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番茄

2020-06-29

植物名称野番茄

别名 红耳仔厝、小番茄
拉丁名Solanum cerasiforme Dum.

科属玄参科

地理分布中国台湾。

特征描述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60~90cm。茎直立分枝,质柔软而有倾卧性。全株密被粘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大小不一,顶生小叶最大。小叶长椭圆状披针形,不整状锯齿缘,先端尖,平均长2cm,宽1.3cm。总状花序,腋生或枝稍顶生。花白色或黄色而小,径1cm。花瓣5瓣,呈幅状,渐尖锐形,基部聊合成管状,花蕊绿色,5裂片,各片被针形。雄蕊合抱花柱,稍短,花药鲜黄色。果实为浆果球形,径约1.5cm,熟黄或红色。有宿存萼。味甘微带酸。

食用:采红熟之果实,生食或盐渍食。

营养成分:果实含盐富几种维生素,颇具营养价值。

精选阅读

野苋菜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野苋菜,拼音:yěxiàncài

拉丁学名:

别称:野苋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苋科,亚科:

族:,属:

形态特征

茎直立或伏卧。叶互生,全缘,有柄。花单性或杂性,雌雄同株或异株,排成无梗的花簇,生于叶腋,或组成腋生或顶生的穗状花序;雄蕊通常与花被同数,花丝离生,花药2室;子房具1枚直生胚珠,花柱极短。胞果卵球形,种子扁球形,黑色或褐色,平滑有光泽。刺苋叶腋有针刺2枚,苞片常变成锐刺;反枝苋植株密被细柔毛,花穗较粗;皱果苋和凹头苋植株均无毛,花被片和雄蕊均为3枚,前者茎直立,稍分枝,果皮皱缩,花簇不腋生,后者茎伏卧上升,基部分枝,果皮平滑,花簇腋生。

生长习性

生长在丘陵、平原地区的路边、河堤、沟岸、田间、地埂等处。

药用价值

味甘、淡,性微寒。归大肠经。清热利湿。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乳腺炎,痔疮肿痛。

野黄花营养价值食疗与保健


名称野黄花

营养价值
野黄花菜别名金针菜、萱草、疗悉花、红萱、金萱草、安神菜、川草、丹棘等,为百合科萱草属中能形成肥嫩花蕾的宿根多年生草本。原产亚洲和欧洲。我国的主要产区有甘肃庆阳、湖南邵阳、陕西大荔、江苏宿迁、河南淮阳、云南下关、山西大同等地。主要有北黄花、小黄花、野黄花(或称萱草)。黄花菜以鲜花及花蕾的干制品为食。

每100克黄花菜的干制品中含蛋白质14.1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0.1克、钾2420毫克、钙660毫克、铵227毫克、磷588毫克、钠45毫克、铁16.5~96毫克、锰8.7毫克、锌5.2毫克、铜1.1毫克、胡萝卜素3.44毫克、维生素B10.36毫克、维生素B2 0.14毫克、尼克酸4.1毫克,并含多种氨基酸。性味甘平,无毒,营养价值很高,其丰富的钙、铁质可防治软骨病、贫血;高钾低钠,有利尿作用,高血压、肾炎病人常吃有益。黄花菜中含维生素B2较多,它刺激胃肠蠕动,使食物排空,增加食欲,并具有安神作用。

黄花菜鲜嫩幼苗含高量的维生素C,每100克鲜嫩苗中维生素C含量高达340毫克(这是其他蔬菜中少有的)、蛋白质2.63 克、脂肪0.89克、纤维素3.59克、胡萝卜素0.3毫克、维生素B20.77毫克。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食疗与保健
黄花菜的药用价值很高。近代研究表明,黄花菜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黄花菜的根有毒,不可作菜食,但可入药。福建民间用根治风湿关节炎,江苏地区用根治血吸虫病。

晋番茄5号番茄


品种名称晋番茄5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2002年

审(认)定情况2002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晋审菜2002001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太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17-13-386-2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第一穗花着生于第7~9节,节间短,平均每穗坐果4个,果实大红、圆形、无绿色果肩。中熟品种,无限生长型,果实成熟期,转色快,红熟不落、耐裂果,果肉厚,品质好,耐储运。

