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提质增效技术

2020-06-22

苗木选择与定植
新建园要规范株行距,大棚架标准株行距为3米5米,T型架为3米4米。对栽植10年以上(2米3米或1.5米3米)的成龄果园,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回归标准化栽植密度。在春季开花前摘心时,有计划地在保留株上留足够的结果母枝,以便冬季修剪时有枝可留可选。将间伐株上的所有枝条摘心培养成结果枝,为保留株枝条生长预留出足够的伸展空间,以便果园的间伐改造。在采果后或冬季修剪前间伐,先去掉间伐株,再进行冬季整形修剪。修剪时要让保留株枝条充分延伸,补充间伐株的空间。成龄密植果园,在基本上不影响下半年产量的情况下,当年即可改造完成,能有效改善密闭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手感果发生率。

定植后的管理
1. 平衡施肥

推广标准化有机全营养平衡施肥模式,积极开展果园土壤养分测试、叶片营养诊断,依据树龄、树势、叶色、产量、质量,确定标准的施肥方案。坚持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速效肥与长效肥合理搭配的原则,充分发挥肥效。

合理追施萌芽肥(促条肥),3月底至4月初,果树发芽10%~20%时开始追施果树萌芽肥,以促发健壮的结果枝。按氮(N)、磷(P2O5)、钾(K2O)为25:10:10的比例,每亩追施100千克相应的复合肥。

搭配追施花后肥(果实膨大肥),在猕猴桃落花后的7~10天内,5月下旬至6月上旬细胞加速分裂及果实膨大前期,追施果实膨大肥。按氮(N)、磷(P2O5)、钾(K2O)为18:25:10的比例,每亩追施100千克相应的复合肥。

适时追施壮果肥(优果肥),7月下旬至8月上旬,按氮(N)、磷(P2O5)、钾(K2O)为10:15:20的比例,每亩追施50千克相应的复合肥,再施入50千克有机肥(油渣、酵素菌骨粉等),以促进果实干物质转化积累。红阳等中华猕猴桃品种7月下旬施入,金香、徐香、秦美等美味猕猴桃中晚熟品种8月上旬施入,晚熟品种海沃德8月中旬施入,可有效促进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的增加,显著提高品质。

叶面喷肥于6月份以后每隔10~15天喷施1次,交替使用碧护、氨基酸、稀土微肥、绿叶宝、富硒营养液、美林钙、磷酸二氢钾等5~6次,以增强叶片光合效能,增加养分吸收及转化速率,促进果实干物质上升,达到增糖、增硬、增色的目的。在6~7月份高温期间,可充分利用沼液,按照沼液、水为1:2的比例配制施用,待气温逐渐下降后,按沼液、水为1:1的比例配制喷施3~5次。

基肥在早、中熟品种采收后或晚熟品种采收前(9月底至10月底)施入。盛果期果园每亩施入充分发酵腐熟的农家肥3000~5000千克和速效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50千克;或施入其他有机肥,并适当掺入化肥。在距离主干120厘米外挖宽50厘米、深60厘米的条沟或环状沟,将肥料与土壤混匀后施入,或在采果后深翻前,结合灌水撒施于地表。

2. 果园生草覆草

果园生草覆草既可起到保湿增温作用,又可增加土壤有机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果园行间种植白三叶、毛苕子、绿豆或黑麦草等绿肥作物,也可充分利用自然生草,但要铲锄和控制恶性杂草,保留生长弱的茅草类杂草,待其长到30厘米时进行刈割并覆盖栽植带地面。8月下旬雨季来临前,统一割锄园内绿肥杂草,覆盖果园。

3. 合理灌水

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猕猴桃萌芽前后对土壤含水量要求较高,田间持水量应保持在65%~80%,以促使萌芽整齐、枝叶生长旺盛、花器发育良好。开花前10天左右灌1次水(开花期避免灌水)。在开花坐果后,果实细胞分裂和膨大活动旺盛,需要较多的水分,但不宜一次灌水过多,应以小沟引水巧灌。在坐果后的2个月内,果实生长最旺盛,体积和鲜重增加最快,应根据土壤湿度决定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在持续晴天高温情况下,每10天左右灌1次水,地面覆盖或生草的果园可15~20天灌1次水,严禁中午高温时灌水。在果实缓慢生长期,需水相对较少,应确保土壤含水量不低于65%。在果实成熟前期,尽量采用小沟引水巧灌,有利于增加果实个头,促进树体营养积累和果实干物质形成。采收前15天左右停止灌水。施基肥后如缺墒也要及时灌水,还要灌好封冻水。

4. 疏花疏果

在现蕾期及时疏除侧蕾或过密的小蕾、畸形花蕾,提早在结果枝最外边花蕾前留4~5片叶摘心。疏蕾后至花蕾露白前及时喷1~2次碧护15000倍液,以促进花蕾健壮生长发育。花落瓣后10天、20天各喷1次碧护15000倍液,以促进幼果细胞分裂、膨大。

落瓣后10天左右开始疏果,根据结果枝的强弱确定留果数量,生长健壮的长果枝留4个果,中庸结果枝留2~3个果,短果枝留1个果,3米4米株行距的成龄园1平方米架面留果50~60个,每株留果500~600个。挂果过量的树依据树势及品种产量标准在花落瓣5天后进行多次疏果,先疏除畸形果、扁平果,再疏除受精不良的小果及病虫果。在果实套袋前再认真疏1次果,使所有选留果形状美观、整齐一致。

病虫害防治
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严格防治危害猕猴桃的各类病虫害。农业防治要以农业综合管理措施入手,做好检疫,提高果树抗逆性;生物防治要积极推广应用天敌;物理防治推广应用杀虫灯、粘虫板、粘虫带等;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

萌芽前喷3~5Be石硫合剂,铲除各种越冬病菌和害虫、虫卵等。疏蕾后用20%叶枯唑1000倍液加碧护15000倍液防治细菌性花腐病。5月中下旬用8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防治褐斑病、金龟子等。在7~8月每间隔10~15天喷1次2.5%绿色功夫2500倍液加20%扫螨净1000倍液加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8000倍液,主要防治褐斑病、黑斑病、小薪甲、红蜘蛛、金龟子。9月份开始防治细菌性溃疡病,用碧护15000倍液加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再加入1:1发酵沼液,间隔10~15天喷1次药,连喷2~3次,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采收及采后管理
果实采摘前,要对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检测,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不到采摘标准,就要及时摘叶、剪梢、打开光路。套袋的果实可在采摘前10~15天除去果袋(在多云天气或下午16:00以后除袋,避免强光灼伤果面),促进果实内干物质的转化、形成。为确保果实质量,美味猕猴桃系列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摘标准应在6.5%以上,中华猕猴桃系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摘标准应在7.0%以上。

备注《西北果树》2014,(5)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