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育苗技术

2020-06-19

名称扁桃育苗技术

果树分类 核果类-桃
设施类型 露地及覆盖
环境要求
扁桃,又名美国大杏仁,是优良的干果树和木本油料作物,位居世界四大干果之首,其营养价值非常高,是促进生态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好树种。

苗木选择与定植
1.种子采集

用作育苗的种子,必须到果实充分成熟后再采收。果实采收后要及时剥去和洗净核表面的果肉,严禁堆放果实,以免造成因果实腐烂温度升高、含氧量减少、水分不易散失而烂种的现象。洗净的种核应放在背阴处晾干,防止日光下曝晒,造成种子过量失水而降低生命力。晾干的种核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储藏。

2.育苗地选择

(1)选地

扁桃的苗圃地宜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灌排条件良好、土质疏松的中性壤土和沙壤土为宜。

(2)整地施肥

苗圃地要施足基肥,适当深耕,精细整地。秋天进行深耕,耕层深度为30厘米以上,经过1个冬天的风化,不但利于土壤熟化,而且还可减少地下害虫。春天耕作以前,每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4000-5000千克,同时施入20-30千克过磷酸钙。耕后要及时耙平,做到地平土细,土肥均匀。土地平整之后做畦,畦宽为1米,长度以方便排、灌水为宜,畦做好后准备播种。

3.种子处理

(1)层积沙藏

准备春播的种核,应于冬季进行沙藏。方法是在背阴干燥处,挖深50-60厘米的坑,宽为100厘米,长度以种核的量决定。在沙藏前,先将种核用清水浸泡3-4天(浸泡时搅拌、漂洗除去杂物及瘪核,浸泡过程中每天换1-2次水),然后按种核与湿沙1∶5的比例混拌。湿沙含水量为60%-70%,即用手握成团,松手后散开为宜。放入种核之前坑底先铺10厘米的湿沙,然后将混拌好的种核埋在土坑里,距地面5厘米以上用湿沙填平,并培1个高出地面15厘米的沙土堆,防止积水。沙藏坑应注意防鼠,可在四周用细眼铁丝网罩住,或投放毒饵。若种核量大,可在坑内直插几束秫秸把(或草把),以利通风散热,防止种子发霉。3月上、中旬,当有大部分种核裂开种仁露白时,即可取出种仁播种。

(2)开水处理

来不及沙藏时,可将种核在播种前20天左右用开水烫种,不断搅动,待水凉后浸泡1-2天,捞出后堆放在背风向阳(气温在20-25℃)地方,上盖草袋或麻袋,保温、保湿。前期每隔1-2天洒1次水,后期每天洒1-2次水,并经常翻动。待种核裂口时,即可取仁播种。

(3)破核催芽

在播种前10天左右,将种核砸开(种皮不可碰破),取出种仁,用清水浸泡1-2天,再将种仁与湿沙以1∶3的比例拌匀,置于20-25℃的条件下催芽。也可用火炕催芽,即在火炕上先铺1层湿沙,厚3-5厘米,然后将沙和种仁拌好后铺在上面,厚10-15厘米,其上再盖1薄层湿沙,均匀加温,4-5天后即可发芽。此法出芽整齐,出芽率比沙藏可高5%-10%,但较费事。

4.播种

播种期分春播、秋播2个时期,生产上主要采用春播。

(1)春播

经过层积处理或催芽处理后的种子,在整好的苗圃地上开沟播种,沟距为50厘米,种间距10厘米左右,播种深度3厘米左右,应视土壤种类和土壤湿度而定,播后覆土踏实,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并将表土耙松1-2厘米,以利保墒。出苗前不宜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延迟出苗。且土壤太湿易发生立枯病。一般15-20天即可出苗。为了保温、保墒,有条件的可用地膜覆盖,地膜覆盖的提早5天左右出苗。方法是在苗圃地上,按地膜宽度做畦,膜宽一般为90厘米,则做畦宽70厘米,埂宽为20厘米,埂高为10-15厘米,地膜盖在畦面上,两边分别用土压在埂上,并扯紧,使地膜与畦面有一定的空隙,幼苗出土后应及时弄破地膜,使小苗露出地膜;在小苗的四周用土压实地膜,防止水分的散失,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苗木的生长。

