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珠3号番茄

2020-06-24

品种名称粉珠3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审定。

选育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CLN5915-10为母本,T98-5为父本于1999年配制的杂交一代良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粉珠3号为早熟品种,中架自封顶类型,植株高130~140cm,第7片叶着生第一花序,每隔一片叶着生一花序,主干三层花封顶,第一花序下无侧枝,结果集中,每序花平均结果13个,单株坐果数100~120个。果实长圆形,单果重13~15g,未成熟果为绿色,成熟果为粉红色,无绿色果肩,果脐小,果实匀称、整齐,表面光华亮丽,有香味,商品性好,味甜酸,品质佳。早熟、生长期短,采收期50~55天,全生育期160天左右。

产量表现

平均亩产3499kg。2002年在陕西省进行多点生产试验,产量均高于对照,平均亩产3551kg,比对照增产9.60%。

品质分析

经陕西省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测定,粉珠3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8%,维生素C含量为19.5mg/100g,还原糖含量5.0%,总酸含量0.5%,糖酸比为10.0,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

抗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粉珠3号TMV发病率为5.46%,病情指数为4.83;CMV发病率为16.67%,病情指数为7.25,属于高抗;叶霉病发病率为46.67%,病情指数为30.56,表现耐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期播种,适时定植:陕西关中地区日光温室栽培一般于11月上旬育苗,苗龄60天左右,1月上旬定植于大棚。春季露地栽培于2月中下旬育苗,4月中旬定植于大田。秋延后栽培于7月中旬育苗,8月下旬定植。播种量根据栽培方式而定,一般亩用种量8~10g。

2. 肥水管理:施足底肥,亩施优质农家肥10000kg,磷酸二铵50kg。在定植后一周施缓苗肥,第一穗果膨大时第二次追肥,采收期7~10天追肥一次,氮、磷、钾肥结合。用人粪尿作追肥时,初期施用宜稀薄,后期要浓。盛果期喷施叶面肥或其他微量元素,可提高果实品质。生长初期需水量较小,在盛果期、高温期5~7天灌水一次,但也应注意排涝。

3. 病虫害防治:粉珠3号抗病毒病较强,生育期应注重晚疫病和灰霉病的防治,保护地栽培要加强管理,及时通风,灌水严防过量,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发病初期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速克灵粉剂1500倍液或多菌灵粉剂500倍液,隔5~7天喷1次,连喷3~4次。

4. 植株调整:粉珠3号属中架自封顶类型,生长期不需整枝,只需打掉第一花序下的侧枝,但每周需绑蔓1次。

5. 适时采收:粉珠3号果实硬度大,不必每天采收,整个采收期只需采收3次。但为了提高产量,延长采收期,一般5天采收1次较为适宜。

适宜地区
粉珠3号从2003年至今已推广到陕西各地、西北各省以及四川、云南、广西、湖南等省。

精选阅读

西粉3号番茄


品种名称西粉3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1993年

审(认)定情况1993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1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GS09006-1993

选育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陕西省西安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早熟番茄品系(F1),亲本组合为17203。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有限生长类型,株高55~60厘米,株幅45~55厘米,长势较强。主茎第7节叶上方着生第一花穗,开花早,3穗果封顶,果径7~8厘米,单果重180克左右,果粉色,果面光滑、圆正、美观,幼果有青肩。果肉厚,酸甜适口,鲜食性好。熟性早,生育期180日。早期产量高,果实大。耐寒,低温下植株正常生长,果实发育良好。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4500千克,最高可达6000千克。是粉果类型早春保护地栽培的理想品种。

品质分析

果实含蛋白质1.24%,100克鲜果含维生素C12.87毫克,可按性固形物5.05%。

抗性

抗烟草花叶病毒病,耐黄瓜花叶病毒。

栽培技术要点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苗龄控制在67~70日为宜。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有机肥5000千克。及时定植,适宜密度4500株/亩,行株距44厘米23厘米,亩栽4500株。采用一干半整技或改良单干整,定植后应注意及时打权和病虫害防治。结果期加强肥水管理,亩施尿素15千克。同时,对每层刚开的花要用15-20毫克/升的2,4-D点花,以防落花。

