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秋白1号(97-94)大白菜

2020-05-26

品种名称天正秋白1号(97-94)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鲁农审字[2001]026号

选育单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组合为新福1042/1043,双亲均为自交不亲和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该杂交种属秋白菜中晚熟品种,生长期80天,株高44厘米,开展度7070厘米。球叶叠抱,叶球矮桩倒锥形,叶色淡绿,白帮,净菜率75%,软叶率63.2%,净球重5.1千克。产量高而稳。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

产量表现:19981999年全省秋白菜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净菜7412.7公斤,比对照鲁白16号增产8.65%;在2000年全省秋白菜中晚熟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净菜6940.5公斤,比对照鲁白16号减产1.16%.

栽培技术要点:适合秋播作冬菜,日平均温度25℃时为适宜播种期。山东省各地8月8日15日均可高垄播种,栽植密度2700~3000株/亩,要求高肥水条件,施足基肥,及时灌水保墒。适期晚播,三水齐苗,避免蹲苗,早施、勤施肥水,氮、磷、钾肥配合重施植株抱心肥。

制种技术要点:12月下旬阳畦播种育苗,母本新福1042比父本1043早播5~7天,次年3月上旬定植,行株距5040厘米,亩栽3300株左右,父母本比例为1∶1。加强肥水管理,注意防治蚜虫。

适宜地区
可在山东省适宜地区作秋白菜中晚熟品种推广应用。

小编推荐

天正春白1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天正春白1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鲁农审字[2001]037号

选育单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大白菜为637/641杂交选育的一代杂交种,双亲均为自交不亲和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天正春白1号属春、秋季兼用型品种。植株高34厘米,开展度40厘米,开展度4040厘米,冬性强,短缩茎6.5厘米。叶球叠抱,矮桩倒锥形。叶色淡绿,叶柄白色,净菜率70%,软叶率52.4%,单球重2~2.5千克,生长期60~65天。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

产量表现:在20002001年全省春白菜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净菜4607.9公斤,比对照鲁春白1号增产21.20%,在2001年全省春白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净菜5607.0公斤,比对照鲁春白1号增产5.9%。一般净菜产量为33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山东省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棚室保护设施内播种育苗,可进行日光温室及早春搭小拱棚等不同方式的早春促成栽培,也可在3月25日以后进行春季露地移栽或者进行大田直播,多采用起垄或平畦栽培,覆盖地膜有利于促早发棵而增加产量。秋季8月上中旬都可播种,应适当晚播。栽植密度2800~3000株/亩。由于该品种田间生育期较短,应侧重施足基肥,撒施土杂肥;苗期沟施或团棵期再追施适量尿素(硝酸铵更好)、磷酸二铵和硫酸钾等。当白菜叶球达到商品成熟度时应及时采收上市,避免因成熟过度叶球破裂而影响其商品价值。

适宜地区
山东省各地及生态条件与其相似地区均可栽培。

天正夏白3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天正夏白3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审(认)定编号鲁农审字[2003]020号

选育单位 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组合为99-364/99-184,母本99-364为从引进材料91-9中筛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父本99-184为用引进材料94-3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不亲和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杂交种属夏白菜品种,生长期约50天,开展度50厘米50厘米,外叶绿色,少毛,白帮,叶球半高桩,小花心。单球重1.1千克左右,净菜率60.8%,软叶率61%。风味品质较好。

产量表现

该杂交种在20012002年全省夏白菜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净菜2406.4公斤,比对照鲁白13号增产9.4%;在2002年全省夏白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净菜2216.5公斤,比对照鲁白13号减产2.9%。

抗性

耐热性较强。两年区域试验田间表现霜霉病病株率45.1%、病情指数13.6%;病毒病病株率0.9%、病情指数0.4%;软腐病病株率7.6%,综合抗病能力强于对照鲁白13号。

栽培技术要点

点母本早播5天,定植时株行距60厘米35厘米,即1.2米宽畦栽2行,栽后覆盖地膜。父母本比例为1∶1。及时去掉花期不遇花枝,严格控制方圆2000米以内不能有其它易杂交的蔬菜作物。

适宜地区
可在全省适宜地区作夏白菜品种推广利用。

天正夏白2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天正夏白2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2年

