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吃水果的8个疑问,你担心的也在里面!

2020-10-15
水果能够给人体需要的营养,但是也有一些反季节的水果,也有一些催熟的水果,吃了对人体有伤害吗?尤其是宝宝,给宝宝吃水果的8个疑问,你担心的也在里面!

水果美味又富含VC,可是,

催熟的水果能给宝宝吃吗?

一洗就掉色,是不是染过?

早上吃好,晚上吃不消化,是真的吗?

梨汤能润肺止咳吗?

……

这些疑问是不是也问到你心里去了。

给宝宝吃水果疑问多多,今天水瓶座小编就和你一起去找找答案吧。咱们吃个放心,吃个明白!

催熟水果,让宝宝性早熟?

不会啦!

一直有这样的传闻,说现在香蕉都是激素催熟,不能给宝宝吃,吃多了性早熟。

看到“性早熟”当然怕怕的了。可是先别急,这样的传闻可不太靠谱。

乙烯催熟,广泛应用于热带、亚热带水果。

因为这些水果品相娇嫩,难以长时间保存,所以如果都等到自然成熟,北方人恐怕就很难享用到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乙烯催熟实在是很感人的发明。

乙烯是植物激素,不是性激素,它能催熟水果,但不能“催熟”小盆友,所以性早熟的事儿不靠谱。

那残留在果皮上的乙烯呢?有没有毒,有没有害?

其实也不用太担心,原因有两条:

果皮残留量不会很大。因为大量使用乙烯会让水果成熟很快,容易腐烂,反而影响售卖。

乙烯溶于水,好好洗洗就行了。

一洗就掉色,是不是染过?

不一定。

有家长发现,买回来的草莓有点掉颜色,把洗草莓的水都染了。难道是无良商家染色?

其实不一定。

草莓含有花青素类的植物色素,它是溶于水的。表皮完好时,花青素不会释放出来,但表皮有破损时,就可能染色。

所以如果买到的草莓有压坏的,或是洗的时候不够温柔,那么有点染色是正常的,但如果表皮完好,个顶个的又大又红有新鲜,竟然还掉色,就有点可疑了。

上午吃是金,下午吃是银?

瞎说!

小编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是来自我妈的叮嘱:

水果上午吃是金,下午吃是银,晚上再吃是垃圾。因为早上吃吸收好,晚上吃消化不了,要增加肠胃负担的。

啥?!

人要是这么弱,吃点啥能消化吸收啊……

消化吸收的能力主要与消化液分泌和胃肠蠕动有关,与进食时间并没有多大关系。水果不管是早上吃还是晚上吃都行,没有时间限制。

要是太晚了,马上要睡觉,那不管是吃水果还是吃别的,就都不建议了哈。

坏了一丢丢,绝对不能给宝宝吃?

看情况。

以前很多人看到水果坏了,会把坏的部分切掉,再吃剩下好的部分。后来我们慢慢被科普,说是绝对不能这样,即使只坏了一丢丢,其余部分也可能有菌,不能再吃了。

其实“只坏了一丢丢”的水果能不能吃,要分情况,看看是“变质”还是“磕碰伤”。

如果是霉菌、变质的水果,那么就确实不能再吃了。宝宝不能吃,大人最好也别吃。

因为霉菌会扩散到水果的其他部位,就算看起来没坏,也很可能已经被“占领”了,还是别冒险。

但如果只是磕了一下,“受伤”的地方变软、颜色变深,没有细菌入侵,短时间内吃掉也没关系,不必忍痛扔掉的。

无籽水果有问题,坚决不吃?

那太可惜了。

无籽葡萄、无籽西瓜,不用吐籽,大口大口吃着真爽啊。

可是有人说无籽水果是转基因,有人说加了避孕药,还有人说是打了激素……啊,那还能不能吃啊。

不要方,无籽水果没有那么可怕,不吃可惜啦。

无籽水果到底是什么黑科技呢?

植物激素

通过植物激素抑制种子发育,无籽葡萄是采用这种方法的典型。

杂交

通过杂交使种子不能正常发育。无籽西瓜是这样被培育出来的。

嫁接

通过嫁接种子不能发育的个体,获得无籽水果。很多无籽柑橘是这样来的。

水果打蜡还能吃吗?

