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日光温室育苗定植及管理

2020-06-12

名称黄瓜日光温室育苗定植及管理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瓜类-黄瓜
适宜品种
新泰密刺,长春密刺,津春4号,中农13号。

栽培技术
1.育苗

浸种催芽:用55℃~60℃温水浸种、消毒,将种子倒入温水后要不断搅拌至水温降到30℃以下,浸泡6小时,洗净捞出,用湿纱布包好,放在25~30℃(火道近处或温箱处催芽),24小时即可发芽。

播种与分苗:12月下旬将发芽的种子均匀的播在浅木箱内,规格60厘米40厘米10厘米。种子表面覆2厘米锯末(锯末煮30分钟用清水洗净后使用)或河沙;上加盖塑料膜保湿。白天保持气温25~28℃,夜间17~19℃。出苗后降温,白天20℃,夜间15~17℃。子叶展平后移栽到营养袋内,营养袋直径10厘米,高12厘米,分苗后要提高温度25~30℃,缓苗后温度降至20℃~25℃。

2.定植

施基肥定植,每667平方米施基肥4~5吨(腐熟),磷酸二铵25~30千克,深翻整平,行距80厘米,起垄高15~20厘米,铺70厘米地膜,株距20厘米,667平方米保苗3300株,栽后浇一水,白天保持25~28℃,夜间14~16℃,地温20℃。5~7天后内耕,培土,蹲苗。10天左右进入根瓜期。当根瓜长到10厘米时,瓜把发黑,叶色浓绿,结束蹲苗。

3.定植后管理

结瓜后室温白天保持25~28℃,夜间17~19℃。在根瓜开始膨大时追肥浇水,每667平方米追硫酸钾20千克。7~10天浇一水,生长期随温度升高,增加浇水次数。

黄瓜伸蔓后行绑,侧枝见雌花后留2叶摘心,主枝在最后一个瓜上留2~3叶摘心,当主蔓爬满架后分期落蔓,每次落1~2节,落下的枝蔓叶片均匀分布在离地面10~20厘米至180厘米空间,能充分透光,保持最佳受光位置。此时结合打药,用0.3%磷酸二氢钾加0.3%尿素叶面喷施。

精选阅读

瓠瓜育苗、定植及日光温室栽培


名称瓠瓜育苗、定植及日光温室栽培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瓜类-瓠瓜
适宜品种
安阳长瓠

栽培技术
1.育苗

(1)配制营养土:用腐熟后过筛的优质农家肥25%,过筛炉渣和大粪于2∶1的混合肥20%,优质的肥田土52%,过磷酸钙1%,草木灰2%,按照以上比例混合均匀,再用50%多苗灵胶悬剂1000倍液,喷洒营养土,搅拌均匀,消毒灭菌。

(2)种子处理及播种:先用清水选种,剔除漂浮在水面上的庇种子,然后用0.1%的高猛酸钾溶液将种子浸泡30分钟消毒灭菌,浸泡后用清水洗净,再用55℃的热水浸泡15分钟,当水温降到30℃时再浸泡8~12小时,捞出后用清水搓洗几遍,晾干种皮,用湿纱布包起,放在30℃处催芽,当有70%种子露白时选择晴天中午进行播种。

(3)播种:播种时间一般在12月中旬至元月上旬,此时气温较低,育苗难度较大,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培育出健壮适龄的瓠瓜苗。一是使用营养体育苗,二是铺设地热线,三是加盖小拱棚,保持温度30℃左右。

2.定植

施足底有及时定植 苗龄30天时即可进行定植,定植前,结合深耕,667平方米施腐熟的农家肥5000千克,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50~100千克,饼肥50~100千克,然后把整好的土地作成100~120厘米宽的平畦,进行移栽,每畦定植两行,株距45~50厘米,移栽时要选晴天上午进行,栽后轻浇移植水,移栽后34天揭放草苫,要灵活掌握,以利成活。

3.定植后管理

(1)定植缓苗后管理:为提高温室内的温度,促进瓠瓜正常生长,晚上应加盖草苫、纸被或无纺布,如能加盖防雨膜更好。定植3~5天后可在晴天上午浇一次缓苗水。此时温度以白天20~25℃,夜间13~15℃为好,并连续中耕松土2~3次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当瓠瓜长出8片叶时,可开沟盖土每667平方米施入大粪干500千克作追肥,也可667平方米施N,P,K复合肥15千克。

