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白瓜

2020-08-04

品种名称长丰白瓜

分类 瓜类-菜瓜
学名Cucumis melo L. var. flexuosus Naud.

选育单位 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菜瓜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蔓生,该品种生势强,耐热,抗性及分枝力较强,叶绿色,果实长棒形,瓜长35~40厘米,瓜条均匀,皮白色,白筋,单瓜重350~400克,夏秋栽培从播种至初收35~45天,可延续采收20~30天。品质优,耐热,产量高。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量为1500~20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1. 广州地区4~7月播种,直播或育苗移栽。

2. 宜选择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栽植。

3. 每667平方米用种量为75~100克。单行植,株距15~20cm。

4.在主蔓及子蔓4~5片真叶时打顶,选留3~5个健壮子蔓,子蔓长50~60厘米时再次打顶。

5.施足基肥,定植后注意浇水,在果实开始膨大和膨大后均要进行追肥。

6.注意加强对白粉病、疫病、枯萎病、病毒病及蚜虫、白粉虱等病虫害的防治。

适宜地区
适宜南方大部分地区种植。

延伸阅读

蛇瓜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蛇瓜,拼音:shéguā

拉丁学名:TrichosanthesanguinaL.

别称:蛇王瓜、蛇豆、蛇丝瓜、大豆角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葫芦目,亚目:

科:葫芦科,亚科:

族:南瓜族,属:栝楼属

形态特征

蛇瓜一年生攀援藤本;茎纤细,多分枝,具纵棱及槽,被短柔毛及疏被长柔毛状长硬毛。叶片膜质,圆形或肾状圆形,长8-16厘米,宽12-18厘米,3-7浅裂至中裂,有时深裂,裂片极多变,通常倒卵形,两侧不对称,先端圆钝或阔三角形,具短尖头,边缘具疏离细齿,叶基弯缺深心形,深约3厘米,上面绿色,被短柔毛及散生长柔毛状长硬毛,背面淡绿色,密被短柔毛,主脉5-7条,直达齿尖,细脉网状;叶柄长3.5-8厘米,具纵条纹,密被短柔毛及疏被柔毛状长硬毛。卷须2-3歧,具纵条纹,被短柔毛。花雌雄同株。雄花组成总状花序,常有1单生雌花并生,花序梗长10-18厘米,疏被短柔毛及长硬毛,顶端具8-10花,花梗细,长5-12毫米,密被短柔毛;苞片钻状披针形,长3(-5)毫米;花萼筒近圆筒形,长2.5-3厘米,顶端略扩大,径4-5毫米,密被短柔毛及疏被长柔毛状硬毛,裂片狭三角形,长约2毫米,基部宽约1毫米,反折;花冠白色,裂片卵状长圆形,长7-8毫米,宽约3毫米,具3脉,流苏与花冠裂片近等长;花药柱卵球形,长约3毫米,花丝纤细,长约2毫米;退化雌蕊具3枚纤细分离的花柱。雌花单生,花梗长不及1厘米,密被长柔毛;花萼及花冠同雄花;子房棒状,长2.5-3厘米,径约3毫米,密被极短柔毛及长柔毛状硬毛。果实长圆柱形,长1-2米,径3-4厘米,通常扭曲,幼时绿色,具苍白色条纹,成熟时橙黄色,具种子10余枚。种子长圆形,藏于鲜红色的果瓤内,长11-17毫米,宽8-10毫米,灰褐色,种脐端变狭,另端圆形或略截形,边缘具浅波状圆齿,两面均具皱纹。花果期夏末及秋季。

生长习性

蛇瓜喜温、耐湿热,肉质根,根系发达,在15~40℃的温度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35℃,各种类型土壤均可栽培。蛇瓜的全生育期约180~200天。蔓性草本,生长势旺盛。

药用价值

蛇瓜性凉,入肺、胃、大肠经,能清热化痰,润肺滑肠。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肉质松软,清暑解热,利尿降压。

蛇瓜图片

瓠瓜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瓠瓜,拼音:hùguā

拉丁学名:Lagenariasicerariavar.hispida.

