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208黄瓜

2020-06-19

品种名称中农208

分类 瓜类-黄瓜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中早熟,从播种到第一次采收约60天,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植株蔓生,生长势旺盛,主蔓结瓜为主。后期肥水充足,管理得当时,也会抽生短侧蔓,也可进行侧蔓结瓜。幼苗健壮,子叶大,呈长椭圆形,绿色。成株浅根系,侧根发达。主蔓上分枝特短,叶掌状,中等大小,全缘,植株第2~3节起每节都有雌花,全雌花,花单生。瓜棒形,长约30厘米,横径3.0~3.5厘米,单瓜重150~200克,把短,瓜把长度与全瓜长比小于1/7,条直,无黄条,皮色深绿均匀,有光泽,白刺,刺瘤较密,肉厚0.6厘米,心腔小,心腔直径与瓜直径比小于1/2,瓜皮较薄,品质脆嫩,味微甜无苦味。种子千粒重25克左右。

产量表现

20002001年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 201.7公斤,比对照品种长春密刺增产10.55%;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302.6公斤,比对照品种长春密刺增产14.29%。

抗性

苗期鉴定,高抗角斑病、枯萎病,抗黑星病,耐白粉病和霜霉病。田间抗病性强。植株田间表现较耐低温,生长后期也表现一定的耐热性。


栽培技术要点

1. 黑龙江省春大棚多层覆盖栽培,3月上旬播种育苗,一般苗龄25~30天,不宜过长,4月上旬定植于大棚。

2. 日光温室栽培,2月上中旬加温温室育苗,苗龄30天内,3月上中旬当幼苗两叶一心时定植。适宜春季塑料大棚、加温或不加温日光温室,育苗移栽,大小行,株距28~30厘米,大行行距90~95厘米,小行行距40厘米,每亩可栽培3500株左右。

3. 选择土壤疏松,排灌水良好的地块。深耕前,亩施腐熟厩肥5000公斤以上,作畦前亩施三元复合肥100公斤,腐熟鸡粪100公斤。

4. 定植缓苗后,分期追肥。每次亩施100公斤三元复合肥或膨化鸡粪或亩施化肥25公斤和腐熟人粪尿2 500公斤。移栽后要促进尽早返苗,早搭架绑蔓。根据不同的栽培目的,进行适当的植株调整。

5. 及时采收,特别是早期瓜要早采、勤采,盛果期每隔1~2天采1次,以便小瓜的膨大。

适宜地区
适宜黑龙江省早春大棚栽培。

精选阅读

中农6号黄瓜


品种名称中农6号

分类 瓜类-黄瓜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中熟。植株生长势强,主侧蔓结瓜,第一雌花始于主蔓3~6节,每隔3~5叶节出现1雌花。果实棍棒形,果皮深绿色,有光泽,无花纹,瘤小,刺密,白刺,无棱,果长30~35厘米,横径约3厘米,单果质量约150克,瓜把短,心腔小,质脆,味甜,品质佳,商品性好。耐热抗病,抗霜霉病、白粉病、黄瓜花叶病毒病。667平方米产量4 500~50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北京地区,3月上旬播种育苗,苗龄30~35天,苗期不宜蹲苗,4月上旬定植,栽植密度每667平方米3500~4000株。施足底肥,勤追肥,及时采收,侧枝留二叶一瓜摘心。苗期喷100毫克/千克乙烯利可提高前期产量。育苗用种量每667平方米150克。若用于秋季栽培,苗期需喷1~2次100毫克/千克乙烯利,以促进早现雌花和增加雌花数,并达到增产目的。

适宜地区 适宜各地春季露地及南方秋季栽培。

中农5号黄瓜


品种名称中农5号

分类 瓜类-黄瓜
审(认)定年份1991年

审(认)定情况199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雌性系371G为母本,高抗自交系476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着生在主蔓2~3节,以后节节着生雌花,瓜色深绿,瓜条顺直,瓜长25~32厘米,瓜粗3厘米,有光泽,刺瘤密、白刺、脆嫩,品质佳,早熟,从播种到始收 55~60 天。单瓜质量150~200克。种子长椭圆形,千粒重28克。较耐低温。适宜温室、日光温室及塑料大棚栽培,为保护地专用品种。

产量表现:667平方米产量5000~6500千克。

抗性:抗枯萎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耐霜霉病、白粉病。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育苗,北京地区春季温室 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日光温室10月中下旬播种育苗,苗龄 30~35 天。合理密植,667平方米栽4500~5000株。定植后不蹲苗,要求高温间棚,尽快缓苗。加强肥水管理,要施足底肥,勤追肥浇水,盛收期要进行叶面喷肥,并根据需要适时打顶摘心,及时防治病害。