(2)开花坐果期的管理:①搭架,当瓠瓜长到5~6节果要及时搭架绑蔓。由于瓠瓜结瓜多果实大,所以支架一定要牢固。②整枝,瓠果是子蔓和孙蔓结瓜,因此在主蔓长到6~8片叶时要摘心,以促侧蔓早发。侧蔓结果后,留1~2片叶的心并保留最上部一条子蔓不掐心使其代替主蔓继续生长,主蔓长到6~8片叶时重新摘心,依次类推。③水分管理,开花坐果时控制浇水,防止化瓜,坐果后晴天可酌情浇水。④温度,这一阶段白天应保持20~25℃,超过25℃放风,20℃闭风;夜间应保持13~15℃,早晚揭苫前应保持在10℃以上,当外界温度超过12℃时夜间不闭风。⑤根外追肥,瓠瓜进入开花结果期需要较多的养分。可隔7~15天叶面喷洒一次0.5%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和0.1%白糖混合液,连续喷3次,增产效果较好,也可叶面喷洒叶面宝或喷施宝等营养素。⑥人工授粉,棚室生产瓠瓜,授粉可提高结实率。由于开花期昆虫传粉很少,人工授粉显得更为重要,人工授粉时间以上午9-10时为好,其方法把雄花花粉蘸到雌花柱头上即可。

4.收获

瓠瓜以嫩瓜供食,瓜条生长较快,应及时采收。在日光温室中,以绿色变换略带白色为最佳采收期。

病虫害防治
(1)苗期常有猝倒病、立枯病发生,可用敌克松原粉1000倍液喷洒2~3次即可。

(2)中后期最易发生白粉病,可用25%可湿性粉锈宁每667平方米40~50克加水50千克喷洒,每5~7天一次,连喷2~3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番茄温室育苗、定植及管理


名称番茄温室育苗、定植及管理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茄果类-番茄
适宜品种
粉杂3号、1402、毛粉802

栽培技术
1.育苗

种子消毒:播种前,先用凉水浸种5小时,捞出后,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泡40~50分钟,杀死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最后用清水反复洗干净后进行催芽或直接播种。

选好育苗场地:温室番茄整个苗期正处在高温干燥季节,首先必须选好育苗场所。育苗最好在温室内进行,做成平畦,便于浇水。在棚布上盖草进行遮阴,保证幼苗正常生长。

2.定植

培育无病状苗,番茄病毒病发生的轻重与播种时间有很大的关系。播种早,苗期经历的高温时间长,极易诱发病毒病。播种晚、虽然不发病,但生长后期温度低,光照弱,时间短,成熟慢,产量低。育苗时,要采用营养钵护根育苗,减少根系损伤,可直接把种子点播在营养钵内,以免造成伤口为病毒的侵入创造机会。

3.定植后管理

重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猪粪10000千克作底肥,磷酸二铵30千克,硫酸钾30千克,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晚打杈。在番茄结果前,打杈要适当晚一些,当分枝长到15~20厘米时再打掉、即能促进根系生长,又能减少接触传染。

接种疫苗。用弱毒疫苗在番茄幼苗期进地接种,防病毒病效果最好。操作方法是:用弱毒烟草花叶病毒N14和黄瓜花叶病毒卫星核S52,用凉开水稀择成20~30倍混合接种药液,在番茄长至2~3片真叶时,把6根9号针头绑在竹筷子头上,沾药液后。用针刺叶片接种。

病虫害防治
(1)控制毒源及传播媒介。

(2)清洁棚室:上茬作物收获后,要立即拉秧倒地。在空闲期间,注意防除杂草。田间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带到室外深埋或烧毁、不能乱扔。

(3)苗期防治蚜虫:蚜虫可以传播病毒病。番茄在育苗和结果前期正处于高温季节,易发生蚜虫危害,要注意喷药防治蚜虫。在苗期用40%乐果乳油1000倍喷洒。定植后,可用80%敌敌畏1000倍与40%乐果1000倍混合喷洒,彻底防治蚜虫。

(4)规范田问操作规程:由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的病毒病,主要靠接触传染。如分苗、整枝绑蔓等作业时导致病株与健株相互摩擦造成伤口而接触传播,所以,在田间作业时,要规范操作规程,减少人为不必要的传播病毒。如在整枝打杈时,先整无病株,后整有病株。如果手接触到病蛛或吸烟后,要用肥皂水把手洗干净后再干活。不要在温室内吸烟。