适宜地区 适宜陕西及华东、华北部分地区的保护地或露地栽培。

珠豇3号豇豆


品种名称珠豇3号

分类 豆荚类-豇豆
选育单位 广东省农科集团良种苗木中心
品种来源以P20花籽白豇豆为母本,珠豇1号油青豇豆为父本,对杂种后代进行3年6代定向系统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早中熟,春季播种后55天可初收。秋季播种至初收43天。蔓生。生长势强.主蔓第一豆荚着生于6.1节,叶片较绿。商品荚长圆条形,青白色有光泽.荚面平整,尾部圆滑,商品性好,荚长70cm,荚宽1~1.5cm,单荚重30~35g,商品荚率95%;荚肉紧实,纤维少,品质优良;种子红白相间,红色部分有褐色条纹,遗传性状稳定;667m2产量2000k左右。

抗性:田间表现抗枯萎病,耐锈病,耐寒性强、耐涝性强,人工接种枯萎病达抗级水平(病情指数为33.5)。

栽培技术要点:

1. 播前准备。在华南地区适宜春、秋季种植,春种24月。秋植89月。土壤宜选择微酸性的沙壤土。基肥宜用有机肥,起畦前可667m2施土杂肥2000 kg、麸肥50 kg,畦面包沟1.3~1.6m,播种时,可采用两行穴播种植。每穴2粒,穴距15~20cm,秋植可适当密植。

2. 肥水管理。前期防止肥水过旺。造成徒长.后期要防止早哀。苗期少施肥.可视具体情况在齐苗后适当进行一次叶面追肥,667m2用尿素2 kg对水喷施。7~10天后进行第二次叶面追肥,667m2用复合肥4~5kg对水喷施。在第一花穗坐荚后开始增施肥水.促进多开花。多结荚。盛收期可每采一次追施轻肥一次。大约667m2 用复合肥15kg、钾肥5kg。该品种翻花能力强,后期加强肥水管理可促进第二次盛收。提高产量。春季种植要注意排水.可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3. 搭架引蔓。在豆秧抽蔓时,可插竹引蔓,一般采用人字架。引蔓宜在晴天下午进行,早上和雨天刚过不宜引蔓,以免弄断枝条。

4. 病虫害防治。春季主要防治白粉病.秋季主要防治锈病。可用粉锈立克1500~2000倍液喷施防治白粉病和锈病:播种前用25%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2%~0.5%。可减少苗期病害的发生。

5. 主要虫害有豆荚螟。其幼虫蛀食豆荚的蕾、花和嫩荚.中后期钻入荚内,造成产量降低和品质低劣。其防治比较困难.要抓住防治时机。从开始现蕾开花就必须进行防治.可用阿维菌素1000倍液。20%杀灭菊酯4000倍液或大神功800~1000倍液喷施。一般在早上花闭合前进行喷药,每3~4天喷施1次,这样可保证在采收期无虫害、药害。

西粉3号番茄日光温室育苗与栽培


名称西粉3号番茄日光温室育苗与栽培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茄果类-番茄
适宜品种
西粉3号

栽培技术
1.育苗

(1)壮苗的标准:①株高25厘米。②茎租0.6厘米。③9片真叶,叶色深绿,叶片肥厚。④日历苗龄45天左右。⑤根系发达完整。

(2)播种育苗:8月6号播种,播前用55℃的水进行温烫浸种和催芽,使苗快出、整齐。播种前先浇透水,水渗完后均匀撒播种子,播后覆细土1厘米厚,上盖地膜,待有75%以上的苗出土时,在傍晚揭去地膜。

(3)及时分苗:当幼苗长到2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分苗于10厘米10厘米的营养钵或土块中。