适宜地区 适于山西、河北、河南、北京等北方各省市种植。

中农9号黄瓜


品种名称中农9号

分类 瓜类-黄瓜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早中熟少刺型。植株生长势强,第一雌花始于主蔓3~5节,每隔2~4节再出现1雌花,前期主蔓结瓜,中后期则以侧蔓结瓜为主,雌花节多为双瓜。果实短筒形,果色深绿一致,有光泽,无花纹,瓜把短,刺瘤稀,白刺,无棱、果实长15~20厘米,单果质量100克左右。丰产,日光温室越冬栽培667平方米产量可达10000千克以上。

抗性:抗枯萎病、黑星病、细菌性角斑病。具有较强的耐低温、弱光能力。

栽培技术要点:华北地区春季日光温室栽培1月中旬播种育苗,2月中旬定植,3月中旬始收。春季大棚栽培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4月中下旬始收。越冬栽培9-10月播种育苗,可用黑子南瓜做砧木嫁接。栽植密度每667平方米2500~3000株。施足基肥,勤追肥,及时采收。

适宜地区 适宜各地日光温室越冬及春、秋季保护地栽培。

中农15号黄瓜


品种名称中农15号

分类 瓜类-黄瓜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早熟少刺型。植株生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始于主蔓3~4节,瓜码密,20节内雌花数一般在60%以上。果色深绿一致,有光泽,无花纹,瓜把短,刺瘤稀,白刺,果实长20厘米左右,单果质量约100克,质地脆嫩,味甜。丰产,日光温室越冬栽培667平方米产量可达10000千克以上。

抗性:抗枯萎病、黑星病、霜霉病和白粉病。具有较强的耐低温弱光能力。

栽培技术要点:华北地区日光温室春季栽培1月中旬播种育苗,2月中旬定植,3月中旬始收。大棚春季栽培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4月中下旬始收。越冬栽培9~10月播种育苗,可用黑子南瓜做砧木嫁接。栽植密度每667平方米3000株左右。施足基肥,勤浇水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采收。

适宜地区 适宜各地越冬日光温室及春、秋季保护地栽培。

中农10号黄瓜


品种名称中农10号

分类 瓜类-黄瓜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农10号黄瓜母本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7925G与国外引进的抗源材料359经杂交、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的抗病新雌性系94261G,父本为本所育成的优质抗病自交系273。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中晚熟雌性型。植株生长势强,叶深绿色,主侧蔓结瓜,瓜码密,丰产性好。果色深绿,果实长30厘米左右,横径约3厘米,单果质量150~200克,刺瘤密,白刺,无棱,瓜把极短,肉质脆甜,品质好。

产量表现:在高温长日照条件下、坐果比一般品种好,667平方米产量4000~6000千克。

抗性:耐热,抗逆性强,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等多种病害。

栽培技术要点:北京地区,春季3月中旬播种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栽植密度每667平方米3000株左右,春季育苗用种量每667平方米150克。大棚秋季栽培7月底或8月初直播或育苗,用种量每667平方米250克。施足基肥,勤追肥,及时采收,满架前摘心,及时摘掉所有侧枝。

适宜地区
适宜各地春秋季露地及大棚秋延后栽培。

中农8号黄瓜


品种名称中农8号

分类 瓜类-黄瓜
审(认)定年份1999年

审(认)定情况199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国审菜990006

选育单位 中国农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农8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用2个优质、抗病自交系211、273配制而成的优质、多抗、丰产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中熟。植株生长势强,株高220厘米以上,主侧蔓结瓜,第一雌花始于主蔓4~7节,每隔3~5叶节出现1雌花。果实长棒形,果皮深绿色,有光泽,无花纹,瘤小,刺密,白刺,无棱,果长35~40厘米,横径3.0~3.5厘米,单果质量150~200克,瓜把短,质脆、味甜,品质佳,干物质含量4.55%,鲜物质VC含量10.7mg/100g,可溶性糖含量2.44%,商品性极好。667平方米产量5000千克以上。除鲜食外,也是加工腌渍优良品种。

产量表现:1992年北京市品种对比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3845kg,比对照品种津研4号增产22.8%;1993年北京市品种对比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4897kg,比对照品种津研4号增产30.2%;1993年山西省品种对比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4726kg,比对照品种津研4号增产11.0%;1994年北京市品种对比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5033kg,比对照品种津研4号增产15.5%;1994年山西省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5033kg,比对照津研4号增产15.5%;1994年北京市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5425kg,比对照品种津研4号增产23.5%。

抗性: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播种 北京地区春露地3月上旬播种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5月下旬至6月初始收;秋季7月下旬至8月上旬直播,9月上中旬始收。

