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1号菜豆

2020-07-31

品种名称丰收1号

分类 豆荚类-菜豆
品种来源1961年从泰国引进,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试种、筛选出的优良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蔓生,生长势中等,分枝性强,花白色,每个花序结荚5~6个。嫩荚扁条形,弯曲似镰刀形,荚长约20 cm,宽1~1.4cm,单荚重16~17g。嫩荚绿色,荚面略有凸凹不平, 肉较厚,纤维少,不易老,品质好。种粒肾形,皮乳白色,千粒重364g,每荚有种子5~7粒。早熟品种,从播种至采收嫁荚约 60天。667平方米产1500~2500kg。

抗性:较耐热,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栽培技术要点:北京春季露地栽培、一般于 4月中旬播种,最好加盖地膜,一般直播行距60~70 cm,株距26~30cm;地膜覆盖栽培,可做成 1.3米宽的小高畦(包含沟)种 2行,穴距同前,每穴播种3~4粒,每穴留苗3株,每667平方米用种量5~7kg,喜肥水,操种前施足基肥,苗期轻施追肥,结荚期应重施追肥。注意防治蚜虫和白粉虱。

适宜地区 适于北京、山西、内蒙古等地春秋两季栽培。

扩展阅读

甘芸1号菜豆


品种名称甘芸1号

分类 豆荚类-菜豆
审(认)定年份1991

审(认)定情况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甘芸1号。

选育单位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品种来源系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76-6-2芸豆品种中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蔓生,有2~3个侧蔓。株高3米左右,开展度33厘米。茎蔓黄绿色,叶近似等腰三角形,叶绿色,叶柄黄绿色。白花,第一花序着生在第三至四节位,每花序结荚2~6个,单株结荚数10~23个,单株豆荚产量0.21千克。嫩荚白绿色,老熟荚转为白色,上着生紫红色条纹。每荚结6~9粒种子,种子呈肾形,种皮光滑有光泽,棕黄色,种脐为白色,上端有两个棕褐色小点。从播种至嫩荚始收期需91天左右。诙品种嫩荚脆嫩,纤维少,肉质厚,风味佳。对肥水要求不太严格;耐寒、耐热、耐旱、耐涝性强。兼抗炭疽病和锈病。定植密度为行距60厘米、穴距30厘米,每穴留3~4株。

产量表现:平均667.67平方米产量2400千克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 采用营养钵育苗,于苗龄20~25天,幼苗对生叶平展, 具一叶一心, 苗高8~ 10cm 时进行移栽,可促进早熟丰产。

2. 要选择肥沃沙壤土种植。

3. 种植行距50cm,穴距25cm,每穴3~4株。

4. 由于植槔生长迅速 茎蔓上架快,因此, 苗期耍适当蹲苗,以缩短节距。

5. 因自然株高3m左右, 故应插适当的高架, 以充分利用空间,实行立体生产,促进丰产。

6. 收获盛期,每间隔2~3天采收一次1收获中期要重施N,P,K 复合肥,每666.7m2施40~50kg,以利促进植株返秧, 增加中后期产量。

7. 实行合理轮作倒茬。

适宜地区 可在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华东、华北各地栽培

豆王1号菜豆


品种名称地豆王1号

分类 豆荚类-菜豆
审(认)定年份1998年

审(认)定情况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冀审菜98009号

选育单位 石家庄市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系石家庄市蔬菜花卉研究所用83-3白荚系白不老优选系定向培育而成的。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矮生,株高40.0厘米,分枝性强,单株分枝6~11个,叶片近圆形,绿色。花冠浅紫色,较大。单株结荚20~24个,单荚重10~12克。嫩荚扁条形,浅绿色,老荚有紫晕,荚长16~20厘米,荚宽1.8~2.0厘米,每荚有种子5~7粒,种子肾形,种皮灰色有黑色花纹,千粒重270~300克。嫩荚肉厚无革质膜,耐老化,口味清香。播种后50天开始采收嫩荚,

产量表现:一般666.7平方米产量1500~1700千克,最高可达2000千克。

抗性:抗病毒病、锈病和枯萎病,但易感细菌性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华北地区春秋两季种植。春栽一般于晚霜后播种,秋栽在7月中下旬。栽培行距40厘米、穴距25厘米,每穴定苗2株。

适宜地区 适宜长江以北地区春秋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秋葵1号


品种名称秋葵1号

分类 绿叶菜类-秋葵
学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 L.Moench

审(认)定年份2005年

审(认)定情况2005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备案。

审(认)定编号辽备菜[2005]277号

引种单位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于1999年4月从美国引进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春播从播种到始收75天左右,采收期90天左右。直根系;茎直立、粗壮,平均株高2.0米,节间3~6厘米;叶绿色,掌状5裂,互生,叶身有茸毛,叶柄细长;5~6片叶现始花,花着生于叶腋,花黄色,瓣基紫红色,直径7~10厘米,色艳丽,具观赏价值;果为蒴果,先端细尖,略有弯曲,形似羊角,嫩果黄绿色;主茎结果为主,平均单株结果36个,商品果平均果长19.3厘米,单果重26.7克,种子为灰绿色圆形,千粒重60克左右,成熟种子含粗蛋白25.33%,粗脂肪17.01%。较耐旱、耐湿,怕涝,不抗风。

