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黑环病毒

2020-07-03

病虫害名称番茄黑环病毒

科学分类 病毒:豇豆花叶病毒科、线虫传多面体病毒属
检疫分类外检(进境三类)

分布地区发生在欧洲多数国家(英国、德国、匈牙利、爱尔兰、荷兰、法国、希腊、捷克、前南斯拉夫、波兰、丹麦、芬兰、罗马尼亚、意大利)以及印度、日本、加拿大、巴西、肯尼亚、摩洛哥。

危害性状能自然侵染许多种野生及栽培的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其中包括很多重要的经济作物,如葡萄及其他果树、甜菜、马铃薯和蔬菜(葱属、甜菜属、芸薹属、莴苣属、番茄属和菜豆属的一些种)以及一些观赏植物。来自刺槐的一个分离株,可以机械接种侵染29科76种单子叶植物,还有报道它能侵染裸子植物北美云杉(Picea sitchensis)的根。几乎所有常用的草本试验植物均易感染。 杂草和作物被害后很少或没有症状出现,但影响植物生长。生长不良的植株在田间块状分布,逐年缓慢扩展。番茄幼苗接种后7-12天出现许多局部及系统的小黑环斑,有时茎上也可出现黑环斑,严重时枝尖生长点变黑枯死。幼苗渡过严重阶段可出现恢复现象,以后只有轻微斑驳和叶片崎形,不再有黑环斑。除番茄黑环外,病毒的不同株系还能引起菜豆、甜菜、莴苣、悬钩子和草莓的环斑病、芹菜的黄脉、马铃薯的花束、桃的幼苗矮化及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的一种典型的花叶。通常早春症状较为明显,植物生长旺盛的夏季则不明显。果实无症状。

生物特性粒体等轴对称,直径约30nm,外形有五或六个侧角。电镜显示负染液有的完全或部分渗入粒体,有的不能渗入粒体。这些粒体可能相当于T、M和B组份。病毒粒体分散于细胞质中。粒体大小相同,但沉降有三种组份,空的蛋白衣壳(T,53S)和两种核蛋白(M, 99S和B,120S)。二分体RNA基因组,分子量分别为2700000和1650000u,大约占粒体重量的28%(M)和38%(B),蛋白质含量62%(B), 72%(M)。外壳蛋白亚基分子量59 000u。 体外稳定性 烟草汁液中,钝化温度:60-65℃,稀释限点:0.001-0.0001,体外存活期:2-3周。 知道最清楚的分离株是番茄黑环分离株,即典型分离株;莴苣环斑分离株;Kohler的马铃薯花束分离株及马铃薯伪奥古巴分离株;甜菜环斑分离株;芹菜黄脉分离株等不大可能根据寄主植物的症状可靠地加以区别,但它们有不同的血清学关系及介体亲缘关系。 亲缘关系 分离株之间抗原性有很大的变化。多数抗血清能把分离株分成两组;一组有典型分离株、莴苣环斑分离株和马铃薯花束分离株;另一组有甜菜环斑株系和马铃薯伪奥古巴株系。芹菜黄脉株系似乎居于中间类型。 血清学 在兔体内,病毒表现强免疫原性,很容易得到效价为1/500的抗血清。用抗血清进行试管沉淀试验或1%琼胶试验均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凝胶扩散试验,得到一条线状沉淀带。芹菜黄脉分离株免疫兔子通常不易产生抗体,但病毒用0.2%的甲醛处理后再作抗原则可产生抗体。

