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平方米产5 300千克丝瓜配套技术

2020-08-03

名称667平方米产5 300千克丝瓜配套技术

栽培类型 中小拱棚
蔬菜分类 瓜类-丝瓜
适宜品种坊前90-3肉丝瓜。

栽培技术
据曾锡良等1992年开始探索丝瓜大面积连片栽培技术,每667平方米产达到5 300千克,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栽培措施。

1.良种壮苗

选择深受无锡市民欢迎的丝瓜良种坊前90-3肉丝瓜,该品种具有主蔓结果性能好,第一雌花节位5-6节,雌花节率70%以上,抗病毒病能力强等优点。3月15日前后大棚电热线育苗,种子需籽粒饱满,苗龄不超过40天,4月20日-25日定植。

2.重施基肥

丝瓜生育期长,而且连续结果,需要大量的基肥。第一次每667平方米撒施鸡、鸟、羊粪1 000千克或浓人粪尿2 500千克、25%复合肥25千克,外加过磷酸钙15千克、氯化钾5千克,做好垄后再在垄中开12-15厘米深的沟,施第二次基肥,随即盖土整平并在土表喷除草通或都尔等除草剂,覆盖地膜。

3.密植搭架

采用高密度栽培法,株行距为18厘米75厘米,每垄种双行,两行间距3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4 000株。瓜地四边打桩,埋水泥柱或粗毛竹,用铁丝固定拉紧,筑成1.8米高的大平棚,棚顶用铁丝和草绳扣成18厘米(15-30)厘米大小的网眼,每株瓜秧旁插竹梢1根,梢顶端用草绳连接棚顶,这样行与行,田块与田块之间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大平棚。

4.整枝打叶

丝瓜定植后2个月内,竹梢上主蔓所结的果实都是早期产量,此时应打掉所有侧蔓,确保主蔓开花、结果,并向棚顶延伸,期间要用稻草绑蔓2-3次。主蔓透出棚顶后,留一半在棚上,另一半摘去顶芽,不使主蔓延伸,让其在竹梢上结果,一般可结果5-7条,待竹梢最顶端果实采收后,在离地面60-70厘米处,将主蔓截断,让其萌生侧蔓继续结果。上棚的主蔓视棚面覆盖情况对主侧蔓进行整理,让枝蔓各自朝正前方延伸,并剪除过密叶片及老弱病叶,此项工作要结合采摘丝瓜反复进行,务使每片叶能照到太阳,每条瓜果都从棚面垂直下挂。

5.及时采摘

丝瓜在开花后7天左右即达到商品成熟度,必须及时采摘,这是高产的关键之一。整个采摘期保持隔天采摘1次,高峰期必须每天采摘。

6.疏雄除须

丝瓜枝蔓大多数节位都着生雄花序和卷须,严重浪费养分。可在现蕾期疏去80%雄花序和剪去大部分卷须,并辅以绑扎引蔓。据1995年试验,疏雄除须者比对照或瓜数平均增17.9%,单瓜质量增15.9%,产量增36.8%。

7.勤施追肥

为满足丝瓜长期大量结果之需,定植成活应立即每667平方米施稀粪水1 500千克,并在主蔓瓜上棚前再施1次。整个采收期每隔20天左右,每667平方米施人粪尿2 500千克,直到出茬前20天停止肥。丝瓜枝蔓覆盖棚面后,用人粪尿泼浇瓜田(除瓜垄外),每50千克人粪尿中加尿素100克。并结合使用农药喷施叶面肥。

病虫害防治
丝瓜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和疫病,虫害有瓜蚜、斜纹夜蛾、跳甲。除在定植前用毒饵诱杀小地老虎外,整个生育期贯彻防重于治原则。掌握防治关键,对症下药。即5月中旬预防霜霉病和疫病;5月底6月初防病毒病和瓜蚜,7月中旬和8月上旬防治瓜蚜、斜纹夜蛾、跳甲等。

编辑推荐

设施蔬菜地力培肥综合配套技术措施


名称设施蔬菜地力培肥综合配套技术措施

栽培类型 未选择
蔬菜分类 未选择
栽培技术
设施蔬菜是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农业。设施蔬菜生产已经成为建昌县农业领域的支柱产业之一。要提高蔬菜生产效益,除采用优良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外,设施蔬菜地力培肥也是提高蔬菜产量、增加菜农收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的先决条件。

地力培肥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成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自然肥力、增加人工肥力,使土壤肥力水平不断提高,确保农业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目前建昌县设施蔬菜面积达6677万平方米,在培肥措施上加大力度,采取以增施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为基础,大力推行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应用,降低保护地土壤盐渍化并削减连作障碍,实行膜下滴灌等措施来提高土壤肥力。通过对设施蔬菜地力培肥采取综合配套技术措施,使蔬菜产量显著提高和蔬菜品质得到改善。

1.改变错误施肥观念,科学合理施肥

(1)肥料用量过大

一些菜农盲目相信多施肥即可多产出。这种观点导致施肥量加大,土壤养分储量大幅度上升,施肥量超过蔬菜实际吸收量的3~5倍,甚至更高。这不仅造成肥料的浪费,还会引起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

(2)肥料施用不平衡

长期大量应用单一的肥料品种,造成土壤养分不平衡,土壤酸化严重。调查显示,种植13年的大棚有的土壤pH值已降至4.31。主要表现为:

①氮磷用量偏高,钾肥用量不足。氮肥过剩,分解后产生铵离子过多时,影响作物对钾、钙、镁的吸收,造成养分吸收不平衡,作物生长受到危害,所以要适量施用氮肥。适于蔬菜的氮肥种类有硫酸铵和尿素。硫酸铵适合于一般土壤和各类作物,肥效迅速,可作基肥、种肥或追肥施用,施用量因作物和土壤不同而不同;尿素宜作基肥和追肥,用量要比硫铵少一半以上,尿素作根部基肥或追肥时可刨埯或开沟施用。适合蔬菜的磷肥有过磷酸钙和磷酸铵。蔬菜施用磷肥一般以基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用量在30~40千克。钾肥用量少,植物抗逆性差,病虫害严重,所以要重视钾肥的施用。适合蔬菜的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和草木灰等,大多数蔬菜是忌氯作物,所以应以硫酸钾和有机肥为好。

②无机肥和有机肥投入比例不平衡,有机肥施用量偏低,导致保护地土壤退化现象日益严重。菜田有机肥施用量每667平方米一般5000~6000千克。

③中微量元素的应用未引起足够重视,设施蔬菜生产中,个别地区个别菜田已出现中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但不少农民对中微量元素的作用认识不足,忽略中微量元素的应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是蔬菜生长必不可少的,对微量元素尤其敏感,多则有害,少则生长不良。蔬菜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有钙、镁、硫、硼、钼、锌、猛、铜等。凡是含有钙的肥料都可以用做钙肥。常用镁肥有硫酸镁、氯化镁、硝酸镁等,都是水溶性肥料,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硫肥种类比较多,性质各异,应根据其性质科学施用,适于蔬菜的硼肥有硼酸、硼砂和硼泥等,硼肥有一定后效,一般可持续4年左右,常用钼肥有钼酸铵和钼酸钠;常用锌肥有硫酸锌和氯化锌;常用锰肥有硫酸锰和氯化锰,常用铜肥有硫酸铜。

