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苗木发芽定植技术

2020-05-22

苗木成活率是苗木繁育单位和种植户在栽培季节共同关心的大事.一直是悬而未决的老大难.为破解这个难题.我们不断地调研与探讨。终于发现:苗木发芽栽植,结合相应的配套措施。无论气候条件如何.会大大提高苗木成活率。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发芽栽植

以前讲到果树适栽期为秋栽和春栽.并未给出具体的时间。何谓栽植适期?经过深入调查调研.最新发现:以苹果苗木发芽栽植,成活率最高.因此,假植苗木已经萌动发芽为最适栽植期。假植苗木发芽时.再进行定植。适期栽植是关键性措施.在生产上.多数认为以春栽为最好.并以当地苹果园发芽为栽植适期。也有人认为秋栽为好.理由是翌春长势好。但从生产调查来看.以春天苗木发芽定植成活率为最好。

1.1 秋栽我地气候特点是冬春干旱.秋季栽植有安全越冬的问题。冬季苹果树常有抽干 即抽条现象,为此有人提出:可在封冬前将苗卧倒培土,翌春扶起。从调查来看,对秋冬栽植的苗木进行埋土.有的年份埋在土里的部分保存良好.土外的部分则抽干.故秋栽要进行 全埋.这样无疑加大了生产成本。费时费力,远不如集中假植省工省力.经济有效.故秋栽不可取。

1.2春栽春栽好于秋栽.但不宜过早。如果过早,根系不活动,空气干燥,浇水次数少,容易失水而死亡。故提出只要树芽萌动则根系活动。但是.当地苹果树芽萌动并不等于栽植的苗木芽体萌动。从生产实践上来看,当地果园苹果树芽萌动栽植.还是偏早.应适当至清明后比较适宜。因进入4月我地的气候条件变好.适宜于苹果苗木的生长发育。具体标准:定植的苗木开始发芽时.进行定植。

一般年份春栽早一点对成活率的影响不是太大,但像今年冬无雪,春无雨,大气干燥,空气掠夺水分的能力大.再加上今春前期温度高.加大水分散失。在此种情况下.如栽的早,浇水次数又少.成活率则极低。从调查来看,今年的气候条件下.只要栽植发芽的苗木.土壤持水量维持60%。80%达15 d以上.成活率均高达 95%以上。、因此.应当把苗木发芽作为具体栽植的客观标准。比较直观.可操作性强。

2科学假植

把苗木发芽作为提高成活率的标准.要做好发芽前的苗木保鲜、贮存工作。科学假植就是把苗木贮存到自然发芽后.再行栽植的过程。无论是冬季或春季拉回的苗木,都要进行适当假植贮存。具体办法:选择背阴不积水处开沟.苗木散捆使根系与湿沙 (土)密接(土的湿度以手捏成团,松手能撒开为宜),埋苗深度在80%以上,可仅露梢部,其上再覆湿草20~30 cm。3月中下旬.扒开覆草。当看到苗木梢部萌动发芽时,及时进行定植。应注意:①选择地势高、不积水的地方。②禁止储藏期灌水.防止水分过大。生产上常出现由于假植时浇水过大或储存期间灌水以及在低洼积水而出现烂苗现象。假植就是创造优于田野环境条件,保持稳定而合适的温湿度.尤其是湿度。

同一苗圃、同一规格的苗木经过冬季假植贮存的苗木质量要好于春季现起的。因为我地的冬春干燥苹果园常常发生冬季冻害.最常见的是抽干.这是由于根系吸收水分少,树上水分蒸发量大而失水造成。苗圃苗木长势更旺.更易发生这种现象。显然,集中假植贮藏环境条件远比田间自然条件要好得多。因此,建议果农最好晚秋购苗。回家进行假植贮存.发芽后再行栽植。

3清水浸泡

将苗木成捆放到清水里(将苗木全部没入水中浸泡,不能只泡根)2~3 d后,待苗木吸足水后.再行定植。具体做法:放到水库、井、池塘均可:也可根据苗量大小。临时挖出一个深坑,再铺上相应大小的塑料.灌满水后,进行浸泡。生产实际证明.清水浸泡是确保苹果苗木成活率最为关键的技术。它是最重要的催芽 过程.尤其是春季从地里刚起的苗木,必须进行清水浸泡处理,否则,成活率低,长势不好。

春季从地里刚起的苗木.表面上看起来新鲜.而实际上非常地虚弱。因为坐地苗必须经过冬春抵御严寒与干旱。莱州市严寒是1、 2月份.月平均温度0℃以下。旬平均温度0℃ 以上是在2月中旬后:干旱。常年降雨量1。2 月份不足10 mm.3月份不足15 mm。解决措施:晚秋早春喷(涂)白,2月中旬后早春浇水,假植贮存f其他措施仅能减轻其危害程度)。生产实践证明:清水浸泡是调节与恢复苗木生理机能、促进发芽极为有效的技术措施,是对未进行冬季假植苗木的补救措施。有的果农不喜欢秋季拉苗.回家还要进行假植处理.而喜欢春季从地里新起的苗木。错误地认为.新起的苗木新鲜,无需进行清水浸泡,将苗木简单地进行泼点水便栽到地里.正确的处理办法是:苗木拉回后马上进行清水浸泡,待苗木吸足水后,再进行短期假植(关键是不失水).待发芽后再栽到田间。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秋季起苗与春季起苗到栽植其过程是不同的。秋季起的苗栽植过程:起苗一假植一发芽一浸泡一栽植。春季起的苗是分两种情况:①起得比较早的,起苗一假植一发芽一浸泡一栽植;②起得晚的苗,起苗一浸泡一临时贮存。即假植一发芽一栽植(或再浸泡后栽植)。经过冬季假植的苗木发芽后,进行浸泡.可根据失水情况.定浸泡长短,补充水分。但春季新起的苗木浸泡时间一定要长,这是对未进行冬藏(假植)苗木的补救措施。所谓清水浸泡,就是让苗木的各个部位充分吸足水分,浸是将苗木全部放入水中:泡是指时间要长。栽前进行清水浸泡24 h以上,这是成功的生产经验,是确保栽植成活的关键环节。据我们调查发现,相同的苗木在实行苗木假植、清水浸泡及发芽后栽植等措施后,成活率在95%1址。