审(认)定情况2002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夏白菜品种,生长期约50天。开展度40厘米,外叶绿色,白帮,球叶叠抱,叶球圆头形。单球重1公斤左右。净菜率62.9%,软叶率60.9%,亩产净菜3500~4000公斤,风味、品质较好。较抗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

抗性:田间表现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三者的病情指数分别为0.0,2.9,2.3,达到高抗级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
山东省可于6月中、下旬播种,亩栽3500株左右。高温结球性好,为夏季专用品种。在山东及相近地区6月中旬均可播种,每667m2种植3500株左右。由于生长期短,且外界环境恶劣,应重施底肥并早追肥,肥水齐促,着重注意防治病虫害。当叶球达到商品成熟时及时收获,以免品质变劣。

适宜地区 全国适宜地区作夏白菜品种种植。

天正春白2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天正春白2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2年

审(认)定情况2002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夏季专用大白菜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高30厘米,开展度40厘米。白帮,叶色绿,叶球卵圆形,单球重1~1.2千克,净菜率55%,软叶率60.7%,品质佳。生长期45~50天。2000年省级区域试验结果,品质优于对照。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

产量表现:一般净菜产量为3000千克/亩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高温结球性好,适于夏季栽培。在山东省及相近地区6月中旬均可播种,栽植密度3500株/亩左右。由于生长期短。且外界环境恶劣,应重施基肥并及早追肥,肥水齐促,着重注意防治病虫害。当白菜叶球达到商品成熟度时应及时采收,以免影响其品质。

适宜地区
山东省各地及生态条件与其相似地区均可栽培。

中白1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中白1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1998年

审(认)定情况199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3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国审菜980004

选育单位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82010018202911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中熟大白菜品种,生育期75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整齐一致,株高38厘米,株幅6560厘米, 最大外叶长48厘米,叶宽34厘米。叶形卵圆, 叶色深绿, 外叶数8~l0片, 叶缘凸渡状, 叶面折皱, 有茸毛。叶柄浅绿色, 宽10厘米, 中肋长30厘米。叶球矮桩头球形,叠抱,紧实,叶球高38厘米,横径25厘米,球形指数1.45。单球重4kg,结球紧实,净菜率87% 。种子黑褐色,千粒重2.5~3.0g。

产量表现

产量稳定,一般亩产净菜5000~7000公斤。

品质分析

叶帮比1.07, 叶球含水分93.45%。可溶性糖3.13%,粗纤维(酸洗纤维)0.68%,维生素C 24.1mg/100g。

抗病性

对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均有较强的抗性。

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期。在北京地区中白一号以8月10日(即立秋后第3天)播种为宜; 若将播种期提前到8月1日前后,则可作为贩白菜在国庆节前后上市。

2. 留苗密度。行距60厘米,株距50厘米,以每666.7m2约留2200株为宜。亩播种量250克。

3. 施肥。中白一号前期生长速度快,因此要注意施用底肥(基肥),并注意早施追肥,以保证白菜正常生长。

4. 莲座形成以后的管理。对于中白一号这类生长速度较快的品种还应强调在进入莲座期以后(即在包心前)要有一段短时间的控水,以使其比较柔嫩的叶片变得比较厚实, 有利于增强其抗病能力,提高产量。其他管理措施与一般品种相同。

适宜地区 适宜北京、河北、山西、陕西、青海等华北、西北地区种植。

华白1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华白1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黑审菜2003003

选育单位 哈尔滨振华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大白菜杂交一代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结球性好,整齐一致,叶球矮桩牛心形,球形指数1.4。叶色深绿,叶面有皱褶,有茸毛。平均株高36~39厘米,株幅59~63厘米。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单株重2.5~3公斤。品质好,柔嫩味甜。维生素C含量45.76毫克/100克,固形物6.9%,纤维素0.43%。净菜率高,耐贮运,早熟,生育期65天左右,适合复种。

产量表现

20012002年黑龙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 367.3公斤,比对照品种哈白二号增产27.54%;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63.6公斤,比对照品种哈白二号增产12.08%。

栽培技术要点

哈尔滨地区适于7月上旬早播早上市;也适于下旬延后播种;适于早夏菜、早马铃薯、早小麦等后茬复种。行株距(60~70)厘米35厘米,亩保苗2700~3000株。亩施有机肥4000~5000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间苗两次,5~6片真叶定苗。莲座期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结球初期追施尿素15公斤/亩,硫酸钾5公斤/亩。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灌水2~3次。注意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适宜黑龙江省各地种植。