产量表现

春露地栽培亩产2100千克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3月末4月初播种,营养钵直播。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发育适温25~30℃,5月中旬露地覆盖地膜定植。

2.垄宽1.0米,株距0.3米,亩保苗2200株。

3.定植前亩施有机肥3000~4000千克,翻耕耙平。沟施过磷酸钙25千克,磷酸二铵30千克。

4.定植后一周左右灌一次缓苗水,以利于早缓快发,以后视土壤墒情而灌水,保证土壤湿润即可,雨季要排水防涝。

5.要多次少量追肥,在基肥充足情况下,立秋开始追肥,半月一次,要追2~3次,每次每亩施尿素7.5千克,硫酸钾6千克,整个采收期内每半月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一次。

6.大风雨季要防止植株倒伏。

适宜地区
辽宁省均可栽培。

红香椿1号


品种名称红香椿1号

分类 多年生菜类-香椿
学名Toona sinensis(A.Juss)Roem.

选育单位 河南商丘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省林业科学院等
品种来源系河南商丘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河南省林业科学院等11个研究单位合作选育的我国第一个材菜兼用香椿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为材菜兼用品种。树势生长快,主干明显,通直高大,生长速度快、椿芽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亦广。4~7年生树,冠高比对照增加14.8%至63.1%,地径增加8.8%至52.1%,主干材积增加52.1%至66%。十年生树株高可达11.7米,主干高7.6米,地径达24.2米。嫩芽鲜红色蚕露地4月初芽苞开裂,4月20日展叶,单芽重25克,蛋白质与维生素C含量高。

产量表现

二年生苗冬季温室囤栽,产量比对照增加24.3%,经济收入高。

品质分析

它鲜嫩的芽菜蛋白质含量为9.7%,比一般香椿(5.7%)增加40%,维生素C含量增加7.1%。

栽培技术要点

幼苗经过4至10月份的快速生长,高度达到100cm左右,茎粗1.3cm左右,冬前植入温室(棚)内进行反季节催芽。除加强肥水管理外,还要及时增温补光,确保温度保持在25℃。芽萌动后,温度控制在10~25℃,夜间不低于10℃。采摘期,白天室内温度保持在18~25℃,相对湿度以70%为宜。促苗早发快长,待萌芽后,每隔20~25d采收一次,共摘4~5次。

适宜地区 该品种适于河南省东部、南部和西北地区以及全国各地香椿栽培区种植。

豫番茄1号


品种名称豫番茄1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1999年

审(认)定情况1999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年通过黑龙江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4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国审菜990005

选育单位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用从茹矮粉T中选出的47号株系为母本,用从郑番1号自交后代系统选出的54号株系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有限生长型,中早熟。株高70cm左右,普通叶、深绿色,单株开花量大,自然坐果率高,丰产稳产。粉果,果实圆形,幼果具绿肩,单果重150~200克。果实色泽鲜艳,肉厚质沙,品质及商品性状好,畸形果、裂果率很低,畸裂果率11%~12%。全生育期170天左右,开花至成熟约43天。

产量表现

平均产量为6800千克/亩,丰产田块可达12000千克/亩。

品质分析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总糖3.29%,总酸0.4%,糖酸比8.2,Vc含量17.6mg/100g。

抗性

综合抗病性强。高抗番茄花叶病毒病,耐早疫病、晚疫病和叶霉病,耐热,耐低温。

栽培技术要点

1. 春季栽培注意培育壮苗,施足底肥,地膜垄栽;夏秋季栽培注意防高温干旱、暴雨及病虫害,同时注意防落花;保护地栽培注意棚室温湿度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2. 用种量35g/亩左右,单株留4~5穗果,每穗3~4个果,花期用激素保花保果,及时浇催果水,追膨果肥,及时采收。

3. 杂交制种时要疏除过多的花果,黄苗为假杂种,苗期剔除。

适宜地区
适应性强,适宜全国广大地区春、秋季露地、保护地及夏季栽培。

天正茄1号


品种名称天正茄1号

分类 茄果类-茄子
学名Solanum melongena L.

