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粉3号番茄

2020-06-24

品种名称西粉3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1993年

审(认)定情况1993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1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GS09006-1993

选育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陕西省西安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早熟番茄品系(F1),亲本组合为17203。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有限生长类型,株高55~60厘米,株幅45~55厘米,长势较强。主茎第7节叶上方着生第一花穗,开花早,3穗果封顶,果径7~8厘米,单果重180克左右,果粉色,果面光滑、圆正、美观,幼果有青肩。果肉厚,酸甜适口,鲜食性好。熟性早,生育期180日。早期产量高,果实大。耐寒,低温下植株正常生长,果实发育良好。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4500千克,最高可达6000千克。是粉果类型早春保护地栽培的理想品种。

品质分析

果实含蛋白质1.24%,100克鲜果含维生素C12.87毫克,可按性固形物5.05%。

抗性

抗烟草花叶病毒病,耐黄瓜花叶病毒。

栽培技术要点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苗龄控制在67~70日为宜。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有机肥5000千克。及时定植,适宜密度4500株/亩,行株距44厘米23厘米,亩栽4500株。采用一干半整技或改良单干整,定植后应注意及时打权和病虫害防治。结果期加强肥水管理,亩施尿素15千克。同时,对每层刚开的花要用15-20毫克/升的2,4-D点花,以防落花。

适宜地区 适宜陕西及华东、华北部分地区的保护地或露地栽培。

编辑推荐

皖粉3号番茄


品种名称皖粉3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1999年

审(认)定情况1999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皖品审第99120282号

选育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无限生长型,早熟。果实粉红色,呈高圆形,无绿肩,单果重300~350克,果实商品品质好,畸形果和裂果少,风味上等。

产量表现

一般单产为7500~8000千克/亩。

品质分析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5%~6.2%,每100克鲜重含维生素C21.3毫克,糖酸比5.95,

抗性

抗逆性强,耐低温、耐弱光、耐湿,高抗烟草花叶病毒病,中抗黄瓜花叶病毒病,抗叶霉病、早疫病和枯萎病。

栽培技术要点

江淮流域秋冬温室栽培,播种适期为89月,苗龄30~40天,栽植密度3500株/亩。冬春季棚室栽培,播种适期910月,苗龄40天,栽植密度3000~3500株/亩。早春保护地栽培,播种适期为12月至翌年1月,苗龄60天,栽植密度3500株/亩。春季露地栽培,播种适期23月,苗龄40~50天,栽植密度3000株/亩。麦茬地栽培,5月播种,苗龄30天,栽植密度3000株/亩。

适宜地区
适宜华东、西北、东北地区保护地和露地种植。

西粉3号番茄日光温室育苗与栽培


名称西粉3号番茄日光温室育苗与栽培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茄果类-番茄
适宜品种
西粉3号

栽培技术
1.育苗

(1)壮苗的标准:①株高25厘米。②茎租0.6厘米。③9片真叶,叶色深绿,叶片肥厚。④日历苗龄45天左右。⑤根系发达完整。

(2)播种育苗:8月6号播种,播前用55℃的水进行温烫浸种和催芽,使苗快出、整齐。播种前先浇透水,水渗完后均匀撒播种子,播后覆细土1厘米厚,上盖地膜,待有75%以上的苗出土时,在傍晚揭去地膜。

(3)及时分苗:当幼苗长到2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分苗于10厘米10厘米的营养钵或土块中。

2.定植

(1)整地施基肥:定植前15天进行整地,先深翻27厘米,结合深翻667平方米施优质圈粪7000~8000千克,磷肥80千克,然后精细整地,土粒要细,地面要干。地整好后按50厘米的行距划线起垄(高15厘米)。

(2)定植:一般苗龄在40~45天,即9月20日左右定植于日光温室内,定植密度50厘米27厘米。每667平方米4940株。栽植方法采用先挖穴,尔后点水栽苗,水要把土坨洇透,栽植深度以土坨与地面相平为宜。

