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产6号豇豆

2020-08-10

品种名称丰产6号

分类 豆荚类-豇豆
选育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豇豆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少,叶薄、小,始花节位为8~14节。花紫红色,荚浅绿色,荚长68厘米、宽1厘米,早荚重约30克。双荚率高,结荚整齐,头尾均匀,耐老化,不露仁,品质优,耐热,抗病。早熟,春季栽培(4月前播种)从播种至初收60天,夏秋季栽培(5月后播种)需45天。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为1500~20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华南地区适合于39月种植,畦宽含沟150~180厘米,种双行,每穴播种2粒,行距40厘米、株距10厘米。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壤土或沙质壤土种植,用种量为2~2.5千克/亩。采用育苗移栽,播种后8~10天当第一对真叶展开时及时定植。基肥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苗期注意控制氮肥,防止徒长,开花结荚期适当施用氮肥,多施钾肥,(每7~10天追肥1次),必要时进行根外追肥,减少落花落荚。要注意中耕松土除草,合理密植,及时插架引蔓,加强通风透光。一般开花后约10天豆荚可达到商品成熟度,要及时采收。盛荚期后,应继续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翻花,以延长收获期,提高豇豆产量。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编辑推荐

丰产2号豇豆


品种名称丰产2号

分类 豆荚类-豇豆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豇豆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蔓生,植株生长壮旺,分枝力强,单株分枝2~3个,结荚数约14条,主茎花序着生节位5~6节,双荚多,结荚整齐,荚色浅绿,有光泽。一般荚长55~65厘米、宽0.8厘米,单荚重23克,荚肉紧实、长圆条形,荚面平滑有光泽,肉质爽脆,纤维少,品质优,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和抗逆性。适宜春、夏、秋季栽培。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为20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广东地区播种期为38月,忌与豆科作物连作,选择排水良好的田块种植。畦宽130~150厘米穴距20~23厘米,每穴播种2~3粒,用种量1.25~1.5千克/亩。基肥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苗期注意控制氮肥。防止徒长,开花结荚期适当施用氮肥,多施钾肥。要注意中耕松土除草,合理密植,及时插架引蔓,加强通风透光。采收要及时,盛荚期1~2天采收1次,采收期间每5~7天追肥1次。要及时对豇豆荚螟、蓟马、潜叶蝇、螨类等虫害进行防治,同时要注意防治锈病。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丰产3号豇豆


品种名称丰产3号

分类 豆荚类-豇豆
选育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豇豆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旺盛,分枝少,叶小,宜密植。荚青白色,长60~70厘米,宽1厘米,单荚重25~30克。双荚率高,不露仁,耐老化,肉厚,纤维少,品质优。早熟,春季栽培从播种至初收60天,夏秋栽培50天。耐热且抗病,田间枯萎病发病率低,夏季播种能正常生长结荚。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为1500~20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华南地区适合于39月种植,畦宽含沟150~180厘米,种双行,每穴播种2粒,行距40厘米、株距10厘米。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壤土或沙质壤土种植,用种量为2~2.5千克/亩。也可以和叶菜间种,采用单行植,畦边间作菜心、白菜等。采用育苗移栽,播后8~10天当第一对真叶展开时及时定植。注意施足基肥,开花结荚期要及时重施追肥,每7~10天追肥1次,防止早衰;必要时进行根外追肥,减少落花落荚。一般开花后约10天豆荚可达到商品成熟度,要及时采收。盛荚期后,应继续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翻花,以延长收获期,提高豇豆产量。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秋延后豇豆丰产栽培技术


名称秋延后豇豆丰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豆荚类-豇豆
适宜品种
选择耐高温,抗病性和抗逆性强,丰产的品种之豇28-2较宜。

栽培技术
1.整地作畦。重施基肥

深翻土壤,充分晒白,施用石灰,作高畦重施基肥。基肥能促进根瘤菌活动,多形成根瘤,对增加花序数目,延长盛果期有良好的效果,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500千克以上,过磷酸钙25-30千克,钾肥15-20千克。