2.定植

(1)整地施基肥:定植前15天进行整地,先深翻27厘米,结合深翻667平方米施优质圈粪7000~8000千克,磷肥80千克,然后精细整地,土粒要细,地面要干。地整好后按50厘米的行距划线起垄(高15厘米)。

(2)定植:一般苗龄在40~45天,即9月20日左右定植于日光温室内,定植密度50厘米27厘米。每667平方米4940株。栽植方法采用先挖穴,尔后点水栽苗,水要把土坨洇透,栽植深度以土坨与地面相平为宜。

3.定植后管理

(1)棚温管理:①及时覆盖棚膜,定植后随气温逐渐下降,要及时覆盖棚膜,10月10号覆盖棚膜的则上市早,产值高,而在10月21号覆整棚膜的则上市晚,产值低。②严格控制棚温:定植后缓苗前要求温度白天保持30℃左右,夜间15~17℃,缓苗后白天要求20~25℃,夜间14~15℃,结果期白天要求25~28℃,夜间要求15℃左右。③增强室内光照强度,日光温室最好选用透光率好的聚乙烯无滴膜,同时还要经常清洁膜面上的灰尘和杂物,以增强室内光照强度,及时早揭晚盖草帘,阴天也要揭帘见光,尽量延长光照时间。

(2)肥水管理:整个生育期共追肥2次,浇水3次。在定檀水和缓苗水浇过以后,当第一蓬果开始膨大时,进行追肥,每667平方米追尿素15~20千克,结合追肥进行浇水。在第一蓬果开始采收和第二蓬果开始膨大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每667平方米追尿素15~20千克,结合追肥进行浇水。

(3)应用激素,保花保果:日光温室内因通风不良和受低温的影响,容易造成番茄落花落果,故采用激素处理尤为重要。在10月中旬用15毫克/千克的2,4-D涂抹第一蓬花的花柄,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在11月中旬用20~30毫克/千克的2,4-D涂抹第二蓬花,以提高坐果率。将采收下来的绿熟果用40%的400倍液乙烯利浸果1分钟,捞出后沥尽水分,装入筐中,用塑料布盖严,置于25~28℃的室温条件下,经5~7天即可转红上市。

病虫害防治
日光温室内番茄的病害主要是病毒病和叶霉病、灰霉病、晚疫病等。10月份前用瑞毒霉加多菌灵600~800倍液或50%速克灵和50%扑海因1500倍液,防治晚疫病和叶霉病、灰霉病。10-11月份注意防治病毒病。11月份以后用400~600倍液的杀毒矾和500倍蔽的多菌灵或托布津防治晚疫病。

佳粉17号番茄


品种名称佳粉17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2001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京审菜2001033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96秋-1096秋-26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无限生长型,叶片较稀疏,有利于通风透光,中熟,粉红果,果实圆形至扁圆形,幼果有绿肩,单果重180~200克。坐果良好,畸形果、裂果少。品质优良,口感风味上等。植株被有茸毛,对蚜虫和斑潜叶蝇等害虫有明显防效。

产量表现

丰产性良好,每株留3~4穗果时产量可达5500~6500千克/亩。

品质分析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4%,含维生素C13.4毫克/100克鲜样。

抗性

复合抗病性强,高抗番茄花叶病毒病及番茄叶霉病,耐黄瓜花叶病毒病、早疫病和晚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

1.北京地区春季大棚栽培,1月中下旬温室播种育苗,花芽分化期(3~8叶),夜间温度不要低于13~14℃。苗龄65~75天,栽植密度3600~4000株/亩。

2.露地栽培,2月20日左右温室播种育苗,4月下旬定植,栽植密度4000株/亩左右。秋季塑料大棚栽培,6月下旬至7月初温室播种,苗龄25天左右,栽植密度3600株/亩左右。果实膨大期可适当提早浇水、追肥,以促进果实膨大。