3.定植后管理

(1)棚温管理:①及时覆盖棚膜,定植后随气温逐渐下降,要及时覆盖棚膜,10月10号覆盖棚膜的则上市早,产值高,而在10月21号覆整棚膜的则上市晚,产值低。②严格控制棚温:定植后缓苗前要求温度白天保持30℃左右,夜间15~17℃,缓苗后白天要求20~25℃,夜间14~15℃,结果期白天要求25~28℃,夜间要求15℃左右。③增强室内光照强度,日光温室最好选用透光率好的聚乙烯无滴膜,同时还要经常清洁膜面上的灰尘和杂物,以增强室内光照强度,及时早揭晚盖草帘,阴天也要揭帘见光,尽量延长光照时间。

(2)肥水管理:整个生育期共追肥2次,浇水3次。在定檀水和缓苗水浇过以后,当第一蓬果开始膨大时,进行追肥,每667平方米追尿素15~20千克,结合追肥进行浇水。在第一蓬果开始采收和第二蓬果开始膨大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每667平方米追尿素15~20千克,结合追肥进行浇水。

(3)应用激素,保花保果:日光温室内因通风不良和受低温的影响,容易造成番茄落花落果,故采用激素处理尤为重要。在10月中旬用15毫克/千克的2,4-D涂抹第一蓬花的花柄,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在11月中旬用20~30毫克/千克的2,4-D涂抹第二蓬花,以提高坐果率。将采收下来的绿熟果用40%的400倍液乙烯利浸果1分钟,捞出后沥尽水分,装入筐中,用塑料布盖严,置于25~28℃的室温条件下,经5~7天即可转红上市。

病虫害防治
日光温室内番茄的病害主要是病毒病和叶霉病、灰霉病、晚疫病等。10月份前用瑞毒霉加多菌灵600~800倍液或50%速克灵和50%扑海因1500倍液,防治晚疫病和叶霉病、灰霉病。10-11月份注意防治病毒病。11月份以后用400~600倍液的杀毒矾和500倍蔽的多菌灵或托布津防治晚疫病。

西粉一号番茄大棚育苗及栽培管理


名称西粉一号番茄大棚育苗及栽培管理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茄果类-番茄
适宜品种
西粉一号

栽培技术
1.育苗

采用温差育苗法,2月中旬播种育苗,先用55℃温水烫种10分钟,缓慢冷却至30℃后泡种8小时,中间搓洗2~3次,除去种皮上的绒毛并随时用清水投洗,之后拌细砂在泥盆保温催芽,有85%以上出芽时降温至20℃左右蹲芽,一天后在苗床播种。出苗前床面覆地膜,温度保持25~28℃,出苗近80%时揭去地膜,温度降至20~23℃。2天后提温,白天23~26℃,夜间15~17℃。两片真叶期分苗,将苗移入报纸糊制的直径7厘米,高8厘米的纸制营养袋内,白天室温25~28℃,夜间17~19℃。缓苗后降温,白天22℃。夜间15~17℃。两天后,白天保持20~25℃,夜间15~17℃。定植前一周炼苗,加大通风量,白天室温降至18~20℃,夜间13~15℃。

水分管理:分苗时浇一次透水,3~4叶期出现缺水现象时补一次水,6叶期补一次水,晴天上午浇水,浇后放风。为使苗生长整齐,苗坨倒换位置1次。幼苗4叶期到定植前交替喷洒丰收素和磷酸二氢钾各2次,定植时苗大部分出现小花蕾。在2月中旬选择晴好无风的天气扣棚膜烤地,土壤化通后翻耕晒土,随之开沟施肥,沟施猪圈粪5000千克,合垅后继续烤地增温。

