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干腐病

2020-07-03

病害名称梨干腐病


分布在各梨区均有发生。

寄主梨、苹果、桃、柑橘、柳等十余种木本植物。

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

(1)枝干:苗木发病多在嫁接口附近出现红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并沿树干上下扩展,常形成凹陷条斑,病、健部交界处出现裂痕,当病斑包围枝干一圈时,全株即行枯死,后期病部产生许多个稍突起的小黑粒点。在大树上发病初期枝干表面出现湿润而不规则形的紫红色斑,并组出酱色粘液,被害部水分丧失后,成为凹陷的黑褐色干斑,并产生多个小黑粒点,病、健部交界处开裂,病皮常起,严重时病斑包围整个大枝,引起全枝枯死。有时病斑仅是发生在大枝一侧,形成凹陷条状枯斑。

(2)果实:病果上产生轮纹斑,症状与梨轮纹病相似。

病原
大茎点菌 Macrophoma sp.,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时期为葡萄座腔 Botryosphaeria dothidea(Mougeot et Fr.)Caeti et Notari。

发生规律
1.侵染循环

病原在枝干病部越冬,春天在病组织中继续扩展为害,通过风雨传播,从伤口、芽痕、皮孔或梨轮纹病斑处侵入枝干。病原还可以随苗木调运作远距离传播。病斑从春至秋均能缓慢扩展,以春秋季扩展较快。

2.发生因素

芽接苗剪砧过晚不利伤口愈合,切接苗接口愈合不良;出圃时为了方便运输剪截;起苗装运过程中造成的机械伤口及受冻、受旱等原因,都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培育壮苗,提高苗木抗病能力。苗木假植后充分浇水,定植不可过深,以接口与地面相平为宜;栽后如天旱就浇水。合理施肥,控制枝条徒长;干旱时应及时灌水。结合冬剪,及时剪除病枝。

(2)药剂防治:①苗木假植前应用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喷射消毒。②发病初期及时用利刀刮除病斑,伤口用401抗菌剂50倍液消毒,再涂波尔多浆;病斑较大时,则可用利刀在病部纵刻几条伤痕,每条相隔0.5cm,深达木质部,然后刷401抗菌剂20倍液或涂刷50%甲基托布津WP 50倍液,每隔10-15天再涂刷1-2次。严重的病枝应及早剪除。此外,每次防病喷药时应喷及枝干各个部位,以防病原侵入。③生长期间喷洒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或50%苯菌灵WP 1400倍液,或64%杀毒矾WP 500倍液,保护枝干和果实。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