2. 合理密植中农8号分枝较多,不宜密植,每亩栽3500株左右,宽窄行栽培。

3. 重施底肥施充足的优质农家肥作底肥,一般每亩施有机农家肥5~10立方米,复合肥50千克左右。

4. 及时追肥 中农8号瓜条生长发育速度快,采收期要及时追肥,一般隔3天左右追肥一次,每亩施尿素15~20千克,注意粪稀水与化肥配合施用。

5. 适时采收 进入采收期后一般隔一天采收一次,盛收期可每天采收一次。不及时采收,瓜条大,易影响商品性。

6. 植株调整 植株长满架后应及时打顶,促使早发侧枝,侧枝留二叶一瓜摘心,以集中养分,促进瓜条发育。

7. 促生雌花夏秋栽培时苗期需施用100~150毫克/千克乙烯利1~2次,可促进雌花发育提高产量,特别是前期产量。

8. 防治虫害 春季遇干旱气候或秋季栽培时要及时打氧化乐果,防治蚜虫、螨类为害。

注意事项:

1. 该种子系一代杂种,不能再留种使用。

2. 夏秋季播种一定要在苗期施用乙烯利处理。

适宜地区
在我国南北方,春秋两季均可种植,特别适宜南方春秋露地栽培,北方春露地及秋棚延后栽培。

中农12号黄瓜


品种名称中农12号

分类 瓜类-黄瓜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晋审菜2003002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农12号黄瓜的父母本98283和99281分别是从国内两个优良杂交种中经多代自交分离定向选择而成的优良黄瓜自交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中熟。植株生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始于主蔓2~4节,每隔1~3节出现1雌花,瓜码较密。果实商品性佳,长棒形,长25~32厘米,皮色深绿一致,有光泽,无花纹,瓜把短(小于瓜长的1/8),具刺瘤,但瘤小,易于洗涤,白刺,质脆,味甜。前期产量高,丰产性好。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量5000千克以上。

抗性

抗霜霉病、白粉病、黑星病、枯萎病。

栽培技术要点

1.华北地区日光温室春季栽培1月中旬播种育苗,2月中旬定植,3月中旬始收。

2.春季大棚栽培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4月中下旬始收。

3.春季露地栽培3月中旬播种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5月底始收。

4.育苗移栽用种量每667平方米150克左右。

5.该品种侧枝少,适于密植,栽植密度每667平方米3500~4000株。

6.施足基肥,勤追肥,及时采收。

7.注意防治蚜虫、螨类及潜叶蝇。

适宜地区 适宜各地春季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种都超越208辣椒


品种名称种都超越208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四川种都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四川种都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特大果型早熟泡椒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生长势强,株高45~53厘米,开展度48~53厘米,果长20~25厘米,果粗5~7厘米,单果重180~200克,最大果可达250克;辣味适中,青熟果绿色,果面光滑。腔小肉厚,商品性好,耐运输。耐低温弱光,生长势好,挂果力强。

栽培技术要点:

1. 培育壮苗。选3年内未种过茄果类蔬菜,地势高、水源好的沙壤地作苗床,床土可用未种过蔬菜的新园土与腐熟有机质加草木灰按5﹕4﹕1的比例混匀。苗床土消毒可用恶菌灵和甲基托布津液喷施杀菌。

2. 播前先用52~54℃温水浸种3分钟,浸泡时,应不断搅动种子,然后用清水浸泡4~6小时,沥干待播。

3. 长江流域播种期早春栽培一般在10至11月,秋播至7月,667平方米用种量50~70克,适当稀播为好。一般每1平方米苗床播种10克左右,播后用药土覆盖约1厘米。种苗出齐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5℃,夜间温度18℃左右。待幼苗2叶1心时即可假植,播种出苗后,应注意预防猝倒病、立枯病等苗期病虫害。

4. 适时定植。选择通风向阳、地势较高、水源方便,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新园地。667平方米 施优质农家肥3000~5000千克,同时施入硫酸钾复合肥30~5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尿素20千克,翻耙2~3遍,按1.1~1.3米包沟开厢,厢高15~20厘米。

早春约在春节前后定植,秋种在8月初定植,1厢2行,株行距均40厘米,667平方米栽3500~4000株。

5. 田间管理。定植后浇水1~2遍,3~5天后再浇1次水,保证成活。缓苗后及时中耕除草、施肥。前期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盛果期需水量大,注意保证水量供给,但遇雨要及时排涝。