传染途径线虫是短距离自然传播媒介。与典型分离株的血清学相似的分离株,能被长针线虫(Longidorus attenuatus)最有效地传播。那些与甜菜环斑分离株关系更密切的分离株由L.elongatus线虫传播。L.elongatus的幼虫和成虫均能传毒,但病毒既不能由成虫传给后代,线虫蜕皮时也不能保毒。活动于土下层的L.elongatus可保持病毒侵染性直到9周左右,当这种线虫在感染番茄黑环病毒的植株上取食时,病毒似乎能被L.elongatusift附到口针鞘上。被害植物材料则是国际间重要的传播和扩散来源。至少有15科24种植物是种子传播的,有许多寄主种传率超过10%,有的寄主后代种苗100%被侵染,许多通过种子侵染的植株不表现症状,病毒是由父本或母本传致悬钩子和草莓种子,但是用带毒的花粉授粉的植株不感病,除了有助于病毒的传播之外,种子感染似乎也给病毒在土壤中存活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式。

防疫方法鉴别寄主法初步确定病原苋色菊是最可靠的局斑寄主,昆诺藜、黄瓜和芫菁(Brassicarapa)是线虫传毒试验的诱饵植物,苋色藜和昆诺藜产生局部褪绿或坏死斑,系统坏死或褪绿斑驳。 黄花烟(Nicotiana rustica)和烟草White Burey或Xanthi-nc品种,产生局部褪绿或者坏死斑或环纹;系统斑点、环纹和线纹斑,伴有不同程度的坏死。以后长出的叶片无症状,外形正常但含有病毒。 菜豆Prince品种,在英国冬天有直径约2mm的暗褐色局部病斑,夏天有或者没有褪绿病斑;系统侵染出现褪绿斑驳,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和畸形。 矮牵牛,出现褪绿局部病斑,有时伴有褐色坏死圈;系统叶脉褪绿或坏死,以后长出的叶片虽含有病毒但无症状。 血清学ELISA法,电镜观察,RT-PCR核酸检测。

编辑推荐

黑叶香青菜


品种名称黑叶香青菜

分类 白菜类-白菜(小白菜、油菜)
选育单位 苏州市蔬菜种子公司、苏州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苏州市蔬菜种子公司、苏州市蔬菜研究所从地方优良品种中经多年提纯复壮选育而成的不结球白菜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黑叶香青菜植株半直立,株型松散,株高30~35厘米,开展度35~50厘米。叶片椭圆形,每株有14片叶,最大叶长28~30厘米、宽14~15厘米,深绿色,有光泽,全缘略有浅缺刻,叶面凹凸状,皱褶不平,叶片中肋长18厘米、宽5厘米、厚0.5厘米,叶脉白色,明显较粗,脉纹较稀;叶柄绿白色,较短而扁平,柄长4~5厘米、宽5~6厘米、厚0.6厘米。单株重350~400克,种子千粒重1.4克。耐寒,冬性强,不易抽薹,不耐旱、不耐涝,适宜冷凉的气候条件,抗病毒病能力较强。供炒食,味香浓,纤维稍多,口感好。

产量表现

一般每亩产大青菜26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1. 前茬为非十字花科类作物。土壤以砂壤土为宜。灌水条件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要求。

2. 培育壮苗。8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均可播种。黑叶香青菜适宜冬季栽培,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公斤。采用撒播或条播,撒播每亩用种量2公斤,播后盖细土0.5~1厘米厚,耧平压实。播种后覆盖遮阳网,出苗前晴天早晚各浇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直至出苗。出苗后及时除去覆盖物。在幼苗生长期间苗1~2次,每次间苗后浇水1次。

3. 田间管理

(1) 定植。每亩大田施腐熟有机肥4000千克、复合肥20千克。整地做高15厘米、宽120~150厘米的畦。早秋播种后30天左右、晚秋和冬季播种40天左右就可定植。定植行距30厘米、株距30厘米,每亩种植4000~5000株。

(2) 定植后管理。移栽后及时浇足水。早秋茬视天气情况适当补水,秋冬茬在植株移栽成活后尽量少浇水,春茬由于雨水较多,要严格控水。一般情况下,在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应及时清沟排水。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生长前期原则上不施速效肥料,中后期视生长情况追施叶面肥和速效磷钾复合肥等。12月至翌年4月初分期分批收获。

4. 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公害防治原则。

(1) 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土壤暴晒,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以降低田间病虫害基数。

