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荣2号茄子

2020-06-05

品种名称紫荣2号

分类 茄果类-茄子
学名Solanum melongena L.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粤审菜200105

选育单位 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9308作母本、9604作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中熟品种,植株生长势强。从播种至初收春季栽培约104天,秋季栽培76天左右。坐果均匀,果实棍棒形,长25~28厘米,横径4.5~5.2厘米,单果质量240~280克,果皮光滑,果色深紫红,光泽好,头尾均匀一致,果肉雪白,肉质紧实,耐贮运,商品性状优良。

产量表现

667平方米产量4000~5000千克。

品质分析

果实含蛋白质1.01%,Vc39毫克/千克,纤维素0.65%,还原糖2.65%。

抗性

较抗青枯病,适应性强。

栽培技术要点

1.选择前作为水稻或三年以上未种植过茄科作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良好的田块种植,亩播种量20克左右,培育壮苗。

2.整地深沟高畦,合理密植,亩植1400~1800株。

3.施足基肥,生长期间追肥遵循轻施苗肥,稳施花肥,重施果肥的原则,每隔10天追施一次,注重氮、钾配合施用。

4.忌积水,干旱时应及时灌溉。

5.加强整枝摘叶、通风透光,防止群体过度荫蔽。

6.生长期间做好绵疫病、褐纹病、螨、蓟马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编辑推荐

紫甘2号甘蓝


品种名称紫甘2号

分类 甘蓝类-结球甘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以胞质雄性不育系CMSSD13为母本,以自交系ZGX0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紫甘蓝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早熟,从定植到收获70天左右。叶球紧实,深紫色,圆球形,不易裂球,耐贮运,球高15cm,横径15cm,中心柱长6.5cm,单球质量1.5~2.0kg。

产量表现

一般每667m2产量5000kg左右,适宜春秋两季栽培。

品质分析

花青素含量547.6 mgkg-1(FW)。

抗性

耐热,较对照紫云抗TuMV和黑腐病。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春秋两季栽培。

紫星2号甜椒


品种名称紫星2号

分类 茄果类-甜椒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选配的彩色甜椒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熟甜椒F1杂交种,植株生长势强,始花节位10~11片叶,果实长方灯笼形,商品果为紫色,成熟时退绿转暗红色,果面光滑,3~4个心室,耐贮运。果长10厘米,横径8.5厘米,单果重150~240克,持续座果能力强。

抗性

抗烟草花叶病毒病和青枯病,耐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

1.小高垄栽培,单株对栽,株距45~60厘米,行距40~5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苗1800~2400株。

2.多施有机肥,氮、磷、钾肥的比例为1︰0.5︰1.5。钾肥对果实着色和改善品质起很大作用。

3.若做长季节栽培,每株留2~3个健壮侧枝。

适宜地区
适于北方保护地和南菜北运基地种植。

鄂茄子2号


品种名称鄂茄子2号

分类 茄果类-茄子
学名Solanum melongena L.

审(认)定年份2007年

审(认)定情况2007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

审(认)定编号鄂审菜2007003

选育单位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武汉汉龙种苗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用HLE-1作母本,HLE-9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茄子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早中熟品种。植株偏高,生长势及分枝性较强。茎紫色,门茄节位在第9~10节,花一般为2~4朵簇生,少数为单生。商品茄长条形,果顶部钝尖,果柄和萼片均为紫色。果皮黑紫色,光滑油亮,富有光泽,转色快;果长30~35厘米,横径3.5厘米左右,单果重180~220克。较耐储运,耐热性较强,综合抗逆性较强。

产量表现

该品种果肉白绿色,肉质柔嫩,皮薄籽少,丰产、质优。2004~2006年在武汉、黄冈、十堰等地试验、试种,一般亩产4000公斤,高产可达5000公斤,比对照品种上海条茄、黑大和锦增产。

