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21号豌豆

2020-08-03

品种名称草原21号

分类 豆荚类-豌豆
审(认)定年份2004年

审(认)定情况2004年青海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

审(认)定编号青种合字第0176号

选育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从新西兰进口商品豆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该品种是中早熟食荚品种。为半蔓生种,株高可达80~100厘米,分枝性中等,结荚部位在60厘米上下。花白色。单株结荚12~13个,长10厘米,宽2.5厘米。鲜荚色浅绿,品质鲜嫩,可炒食,还可加工速冻。春性、中熟品种。生育期103d。

产量表现:鲜荚每666.7平方米产量可达750~1000千克。

品质分析:干籽粒淀粉含量47.63%,粗蛋白含量24.28%,可溶性糖分含量6.41%。

抗性:抗倒伏,中等耐旱。

栽培技术要点:北京地区一股在 3月上旬直播,条播,行距70~80厘米,每 667平方米用种量10千克左右;穴播行距70~80厘米,穴距 20厘米,5月中下旬可采收嫩荚。在保护地种植可插架栽培。

适宜地区 适宜北方种植。

小编推荐

草原26号豌豆


品种名称草原26号

分类 豆荚类-豌豆
审(认)定编号国品鉴杂2006023

选育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品种来源以78007为母本、1360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春性,直立型,株高61.5cm,茎绿色,主茎节数18节左右,第一果节数8节,有效分枝2个,托叶绿色,有缺刻,剥蚀斑明显,托叶腋无花青斑。花柄上着生1~2朵花,花白色。去壳荚,直形,有硬皮层,成熟荚黄白色,荚长6~7cm、荚宽1.3cm,荚内籽粒成自由式排列,田间不裂荚,籽粒圆形,白色,子叶橙黄色,种脐淡黄色。单荚粒数4粒左右,百粒重23g。

产量表现:20032005年参加全国豌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01.2kg/hm2,比对照草原224增产4.8%;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969.5kg/hm2,比统一对照草原224增产0.7%,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1.9%。

抗性:田间自然鉴定无豌豆根腐病、褐斑病、白粉病和小卷叶蛾幼虫为害。

品质分析:籽粒粗蛋白质含量25.59%,粗淀粉含量53.14%,粗脂肪含量1.45%。

栽培技术要点:

1. 合理轮作倒茬,一般选择小麦茬种植;播前进行土壤处理,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播种量225kg/hm2,行距25~30cm,播深6~7cm,保苗75104~90104株/hm2;

2. 生长期拔草松土,控制杂草生长;生长前期注意防治潜叶蝇。

适宜地区
适宜在青海西宁、陕西靖边、甘肃临夏、内蒙古赤峰种植。

草原12号豌豆


品种名称草原12号

分类 豆荚类-豌豆
审(认)定年份1988年

审(认)定情况1988年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扩大)会议审定

审(认)定编号青种合字第0070号

选育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大青豆尼泊尔为母本,57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幼苗半直立、绿紫红,高茎、淡绿,茎上覆盖蜡被。株高(146.3012.30)cm。总状花序,花紫红色,旗瓣淡紫色、龙骨瓣淡绿色、翼瓣深紫色。去壳荚型,直形,青荚淡绿色,成熟荚淡黄色,荚内籽粒自由式排列,田间不裂荚。籽粒褐纹紫斑,鼓形,子叶淡黄色,种脐浅褐色或黑色,种皮不破裂。干籽粒千粒重(232.006.70)g,单株粒重(15.001.90)g,经济系数0.465。属春性、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30天左右,全生育期160天左右。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2250~3000kg/hm2。

品质分析:干籽粒含淀粉53.01%,粗蛋白质25.26%。

抗性:抗旱性强,较抗根腐病和白粉病。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播种,播种量225kg/hm2,播种密度75104~90104株/hm2,株距3~6cm,行距25~30cm。注意苗期防治潜叶蝇和地下害虫为害。