2.定植

清明节时10厘米深土温达10℃后定植棚内。栽苗方法:按株距30厘米刨埯,每埯施磷酸二铵5克左右,摆正苗坨后浇足水。务使土坨湿透,渗透后覆土封埯。667平方米棚施磷酸二铵20千克左右。定植3600株。定植后除闭棚保温外,棚内周围挂一圈塑料薄膜裙子,夜间在棚外四周围上草苫。苗上又覆盖一层薄膜。缓苗后根据气候变化和温度回升情况,灵活掌握。

3.定植后管理

番茄植株进入正常生长后,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6~28℃,超过28℃以上时开两侧风道通风降温,傍晚棚温降至20℃以下时闭上风口,夜间棚温保持10℃以上,初期夜温较低,多层覆盖不撤,以后酌情逐层撤,当夜间气温超过15℃时昼夜通风。进入6月份后,白天还要放底风。在湿度管理上,根据本地土壤沙性大的具体情况,在缓苗后至开花前浇一次中水。在整个生育期土壤保持见干见湿程度,除雨天外,晴天和阴天都开风口排湿和通风,以减轻病害。在第一、二穗果大部分长到核桃大小时,分别追一次速效肥,两次共追硝酸铵60千克。每次结合浇一次满沟水。为调节植株对养分的吸收功能,开花后间隔15天喷丰收素两次,叶面追施磷酸二氢钾两次。西粉一号一般出现2~3个花序后自行封顶,并生出枝杈(侧枝),每条侧枝都能开花结果,为保秧壮棵和果实早采收,采取了以留主干果为主的办法。主干上有3个花序的,去掉全部侧柱,主干只有2个花序的,在中部侧枝上保留一个花序打顶,其余侧枝打去,使每株保3穗果,在每穗果的果实直径在一分硬币大小时进行疏果,每穗留4~5个比较周正的先期果,摘去畸形果和小果,每个植株留果数为12~15个。由于整枝和疏果,植株长势不衰,而且果实个头比较整齐,采收二次后即出现产量高峰期。

秋季番茄的栽培管理:

(1)剪老秧留新枝,水肥齐攻:7月上旬已到了采收后期,由于植株个体生长发育不一致,这时有的潜伏芽开始抽枝,一棵秧有的长出一条枝,有的两条。两条枝的打一留一,一条枝的保留,但有的植株还没有发出新枝,为使新植株基本保持生长一致,先期发出的枝4~5片叶时打尖。7月中旬采收结束,立即把老秧剪掉,抽枝的剪口在枝条着生部位上部3厘米处,设抽枝的留10~15厘米憋杈。之后把老秧和地面杂物全部清理干净,重新插架。对一些发不出新枝的,附近株上可留2个侧枝,作为借枝补空,一条侧技斜着缚绑在空缺的支架上。剪秧之后第三天垅沟中耕松土,接着灌一次足水,8月初顺沟灌腐熟大粪稀1500千克。

(2)前期降温、后期保温:新枝萌发和生长前期,正值炎夏高温季节,除雨天外,进行昼夜大放风,把棚膜从底部卷起1米高固定,雨天放下来。8月末之后气候渐渐转凉,要根据温度的变化灵活掌握放风量和放风时间。9月中下旬之后逐渐减少放风时间,10月上旬中午棚温超过30℃时打开风口,降至26℃时闭风,棚温在30℃以下就不放风。

(3)灵活绑架,因株留果:对因潜伏芽抽枝先后不一而出现新株高矮不齐的情况,采取灵活绑架办法。高株弯秧矮绑或与邻株交又斜绑在对方支架上,尽可能让植株高度保持一致,以利全期植株生育接近平衡。新株留果与春季基本相同,由于有空株,故用借枝补空来弥补。补空株的双干上各留两穗果,每穗留4~5个果,先期抽枝的强壮植株也留4穗果。

(4)其他管理:①果实膨大期追肥灌水:在第二穗果开始膨大时追施硝酸铵并结合灌水,以后土壤缺水时及时灌水2次。叶面追肥二次(喷施宝)。②及时防治病害,用药同春季。③喷防落素防治落花落果。