津秋1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津秋1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选育单位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
品种来源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为高桩直筒青麻叶类型,株高58厘米,球高52厘米,开展度65厘米,株型直立、紧凑,叶色深绿油亮,中肋浅绿,球顶花心,叶纹较少。商品品质和口感品质均好,粗纤维含量少,生食甜脆,熟食易烂。中熟,生育期78天左右,单株重3.5千克左右。抗霜霉病、软腐病和病毒病。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在7800千克/亩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排灌条件好的中性土壤种植。要严格控制播种期,不可过早播种,一般以当地日平均温度在25℃时为适宜播种期,天津地区一般以立秋播种为宜,适当晚播,有利于生长。定苗密度2400株/亩,栽植行距56厘米、株距50厘米。整个生长期要供应充足的肥水,并参考当地同类型品种进行管理,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鲁春白1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鲁春白1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1990年

审(认)定情况1990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选育单位 山东省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早熟品种,生育期65天左右,株高40厘米,开展度60厘米。叶深绿,叶缘稍呈波浪状,叶面较皱,叶柄白绿色,薄且平。叶球合抱,直筒形,球顶较尖,舒心,球高25厘米,球宽15厘米,球形指数1.7,单球重2.5公斤左右,净菜率70.4%。

产量表现:丰产、经济效益高。鲁春白1号播后60天左右叶球即可成熟,一般每666.7m2产叶球5000kg,最高可达6000kg以上,平均亩产净菜5000公斤。1989年全省生产试验平均每666.7m产叶球5612.2kg,净菜率70.43%。据几年来的种植调查,鲁春白1号上市每公斤价0.3~0.4元,最高达0.8元,每666.7m收入可达1500元以上。

抗性:抗病性强、冬性强

栽培技术要点:

1. 山东内陆地区3月底至4月初播种,6月上旬收获,行株距50厘米40厘米。

2. 播前堆备选择肥力好的土壤,最好是在冬前深翻,早春再行翻耕的土地上种植,每666.7m 施土杂肥5000kg,磷酸二铵25kg作底肥 播种前10天把畦作好,畦宽1m(包括畦埂), 并多次划锄畦面,以促土温提高。播种前2~3天,在畦面灌水调好墒情,灌水后适时划锄并整细整平畦面。

3. 适期播种山东潍坊以西3月底露地直播,青岛地区4月初露地直播。播前先用温水浸泡种子4~5小时。每畦播2行,月上旬直播,如采用冷床及小拱栅育苗移栽,可提前10~15天播种;秋栽于7月中下旬露地直播。每666.7m 播种量4~5kg,株距20cm,行距60~70cm,每穴播3~4粒种子,每畦种植2行。

4. 田间管理播后视天气情况浇灌芽水,以保全苗。25~30天开始抽蔓后插人字架。开花前施尿素15~20kg,并注意中耕锄草。后期追肥2次。

适宜地区 山东省各地作为春季大白菜种植,也可在山东、苏南作秋季早熟栽培

陕春白1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陕春白1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2年

审(认)定情况2002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陕审蔬2002003

选育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1996年用95S12高代自交不亲和系与95S30高代自交系配制的早熟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生育期60天左右。株高34.0厘米,开展度53.8厘米,生长势强,外叶7~8片,叶色翠绿,叶柄白色,最大叶片长35厘米。叶球叠抱,倒卵圆形,结球极坚实。球高22.8厘米,球宽14.2厘米,球形指数1.5,单球重1.5~2.0公斤,净菜率72.0%以上。球叶数28片左右。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5000公斤左右。

品质分析

软叶率和含糖量高,粗纤维少。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测试中心分析:干物质3.95%,维生素C含量16.18毫克/100克,可溶性糖1.84%,蛋白质1.05%,总酸0.10%,粗纤维0.40%。

抗性

抗病毒病、霜霉病,耐软腐病,耐先期抽薹。

栽培技术要点

1. 播期:陕西关中地区露地覆膜直播适期为3月25~30日;温室、塑料大棚、小弓棚、阳畦育苗适期为3月5~10日;保护地设施育苗,定植后采用小棚或中棚栽培的播期可适当提前10~15天。亩播种量为30~50克。