抗性

耐低温、弱光,抗逆性强。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育苗,合理密植。一般3月上旬至6月上旬育苗,幼苗4~5片真叶时定植,一般亩密度1500~1800株。每667㎡需要种子10~15g。

2.科学肥水管理。施足底肥,亩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复合肥50公斤;后期根据长势及时追肥,一般在定植成活后、第一雌花坐果后和幼果生长期各追肥一次,此后每采收2~3批果实追一次肥。

3.加强田间管理。注意培土,设支架或扶绳,以防倒伏;及时整枝打杈、摘老叶、病叶,适当疏花疏果。

4.注意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猝倒病、绵疫病、青枯病、褐纹病、蚜虫、烟粉虱、茶黄螨、红蜘蛛等病虫害

适宜地区
适宜湖北省所有紫长茄地区露地种植。

沈茄2号茄子


品种名称沈茄2号

分类 茄果类-茄子
学名Solanum melongena L.

审(认)定年份1996年

审(认)定情况1996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辽菜79

选育单位 沈阳市农科院
品种来源用S12为母本、S06为父本,组配育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品种,生育期115天左右,植株高65厘米左右,株幅50厘米左右,茎秆粗壮、绿色。门茄着生在第九节上。果实椭圆形,单果重200克左右。果皮油绿色,果肉白色。适宜保护地栽培。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4471千克。

抗性

较抗黄萎病。

栽培技术要点

1.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地块种植。

2.增施有机肥料,亩施农肥3000~5000Kg,第一次采收后进行一次追肥。

3.注意轮作,选择3年以上没有种植茄科蔬菜的地块种植,也可嫁接栽培。

4.保护地早春低温季节栽培,花期进行激素处理,防止落花落果。

适宜地区
适宜辽宁省喜食绿茄地区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安茄2号茄子


品种名称安茄2号

分类 茄果类-茄子
学名Solanum melongena L.

选育单位 河南省安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A95-3-2,父本S96-7-1。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晚熟,从定植到始收50~60天。植株生长势强,茎秆粗壮,抗倒伏,株高95cm左右,开展度85cmn,叶较大,深绿色,带紫晕。门茄着生于第10节,以后隔1节着生1花序。果实近圆形,单果质量1.0~1.5kg,果皮光滑,紫红发亮,果肉白而细嫩,内含种子少,商品性佳,且特耐老化。不早衰,单株同时坐果最多达13个。

产量表现

每667m2产量6200kg左右。

抗性

耐热性强,抗褐纹病,中抗青枯病、黄萎病和绵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

1.豫北地区春露地栽培一般于1月下旬阳畦或日光温室育苗。

2.将待播种子于晴天晒种2~3天,放入55~60℃热水中浸泡15分,并不断搅拌,水温降至30℃时继续浸种8~12小时;为防止种子带菌,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

3.育苗期温室内温度保持白天25~28℃,夜间14~15℃,一般苗龄90~100天。

4.4月下旬定植,株距60cm,行距70cm。

5.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3年未种过茄果类蔬菜和棉花的地块,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5000~7000kg、进口三元复合肥40kg或蔬菜专用肥30~50kg。

6.定植前每667m2用48%氟乐灵或甲草胺(拉索)乳油100mL对水50kg均匀喷洒畦面除草,然后立刻覆盖地膜。

7.定植后浇透水,及时中耕培土,门茄坐住前以控为主,进入结果盛期水肥齐攻,抹去门茄以下的侧枝,摘除病叶、老叶、黄叶及生长过密叶片。

8.防治黄萎病,每667m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kg,混入细干土,拌匀后施入定植穴内;定植后用30%DT悬浮剂350倍液,或NEB(茄子专用型,13mL)每袋对水50kg灌根,每株500mL。