适宜地区
适宜在山旱地种植。

备注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累计推广面积约667000公顷。

草原25号豌豆


品种名称草原25号

分类 豆荚类-豌豆
审(认)定编号国品鉴杂2006022

选育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品种来源以78007为母本、134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春性,直立型,生育期93天;株高113cm左右,有效分枝2个,茎绿色,主茎节数24节,第一果节数12节,托叶绿色,无花青斑,有缺刻,剥蚀斑明显。荚直形,有硬皮层,成熟荚黄白色,荚长7cm、荚宽1.2cm,田间不裂荚,籽粒圆形,白色,子叶橙黄色,种脐淡黄色。单荚粒数4粒,百粒重24g。

产量表现:20032005年参加全国豌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55.0kg/hm2,比对照草原224增产11.6%。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933.5kg/hm2,比统一对照草原224增产18.8%,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7.3%。

抗性:田间自然鉴定无豌豆根腐病、褐斑病、白粉病和小卷叶蛾幼虫为害。籽粒粗蛋白质含量24.18%,粗淀粉含量50.98%,粗脂肪含量1.25%。

栽培技术要点:

1. 合理轮作倒茬,防止根腐病发生;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一般播种量为225kg/hm2,行距30cm,播深6~7cm,保苗75104~90104株/hm2;

2. 生长期间注意锄草和防治潜叶蝇为害。

适宜地区
适宜在青海西宁、宁夏固原、陕西靖边、内蒙古赤峰种植。

草原23号豌豆


品种名称草原23号

分类 豆荚类-豌豆
审(认)定年份2005年

审(认)定情况2005年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青种合字第0209号

选育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2000年从英国引进的有叶豌豆,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温室加代繁育中,发现一株长须半无叶豌豆,后经系统选育而成,属Sativum亚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幼苗直立、绿色,矮茎、淡绿。茎上覆盖蜡被,株高(79.005.00)cm。总状花序,花白色,旗瓣、龙骨瓣、翼瓣均为白色。去壳荚,刀形,有硬皮层,嫩荚绿色,成熟荚黄色,荚内籽粒自由式排列,田间不裂荚。籽粒皱绿色,近圆形,种脐绿色。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4050.0~5 625.0kg/hm2。

品质分析:干籽粒千粒重320.0~350.0g。粗蛋白质含量22.6%,粗淀粉含量44.87%,粗脂肪含量1.43%,可溶性糖含量6.40%。属春性品种,生育期(1102)天,全生育期(1354)天。

抗性:抗倒伏性较强,耐旱性、耐寒性中等。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播种量225~263kg/hm2,播种密度82.5104~90.0104株/hm2,株距2~4cm,行距20~25cm;始花期、结荚期浇水1~2次。注意苗期防治潜叶蝇和地下害虫为害。

适宜地区
适宜在各类豌豆产区种植。

备注青海省累计推广面积约1333公顷。

草原22号豌豆


品种名称草原22号

分类 豆荚类-豌豆
审(认)定年份2005年

审(认)定情况2005年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青种合字第0208号

选育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从台湾引进的高代品系荷仁豆的混合群体中选择矮秆、绿粒单株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幼苗直立、深绿,矮茎,茎上覆盖蜡被,株高(80.006.50)cm。总状花序,花白色,旗瓣、龙骨瓣、翼瓣均为白色。硬荚,刀形,成熟荚淡黄色,荚内籽粒自由式排列,田间不裂荚。籽粒绿色,近圆形,粒径(0.670.06)cm,种脐淡黄色,种皮不破裂。

产量表现:中等水肥条件下干籽粒产量为2700.0~31500.0kg/hm2。在旱作条件下干籽粒产量为2250.0~3000.0kg/hm2。中等水肥条件下青籽粒产量为12000.0~15000.0kg/hm2。

