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酱油果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防治?

2020-03-31

酱油果一般在西红柿果实膨大期发生,主要表现为果实表面有茶色或酱油色的斑块,病斑大小不一,而且只在果皮上表现,将果皮剥开后内部颜色正常。多从果实果肩部开始发病,果实质地坚硬,不变软。同一个棚室中前脸处的发病率要高很多,菜农使用了不少药剂防治但是效果不好。那么酱油果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生产中又该如何防治呢?

当前发生的酱油果虽然表现症状很相似,但是发病原因却不同。

一、低温时间过长使果皮受损。

我们提倡冬季当棚温下降到18℃20℃时关闭风口保温,但是为了避免植株徒长,不少菜农采取晚关风口降低夜温的措施,当棚温下降到15℃才关闭风口,导致棚内低温时间过长。而且,长期低温下容易导致植株叶片出现吐水现象,造成空气湿度大,使果面结露,早上拉棚后突然放风使果皮受损,进而出现酱油果。这种情况多表现为一穗果中偶有12个果出现这种症状。

当前发生的酱油果主要是低温时间过长导致的,这在抗低温能力弱的品种上表现尤为突出,这也是为什么菜农频繁用药却治不住的原因。建议菜农合理调控棚内温度,当棚温下降到18℃20℃时关闭风口保温。早上拉棚后不要着急放风,拉棚后1小时再放风。另外,要注意加强棚室的保温,尤其是大棚前脸处,提高棚内温度,降低棚内湿度。

二、病菌侵染导致。

虽然当前出现的酱油果多是因低温时间过长导致的,但是也不能忽视细菌性病害、绵疫病、晚疫病等病害的防治。建议预防为主,进入采摘期后喷施烯酰嘧菌酯加中生菌素交替精甲霜灵加春雷王铜,15天一次。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