产量表现

19992000年参加山西省番茄新品种生产试验,两年14个点次平均亩产5650公斤,比对照品种中蔬6号增产16.5%。

抗性

田间表现抗TMV(烟草花叶病毒)和早疫病,耐CMV(黄瓜花叶病毒)。

栽培技术要点

1. 亩定植3000~3300株。

2. 3片真叶时夜间温度不能低于15℃,此时忌倒栽苗,苗龄50天左右,蹲苗5天以内。

3. 株高一般控制在124厘米左右,阴雨天忌整枝打权。

适宜地区
适宜山西省各菜区种植。太原以北一茬种植,以南可4穗果打顶两茬种植。

宝玉番茄


品种名称宝玉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选育单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无限生长型,生长势强。果实圆球形,金黄果,每花序坐果16~25个,单果重12~16克。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为1200~1 00千克/亩。

品质分析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0%~7.0%。

抗性

抗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与一般大棚、连栋大棚、智能温室及现代化温室番茄栽培技术相似。

适宜地区
适宜各地进行保护地栽培。

新星番茄


品种名称新星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樱桃番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银河系列樱桃番茄。无限生长型,可通过保留侧枝使其继续生长,早熟。果实枣形,成熟果粉红色,单果重16克左右,果肉较多,酸甜适中,口感好。抗病性强,便于贮存和运输。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在5000千克/亩以上。

品质分析

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可达8%,含糖高,折光糖度达12.6度,由于果实含有大量Vc,数值高达41.7mg/kg,是普通番茄的2.51倍。

栽培技术要点

1. 在保护地一年四季均可栽培,适宜栽植密度2500~3000株/亩,采用小高畦种植。

2. 基肥施足量腐熟有机肥,生长期间15天左右追肥1次,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及时浇水。

3. 冬季保护地注意增温保温,增加光照,进行二氧化碳施肥,夏季应采用降温措施。

适宜地区
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全国各地保护地、露地均可栽培。

霞光番茄


品种名称霞光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2008年

审(认)定情况2008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审(认)定编号甘认菜2008012

选育单位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950209为母本,950174父本配制的番茄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无限生长型,中晚熟。第七八片叶出现第一花序,花序间隔2~3节。果实粉红色,平均果重200克左右(最大达480克),日光温室深冬一大茬栽培(长季节栽培),畸形果和裂果率低,果实整齐均匀,商品性好,风味好,品质佳。

产量表现

19971999年在日光温室多点试验中,平均亩产量6923.3公斤,比毛粉802增产11.5%。

品质分析

含可溶性固形物5.31%,维生素C11.78%,有机酸0.56%。

抗性

田间调查叶霉病病情指数13.2,早疫病病情指数25.9,综合抗病性优于毛粉802。

栽培技术要点

由于长势旺,产量高,果实大,故应施足基肥并重视植株调整,一般宜采用单干整枝,打杈要及时彻底,第一穗果膨大前要适当控秧,待第二穗坐果后及时灌水追肥。

适宜地区
适宜北方地区保护地栽培。

黄玉番茄


品种名称黄玉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2002年

审(认)定情况200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吉审菜2002003

选育单位 吉林省长春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品种来源从航天搭载品种中育成的新番茄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整个生育期约180天。中晚熟品种,无限生长型,植株生长势强,普通叶,叶色深绿而大,第一花序着生在第7~8节处,每穗花可坐果4~6个。果实为微扁圆形,果色为金黄色,果皮厚,果脐小,平均单果重300克左右。畸形果少,裂果率低,耐储运,丰产性好,抗性强。

产量表现

平均亩产在7660~796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

保护地栽培一般春茬日光温室1月下旬定植,大棚3月上中旬定植,苗龄期60天左右。露地栽培一般5月中旬定植。秋茬保护地一般7月中下旬定植。缓苗后及时追肥灌水,果实膨大前适当控水控肥,果实开始膨大后要保持水肥充足方可实现高产。

适宜地区
吉林省各地区及气候相似的地区均可进行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