别称:瓠子、扁蒲、葫芦、夜开花、乌瓠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堇菜目,亚目:

科:葫芦科,亚科:葫芦亚科

族:冬瓜族,属:葫芦属

形态特征

瓠瓜根系发达,茎为蔓性,长可达3~4米,分枝性强。单叶,互生,叶片呈心脏形,上面有茸毛。雌雄异花同株。有时也产生两性花,但所结的果实常为畸形果,无食用价值。花白色,多在夜间以及阳光微弱的傍晚或清晨开放,故有别名“夜开花”。雄花多生在主蔓的中、下部,雌花则多生在主蔓的上部。侧蔓从第1~2节起就可着生雌花,故以侧蔓结果为主。瓠果,开花后10~20天即可采收,其幼嫩的果皮及胎座柔嫩多汁,可食用;老熟后果皮硬化,胎座组织也干枯,不可食。观赏葫芦或称小葫芦。果实长仅10厘米左右,有一细腰或一长果颈。5个变种的染色体数均为2n=22,可相互杂交。

生长习性

瓠瓜为喜温植物。生长适温20~25℃。栽培时一般先育苗、然后定植到露地。不耐涝、旱,在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溉。

药用价值

性味
果实:甘、淡,平。
种子:甘,平。
果壳:甘、苦,平。
茎、叶、花、须:甘,平。
功能
果实:利水,消肿,通淋,散结。
种子: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果壳:利水,消肿。
茎、叶、花、须:解毒,散结。

瓠瓜图片

常熟白芹


品种名称常熟白芹

分类 水生菜类-水芹
学名Oenanthe clecumbens L.


品种来源原产江苏常熟市郊区。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株高50厘米,复叶长10厘米、宽9厘米,小叶片卵圆形,叶黄绿色,较薄,茎秆中空,上部淡绿色,下部白绿色或白色,间有少许红褐色。早熟种,一般于8月下旬种植,11月下旬到12月采收,主茎、匍匐枝和分株均较白嫩,品质好,但不能延迟到春季采收,否则水中茎节易发生须根,使品质变劣。

产量表现

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为3000千克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 水田栽培

栽种后灌水,使母茎半露水面。7~10天萌芽,施苗肥,15天后晒田,促使茎叶及根系发育。30天后苗高12~15厘米时将苗拔起,原地重栽,每穴3~4株。或在苗高30厘米时拔苗重栽,栽深约18厘米,以软化茎叶。留种田不能深栽,以免影响发棵。暴雨后应及时排水,天旱时要晚灌早排,追肥时保持浅水。霜降后停止追肥,并逐渐增加水层深度,水深以在叶柄分叉下6~9厘米为宜,最高不能超过此分叉。结冻前灌水防寒,水深最高不超过叶尖。水芹收获期从10月至翌年4月上旬抽薹为止。

2. 旱作栽培

(1) 整地、做畦、施基肥。选择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或黏土地种植水芹较好。8月上旬,每667平方米施腐熟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硼砂1千克作基肥,把肥料翻人土中后做畦。畦面宽1.3米、深0.15米。

(2) 定植,将匍匐茎分成3~4株为一丛,按株距15厘米、行距20厘米定植。然后覆土3厘米左右,浇透水,覆盖遮阳网或稻草保湿。出苗前常浇水,保持地面湿润。

(3) 追肥。水芹需肥量较大,需结合灌水,追肥3次,一般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第一次追肥于新苗出齐时。每667平方米施20%腐熟粪肥水800千克,第二次追肥于植株旺盛生长阶段,浓度比苗期略有增加。第三次追肥多在10月下旬进行,该时植株已基本停止增高,而茎秆内部正在充实,这次追肥对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均起到重要作用。

(4) 培土软化。10月中下旬开始于植株根际进行培土,使其自然埋入土中,不能被压弯。培土高度以始终植株顶部露出土面3~5厘米为宜。培土前一定要追肥一次。使入土部分软化变白,提高商品性。

营养与食用

(1) 利用价值。水芹是营养丰富的保健蔬菜,除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之外,还含有较多的挥发性油和水芹素。每100克水芹含蛋白质21克,脂肪0.3克,钙154毫克,磷9.8毫克,铁23.3毫克,维生素B10.02毫克、维生素B20.09毫克,维生素C47毫克,胡萝卜素4.2毫克。水芹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大白菜和番茄的3.9倍,黄瓜的7.8倍;维生素B2的含量是大白菜、黄瓜和甘蓝的2.2倍,番茄和莴苣的4.6倍;钙的含量是番茄的19.2倍,大白菜的3.7倍,黄瓜和胡萝卜的8.1倍;铁的含量是大白菜的38.5倍,番茄的28.8倍。