9.定植时注意防治小地老虎,结果期注意防治茶黄螨、红蜘蛛。前茬是茄果类蔬菜的地块,11月浇1次足量过冬水,可以明显减轻黄萎病的发生。

适宜地区 可作春露地及麦茬恋秋栽培,也可作保护地长季节栽培。

秦荣1号油菜


品种名称秦荣1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10年

审(鉴)定情况2010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陕审油2010001号

选育单位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秦荣1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2004年育成的双低高油杂交种,其组合为:杀雄系YD78授粉系Y133。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甘蓝型,半冬性,叶色绿,心叶微紫,叶缘锯齿状,无柄叶近戟形,分枝角果斜生,成熟角果黄色。在每亩1.0万株密度下,株高146.8cm,有效分枝部位45.2cm,一次有效分枝数11.5个,单株有效角果333.4个,角果粒数24.3粒,千粒重3.7g,种子黄褐色。在陕西关中地区全生育期245天左右,比秦优7号早1天。

产量表现

该品种20062009年四年参加预备试验,平均亩产233.48kg,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1.59%,亩产油量比对照增产9.39%;该品种2008和2009年两年参加陕西省油菜关中组区试,平均亩产205.2Kg比对照略减产,但其含油量平均46.03%,两年参试的10个点次平均亩产油量87.29Kg,比对照增加6.51%,且按产油量所有点次都增产。2009年同时参加了陕西省油菜关中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4.0Kg,比对照增产1.9%,产油量平均增产12.2%。

品质分析

芥酸含量0.08%,硫苷含量 21.51umol/g饼,含油量46.03%,属高油双低优质油菜杂交种。

抗性

耐寒抗倒,中抗菌核病,较抗(耐)病毒病。

适宜地区
适宜我省关中灌区和塬区种植。

备注
原代号:3378

秋葵2号


品种名称秋葵2号

分类 绿叶菜类-秋葵
学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 L.Moench

审(认)定年份2005年

审(认)定情况2005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备案。

审(认)定编号辽备菜[2005]278号

选育单位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于2000年从秋葵1号变异株中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春播从播种到始收72天左右,采收期90天左右。根系发达,直根系;茎直立、粗壮,平均株高1.3米,节间2~4厘米;叶深绿色,掌状5裂,互生,叶身有茸毛,叶柄细长;3~4片叶现始花,花着生于叶腋,花黄色,瓣基紫红色,直径7~10厘米,色艳丽,具观赏价值;果为蒴果,嫩果绿色;主茎结果为主,平均单株结果33个,商品果平均果长15.1厘米,单果重25.0克,种子为灰绿色圆形,千粒重60克左右,成熟种子含粗蛋白24.57%,粗脂肪18.29%。较耐旱、耐湿,怕涝,较抗风。

产量表现

春露地覆膜栽培亩产1800千克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3月末4月初播种,营养钵直播。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发育适温25~30℃,5月中旬露地覆盖地膜定植。

2.垄宽1.0米,株距0.3米,亩保苗2200株。

3.定植前亩施有机肥3000~4000千克,翻耕耙平。沟施过磷酸钙25千克,磷酸二铵30千克。

4.定植后一周左右灌一次缓苗水,以利于早缓快发,以后视土壤墒情而灌水,保证土壤湿润即可,雨季要排水防涝。

5.要多次少量追肥,在基肥充足情况下,立秋开始追肥,半月一次,要追2~3次,每次每亩施尿素7.5千克,硫酸钾6千克,整个采收期内每半月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一次。

6.大风雨季要防止植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地区 辽宁省均可栽培。

湘干椒2号(湘辣2号)


品种名称湘干椒2号(湘辣2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湘品审321号

选育单位 国家辣椒新品种技术研究种植中心
品种来源湘辣2号的母本9704A是从鲜食品种21号牛角椒中发现的不育株育成的胞质雄性不育系,父本8001是从湖南地方干椒品种中选育的优良自交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熟品种,从定植至采收红椒约68天。植株生长势中等,株高52厘米,开展度62厘米64厘米,始花节位12~13节。果实牛角形,纵径17.7厘米,横径1.4厘米,肉厚0.21厘米,果肩平,果面光滑,深绿色,平均单果重15克左右,单株产量1000克。味辛辣,商品性好。挂果力强,坐果率高,丰产稳产。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鲜椒1800千克,干椒300千克。