只有在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平衡配套施肥技术,采用减氮、减磷、增钾、增钙、补微的施肥模式,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做到土壤施肥与根外追肥相结合,才能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达到绿色蔬菜的要求。

2.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新技术

农业生产中人们把施肥当作增产的主要措施是错误的,由于错误的观念才导致化肥的用量越来越大,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还造成生态破坏和食品污染。秸秆生物反应堆新技术的应用,为秸秆替代化肥找到了新途径和科学依据。

积存于秸秆中的微量元素,经过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定向转化释放出来,这些微量元素又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而且比例配得很好,因此极大地改善了土壤的营养状况,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后,第1年可减少化肥用量50%以上,第2年减少化肥用量80%以上,第3年可基本不施用化肥,秸秆中矿质元素可循环重复利用,能被植物重新全部吸收。秸秆分解剩下的一些残渣,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这些有机质留在土壤中,会使土壤变得肥沃而且松软,为根系生长创造优良的环境。土壤因长期施用化肥导致板结的现象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3.降低保护地土壤盐渍化、削减连作障碍

保护地蔬菜栽培比露地蔬菜栽培施肥量大得多,施入的肥料不能完全被作物吸收,大量残存的养分聚集在土壤表层。造成表层的土壤含盐量增高。同时,常年覆盖或季节性覆盖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分平衡,土壤得不到雨水充分淋洗,形成设施中特殊的自下到上的水分运动形式,致使盐分在土壤表层聚集。加之棚室土壤温度显著高于露地,土壤的风化作用明显加剧,土壤矿物分解的离子和人为施入的肥料结合起来而使土壤盐分浓度快速增加。土壤盐类积累,造成土壤溶液浓度增加,使土壤的渗透势加大,作物根系的吸水吸肥能力减弱,植物生长发育不良。因此,保护地蔬菜施肥时要注意考虑前茬肥料的后效。氮素过剩的土壤要增施碳氮比高的半腐熟有机肥,如生马粪等,可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缓解盐害。

(1)结合深翻基肥

由于棚室土壤盐分多积聚在土壤5厘米以内的耕种表层里,而25厘米以下的土壤中累积较少,使土壤板结或形成硬盖,因此每茬蔬菜收获后,结合深翻施基肥,使土壤充分混合,上下土层混合,把板结土表粉碎并翻到下层,可以大大减轻表土板结和盐害。

(2)以水压盐、以水排盐

改小水勤浇为大小水结合,即在保护地休闲期或整地后灌大水压盐,将表土积聚的盐分下淋以降低表土含盐量;夏季蔬菜换茬空隙,撤膜淋雨或大水浸灌,使土壤表层盐分随雨水流失或淋溶到土壤深层。作物生长期采取小水勤灌,并实行棚内地膜覆盖,达到减缓水分蒸发、降低棚内湿度、提高棚内地温、节省灌水及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的目的。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水旱轮作(即夏季在保护地内种一季水稻),达到洗盐效果。

(3)种耐盐作物

蔬菜收获后,利用夏茬种植吸肥力强的玉米、高粱、甘蓝、南瓜等作物,能有效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和酸性。还可选择耐盐力强的蔬菜,如菠菜、芹菜、茄子、番茄、韭菜、莴苣等,或耐酸力较强的油菜、空心菜、芹菜等,达到吸除土壤盐分的目的。

4.应用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是覆膜种植与滴灌施肥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是一种结合了以色列滴灌技术优点的新型节水技术。即在滴灌带上覆盖一层地膜。应用膜下滴灌技术,土壤不板结、团粒结构不破坏。滴灌时,土壤中的盐分随湿润峰下移到外缘,根系发育区形成低盐区,地膜覆盖抑制盐分上移,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局部环境条件。滴灌注入土壤的水分少,再加上地膜覆盖,土壤蒸发量小,所以土温较高,有利于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土壤养分转化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总之,设施蔬菜地力培肥综合配套技术,为建昌县积极推进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优势蔬菜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和标准化可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米冬瓜


品种名称米冬瓜

分类 瓜类-冬瓜
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种苗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种苗研究中心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主蔓长300~500厘米。叶掌状五角形,浅裂,绿色。第1雌花节位3~4节,雌花多,结瓜密。

果实性状

瓜呈短圆柱形,早熟嫩瓜2~3千克,成熟瓜可达10千克。嫩瓜外皮青绿色,表皮平滑;老熟瓜外皮绿色,蜡粉较少。单株可结瓜2~4个。

产量表现

亩产300千克以上。早熟性好,晚春定植至始收嫩瓜约50天。肉质致密,味微甜,品质优。

抗性

抗热性和抗病性强。

适宜地区
适宜四川省及南方各地区春季露地栽培。

久留米丰豌豆


品种名称久留米丰豌豆

分类 豆荚类-豌豆
审(认)定年份1995年

审(认)定情况1995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95)京认菜字第2号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
品种来源从日本引进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矮生,株高约40厘米,主茎12~14节封顶,2~3个侧枝,单株结荚8~12个,花白色,青荚绿色,荚壁有革质膜,为硬荚种。平均单荚重6.5~7.0克,荚长8~9厘米,宽1.3厘米,厚1.1厘米,每荚有种子5~7粒,青豆粒深绿色,味甜。速冻加工后色泽鲜绿,味甜,成熟种子淡绿色,皱缩,百粒重20克。 中早熟,北京地区播种至开花50余天,至采收青荚70余天,丰产性好,亩产青荚600~750公斤。

品质分析:鲜青豆含干物质20.4%,淀粉含量为14.6%,粗蛋白含量为26.7%,VC36.6毫克/100克,全糖含量4.1%。

抗性:抗逆性稍差。

栽培技术要点:

北京地区3月上旬于露地直播,条播,行距40厘米,亩用种量12~15公斤。幼苗期从4月中旬开始喷乐果防治潜叶蝇,每隔7天喷一次,共3~4次。

适宜地区
适宜地区较广,除北京地区种植外,华北其它地区也能适应,还适于华东、西南、西北地区种植。

温室和大棚配套周年生产技术


温室和大棚周年生产重点是反季蔬菜。温室10月中,下旬秋茬收获后立即种植结球生菜,油菜,直播红皮水萝卜,小白菜、菠菜、香菜,抢在节日期间收获上市,元旦期间全部收获完,立即种植和直播第二茬叶菜,春节后正月初五至十五收获第二茬叶菜。春茬栽培西红柿,定植时间为正月初十左右。所以11月末培育西红柿苗,苗龄约70天(春黄瓜苗龄只有50天,可在12月20日左右育苗)。西红柿畦作,畦1米宽,定植2行,在畦根一侧套种油菜,结球生菜,3月初至3月10日分期收获,西红柿5月13日开始上市,7月6日全部收获完。秋茬果菜仍种植西红柿,6月上旬在露地育苗,7月10日定植,9月20日开始上市,10月末收获完,接着种植冬茬叶菜。