能。

一些水果有着非常光鲜亮丽的外表,比如苹果、橙子,尤其是那些远道而来的进口货。漂亮得可疑……

其实给水果打蜡的工艺历史悠久,主要是为了保护“卖相”,更加美观,同时也延长水果的销售期。

如果这层果蜡吃进肚子里——其实没事儿,果蜡不能被消化,吃了也就随着便便排出去了。

实在担心,还可以削皮吃啊。

喝点果汁有营养?

错啦!

水果有营养,那打成果汁给宝宝喝,是不是又补充营养又美味呢?

答案是:不!

美国儿科学会(AAP)今年5月发布最新指南:果汁对1岁以下的孩子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反而会增加肥胖和龋齿风险,不应该纳入饮食。

即使1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喝一点果汁,也应控制严格果汁的摄入量,因为果汁提供的营养物质不会超过新鲜水果。

也就是说,直接给宝宝吃水果吧。

梨汤润肺止咳吗?

……

一到秋冬季节,很多人家里都要煮梨汤。

宝宝或是大人有个感冒、咳嗽的,来一碗梨汤,连汤带梨吃光光,也是很传统的方法。

其实梨子本身并没有止咳的功效,煮成梨汤、蒸成熟梨,都不会有本质上的变化,实在要说它的意义,大概是因为美好的味道而多摄入的那些水分吧。

干咳的时候,喝梨汤,或者喝点水,甚至直接吃个水分很足的梨,都会舒服一些。

还没有添加辅食的宝宝,不应该喝梨汤。

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家长如果想给宝宝喝一点梨汤,要注意几点:

尽量不放或少放糖

1岁以内不能加蜂蜜

不要喝太多,宝宝胃口有限,要避免影响正常奶量和辅食量

剧烈咳嗽影响吃饭睡觉,或长期咳嗽,还是要看看医生

像感冒这种自己能好的病,病程总要1周左右,中间如果一直拦着老人不让给宝宝吃药,特别难,容易有矛盾。这时候煮点梨给宝宝吃,也是一种缓和方法。

精选阅读

给宝宝吃水果的学问有哪些


照顾宝宝的时候,不管是哪方面宝爸宝妈们都不能马虎,尤其是吃的方面。那么给宝宝吃水果的学问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新鲜的水果,除了我们熟知的作用,如富含多种维生素、纤维素、改善便秘等作用之外,还有许多不为大众了解的重要生理功能。

新鲜的水果的果胶、抗氧化物等能降低体内有害胆固醇并提高有益胆固醇含量,促进消化系统健康,减轻腹泻现象。另一方面,新鲜水果中含有丰富纤维素,宝宝便秘时,适量进食水果也可以起到润肠通便、去燥去火的功效。新鲜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小宝宝们常吃新鲜的水果,可预防佝偻病。新鲜的水果内富含锌,锌是人体中许多重要酶的组成成分,是促进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尤其是构成与记忆力息息相关的核酸及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常常吃新鲜水果可以增强记忆力,具有健脑益智的功效。宝宝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而铁质必须在酸性条件下和在维生素C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被吸收,所以吃新鲜的水果对婴儿的缺铁性贫血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新鲜的水果中富含镁元素,镁元素可以使皮肤红润光泽、有弹性,对皮肤娇嫩的宝宝来说更适用,而且绝对天然、好吸收、无副作用。新鲜的水果还含硼,硼是一种有助于保持骨密度和保护心脏免得心脏病的矿物质。如果一个新鲜水果用15分钟吃完的话,水果中的有机酸和果酸质就可以把口腔中的细菌杀死,起到保护牙齿防止蛀牙和发生牙龈炎的作用。所以宝宝常吃水果可以起到清洁口腔、保护牙龈和牙齿的作用。