(2) 食用。水芹的食法多种多样,炒食、凉拌、腌制、做馅均可。

适宜地区 分布于常熟、张家港等地。

白云白豆角


品种名称白云白豆角

分类 豆荚类-豇豆
选育单位 广州白云区蔬菜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广州市白云区的优良当家品种槎龙白豆角(优质,较耐热,产量较高)作母本,选用上海紫豆角(产量较高,质量中等,抗性较强,豆荚紫色)作父本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早中熟,播种至初收45~70天,抗性强,品质优,纤维少,不易露仁,采摘容易。

植株蔓生,株高3.9m,生长势强,分枝中等,主蔓3~6节开始生第一花穗,豆荚油绿色,圆条状,荚长55cm,荚宽0.83cm,单荚重19g,肉厚,荚型美观,种子千粒重190g。

栽培技术要点:

1. 整地。选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土壤,将地平整,整成规格为1.6m(包沟),沟宽40cm,畦高30~35cm。每667m2用乐田肥750~1000kg作基肥,或1000kg的腐熟有机肥如鸡粪与菇渣等作基肥。

2. 播种。2月下旬至8月上旬均可播种,适播期37月。春植单行株距5~6cm,双行株距9~10cm,具体可根据各地栽培条件不同而定。一般采用条播。

3. 肥水管理。开花结荚前对肥料要求不多,前期应适当控制肥水,抑制植株营养生长,如果幼苗生长太弱,可薄施1~2次尿素。开花结荚期要消耗大量养分,对肥水要求较高,应浇足水及时施重肥,每667m2可追施复合肥30kg、过磷酸钙10kg、氯化钾5kg,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多开花结实。生长后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侧枝萌发,促进翻花。以延长收获期,提高产量。

4. 搭架整枝。当幼苗长高,顶部的蔓出现卷曲时,要及时插竹引蔓。为减少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可适当摘去底部的侧芽,在叶片过密时,要疏去过密的叶,以利于早开花结荚,提早收获上市。

5. 病虫害防治。

(1) 主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等,可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硫胶悬剂500倍液等药剂防治。

(2) 主要虫害有蚜虫、豆荚螟等。防治蚜虫可选用10%一遍净2000~3000倍液,或20%好年冬乳油2000倍液,或10%高效灭百可乳油2000倍液等。防治豆荚螟,可选用2.5%敌杀死2000倍液,或特杀螟1500倍液等。防治应在开花前进行,宜在6﹕00~9﹕00用喷头对着盛开的花喷药。

匏瓜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匏瓜,拼音:páoguā

拉丁学名:Lagenariasiceraria(Molina)Standl.var.depressa(Ser.)Hara

别称:匏瓜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葫芦科,亚科:

族:,属: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比葫芦大,老熟后可剖制成器具。为本属植物葫芦的变种。由于成熟的匏瓜果实对半剖开后可以做水瓢使用,所以很多地区专门种植匏瓜做水瓢,也叫它“瓢葫芦”。匏瓜是棚架式种植的蔬菜,既可食用,又可遮阳纳凉、美化庭院,是农村家庭的最爱。而且匏瓜富含矿物质钙、磷、铁,对骨骼、牙齿的发育,很有助益。

生长习性

匏瓜是棚架式种植的蔬菜,既可食用,又可遮阳纳凉、美化庭院,是农村家庭的最爱

药用价值

匏瓜果味甘甜、性凉,入肺、脾、肾经,具清热、利尿、解暑、除烦、止渴等功效。 

匏瓜图片

香炉瓜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香炉瓜,拼音:xiānglúguā

拉丁学名:CucurtbitamaximaDuch.

