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椒23号

2020-05-25

品种名称海椒23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 syn. C. 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
品种来源由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育成的早熟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羊角椒杂交一代,始花节位7~8节,幼果绿色,成熟果红色,果长17~19cm,果粗1.2~1.5cm,平均单果重15g左右,果面微皱。

产量表现

鲜椒亩产2500~3000kg,干椒亩产200~300kg。

抗性

抗病毒病、耐疫病,是鲜食、干制和腌渍兼用型品种。

小编推荐

湘椒28号(湘研23号)辣椒


品种名称湘椒28号(湘研23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2年

审(认)定情况2002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XS0072002

选育单位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辣椒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5908(长沙光皮椒与祁阳地方干辣杂交定向选育而成)为母本,9205(国外引进F1甜椒定向选择而来)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熟,前期果从开花至采收约29天.株高45~50厘米,开展度81厘米82厘米,生长势中等,分枝性中等。叶深绿色,长9.7厘米,宽4.6厘米。第一花节位10~12节。果实粗牛角形,2~3心室,果长12.9厘米,横径4.7厘米,肉厚0.37厘米,单果重68克,果面平滑光亮,商品成熟果深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种子扁平,卵圆形,金黄色,千粒重7.4克左右。果肉厚,微辣,丰产稳产性好。

产量表现

20002002年在湖南的长沙、衡阳、岳阳、湘潭和安徽的阜阳生产示范试验,一般亩产为3500公斤。

品质分析

果实维生素C含量156毫克/100克鲜重,全糖含量3.8%,辣椒素含量0.12%,干物质含量14%。

抗性

较抗炭疽病和青枯病,耐热性强。

栽培技术要点

1.长沙地区11月至次年3月播种,3月中旬至5月份均可定植,参考株行距40厘米50厘米。

2.秋延后栽培一般7月份播种,8月下旬至9月中旬定植,亩栽4000~4500株,亩用种量50克。

3.亩施粪肥5000公斤或菜饼肥100公斤,磷、钾肥各50公斤。

4.成株期用20%的病毒A提早预防病毒病。

适宜地区
适宜在湖南省辣椒种植地区推广。

草原23号豌豆


品种名称草原23号

分类 豆荚类-豌豆
审(认)定年份2005年

审(认)定情况2005年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青种合字第0209号

选育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2000年从英国引进的有叶豌豆,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温室加代繁育中,发现一株长须半无叶豌豆,后经系统选育而成,属Sativum亚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幼苗直立、绿色,矮茎、淡绿。茎上覆盖蜡被,株高(79.005.00)cm。总状花序,花白色,旗瓣、龙骨瓣、翼瓣均为白色。去壳荚,刀形,有硬皮层,嫩荚绿色,成熟荚黄色,荚内籽粒自由式排列,田间不裂荚。籽粒皱绿色,近圆形,种脐绿色。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4050.0~5 625.0kg/hm2。

品质分析:干籽粒千粒重320.0~350.0g。粗蛋白质含量22.6%,粗淀粉含量44.87%,粗脂肪含量1.43%,可溶性糖含量6.40%。属春性品种,生育期(1102)天,全生育期(1354)天。

抗性:抗倒伏性较强,耐旱性、耐寒性中等。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播种量225~263kg/hm2,播种密度82.5104~90.0104株/hm2,株距2~4cm,行距20~25cm;始花期、结荚期浇水1~2次。注意苗期防治潜叶蝇和地下害虫为害。

适宜地区
适宜在各类豌豆产区种植。

备注青海省累计推广面积约1333公顷。

海丰23号辣椒


品种名称海丰23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
品种来源由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育成的早熟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早熟一代杂种。果实牛角形,绿色,微辣。果长22~26厘米,横径4厘米左右,果肉厚3毫米。单果重100克左右,最大果重可达150克。果实顺直,果面光滑,商品性好。植株生长势强,坐果集中。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量4500千克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每667平方米种植3500株左右。

适宜地区
保护地、露地均可种植。保护地栽培,单株种植,应搭架或吊秧。

海韭2号


品种名称海韭2号

分类 葱蒜类-韭菜
学名Allium tuberosum Rottl. ex Spr.