(5)采用防落素喷花:病毒通过沾花也能进行传播,为了减少病毒对花期侵染,把用2,4-D沾花改为用防落素喷花。

(6)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5%毒菌清400倍,0596抗毒剂1号300倍,20%毒克星400倍进行叶片喷洒。每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抑制病害的蔓延。

早春番茄日光温室育苗及栽培管理


名称早春番茄日光温室育苗及栽培管理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茄果类-番茄
适宜品种
并番2号(日光红)

栽培技术
1.育苗

苗期是整个生育期中的重要阶段,三穗果的花芽分化,以及大部叶片的分化都是在苗期进行的,决定着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苗期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出苗前要采取高温管理,温度在28~30℃,大部分幼苗刚顶出土,就要及时拉掉覆盖在上面的薄膜降温、降湿,以防猝倒及高脚苗。苗齐到分苗前,应在一定范围内,加大昼夜温差进行变温和降温炼苗,变化温度应是逐期进行,一般温度应在白天20~25℃,夜间8~13℃。此外,还要通过早揭晚盖草帘,延长光照时间,使用无滴膜和经常清洁棚膜增强光照。在阴雪天要揭盖草帘和适当通风换气,降低湿度。在强光照,低夜温管理下,幼苗呼吸消耗少,养分积累多,幼苗叶面积大,根系发达,抗逆性强,花芽分化早、发育好,畸形花也少。分苗要在花芽分化前进行,即三片真叶前,分苗时浇暗水,苗期一般不再给肥水,但要根外追肥两次,采用0.3%尿素和0.1磷酸二氢钾或1%过磷酸钙叶面积喷施,效果很好。3片真叶后幼苗开始花芽分化植株进入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交替阶段,要求的条件相对严格,白天25℃左右,夜间温度最好掌握在15~17℃。低于12℃时要采取保温加温措施。根据幼苗的长势,定植前3~5天进行炼苗,白天20~22℃,夜间10℃左右。

2.定植

大部分秧苗现苗时准备定植,为获高产,必须施足基肥,农家肥7500~10000千克加过磷酸钙50千克,磷酸二铵40~50千克作畦时用,还要施适量的钾肥,有人研究施足基肥不但可提高温室温度,而且对防治病虫害的发生有一定作用。为提高地温、减小湿度、必须采取地膜覆盖、合理密植,早熟品种株行距60厘米24厘米,每667平方米4000~4500株适宜,无限生长类型80厘米30厘米,插直立架。

3.定植后管理

(1)定植后前期的管理。番茄从定植到开花为生育的前期,植株已经基本完成了花芽分化,田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番茄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高低。为了加速缓苗,白天温度适当提高,一般28~30℃。缓苗后,温度再降低到20~25℃管理,湿度应为45%~50%,夜间温度应保持在15℃左右,有利于养分积累。温室内的温、湿度的调节是通过人工通风换气实现的,通风换气时.要考虑到室内CO2一天内的变化规律,早晨最高,10点左右光合作用最强,因此要吸收大量的CO2,如果温度允许,中午要加大通风量,加速空气流动,补充室内的CO2浓度。这个阶段,以壮秧促根为主,一般不再浇水。稳秧坐果成为主要问题,第一侧枝长到7厘米再打,有利于促进根系发育。

(2)开花坐果期管理。这个阶段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步进行,生长量加大,肥水需求量大,早熟品种不宜过长蹲苗,防止出现坠秧现象,要根据植株长势,以肥水促进营养面积,坐果以后,植株负担加大。病害易发生,结合根外追肥。喷施50%的多菌灵500倍两次。如果植株徒长,坐果不好。要及对采取摘心处理。在整枝打叉时要振动花序,有助于授粉,同时要疏去肉形花和小花蕾;疏果,每序留4个,每株3~4穗打顶。为了保证授粉受精,早坐果,多坐果。这一阶段必须保证夜温不得低于15℃,一般维持在15~18℃,白天仍旧是20~25℃。

