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枝溃疡病

2020-05-09

病害名称苹果树枝溃疡病

异名苹果芽腐病、苹果梭斑病


分布陕西、甘肃、山西省,以及河北、河南、安徽和江苏局部果园发生;欧、美苹果产地发生普遍。

寄主苹果树、梨树。

发病症状
该病在1年生至多年生枝上均可发生,多在2-3年生枝基部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在芽痕、叶丛枝及果台枝基部树皮上,产生红褐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后变成梭形。病皮内部暗褐色,质地较硬,多烂到木质部,使当年生木质部坏死,不能加粗生长。病皮失水后,中间凹陷,边缘树皮因皮下木质部生长而隆起成脊状,病部边缘和中央裂缝并局部翘起。天气潮湿时,在裂缝周围,病菌产生成堆的粉白色霉状分生孢子座。在病部常伴有腐生的红粉菌、黑腐菌的黑色小点状子实体。后期,病斑上坏死树皮陆续脱落,木质部裸露,病疤四周形成隆起的愈伤组织。第2年病菌继续向外扩展为害,病斑又呈梭形,向外扩大一圈。病斑如此每年向外扩展蔓延一周,造成病部木质部裸露,呈梭形同心轮纹状,一圈一圈地越往中央部位,木质部凹陷越深。被害枝易从病疤处被风折断,造成树体缺枝,有的树甚至无主枝或中央领导枝,引起产量锐减。

病原
仁果癌丛赤壳菌Nectria galligenabres.,属子囊菌亚门;无性世代为仁果干癌柱孢霉cylindrosporium mali,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生规律
1.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大孢子借助蚜虫和蚂蚁等昆虫及雨水、气流传播,在侵染循环中小孢子不起作用。秋天落叶前后,为病菌的主要侵染时期。病菌只能从伤口侵入,其中以叶痕周围的裂缝为主,也可从病虫造成的伤口、剪锯口和冻伤处侵入。此病常伴随锈病大流行发生多,因锈病病斑为该菌的侵染提供了伤口,且两病的发生流行条件大体相同。

2.发生因素

(1)寄主抗性:苹果各品种间发病性存有差异。大国光、小国光、金冠最易发病。(2)气候因素:在秋、冬季较温暖、潮湿、春季降雨较多、湿度大,且气温回升较慢地区,容易发病。(3)栽培因素:地势低洼,土壤较粘重、潮湿,秋季易积水,以及偏施氮肥的果园,发病较重。进入盛果期的十多年生大树,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发病重的地区栽培比较抗病的品种,如祝光、倭锦、印度、柳玉、甘露、青香蕉、红玉、元帅、鸡冠等。②及时刮治结合冬季修剪,剪除发病小枝。对发病大枝上的病斑,结合刮治腐烂病斑时,刮除病皮,再涂抹防治腐烂病的药剂。③加强栽培管理,以增强树势。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不偏施氮肥,合理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

(2)药剂防治:秋季50%落叶时,喷50%消菌灵500倍液。其他防治方法参见苹果树腐烂病。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