜素0.484毫克、还原糖1.68毫克、粗蛋白4.11毫克、粗纤维1.27毫克、钾367毫克、钠21.7毫克、镁30.1毫克、钙108毫克、磷86.6毫克、铁1.66毫克。随着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甘蓝类等十字花科蔬菜中所含的异硫氰酸酯衍生物对人体胃癌细胞和细胞癌化等有抑制作用,洋芥蓝为人们所需求的保健蔬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4.栽培技术

(1)育苗

采用营养钵育苗或苗床育苗,早秋以营养钵育苗最佳,冬季可采用苗床育苗。8-12月份均可播种育苗,在广州地区种植可8月播种育苗,9月定植,10月开始采收,采收期长,产量也高。苗床宜选择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播前施足腐熟的有机肥,耙匀筑畦,浇透水后播种,播后覆盖细土0.5-1厘米厚。出苗后需及时防治猝倒病。苗期保持苗床湿润,播后30-35天,幼苗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到大田。高温期间育苗可覆盖遮阳网,冬季育苗应采用保温及防寒、防冻措施,以促进小苗生长,一般每667平方米用种量为30克。

(2)定植

洋芥蓝生长期长,连续采收时间长,对肥料需求量大,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2 500千克作基肥,耙匀,筑畦宽150厘米(连沟),畦高25厘米,以呈微龟背形为佳,以利于排水。一般以带土移植为宜,有助于缩短缓苗时间。株行距为30厘米40厘米,每667平方米植3 500-4 000株。营养钵育苗的定植前可施1次送嫁肥,苗床育苗的冬季定植后可施定根肥,以促进小苗的早生快长。

(3)田间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天及时排水、防涝。缓苗后及时追肥,一般定植后7天即要以速效肥追施1次,以后每隔7-10天追施复合肥或淋施人畜粪水,至采收前需追肥2-3次。生育旺盛期的前期和中期为重点追肥阶段,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后期及时摘除残病叶,以利于通风及防治病虫的发生与蔓延。

(4)适时采收

定植后20-30天,基叶长至10-12片时即可陆续采收嫩叶(注意保留植株6-8片基部成长叶)。宜在露水干后采收,以嫩叶约长至15-20厘米、叶缘皱褶、重叠未展开时收获为宜,此时产量高,品质好。每次每株可收1-2片叶,可连续采收2-4个月。植株基叶开始老化后,则需保留4-5片新叶制造养分供植株生长需要,以促进嫩叶的不断发生,待新叶充分成长后摘除老化的基叶。在广州地区一般可采收至翌年5月上旬,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1 500-2 000千克。

病虫害防治
洋芥蓝的病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菜青虫、小菜蛾、霜霉病及黑斑病,可用乐斯本1 500-2 000倍液、蛾蝇绝杀1 500倍液等化学农药防治斜纹夜蛾、菜青虫、小菜蛾,农药中加入适量的蔗糖混合喷雾可减少黑斑病的发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和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霜霉病。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