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砸一号西葫芦

2020-08-10

品种名称拍砸一号

分类 瓜类-西葫芦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该瓜是一代杂交金丝搅瓜品种,极早熟,全生育期70~75天,株高65厘米,开展度50厘米,无蔓生长,主蔓结瓜。全株叶片14~16片,3~6叶见雌花进行人工授粉,整枝拿权,每株结瓜1~2个,单瓜重2~3公斤,最大的5公斤,每亩产量4000~5000公斤。主要以老瓜为食。食用时,用力拍砸瓜的周围,或放开水锅内煮3~5分钟,切开搅拌瓜心,就成粉丝一样的瓜条。可热炒、凉拌,味道鲜美。

栽培技术要点:全国各地均可栽培。2~4月份大小拱棚育苗栽培,种子发芽25℃左右,生长常温15~28℃,10℃以上生长正常,高于30℃以上,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易感病毒病。每亩种植1200~1250株,多施有机肥、土杂肥,少施氮肥,加强田间管理。

适宜地区适宜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扩展阅读

珠豇一号豇豆


品种名称珠豇一号

分类 豆荚类-豇豆
审(认)定年份2004年

审(认)定情况2004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粤审菜2004003

选育单位 广东省农科集团良种苗木中心
品种来源从揭上2号变异株中系统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常规品种。中熟,春植播种至采收69天,秋植播种至采收50天。蔓生,生长势强,主茎第一豆荚着生节位5~6节,叶片较绿。商品荚长圆条形,荚色浅绿,有光泽,荚面平整,外形美观;荚长55~60厘米,荚宽0.84厘米,单荚重23~26克,荚肉紧实,纤维少、品质好,商品荚率90%~95%,种皮黑色。

产量表现

2002年秋季参加广东省区试,亩产842.7公斤,比对照种丰产二号增产13.4公斤,增幅1.6%,增产不显著,前期亩产373公斤,减产10.5公斤,减幅2.7%;2003年春季复试,亩产1213公斤,比对照种丰产二号增产110公斤,增幅10.0%,增产不显著,前期亩产394公斤,增产8.5公斤,增幅2.2%,增产不显著。

抗性

耐热性中等,耐寒性较强,耐涝性强,高抗枯萎病,耐锈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期播种,春植2~4月,秋植7~8月。

2. 选土层深厚、肥沃、排灌良好的地块种植,以砂壤土为好。

3. 通过深耕,适当埋入基肥,双行植,每亩用种1.0~1.5公斤,秋种可适当密植。

4. 苗期少施肥,掌握好抽蔓前控、结荚期促的原则,防止徒长及早衰。

5. 注意防治病虫害,要及时防治豆荚螟,从现蕾开始每隔7天喷药1次。

适宜地区
适宜广东省春、秋季种植。

银碟1号西葫芦


品种名称银碟1号

分类 瓜类-西葫芦
审(认)定年份2002年

审(认)定情况2002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银碟1号是由两个抗病、丰产、配合力强、优良性状互补的自交系(碟-79-7-1盘79-3-3)配制而成的保护地西葫芦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矮秧,中早熟。植株生长势较强,较直立,株高65~70厘米,开展度83厘米,叶色淡绿,叶形掌状,无缺刻,叶面无白色花斑。第一雌花节位8~9节。主、侧蔓均可结瓜,但以主蔓为主。侧蔓较多。果实飞碟状,直径15~25厘米,厚度8~10厘米,边缘波浪形。果皮嫩白色,食用嫩瓜,单瓜重200~400克。对病毒病和白粉病的抗性强于常用品种早青一代。耐低温,耐弱光性较强。产量2000~35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育苗移栽,苗龄10~30天,即从真叶露心至三叶一心期均可定植。保护地(日光温室)栽植密度1500~1800株/亩,露地栽培为1600~2000株/亩。保护地内以主蔓结瓜为主,为防倒伏,也可进行吊蔓栽培。注意及时采收。保护地栽培,花期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其他管理同一般西葫芦品种。

适宜地区 适宜全国各地保护地栽培及冷凉季节露地栽培。

涪杂一号榨菜


品种名称涪杂一号

分类 芥菜类-茎芥菜(榨菜)
学名Brassica juncea Coss. var.tsatsai Mao

审(认)定年份1999年

审(认)定情况1999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重庆市涪陵农科所
品种来源以榨菜雄不育系118-3A作母本,以地方良种自交系永安小叶(代号154)作父本配组的杂一代榨菜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株高52厘米,开展度58厘米。叶长椭圓形,叶色绿,叶面中皱,蜡粉中,少刺毛,叶缘波状,裂片2~3对,叶柄长3.5厘米。瘤茎近圆球形,皮色浅绿,瘤茎上每一叶基外侧着生肉瘤3人,中瘤稍大于侧瘤,肉瘤钝圆,间沟浅。在重庆一带栽培,从播种到瘤状茎采收约155天左右,较蔺市草腰子长3~5天。抽薹较晚,丰产性好。瘤状茎含水量低,皮薄,脱水速度快,适合加工。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2500~28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期选在9月上中旬(白露前后),高海拔偏早,低海拔偏晚。

2. 亩栽培地用种20~30克,亩苗床地用种400~500克。

3. 苗期抓好病虫害的防治,及时间苗,确保栽培用壮苗。

4. 4.5~5.0尺开厢,厢沟深6寸,每厢栽4行,退窝1尺,亩栽约5000株。

5. 栽前施足底肥,亩用腐熟人畜粪6000斤,40%含量高钾复合肥100斤,窝施。幼苗5~6叶时定植。在生长过程中根据长势灵活掌握追肥,当瘤茎长至2~3两时重追肥一次,亩追腐熟人畜粪5000斤,碳铵、过钙各100斤。