(3)后期管理。随外界气温不断升高,应加大通风量,降低棚温,使之保持白天25℃左右,夜15℃左右,外界温度夜温达15℃时,就要放底风、打底叶。以减少养分消耗,加大积累。防止病害发生,且能改善植株下部光照条件,促进早熟。这个阶段应加大肥水管理,促进果子胀大,防止早熟品种过早地进入营养生长的生理早衰期。因此,还要进行两次根外追肥,对抵抗病毒病和果子转色都有益处。落花落果、畸形果的防止对策 落花落果,果子畸形是早春栽培常见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花芽分化期间遇到长时间的,白天20℃以下,夜12℃以下的低温和气温骤变,施氮肥过多,植株徒长,花期15℃以下低温,都能引起花器官的异常发育,和授粉受精不良,从而引起落花落果和果子畸形。防治对策:①与品种的抗逆性有关。要选择适应性强,耐低温、弱光的好品种。②尽可能地防止长时间低温的出现。③培育壮苗,苗床土不能过多地使用氮肥,分苗前进行大温差炼苗,适当低夜温,增强光照。④苗期花期使用0.3%的尿素,1%过磷酸钙0.1%的磷酸二氢钾叶面积施肥。⑤1~2穗果激素处理,严格掌握使用浓度。⑥经常观察花的发育情况,发现多花期、多萼片的花,细长柱头、较短柱头及并连柱头的花及早摘除,有时对没有把握的第一花序也可尽早摘除。

收获

采收应在转色期顶部发红时进行,采收下的果子放在温室内的箱子里盖严,第二天再上市效果好。及时采收减少养分消耗,使营养物质很快转到上层果子上。

番茄冬季日光温室育苗及栽培管理


名称番茄冬季日光温室育苗及栽培管理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茄果类-番茄
适宜品种
冬春栽培品种应选早熟和中早熟品种为宜,如:西粉三号、西粉一号、283

栽培技术
1.育苗

(1)育苗管理:冬季育苗室内应设有如烟道、电热线苗床等保温设备,以及二层棚。室内气温白天保持20~25℃,夜温16~17℃。

(2)移苗管理:分苗后要促进幼苗迅速缓苗,恢复根系和新叶正常生长,又要为幼苗的花芽分化创造条件。白天温度25~30℃,夜温18℃左右,温度最低不能低于15℃。如果长期处于低温状态,会造成幼苗生长缓慢.影响花芽分化形成,导致裂果、畸形果出现。

2.定植后管理

定植时地温必须稳定在12℃以上。定植后如果遇低温可采取挂防寒膜、临时炉子加温等办法进行增温。春季日光温室生产,由于室内蒸发量小,浇水要适当掌握,切忌大水漫灌,以免降低地温,影响作物生长,同时,在低温高湿的环境,还会诱发病害发生。激素处理 日光温室栽培番茄,必须进行激素处理,常用的是福建生产的防落素。1克防落素加水30~40千克,每隔3~4天喷一次为好。在应用激素时一定要掌握好浓度,浓度过大会导致裂果、畸形果。

冬茬黄瓜日光温室育苗及栽培


名称冬茬黄瓜日光温室育苗及栽培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瓜类-黄瓜
适宜品种
长春密刺、山东密刺、新泰密刺

栽培技术
1.育苗

(1)配出的床土要营养齐全,保肥、保水、通气性好,不含土传病害的病原物及虫卵。即要疏松,又不易散坨。一般配比是:田土3份、马粪2份、有机肥1份。为了杀虫灭菌,每立方米土可加50%多菌灵100克,50%敌敌畏50克。

(2)将黄瓜籽和南瓜籽在阳光下晒5~8小时,然后将其分别放在盆中,用50~55℃温水浸种,边搅拌边用手搓洗种子表面的粘液,至水温降到25℃时,把水倒掉,再换20℃温水,浸泡。黄瓜籽浸4小时,南瓜籽浸12小时,捞出用湿布包好。南瓜在30℃下催芽,黄瓜在25~25℃条件催芽,3天即可发芽。

(3)播种选晴天上午进行。如果用靠接法,黄瓜较黑籽南瓜提前5天播种。播完籽后覆盖地膜。白天应控制在30~35℃,黄瓜播后3天即有1/3出苗。此时应及时将地膜抽出,适当洒水。黑籽南瓜3~4天开始出苗,5天齐苗。出苗后温度降至25~27℃,夜间15~25℃,昼夜温差10℃以上。每隔5天用托布津400倍液喷一次,防止痛害发生。

2.定植后管理

(1)张挂反光膜

利用聚脂膜铝反光膜作为反光幕具有较好的增光效应。将反光幕垂宜张挂在温室的后中柱前面,可把射入温室后部的阳光反射到黄瓜的叶片和地面上。对改善温室内的光照状况增加光照强度有明显效果。