选育单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生长势较强,株高80厘米,株幅50厘米左右。果实长棒状,长30~35厘米,横径6厘米左右。单果重200克。果皮黑紫色,油光亮泽,果肉松软,种子少,品质佳。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播种后110天开始采收,适宜春、秋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4000千克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

1.山东济南地区露地栽培,苗龄需100天以上。

2.施足基肥,定植行距80~90厘米,株距45~50厘米。

3.门茄适时早收。

4.保护地栽培,要重施有机肥。

5.定植行距80厘米,株距40~45厘米,双秆整枝,低温季节采取保花、保果措施。

6.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适宜山东省喜食紫长茄的地区种植。

红椒1号辣椒


品种名称红椒1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0年

审(认)定情况200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浙品认字第291号

选育单位 浙江省农业新品种引进开发中心
品种来源从国外引进的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熟,从定植到采收25~30天,可连续采收90~150天。植株直立,分枝性强,主茎第7~9节左右着生第一朵雌花,叶色深,座果多。果实羊角形,果顶渐尖,果长16~18厘米,果径1.6~1.8厘米,单果重15克左右,嫩椒深绿色,成熟期辣椒鲜红色,易干燥,不皱皮,微辣。胎座小,耐寒,耐热性较强,可鲜食和制干,商品性好,适宜出口。适于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产量表现

连续采收亩产量可达3000公斤。

品质分析

抗性

抗病毒病,枯萎病。

适宜地区
适宜浙江省各地种植。

鄂蕹菜1号


品种名称鄂蕹菜1号

分类 绿叶菜类-蕹菜(空心菜)
学名Ipomoea aquatica Forsk.

审(认)定年份2002年

审(认)定情况200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鄂审菜001-2002

选育单位 湖北省荆门市蔬菜办公室
品种来源以拾桥镇本地蕹菜作亲本,经单株混合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圆叶类蕹菜品种。蔓性较强,长势旺盛。叶片长卵形,大而阔,上端短尖,基部心脏形,花白色。全生育期180天,从播种到现蕾约92天,早春大棚栽培从播种到始收50~60天,采收期60天左右。7叶1心时采收,株高29.6厘米,叶长8.9厘米,宽5.0厘米,叶柄长6.6厘米。耐寒性强。质地脆嫩,红茎率小于1%。

产量表现

19992001年在荆州、荆门等地试验、试种,一般亩产3000公斤。

品质分析

碳水化合物含量3.03%,蛋白质含量2.26%,维生素C含量72.4毫克/公斤,可溶性糖含量0.21%。

栽培技术要点

1. 冬凌炕地,大棚种植。

2. 1月底至3月初播种,亩用种量25公斤。穴行距5厘米10厘米,每穴2~3粒。

3. 施足底肥,及时施提苗肥,拔节肥。忌用单一氮肥。

4. 加强通风,降湿度,促扎根,抗氨害。

5. 注意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灰霉病。

适宜地区
适宜湖北省早春设施栽培。

鄂茄1号


品种名称鄂茄1号

分类 茄果类-茄子
学名Solanum melongena L.

审(认)定年份1996年

审(认)定情况199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湖北省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用87-25和87-16两个自交系配制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种,较耐低温、较抗绵疫病。从定植至采收只需40天。植株直立,株高70厘米,开展度60厘米60厘米,分枝性强。门茄着生在主茎第六至第七节上。花浅紫色,多数簇生,少量单生。果实长条形,长25~30厘米,横径3.0~3.5厘米。单果重110~150克。果面黑紫色,平滑有光泽;果肉白绿色,质地柔嫩,粗纤维少,略带甜味,商品性好。果皮薄,耐老。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春秋两季栽培。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3500~5000千克。

抗性

较耐低温。较抗绵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

1.武汉地区大棚栽培,10月上旬冷床育苗,2叶1心时分苗,翌年1月中下旬定植,每667平方米栽苗3000株左右。

2.采用高畦栽培,施足底肥。低温条件下开花时,可用生长素蘸花。

3.随着植株的生长需及时整枝打叶,以利通风透光。

4. 并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二十八星瓢虫、茶黄螨、褐纹病。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宜春、秋两季栽培,尤其是春季早熟栽培。

烟农1号黄瓜


品种名称烟农1号

分类 瓜类-黄瓜
品种来源母本A7-3-5-1-2-5-7,父本B2-3-5-4-5-1-8。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烟农1号为华南型黄瓜一代杂种,主蔓结瓜为主,回头瓜多,生长势较强,节成性较好,早熟,从定植至始收35天左右;第1雌花着生于第3~4节,叶浅绿色,瓜白绿色、短圆筒状,瓜条顺直、有光泽,肉质细嫩脆甜,风味好,刺瘤少;商品瓜长20cm左右,横径3.5cm左右,单瓜质量100~120g;对霜霉病和白粉病的抗性优于对照海阳白黄瓜和鲁黄瓜3号,具一定的耐低温弱光能力。