品质分析:干籽粒千粒重(209.7013.50)g。干籽粒含淀粉47.72%,粗蛋白质23.87%,粗脂肪0.878%;青粒含可溶性糖分2.320%,粗蛋白质7.120%,维生素C36.9mg/100g。春性,生育期(1083)天,全生育期(128+3)天。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播种,播种量150~180kg/hm2,播种密度75104~90104株/hm2,株距3~6cm,行距25~30cm;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在始花期、结荚期浇水1~2次。注意苗期防治潜叶蝇和地下害虫为害。

适宜地区
适宜在各类豌豆产区种植。

备注青海省累计推广面积约1333公顷。

草原20号豌豆


品种名称草原20号

分类 豆荚类-豌豆
审(认)定年份2005年

审(认)定情况2005年青海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

审(认)定编号青种合字第0193号

选育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1992年从美国引进的高代品系Ricqrdo的混合群体中选择矮秆、绿粒、圆粒的单株经多年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幼苗直立,绿色、矮茎、淡绿。株高(69.005.00)cm,茎上覆盖蜡被。总状花序,花白色,旗瓣、龙骨瓣、翼瓣均为白色。去壳荚,刀形,青荚绿色,成熟荚黄色,荚内籽粒自由式排列,田间不裂荚。干籽粒绿色,不规则形,种脐淡绿色,种皮不破裂。属春性、中晚熟品种,生育期95~110天,全生育期110~130天。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4050.0~5625.0kg/hm2。在高位山旱地种植,产量为3000.00kg/hm2。

品质分析:干籽粒千粒重(320.5010.50)g。淀粉47.63%,粗蛋白质24.28%;可溶性糖含量6.41%。

抗性:抗倒伏性较强。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播种,播种量225kg/hm2,播种密度75104~90104株/hm2,株距3~6cm,行距25~30cm。注意苗期防治潜叶蝇和地下害虫为害。

适宜地区
适宜豌豆产区水浇地种植。

备注青海累计推广面积约3333公顷。

草原224号豌豆


品种名称草原224号

分类 豆荚类-豌豆
审(认)定年份1994年

审(认)定情况1994年青海省第四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定。

审(认)定编号青种合字第0083号

选育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71088为母本,以菜豌豆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幼苗半直立、绿紫红色,高茎、淡绿色,茎上覆盖蜡被。株高(145.2015.40)cm,托叶绿色,有缺刻,小叶、托叶剥蚀斑少,托叶腋有花青斑。总状花序,花深紫红色,旗瓣紫红色、翼瓣深紫红色、龙骨瓣淡绿色。去壳荚型,马刀形,青荚绿色,成熟荚淡白黄色,荚内籽粒自由式排列。种皮绿色有紫色斑点,圆形,子叶橙黄色,种脐浅褐色,种皮不破裂。干籽粒千粒重(222.8010.40)g。属春性、中熟品种,生育期90天左右,全生育期110天左右。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为30000kg/hm2左右。

品质分析:干籽粒含淀粉43.74%,粗蛋白质23.10%。

抗性:抗旱性强,较抗根腐病和白粉病。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播种,播种量225kg/hm2,播种密度82104~105104株/hm2,株距3~6cm,行距20cm。注意苗期防治潜叶蝇和地下害虫为害。

适宜地区
适宜在山旱地种植。

备注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累计推广面积约333000公顷。

草原276豌豆


品种名称草原276

分类 豆荚类-豌豆
审(认)定年份1998年

审(认)定情况1998年青海省第五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

审(认)定编号青种合字第0119号

选育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阿极克斯为母本,A695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幼苗直立、绿色,半矮茎、淡绿色,茎上覆盖蜡被。株高(64.708.30)cm,有效分枝(2.001.00)个,复叶全为卷须。托叶绿色,有缺刻,托叶剥蚀斑明显,托叶腋无花青斑。总状花序,花白色,旗瓣、翼瓣、龙骨瓣均为白色。去壳荚型,直形,青荚绿色,成熟荚黄白色,荚内籽粒自由式排列。种皮白色,圆形,子叶橙黄色,种脐浅黄色,种皮不破裂。干籽粒千粒重(276.308.60)g。属春性、中熟品种,生育期100~110天,全生育期120~130天。