吃水果的学问—

吃水果1小时后不宜喝牛奶:特别是柑橘类的水果,因为柑橘中的果酸与牛奶中的蛋白质相遇后,即刻发生凝固,影响柑橘中的营养素吸收。

饱餐之后及餐前不要食用水果:水果中有不少单糖物质,极易被小肠吸收,但若是堵在胃中,就很容易形成胀气,以至引起便秘。所以,在饱餐之后不要马上给宝宝食用水果。而且,也不主张在餐前给宝宝吃,因宝宝的胃容量还比较小,如果在餐前食用,就会占据一定的空间,由此,影响正餐的营养素的摄入。另外,宝宝吃水果最佳的做法是,把食用水果的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或是午睡醒来后,这样,可让宝宝把水果当作点心吃。每次给宝宝的适宜水果量为50-100克,还可根据宝宝的年龄大小及消化能力,把水果制成适合宝宝消化吸收的果泥或果粒,4-9个月宝宝可吃果泥,9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把水果切成小粒或细条状喂宝宝。 1岁以后,幼儿就可以直接吃各种水果了。

选择水果要与宝宝体质相宜:给宝宝选用水果时,要注意与体质、身体状况相宜。舌苔厚、便秘、体质偏热的宝宝,最好给吃寒凉性水果,如梨、西瓜、香蕉、猕猴桃、芒果等,它们可败火;而荔枝、柑橘吃多了却可引起上火,因此不宜给体热的宝宝多吃。消化不良的宝宝应给吃熟苹果泥,而食用配方奶便秘的宝宝则适宜吃生苹果泥

不要吃激素水果:凡是激素水果,其形状特大且异常,外观色泽光鲜,果肉味道平淡。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几乎都是激素催成的,如早期上市的长得特大的草莓、外表肥硕的大猕猴桃,大都是打了膨大剂;把儿是红色的荔枝和切开后瓜瓤通红却瓜子儿不熟、味道不甜的西瓜等,多是施用了催熟剂;还有喷了雌激素的无籽大葡萄等,这样的水果尽量让孩子少吃或不吃。

食用水果的量要适度:荔枝汁多肉嫩,口味十分吸引宝宝,通常宝宝吃起来就没个够,然而,妈咪最好把握住宝宝食用的量。因为大量吃荔枝不仅会使宝宝的正常饭量大为减少,影响对其他必需营养素的摄取。个别小儿食用大量荔枝后过一段时间会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大汗淋漓,甚至晕厥,这是由于荔枝肉含有的一种物质,可引起血糖过低而导致低血糖休克所致。

西瓜在夏日吃起来清凉解渴,是最佳的消暑水果,尤其在宝宝发烧、长口疮、身患暑热症时,但也不能过多食用,特别是脾胃较弱、腹泻的宝宝。如果食用太多,不仅使脾胃的消化能力更弱,而且会引起腹痛、腹泻。通常每次给宝宝吃100-150克左右,每天吃2次为宜。

柿子也是宝宝钟爱的水果,但当宝宝过量食用,尤其是与红薯、螃蟹一同吃时,便会使柿子里的柿胶酚、单宁和胶质,在胃内形成不能溶解的硬块儿。这些硬块不仅会使宝宝发生便秘,而且有时由于不能从体内排出,便停留在胃里形成胃结石,从而使宝宝胃部胀痛、呕吐及消化不良。

香蕉肉质糯甜,又能润肠通便,因此,也是妈咪经常给宝宝吃的水果。然而,不可在短时间内让宝宝吃得太多,尤其是脾胃虚弱的宝宝,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一般来讲,对于食量不太大的宝宝,每次吃一根即可,每天可吃2次。