2. 栽培方式:平畦或半高垄栽培。

3. 定植:3月下旬,气温或棚内温度稳定在13℃以上,幼苗具有5~7片真叶或苗龄在25~30天时带土坨定植,每亩留苗3500株左右。

4. 田间管理:在肥水管理上应以促为主,坚持一促到底。要重施基肥,结合整地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在定植缓苗后结合灌水每亩施尿素5~7公斤或碳酸氢铵10公斤,进入莲座期后,每亩追施15公斤。以结球前期再结合灌水,每亩追施硫酸铵或尿素15~20公斤,有条件的地方在包心前期可同时追施人粪尿1次,每亩施700~800公斤,施后需揭棚通风、防止烧苗。注意气温较高时,不宜追施人粪尿,防止加剧软腐病的发生;浇水的原则是前少后多,小水勤灌,见干见湿,切忌大水漫灌。定植后及时灌水,第一水不能过大过多,防止降低地温,并注意浇水后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地温,加速缓苗,生长后期天气干旱,风大,适当多浇水,一般10天左右浇水1次,成球后减少或停止浇水,并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浇灌为宜;育苗期和定植后应特别注意温度的控制与管理,苗床或直播棚内最低温度不应低于13℃。定植时最低气温最好保持在15℃以上。结球期棚内日均气温应低于25℃。4月中旬以后,随着外界气温的回升,全部揭去棚膜和地膜;苗期和结球前期要防治蚜虫、菜青虫、小菜蛾,可用扑虱蚜、一遍净、灭虫丁防治。生长后期要预防软腐病和夹皮烂发生,一般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石灰粉(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后撒粉消毒)等进行防治。

5. 采收叶球基本达到成熟后,要选择结球较结实的植株及时收获,宜早不宜晚。

适宜地区
陕西省叠抱类大白菜种植区均可春播种植。

金来秋白2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金来秋白2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4年

审(认)定情况2004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鲁农审字[2004]第016号

选育单位 山东省莱州市金来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京16/汉288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秋白菜早熟品种,生长期约69天;开展度50~65厘米,株高约38厘米;外叶深绿色,叶柄白绿色;球叶合抱,球叶55片左右,叶球炮弹型,单球重1.9公斤左右;净菜率62.3%,软叶率43.7%。

产量表现

20012002年参加山东省秋白菜早熟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净菜3976.4公斤,比对照鲁白14号增产19.2%;2003年山东省秋白菜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净菜5138.4公斤,比对照鲁白14号增产10.4%。

品质分析

经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检验:粗纤维含量0.63%,维生素C含量38.3毫克/100克鲜重,蛋白质1.06%,干物质5.0%,可溶性总糖1.46%。品尝风味品质与对照相近。两年区域试验田问表现平均霜霉病病株率57.1%、病情指数22.9;病毒病病株率8.0%、病情指数4.2;软腐病病株率10.0%。

抗性

经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验:中抗霜霉病,高抗病毒病(TuMV)。

栽培技术要点

7月中下旬播种,起垄栽培,亩栽2400~2500株。施足底肥,定苗后及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国庆节前上市。

适宜地区
适宜山东省作秋白菜早熟品种推广利用。

潍白6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潍白6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02年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审(认)定编号鲁农审字[2003]026号

选育单位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潍白六号大白菜是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利用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育种相结合,通过多代选择自交系和自交不亲和系,于1996年育成的中早熟大白菜一代杂交种(亲本:东北之三早/BC43A)。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株形紧凑,叶色深绿,白帮,植株高36cm,开展度45cm50cm,外叶6~7片,叶柄平展,叶面多皱,最大外叶长41.6cm,宽30.5cm,叶形指数1.36。球叶数55片,合抱,叶球炮弹形呈石榴嘴状,球高32cm,球茎22cm,球形指数1.45,球叶乳黄色,粗纤维少,生食口感好,熟食易烂,风味佳,品质优。结球紧实,平均单株重3.52kg,净菜率73.8%,球内短缩茎长2.8cm,横截面4.2cm,主根粗3.6cm。全生育期65~70天,播种至莲座期30~35天,结球初期至成熟期30~35天,充心快,上市早,整个生育期要求有效积温1320~1450℃,日照425小时。