(2)肥水管理

黄瓜施足基肥后,为了保证植株健壮生长,获得高产,在整个生育期,还需补追速效性肥料。温室黄瓜一般在采收第一瓜之前不追肥,以后每隔半个月追一次,磷、钾肥主要追在前期,中、后期以迫氨肥为主,或每采一次瓜紧跟着追一次肥,化肥与有机肥交替使用最好。以随浇水施肥为佳,按每采收1000千克瓜,施纯氮2千克或用畜禽粪5千克加水50千克沤制半月,再对水10倍浇施效果也很好。利用磷酸二铵、尿素、磷酸二氢钾等镕液喷布黄瓜叶面,可起到补给养分的作用。

日光温室黄瓜从定植到根瓜坐住,正处于深冬季节,在管理上应促根控秧,防止徒长,协调好供水与地温的矛盾。一般根瓜坐住前不浇水,如个别植株缺水,可采用浇偏心水的办法。根瓜长达15厘米左右时,可开始浇水,以促根瓜生长。盛瓜期,看墒浇水,一般6~7天浇一次水或收一次瓜浇一次水,也可于收瓜前浇水后摘瓜,可提高产量。浇水后为防止发生病害,应及时通风排湿。浇水可结合追肥同时进行。

(3)变温管理

所谓变温管理,即将一天的温度管理分为四个阶段;白天分为午前与午后;从傍晚起分前半夜与后半夜。黄瓜在午前生育旺盛,为促进光合作用,应提高温室的温度。午后,为了抑制消耗,应放风降温。上半夜是输送光合产物的时间,温度可适当高一点,有利于促进产物的输送。后半夜是呼吸消耗的时间,为了减少消耗,应降夜温。

(4)增施二氯化碳

由于温室有薄膜覆盖,如白天光照不足,室内的二氧化碳在短时间内就会下降到大气含量水平以下,而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从黄瓜的幼苗期到收获期均可使用二氧化碳,但以坐果后施用效益最好。一般上午8-10点施用,温室内温度低,每捅放碳铵150~250克,温度低于13℃时不能施用。室温高、植株生长旺盛每桶放碳铵250~350克,二氧化碳浓度可达1300~1600毫克/千克。植株结瓜多,可多施,如营养过旺,结瓜少可少施。选晴天宜用。施用二氧化碳后,光合作用加强,要相应的改善水肥供应。一般可连续施用40~50天。但不可过长.以免引起植株早衰。

(5)植株调整

①整秧绑蔓。用结实的塑料绳,上头系在温室顶部的铁丝上,下头绑在木桩上,每株一条木桩固定在距瓜北面10厘米处,绳略向北倾斜,便于受光。绑蔓呈S形盘绳而上,使全部叶片分布在吊绳南面,

可以充分见光。绑蔓应在上午10点后进行,此时瓜蔓柔软不易折断。绑时要看瓜秧的长势,旺长的要绑的弧度大些,反之则小些。绑扎结扣应在两叶片之间,订成活扣,当瓜蔓长到顶部时,可及时从基部将结扣打开,将蔓回落再重新绑好。

②整枝摘心。叶腋间长出来的卷须常常缠绕瓜叶或瓜条,而且消耗养分,应该及时摘除。为了保持主蔓的生长优势,靠主蔓结瓜,根瓜以上的侧枝要全部摘去。根瓜以上的圆枝视品种习性而定。如以主蔓结瓜为主,幼小侧枝一出现即应摘悼。如主、侧蔓结瓜,可在根瓜以上的侧枝见瓜后的瓜前留2片叶摘心。

③打老叶。对于植株上衰老叶、黄叶等应及时打去,以免影响适光性和通风性,可以减轻病害传播,还可减少水分和养分消耗,有利于瓜条生长。

3.收获

合理地采收是调整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重要措施。一般说来,根瓜应提前采摘,若上部发现已有1~2条瓜形成,可将下部早结的瓜再摘掉,以利上部瓜的生长。若瓜秧长势根旺,叶片田大,茎杆粗壮,瓜可晚些采摘。对于尖嘴,畸形瓜则必须提前采摘,并且加强肥水管理,促瓜蔓复壮和幼瓜能正常生长。

病虫害防治
应对黄瓜可能发生的病害做到及早预防,防治结合,综合防治。

黄瓜日光温室嫁接育苗及栽培要点


名称黄瓜日光温室嫁接育苗及栽培要点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瓜类-黄瓜
适宜品种
长春密刺、保丰、新泰密刺