不可用水果代替宝宝不爱吃的蔬菜:蔬菜和水果一比,无论是口感还是口味远不及水果,因为水果中含有果糖,所以有好吃的甜味,而且果肉细腻又含有汁水,还容易于消化吸收。因此,有些妈咪在宝宝不爱吃蔬菜时,经常就让他多吃点水果,认为这样可以弥补不吃蔬菜而对身体造成的损失。然而,这种水果与蔬菜互代的做法并不科学。首先,如果经常让宝宝以水果代替蔬菜,势必水果的摄入量就会增大,因而导致身体摄入过量的果糖。而体内果糖太多时,不仅会使宝宝的身体缺乏铜元素,影响骨骼的发育造成身材矮小,而且还会使宝宝经常有饱腹感,结果导致食欲下降。其次,水果中的无机盐、粗纤维的含量要比蔬菜少,与蔬菜相比,促进肠肌蠕动、保证无机盐中钙和铁的摄入的功用要相对弱一些。水果中的胡萝卜素含量远远赶不上菠菜、油菜、莴笋叶、香菜等深绿色叶菜,以及胡萝卜、南瓜等红黄色蔬菜。蔬菜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有利于促进肠胃蠕动,可以起到促进消化和预防便秘的作用。所以,蔬菜的营养价值是水果所不能替代的,聪明妈妈应该科学安排宝宝的饮食,从小培养宝宝爱吃蔬菜的好习惯,而不要经常以水果来代替蔬菜。

你未必知道宝宝吃水果的学问?


水果都含有大量果糖,婴幼儿最喜欢甜味的食品,所以宝宝喜欢吃水果。关键是需要注意吃水果的时间、挑选的品种和进食的水果量。

宝宝吃水果的4个不宜

在饱餐之后不要马上给宝宝食用水果,因糖类在小肠内消化吸收一部分,大量未消化的糖类停留在结肠,经过细菌的酵解吸收同时产气增多,因此可引起腹胀、腹痛及腹泻等。

不主张在餐前给宝宝吃,因为1克的糖在体内可以产生4kcal的热量,宝宝的胃容量还比较小,如果在餐前食用,就会占据一定的空间,血糖升高也不会产生饥饿感,而影响正餐的营养素的摄入。

水果的摄入量过大,会导致身体摄入过量的果糖。而体内果糖太多时,不仅会使宝宝的身体缺乏铜元素,影响骨骼的发育造成身材矮小

还会使宝宝经常有饱腹感,影响对其它必需营养素的摄取,结果导致食欲下降。

张奶奶建议

吃水果的时间:把食用水果的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或是午睡醒来后,根据宝宝的年龄大小及消化能力;

吃哪种水果:给宝宝挑应季水果,即什么季节吃什么水果。

吃多少水果:每次给宝宝的适宜水果量为50-100克,把水果制成适合宝宝消化吸收的果汁或果泥或果块。

特别提醒

有过敏史的宝宝: 给宝宝添加新的水果时,一定要观察孩子全身各系统的表现,尤其对有过敏家族史的宝宝更要加倍注意, 个别宝宝可能对某些水果产生过敏反应,出现各种过敏症状以致休克、死亡;

冬天不要吃西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的水果,达不到水果应有的丰富营养,而常吃催熟的水果对人体有害而无利。比如冬天吃西瓜是不合时宜的。

夏天给宝宝吃水果,6个误区千万要避免


天气越来越热,有些宝宝又不喜欢喝水,怎么办呢?有些聪明的妈妈想出了个好方法:让宝宝多吃水果,既有营养,又补充了水分。其实这种想法可是有误区。

虽然夏天水果的种类多,但由于有些水果对于孩子来说是有危害的,而且怎样吃、什么时候吃水果也有讲究,所以,家长也不可一味给幼儿吃各种各样的水果。想要保证孩子的健康,就要避免吃水果的误区,家长们记住了,下面六大水果误区可千万别犯。

6大宝宝吃水果的误区

误区一:宝贝吃饭少没关系,

反正饭后还有水果

饭后立即吃水果,其中所含的糖分和有机酸会与食物成分产生反应,而果胶还会因吸收水分、增加了胃内食糜的含水度而加重胃的负担。这样不仅会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还会发酵,造成腹胀、打嗝、反酸、口臭等现象。

水果的正确食用时间,应为饭前1-1.5小时,或饭后2小时左右,这样可以在适当补充水分和热量消耗的同时,缩短它在胃中的停留时间,减少不利影响。

误区二:空腹吃水果没什么问题

空腹特别是清晨时,务必避食番茄、橘子、菠萝、柿子、黑枣、香蕉、荔枝、山楂等几种水果,它们会对宝贝造成包括胃痛、反酸、形成胃石、刺激,并损伤胃肠黏膜、恶心、呕吐、抑制心血管功能等在内的各种健康影响。