栽培技术要点:于12月翌年2月依设施保温能力及时播种育苗,苗龄35天左右;或采用嫁接育苗,幼苗三叶一心时定植。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微酸至中性壤土,每667m2施腐熟优质有机肥5000kg、鸡粪2000kg、三元复合肥50kg,深翻起垄,大行距70~80cm、小行距40~50cm。选晴天上午定植,株距28~30cm,每667m2栽3800株左右。结果期注意肥水管理,每次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20kg或尿素10kg。及时吊蔓、去卷须、摘除老叶和病叶、打杈。注意通风排湿,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商品瓜。

适宜地区 适合春早熟栽培,日光温室春早熟栽培每667m2产量6000kg左右。

沂蒙1号节瓜


品种名称沂蒙1号

分类 瓜类-节瓜
选育单位 山东省临沂市蔬菜办公室
品种来源母本YM-98-11来源于农家品种当地油皮黄瓜,父本YJ-99-6是对1997年从日本引进的13个黄瓜品系进行筛选得到的优良株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沂蒙1号分枝性强,长势中等,叶色深绿,第1雌花着生在第2~3节,雌花节率高,抗枯萎病能力强,较抗白粉病。瓜长棒形,瓜把短,无棱、无瘤,刺小且稀少,皮薄光滑油亮;瓜长20cm左右,横径4cm;肉厚质密,有清香味,口感好,特别适于生食。667m2产量在5000kg以上。适宜的栽培密度为3500株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鲁南地区早春大拱棚栽培一般在2月上、中旬播种。3月中、下旬定植。地膜覆盖栽培,每667m2栽3500株左右。主蔓爬到架顶后、一般30~35片叶时及时摘心,第10节以下不留侧枝,中上部侧枝一般长不大。结瓜早,可以结瓜后留1~2片叶摘心。要特别注意霜霉病的提早防治,一般大棚黄瓜在3月中、下旬开始发生,清明节后气温回升到20~24℃时,易迅速流行蔓延。3月中旬开始,每隔5~7天用25%多菌灵或70%安泰生或58%瑞毒霉500倍液喷雾,霜霉病病斑出现后,用72%克露750倍液或69%安克600倍液防治。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康福多7000倍液或一遍净2500倍液防治。

适宜地区 适合鲁南地区春季保护地早熟栽培和露地栽培。

龙庭1号油菜


品种名称龙庭1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10年

审(鉴)定情况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国审油2010018

原审定编号川审油2008002

选育单位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南A76R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子叶肾脏形,叶片暗绿色,有蜡粉,叶片较大,叶柄较长,裂片2~3对。花瓣黄色、侧叠。种子黑褐色,近圆形。区试结果:全生育期平均220天,比对照油研10号早熟2天;平均株高197.9厘米,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8.5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53.5个,每角粒数20.9粒,千粒重3.21克。

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6.9kg,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4.0%;平均亩产油量63.5kg,比对照品种减产13.3%。20092010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85.0kg,比对照品种增产9.1%;平均亩产油量74.1kg,比对照品种减产1.6%。两年平均亩产176.0kg,比对照品种增产6.6%;平均亩产油量68.8kg,比对照品种减产5.8%。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1.9kg,比对照品种增产9.6%。

品质分析

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00%,饼粕硫苷含量19.16微摩尔/克,含油量39.06%。

抗性

菌核病发病率13.20%、病指5.93;病毒病发病率2.43%,病指0.89。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期播种,培育壮苗。育苗移栽宜在9月上中旬播种,苗龄30~35天;苗床与本田比例1:5;直播宜在10月上旬播种,及时间苗定苗。

2. 合理密植。移栽亩植6000~8000株,直播亩植10000~12000株。

3. 合理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氮、磷、钾、硼配合施用。一般亩施纯氮11~13kg、P2O5 10kg、K2O 8kg、硼砂0.5~1.0kg。

4. 防治病虫害。苗期防菜青虫、蚜虫等,初花期防菌核病。

适宜地区
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汉中及安康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扬茄1号


品种名称扬茄1号

分类 茄果类-茄子
学名Solanum melongena L.

选育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江苏省扬州市蔬菜研究所选配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种。植株高90厘米,株幅55厘米左右,节间短,株型紧凑。门茄着生在第十节上。单株结果12~13个,多的达18~20个。果实长棒形,长35~40厘米,横径4.5厘米。果皮深紫色,有光泽,商品性好。适宜保护地栽培。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4000~50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1.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9~10月份播种育苗,翌年2~3月份定植于大棚内。

2.定植前要多次翻耕园土,同时施足基肥。

3.定植行距55~60厘米,株距4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苗3000株左右。

4.门茄采收前要及时摘除门茄以下部位的侧枝及老叶。

5.门茄采收后要保持田间湿度,勤浇水追肥。早期低温用防落素蘸花保果。

适宜地区
适宜江苏、山东、安徽等省种植。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