2.选择播期

秋延后栽培的播种期是影响产量产值的技术关键,长沙地区以8月7-12日为最佳播种期。

3.播种育苗,合理密植

播种前用55℃温水加高锰酸钾0.1%浸种15分钟,洗净后再浸泡4-5小时。然后洗净晾干播种,播后盖一层碎土,透洒清水,缩水后用遮阳网覆盖,一般3-4天即可移栽。秋豇豆延后栽培由于后期气温降低,光照减弱,植株生长明显减慢,因此应适当密植,一般畦宽1.5-1.8米,栽植两行,株距30厘米,每穴栽4株,每667平方米栽植5 130穴左右。

4.前期盖网,后期覆膜

前期温度高,太阳辐射强烈,虫害发生频繁,采用防虫网覆盖既可防虫,又可降低温度,为豇豆生长创造良好的气候环境。后期温度降低,当温度降至15-18℃时,一般在10月上中旬以后应加盖塑料大棚膜,保温延缓豇豆的衰老。

5.合理施肥

豇豆开花结束前,对肥水的需求量不大,如肥水过多植株茎叶生长过旺,就会形成只长蔓叶、花序等,开花结荚节位升高,侧芽萌发,中下部不结荚。因此,前期宜适当控制肥水抑制过旺的营养生长。

在移植成活后,用15%浓度的入畜粪加少量氮肥,进行第一次追肥,促进幼苗生长,开始抽蔓后用20%-30%浓度的入畜粪追肥。

开花结荚后,需肥量逐渐增大,每4-6天施30%-40%入畜粪一次,促进生长;多开花,多结荚。

结荚盛期,需要更多肥水,如缺肥缺水,就会产生衰退,落花落荚,及时重施追肥,可防止早衰,促进翻花延后采收,提高产量。

病虫害防治
豇豆常见病害为根腐病、锈病和煤霉病,根腐病可用多菌灵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灌根。锈病和煤霉病可用65%代森锌粉剂500倍,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1 000倍液防治,一般在抽蔓期后,每隔5-7天喷施一次,连续3-4次,豆荚螟对秋豇豆花为害极大,常蛀食藤蔓、花荚而造成减产,防治上应在植株现蕾以后用90%的敌百虫或乐果800-1 000倍液,80%敌敌畏800倍液喷施,每隔3-4天一次,连续喷施3-4次。

豇豆秋延后丰产栽培技术


名称豇豆秋延后丰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豆荚类-豇豆
适宜品种
湘豇1号、宁豇3号和之豇28-2。

栽培技术
通过近3年的试验,我们初步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地气候特点的豇豆秋延后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平均667平方米产2 200千克,最高可达2 500千克,产值4 000-4 500元。采收期从10月上旬持续至11月下旬,较常规栽培收获期延后近1个月。

1.整地筑畦

豇豆秋延后栽培应选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大棚地块,pH6-7,忌连作。前作收获后及时清园,在播种前半个月,深翻晒土,杀死病菌和虫卵。每667平方米施酵素菌肥100千克、腐熟入畜粪2 500千克作基肥,耕翻入土,筑成1.2米宽的平畦,覆盖地膜。

2.选择适宜品种,适时播种

定植豇豆秋延后栽培期间,前期高温干旱,后期气温较低,且病虫为害较严重,品种宜选择耐旱、耐寒、抗病、高产的优良品种,如湘豇1号、宁豇3号和之豇28-2。

最适播种期为8月7-12日。先将苗床整平,充分浇湿,播种后覆盖约1厘米厚的营养土,再将营养土浇湿,以利齐苗、壮苗。如遇晴天,需覆盖遮阳网,以免土壤板结,造成沤种,不利于出苗,待种子发芽拱土后及时揭去遮阳网,子叶展开即可定植大棚。一般播种至定植约34天。行距70厘米,穴距30厘米,每穴3株。