误区三:宝贝不爱吃菜没关系,

可以通过水果来补充

水果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远少于蔬菜,比如白菜、萝卜等常见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均高出苹果、梨等达6-10倍之多。当然,水果因其糖分、有机酸和芳香物质成分,可增加热量摄入,促进食欲和帮助营养吸收,且因可以直接食用、没有营养损失而具有一定优势。

尽管如此,如果大量食用甚至替代蔬菜,除了让宝贝摄入多余的不必要的热量外,并无太多好处可言。此外,一次性大量摄入葡萄等高糖水果,还会引起高渗性腹泻,对宝贝健康造成危害。

误区四:宝贝吃了很多肉蛋奶,

吃点水果助消化

某些水果如柿子、葡萄、石榴、山楂、橘子等水果所含的单宁酸或果酸以及维生素c,会与钙结合形成难消化的凝块,引起腹胀、腹痛等胃肠不适。因此,尤其不要与蛋白质及钙含量高的食物如鱼虾蟹和牛奶同食。

误区五:果皮上农药含量高,

多洗、多泡、削皮吃,

就不用担心农药的困扰了

由于一些农药是从果树根部施入的,因此削皮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药问题。而且水果当中营养素含量最高、风味最好的部分往往在表皮附近,所以只要将水果彻底洗净,带皮食用是最科学的。

当然,对于1岁半以内消化系统的屏障作用尚不健全,或者易患胃肠感染的宝贝,最好还是去皮吃。此外,草莓、葡萄等水果在洗涤时不要去除根蒂,以防洗水果的水从它的“伤口”钻进去,危害宝贝的健康。还有,水果刀也一定要保证清洗干净再用哦!

误区六:水果不会引起宝贝过敏

水果也会引发过敏!杏、芒果、香蕉、樱桃、猕猴桃、哈密瓜、桃子、李子、木瓜、苹果等,对于1岁以内敏感体质的宝贝,也可能是颗“隐形炸弹”。因此,第一次添加时一定要特别小心,应该先从去皮蒸熟的果泥开始少量尝试。

为了孩子的健康,要科学为宝宝选择水果哦。

宝宝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与细心照顾,在给宝宝吃水果的时候希望家长能够慎重点,让宝宝健健康康吃水果,营养才能让宝宝吸收。

给宝宝吃水果怕上火?


很多宝妈在给孩子吃水果的时候非常怕孩子上火,那么你在给宝宝吃东西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水果需要多吃吗?

夏季最大好处之一,就是应季水果超丰富!但是大家总有这样的“经验”:有的水果吃多了会“上火”,比如芒果、荔枝、橘子;而有的水果“性寒”,吃多了会拉肚子,比如西瓜、火龙果。

水果富含各种维生素、膳食纤维、果糖,常吃水果对身体大有益处。但各位辣妈尤其会担心,宝宝吃了水果会不会“上火”或者“伤胃”、“伤肚子”,很多水果不敢给宝宝吃。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水果会“上火”这个问题。

上火是什么情况

咱们平时说的“上火”,百度是这么解释的:属于中医热证范畴,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具体症状如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

这是从中医角度来讲的,其实从微生物学角度,是“可溶性糖导致的细菌群落失衡”——因为吃了含糖量高的水果等食物,造成口腔内适宜口腔细菌繁殖的环境,这样就会出现所谓的上火的特征。

所以说,主要是糖分过高和口腔卫生问题引起的所谓“上火”等不适反应!

有些食品易上火?

辣妈们可能会说,但确实有些食品,感觉很容易“上火”呢?