选育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
品种来源以小黄苗韭菜雄性不育无性系为母本,平韭的优良株系J-95-42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育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深休眠品种,植株分蘖能力强,叶色深绿,株高45cm,叶宽0.8cm,单株5~6片叶,平均单株质量6.7g。

产量表现

20042009年进行了品比试验,较对照品种紫根韭增产26.1%,较对照791增产23.4%;20092011年在北京市进行区域比较试验,较对照平韭2号增产15.9%,较对照紫根韭增产40.2%。

品质分析

维生素C含量0.31mgg-1,可溶性糖含量1.58%,干物质含量8.42%,纤维素含量0.89%,粗蛋白含量2.50%。

栽培技术要点

1. 北京地区一般在45月份播种,育苗或直播均可,用种量22.5kghm-2。

2. 播种应选在晴天上午进行。

3. 幼苗出土前要求保持土壤湿润,出土后采取先促后控的原则进行水分管理,及时覆盖湿润的细土,以不没过幼苗为宜。

4. 幼苗长出3~4片叶时不可缺水,要保持畦面湿润,待幼苗5~6片真叶,苗高17~20cm时蹲苗。

5. 苗龄90天左右,6~8片真叶,株高25~30cm,鳞茎粗0.5cm时定植为宜。

6. 行穴距为20cm15cm,每穴定植8~10株。

7. 定植后加强肥水管理,培养健壮根株,保证安全过冬。

8. 3月中旬至6月中旬是叶片生长旺盛的时期,可收割2~3刀。

9. 8月底至10月初叶片又开始旺盛生长,可收割两刀。

10. 注意防治灰霉病、疫病和韭蛆等病虫害。

适宜地区
适宜露地和早春保护地栽培。

海韭1号韭菜


品种名称海韭1号

分类 葱蒜类-韭菜
学名Allium tuberosum Rottl. ex Spr.

选育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
品种来源海韭1号是以小黄苗雄性不育无性系为母本,汉中冬韭的优良株系J-01-2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深休眠品种,植株分蘖能力强。生长势旺盛,辛香味较浓,株高45cm左右,平均单株质量11g。单株5~6片叶,叶色深绿,叶宽1.0~1.1 cm,地上叶鞘长而粗壮,分孽力较强,三年生单株分孽35个左右,年收割青韭5~6刀。

产量表现

亩产鲜韭12000千克左右。经过两年的生产试验,结果显示,海韭一号较紫根韭菜平均增产25%以上。

抗性

抗病、抗寒性强。

品质分析

维生素C含量0.28 mgg-1,可溶性糖含量2.06%,干物质含量8.24%,纤维素含量0.91%,粗蛋白含量2.45%。

栽培技术要点

1. 北京地区一般45月份播种,育苗或直播均可,每公顷用种量22.5 kg。播种应选在晴天上午进行。

2. 幼苗出土前要求保持土壤湿润,出土后应采取先促后控的原则进行水分管理,及时覆盖湿润的细土,以不没过幼苗为宜。在出苗后到长出3~4片叶时,不可缺水,保持畦面经常湿润,待苗长出5~6片真叶,苗高达17~20 cm时进行蹲苗。

3. 苗龄90天左右,6~8片真叶,株高25~30cm,鳞茎粗0.5cm时定植为宜。行穴距为20 cm15cm,每穴定植8~10株。定植后加强肥水管理,培养健壮根株,保证安全过冬。

4. 3月中旬至6月中旬是韭菜叶片生长旺盛的时期,可收割2~3刀。

5. 8月底至10月初韭菜叶片又开始旺盛生长,可收割两刀,注意防治灰霉病、疫病和韭蛆等病虫害。

适宜地区
适宜露地及春节后小拱棚栽培。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