产量表现

19992000年参加了黑龙江省秋季大白菜区域试验,对照佳白二号,两年平均净菜亩产量为4173.3kg,比对照增产30.34%,2001年进入生产试验平均净菜亩产量为4799.6kg,比对照增产26.08%,达到审定标准。20012002年参加了山东省秋季早熟组大白菜区域试验,对照鲁白14号,两年平均净菜亩产量为4275.2kg,比对照增产28.2%,2002年进入生产试验平均净菜亩产量为4224.6kg,比对照增产42.4%,达到审定标准。

品质分析

经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测试,球叶的干物质含量为4.6%,可溶性糖1.90%,蛋白质含量1.0%,维生素C20.8mg/100g,粗纤维0.42%。达到了优质大白菜标准。

抗性

该品种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和软腐病,耐寒抗抽薹。

栽培技术要点

1. 严格掌握播种期:在山东大部分地区春季露地适宜的直播期为3月底,沿海地区应延迟到4月初,阳畦或大棚育苗时间在2月底到3月初。黑龙江、吉林等东北地区可根据山东的栽培时间适当推迟30天,不能过早。否则,因累积低温时间的加长,会使大白菜通过春化阶段或不完全春化阶段造成抽薹。

2.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为避免先期抽薹,提高地温和提早收获期,无论是育苗移栽,还是直播,均要采用地膜覆盖。用宽90cm、厚0.04mm的地膜盖2行,起小高垄,垄高10cm,盖膜时要拉紧压实,以防大风揭膜和防止水分的蒸发。

3. 合理密植、精细栽培:该品种植株为上冲型,宜适当密植。以每亩栽培2800~3000株为宜。直播的在畦面内按株距40~45cm开穴播种,每穴播种6~8粒,覆土2cm然后在畦面上扣好地膜。幼苗出土后,开孔放苗,并用土把周围封严压实,防止损坏幼苗。育苗移栽的苗龄6~8片叶时即可带土移栽,定植后同样扣好地膜,并用细土封严定植孔。

4. 肥水管理:在肥水管理上应以促为主,要多施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4000~5000kg,尿素25kg,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5kg。莲座期因有地膜覆盖,既能保墒又能提高地温,一般不浇水。进入结球期后,结合追肥浇一次大水,并每亩地追尿素10kg,以后据天气和土壤墒情,每隔7~10天浇一次水,采收前一周停止浇水。

5. 防治病虫害:春季栽培大白菜病虫害较多,常发生的病害:前期有病毒病、霜霉病,后期软腐病、叶斑病,和菜青虫、蚜虫、小菜蛾等。对于病害主要采取轮作,避免使用未腐熟的鸡粪等土杂肥。对于虫害,蚜虫发生用一遍净2000倍液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用氯氰菊酯等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治。

6. 适时采收:春季大白菜采收期正值初夏温度逐步上升的季节,若不及时收获,软腐病会严重发生,同时会由生长阶段向生殖阶段转化,造成抽薹而降低品质。此时,也正进入蔬菜淡季,及时采收上市,其价格高,经济效益可观。

作早秋大白菜栽培,该品种生长期短,结球早、充心快,抗病性强。在山东省7月中、下旬播种,国庆节前后上市,结球好,价格高;8月份正常播种期播种,表现抗病性强,产量高,比一般中晚熟大白菜提前10~15天上市。作为倒茬晚的地块种植该品种,只要在9月上旬前播种,保证能正常结球成熟。在黑龙江省7月上中旬平均气温24℃为适宜播种期,在霜冻来的早的年份,其他品种结球包不好心的情况下,该品种仍能结球包心良好。田间管理同当地一般品种,要求增施有机肥,氮磷钾合理搭配,肥水齐攻,一促到底。

适宜地区
该品种在黑龙江、吉林省即可作为7月份秋大白菜种植,也可作为春季品种栽培,一般是4月上旬温室或大棚育苗,5月上旬定植;在山东春季是3月底4月初露地直播,5月底或6月初收获;或在7月份作秋季早熟大白菜品种种植。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等省均可作为反季节大白菜代替进口品种种植。

潍白8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潍白8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6年

审(认)定情况2006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自交不亲和系BZ-35和BZ-26为父本配置而成的。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潍白8号属中早熟品种,生长期65~70天。植株生长势强,株高45cm,开展度55cm,植株上冲,叶色较绿,叶脉细直而明显,青白帮,叶球高42cm,横径22cm,叶球扣抱,高桩直筒形,结球紧实。品质好。