品质分析

果实中含维生素C156.5毫克/100克鲜样、可溶性固形物3.3%、辣椒素0.21%、干物质16.1%。

抗性

抗炭疽病,耐疫病和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1.可与棉花、玉米等作物间套作。

2.长江流域12月至翌年1月均可播种,温室或温床育苗,2~3月假植一次,播种量50克/亩左右。

3.3~4片真叶时分苗1次,气温稳定在10~15℃时即可定植,覆膜定植可适当提早播期,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

4.施足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及时追肥,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

5.做好清沟排水,注意防虫治病。

6.及时采摘。

适宜地区
适应性较强,种植范围广,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豫黄瓜2号


品种名称豫黄瓜2号

分类 瓜类-黄瓜
审(认)定年份1998年

审(认)定情况199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品种来源河南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培育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中早熟。植株生长势中等,以主蔓结瓜为主。瓜条顺直,少弯瓜,长35~40厘米,瓜色深绿,无黄条纹,刺密,瓜肉厚,心腔小,口感清甜,外观商品性及品质佳。

抗性: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能力较强。

栽培技术要点:春季栽培,华北地区一般于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播种,苗龄30~35天,栽植密度每667平方米3500株。定植前施足基肥,根瓜坐住后及时追肥,采收中期加大水量,并结合进行叶面追肥。商品瓜及时采收,避免赘秧,可提高中后期产量,减少畸形瓜的发生。中后期加强病虫害防治,主要是霜霉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等。夏秋季栽培华北地区一般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直播。

适宜地区
适宜各地春、秋季露地及春季小拱棚、秋延后大棚栽培。

紫秋豇6号


品种名称紫秋豇6号

分类 豆荚类-豇豆
审(认)定情况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适宜秋季栽培的豇豆专用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蔓生,生长势中等偏强,分枝少,主侧蔓均能结荚。其叶片比秋豇512的窄小、叶色略深,对光照反应敏感,以秋季栽培为优。早熟,生育期70~90天。初荚节位低,平均3节左右,节成性好。荚长30~35厘米,玫瑰红色,随着秋季气温的下降色泽更为鲜艳,商品性佳。嫩荚粗壮,不易老化,爆炒后荚色变绿,品质优,子粒为红白半花子。抗病毒病与霉霉病,产量1 35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杭州地区播种期为6月底至8月初,土壤翻耕时,一次性施入适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扩氮、磷、钾复合肥,甩蔓前用稀薄人粪尿提苗,并理蔓上架,盛荚期注意追肥。栽植行距75厘米、穴距28厘米,每穴3株。其他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同一般豇豆生产。

适宜地区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均可栽培,尤其适合在喜食红荚地区或对色泽要求不严的地区栽培。

新丰2号辣椒


品种名称新丰2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0年

审(认)定情况200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120317

选育单位 安徽省萧县新丰辣椒所
品种来源以91-5为母本,90-8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从播种至始收110天,株型紧凑,生长势强,株高50~55厘米,开展度45~50厘米,8~9片叶分枝,节间短,生长势强;果实长灯笼形,果长l2~14厘米,果肩宽3.6~4.0 厘米,3~4个心室,果面光亮,绿色,老熟果为鲜红色,皮薄质脆.辣昧适中。