一般认为易上火的食物,比如瓜子,是因为瓜子很干燥,又有不少盐分,表皮上还有很多灰尘和细菌。瓜子壳和瓜子肉都容易划伤口腔黏膜,导致疼痛或发炎。

还有羊肉,那是是因为羊肉蛋白质含量偏高,又容易一次吃很多(比如涮羊肉),而且经常用大量的调味品(比如烧烤)。由于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高,就会觉得身体发热。

所以说,容易“上火”,要么是糖分、蛋白质较高,要么是盐分、调味品过多,会导致痘痘、痤疮、尿液变黄,或者是容易划伤口腔,引起“烂嘴角”口腔炎症。

再补充一种情况,有些蔬菜也会让人觉得“上火”,比如有的人吃芹菜会觉得便秘,那是因为膳食纤维太多了,特别是粗纤维太多,会纠结在肠道中,难以排出,导致便秘。这种情况在肠道功能弱的老人中比较常见。其实只要多吃水溶性膳食纤维多的食物就可以了,比如红薯、黄瓜、苹果等。

哪些水果易“上火”?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独绕樱桃树,酒醒喉肺干”“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西园晚霁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

荔枝、樱桃、杨梅、葡萄,都是夏季最好吃的易“上火”水果,它们之所以被贴上“上火”的标签,一方面因为糖分含量高,另一方面,果肉比较多的水果容易塞牙缝、口腔残留物比较多。如果吃完水果,没有及时清洁口腔,残留物就容易造成口腔内细菌滋生,引起炎症,就会出现我们一般认为的“上火”。

没错,容易“上火”水果,一般都是糖分高、果肉多的水果。

除此之外,酸度比较高的水果辣妈们也要当心。橘子、菠萝、柠檬这些水果含含有的酸可以软化牙釉质,虽然短期内不会让其出现破损,但是牙釉质一旦被破坏,将无法自行修复,也不会再生,而牙齿没有了牙釉质的保护就很容易形成蛀洞。

“寒性”水果又是怎么回事?

“凉性”“寒性”的水果,像西瓜、火龙果、梨子,一般认为它们会“伤胃”,是因为这些水果可能会引起腹泻。其实,只要不是过量摄入,没有什么水果必然会“伤胃”的。这些蔬果含水量很高,可以补充水分;蔬果凉凉的,吃了也很舒服。另一方面,它们膳食纤维含量高,促进肠道蠕动,能让胃里积存的食物快点排出。

有一些水果比较“通便”,通常是因为其中的果糖起到了作用,其实蜂蜜通便也是这个道理。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知识点:果糖不耐受。

果糖不耐受( fructose intolerance),果糖的吸收需要一种“运输工具”,叫果糖载体。果糖载体数量是有限,如果吃的果糖太多,载体就不够用,就会有一些果糖没法被吸收,这些果糖到了肠道,会使肠道内渗透压升高,肠道运动异常,可能会引起腹痛、稀便。

很多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果糖不耐受,也就是说不能很好的消化果糖,有的人表现比较轻微,有的人完全不会。如果吃了某些水果或蜂蜜,宝宝有比较严重的腹泻、呕吐表现,辣妈们就要注意了,可能是比较严重的乳糖不耐。一定要注意哦!

总结 |划重点!

如果宝宝并没有表现出其他的不适,只是因为吃水果后的一两次大便偏稀,而且也不是持续性拉肚子,就无需忌口;但如果宝宝吃多了一些水果就腹痛腹泻,就最好适量少吃。

保证水果新鲜、确认孩子不过敏、制作过程干净卫生、吃完后及时清洁口腔,就不用介意“热性”和“寒性”,可以放心地享用水果,放心地补充各种维生素!

各位辣妈,不要因为担心“上火”“伤胃”,阻止宝宝吃水果~了解自己的宝宝,了解食物,注意控制量和方式,不用有多余的担心啦!祝大家在这个炎炎夏日,吃瓜愉快~


给宝宝吃水果要不要加热,你做对了吗?


你平时是怎么给孩子吃水果的呢?会选择哪些水果给孩子吃呢?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给宝宝吃水果要不要加热,你做对了吗?

给宝宝吃的东西,很多人都习惯吃点热乎乎的东西,饭菜可以烹饪炒熟,水果该如何是好呢?直接吃,怕宝宝吃了这又冷又硬的水果影响消化吸收,导致腹泻;热着吃,又怕水果的营养流失,变味。

水果热着吃还有营养吗?