栽培技术
1.育苗

播期,一般10月中下旬育苗,播种过早,虽年前可多结瓜,但年后产量形成整,易早衰;播种过晚,春节前后结瓜太少,不利提高效益。

嫁接,采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嫁接,先播种黄瓜,5~6天后再播南瓜。当黄瓜子叶展开,真叶刚出现,南瓜子叶已展开为嫁接适期,除去南瓜生长点,在子叶下方1厘米的胚茎上,由上向下切一近30度角的切口,切口长0.5~0.7厘米,黄瓜自子叶下1.5厘米处由下向上切,切口长度和砧木切口相同,从上向下使两切口相吻合,用夹子夹紧,按10厘米10厦米见方栽到苗床上,7~10天接口完全愈合后,在接口下方把接穗胚茎切断,在断根前一天最好用手把接穗茎捏一下,破坏其维管束部分,这样断根后基本不缓苗。

2.定植

(1)合理施用基肥。定植前要合理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一般黄瓜获得1吨产量,应吸收氮素约1.74~2.7千克,磷酸0.7~0.8千克,钾2.27~3.99千克,钙1.7~3.13千克,镁0.61~0.74千克,从利用率考虑,在标准施肥量中氮应为吸收量的1.2~2倍,磷酸3~5倍,钾0.5~1.5倍左右。

(2)消毒。土壤消毒,用福尔马林100~200倍稀释液沿垄沟灌溉,后用塑料薄膜盖严,密闭6天后揭膜,再经10~15天使之充分发挥后方可定植。空间消毒,在定植前3~5天,按温室的空间,每立方米用硫磺4克,锯末8克(或75%百菌清1克,锯末8克,点燃后密闭一昼夜,可熏杀害虫。

(3)做畦。做成马鞍型小高畦,浇水膜下暗灌,可降低温度防病,增加光照利于高产。

(4)定植。大小行定植,大行90厘米,小行70厘米,株距27厘米,667平方米定植3000株。定植水一次灌足,减少浇水周期,2~3天后再刺口覆膜,这样可防止浇水不匀,有条件可全部盖膜,保水防病。

3.定植后管理

以保温为重点,尽量早揭帘,晚盖帘,揭帘后,上午不放风,使棚温保持在26~30℃,棚内气温达30℃时可放风,气温下降到20℃停止放风,下午气温16℃时可放草帘,若气温达不到上述要求,每天午后也要短时间通风换气。浇水。浇小水,水温应在14℃以上,长时间的阴雪天气,对温室内的黄瓜有较大影响,并利于霜霉病的发生,不宜浇水。黄瓜出现花打顶现象,可随天气好转后的管理而变好。天气变好后,应先浇小水,促进根系生长,防止浇大水引起死秧。空气湿度保持90%~96%,要缩短叶面结露时间,防止病害发生。光环境调节,冬季黄瓜受光时间短,光照不足,在建立优化的设施前提下,可2~3天清扫一遍薄膜上的尘土,有条件也可用银色镀铝聚脂膜作反光幕,改善温室内的光环境,促进光合作用。植株整理。采用聚丙烯包扎绳做吊绳较好。缠蔓时可顺势逐节缠绕在吊绳上,比绑蔓受光好、省工,植株根瓜以下如发生侧枝应摘除,中部发生的侧枝,选1~2个生长势较强的不摘心,其它在侧枝第~雌花前留1~2枚真叶进行摘心,及时摘除卷须和雄蕾,过于郁闭的可摘除部分叶龄超过30天的老叶,调整植株保持良好受光状态。

病虫害防治
以农业措施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通过环境条件调控,创造适宜黄瓜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并以预防为主。

霜霉病:用25%瑞霉霉800~1000倍液和40%乙磷铝200~4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600倍。

灰霉病:喷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角斑病:喷30%DT杀菌剂5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4000~5000倍液。

蚜虫:喷40%乐果800~1000倍液。白粉虱:可用2.5%澳氰菊酯,10%二氯苯醚菊酯,20%速灭杀丁4000~6000倍蔽或乐果、敌敌畏混用可提高药效。

春茬旱黄瓜日光温室育苗及栽培


名称春茬旱黄瓜日光温室育苗及栽培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瓜类-黄瓜
适宜品种
吉杂7号、吉杂3号

