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地区黄晶梨栽培技术

2020-07-09

名称淮南地区黄晶梨栽培技术

果树分类 仁果类-梨
设施类型 露地及覆盖
环境要求
黄晶梨亲本自韩国引进,经山东省德州市一家种苗科技单位嫁接试验而成,定名黄晶梨。其是2008年春通过中博会签约,从山东省引进的果树新品种。2009年春,黄晶梨在淮南市西南边缘的瓦埠湖畔孙庙乡落户,首批栽培面积逾17.33公顷,2010年果挂枝头,初见成效,售价20元/千克,供不应求,纯收入达15万元/公顷。

苗木选择与定植
1.特征特性

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树势健壮,树姿开张,具有较强的抗旱、抗病、抗盐酸能力。结果早、果实大、近圆形,平均单果重435-690克,大型果可达1000克左右,果肉乳白色,肉质细腻、汁多味甜。耐贮运、见效快、产量高。5年生树平均单产达108.45吨/公顷。黄晶梨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砂梨晚熟品种。

2.栽培管理技术

(1)园区选择

园区选择关键是土壤选择,黄晶梨喜肥力较强、有机质较好的土壤,一般要求土壤pH值6.0-7.9,含盐量2%以下。在壤土、沙土上均可栽植。在淮南地区黏性土壤上栽植黄晶梨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能力。不可轻易浇水,如需浇水应浇透后立即排除积水。除此之外,园区还要具备能排能灌、防涝防旱条件,园区周围不得有空气污染、水污染与土壤污染。同时。还要考虑到露地种植、设施栽培的生产以及采收运输、贮藏和包装全过程的方便。

(2)栽植规格

应选择健康无病无毒苗株栽植,栽植规格为株距0.5米,行距4米。南北成行,采用V字型网架,培养行间结果母枝。合理的利用株间距摆放辅养枝及短果枝。当年栽植后选2条东西向的长枝做结果骨干枝进行培育,盛果期后3-4年更换结果母枝。

定植后的管理
①果枝修剪。结果枝的数量布局合理是获得稳、高产的关键。因此,对结果枝组应进行精细修剪。应先短截后长放或短截后回缩,培养结果枝,使其既能保持旺盛的结果能力,又能进行适当的营养生长。一般在冬季修剪,修剪时将2个结果母枝进行轻短截或中短截(一般剪枝长度为50-60厘米),第2年春季架设网架,将2个结果母枝绑缚于架面上,其他枝条甩放不剪,其余年份的修剪按其他果枝V型整枝。

②花期管理。对处于花期的黄晶梨树,如遇倒春寒现象,使梨花受冻,必然导致结果率下降,影响产量。为此,应采取以下防冻措施:一是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在霜冻到来之前做好应急预防。二是开花前根据江淮黏性土壤特点,不缺水的情况一般不要浇水。三是快速授粉。可采用人工辅助和释放壁蜂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授粉速度。四是行间可布置烟熏材料,如麦壳、稻糠、碎草等。利用烟熏可提高园内的温度。

③疏果与套袋。黄晶梨结果率高。因此,在谢花后15-20天必须及时疏果,保证合理负载,提高结果品质。果与果距离以25-30厘米为佳,壮树适当密果,弱树适当稀果,确保10天内完成疏果。套袋于谢花后1个月进行,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可靠的果袋。套袋时,手端平,不能摆动,防止梨梗受损脱落,并将袋口扎紧,工序要在15天内完成。

④适时追肥。施肥可以提高梨园土壤肥力,以供给或补充梨树从土壤中急需吸收的矿物质养分。一般分4次进行:第1次在3月中旬,施肥以萌芽前10-15天为宜。一般施尿素225千克/公顷、过磷酸钙600千克/公顷、硫酸钾225千克/公顷、家畜粪水30吨/公顷。第2次在6月上中旬,施壮果肥,一般施尿素450千克/公顷、硫酸钾450千克/公顷、禽畜粪水60吨/公顷。第3次在采果后施秋肥,施尿素225千克/公顷、过磷酸钙450千克/公顷、禽畜粪水45吨/公顷。第4次多在入冬前施好基肥,注重加大有机质肥施用量,如畜禽肥、堆肥、厩肥,用量不低于7.5吨/公顷,配合施适量磷肥,适当深施为好。

病虫害防治
黄晶梨抗病害能力较强,应重点防治虫害,如梨木虱、黄粉虫、小卷叶蛾、梨小食心虫等。可采用喷洒硫磺、干撒生石灰、园区内按装太阳能杀虫灯、悬挂糖醋罐、放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

采收及采后管理
以色泽和风味均达到该品种最佳成熟标准采摘为宜。其余因授粉搭配而致成熟期不一致可分批采摘。采摘时应轻拿轻放,注意保留果梗,以利存储。长途运输的果实,应适当早采。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