产量表现:单株质量5~6kg,净菜率69.1%,每667m2净菜产量6000kg左右,主要作秋早熟栽培。

品质分析: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检测,叶球干物质含量4.7%,VC174.0mgkg-1,蛋白质1.44%,粗纤维0.57%,可溶性固形物1.52%,风味佳。

抗性:高抗TuMV,抗霜霉病。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于7月下旬露地直播,国庆节前后上市。宜起垄栽培,行距60cm,株距50cm,每667m2栽2200株左右。重施基肥,增施有机肥,一般每667m2施优质土杂肥5000kg、三元复合肥30kg、尿素20kg。田间管理肥水齐攻,一促到底。因生长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应密切注意防治病虫害。叶球成熟及时收获,以防因收获过晚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超白2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超白2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选育单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
品种来源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中早熟。植株高34厘米,开展度54~55厘米。叶球合抱,矮桩炮弹形,球叶白帮,净菜率78%,单球重3~3.5千克。高抗病毒病(植株没有系统坏死症状)、霜霉病、软腐病和黑斑病。

栽培技术要点:日平均温度25℃时为适宜播种期,在山东省8月上中旬均可播种,栽植密度2200株/亩左右。当叶球达到商品成熟度时,应及时采收。

适宜地区 山东省各地及生态条件与其相似地区均可栽培。

辽白8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辽白8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0年

审(认)定情况200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辽审菜[2000]95号

选育单位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用自选的细胞核复等位基因雄性不育系91-3A做母本,以优良的自交系河12-9-210610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之后育成的直筒型中熟大白菜杂交种。

品种描述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较强,外叶13片,植株高53厘米,开展度61.4厘米。叶色绿,青白帮。叶面微皱,稍有蜡粉。中肋长38.2厘米,宽7.4厘米。球叶34片,白色,褶抱,叶球呈长筒形,高48.4厘米,横径15厘米,单球重2.7千克。纤维含量少,品质好,生育期70~75天。抗逆性好,较抗病毒病、白斑病、霜霉病。苗期抗热能力强,生育后期耐低温能力强,即使在积温较低的年份也能够结球良好。 产量表现:一般平均产量为70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 1. 沈阳地区适播期为7月25日至8月5日,适墒播种。前茬宜为非十字花科蔬菜,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2. 定植行距55~60厘米、株距35~40厘米。管理技术同辽白7号大白菜。 3. 播后65~70天成熟度达八成以上时即可随时收获,作为现食或腌渍用供应市场;8月15日播种的,播后70~75天成熟度达八成以上时,也可作为现食或腌渍用供应市场,或用于窑藏。

适宜地区
辽白8号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和华东等地区都可做为小麦、油菜和马铃薯等多种夏收作物下茬的复种蔬菜。沈阳、朝阳、阜新、锦州、葫芦岛、辽阳、鞍山、营口等直筒型白菜栽培地区为主栽地区。

郑白5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郑白5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1998年

审(认)定情况199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豫白菜8号。

选育单位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郑州市蔬菜研究所利用自交不亲和系育成的早熟杂交一代白菜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早熟丰产,生育期55~60天,早熟性好,包球速度快,且不宜裂球,株高38.4厘米,开展度72.4厘米,外叶10片,浅绿,叶面少毛,叶帮白色,叶球矮,桩叠抱,球高24.5厘米,球径20.3厘米,单株净菜重2.4公斤,净菜率67.4%。亩产净菜4500公斤左右。品质优良,口感好,生、熟食风味佳,叶多帮少,软叶率高。

抗性:该抗病性强,对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有较强的抗性,并抗黑斑病,品种较耐低温,抗早期抽薹。


栽培技术要点:河南省适宜播种期为7月20日至8月25日,高垄直播,行株距为57厘米50厘米,种植密度每667平方米2300株,667平方米用种量100克,垄下施复合肥25千克,高垄直播。早熟品种,播种期早,注意多浇水,以利降温出苗,三水齐苗、五水定植,中后期地面见干见湿,浇水冲施尿素10千克或人粪尿500千克,莲座期及结球中期各一次,管理以促为主,一促到底。注意防治虫害,如夜蛾、小菜蛾、菜螟、蚜虫等。前期5~7天打一次药。也可作为春白菜种植。

适宜地区 适于河南、河北、甘肃、陕西、山东等地。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