别称:鼎足瓜、金瓜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葫芦目,亚目:

科:葫芦科,亚科:原始花被亚纲

族:,属:南瓜属

形态特征

香炉瓜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该瓜叶为全缘叶,有软毛,茎横切面圆形,花圆筒形,花冠黄色,果面桔红色,脐部灰白色,果肉橙黄色,瓜形上圆下方,中间有带痕,下部有2~5个小包凸起,瓜皮颜色上红下白,很象庙里的香炉,故而得名。种子长1.6~2.2厘米,最低发芽温度15℃,适宜温度25~30℃;生长适宜温度25~30℃,在短日照条件下有利于雌花发育,生育期110天左右。耐贮运。

生长习性

香炉瓜大棚和露地均可栽培,播种时间根据当地的终霜早晚而定。

药用价值

香炉瓜可炒食、红烧,对糖尿病和肾炎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的特种蔬菜。

香炉瓜图片

臭瓜


植物名称臭瓜

学名Cucurbita foetidissima

异名 水牛瓜
所 属 科葫芦科

所 属 属南瓜属

分布 原产于墨西哥及美国南部。生干燥地。1976年引入我国,现正在试种中。

描述 多年生蔓生草本。茎长达数米,粗糙,被硬毛,卷须分枝。根大,胡萝卜状。单叶,互生,卵状三角形,厚而成肉质,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或截形,长10~30厘米,通常3~5裂,边缘具细牙齿,上面粗糙,下面被灰白色毛。花单生,雌雄同株,黄色,钟状,长和直径约5~10厘米;花梗长2~5厘米。瓠果,球形或卵球形,直径5~8厘米,光滑,橙绿黄色,果肉纤维质并具苦味。花期5~9月,果期8~10月。

用途 种子可榨油。

白星冬瓜


品种名称白星

分类 瓜类-冬瓜
品种来源母本Wxl07,父本Wxl39。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整齐一致,生长势强,主蔓长5.0~6.0m,中部节间长17cm,叶长39cm,叶宽42cm,叶面积大于长沙粉皮冬瓜,有利于光合作用。

主蔓第18节左右现第1雌花,以后每隔4~6节着生1朵雌花。主蔓结瓜为主。为中迟熟品种。商品瓜长55~60cm,横径约25cm,肉厚6.0cm左右,口感好。果实圆筒形,表皮披白色蜡粉。单果质量15kg左右,最大可达25kg,一般每667m2产量9000kg。耐疫病,抗枯萎病,耐瘠薄,耐日灼。内腔为侧膜胎座,改变了粉皮品种不耐贮运的弱点。

抗性:2003年经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冬瓜生长前期及中后期进行的田间自然诱发抗病性鉴定,白星疫病、枯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低于长沙粉皮冬瓜,表现耐疫病,抗枯萎病,白粉病及病毒病未发生。

栽培技术要点:田间管理。长江流域3月中旬5月中、下旬播种。长江以北地区宜3月底4月上旬播种。海南、华南等地反季节种植,要依本品种特性,使冬瓜果实膨大期避开12月低温季节。可采用55℃温汤浸种,或催芽后播种,盖籽厚度以0.8cm为宜。出苗后如遇低温或田土未及时翻耕,可在小拱棚内假植。每667m2定植密度﹕篱架栽培800株左右,畦宽(含1条沟)2.0~2.2m,双行定植,株距80cm左右;爬地栽培400~500株,畦宽4~5m,双行定植,株距40~50cm。以有机肥为主,施足基肥,适时追肥。主蔓结单瓜,宜选第2或第3雌花坐果。遇恶劣气候要辅以人工授粉,减少空藤,抹侧枝、卷须、去无效花蕾。将冬瓜功能叶调整在各个不同立体空间位置,使其充分利用光能。因地制宜灌溉和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可在全国各地搭架栽培或爬地种植。

飞碟瓜


品种名称飞碟瓜

分类 瓜类-西葫芦
品种来源原产地北美洲南部。

品种描述
学名:Cucurbita pepo var.patisson Duch.