3.加强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豇豆进入始花期后肥水必须跟上。每隔5-7天左右追施1次速效肥,并喷施1次植物动力2003作叶面肥,可有效地增加结荚率和单荚质量,提高产量。

10月中、下旬进入结荚盛期,此时气温明显下降,光照减弱,每隔4-5天追1次速效肥,隔12-15天左右喷施1次磷酸二氢钾或喷施宝,可有效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达到增加产量,防止早衰的目的。

结荚盛期快结束前及时重施追肥,可促进开花,延长叶龄,并促使有效侧蔓萌发和侧花芽形成,达到延长采收期、增加后期产量的目的。

(2)温湿调控:豇豆秋延后栽培,从定植至始收气温较高,可采用防虫网或遮阳网覆盖,以有效降低棚内温度。进入始收期后气温下降,前期覆盖防虫网的,可直接在防虫网上覆盖大棚无滴膜;覆膜后遇晴朗天气,须在上午9时左右将大棚两侧裙膜拉开,下午4时左右将裙膜放下,以加强棚内通风,有效降低棚内温度和湿度,否则易引起落花烂荚、病害爆发等。如遇久阴不晴,则在中午12时至下午2时适当将裙膜或大棚两头入口拉开,短时间通风,越往后气温越低,通风时间越短。

(3)植株调整:大棚豇豆秋延后栽培,除合理密植外,还应注意生长过程中的植株调整。

①抽蔓期及时搭架引蔓,架材可采用拇指粗、高度比棚顶略低的竹竿,也可用纤维绳垂直引蔓。应经常引蔓,使蔓在架材上有序攀缘,避免藤蔓交错,影响通风透光和操作。

②当藤蔓触到棚膜时,应及时引导蔓尖向两边长,以免藤蔓唯积在棚膜附近损坏棚膜,同时防止棚膜附近温度过高,灼伤植株蔓、叶,再者可增加透光性,提高植株下部的光合作用。

③及时清除病叶、老叶,减少养分消耗,防止植株早衰。

④结荚盛期结束时,新萌发的侧蔓要倍加管理,及时引蔓。

病虫害防治
①前作收获后及时清园,减少病害和虫害来源。

②深翻晒土,杀死病菌和虫卵。

③整地前覆盖25目白色防虫网,四周压实,可显著减少外来病源和害虫的侵入。据我们测定,防虫网对豇豆豆荚螟和美洲斑潜蝇的控制效果均在95%上。

④覆盖大棚无滴膜后应注意通风换气,降低湿度,减少病菌滋生。

⑤药剂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豆荚螟和美洲斑潜蝇。蚜虫可用50%乐果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防治。豆荚螟可用50%倍硫磷1 000倍液,或2.5%敌杀死4 000倍渡,或20%杀灭菊酯乳油4 000倍液喷雾。

天骄6号(宁椒6号)辣椒


品种名称天骄6号(宁椒6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苏审椒200101

选育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星光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用91-6/91-12作亲本,1993年育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极早熟品种,株型紧凑。株高55厘米,开展度约48厘米,不易早衰,株形直立紧凑,茎节距短。始花节位第6~7节,连续结果性好。植株上下果均匀,坐果率高。果实长灯笼形,嫩果果皮深绿色、光亮微皱,成熟果红色,长12~15厘米,果肩宽5厘米左右,肉厚0.3厘米,果腔小,平均单果重约28克。味中辣,脆嫩。结果后期果实仍大于同类品种,表皮光亮,外观美,比同类型品种辣味强。熟果鲜红色,转色均匀商品性好。兼有极早熟与大果型的特点。

产量表现

19981999年参加江苏省早熟组辣椒品种区域试验,前期亩产和亩总产分别为1109千克和2988千克,分别比对照通椒一号增产36.52%和3.4%,2000年生产试验,前期亩产和亩总产分别为1490千克和3660千克,分别比对照增产31.0%和3.5%。

抗性

抗病毒病、炭疽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9月底至翌年1月播种,2月中旬至3月中旬定植,忌连作。