(2) 物理防治:采用银灰色防虫网避蚜虫,用黑光灯诱杀蚜虫。

(3) 化学防治:采用高效、低毒、安全的化学农药。黑叶香青菜在整个生长期主要病虫害是病毒病、蚜虫和菜青虫等。病毒病在成株期可用20%病毒净600倍液喷2次,蚜虫可用捕快1500倍液喷雾,菜青虫等其他害虫可用苏阿维1000倍液喷雾防治。

适宜地区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

黑优大黑皮冬瓜


品种名称黑优大黑皮冬瓜

分类 瓜类-冬瓜
选育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最新育成的黑皮冬瓜一代杂交种。生长旺盛,抗病抗逆性强。果实炮弹形,瓜长约58cm,横径23cm左右;肉厚5.5cm,肉质致密,皮墨绿色,表皮光滑,有浅棱沟,品质优。耐贮运。最大单瓜在20kg以上,中晚熟,高产栽培667m2产量6000kg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时间:广州地区春播23月初,秋播7月,其他地区参考当地的栽培习惯选择播种时间。

2. 栽植密度:行距1.8cm,春植株距80cm,秋植株距60~70cm。

3. 肥水管理:要求大水大肥,基肥以鸡牛粪等有机肥为主,开花期及时补充P、K肥。坐果后供给充足水分。采收前10~15天减少浇水量,以提高冬瓜贮运性能。

4. 收获:适时收获,从开花至果实成熟需35~40天。

5. 注意事项:人工授粉,防止落花落果,能提高坐果率。加强病虫害防治,注意预防枯萎病、疫病;及时防治白粉虱,以免产生非黑色瓜皮。

适宜地区 适宜广东等地种植。

北京黑法兰豆


品种名称北京黑法兰豆

分类 豆荚类-菜豆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较矮,自封顶,生长势强,株高40~60厘米。分枝稍多,叶片深绿色,花冠浅紫色。嫩荚绿色,长扁条形,横切面卵圆形,喙稍长,表面有短茸毛。荚长12~15厘米,宽1.1厘米,荚壁纤维较多,缝线有纤维,每荚有种子4~5粒。种大,肾形,较圆,种皮黑色有光泽。早熟,播种后60天左右即可开始采收。耐热及抗病力较强。荚肉较厚,质略粗,含水份较多,采摘应及时,否则易老,品质下降。

栽培技术要点:在北京地区多在4月中下旬播种,行距30~35厘米,穴距30厘米,每穴播4粒种子,留2苗。6月中旬开始收获。一般单产每公顷15吨。

适宜地区
京郊各地均有少量种植,近十几年已很少种植。

黑香毛豆


品种名称黑香毛豆

分类 豆荚类-毛豆(菜用大豆)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竺庆如和宁波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竺庆如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菜用大豆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黑香毛豆属有限结荚习性。株高65厘米左右,主茎节数12~13节,分枝3~4个,叶片椭圆形,植株上部复叶有5张小叶。紫花,棕毛。单株结荚数约35个,二、三粒荚约80%。荚长5.5厘米,荚宽1.3厘米,百荚鲜重约300克,鲜豆百粒重70~75克。老熟时豆荚黑色,干豆百粒重约40克,黑皮黄仁。黑香毛豆种籽粒食味甜软,适合鲜销和加工。

产量表现:经宁波市品比试验,鲜荚平均亩产775公斤,比台湾75增产14.4%,生产试验,鲜荚平均亩产735公斤,比台湾75增产13.3%。在宁波、绍兴、舟山等地种植,鲜荚一般亩产700~8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生育期(出苗-采收鲜荚)92天,比台湾75迟熟7天,属迟熟品种。适宜春、夏季种植,但春播不宜过早,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并注意菌核病的防治。夏季种植宜在6月上旬至7月初播种。

适宜地区 黑香毛豆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马铃薯黄矮病毒


病虫害名称马铃薯黄矮病毒

科学分类 病毒:细胞核弹状病毒属、弹状病毒科
检疫分类外检(进境一类)