英文名称:summer Squash

别名:飞碟西葫芦、碟瓜等。

科属:葫芦科(Cucubitaceae)南瓜属。

染色体数:2n=2x=40

植物学特征:茎矮生或蔓生,表面具刺。叶掌状,叶缘浅裂至深裂,叶面有或无白斑。花大、黄色,雌雄同株异花。果实为瓠果,扁圆形,腹背隆起呈碟边,形状酷似飞碟,果面绿色、白色或黄色。种子扁平,浅黄色,边缘厚,千粒重65~85克。

生物学特性:为一年生矮生或蔓性草本植物。喜温暖气候条件,发芽最适宜温度25~30℃,生长适宜温度18~32℃,果实发育最适宜温度25~27℃。属短日照作物,要求充足的光照。对土壤要求不很严格,但为获得高产,仍以较疏松肥沃、pH值6.5~7.5的沙质壤土或壤土种植为好。

类型与品种:按果面不同颜色可分为绿色、白色和黄色三种类型。目前生产上所采用品种多由国外引入,国内育成品种有京乐101、京乐102等。

栽培技术要点:适于露地春季栽培,可提前在保护地育苗,苗龄30天左右,晚霜过后定植,行距60~80厘米,株距50~60厘米,每亩用种量约200克。待嫩瓜长到横径7~15厘米时采收,每亩产量2000千克左右,也可进行保护地裁培。

营养与食用:以嫩瓜供食飞碟瓜为美洲南瓜的一个变种故其营养特点同一般西葫芦,但因其形状奇特,酷似UFO而受消费者青睐。其肉质细腻、清香、鲜美,适于凉拌、炒食或馅食,老瓜可供观赏用。食用飞碟瓜有助于胆汁的分泌,肝脏中糖原(肝糖)的还原,因此,对治疗肥胖症、动脉粥样硬化、肝肾病、调节微循环有益。果实中富含果胶质,可以使胃黏膜、肠道免遭危害或促进溃疡伤口的愈合。种子还含有可作为驱虫剂使用的成份。此外,飞碟瓜还是一种很好的蜜源植物。

适宜地区 欧洲、美国栽培较普遍。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进,近年在大城市郊区和科技园区有零星种植。

二芦白豆角


品种名称二芦白豆角

分类 豆荚类-豇豆
审(认)定年份1999年

审(认)定情况1999年通过广州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豇豆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蔓生,生长势强,适应性广,分枝力中等。花浅紫色,第六至第九节开始着生花序,每花序结2~3荚。荚长圆条形,较直,长50~60厘米,横径0.77厘米,表面横纹中等,绿白色,单荚重约20克。荚形美观、整齐,商品率高,质脆,味甜,纤维少,品质优,耐贮运,适宜出口及市销。中晚熟,从播种至初收春季栽培65~70天,夏秋季栽培40~45天。较耐锈病、枯萎病、褐纹病。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为1300~18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华南地区适播期为38月。直播,用种量1.5千克/亩,栽植行距20厘米、株距18厘米,每穴双棵,支架栽培。播前施足基肥,开花结荚期勤施追肥。注意防治豇豆荚螟、螨类、叶蝉及蚜虫的危害。

适宜地区 长江以南地区均可栽培。

中白80(华白一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中白80(华白一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国审菜2001008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从小青口材料中选出结球性好、抗病的自交不亲和系72049和从包头青材料中选出的高抗病毒病、品质优良的自交不亲和系太NB作亲本,1994年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晚熟,生长期80~85天。叶绿色 叶柄浅绿,叶球高桩叠抱,球高43cm,球径21cm,单株质量5.4kg,净球质量3.8kg,净菜率70%。

抗病性

抗病毒病、霜霉病,耐软腐病。

品质分析

含水量93.2% ,粗纤维0.47%,维生素C 0.180mg/g,可溶性糖3.08%,粗蛋白质1.09%。

产量表现

19971998年参加全国第四批大白菜品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1997年毛菜、净菜平均亩产分别10790kg和7397kg,分别比第二对照品种晋菜3号增产17.9%和13.9%;1998年毛菜、净菜平均亩产分别为7632kg和5378kg,分别比晋菜3号增产12.2%和8.2%。1999年生产试验,毛菜平均亩产9138kg,比晋菜3号增产3.8%,净菜平均亩产6883kg,比晋菜3号增产6.0%。