产量表现:高水肥条件下产量为6000.0~7500.0kg/hm2。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为3750.0~4500.0kg/hm2。

品质分析:干籽粒含淀粉50.63%,粗蛋白质24.69%。

抗性:抗倒伏,较抗根腐病和白粉病,抗旱性较差。

栽培技术要点:

1. 3月下旬~4月中、下旬播种,播种量225kg/hm2,播种密度80.0104~112.5104株/hm2,株距3~6cm,行距20cm;始花期、灌浆期及时灌水。

2. 注意苗期防治潜叶蝇和地下害虫为害。

适宜地区
适宜在水浇地种植。

备注青海、甘肃、新疆等省区累计推广面积约330000公顷。

皖油21号油菜


品种名称皖油21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2年

审(鉴)定情况200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皖品审02070343

选育单位安徽省滁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省种子总公司

品种来源165AH2C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半冬性,甘蓝型,春发性好,幼苗半直立。生育期226天左右,株高165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8~1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60个左右,每角粒数25粒左右,千粒重3.5~4克。

产量表现

19982000年安徽省区试平均亩产187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12%;20002001年安徽省生试平均亩产170.34公斤,比对照增产6.45%。

品质分析

芥酸含量1.04%,硫苷含量78.86微摩尔/克。

抗性

较耐菌核病,熟期适中,丰产、稳产、适应性较好。

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江淮地区育苗9月上旬播种,务必9月15日前播完;直播9月底到10月初播种。移栽每亩一般0.8万株左右。合理施肥,加强田管。

适宜地区
适宜安徽省油菜主产区种植。

备注
原代号:9602

海丰21号辣椒


品种名称海丰21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
品种来源由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育成的中熟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中熟一代杂种。果实细羊角形,深绿色,果长14厘米左右,横径2厘米。平均单果重20克。果面光滑而有光泽。抗病、抗逆性强。为鲜食和干制兼用型品种。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鲜椒3500千克左右。

适宜地区 适于露地栽培。

晋豌豆2号豌豆


品种名称晋豌豆2号

分类 豆荚类-豌豆
审(认)定年份1997年

审(认)定情况1997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1997S260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右玉试验站
品种来源以(右试1号A266)F 1作母本、中畜4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名PH一2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株型蔓生半直立,株高80cm左右,主茎分枝2~3个,叶片绿色,花白色,籽粒圆形,硬粒,种皮和脐均为白色。生育期9094天,无限结荚习性,抗旱性强。

产量表现:19941996年参加豌豆直接生产试验,3年平均产量1470kg/hm2,比对照晋豌豆1号增产18.2%。在山西省累计推广3333hm2。

品质分析:经过西省分析测试中心分析:籽粒含粗蛋白质23.48%,粗脂肪1.17%,淀粉60.57%。

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4月525日播种为宜,一般播深10cm。

2. 合理密植:每公顷留苗密度为45104株左右。

3. 病虫害防治:开花前注意防治潜叶蝇。

适宜地区
适宜山西、西北干旱冷凉丘陵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全福种苗豌豆1号豌豆


品种名称全福种苗豌豆1号

分类 豆荚类-豌豆
审(认)定年份1999年

审(认)定情况1999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审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HR-99-10

选育单位 黑龙江省全福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全福种苗有限公司1994年自美国阿拉斯加州引入。原代号全福93-1荷兰豆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蔓生,株高150~200cm。单荚粒数为6~8个,荚长13cm,荚宽3.2cm左右。鲜食脆嫩,味甜纤维少,连续结荚能力强,出苗后55~60d始收嫩荚。生育期85天左右。产量表现:19961997年参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4976.8kg/hm2,较对照品种紫花荷兰豆增产14.9%;19971998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5177.3kg/hm2,较对照品种紫花荷兰豆增产15.2%。