分布地区加拿大、美国

危害性状1917年夏在美国首次发现马铃薯黄矮病毒病。1922年发表研究该病害的第一篇文章。1927年美国密执安州马铃薯黄矮病导致的产量损失为15%-20%,甚至可达75%-90%。 1929年美国密执安州有8个县的32块马铃薯田发病,1931年则扩展到19个县的134块田。1938年有报道说在与美国毗邻的加拿大南部安大略省也发生了马铃薯黄矮病。 马铃薯黄矮病三四十年代在美国、加拿大的马铃薯上流行,近40年没有PYDV发生在马铃薯上的报道,但1986-1988年PYDV在美国明尼苏达的花烟草、万寿菊、百日苗、紫茉莉和白三叶草上自然发生。迄今为止,世界上仅在美国(佛罗里达、印第安那、缅因、马萨诸塞、纽约、新泽西、俄亥俄、宾夕法尼亚、弗吉尼亚、明尼苏达、加利福尼亚,可能还包括蒙大拿,南达科他州和怀俄明)和加拿大(阿尔伯达、安大略、魁北克和不列颠哥伦比亚)有发生PYDV的报道CYDV则仅发现于美国新泽西州. 马铃薯病株矮缩、黄化。茎的生长点早期坏死。植株上部的茎常开裂,由开裂处可看到茎节的髓部及皮层有锈色斑点,有时节间的髓部及皮层也出现锈斑。病株节间缩短,可产生丛枝现象。幼叶通常卷曲,但有时也皱缩,块茎小而少,块茎与茎部的距离很近,有时块茎也开裂。块茎的髓部及韧皮部有锈色、褐色的斑点或变色部分,维管束很少变色。收获后不久由块茎,其中部和芽端这种变色斑表现的特别明显,但茎球在田间一般不被侵染。

生物特性病毒核酸为单链RNA,分子量约为8300000。病毒粒体含有20%以上的类脂,有4-5种结构蛋白。病毒抗原性较强。黄花烟汁液中的马铃薯黄矮病毒在23-27摄氏度可保持侵染性2.5-12h,稀释限点0.001,致死温度为50摄氏度。

传染途径马铃薯种薯、介体、嫁接均可传毒。主要靠叶蝉传播。叶蝉在传毒能力上有严格的专化性, Aceratagallia sanguinolenta传SYDV的能力较强,Agallia quadripunctata较弱,Agallia constricta完全不能传;病毒在介体内可增殖。传毒叶蝉从吸毒到传播需6-10天,病毒在虫体内可以存活50天之久,若虫、雌、雄成虫均能传毒。病毒还能在成虫体内越冬。在马铃薯植株间难以通过机械接触传毒。 带毒牛眼雏菊(Chrysanthemun leucanthemum var. pinnatifidum)是田间马铃薯感染病毒的主要来源。三叶草是介体较喜欢的寄主,但较少感染。有调查表明:PYDV病害的发生主要局限于有粉红三叶草种植的地区。 高温和干旱与PYDV田间大发生有密切的联系。高温有利于病害在马铃薯上扩展,但低温有所抑制。病害在25℃时严重,而15℃时无症。PYDV在田间的扩展是呈梯度的,距毒源近病株多,距毒源远则病株少。