6. 榨菜病害主要有病毒病、根肿病等;虫害主要有猿叶虫、黄条跳甲、菜螟、菜蛾、蚂蚁等,注意各种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适宜地区 该品种适合在重庆市和四川省各榨菜产区栽培。

晋园1号西葫芦


品种名称晋园1号

分类 瓜类-西葫芦
审(认)定年份2005年

审(认)定情况200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晋审菜(认)2005006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晋园1号是以B214-6-2为母本,Q212-3-3-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晋园1号植株矮生,节间短,易密植。叶面有稀疏白斑,植株生长旺盛。平均株幅96.6cm,株高60cm。极早熟,第1雌花节位5节左右,雌花多,坐瓜能力强,膨瓜速度快。瓜长棒形,瓜皮白绿色,种腔小,品质好,抗病能力较强。

栽培技术要点:晋园1号西葫芦叶片小,叶柄短,宜密植,株行距55cm60cm为宜,667m2留苗2000株左右。坐瓜早,前期产量高,要求土壤肥沃,基肥充足,应加强苗期管理,促进营养生长。前期可适当疏花,防止植株早衰。坐瓜期加强肥水管理,保证其丰产性。雌花先开,未经授粉雌花不坐瓜,可用50mg/L的2,4-D在开花当日上午蘸花,促进坐瓜。

适宜地区
适宜保护地栽培。

长青1号西葫芦


品种名称长青1号

分类 瓜类-西葫芦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矮生,节间短,蔓长约30~45厘米,株形紧凑,开展度小,适于密植。叶片深绿色,呈五角掌状,叶缘深裂,似碎花状,在近叶脉处有银白色斑点。主蔓结瓜,侧枝结瓜很少。一般从第四、第五节开始着生雌花,以后每节都着生雌花,瓜码密,一株可同时坐5~7个瓜。瓜呈长筒形,上有不明显的浅棱。嫩瓜皮呈绿色,上覆细密白色斑点,光泽度好,粗细均匀。瓜肉绿白色,肉厚,瓜瓤少,可食部分多。一般亩产量达6500~7000公斤。本品种生长势强,较耐寒,极早熟。幼瓜开花后5~7天可采摘商品瓜,即播种后40天即可收获0.25公斤的嫩瓜。

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底肥。开始结瓜后,遍肥、浇水不可缺。注意及时采摘嫩瓜,抢早上市。

适宜地区 适合保护地栽培。

京葫2号西葫芦


品种名称京葫2号

分类 瓜类-西葫芦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该品种雌花多,瓜码密,易坐果,一株可同时结3~4个瓜。嫩瓜皮色为亮绿色网纹,表面光滑亮丽,光泽度好。瓜形为长棒状,果形均匀一致,肉质鲜脆。植株属矮秧开放型,生长势强壮,抗逆性、抗病毒病能力强,产量极高。平均每亩可产7500公斤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底肥,地膜覆盖,高垄栽培。建议日光温室栽培时,黄河流域及华北地区9月25日到10月10日播种,培育壮苗,1.5片真叶时定植,亩植1700株。开始结瓜后,追肥浇水不可缺少,以补充连续坐瓜对营养成分的需要。注意及时采摘嫩瓜,防止坠秧,抢早上市。本品种一般雌花开放早,没有雄花开放以前,需在开花当天上午进行2,4-D蘸化,辅助坐瓜。

京葫1号西葫芦


品种名称京葫1号

分类 瓜类-西葫芦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研制成的一代杂交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在早春小拱棚和冬春温室种植表现出早熟、雌花多、易坐瓜、膨瓜速度快、耐贮运等特点。叶片大、厚,茎粗壮,生长势强,春季第1雌花着生在第4~5节,雌花节率75%以上。瓜条长筒状,商品瓜长25厘米,单瓜重200~400克。瓜皮浅绿色,覆网纹,有光泽。果肉淡黄绿色、质脆、味清香,畸形瓜少。对枯萎病抗性强,较耐白粉病。一般亩产8000千克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和定植前用硫磺或敌敌畏和百菌清烟剂对棚室进行杀菌和杀虫处理,可有效预防灰霉病、白粉病和蚜虫、粉虱、潜叶蝇等病虫害。华北地区日光温室越冬栽培,一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11月上旬定植。日光温室冬春茬早熟栽培,一般12月下旬播种,翌年1月下旬定植。每亩栽1600株。定植前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做高20厘米、宽120厘米的栽培畦,中间开灌水沟。定植后中耕2~3次,然后覆盖地膜,浇水采取膜下暗灌的方式,避免大水漫灌。12月至翌年1月减少浇水次数。冬季雄花开放少,需人工辅助授粉或用2,4-D蘸花,促进坐果。春季温度回升后,充分供应肥水,注意通风排湿,加强对蚜虫、潜叶蝇和白粉虱的防治。阴雨天到来之前用百菌清等烟剂熏棚1次,每隔7~10天熏棚或喷药1次防治白粉病和灰霉病。药剂可以用多菌灵、百菌清、杀毒矾等广谱性杀菌剂。需要注意的是温度回升后,2,4-D的浓度也要适当降低,以免发生药害。

适宜地区 适合华北地区早春小拱棚和日光温室越冬栽培。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