栽培技术要点:

1. 整地:选择地膜覆盖,促进前期生长,忌连作。

2. 播种:行距40~50cm,穴距20~25cm,每穴2~3粒。

3. 合理密植:播种量为每公顷90~120kg。

4. 适期播种:春播4月上旬播种。

5. 施肥:豌豆生长需氮肥较多,所需氮、磷、钾的比例大约为1∶0.29∶0.94。

6. 中耕除草:中耕除草2~3次。

7. 病虫害防治:要注意防治豌豆锈病、褐斑病、豌豆蚜虫和豌豆象等病虫害。

8. 收获与贮藏:收取籽粒宜在荚壳变黄时,将植株连根拔起或从基部割下,干燥后脱粒;脱粒后应及时晒干或机械干燥,含水量降至13%以下方可贮藏。

适宜地区
适宜于黑龙江省各地种植。

宁豌豆2号豌豆


品种名称宁豌豆2号

分类 豆荚类-豌豆
审(认)定年份1998年

审(认)定情况1998年宁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宁审种9817

选育单位 宁夏西吉县种子公司引入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豌豆属。植株直立,茎秆粗壮,叶色鲜绿,幼茎绿色,花白色,结荚位低。株高30~35cm,主茎分枝数5.3个,主茎节数8.4个,单株荚数5.0个,每荚粒数5.0个,单株粒数24.6粒,单株粒重4.5g,百粒重20.54g,双荚数高,荚中等偏大,籽粒乳白色,圆形,种脐白色。早熟品种,全生育期65~70天。


产量表现:1995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375.5kg/hm2,比对照品种当地白豌豆增产74.3%,比当地麻豌豆增产49.7%;199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435.5kg/hm2,比对照品种当地白豌豆减产11.5%,比对照品种当地麻豌豆减产0.55%;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405.5kg/hm2,比对照品种当地白豌豆增产18.5%,比对照品种当地麻豌豆增产20.9%;199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37kg/hm2,比对照品种当地白豌豆增产22.2%。旱地薯豆套作一般产量1050~1500kg/hm2,水地单作2085~2760kg/hm2。通过审定以来,累计推广面积达4104 hm2。

品质分析:籽粒含水分9.84%,粗蛋白7.18%,粗脂肪1.01%。

抗性:矮秆抗倒伏,耐根腐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薯豆套作:

(1) 采用豌豆和马铃薯套作种植,带间比50∶50cm,豌豆、马铃薯各种两行,豌豆播量112.5~150.0kg/hm2,保苗82.5104株/hm2,播种深度8~10cm,适宜播期为3月25日至4月5日,前茬应选小麦、莜麦、玉米、油料等茬口为好,不能在1~2年内种过豌豆或马铃薯的地块种植。

(2) 应建立起豌豆间套种马铃薯小麦秋杂胡麻豌豆套种马铃薯的轮作方式,结合上年最后一次土壤秋耕,秋施优质农家肥45000~60000kg/hm2,含氮69~73.5kg/hm2的尿素或碳酸氢铵,含五氧化二磷72~90kg/hm2的过磷酸钙,注意清除田间杂草。

2. 单作栽培:

(1) 不宜重茬、迎茬种植,应选用糜谷、马铃薯、小麦、胡麻茬为好,基施优质农家肥37500kg/hm2,配合施用普通过磷酸钙450kg/hm2,尿素75.0~112.5kg/hm2,适宜播期为4月上旬,水田播量225.0~262.5kg/hm2,旱田播量187.5kg/hm2。

(2) 注意保证现蕾期灌水和防治黑绒金龟甲。

适宜地区
宁南山区旱地套作及水浇地单作种植。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