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大棚栽培

2020-05-11

名称葡萄大棚栽培

果树分类 浆果类-葡萄
设施类型 塑料大棚
主要品种
京亚、无核-8611、京优、高墨和早生高墨、高尾、京超、黑汉。

环境要求 

苗木选择与定植
栽植密度:一般采用单篱架双臂单层或双层水平形整枝,行距2~2.5m,株距1m,667m2栽260~330株。如采用双篱架栽培,行距应增加到3m,植株栽植在两个篱架之间,将主蔓分向两侧引缚,667m2栽220株。在一年一栽制的棚室内,为充分利用葡萄的光合产物,采用宽窄行双篱架栽植,宽行2.5~3m,窄行0.6m,株距0.5m左右,667m2栽700~800株。采用倾斜小棚架进行龙干整形和短梢修剪的,如用东西栽植行,行距即等于一般日光温室的跨度,为6~8m,株距1m(培养两条龙干),667m2栽80~110株。在大跨度南北向的塑料大棚中,采用南北栽植行,在棚的两侧各栽一行向中央对爬成屋脊式,或在棚的中央开沟栽植2行分向两侧在棚架爬,行距3~4m,株距1m,则667m2栽160~220株。

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的修剪及植株管理

葡萄的枝蔓需设支架扶持生长,并通过整形修剪,使这些枝蔓分布合理,获得最大的光照,奠定优质高产的基础。架式、整形和修剪三者密切相关,三者必须与具体的棚室条件相协调。

1.架式

与露地相同,分篱架(立架)和棚架两类。架高应与棚室高度相适应,距覆盖膜60cm以上,与温室南墙及大棚东西沿要有1.5m以上的距离。

(1)篱架式:一般多用单篱架或T形篱架(也称宽顶篱架)。单篱架一般1.5~2m。行内每隔4~5m设一立柱,上拉2~4道铁丝形成架面,行距2m左右。篱架在东西延长日光温室或南北延长塑料大棚内均以南北行向为宜,这样受光均匀。T形篱架是在单篱架的顶部再架设一根固定的横梁,长0.6~0.8m,两端及距横梁正中下方0.4~0.6m处各拉一道铁丝。

(2)棚架式:北方日光温室中主要应用倾斜小棚架,棚架坡向与温室相同。在跨度12~14m的塑料大棚中,可将两个相向的倾斜小棚架联合搭建成屋脊式或小拱形的棚架。倾斜小棚架近根处柱高1.2~1.5m,与棚室前缘或两侧相距离1.5~1.8m,远根处柱高2~2.2m,呈南低北高20左右倾斜角。

2.整形

多随架式、品种及植株生长而异。单篱架一般采用双臂双层水平形和规则扇形树形,大棚东西两侧棚面较低处设矮篱架,可采用双臂单层水平形树形。整形过程中对主蔓的培养不宜在一年中剪留过长,每年冬剪时对延长枝也以在成熟枝蔓上剪留50~100cm为宜,对粗度不足0.5cm的一年生枝,一般留2~3芽重短截。

3.修剪

(1)冬季修剪:每株留芽数=预定株产萌芽率果枝率每果枝花序数穗重

一般每株留芽数要比计划数增加10%~30%,结果母蔓的剪留长度分短梢修剪(留2~4芽)、中梢修剪(留5~7芽)和长梢修剪,留15芽以上的称长梢修剪。葡萄枝条髓部大,木质部疏松,短截时剪口宜距芽眼2~3cm,疏剪时宜留残桩1cm左右。

(2)夏季修剪:抹芽疏梢从幼芽长出2~5cm时开始,分2~3次进行,主要抹除结果母蔓上同一芽眼中萌发的双发芽、三发芽和畸形芽、瘦弱芽、病虫芽,以及一切多余的10~15cm芽梢,穗显现时即可定梢。正常管理条件下,每平方米棚架面上留结果新梢8~10个,篱架面上留10~13个。作帘幕式整形的,每米铁丝上约留新梢13~15个,每667m2约留新梢4000~6000个为宜。新梢生长达30~40cm时进行摘心和引缚。新梢摘心前后,叶腋中多有夏芽副梢萌发,应及时抹除或留单叶掐心,只先端1个副梢留3~4叶后反复对二、三次副梢摘心,保护冬芽不使萌发。

定植后的设施内温,湿,光,气的环境控制与调节

温度调控:不加温棚室内葡萄生育各期温度管理标准。覆膜催芽期(伤流期):昼温15~20℃,夜温7~10℃;萌芽展叶期:昼温20~25℃,夜温12~18℃;新梢生长初期:昼温23~28℃,夜温16~18℃;新梢生长盛期:昼温25~30℃,夜温18~20℃;幼果膨大期:昼温25~30℃,夜温18~20℃;浆果着色成熟期:昼温25~28℃,夜温15~18℃;休眠期:昼温0~10℃,夜温0~1℃。

定植后的土肥管理

1.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的调控

不加温棚室内葡萄生育各期水分管理标准。

覆膜催芽期(伤流期):适宜相对湿度(%)80~90,灌水量为每隔5天20~30mm。萌芽展叶期:适宜相对湿度(%)70~80,灌水量为每隔10天15~20mm。新梢生长初期:适宜相对湿度(%)60左右,灌水量应减少次数和水量。开花期适宜:相对湿度(%)50,灌水量应控制。幼果膨大期:适宜相对湿度(%)60~70,灌水量为每隔7~10天20mm。硬核期:适宜相对湿度(%)60~70,灌水量为每隔7~10天30mm。浆果着色成熟期:适宜相对湿度(%)50~60,灌水量应于后期适当控制。休眠期:适宜相对湿度不严格,灌水量应根据情况灌一次封冻水。