产量表现

亩产量为3400~4500千克,

抗性

高抗青枯病,抗病毒病,耐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

1.长江淮河流域早熟栽培,可在10月播种,采用温室育苗,3~4片真叶分苗,6~7片叶定植,株距40厘米,行距5O厘米。

2.定植时浇足定根水,避免高温。

3.施足底肥,667m2施农家肥5OO0千克,饼肥100千克,磷、钾肥各50千克;采收期应加强肥水管理,每采摘2次果追肥1次。

4.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适宜北方早春保护地及露地早熟栽培或作秋延后栽培。

翠芸2号


品种名称翠芸2号

分类 豆荚类-菜豆
选育单位 山东省枣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从枣庄市菜豆主栽品种双丰2号变异后代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耐热菜豆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翠芸2号植株蔓生,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强,分枝多。中早熟,始花节位为第4~6节,花冠白色。鲜荚翠绿色,扁平,荚条顺直,荚长18.0cm、宽1.1cm、厚0.7cm,单荚质量13.0g左右。荚肉脆嫩,无革质膜,缝线不发达,品质优良。种子肾形,黄褐色,百粒质量29g。耐热性强,结荚盛期可耐30~34℃高温,耐热栽培每667m2产量1500kg左右,其他季节栽培每667m2产量2000kg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在枣庄地区进行耐热栽培时,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为宜,最好采用平畦暗沟栽培(先把地整成平畦进行播种,植株生长期间进行培土,在平畦中间形成1道浅沟,将原来的1个平畦一分为二),畦宽1.1m,每畦双行,穴距25~30cm,每穴播5粒种子、留4株苗。每667m2施优质厩肥2000kg、尿素5kg、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20kg作基肥,在结荚初期和结荚盛期分别追施尿素5kg(667m2)-1,追肥后及时浇水。生长中后期要注意排水防涝。一般年份病虫害发生较轻,喷药防治1~2次即可。

适宜地区 适合春秋露地及春延迟、早夏栽培。

翠绿2号苦瓜


品种名称翠绿2号

分类 瓜类-苦瓜
审(认)定年份2002年

审(认)定情况200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翠绿2号是用早熟、丰产、优质的强雌性株系B07-2-1作母本与品质好、抗逆性强的株系D12-3-1作父本配制而成的大顶苦瓜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生长势强,早熟,第一雌花着生节位12~13节。以主蔓结果为主,雌性强,坐果率高,连续坐果能力强,瓜形较一致,畸形瓜少,商品瓜率高,产量集中。果实短圆锥形,肩平大,果长15.3厘米,横径7.1厘米,肉厚1.2厘米,单果质量260克。果面深绿色有光泽,圆瘤条与瘤相间,以条瘤为主,条瘤粗直,果形美观,风味中苦,品质优良。

产量表现

春、秋季均可栽培,667平方米产量2500千克。

抗性

耐寒能力强,耐热、耐涝能力中等。对霜霉病、白粉病感病中等,炭疽病、疫病感病较轻。

栽培技术要点

1. 广东地区春季栽培适宜播种期为12月至翌年3月,采用育苗移植或催芽直播,早播要注意防寒。

2. 秋季栽培宜在7-8月播种,采用催芽直播。

3.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前茬为非瓜类作物的田块种植。

4. 施足基肥,结果期重施追肥。及时摘除侧芽,减少养分消耗,并注意及时采收。

5. 注意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

适宜地区 适宜华南地区栽培,其他地区引种需先试种。

新葱2号


品种名称新葱2号

分类 葱蒜类-葱
学名Allium fistulosum L.var.giganteum Makino

选育单位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是用新乡80做母本,章丘大葱做父本,经连续5代回交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株高100~130cm,假茎(葱白)长50cm左右,假茎粗2~3cm,叶型呈直筒形且坚实。生长期功能叶5~6片,深绿色,直立或稍斜伸,表面披有蜡粉,辛辣味中等,生熟食俱佳。新葱2号高抗病毒病、紫斑病,抗风,抗寒,耐旱,耐贮运。

产量表现

一般667m2产量5000kg,最高达7000kg。

品质分析

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郑州)检验,100g鲜葱含粗蛋白质1.91g、总糖8.92g、维生素C7.58g。