适宜地区
适应性强,适宜各地进行各种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皖粉5号番茄


品种名称皖粉5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沪农品审(认)蔬菜2003第043号

选育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利用T861为母本,T96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无限生长类型。植株生长健壮,耐低温弱光,熟性早,始花节位6~7节,易坐果,果实膨大速度快。果实高圆形,粉红色,表面光滑,无青肩,大小均匀,单果重一般300~400g。果形周正呈高圆形,果皮厚,有韧性,不裂果,不裂果,口感极佳,耐贮运。

一般单果重300克左右,

产量表现

亩产10000千克左右,比对照品种增产12.5%。

品质分析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6%。

抗性

高抗病毒病、叶霉病、晚疫病、灰霉病和筋腐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培育壮苗。播种前将种子置于强光下晒2~3小时,然后用55~60℃温开水浸种30分钟,再置于25~28℃恒温下催芽,待60%种子出芽时播种。幼苗2叶1心时分苗于营养钵或育苗盘中,可用营养土或育苗基质。7~9片真叶时可定植大田。以长江流域地区为例,早春栽培可于元月份播种,秋冬栽培89月份播种,夏季栽培5~6月播种。

2. 科学施肥。首先要重施基肥: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3000kg左右,发酵饼肥150kg,复合化肥50kg。其次要适当追肥:第2、3穗果实膨大期各追1次尿素,每667m2用尿素15kg左右,加水稀释后浇根,每棵浇水液250g左右。从第3穗果坐住后,每隔7~10天叶面喷施1次磷酸二氢钾液,浓度0.2%~0.3%。可结合防病治虫喷药时同时进行。

3. 合理密植。长江流域高窄垄栽培,每667m2定植3000株左右;淮河以北地区宽低畦栽培,每667m2定植3500~4000株,全部采用单干整枝,留5~6穗果摘心。

4. 注意事项:播种前一定要进行种子处理,种子要进行催芽;基肥一定要施足;中后期要加强肥水管理;要预防发生病虫害。

适宜地区
适宜冬春日光温室、大小棚和露地越夏栽培。

皖粉1号番茄


品种名称皖粉1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1998年

审(认)定情况199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皖品审第98120249号

选育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无限生长型。植株生长势较强,株高60~65厘米。熟性早,始花节位5~6节。果实圆整,果形扁圆,粉红色,无绿肩,果脐小,果皮较厚,单果重200克左右。

产量表现

适宜春秋保护地栽培,春种产量约5100千克/亩,秋种产量约4800千克/亩。

品质分析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以上,维生素C含量20.12毫克/100克,酸度0.663毫克/100克,糖酸比为7.89,硬度为 0.38千克/平方厘米,甜酸适中。

抗性

抗烟草花叶病毒病、叶霉病、早疫病,耐低温弱光。

栽培技术要点

育苗移栽春种苗龄50~60天,秋种苗龄30天左右。长江流域地区春季大棚栽培12月播种,秋季大棚、温室栽培78月播种,栽培密度4000株/亩左右。注意疏花疏果,每穗留果3~4个,每株留3~4穗。

适宜地区
适应性广,适宜春早熟和秋延后栽培。适于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北、陕西、河南、广西等地种植。

鲁番茄3号


品种名称鲁番茄3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1990年

审(认)定情况1990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山东省济南市农科所
品种来源以齐79-2011为母本,历强粉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鲁番茄3号高抗烟草花叶病毒病、耐其他病害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为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极强。不但长势旺,且生长速度快,普通花叶型,叶色浓绿,叶片长狭,分布较稀。果实圆形有青肩,透熟后深粉色。果肉厚,味甜酸可口,品质优良。平均单果重150克。

产量表现

亩产4000~5000公斤。

抗性

耐热,高抗烟草花叶病。

栽培技术要点

于山东咨作为中晚熟品种,在喜食粉果的地区种植在山东省适期早播括育苗,大苗壮苗早栽,小拱棚或地膜覆益。单干整枝,保花保果。底肥要充足,果实生长盛期要及时追肥浇水。

适宜地区
适于番茄的各种栽培,特别适于春季露地栽培、越夏栽培及秋延迟栽培。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