6. 施肥注意轻施苗肥,稳施花肥,重施果肥的原则,一般每次施肥量为667平方米复合肥10~20千克。

7. 适时采收。根据市场价格,果实达到商品成熟后及时采收,若青椒价格不好,可留作红椒。

适宜地区 适宜各地作保护地或露地栽培。

国福208(黄皮羊角)辣椒


品种名称国福208(黄皮羊角)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11年

审(认)定情况201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京品鉴椒2011015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06-406-52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羊角形杂交一代品种,中早熟。植株生长健壮,果实长粗羊角形,果形顺直,肉厚腔小。果纵径27厘米左右,横径3.6厘米左右,单果重100克左右,辣味中。持续座果能力,青熟果翠绿色,生理成熟果红色,果面光亮,质脆腔小。商品率高,耐热耐湿,耐贮运。

产量表现

2007、2008两年区试平均亩产2744.4公斤,比对照茂椒4号增产10.7%。2008、2009两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096.2公斤,比对照茂椒4号增产11.7%。

品质分析

青熟果中,Vc含95.8毫克/100千克、可溶性糖含2.81%、可溶性固形物含4.85%。

抗性

高抗病毒病和青枯病、耐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华北地区保护地栽培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3月上至下旬定植。露地栽培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定植,小高畦栽培,株距35~40厘米,行距50~6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3000~4000株。

2. 华南地区露地栽培8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种,9月上旬至11月上旬定植,高畦栽培,每667平方米栽3000~4000株。

3. 海南地区栽培10~12月播种,培育壮苗移植,株行距50厘米见方。

4. 重施沤熟基肥,及时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搭支架栽培,以防倒伏。

5. 栽培过程中应重施有机肥,追施磷钾肥,同时注意钙肥的施用,果实膨大期避免发生缺钙现象。

适宜地区
北方保护地及露地种植,华南地区露地种植。

中农油6号油菜


品种名称中农油6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10年

审(鉴)定情况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国审油2010008

原审定编号国审油2008035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1055AR2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甘蓝型半冬性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苗期半直立,顶裂叶较大,叶色较绿,无腊粉,叶片长度中等,侧叠叶4对以上,裂叶深,叶脉明显,叶缘有小齿,波状。花瓣黄色、长度中等、较宽、呈侧叠状。种子黑色。区试结果:全生育期平均219天,与对照中油杂2号相当。平均株高17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12个,上生分枝类型,单株有效角果数280个,每角粒数20粒,千粒重4.06克。

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6.1kg,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2.0%;平均亩产油量65.1kg,比对照品种增产5.5%。20092010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66.9kg,比对照品种增产0.4%;平均亩产油量74.3kg,比对照品种增产6.3%。两年平均亩产161.5kg,比对照品种增产1.2%;平均亩产油量69.7kg,比对照品种增产5.9%。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5.0kg,比对照品种增产3.4%。

品质分析

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芥酸含量0.05%,饼粕硫苷含量21.96微摩尔/克,含油量43.12%。

抗性

菌核病发病率9.47%,病指5.80;病毒病发病率1.35%,病指0.9。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早播。长江中游地区育苗宜在9月中旬播种,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4,培育大壮苗,严格控制苗龄在30天左右,10月中旬移栽;直播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种,根据雨水墒情,土壤含水等情况,每亩用种0.2~0.4kg。

2. 合理密植。在中等肥力水平条件下,育苗移栽的合理密度为每亩8000~9000株;直播每亩18000~22000株。

3. 合理施肥。重施底肥,每亩施复合肥70kg左右,硼砂1.5kg左右,注意氮、磷、钾配比施肥,追施苗肥,在1月底根据苗势每亩施尿素5kg,注意必施硼肥,如果底肥没施硼肥,应在苔期喷施浓度0.2%的硼肥。

4. 防治病害。初花期一周内防治菌核病。

适宜地区
适宜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冬油菜主产区种植。根据农业部第1118号公告,该品种还适宜在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黄瓜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黄瓜,拼音:huángguā

拉丁学名:CucumissativusL.

别称:胡瓜、刺瓜、王瓜、勤瓜、青瓜、唐瓜、吊瓜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葫芦目,亚目:

科:葫芦科,亚科:

族:南瓜族,属:黄瓜属

形态特征

黄瓜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茎、枝伸长,有棱沟,被白色的糙硬毛。卷须细。叶柄稍粗糙,有糙硬毛;叶片宽卵状心形,膜质,裂片三角形,有齿。雌雄同株。雄花:常数朵在叶腋簇生;花梗纤细,被微柔毛;花冠黄白色,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雌花: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子房粗糙。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熟时黄绿色,表面粗糙。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两端近急尖。花果期夏季。

生长习性

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喜湿而不耐涝、喜肥而不耐肥,宜选择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

药用价值

黄瓜味甘,甜、性凉、苦、无毒,入脾、胃、大肠;具有除热,利水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烦渴,咽喉肿痛,火眼,火烫伤。还有减肥功效。

黄瓜图片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