1.塑料大棚春茬

大棚春茬种植西红柿,在节能温室内育苗,多层覆膜。

升火取暖,3月23日定植大棚同时套种油菜、日本大叶菠菜和结球生菜,叶菜5月1日前收获,6月14日开始收获西红柿,7月8日收获完。秋茬还种西红柿,7月11日定植,9月20收获,10月初收获完,另一株塑料大棚种植繁花油豆角,3月20日在温室育苗,4月24日定植,5月20开始收获,7月20日落秧,秋茬种绿菜花,茼蒿等,国庆节上市。采用系列化育苗技术,培育适龄壮苗,温水浸种,电热线盘育子苗,8厘米8厘米塑料营养钵分苗,分苗后仍用电热线增加土温。育苗期采用反光幕和灯光补光,喷施两次磷酸二氢钾和叶面肥,定植时西红柿苗70%以上现蕾。

2.科学密植

西红柿畦作,畦宽一米载2行,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每667平方米保苗4000株。豆角采用60厘米小垄,埯距21-25厘米,每埯单株。定植后7-10天浇足缓苗水,等一茬果长到鸡蛋大时浇水次水,以后根据墒情还需浇2-3次水。缓苗后西红柿上吊架,双干整枝,每株留4穗果。每序花开3-4朵小花时用保果磷蘸花,生育期室温白天不超26℃,叶温15-18℃为宜。

3.多层覆盖,抢前抢早定植

春西红柿均采用覆膜二层膜技术,二层膜下扣中棚,地面在覆地膜。节能温室和大棚内均安两个铁炉子,随时加温防冻,由于采取以上措施,定植时间可比正常提早7-10天。

4.合理施肥

棚室内每667平方米施用酒糟发酵的大粪10立方米,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10千克。施肥方法科学,温室冬春茬叶菜收获后,在畦内挖40厘米深沟,将肥料施入沟内,回填表土。大棚在11月上旬刨开冻层20厘米深,将畦面挖出沟,沟深40厘米,2月下旬将肥料施入沟内。生育期每667平方米追硝铵30千克,跟外追磷酸二氢钾和喷一次叶面肥。采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措施气肥。从秋、冬季到来年5月末,一直使用,由于增施了二氧化碳气肥,使蔬菜增强了光合作用能力,苗壮果大,叶菜可增产40%以上,果菜可增产30%以上。

5.采用粉尘法防病害

西红柿开花是第一次喷1∶1的百菌清和万霉灵粉尘剂各0.5千克,以后每半月喷一次万霉灵粉尘,共喷5次,秋茬喷三次便可。

日光温室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一、优化日光温室结构

建设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是获得高产、高效的前提。温室采光性要好、保温、防风、抗压,我们经过不断改进设计的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其主要技术参数是:

(1)角度。温室坐北朝南,偏西5-10度,前屋面角50-60度。

(2)高度。温室中柱高度3.2-3.3米,高度1.5-1.7米。

(3)跨度。温室跨度5.5-6.5米较适宜。

(4)长度。温室长度应为50-60米。

(5)墙体厚度。后墙如采用砖墙,应为双240毫米空心墙,如采用土墙,则以底宽1.5米,上宽1-1.2米。

(6)拱架。可根据自身条件选用钢筋、钢筋水泥、竹木结构拱架。

二、合理安排茬口,提高复种指数

根据市场行情,合理安排温室全年茬口是增产增收的关键。常用的茬口是冬春茬、秋茬、冬茬。冬春茬以果菜为主,有黄瓜、番茄、青椒等;秋茬以果菜为主,叶菜为辅,有黄瓜、番茄、青椒、甘蓝、芹菜等;冬茬以叶菜为主,如香菜、油菜、小白菜、蒜苗等。一般每年栽培3-5茬,其主要栽培模式为:

(1)黄瓜番茄蒜苗。

(2)黄瓜黄瓜油菜。

(3)黄瓜青椒油菜。

(4)番茄黄瓜香菜。

(5)芹菜黄瓜青椒。

(6)蒜苗黄瓜番茄。

(7)蒜苗蒜苗番茄青椒。

(8)油菜番茄番茄油菜香菜。

三、选择高产、优质、高抗逆的蔬菜品种

应选用适合温室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的蔬菜品种,黄瓜栽培选用长春密刺、新泰密刺、津绿、津春二号、温棚二号、中农一号等;番茄栽培首选中杂九号、毛粉802、L402、加粉十号、沈粉三号、大黄156等;青椒品种选用牛角椒、赤峰长椒、湘研一、三号等;芹菜选用天津实芹、玻璃脆、意大利冬芹、西芹等;西葫芦选用早青一代、灰采尼;甘蓝选用中甘十一号、京丰一号等。

四、推广膜下暗灌等节水技术

重点推广膜下暗灌及软管滴灌等节水技术,尤其早春栽培,不仅可以起到提高地温,促根控秧的作用,而且可以降低室内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减少打药次数。另外,节水节电效果明显,降低了生产成本。

五、采用二氧化碳施肥技术

二氧化碳是光和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据有关资料介绍,白天10-12时二氧化碳浓度最低,达到100毫克/千克以下,远不能满足作物光和作用的需求,因此,为增加蔬菜产量,应进行二氧化碳施肥。主要采用二氧化碳发生器、二氧化碳颗粒肥,以及最简易的硫酸与碳酸氢铵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法,可以增产15%-20%。