栽培技术
1.育苗

温室春茬黄瓜栽培其育苗正值日照较短、气温最寒冷的小寒的时节:环境条件与幼苗正常生长发育的条件要求有着较大差距。只有积极地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通过正确地调节温度、湿度、光照、水分,才能培育出优质的壮苗。

(1)播种和分苗

1月上旬较为寒冷,为了方便管理和节省能源,应采用沙盘无土式或营养土式前期密植育苗,待子叶展平时再分苗的两段式育苗方式,育苗时将经过消毒的干净细河沙或较松散的营养土装入高6-8厘米的育苗盘内(盘的大小以方便搬动为宜),用30℃以上温水淋透疧水,按3厘米的株行距顺平按一致的方向摆放种子,相邻两行间的种子要错开排放;然后上覆0.3~0.8厘米厚干净细河沙,或1厘米厚营养土,再覆上一层塑料膜,放置于28~30℃处促进快出苗,当有50%~70%出苗时,开始接受光照并适当降低温度,促使子叶进行光合作用和抑制下胚抽伸长防止徒长。出苗后10天左右子叶充分展平真叶吐出时及时分苗,应将苗移植到直径10厘米的营养钵内,浇足缓苗水,分苗的营养土要松疏肥沃,并适量加入磷钾肥,以保证苗期生长的营养供给。苗期不再分苗。

(2)光照调节

黄瓜幼苗正常发育每日8~10小时光照就可以满足。但因育苗期间正值日照较短时,应着重加强光照管理,尽可能早揭盖防寒帘,在必要时要施行人工补光来满足光照要求。光照的调节还要同温度紧密配合,光照好时提高温度以利于光合作用,光照不良时要降低温度,以抑制幼苗生长。减少光作用。

(3)水分调节

黄瓜育苗期较长,温度控制又很严格,一定要保证幼苗对水分的需要,以够而不多为宜;如果控温又控水,苗坨过于干旱就易出现花打更的老化苗。所以.立苗期管理过程中,适时适量地浇水,对幼苗的生长发育是十分重要的。在播种和分苗时要浇足水,以后如发现缺水可用喷壶补水,不要大水漫灌,防止因土温下降导致根系呼吸不良产生沤根而死苗。

(4)雌花分化调节

黄瓜的地花分化受低夜温、短日照及营养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夜间温度太低和光照时间太短能导致幼苗生长发育不良,直接影响花芽分化的质量和雌花分化的数量。为了确保有足够的雌花数量、除满足花芽和雌花分化的条件外,还可配合激素处理。从3叶出现开始至7叶期.每生长出2片叶喷施一次增瓜灵或乙烯利。喷施激素的浓度要严格按照推荐的限量使用,喷湿叶片即可。使用浓度大或施用过量,易使幼苗老化出现花打顶现象。

2.定植

在2月末至3月上旬幼苗5~7叶、日历苗龄40~60天时选寒尾暖头天时定植。定植对采用南北向高畦或垄作,保苗密度5~6株/平方米,吉杂4号生长势强定植可稍稀些,吉杂7号、3号、白春节性可稍密些。

(1)整地施基肥

在前茬蔬菜收完后及时清理田间,并进行土壤和温室消毒,消灭越冬蚜虫和白粉虱及土壤里的病菌。然后结合施基肥进行深翻耙地。基肥选腐熟的优质农家粪肥,并配合适量的热性粪(发酵的马粪),同时再加入适量的磷钾(生物钾肥)肥。因为温室春茬黄瓜生长期长,所以,基肥施量要足,一般用量为25~40千克/平方米。基肥的2/3量用于全面施用,1/3量用于苗沟施用。

(2)定植

在定植前3~5天,按确定好的行距用镐开沟,深度为25~30厘米并施入留下的基肥,这样做能提高深层土壤温度,并能促进土壤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氧化分解,更有利于土壤的培肥熟化。定位前可再酌情适量施入一些磷酸二铵和生物钾肥作为底肥。定植时把苗按一定的株距排放在定植沟里,覆土至苗坨一平,然后浇足定植水,使苗坨与周围土壤紧密结合,以利于根系向四周扩展。待水渗下去后再覆一层细土,以利于保墒防止土壤龟裂。应该注意的是,浇定植水,不要直接从井中提水浇苗,以防止土温降得较低不利于根系生长。