4.收获

前期采收红果上市,后期果园受气温低影响,成熟缓慢,把开始转红的果摘下来,用塑料薄膜包好放在温暖处催红。到10月中旬全部采收完。

病虫害防治
采取了加强放风降温排湿措施,进入结果期也是病害发生时期,晴好天气加大通风量,阴天也坚持放风,为防止漏雨染病,把棚膜破损处进行了修补。当个别植株出现病状时,及时药防,使用的农药有: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杀毒矾和植病灵,并采用两种药剂交替喷洒的方法,有效地防治了早疫病、叶霉病和病毒病的危害。为防止落花落果,花期连续喷施30毫克/千克防落素(用手携式喷雾器对着开放的花朵喷)。

佳粉17号番茄


品种名称佳粉17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2001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京审菜2001033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96秋-1096秋-26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无限生长型,叶片较稀疏,有利于通风透光,中熟,粉红果,果实圆形至扁圆形,幼果有绿肩,单果重180~200克。坐果良好,畸形果、裂果少。品质优良,口感风味上等。植株被有茸毛,对蚜虫和斑潜叶蝇等害虫有明显防效。

产量表现

丰产性良好,每株留3~4穗果时产量可达5500~6500千克/亩。

品质分析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4%,含维生素C13.4毫克/100克鲜样。

抗性

复合抗病性强,高抗番茄花叶病毒病及番茄叶霉病,耐黄瓜花叶病毒病、早疫病和晚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

1.北京地区春季大棚栽培,1月中下旬温室播种育苗,花芽分化期(3~8叶),夜间温度不要低于13~14℃。苗龄65~75天,栽植密度3600~4000株/亩。

2.露地栽培,2月20日左右温室播种育苗,4月下旬定植,栽植密度4000株/亩左右。秋季塑料大棚栽培,6月下旬至7月初温室播种,苗龄25天左右,栽植密度3600株/亩左右。果实膨大期可适当提早浇水、追肥,以促进果实膨大。

适宜地区
适应性强,适宜各地进行各种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皖粉5号番茄


品种名称皖粉5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沪农品审(认)蔬菜2003第043号

选育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利用T861为母本,T96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无限生长类型。植株生长健壮,耐低温弱光,熟性早,始花节位6~7节,易坐果,果实膨大速度快。果实高圆形,粉红色,表面光滑,无青肩,大小均匀,单果重一般300~400g。果形周正呈高圆形,果皮厚,有韧性,不裂果,不裂果,口感极佳,耐贮运。

一般单果重300克左右,

产量表现

亩产10000千克左右,比对照品种增产12.5%。

品质分析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6%。

抗性

高抗病毒病、叶霉病、晚疫病、灰霉病和筋腐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培育壮苗。播种前将种子置于强光下晒2~3小时,然后用55~60℃温开水浸种30分钟,再置于25~28℃恒温下催芽,待60%种子出芽时播种。幼苗2叶1心时分苗于营养钵或育苗盘中,可用营养土或育苗基质。7~9片真叶时可定植大田。以长江流域地区为例,早春栽培可于元月份播种,秋冬栽培89月份播种,夏季栽培5~6月播种。

2. 科学施肥。首先要重施基肥: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3000kg左右,发酵饼肥150kg,复合化肥50kg。其次要适当追肥:第2、3穗果实膨大期各追1次尿素,每667m2用尿素15kg左右,加水稀释后浇根,每棵浇水液250g左右。从第3穗果坐住后,每隔7~10天叶面喷施1次磷酸二氢钾液,浓度0.2%~0.3%。可结合防病治虫喷药时同时进行。

3. 合理密植。长江流域高窄垄栽培,每667m2定植3000株左右;淮河以北地区宽低畦栽培,每667m2定植3500~4000株,全部采用单干整枝,留5~6穗果摘心。