六、推广嫁接技术

对于早春温室内栽培黄瓜、茄子的农户,为了减少黄瓜枯萎病、茄子黄萎病的发生危害,应采用嫁接技术,一方面,可以抗低温,抗病性强,另一方面,植株长势旺,产量高。

七、加强增温保温措施

(1)采用双层棚膜,也可采用单层棚膜,而前屋面内侧张挂1.2-1.5米宽的棚膜,以利保温。

(2)温室内扣小拱棚。

(3)温室前挖防寒沟保温。

(4)夜晚利用草毡或棉被覆盖棚膜保温。

(5)温室后墙张挂反光幕,靠近反光幕的地方,作物采光性好,提高了室温,室内增温3-5℃。

通过以上增温保温措施,可以有效防御外界不良天气对蔬菜生产的影响,达到早熟、增产、增效作用。

八、室内多样化栽培

随着温室栽培面积的日益扩大,栽培种类不应局限于蔬菜,应栽培一些种植面积较小、效益较高的作物。如:特菜、食用菌、花卉,还有草莓、葡萄、油桃等。

白萝卜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


适宜品种
长春大根、白玉大根、关云萝卜、日本春白萝卜
栽培技术
1. 地块选择及整地施肥
白萝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但是要想获得优质产品,需要选用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沙壤土。同时需要避开前茬蔬菜为十字花科的地块,最好选择前茬为瓜类或豆类作物且无农药残留的地块。
播种前深耕25~30厘米,结合深耕施足底肥,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000~5000千克,磷酸二铵40千克;底肥必须腐熟、细碎,与土壤均匀混合,这样能促进土壤中有效养分和有益微生物的增加,同时有利于蓄水保肥。
2. 起垄覆膜及插种
白萝卜作畦方式因品种、气候、土质等条件而异。一般大型品种多采用起垄栽培,垄高35~40 厘米,垄宽60厘米,垄距25厘米;最后将垄面覆上地膜,准备播种。温室白萝卜播种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元旦或春节前上市。大棚栽培时,1月下旬到2月中旬播种,4月上旬开始采收;中小拱棚加地膜覆盖,可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播种,4月中旬开始采收。种子质量的好坏,对萝卜植株的生长与产量影响很大。为了出苗整齐、苗全、苗壮,播种时应该精选饱满、健全的种子,淘汰干瘪、破碎、霉变的种子。有条件的还可以购买带有包衣的种子。白萝卜的大型品种多采用穴播。种植密度一般为株行距25厘米40厘米左右。
播种前,要先在垄面上确定播种的位置。为了提高播种效率,最好使用打眼器,打眼后要将打眼处的地膜撕掉。为了保证出苗快、出苗整齐,播种前要进行充分浇水,使穴坑内的土壤含水量达到80%以上。这样,不仅有利于出苗整齐,而且可以降低地表温度,避免幼苗被灼伤而感染病毒病。每个穴播眼里放2~3粒种子,注意一定要使种子在眼内摊开,不要紧挨着,以免日后出苗拥挤,影响出苗质量。播种后覆盖1层细土,覆土厚度在1~2厘米。
白萝卜属于半耐寒性蔬菜,喜温和凉爽、温差较大的气候。在2~3℃时种子就可以发芽,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
3. 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从幼苗第1片真叶展开到破肚这段时间,称为白萝卜的幼苗期。这段时间,幼苗要求较高的温度和较强的光照才能充分发育,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夜间温度在12~18℃。大约15天左右,此期有7~9片真叶展开。在此期间要着重抓好防冻工作,防止低温导致幼苗春化抽薹。如果遇到强冷空气时还要在棚室外部加盖防寒物。
(2)间苗
幼苗出土后生长迅速,为了保证苗齐、苗壮,应及早间苗,白萝卜苗期一般间苗2次。第1次间苗在予叶展开时,3片真叶长出后进行。第2次间苗是幼苗出现4~6片真叶时,此次间苗每穴留1株幼苗。
(3)水分管理
白萝卜在发芽期、幼苗期需水不多,再加上播前浇的底水,因此,从发芽到子叶展开基本不需要浇水。定苗后到破肚前可以浇1次小水,以利于直根下扎,促进根系发育。
(4)莲座期管理
白萝卜破肚后,进入叶片生长盛期也就是莲座期,这段时期叶片迅速生长,肉质根逐渐膨大,需水和需肥量增多,这时要适当浇水并追肥。每667平方米随水冲施硫酸铵20~25千克;但要防止浇水过多,引起萝卜根部分叉,以保持田间地面见于见湿为准。当第2叶环的叶片大部展开时,适当控制浇水,防止叶秧陡长。这段时间白天温度控制在18~28℃,夜间温度控制在15~18℃。平时加强通风,加大通风量,通风时间也可以延长1~4小时。
(5)肉质根生长期
在肉质根形成期,如果土壤干旱,气候炎热,肉质根容易发生膨大受阻,表皮粗糙,并出现辣味增强、糠心的现象,使品质下降。而土壤含水量偏高也不行,含水量过大,土壤通气不良,肉质根皮孔加大,也会影响商品品质。一般土壤含水量稳定在20%左右较为适宜。肉质根膨大盛期也是白萝卜需水量最多的时期,这时一定要保证充足、均匀的水肥供应。一般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结合浇水每亩冲施三元复合肥30~35千克。浇水时要小水勤浇,防止一次性浇水过大,造成植株地上部分徒长。
(6)中耕除草
白萝卜生长要求土壤中空气含量高,所以必须保持土壤疏松。萝卜生长期需多次中耕松土,尤其在幼苗期,气温相对高些,雨水多,杂草生长迅速,要勤中耕除草。中耕时应由浅到深,保持土壤疏松透气。长形露身的萝卜,因为根茎部细长软弱,常易弯曲、倒伏,生长初期需培土壅根,防止倒伏致使以后形成弯曲萝卜。
4. 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1)先期抽薹
如果苗期处于10℃以下的低温达到10~20天,就会使白萝卜出现春化作用。春化后如果再处于12小时以上的日照条件下,白萝卜就会出现抽薹现象。因此播种时气温应维持在10℃以上。另外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肉质根迅速膨大,提早上市。
(2)畸形根
白萝卜在肉质根膨大期如果主根生长受阻,使侧根在特殊条件下发生膨大,就很容易形成多条畸形根。预防措施是播前深耕土壤,对含有较多石块的土壤要先进行清理;另外,不要施用未腐熟的堆肥,或浓度过大的肥料,同时注意调节施肥位置,避免肥料直接接触根部;除此之外,还要防止土壤病虫害对肉质根的危害。
(3)裂根
白萝卜裂根一般有纵裂或横裂,还有根头部的放射状开裂。裂根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分供应不均匀所致。特别是肉质根形成初期,土壤干旱,肉质根生长不良,组织老化,质地较硬。生长后期营养和供水条件好时,木质部细胞迅速膨大,使根内部压力增大,而皮层及韧皮部不能相应地生长而产生裂根。预防措施是肉质根形成期间均匀供水,避免忽干忽湿。
(4)糠心
糠心是萝卜栽培中非常常见的问题,它不仅使肉质根重量减轻,而且使淀粉、糖分、维生素含量减少,品质大大降低。生长速度快,肉质疏松的品种容易糠心;肉质根形成期间光照不足,同化物减少,茎叶生长受阻容易糠心;肉质根生长后期,施用氮肥过多,生长过快也容易引起糠心;播种期过早容易引起糠心;收获过迟、土温过高、缺水、呼吸作用强等也容易引起糠心。预防糖心的措施:首先要选择不易糠心的白萝卜品种;另外要适期播种,避免春化现象,并注意通过合理密植,适期收获等配套措施来解决糠心的问题。
(5)肉质根表面粗糙和白锈
白萝卜表皮粗糙的主要原因是在不良生长条件下,尤其生长期延长,叶片脱落后使叶痕增多,从而形成粗糙表皮。白锈是接近丛生叶的一端发生白色锈斑现象。白萝卜出现白锈和表皮粗糙主要是由于播种期过早或生长期过长引起的。预防措施是生产上应适期播种,及时采收,以避免和减轻萝卜表面粗糙和白锈现象的发生。
(6)苦味与辣味
白萝卜有苦味是因为肉质根中含有苦瓜素,它是一种含氮的碱性化合物。气候炎热干旱,有机肥不足时,往往产生较多的芥辣油,使辣味增加,降低品质。预防措施是在栽培管理上,根据土壤中养分含量合理施肥。合理调整氮磷比例,就可以减少苦瓜素的形成,相应地减少了苦味的出现。防止辣味的措施首先是选用优良品种;在管理上,精耕细作、合理施肥、浇水,及时防治病虫害,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保证植株健康生长,减少芥辣油的形成和积累。
5. 采收
白萝卜的收获依照品种和上市期而定。收获过早产量低、口感不好;收获过晚肉质根容易受冻,引起空心,品质变劣。采收的标准是当叶色转黄褪色时,肉质根充分膨大,根部直径膨大到8~10厘米左右、基部圆钝、长度在25~30厘米时采收比较合适。萝卜采收拔出后,切掉大部分萝卜叶秧,只留下5~6厘米长就可以上市了。
病虫害防治
白萝卜的主要病害有花叶病、病毒病、软腐病和黑心病等,白萝卜的害虫主要有蚜虫、菜青虫等。
1. 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降低病虫源数量;培育无病虫害壮苗,播前种子应进行消毒处理;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进行施肥和浇水,保持田间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
2.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释放天敌,如捕食螨、寄生蜂等;使用生物杀虫剂,如BT等杀死害虫。
3. 药剂防治
病毒病可在发病初期用20%的病毒年1000倍液防治,霜霉病可用50%甲霜灵500倍液防治;软腐病可在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防治;菌核病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每隔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蚜虫、菜青虫、小菜蛾可用10%吡虫啉1500倍液或48%乐斯本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在收获前20天,每周喷施1次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连喷2次,对提高产量和肉质根品质具有良好效果。