水果能不能加热,不可统而笼之做结论。

众所周知,高温会破坏水果中的维生素,因此维C含量高的水果不宜加热。比如:猕猴桃、柚子、橙子、草莓等。相反,维生素C含量不高的可适当加热一下,比如:苹果、梨、香蕉等。

其维C含量只有1~5mg/100g,即便加热一下也不会造成太大损失。其里面富含的矿物质(钾、镁、钙)和膳食纤维等也不会因为加热而破坏。

此外,抗氧化物质的红黄色水果,比如:芒果、木瓜等富含胡萝卜素,也不怕加热。

哪些情况需吃加热水果?

· 感冒、咳嗽时

水果多属寒性或平性,不太适合天冷或是感冒、咳嗽时吃,但通过加热可以转为温、热性,且部分水果加热后更有助于治疗感冒、咳嗽。比如:红枣梨水。

· 消化不良时

消化系统比较差,肠蠕动的就慢。所以,越吃寒冷的水果,越会降低肠胃蠕动,使肌肉无力,吃多了也会因为消化不良而导致腹胀或腹泻。

将水果加热后,虽说少了点维生素,但却能让人感到肠胃舒服,比如:吃熟苹果、熟梨、烤香蕉等。

水果加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水泡(首推方法)

50℃左右的温水,即使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比如橙子,如果只是用热水泡一下,对营养的影响也不大。

· 蒸着吃

整个水果隔水蒸,小火蒸。或是水果切成小块,或榨成羹汁。快开锅的时候放进去熏一下。

· 煮着吃

做法很简单,将水果切成宝宝可进食的小块,水煮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如:梨在蒸煮后,可用于缓解久咳或没有痰的干咳症状。

宝宝食物不能“趁热吃”

宝妈们常有食物要“趁热吃”的观念,还有的时候,宝宝哭闹不止,我们急于冲奶 或喂饭给宝宝,还没有冷却就喂,事实上吃很热的食物容易灼伤宝宝的口腔。

要知道宝宝口腔内皮肤是非常稚嫩的,吃进温度过高的食物或水时,很容易灼伤口腔造成口腔溃疡。

同时,温度太高的食物被宝宝吃进嘴里,会因为太烫,从而导致宝宝急着把食物吞进肚里。

这些被急速吞下的食物在吞咽的过程中仍然会保持较高的温度,在经过食道的时候会强烈刺激食道内膜,导致食道变厚,长期如此很容易影响孩子的食道功能,所以宝爸宝妈一定要给宝宝调整过来。

多少摄氏度的食物适合孩子吃?

小宝宝出生后吃的母乳,与母体温度相同,也就是说最佳的喂养温度应该与正常人的体温相同,36℃~37℃。如果辅食温度相对较高,与母体存在差异,将不利于宝宝维持正常肠胃功能。

然而,随着生长宝宝会逐渐有适宜自己的食物温度。有些宝宝出生后喝凉奶和凉水,胃肠就会适应偏凉的温度;

有些宝宝平日进食温热食物和温水,突然进食偏凉的食物就会不适。有些家长担心宝宝吃的食物偏凉会损伤到肠胃,总想探求一个标准的答案。

但是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肠胃适应温度,这个温度来自平日的生活习惯,所以家长们无需互相比较,适合自家宝宝的才是最好的!

总而言之,水果到底要不要加热应依据宝宝身体状况以及生活习惯而定。如果冬天太冷,适当用热水温一下水果在给宝宝吃也是没有问题的。

最后,要再此说句题外话,就是不要用嘴去判断食物的温度。

很多大人习惯用嘴直接帮宝宝试一下食物的温度,这是非常不卫生的!因为大人的口腔有较多细菌,尽管牙刷得很干净,但细菌是看不见的,所以为了宝宝好,不要再用嘴去试温啦。

孩子不好好吃饭、爱咬人打人、吸吮手指、顽皮好动、哭闹任性、撒娇黏人···爸妈怎么制止、斥责、威胁,都解决不了问题! 其实我们都错了!只要读懂孩子,教育就会简单而美好!儿女成才秘籍,唤醒您和孩子的心有灵犀! 儿女成才秘籍(rnczmj)最值得关注的育儿自媒体,每天5分钟,影响着百万爸妈,梦老师让您更加了解如何从心智、EQ上培养孩子。