防疫方法1.鉴别寄主反应 (1)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嫁接、叶蝉可以将PYDV传到马铃薯上。针刺法接种平均接种成功率为13.7%。而最简单的方法是汁液摩擦接种。做汁液摩擦接种时应注意: ①暗处理。在接种前把植株置黑暗处一定时间可提高接种效率、若接种前连续光照7h以上则接不上;②温度为27℃或稍高最适;③在接种汁液中加入从0.01M盐酸半胱氨酸可使接种效率提高2倍。④植株中部叶片比上端的嫩叶及下部的老叶更易接种。⑤接种前去除顶尖利于发病。 (2)黄花烟(Nicotiana rustica)黄花烟是研究PYDV的最好寄主,易于摩擦接种。接种前暗处理18-24h可提高接种效率2-4倍,接种后温度保持27℃或稍高对发病较适宜,接种前病汁液中加入0.01-0.04M盐酸半胱氨酸可延长病毒存活期并利于接种。生长旺盛的植株易于接种,展开的嫩叶及其下部的老叶用于病斑计数较好。去除生长点和不接种叶片有利于病斑的形成和发展。健康的黄花烟汁液和高浓度的蔗糖可供增加在黄化烟接种PYDV产生的病斑数,蔗糖浓度为50-660g/L可成比例地增加病斑。摩擦接种时在缓冲液中加蔗糖比不加多产生7倍的病斑。摩擦接种适当的黄花烟叶片1周左右接种时出现局部不规则的黄色原发病斑,以后幼叶黄化和斑驳,有时茎上有淡绿色或黄色线条纹,慢性症状则轻微。植株呈系统性症状较为缓慢。 (3)深红三叶草(Trifolium incarnatum):可经介体接种或用针刺法接种。用SYDV接种幼嫩叶出现系统明脉,最后植株死亡;用CYDV接种,老叶上先出现系统症状,再的现褐色锈斑和线纹,SYDV无此症状,植株虽受CYDV的急性感染,但通常能存活。 2.介体细胞单层培养。取产后7天的卵,将幼胚胎移植,常将许多胚组织片放在少量培养基上,置培养皿内在室温(24 摄氏度)孵育,24-18h后新细胞出现并逐渐形成一细胞层,吞噬原始培养细胞,这种培养物可通过每周更换培养基而存活几个月。 无机盐可先配成两种溶液:①除碳酸氢钠以外的盐溶液(为最终浓度的5倍),用滤器灭菌;②碳酸氢钠溶液(为最终浓度的10倍),用高压灭菌。葡萄糖液(0.04g/ml)、水解乳白蛋白(3.25g/ml)和Yeastolate(0.059/ml)用滤器灭菌。眼牛血清量56C加热 30min,用前加入。抗生素可在最后定溶为100ml时加入,最终溶液的酸碱度为pH 7.0,无需调整。培养基中胎牛血清的浓度降为20%和10%培养效果不变。 3.血清学反应.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可检测感马铃薯黄矮病毒的烟草叶片中的病毒蛋白。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可检测是否感染PYDV,中和反应检测马铃薯黄矮病毒,其灵敏度较环状沉淀反应高100倍。

南瓜花叶病毒


病虫害名称南瓜花叶病毒

科学分类 病毒:豇豆花叶病毒科、豇豆花叶病毒属
检疫分类外检(进境三类)

分布地区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新疆)、以色列、牙买加、日本、摩洛哥、墨西哥、美国、委内瑞拉

危害性状危害黄瓜、南瓜、笋瓜、甜瓜、西瓜、西葫芦、哈密瓜。接种西瓜免疫或可能形成坏死局部病斑。接种西葫芦出现坏斑,系统花叶并伴随叶片畸形,果实往往畸形。接种黄瓜出现系统明脉,沿脉变黄和黄色斑点。

生物特性球状,直径28nm,无包膜。

传染途径介体西部黄瓜叶甲、黄瓜十一星叶甲、胡麻瓢虫等以非持久方式传播。机械接种传播。种传。

防疫方法1、感染病毒的西葫芦病叶,每克加2毫升0.5M柠檬酸缓冲液(pH7.0)(内含1%巯基乙酸)和2毫升氯仿,捣碎并匀浆,离心,9000rpm,15分钟; 2、上清液加入7.5% PEG(分子量6000)和4% NaCl,4℃冰箱过夜,离心,9000rpm, 20分钟; 3、沉淀悬浮于0.05M柠檬酸缓冲液中,离心,9000rpm,20分钟; 4、上清液经30,000rpm离心120分钟; 5、沉淀悬浮于无离子水中,9000rpm离心20分钟; 6、上清液为提纯病毒液。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