2.施肥技术

依据土壤分析的结果或氮、磷、钾分别按1/3,1/2和1/2的比例估算,氮肥和磷肥当年利用率较低,施肥量就要比需求量相应增加35%~50%。基肥用量宜占全年施肥总量的60%~80%,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667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2000~3000kg,掺合60~70kg过磷酸钙,但钙镁磷肥不宜与腐熟有机肥混用,须与新鲜有机肥预先掺合堆沤,以促进肥料的溶解。一般情况下,优质基肥中不必再混加氮肥,以免引起第二年树体旺长和着果不稳定,基肥在扣棚覆膜前开沟施入。追肥中三要素的比例分别为:氮60%左右,磷10%~20%,钾40%左右。早春萌芽后和花序分离期以氮肥为主,配合少量磷钾肥,坐花至幼果开始膨大期仍以氮肥为主,到浆果着色期和枝条开始成熟时,则以磷钾肥为主。为增加树体中贮藏养分的积累,浆果采收后的追肥也是不可缺少的,这次追肥氮、磷、钾三要素宜混用。还可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如花期喷硼,浆果膨大着色期喷钙和喷磷钾肥,以及叶色发黄时喷氮等。叶面肥常用的种类和浓度如下:硼砂0.2%~0.3%,氯化钙或硝酸钙0.3%,磷酸二氢钾0.3%~0.5%,硫酸钾0.3%~0.5%,草木灰浸出液2%~4%,尿素0.3%~0.4%。根外追肥喷施的浓度很低,应连续喷2~3次才有较好的效果。

病虫害防治
(1)葡萄灰霉病:主要危害花穗和果实,棚室中湿度大时易造成大发生。防治措施:①彻底清园,捡拾病源物烧毁。病重棚室内忌间作草莓,防止交叉感染。②花前控制施用氮肥,降低空气湿度,及时疏枝绑蔓,不使新梢排布过密。③花前2周至初花期喷药2次,重点保护花穗。药剂种类有50%速克灵2000倍液,75%百菌清800~1000倍液,可交替使用。并可试用50%杀霉利和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两者都具有内吸性。

(2)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但新梢、卷须和幼果也均能受害。防治措施:①加强管理,经常捡拾病叶、病果并加以烧毁。②抓住初侵染前的关键时期喷施1∶0.7∶200倍石灰少量式波尔多液保护叶片,每半月一次,连续2~4次。发病后改喷40%乙磷铝200~300倍液或25%甲霜灵(即瑞毒霉)500~700倍液,两者均具内吸性,持效期长,但应避免长期单独使用。

(3)葡萄黑痘病:主要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和幼果。防治措施:①根据所在地区气候及保护地类型,选用抗病品种及微感病品种。②冬季搞好清园,剪除病梢、病穗、卷须,清扫落叶,剥除枝蔓上的老皮,集中烧毁。在葡萄芽膨大期喷布铲除剂,种类有0.5%五氯酚钠混加美3度石硫合剂,或10%硫酸亚铁加1%粗硫酸。展叶后停喷。③生长期喷药:自展叶开始至浆果着色前每10~15天喷药一次,共3~4次,其中花前及谢花70%时为喷药重点时期。药剂可选用1∶0.7∶200~240倍液波尔多液交替使用.为减轻退菌特药害,可混加0.3%尿素。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防治。④每年对棚室内新栽苗木严格消毒,药剂可用上述铲除剂或10%~15%硫酸铵溶液。

(4)葡萄白腐病:为害果穗的重要病害之一,也为害叶片和枝梢。浆果进入转熟期后容易发病。防治措施:①葡萄生长期间勤加检查,随时剪除病梢、病穗和病叶,集中烧毁。采后彻底清园,剥除枝蔓老皮。②病重棚室在发病前土面撒药灭菌,药剂可用福美双、硫黄粉和碳酸钙按1∶1∶2比例混合均匀,667m2用量1.5~2kg。③发现初侵染时,及早喷布0.1%福美双和0.1%代森锌混合液或75%百菌清500~800倍液防治,也可与波尔多液交替使用。

(5)葡萄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在浆果转熟期后至近成熟期发病。初在果面上产生褐色斑点,后病斑扩大并凹陷,长出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粉红色粘质团块,遇水消散传孢子,形成再侵染。防治措施:①结合冬剪剪除僵果穗及带菌死蔓和干枯卷须。萌芽前喷布五氯酚钠混加波美3~5度石硫合剂。②生长期结合防治黑痘病喷药,药剂用退菌特和波尔多液交替使用,或用百菌清药剂。③病重棚室对果穗进行套袋预防。

(6)葡萄二星叶蝉(葡萄小叶蝉、斑叶蝉):危害叶片,刺吸汁液,造成被害叶出现失绿斑点并提前落叶。该虫一年发生2~3代,以成虫在落叶、杂草间及间作物上越冬。葡萄未发芽前即已出蛰,展绒毛时,散生。防治措施:①秋冬清除落叶、杂草,注意对间作物上越冬叶蝉的防治。②成虫出蛰后喷40%乙酰甲胺磷乳剂400倍液,展叶后第一代若虫盛发期喷20%叶蝉散乳剂400~500倍液防治。此外,葡萄上尚有卷叶病毒、扇叶病毒等病毒病的危害,分布较广,对生长和结实的影响较大,应从培育和选栽无病毒苗木入手。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