2. 高畦覆膜,亩定植密度4000株,大小行定植。

3. 结果期每隔15天追肥、浇水1次。

4. 注意防病治虫。

适宜地区 适宜江苏省各地保护地栽培。

高产4号豇豆


品种名称高产4号

分类 豆荚类-豇豆
选育单位 汕头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汕头市种子公司育成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汕头市种子公司育成品种植株蔓生,侧蔓2~3条:小叶绿色。花浅紫色,主蔓第3~4节开始着生花序。荚长50~60厘米,芙厚0.7厘米,绿白色,单荚重20克。以主蔓结荚为主。品质中等。种子肾形,红色,有褐色条纹。

抗性

较耐热,耐湿性差,易感锈病及枯萎病。

物候期

早熟品种,播种至初收40~50天,播种期3~8月。

栽培技术要点

1. 选用良种,选择高产4号豆角品种,荚果长约70厘米,肉厚,产量高。

2. 提早播种,善作种子处理。一般豆角在春分前后播种,但为了提早上市,可提早在惊蜇前(农历二月初二)播种。播种前,按每500克种子用爱多收3包浸种,时间10分钟。待种子干后,拌上毒鼠药后方进行播种。

3. 整地起畦,精工点播,及时间苗,合理密植。选择土层深厚、疏松、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平整后东西向起畦,以利于通风透光,每畦宽1.2米,高20厘米,行人道宽30厘米。在畦面扒开一条宽10厘米、深5厘米的小沟,按1亩1.25公斤的用种量,每隔50厘米进行点播,紧接着依次投放蘑菇土、草木灰、碎泥土(注意:播种时千万不要施入化肥作基肥,覆盖物不超过2厘米为宜)。种子覆盖后,在其上面浇透水。两天后,每天小浇一次水,直到幼苗破土。待豆苗长高5厘米时,进行间苗,每穴留2株壮苗即可。

4. 科学施肥,叶面肥:豆苗破土5天后,亩用芭田硫酸钾复合肥5公斤,按每0.4公斤兑水50公斤的浓度,于黄昏6时后顺着苗淋施,次日凌晨应小洒一次清水。 追肥:豆苗出土15天,亩用芭田二号复合肥50公斤,在距豆苗主根30厘米处进行环沟施,沟深20厘米,宽5厘米,施肥后即行覆土。 花期肥:花期每三天喷洒一次爱多收,亩用爱多收4包兑水150公斤。 返枝豆追肥:豆角是由茎基部开始而逐渐向顶端开花豆的,当基部的豆角采收接近完毕时,为促其再显结豆能力,应及时追施返枝豆肥,亩用芭田硫酸钾复合肥5公斤兑水喷洒。

5. 杀虫防病,小苗刚破土时,淋施敌克松防治枯萎病;小苗长到50厘米高时,施杀螨剂农药;开花期直到幼果期,要注意喷施虫瘟1号生物杀虫剂,防治蚜虫及斑潜蝇。

6. 应注意事项,及时搭好竹子架,积极引蔓让其好好攀援,注重田间清园工作,利于通风透光,科学排灌水,做到不渍不燥。

适宜地区
适宜广东、广西、海南等南菜北运基地栽培。

镇椒6号(镇研6号)辣椒


品种名称镇椒6号(镇研6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5年

审(认)定情况200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苏审椒200503

选育单位 镇江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Y9012Y9028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早熟粗长羊角型辣椒,始花节位8~9节。植株生长势强,叶片绿色,株高65cm左右,开展度50cm左右。果实成熟期较早,粗长羊角型,黄绿色,果面光滑,果长16.8cm左右,果肩宽2.5cm左右,果形指数6.8左右,果肉厚0.2cm左右,平均单果重29.7g左右,味辣,成熟果鲜红色。

产量表现

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区试前期产量平均亩产1504.9Kg,比对照苏椒3号增产3%,总产量平均亩产3313.3Kg,比对照苏椒3号增产10.4%;2004年生产试验前期产量亩产1541.5Kg,比对照苏椒3号增产55.6%,总产量亩产3276.5Kg,比对照苏椒3号增产34.5%。