(2)秋播

在当年秋季至土壤封冻前进行。秋播可省去层积处理或催芽过程,简便易行,而且翌春出苗早,出来的幼苗较壮。缺点是用种子量大,出苗不整齐。秋播开沟应比春播深些,一般为5-10厘米。播前最好用农药拌诱饵,以防鼠害。

播种量应根据砧木种核的大小而定。每667平方米应保有实生苗1-1.2万株为宜,嫁接后出成品苗7000-8000株。扁桃种子25-40千克。

5.苗期管理

幼苗出齐后,要及时松土,尽早拔去有病虫、过密和生长弱的苗,间苗一般进行2-3次,最后定苗。间苗后,株距应保持8-10厘米。若缺苗,可用带土移栽法及时把苗补齐。每次间苗后,要及时浇水弥缝,防止漏气晾根。定苗时保留的苗数要略大于预计产苗数。

(1)施肥

苗圃追肥2-3次,前期应施氮肥,每次每667平方米用量5-10千克,撒施、沟施、根外追肥(喷施)均可。根外喷洒可用0.3%-0.5%的尿素,促进苗木的生长。进入8月以后禁止追施氮肥,可以施用磷、钾复合肥6-10千克,喷施磷酸二氢钾,以加速苗木的木质化,避免苗木徒长,推迟休眠期,造成冬季抽条。

(2)灌水

当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开始灌水,灌水不宜过早,也不宜过多,以免发生病害或徒长。北方春天气候干旱,应及时注意土壤墒情,一般1年灌水4-6次,播种前要灌足底水造墒,出苗前不能灌蒙头水,以避免土壤温度的降低和土壤板结,因而影响种子的萌发和出土。出苗期和幼苗期只能用喷水的方式,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当苗木生长到15厘米左右时,可采用地面灌溉的方式,灌水量可加大。但进入8月份后,由于雨量的增加,可适当减少灌水,要相对地保持土壤干旱,防止苗木徒长、组织不充实,以利于苗木的越冬。

(3)中耕除草

一般在施肥、浇水或降雨后进行,以防止杂草生长与苗争夺养分和光照,及时疏松土壤,减少水分的蒸发,起到抗旱保墒的作用。松土除草时要细致认真,不能伤及苗木。中耕除草的次数应根据灌水、降雨和杂草的情况而定。

(4)抹芽与摘心

抹芽是抹除砧木10厘米以下萌发的幼芽,以增加光滑程度,有利于提高嫁接速度和成活率。实生苗生长到30-40厘米时应进行摘心,摘心可以降低向上生长的速度,而加快粗度的生长,促进根系的发育。晚秋进行摘心,可促进组织成熟老化,控制秋梢生长,有利于越冬。8-9月份可以进行芽接。

(5)塑料小拱棚育苗

播种后,用细竹竿或软枝条等在苗床上做成拱形,在拱架上覆盖地膜,两边用土压实。从播种到幼苗出土,棚内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防止温、湿度变化过大而影响苗木的生长。温度要保持在25-30℃,湿度80%-90%,有利苗木早出土、早生根。当幼苗生长到2-4片真叶时,棚内温度保持在25-28℃,湿度70%-80%。要注意观察棚内温度,如果温度超过30℃,则要通风降低温度,在棚的两端把薄膜揭开少许。当幼苗生长到4片以上真叶时,要防止温度过高,苗木生长速度过快,苗木组织不充实,抗异性差。防止苗木生长过速,应逐步加大放风量,让苗木得到充分地锻炼,之后把棚膜揭去,进入大田生长阶段。

病虫害防治
病虫的为害会对苗木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出现缺苗断垄或成片死亡现象,降低苗木质量,影响了及时嫁接。因此,应注意及时防治苗木的病虫害,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病虫害发生,保证苗木正常生长发育。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