栽培技术要点

1.栽培季节。

新乡地区栽培,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露地播种育苗,7月中旬定植于露地。南方广东、广西地区秋季栽培,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育苗,10月上旬定植,元月底至2月初收获。秋播过晚,如冬季遇到低温,第2年春季植株容易抽薹开花。

2.播种育苗。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通气良好,排灌方便的砂壤地作为育苗地。整地前,按每667m2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4000~5000kg,加40~50kg硝酸磷肥或三元复合肥或磷酸二铵,浅耕细耙10~15cm,按宽1~1.3m,长10~20m做成高畦,畦面两侧挖20cm深排水沟。畦整平

后浇水,水渗完后将种籽均匀地撒在畦面上,然后盖上细土0.5~1cm厚。播种以后,南方地区秋季栽培,最好盖上遮阳网或稻草遮阴,北方早春育苗最好覆盖地膜保温保湿,以利尽快出苗。苗出齐后傍晚揭掉覆盖物。

3.苗期管理。

苗出齐后,前期尽量控水,清除田间杂草,以利于通风透光。天气干旱时,适当浇水,结合浇水,每667m2冲施尿素10~15kg,促进幼苗生长,力争做到壮苗移栽。

4.适时移栽。

(1)整地与施肥大葱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粘土、粘壤土、砂壤土都适合大葱生长。喜水肥、但不耐涝。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大田作物地块。667m2施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或腐熟的鸡粪4000~5000kg,加50kg三元复合肥或20~30kg的硫酸钾和磷酸二铵混撒,精耕细耙,按行距75cm起垄。

(2)合理密植早栽是高产的关键,定植时按行距75cm起垄,株距3~5cm,保证每667m2栽2~2.4万株。定植前先浇水起秧苗,大小苗要分级,尽量将大小苗分开定植,避免小苗受大苗影响,最好随栽随浇水,切忌晒秧晒田。

5.田间管理。

(1)移栽后管理幼苗移植后,气温较高,正值老根衰亡,新根萌生时期。要多中耕松土少浇水,遇雨排涝及时中耕放墒,给根创造干燥透气的土壤环境条件,促进快生根、深扎根,若天气干旱,可适当浇小水。

(2)中期管理.当温度在15~25℃左右,是大葱最适生长期。主攻目标要以促进叶片生长,增加光合作用面积为主,为后期鳞茎膨大打好基础。要保证水肥供应充足,第一次追肥每667m2施尿素25~30kg、速效硫酸钾15~20kg,随后浇水,然后进行深锄,平垄培土,培土高度以不埋心叶为限,在此期间要进行培土2次。

(3)后期管理。当气温处在10~18℃时,是葱白迅速膨大时期,该期生长量占总产40%~50%,水肥齐攻是获得高产的关键。要结合浇水667m2施尿素20~30kg或碳铵50kg,一般追1次肥浇2次水,保持地面湿润,到收获前再培土1次,软化葱白,提高葱白品质和耐贮性。

6.病虫害防治。

危害大葱的主要病害有紫斑病、霜霉病、灰霉病,虫害有蝼蛄、蛴螬、地蛆、蓟马、潜叶蝇、蚜虫、甜菜夜蛾等,应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种类采用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防治。

适宜地区 适合全国各地栽培,播期和管理技术参照当地进行即可。

新秀2号黄瓜


品种名称新秀2号

分类 瓜类-黄瓜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1999年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早中熟。果实长棒形,长约35厘米,横径3.5厘米,皮色深绿,刺密,无黄色纵条纹。瓜把短,瓜条顺直,商品性状好。瓜腔小,清香,无苦涩味,品质优良。丰产,前期产量高,上市早,效益好。

抗性:高抗黄瓜枯萎病、白粉病、霜霉病及炭疽病。

栽培技术要点:栽植密度每667平方米4000株,行距50~60厘米、株距25~30厘米。

适宜地区 适宜各地早春小拱棚及露地栽培。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