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宜多菜豆

2020-08-03

品种名称早宜多

分类 豆荚类-菜豆
选育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
品种来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菜豆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蔓生,主蔓第三节开始着生花序,花紫色,每花序开花3~10朵,结荚2~5个,荚长约20厘米、宽1.1~1.2厘米,单荚重约12克,商品荚青绿色。商品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种子肾形,黄褐色。早熟,从播种到初收春季栽培50天,秋季栽培43天。

栽培技术要点:广东地区春播期为12月至翌年3月,秋播期为810月。选择排灌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种植,不宜与豆科作物连作。畦宽含沟160~180厘米,种双行,每穴播2粒,株距约20厘米。应注意施足基肥,开花结荚期要及时追肥,以保证有充足的肥水。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扩展阅读

10011菜豆


品种名称10011

分类 豆荚类-菜豆
品种来源原产江西广丰县,当地称玉豆。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蔓生,无限结荚习性。较抗湿,病虫害较轻,丰产。枝叶繁茂,白花,白粒,生育期140天左右,为早熟品种。株高250厘米以上,单株荚数为35~60个,单荚粒数为2~3粒,百粒重40~50克。

产量表现:春播每公顷产干籽粒2250~3750千克。间作每公顷产干籽粒1500千克。

品质分析: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分析室分析,干籽粒平均含蛋白质21.80%,脂肪0.84%,淀粉45.30%。

栽培技术要点:种植密度一般每公顷6.0万~7.5万株。

适宜地区
除广西广丰普遍栽培外,在北京、天津、陕西渭南等地区试种,表现生长良好。

10009菜豆


品种名称10009

分类 豆荚类-菜豆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1981年从阿根廷引进。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蔓生,无限结荚习性。较抗旱、耐热,病虫害较轻。绿茎,白花,白粒,生育期140~150天,为中晚熟品种。株高250厘米以上,单株荚数为40~60个,单荚粒数为2.5~3.5粒,百粒重40~50克。

产量表现:每公顷产干籽粒2250~3750千克。

品质分析: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分析室分析,干籽粒平均含蛋白质20.48%,脂肪1.10%,淀粉45.79%。

栽培技术要点:种植密度一般每公顷6.0万~7.5万株。

适宜地区 在北京、天津、江西广丰等地区试种,表现生长良好。

宜油21油菜


品种名称宜油21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11年

审(鉴)定情况201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川审油2011001

选育单位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宜8A宜恢1号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株高229.3厘米,单株有效角果574.7个,每果15.6粒,千粒重3.73克。主序不实果率8.5%。花期倒伏面积1.25%。全生育日数221天,比川油21晚熟1天,比德油6号晚熟2天。

产量表现

2009、2010两年省区试16点次试验,点点增产,平均亩产189.92公斤,比对照川油21增产22.8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12.52%。 在2010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5点试验点点增产,平均亩产187.87公斤,比德油6号增产18.88%。

品质分析

芥酸含量0.08%,商品菜籽硫苷平均含量21.73mol/g饼,含油率40.39%。

抗性

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表现抗菌核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期:育苗移栽以9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2. 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000株。

3. 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

4. 适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四川省平、丘地区。

宜油13油菜


品种名称宜油13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3年

审(鉴)定情况200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川审油2003007

选育单位宜宾市农科所

品种来源以自育核不育两系宜4A作母本,恢复系198-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核不育两系中熟杂交油菜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扇形,匀生分枝,茎叶淡绿色,叶茎均有蜡粉,苗期、薹期生长均很强,分枝部位中等。着果密,种子圆形,黑色。株高209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7.7个左右。主花序长67厘米,单株角果数401.6个,每角果15.2粒,千粒重3.72克。

产量表现

两年省区试16点次增产一致,平均亩产157公斤,比蜀杂6号增产18.67%;多点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9.5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23.81%。

品质分析

在省区试中平均亩产157公斤,比蜀杂6号增产18.67%,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9.5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23.81%,含油率39。79%,全生育期215天。

抗性

抗倒能力较强,抗寒力较弱。

栽培技术要点

1. 播期以9月下旬为宜,苗龄30天左右移栽,直播推迟10天;

2. 每亩7000株左右,其他地区以当地最佳移栽密度为准;

3. 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增施硼肥;

4. 及早防治蚜虫。

适宜地区
适宜四川省平丘地区种植。

红玉豆菜豆


品种名称红玉豆

分类 豆荚类-菜豆
品种来源江西省早年由福建引进,在江西已有1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较晚熟,生育期210天左右。较耐热、耐旱,每公顷产青荚6000千克。植株蔓生,蔓长3~4米,小叶尖卵形,深绿色。第一花序着生于主蔓第十五节至第十七节。花淡紫色,每花序结3~5荚,荚扁平,长9厘米,宽2厘米,厚1厘米,青绿色,无茸毛。每荚种子2~3粒,种子近肾形,紫红色,具深色花纹,有光泽,种脐白色,百粒重60克。以种子供食,品质中上。

栽培技术要点: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每穴播2~3粒,行距70厘米,株距66厘米。每公顷施基肥22500千克,追肥以磷、钾肥为主,8月上旬至11月份分次采收。

适宜地区 广丰、横峰、上饶等县均有栽培。

10001菜豆


品种名称10001

分类 豆荚类-菜豆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1978年从美国引进。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直立,矮生。株高30~60厘米,早熟,抗旱、抗倒,耐盐、耐湿,不早衰。绿茎,白花,白粒,粒形斜菱形。单株荚数为15~25个,单株粒数为3~4粒,百粒重36~42克。单株籽粒产量15~25克。

产量表现:单作每公顷产干籽粒1500~2250千克。

品质分析: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分析室分析,干籽粒平均含蛋白质24.22%,脂肪1.15%,淀粉49.53%。

栽培技术要点:北京地区春播、夏播均可,种植密度一般每公顷15.0万~19.5万株。

适宜地区 在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陕西、江苏以及广州、广西、云南等地均可种植。

碧龙菜豆


品种名称碧龙

分类 豆荚类-菜豆
审(认)定年份2001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北京市审定。

审(认)定编号京审菜2001031

选育单位 北京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nf007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架豆品种,植株生长势强,蔓生。叶绿色,花白色,每序花数5~6个,结荚数3个,商品荚绿色,扁宽,长约20厘米,宽约2厘米,肉厚约0.3厘米,质嫩,纤维少,品质好。植株抗逆性强,适应地区广。

产量表现:嫩荚亩产1000公斤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北京地区4月中下旬露地直播;4月初覆地膜播种。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或壤土栽培。苗期水分不宜过多,结荚后加强水肥管理。本品种也可作为春大棚保护地栽培品种。不宜作为秋播菜豆品种。

适宜地区 适宜北京地区春播及春大棚保护地栽培种植。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