抗性

田间病害调查病毒病平均发病率29.2%,平均病情指数7.4,炭疽病平均发病率3.5%,平均病情指数0.8(对照苏椒3号病毒病平均发病率27.9%,平均病情指数7.6,炭疽病平均发病率2.4%,平均病情指数0.8),抗逆性较强。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露地栽培播种时期南京地区一般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保护地育苗,亩播种量50g左右。

2.适宜密度。株距30cm左右,行距50cm左右,每亩定植4500株左右。

3.合理施肥。重施基肥,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2500kg;适时适量追肥,追肥以三元复合肥为主。

4.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

适宜地区
适宜江苏各地露地栽培。

中豇1号豇豆


品种名称中豇1号

分类 豆荚类-豇豆
审(认)定年份1999年

审(认)定情况1999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审(认)定编号冀审豆99004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品种来源从尼日利亚引入的豇豆品种(系)中单株选出的F07531选系,经多年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良普通豇豆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极早熟品种,全生育期春播85天左右,夏播60~70天。株型紧凑,矮生直立,植株高度40cm左右。叶椭圆形,紫花,单株结荚10~18个,单荚粒数13~18粒,荚长18~23cm。籽粒肾形、紫红色,百粒重14~17g。

产量表现:适宜密植,高抗锈病,一般籽粒产量可达1500~3000kg/hm2。

品质分析:籽粒蛋白质含量高达25.27%,含淀粉49.3%。

栽培技术要点:

1. 整地:播种前应进行深耕整地,施好基肥。一般结合深耕每公顷施农家肥30000kg左右,混施450~750kg过磷酸钙。耕后将地耙平,开出小畦与排水沟,做到能灌能排。

2. 播种:地温10℃以上方可播种,一般播种期在4月中旬至7月中旬,可一年两茬。该品种生育期短,尤其适于夏播。播种方法可开沟条播,也可开穴点播。一般行距50cm,株距10~20cm,每公顷用种量45kg左右,播种深度4~6cm。

3. 合理密植:每公顷留苗密度15104株。

4. 田间管理:苗期需中耕除草2~4次。若与其他作物间作,随主要作物进行中耕除草。注意雨季排水防涝,天旱时要浇水。豇豆易受蚜虫、豆荚(野)螟、红蜘蛛及蚜虫传播的病毒病为害,因此在整个生长期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发现病虫时,一般采用敌百虫等农药防治。在植株叶面喷洒2~3次,以防豆象为害;在籽粒成熟收获后,可用磷化铝药物熏杀。

适宜地区
适宜在河北省长城以南中低肥力地块春夏播种植。

备注通过审定以来,累计在河北省推广3万多公顷。

之青3号豇豆


品种名称之青3号

分类 豆荚类-豇豆
审(认)定情况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豇豆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蔓生,分枝少,生长势旺。叶片较大,深绿色,花蕾绿色。早熟,春季露地栽培,播种至始花需35~40天,全生育期90~100天。初荚节位在第三至第四节,10节以内有花序的节位达50%。荚长约70厘米,单荚重25克左右。荚绿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之豇28-2高,质糯,味美,营养价值高,速冻加工与鲜荚炒食均优。种子紫红色,肾形,平均百粒重15克左右。抗病毒病、疫病,较耐锈病。总产量比之豇28-2增产7%;与生产上应用较多的绿豇豆品种与宁波青豇豆相比,早期产量成倍增加,总产量增加50%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作春夏季栽培,长江流域露地直播适宜播种期为4月下旬至7月中旬,以春播更为合适。栽植行距75~80厘米、穴距30厘米,每穴3株。其他管理同一般豇豆生产。

适宜地区
除高寒地区外全国各地均可栽培。尤其适宜在习惯种植绿豇豆地区或对色泽要求不严的种植区栽培。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