无公害丝瓜栽培技术


名称无公害丝瓜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瓜类-丝瓜
适宜品种五叶香丝瓜。

栽培技术
丝瓜作为一种绿色、无污染的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在伏缺期间,更是成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蔬菜之一。为提高丝瓜的品质与效益,现将无公害丝瓜的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选用优良品种

五叶香丝瓜是姜堰镇菜农从地方品种中,经长期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具有结果早、品质优、香味浓等优良特性。该品种也是姜堰市在江苏省最早注册的绿色蔬菜品种。

2.适期早播

2月16日前后,在塑料大棚架内两侧穴播丝瓜种子。3月16日左右定植,5月3日即可上市,比露地栽培提早25天以上。

3.肥料运筹

(1)重施有机肥:将人畜粪、饼肥、绿肥、沼气水,经高温堆沤、沼气发酵等无害化处理后作基肥深施。一般每667平方米施25 300千克优质腐熟粪肥或100千克饼肥加50千克高浓度复合肥。

(2)选择适宜的氮素化肥:尿素、碳铵、硫铵、氯化铵,在土壤中可离解成铵离子而被蔬菜趿收利用,一般不会造成污染,而硝铵、硝酸钾等硝酸盐氮肥,在土壤中会离解成硝酸根离子,被蔬菜吸收积累到一定量后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据研究,硝酸根离子可能会致癌。所以,丝瓜在盛果期追肥时,以施用铵态氮和酰铵态氮肥料为好,一般每667平方米穴施50千克碳铵。生长中后期,须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3)适施氮肥:冬春季应少施氮素化肥,以减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而夏秋季则应酌情多施。

(4)化肥深施:蔬菜田施肥,因地表和土壤上层氧气充足,并含有大量硝化细菌,化肥深施有利于促进土壤中铵态氮离子转化为硝酸根离子,人体食用后会受害。

4.科学管理

疏理藤蔓,丝瓜未上棚架前应摘除侧蔓。上架后,出现2-3个瓜蕾就应摘心,剪除过高的雄花序;在主蔓尖端叶腋里留2个副蔓,余者摘除。当副蔓长到10叶左右时摘心去雄,并抹除主蔓下部的部分老叶。然后在2个副蔓最前的一个叶腋里再各留一个支蔓。

5.及时中耕

根据杂草发生及土壤板结情况,适当进行几次浅中耕、松土锄草。结合培土以免根部外露。


6.分批采收


丝瓜以嫩瓜供食,其采收适期弹性很小,从开花到商品成熟仅10天左右。若不及时采收,就会发生纤维老化而丧失食用价值,且会影响后续坐果。故盛果期最好每隔1-2天采收1次。

7.延后管理

在7月底施1次腐熟的薄水粪肥、结合松土、培根、浇水,在植株根附近穴施高效复合肥。8月初用2%的尿素溶液加2袋肥力宝叶面细喷雾,以养根保叶,可延长采收期至9月中旬,可比常规延后约20天。

病虫害防治
无公害丝瓜的病虫害防治,可利用生物农药与自然天敌相结合,如食蚜蝇、蚜茧蜂、七星瓢虫来防治蚜虫、食心虫等害虫;对于丝瓜苗期猝倒病,可用2 000倍70%敌克松液喷洒;对于中前期炭疽病,可于发病初期用75%灭菌清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如发现蜗牛,可用灭蜗灵防除,并结合人工捕杀。