宝宝吃水果过敏的症状 宝宝吃水果过敏的表现


1 宝宝吃水果过敏的症状一 宝宝吃香蕉过敏的症状 1、症状表现:

具体表现为肌肤发痒、嘴巴肿胀,喉咙痒,呼吸道急速收缩或膨胀致命。

2、建议:

如果生吃香蕉过敏的话,可以选择加热后再吃,因为加热后香蕉里的某些致敏的蛋白质变性,就不会导致你过敏了,特别是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有非常的作用,但需注意的是,食用香蕉要适量。

3、特别提醒:

婴儿自己不能表达过敏的感觉,因此,喂水果或果汁时要注意婴儿的表现,如有异常反应或婴儿哭闹时,必须停止继续喂食,特别是喂食香蕉类水果时更应注意。

[宝宝吃什么水果容易过敏怎么办 哪些水果宝宝容易过敏]

2 宝宝吃水果过敏的症状二 宝宝吃草莓过敏的症状 1、症状表现:

是由草莓表面的“茸毛”带有的花粉引起的荨麻疹,全身瘙痒,还会伴有打喷嚏,口腔和咽喉会感到发痒和肿胀。

2、建议:

注意立即停止食用草莓,尽快服用氯雷他定、扑尔敏。严重时尽快送医院输液治疗。若是轻微过敏,只要停止食用,多喝水即可,两至三天会恢复正常。

3、特别提醒:

如果宝宝初次吃草莓已经引起过敏的话,那么再吃草莓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草莓过敏性反应,所以至少6个月以内不要给他吃草莓,并且要告诉任何会照顾你孩子的人,宝宝对草莓过敏。

123

给宝宝吃水果也要有讲究


水果营养丰富、口感好,是宝宝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但给他们吃什么水果、怎么吃?可都是有讲究的。

专家指出,家长在宝宝4个月左右时应逐渐添加辅食。在此之前,宝宝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是母乳,而宝宝4个月时,母乳已不足以提供足量的营养物质。为了保证宝宝的营养需求,除添加辅食外,还可以给宝宝喂果汁和果泥。果汁最好是鲜榨并经过稀释的,可以在两餐奶之间喝;果泥则建议使用苹果,因为它相对比较温和,不容易伤害宝宝的肠胃。

宝宝5个月后,可适量多吃一些水果泥。苹果、梨、猕猴桃、哈密瓜、西瓜等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但一次不要吃太多,以半个勺尖的量为宜。给宝宝选水果时,也要注意与体质、身体状况相适宜。脾胃较弱、容易腹泻的宝宝最好少吃西瓜、香蕉等寒性水果;舌苔厚、便秘、体质偏热的宝宝,可以多吃一些梨、猕猴桃等水果;消化不良的应该吃熟水果泥。

宝宝9个月后,长牙了,就可以吃一些水果块了,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咀嚼能力,但水果块不要太大,以免在吞咽时堵塞气管。等到孩子的齿龈长结实了,才能放心让他们吃水果。

专家提醒:

? 宝宝半岁前后、季节交替时,最好别给他(她)吃生水果。半岁前后的孩子最爱生病,而季节交替时,肠道疾病的发生率非常高,此时应减少给孩子吃水果的次数,尤其是生水果。

? 芒果、菠萝等热带水果容易引起过敏,不宜让幼儿食用。比如,芒果吃多了,孩子容易长湿疹。可以把这些水果煮成水,再喂给宝宝喝,以免过敏。

? 给宝宝喂果汁或果泥时,要掌握少量添加、仔细观察的原则。由于每个宝宝的肠胃功能发育情况以及个人体质不同,所以适合吃什么水果、吃多少,不好界定,这就需要父母依具体情况而定。可先少给宝宝喂一些,观察其是否有腹泻、过敏等不良反应,再决定能不能喂。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