从上表来看.2014年1~3月份降雨总量为 7.6 mm.仅为常年的1,4,3月份无降雨,历史罕见。本来我地常年冬春干旱.再加上1。3月的气温分别比常年高3.7℃、1.9℃、4.6℃。温度高.加快了水分散失速度。今年许多果农拉回苗木定植多在3月份,而3月份无降雨量,平均温度10.1℃.高于常年4.6℃,采取与往年相同的措施。苗木成活率不高。若浇水不及时,苗木成片死亡。栽得越早。死亡率越高。

在调查中发现.烟台水果产业振兴项目区建光家庭农场城港路叶家.今年建园6 67 hm2。其中:1 m以上自根砧苗木4.67 hmz,中间砧绞缢苗1.2 m以上2 hm2,共定植苗木15 000余株,成活率达98%:莱州曲家砖厂4.67 hm2废弃土地,用机械挖掘整平后,栽植乔砧烟富3号、首富1 号.规格为1'8 m大苗,成活率95%以上。其主要做法就是清水浸泡,发芽后栽植,半月内浇水3次。

4.灌水沉实

凡开沟或起垄成台畦建园.必须浇大水沉实后.才能栽植。目前生产中普遍存在栽前没浇大水、栽植时也未将土踏实、栽后只浇小水,便扣上地膜,满足不了苗木生长的需要。这不仅影响成活率.也涉及到栽植深度。对于普通的乔砧苗木.栽植深度要略深于苗木在苗圃的深度.使嫁接部位露出8~10 cm:对于M系中间砧苗木在栽植上.采取二重砧的栽植方式,栽植深度埋到中间砧2/3处。矮化自根砧苗木地上露出砧木长度10~15 cm.地上露出长度尽量一致。因此.新建园可开沟改良后回填(尽量不要打乱土层)后,浇大水沉实。像今年秋春无雨干旱天,栽后苗木没进入正常展叶期,必须每隔 7~10 d浇透1次。

5慎用肥料

目前生产上普遍存在因栽植用肥而死树的问题。因此.新建果园栽植时.禁止使用化学肥料,慎用动物源有机厩肥。因为生产上使用有机厩肥多为未腐熟,有副作用。必须慎用。应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厩肥。提倡栽前进行土壤改良.但具体栽植时,不提倡盲目施肥。因新建园回填时。不打乱土层。新栽的苗木根系也都在熟土层里.土壤里的养分也能满足小树生长发育的需要.对此.我们做过田问试验调查发现.新建果园当年不施任何肥的成活率与长势良好。果园追肥要等苗木成活后.根据情况使用。前期可行根外追肥,土壤追肥可在6月份以后再进行.但量不宜大.每667 m2施用量不超过10 kg。

6栽后管护

6.1 浇水固定这是确保成活最主要的措施之一。正常年份栽后应浇2~3遍大水.再培上圆锥形的土堆,可起到保湿、提温及固定和防止树干日烧的多重作用。在生产上发现有的新建园.只浇了遍小水,并在上面套上大塑料套.苗木不停地随风来回摇晃.根部四周形成深坑,水分散失很快,造成苗木发芽晚。如不及时培土和浇水.则会大大地降低苗木的成活率。为了防止浇后树歪.栽好后最好及时用竹杆进行支架.为防竹杆基部腐烂可用沥青醮 50 cm.插入位置要离开苗木10~20 crn左右.若过近则影响苗木枝梢生长。

6.2树体保护栽时要按大小进行分级.及时定干,定干高度要适中,旱岭薄地.机械拉水浇树.定干宜低.并搞好嫁接部位伤口保护.栽后不宜刻芽,可用生长调节剂进行促枝。落实好晚秋、早春树干涂白工作。在实际生产中.嫁接部位易出现问题.导致苗木死亡。及时剪除嫁接I:I处的干橛,并用5%硫酸铜等杀菌药剂涂抹处理。

涂白是防止日烧最有效的办法,提倡晚秋、早春2次喷白、涂白。一般用波尔多液与石硫合剂进行涂白。推荐配方:①石灰硫酸铜混合剂。生石灰10 kg、硫酸铜5 kg、水30 kg。配制方法:用热水将硫酸铜溶解,并加水稀释成溶液。再将生石灰加热水熟化.调成浓石灰乳.然后把稀硫酸铜溶液倒入浓石灰乳中.用棍棒反复搅拌即成。②石灰硫磺混合剂。生石灰:硫磺粉(或石硫合剂):食盐:油脂:水=6:0.5---1:1:少许:20。先将生石灰加水化开后.与硫磺粉充分拌匀.然后倒人食盐水。也可再加粘着剂如豆浆等。从生产实际来看,由于浇水不及时、伤口保护不到位、涂白落实不当等均会造成死树。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