博杰605黄瓜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黄瓜营养丰富,产量高,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随着保护地栽培的推广,黄瓜栽培的面积不断增加,特别是利用大棚进行早春黄瓜的栽培已成为黄瓜栽培的主要形式。利用大棚栽培黄瓜,可提前播种,提早上市,投资少,收益高,但早春黄瓜大棚栽培必须选择适宜的品种,了解品种的特性,再配合高产栽培技术,才能获得高产。博杰605黄瓜特别适宜早春大棚栽培,现将其品种特性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特性
春提前大棚黄瓜栽培前期温度低、后期高,因此选用前期耐低温后期耐高温的品种。博杰605黄瓜耐低温又耐高温,耐弱光又耐高湿,株型好,叶片中等偏小,利于通风透光,深绿色;下瓜早,不易化瓜,成瓜性好,腰瓜长33~35厘米,瓜条棒状,整齐度好,密刺,颜色深绿,腔小肉厚,果肉淡绿色,口感好;抗性强,特别适合大棚栽培。
2. 育苗
(1)营养土的配制
营养土应用近3~5年内没有种过瓜类蔬菜的田园土与优质腐熟有机肥混合,一般按田园土6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份的比例配制。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尿素0.5~1千克、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 千克、过磷酸钙2~2.5千克、硫酸钾0.5千克,充分混匀后加入多菌灵消毒。营养土配好后装进穴盘内备用。
(2)种子处理播种前将黄瓜种子晾晒1~2天,然后将种子放入100倍的福尔马林液中浸20~30分钟,用清水洗净药液后再放入50℃~55℃的温水中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30℃时停止搅拌,浸泡3~4 小时。浸种后将种子从水中捞出,摊开晾至种皮略于,再用浸水拧干后的湿毛巾包好在30℃下催芽,一般催芽30~36小时,芽长0.5厘米时即可播种。
(3)播种
春季大棚黄瓜栽培苗龄应大些,河南地区一般12月中旬至来年1月播种。选晴天上午播种,播种前一天浇透水,播种时将芽朝下放,每穴播升粒,播后覆土1 厘米.同时覆盖地膜。
(4)苗期管理
①温度管理
播后至大部分出苗前,加盖草苫增温,床内气温白天保持在28℃~30℃,夜间16玩完的~18℃,3天后80%幼苗出土后揭去薄膜,并适当降低温度,白天20℃~25℃,夜间12℃~16℃。定植前7~10 天进行炼苗,大棚草苫早揭晚盖,减少浇水,增加通风量和时间,白天20℃~25℃、夜间8℃~10℃。
②光照管理
幼苗出土后延长光照时间,及时清除棚膜上的水滴和杂物,晴天草苫应早揭晚盖。遇到连阴天,气温较低时,盖好草苫,天气晴好时,揭开草苫,使幼苗多见光。
③肥水管理
苗期浇水次数要少,如遇干旱可采用喷洒的方式补水,一般苗期含水量保持在60%~70%为宜。苗期一般不追肥,必要时可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
④壮苗标准
早春黄瓜栽培应尽量培育大龄幼苗。定植时幼苗应具有6~7片真叶,苗龄50 天左右,高度12~15 厘米,茎粗壮,节间短,叶片厚实,色稍深且有光泽,子叶肥大,无病虫害,根系发育良好。
3. 定植
(1)扣棚消毒
定植前20~30天扣盖棚膜以提高地温,旧棚要用次氯酸钠喷立柱和棚膜进行消毒处理或用百菌清等烟剂进行熏蒸消毒。
(2)整地施肥
每亩施用腐熟的有机肥600~800千克,将2/3有机肥均匀撒在棚内,然后深翻30~40厘米,使土肥混匀。
定植前将剩余的1/3有机肥再加上适宜的磷肥、氮磷钾复合肥混匀开沟施人定植行下方。采用大小垄种植模式,整地时大垄距80厘米,小垄距50厘米,垄高15~20厘米,株距25~30厘米,亩栽苗3500~3700株。
(3)定植
定植时期应尽量提前,一般在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5℃即可定植。晴朗无风的上午进行定植。定植按照适宜的株距挖穴浇水,水渗完后将苗坨放入穴内,覆土时将苗坨上表面略低于垄面1厘米,然后覆盖地膜,在苗上方开纵口将苗拉出,并用土覆严地膜。
4. 定植后管理
(1)温度管理
缓苗期密闭保温防寒,白天28℃~30℃,夜间13℃~15℃。缓苗后到根瓜采收前进行通风降湿,白天20℃~25℃,夜间12℃~16℃,防治徒长。盛果期要适当控温,白天25℃~30℃,夜间16℃~18℃。
(2)肥水管理
早春栽培地温较低,应及时浇水以促进缓苗。前期缓苗后浇缓苗水,浇水后进行中耕,并进行蹲苗。
根瓜坐住后进行追肥浇水,以后每隔5~7天浇水1次,浇水最好在晴天早上进行。结瓜盛期3~5天浇1次水,每隔一水追1次肥。
(3)植株调整
黄瓜长至6~7片叶子用尼龙绳或塑料绳吊蔓,S形绑蔓,随绑蔓将卷须、雄花及下部的侧枝及老叶去掉,同时将6叶以下的瓜码摘除以促进开花。当主蔓长至23~25节时摘心,促进多节回头瓜。
5. 适时采收
黄瓜达到商品果标准时要及时采收,一般2天采收1次,在盛果期一天采1次,特别是根瓜要适当早摘以防坠秧。黄瓜采收还要根据植株的长势来确定采收时期,植株长势弱的要早采,以促进长秧;植株长势旺的可适当晚收,以促进结瓜。
病虫害防治
1. 苗期病害的防治
苗期的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生理性沤根等。苗期病害以预防为主,可采用降低苗床的湿度、增加苗床温度、营养土消毒、种子处理等方式进行预防。猝倒病可用98%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防治;立枯病发病后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0%代森锰锌600倍液。
2. 大田病虫害防治
大棚黄瓜病虫害较为严重,应采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原则。黄瓜霜霉病、灰霉病可以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药防治,每6~7天1次;白粉病可用15%粉锈宁1500~2000倍液防治;角斑病用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喷雾;白粉虱用黄板诱杀成虫或10%的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喷药:蚜虫可用黄板诱蚜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药。

千叶红


品种名称千叶红

分类 绿叶菜类-叶菾菜(叶甜菜)
学名Beta vulgaris L.var.Cicla Koch.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春社蔬菜科技研究开发中心
品种来源从地方品种中选出。

品种描述
植物学特征

茎短缩,营养生长期叶簇生。叶片肥大,紫红色,长卵圆形或卵圆形,叶面有皱褶,叶缘无缺刻。叶柄断面呈凹字状,肥厚、肉质、鲜红至紫红色。复总状花序,花白色。聚花果(内含种子2~3粒),千粒重100~160克。

生物学特性

2年生草本植物。喜冷凉湿润气候条件,较耐寒,也较耐热。种子在4~5℃时便可发芽,22~25℃时发芽良好,叶簇在日平均温度14~16℃时生长良好,属低温长日照作物。怕涝,适宜在肥沃疏松、通气性好、中性或弱碱性土壤中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多进行春季或秋季栽培。春季在终霜前后直播于露地,也可提前在保护地播种育苗,然后移栽;秋季于初霜前至少90天左右播种;冬春季也可进行保护地栽培。

2.种植行距26~33厘米,株距20~26厘米。

3.当植株长有7~8片叶时即可开始陆续剥叶(每次2~3片)供食。

适宜地区
南北各地均可栽培。

丝瓜露地栽培技术


名称丝瓜露地栽培技术

分类 蔬菜
资料来源苏小俊. 瓜类蔬菜无公害高效栽培重点、难点与实例[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