4. 注意事项:播种前一定要进行种子处理,种子要进行催芽;基肥一定要施足;中后期要加强肥水管理;要预防发生病虫害。

适宜地区
适宜冬春日光温室、大小棚和露地越夏栽培。

皖粉1号番茄


品种名称皖粉1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1998年

审(认)定情况199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皖品审第98120249号

选育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无限生长型。植株生长势较强,株高60~65厘米。熟性早,始花节位5~6节。果实圆整,果形扁圆,粉红色,无绿肩,果脐小,果皮较厚,单果重200克左右。

产量表现

适宜春秋保护地栽培,春种产量约5100千克/亩,秋种产量约4800千克/亩。

品质分析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以上,维生素C含量20.12毫克/100克,酸度0.663毫克/100克,糖酸比为7.89,硬度为 0.38千克/平方厘米,甜酸适中。

抗性

抗烟草花叶病毒病、叶霉病、早疫病,耐低温弱光。

栽培技术要点

育苗移栽春种苗龄50~60天,秋种苗龄30天左右。长江流域地区春季大棚栽培12月播种,秋季大棚、温室栽培78月播种,栽培密度4000株/亩左右。注意疏花疏果,每穗留果3~4个,每株留3~4穗。

适宜地区
适应性广,适宜春早熟和秋延后栽培。适于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北、陕西、河南、广西等地种植。

鲁番茄3号


品种名称鲁番茄3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1990年

审(认)定情况1990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山东省济南市农科所
品种来源以齐79-2011为母本,历强粉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鲁番茄3号高抗烟草花叶病毒病、耐其他病害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为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极强。不但长势旺,且生长速度快,普通花叶型,叶色浓绿,叶片长狭,分布较稀。果实圆形有青肩,透熟后深粉色。果肉厚,味甜酸可口,品质优良。平均单果重150克。

产量表现

亩产4000~5000公斤。

抗性

耐热,高抗烟草花叶病。

栽培技术要点

于山东咨作为中晚熟品种,在喜食粉果的地区种植在山东省适期早播括育苗,大苗壮苗早栽,小拱棚或地膜覆益。单干整枝,保花保果。底肥要充足,果实生长盛期要及时追肥浇水。

适宜地区
适于番茄的各种栽培,特别适于春季露地栽培、越夏栽培及秋延迟栽培。

佳粉2号番茄


品种名称佳粉2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一代杂种,佳粉1号的姊妹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强。第一花序着生于7~9节。果实扁圆或圆形,粉红色,平均单果重200g左右,品质好,比佳粉1号果形整齐,畸形果少;较抗病,丰产。

栽培技术要点

北京地区大中小棚栽培,于12月上旬到翌年 1月中下旬在保护地播种育苗。春露地栽培于2月育苗。温室栽培于7月中旬露地育苗。每667平方米播种量35~50g。苗龄70~75天,见蕾定植,秋季苗龄20~25天定植,行距50~53cm,株距24~33cm,栽植密度3500~4500株/亩,保护地栽培可稍密些。一般每株留果2~4穗。花期用生长素点花,每穗选留3~4朵花点药,多余的花可疏掉或不点花。

适宜地区 适于华北及东北地区栽培。

皖粉2号番茄


品种名称皖粉2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1999年

审(认)定情况1999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皖品审第99120281号

选育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有限生长型,早熟。粉红果,果实圆形,无绿肩,单果重250克左右。株高80~100厘米,始花节位6节,主茎3~5个花序封顶。

产量表现

一般平均产量为6500千克/亩。

品质分析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3%~5.5%,每100克鲜重含维生素C20.5毫克,糖酸比5.85,风味上等。

抗性

抗烟草花叶病毒病、早疫病和灰霉病。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坐果率高,无畸形果和裂果,

栽培技术要点

江淮地区早春大棚栽培,适宜播种期1112月,苗龄60~70天,栽植密度4000株/亩。秋季栽培,播种适期78月,苗龄30天左右,栽植密度2500株/亩。注意疏花疏果,每穗留果3~4个,每株留果穗3~4个。

适宜地区
适宜全国各地保护地及长江以北地区露地栽培。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