3.定植后管理

(1)缓苗期管理

定植后以保温保温为主,白天室内温度保持在35℃左右为宜,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夜间更要做好保温工作,以保持较高的室内温度。当心叶见长后开始进行中耕,创造利于根系生长的良好土壤环境。中耕时要逐步向根茎处培土促发不定根,以扩大根系。并采用先深后浅先近后远的保护根系的中耕方法。

(2)初花期管理

①温度管理:温室黄瓜定植较早,保温是很关键的,放风时一定要防止冷风危害;上午温度控制在25~30℃;下午控制在20~25℃上半夜控制在18~20℃,后半夜控制在13~15℃,凌晨保持在10℃以上。

②水肥管理:此期温度还较低,通风量也小,温室内湿度也较大,浇水要适量,且不可大水漫灌或在阴雨(雪)天气时浇大水,或大量浇灌并且提取的冷水。这样极易导致土温骤降影响根系的活力,产生生理干旱性萎蔫,后果不甚设想。另外,初花期需肥量尚不算大,可根据苗情施少许速效性氮肥。

(3)结瓜期管理

此期从根瓜开始膨大至拉秧。这一时期黄瓜开始甩蔓,茎叶生长加快,果实已大量形成和生长。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同步时期,一定要满足黄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①温度和光照管理:4-5月期间冷暖气流活动频繁,不良性天气较多,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寒保温工作,防止发生低温冷害。晴天要及时揭盖防寒帘、增加光照时间保证室内温度。还应经常擦拭棚膜,提高透光率。阴雨(雪)天也要揭开防寒物尽量多获得散射光。此期温度白天保持在20~30℃,夜间保持在13~20℃。当连阴数天后天气初晴时,如果揭开防寒帘后不久植抹出现萎蔫现象时,要及时进行间歇性揭盖防寒帘遮光处理、并用喷雾器向叶面喷一些清水,以达到降低室内温度和减少植抹茎藤失水的目的。待瓜秧恢复正常生理活动后,再进入正常管理。

②水肥管理:此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行,对养分和水分需求逐渐增多。为了保证黄瓜植株健壮生长和持续结果,浇水要比前期增多。每次浇水量要基本均衡,以免产生畸型瓜,盛瓜期可依瓜秧长势隔2~3天隔垄浇一次水,保持垄预见湿见干,并隔水施一次速效性氮、钾肥。施肥要谈肥勤施,并且要几种化肥交替施用,土温较低时要素少施或不施用尿素。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温室生产中由于气体交换受到限制,二氧化碳得不到及时补充致使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所以、应适当适时地补充二氧化碳气肥,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③绑蔓和植株调整:绑蔓和植株调整能改善植株光照条件和养分的均衡分配。所以,要及时吊架绑蔓,吊架用稻草绳或纤维绳,以单垄吊架更有利于植株采光。吉杂系列旱黄瓜都是以主蔓结瓜为主,在管理中应及时去掉侧柱(侧蔓)。如果主蔓雌花出现较晚而侧蔓雌花出现得早的植株,要及早去掉主蔓留一个强壮侧蔓代替主蔓,若有一序多瓜或畸形瓜都要及早疏除;为了防止大瓜赘秧争夺养分产生化瓜现象,要及时采收已达到商品标准的嫩瓜。根瓜更要及早采收。

田间管理时还要及时摘除失去光合能力的老叶、病叶,当瓜蔓生长近棚顶时进行落蔓,以增加瓜蔓长度,使其多结瓜,温室春茬旱黄瓜管理得当,瓜蔓能生长到50多节而仍不衰老。所以,在整个生长期内要行多次落蔓。落蔓后,其生长点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

(4)后期管理

进入采收后期,由于瓜蔓的加长和根系吸收能力的减退,一定要保护好叶片提高光合作用的能力,应适当多施叶面肥,用0.2%尿素溶液0.1%~0.3%复合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生长后期正处于气温较高时期,应以傍晚浇水为好,可以降低地温。加大昼夜温差,减少呼吸消耗,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起到保根、保秧促瓜,延长采收期的目的。

(5)其他管理

日光温室虽然以太阳光为能源,外加严密的保温设备,但在纬度较高的我区,仍需备有加温设备,以抗御灾害性天气,在育苗阶段尤为必要。当通过盖防寒帘也不能保持室内应有的温度时,应施行人工加温。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要积极采取预防治施和综合防治的方法,减少农药投入量和使用低毒无残留农药防止果实污染。要重点防治好蚜虫。枯萎病、黑星病。具体方法可参照水黄瓜的防治。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