栽培技术
根据丝瓜的生物学特性,丝瓜露地栽培须安排在无霜期内进行。因我国南北各地无霜期差异较大,露地栽培播期略有不同,华南地区无霜期短,一般春、夏、秋三季均可栽培。海南和台湾两省则冬季也能栽培。长江流域一般以春栽为主,现在部分城市郊区也有秋栽,秋播6-7月播种,9-10月采收。

1.品种选择

露地栽培品种选择范围较广,一般根据当地消费习惯和丝瓜上市时间来选择。早熟品种可选择早杂一号肉丝瓜、早杂二号肉丝瓜、咸宁肉丝瓜。喜食白皮丝瓜的地区可选择早杂三号白皮肉丝瓜。

2.育苗

为了将丝瓜的生育期提前,目前一般采用温室、小拱棚育苗以保证丝瓜种子出芽期和苗期生长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1)育苗土的准备:育苗土的选择应在播种前两个月开始准备,选择4-5年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土壤,首先将畦面土壤深翻,以便阳光充分晒土,使营养土经过较长时间的熟化、净化,达到疏松透气,杀灭病原,让有机物矿化,速效养分增多的目的。

(2)育苗土的配制:将准备好的育苗土打碎、过筛,然后2-3周配制好育苗土,并加入适量的过磷酸钙和杀菌杀虫剂。营养土充分混合后,堆放在一起用塑料膜密封2-3周,效果更好,同时也不易烧苗。

(3)播种期: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播种期,因露地栽培定植要在当地终霜期后进行,温度要求稳定在15℃以上,苗龄30-40天,故播种应安排在定植前30-40天进行。华南地区可以在2月上旬播种,长江流域应在3月上旬播种,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应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长江流域秋播应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华南地区秋播7-8月上旬播种。

(4)播种量:丝瓜春栽密度较夏秋播要小,但春栽育苗时温度偏低,成苗率一般在80%左右,故春秋播用种量基本持平。早熟品种每667平方米植1 500-2 000株,中熟品种每667平方米植600-800株。无棱丝瓜种子千粒重一般为50-60克,早熟品种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50克左右,中晚熟品种用种量100千克左右。有棱丝瓜千粒重一般为60-75克,每667平方米用种量150克左右。

(5)催芽:将种子浸泡在55℃左右的温水中,不断搅拌,自然冷却至30℃左右继续浸泡6个小时,种子涝出后用清水洗净,用纱布包好,上覆一层塑料膜,然后置于能保持28-30℃地方催芽。约24小时后开始发芽,36-42小时即可播种。

(6)播种:当丝瓜有70%出芽后,即选出芽种子播种。播种前营养钵应浇足底水,如果此时外界温度偏低,浇水不宜偏多,能保证表面盖籽土浸湿即可。播种时,每钵一粒,将芽尖(根尖)向下轻轻插入土中,上面覆盖经过消毒的细土,表土厚度不超过2厘米。盖土太厚,一是地温回升慢;二是遇到低温阴雨天,易烂种,苗破土无力,不易出苗。表面覆土低于0.5厘米厚时,容易出现带帽苗,此时就应及时加盖覆土或人工摘帽。

(7)苗期管理:播种后,苗床内温度白天保持25-30℃,夜间不低于15℃,幼苗出土后,温度可适当降低。苗期温度过高,秧苗易徒长,花芽分化延迟;温度过低,则秧苗易受冻,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同时也容易影响花芽的正常分化。合理密植,一般早熟品种作春季早熟栽培时应适当密植,株距25-30厘米,每667平方米植丝瓜1 000-1 200株,晚熟品种生育期长,侧枝结瓜也较好,可适当稀植,株距50-60厘米,每667平方米植600-800株。当气温稳定在18℃,土壤10厘米深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便可定植。丝瓜耐寒性较差,不宜定植过早,否则影响植株正常发育,定植应选冷尾暖头的天气进行。

3.定植后的管理

(1)定植:定植时应使幼苗子叶平畦面再行培土,栽完苗后一定要浇足定根水,以促进缓苗,使丝瓜在生长过程中早发棵,早结果。

(2)肥水管理:春露地丝瓜生育期较长,对营养需求量大,为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除施足基肥外,应提高追肥量,坚持苗期多次施,花期轻施,果期重施的原则。定植成活后,结合浇水追施浓度为10%的腐熟人粪尿1-2次作为提苗肥,促进根系的发育和抽蔓。抽蔓期应追施0.3%速效性水肥2次,促进茎蔓的生长,为雌花提供充足的营养。上架后,植株生长加快,根系吸收能力增强,此时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同时进行,可以适当提高追肥量,追施20%左右腐熟人畜粪1-2次,促进幼果生长发育。等第一批果实采收后,每667平方米应沟施三元复合肥20千克,饼肥50千克,随即覆土,发现土壤发裂,应及时沟灌1次水。每采收1-2次,离植株根部30厘米追施30%左右腐熟人畜粪1次。

(3)搭架:丝瓜抽蔓后应及时设立支架,支架方式根据各地资源因地制宜,北方多利用大棚或温室骨架爬蔓或吊蔓,南方多搭平棚架,也有人字架栽培。丝瓜茎叶茂盛,连续结瓜性好,棚架一定要牢固。露地栽培丝瓜,常出现徒长现象,特别是华南地区,因此需及时引蔓、压蔓、盘蔓。一般在蔓长5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压蔓,70-80厘米时进行第二次压蔓。在上架前,让瓜蔓盘曲在畦面上生长,待雌花出现后再进行之字形引蔓、上架。

(4)整枝疏花:搭架以后,及时引蔓上架,以后每隔4-5节绑一次蔓,绑蔓时不宜捆扎得太紧,以免影响植株的生长,最好是捆扎叶柄。上满架后将植株的生长点朝一个方向,铺满棚架后再反向捆扎。早熟品种应利用主蔓结瓜,茎部发生侧枝和过多的雄花及畸形果应及时摘除。中晚熟品种定植过稀时,可选择1-2条健壮的侧蔓结瓜。结果盛期,应及时摘除植株下部衰老的黄叶,以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采收:春露地栽培的丝瓜从定植到收获,早熟品种需40天,中熟品种需60天以上。早春温度低,果实发育迟缓,一般单瓜在50千克左右即可采收,做到大苗收大果,弱苗提前收。前期雌花闭合12-15天采收,盛收期一般雌花闭合8-10天即可采收,每天早晨采收1次。商品瓜成熟的标准是果柄稍变色,茸毛减少,果肩变硬,瓜身饱满,皮色鲜亮。采收时用剪刀从果梗基部剪下,避免拉伤植株。如果采收不及时,种子硬化,品质下降,甚至不能食用,但采收过早,也会影响产量。采收时间以早晨气温低时采摘为好,此时呼吸量小,消耗量小,易保鲜。若远距离销售应用报纸或塑料包装后装箱运输,尽量减少碰伤,以免瓜皮变成褐色。