栽培技术要点

1. 北京地区8月上旬或立秋前后播种。

2. 亩种植密度2000~2500株。

3. 该品种喜肥水,应尽量满足水、肥供应。
4. 注意施优质农家肥作底肥,勤追肥,N、P、K肥配合使用。

适宜地区 适宜北京、河北、西北等地进行秋季中晚熟栽培。

白叶弥陀芥


品种名称白叶弥陀芥

分类 芥菜类-叶芥菜
学名Brassica juncea Coss. var.faliosa Bailey


品种来源上海市地方品种。

品种描述
科属

十字花科芸薹属

特征特性

株高28~35厘米,开展度52~57厘米。叶倒卵圆形,浅绿色,叶面中等皱缩,刺毛稀疏,无蜡粉,叶缘具细锯齿,最大叶长49厘米,叶宽34厘米,叶柄长6.5厘米,中肋宽16厘米,叶柄与中肋交界处内侧着生一椭圆形肉瘤,肉瘤高6.3厘米,横径3.5厘米。单株鲜重1.5千克左右。该品种质地柔嫩,芥辣味较浓,品质好,主作腌制加工,亦可鲜食。在上海、常州等地9月中、下旬播种,次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收获。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5000千克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 露地栽培。叶用芥菜多进行露地栽培,南北方均以秋播为主,尤其是作为加工而生产的叶芥。由于叶芥的耐热及耐寒力均不如大白菜,各地叶芥的秋播播种期可比大白菜晚。长江流域早播可在9月上旬,晚播可到9月下旬,收获期在当年12月前后,可延至10月播种,一般要翌年2至4月收获。以幼苗采收供食的叶芥,在温暖地区如广东可周年播种。北方地区秋播一般8月上旬播种,10月份收获。

2. 保护地栽培。南方保护地栽培一般是简易的保护设施,如中棚、小棚等。北方冬季只能在温室内种植,目前主要种植结球芥,一般9至11月播种,11月至翌年2月收获。如果准备2月上旬春节前收获,可于10月至11月上旬播种。

3. 播种及育苗。叶用芥菜多行育苗移栽,尤其生长期较长、用于腌制的蔬菜。但以幼苗供食以小株采收的品种常常直播。育苗可采用苗畦育苗的方式,也可用128孔穴盘精量育苗。精细播种,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0~30克,畦苗每平方米播种量约0.5克左右。苗龄20~30天。小苗采收直接播种用种量为每667平方米500克左右。

4. 整地、施肥、做畦。与大作物黄瓜、番茄等相比,叶用芥菜需肥量要少得多,而且吸肥力、耐盐性较强,可以安排大作物后茬种植,可以少施肥,并可消除保护地土壤中的一些盐分。

根据土壤情况,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左右、复合肥50千克,充分与土壤混合,做成1.3米宽的高畦或平畦,即可进行播种或定植。

5. 定植。品种、种植季节、种植方式等不同,定植密度应有差异,一般早熟种、植株开展度较小者行距33~40厘米,株距25~33厘米。中、晚熟种开展度较大者行距40~46厘米,株距25~33厘米。北方结球芥温室栽培大叶收获株行距25~33厘米。

6. 田间管理。小株收获直播者,生长期30~40天,出苗后应及时间苗、除草。生长期内可追肥1~2次。育苗移栽者,定植后应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内可追肥3~4次,每次施用尿素10~15千克。用于加工的叶用芥菜,应加强田间管理,收获前15天应停止浇水施肥。

营养与食用

叶用芥菜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C和铁的含量较高。叶用芥菜可以生食凉拌,因含有辛辣物质,食用时有芥末般的感觉。还可以炒食、做汤等,加工菜可做成盐渍菜、腌制菜、泡菜和酸菜等。

适宜地区 在上海市郊区栽培多年,江苏省常州、无锡等地亦有栽培。

马铃薯白线虫病


病害中文名: 马铃薯白线虫病
病害英文名: Potato white potato cyst nematode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马铃薯白线虫
病原学名: Globodera pallida (Stone)Behrens
分类地位: 线虫门侧尾腺纲异皮科,球胞囊属,马铃薯金线虫
病原介绍: 雌线虫 : 成熟雌虫白色 , 死后变为褐色 , 有光泽 , 有些种群在变褐之前需经过 3~4 周米黄色阶段。虫体近球形 , 有一个突出的颈和头部 , 末端钝圆 , 无阴门锥 , 角质层具网状花纹 , 口针强壮 , 中食道球发达。排泄孔大 , 位于颈基部。双生殖腺 , 阴门横裂位 在阴门盆内 , 胚门和阴门盆之间角质层上约有 12 条隆起的脊 , 其中有些交接成网状。胞囊褐色 , 近球形 , 有突出的颈。雄线虫 : 蠕虫形 , 侧区具刻线 4 条。头部圆、维缩 , 具环纹 6~7 个。口针发达。 2 龄幼虫 : 蠕虫形。角质层环纹清楚 , 侧区具侧线 4 条。虫体两端有 3 条侧线。头部圆 , 略溢缩 , 头环 4~6 个。口针发达。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马铃薯
寄主英文名: potato
侵染部位: 根
症状图:

病害症状: 幼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受害植株生长不良 , 叶片上生斑点或黄化 , 叶丛萎蔫或死亡。扒开病根 , 可见金黄色的马铃薯胞囊线虫雌线虫死后形成的胞囊。
发病规律: 以胞囊在病薯块、病根及病土中越冬。翌春在寄主分泌物的刺激 下 , 从土壤中休眠胞囊里的卵孵化出 2 龄幼虫侵入马铃薯根内 , 在根的组织里发育成 3~4 龄幼虫。发育成成虫以后钻出根表面 , 雄虫回到土壤中 , 雌虫受精后仍然附着在根的表面上 , 并长成新的胞囊。雌虫胀破胞囊外露 , 内含卵数十至数百粒。雌虫刚钻出时为白色 , 以后 4~6 周为金黄色阶段 , 别于其他线虫。除为害马铃薯外 , 还可为害番茄。该虫抗逆性强。在干燥条件下 , 卵经 9~25 年不死。
病害分类: 线虫
防治办法: (1) 尚未的发生地区要进行检疫 , 防止种薯、苗木、花卉鳞茎及土壤传播。 供外运的种薯尽可能不带土 , 如带土要注意镜检泥土中是否有雌虫或胞囊。 (2) 在该病发生地区实行 10 年以上轮作。 (3) 选育抗病品种。

总体描述: 症状 为害马铃薯、番茄、茄子等茄属植物。幼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受害植株生长不良 , 叶片上生斑点或黄化 , 叶丛萎蔫或死亡。扒开病根 , 可见金黄色的马铃薯胞囊线虫雌线虫死后形成的胞囊。病原 Globodera pallida (Stone)Behrens, 称马铃薯白线虫 , 又称马铃薯胞囊线虫 , 属线虫门侧尾腺纲异皮科球胞囊属。雌线虫 : 成熟雌虫白色 , 死后变为褐色 , 有光泽 , 有些种群在变褐之前需经过 3~4 周米黄色阶段。虫体近球形 , 有一个突出的颈和头部 , 末端钝圆 , 无阴门锥 , 角质层具网状花纹 , 口针强壮 , 中食道球发达。排泄孔大 , 位于颈基部。双生殖腺 , 阴门横裂位 在阴门盆内 , 胚门和阴门盆之间角质层上约有 12 条隆起的脊 , 其中有些交接成网状。胞囊褐色 , 近球形 , 有突出的颈。雄线虫 : 蠕虫形 , 侧区具刻线 4 条。头部圆、维缩 , 具环纹 6~7 个。口针发达。 2 龄幼虫 : 蠕虫形。角质层环纹清楚 , 侧区具侧线 4 条。虫体两端有 3 条侧线。头部圆 , 略溢缩 , 头环 4~6 个。口针发达。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胞囊在病薯块、病根及病土中越冬。翌春在寄主分泌物的刺激 下 , 从土壤中休眠胞囊里的卵孵化出 2 龄幼虫侵入马铃薯根内 , 在根的组织里发育成 3~4 龄幼虫。发育成成虫以后钻出根表面 , 雄虫回到土壤中 , 雌虫受精后仍然附着在根的表面上 , 并长成新的胞囊。雌虫胀破胞囊外露 , 内含卵数十至数百粒。雌虫刚钻出时为白色 , 以后 4~6 周为金黄色阶段 , 别于其他线虫。除为害马铃薯外 , 还可为害番茄。该虫抗逆性强。在干燥条件下 , 卵经 9~25 年不死。无公害防治法 (1) 尚未的发生地区要进行检疫 , 防止种薯、苗木、花卉鳞茎及土壤传播。 供外运的种薯尽可能不带土 , 如带土要注意镜检泥土中是否有雌虫或胞囊。 (2) 在该病发生地区实行 10 年以上轮作。 (3) 选育抗病品种。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