大棚早姜—丝瓜套种技术


 此模式667平方米产早姜(7-8月收获)1500-2000千克,产丝瓜2000-2500千克,常年产值5000元以上,喜食嫩姜地区(如四川)常超过万元。

一、培育姜芽

种姜催芽在2月中旬进行,根据姜茎粗细按每667平方米准备种姜400-500千克。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地方挖一个50厘米深的圆坑。坑的大小因种量而定,坑内填草叶、浮萍或马、牛粪等酿热物,要踩紧压实并高出地面10厘米,上面盖细土,踩紧后达13-15厘米即可。早春寒冷地区(如江汉平原)酿热物宜多装。另外按1∶3000倍拌姜瘟净药土备用,每100千克种姜药土50千克。

出窖种姜水分较重,最好晒1-2天,选种皮及姜芽眼完整,节间饱满,无病、虫、伤块根切种或手掰,每块保证一个以芽眼,质量在40-80克间选择,以60克最佳。切口用新鲜草木灰蘸一层促进愈合。

先在芽床上撒一层药土,再把姜块平放在上面并留出适当空隙,酿热物四周留出10厘米边缘,放姜10厘米厚再撒一层药土,种姜堆放高度50厘米,堆完后顶部及周围覆盖稻、麦壳及稻草(均需浸温)15-20厘米,再盖薄膜(越厚越好)保湿。

催芽期间,种姜堆内保持湿度70%-80%,湿度不够灌温热水加温。温度保持15-30℃,晚上温度过低要增加覆盖,晴天温度过高要揭膜。

二、施肥整地

生姜忌涝忌旱且耐肥喜湿,应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地种植。2月深耕坑土、以促进土壤熟化。3月中旬搭大棚、跨度以480厘米或630厘米为标准。若较干时在棚内灌透水,散松后按姜沟90厘米(棚两边60厘米)。姜埂60厘米划线,把姜沟土取出堆于姜埂并深紧踩实。姜埂做成梯形,梗面宽40厘米,埂高20-25厘米。

拉姜沟净面积施基朋,早姜总施肥量可全作基肥,也可留少量作追肥。一般每平方米施氯化钾50克。过磷酸钙120克,尿素80克或施每平方米复合肥200克,尿素30克。然后翻耕20厘米,使肥与土混匀,耙平后铺90厘米宽薄膜并闭硼。底肥可分2次隔7-10天进行,2各50%的面积。

三、移栽

4月上旬左有,约5%姜芽长到1.5-2.5厘米时即可移栽。先揭去姜沟薄膜,按20厘米25厘米规格撬窝,窝深10厘米,种姜一律按芽南母北定向移栽。姜根再生能力差,栽放时要平展,盖土要轻、尽量不伤根毛,栽后用1200倍液浇定根水,若土干要浇透,最后耙平畦面覆膜,拉紧四周并用土压紧。

四、大田管理

姜出芽期不要通风,高温高湿有利于姜芽生长。姜芽出土齐苗后,若有土壤干白的现象需在上午10点钟前浇透水,此法在整个生长期使用。待大部分姜苗长出粗叶以后要在晴天温度较高时揭膜通风,棚温控制在35℃以下,此法坚持到揭膜前,姜苗具有10片左右叶时667平方米用尿素10千克加水5000千克浇1次,并撬散埂部土,培土厚度5-7厘米,不要撕地膜。待8%以上的姜窝具有3株苗时,再撬散埂土及埂基培土,使姜埂变成沟,沟深15厘米左右。待气温稳定在25℃以上时揭去棚棚。

此法每667平方米栽生姜7000窝以上,窝质量250克左右即可收获。早姜不以产量力主,以市场价格及效益作为收获标。

五、丝瓜套种

生姜齐苗后用营养钵育丝瓜苗,选用大棚专用丝瓜按每667平方米宽棚1200窝,窄棚1350窝(包括损耗1500窝)备苗,每钵播2颗,育苗在棚内空地进行。

生姜第二次培土后,沟内按40厘米窝距起土堆栽苗并浇透定根水,丝瓜每窝施复合肥50克作基肥。瓜苗长到5叶后插竹竿或接塑料绳引蔓。

丝瓜6叶左右开始结瓜,瓜曼具有2节雄花和3节雌花后摘心,第二批蔓照此整枝,一般收两批瓜后瓜蔓长到2米左右,与大棚揭膜差不多,揭膜后引蔓上棚架。丝瓜注意霜霉病防治。

生姜、丝瓜共生后期,瓜蔓的遮光率以40%-50%为宜。

青米苋


品种名称青米苋

分类 绿叶菜类-苋菜
学名Amaranthus mangostanus L.

品种来源上海市郊区地方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高大,生长势强,分枝较多;叶片卵圆形或阔卵圆形,长9厘米,宽8厘米,先端钝圆,绿色,全缘,叶面微皱。叶柄绿色,长6厘米。分枝多,侧枝生长势强,可分批多次采收。叶肉较厚,质地柔嫩,品质优良。中熟,生长期50天左右。耐热。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量1500~20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上海地区4月中下旬播种,一般为撒播。可间拔幼苗食用。播前施足底肥。6月上旬开始收获,分3~4次采收。

适宜地区
适宜上海市及与其生态相似地区种植。

阿克瑞亚(Agria)马铃薯


白雪原 220281198112288616 13671275257品种名称阿克瑞亚(Agria)

分类 薯芋类-马铃薯
审(认)定年份1998年

审(认)定情况1998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炸条专用品种。

选育单位 荷兰农科(Agrico)公司
品种来源荷兰农科(Agrico)公司用Quarta为母本,Selmo为父本杂交育成,1994年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引进。经试种、鉴定和区域试验。目前尚未大面积地种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中熟品种,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100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约70厘米,茎粗壮,呈淡紫色,生长势强。叶片大而稍下垂,呈深绿色,复叶大而宽。开白花,花序大而繁茂。块茎长椭圆形,淡黄皮,薯肉深黄色,表皮光滑,大而整齐,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

品质分析:鲜薯干物质含量19.37%,淀粉含量14.1%,粗蛋白质含量1.93%,维生素C含量21.0毫克/100克鲜薯。薯块还原糖含量收获时为0.1%。炸条色泽指数低,薯块耐低温贮藏,贮藏5个月后,还原糖含量和炸条色泽基本不变。

抗性:植株高抗马铃薯重花叶(PW)和花叶病毒病(PVA),对轻花叶病毒病(PVX)病毒表现免疫。块茎轻感晚疫病,叶片中度感染晚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平播行距70厘米,株距30~35厘米,每亩适宜密度为3500~4000株。播前催芽,施足基肥,加强前期管理,及时培土中耕,结薯期和薯块膨大期及时灌溉,收获前一周停灌,有利于收获贮存。

适宜地区
适宜北方一季作区作晚熟炸条加工品种栽培。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