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小穴壳蒂腐病

2020-06-27

病害中文名: 芒果小穴壳蒂腐病
病害别名: 芒果白腐病
病害英文名: Mango storage Dothiorella ro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芒果小穴壳
病原学名: Dothiorella dominicana Pet. et Cif.
分类地位: 真菌界子囊菌门腔孢纲球壳目,小穴壳菌属,芒果小穴壳
病原介绍: 该菌置于26~28℃PDA培养基上,15天左右产孢。分生孢子器球形,有孔口,多数集生,个别单生,大小100~250(m),产孢细胞近葫芦形,没有附属丝及分生孢子梗,产生两种分生孢子,大分生孢子长梭形,个别棍棒状,基部平截,无色至浅黄色,大小13.8~22.53.8~6.0(m);小分生孢子短杆状,单胞无色,2~31(m)。
侵染部位: 果实
症状图:


病害症状: 又称白腐病,贮运期发生,常见有3种:蒂腐型 从果蒂侵入,初期果蒂处暗黄色至黄褐色,水渍状,扩展较快,病健部分界处不规则,当扩展至果实1/2时,病果皮上现很多分布均匀的黑色小粒点,果皮下陷,全果腐烂出现大量深灰绿色菌丝体,覆盖在小黑粒上,出现干腐症状,该型常见且严重。皮斑型 从皮孔或伤口处侵入,浅褐色,下陷,圆形或近圆形,中央也现小黑点,其上也生深灰色菌丝体。端腐型 花果端部现暗黑色水渍状斑,扩展迅速,贮藏后期发生多。
发病规律: 病菌在芒果枝梢桩口回枯处及病残体上越冬,翌年3~4月梅雨季节,病残体上产生分生孢子器,释放出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或传粉昆虫传播到花穗及幼果上,分生孢子在水滴中6小时左右,即可萌发,长出芽管侵入果皮;潜伏在果蒂组织内,待果实采收后发病出现症状,此外果柄剪口也是该病菌侵入的重要途径。据试验:果柄剪口流出的芒果胶乳是该菌分生孢子萌发的良好营养物质,小穴壳菌分生孢子在其中2小时可萌发,潜育期3天左右即发病。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积极选育抗芒果蒂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的抗病品种。因地制宜选用台农1号、2号,田阳香芒,象牙芒22号,紫花芒,桂香芒,桂热芒10号,金穗芒,粤西1号,攀西红芒,龙眼香芒等优良品种。(2)注意及时清除芒果园的病残体集中烧毁,可减少菌源。(3)加强管理。芒果秋剪时,要尽可能贴近枝条分叉处去剪,尽量减少桩口回枯。(4)采果最好安排在近中午时分,果剪要锋利,在果柄离层处下剪,采下的芒果要小心轻放,要求果蒂向下,以减少剪口处溢出果胶污染果实。(5)采后果实应尽快进行防腐处理。方法是在芒果场,把25%施保克乳油或45%特克多胶悬剂配成500倍液,充分搅拌,当药液水温调至26~28℃时,把准备好的整筐果实浸入药液内1~2分钟后,迅速提离药液,晾干后装箱。

总体描述: 症状 又称白腐病,贮运期发生,常见有3种:蒂腐型 从果蒂侵入,初期果蒂处暗黄色至黄褐色,水渍状,扩展较快,病健部分界处不规则,当扩展至果实1/2时,病果皮上现很多分布均匀的黑色小粒点,果皮下陷,全果腐烂出现大量深灰绿色菌丝体,覆盖在小黑粒上,出现干腐症状,该型常见且严重。皮斑型 从皮孔或伤口处侵入,浅褐色,下陷,圆形或近圆形,中央也现小黑点,其上也生深灰色菌丝体。端腐型 花果端部现暗黑色水渍状斑,扩展迅速,贮藏后期发生多。病原 Dothiorella dominicana Pet. et Cif. 称芒果小穴壳,属半知菌类真菌。该菌置于26~28℃PDA培养基上,15天左右产孢。分生孢子器球形,有孔口,多数集生,个别单生,大小100~250(m),产孢细胞近葫芦形,没有附属丝及分生孢子梗,产生两种分生孢子,大分生孢子长梭形,个别棍棒状,基部平截,无色至浅黄色,大小13.8~22.53.8~6.0(m);小分生孢子短杆状,单胞无色,2~31(m)。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芒果枝梢桩口回枯处及病残体上越冬,翌年3~4月梅雨季节,病残体上产生分生孢子器,释放出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或传粉昆虫传播到花穗及幼果上,分生孢子在水滴中6小时左右,即可萌发,长出芽管侵入果皮;潜伏在果蒂组织内,待果实采收后发病出现症状,此外果柄剪口也是该病菌侵入的重要途径。据试验:果柄剪口流出的芒果胶乳是该菌分生孢子萌发的良好营养物质,小穴壳菌分生孢子在其中2小时可萌发,潜育期3天左右即发病。防治方法 (1)积极选育抗芒果蒂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的抗病品种。因地制宜选用台农1号、2号,田阳香芒,象牙芒22号,紫花芒,桂香芒,桂热芒10号,金穗芒,粤西1号,攀西红芒,龙眼香芒等优良品种。(2)注意及时清除芒果园的病残体集中烧毁,可减少菌源。(3)加强管理。芒果秋剪时,要尽可能贴近枝条分叉处去剪,尽量减少桩口回枯。(4)采果最好安排在近中午时分,果剪要锋利,在果柄离层处下剪,采下的芒果要小心轻放,要求果蒂向下,以减少剪口处溢出果胶污染果实。(5)采后果实应尽快进行防腐处理。方法是在芒果场,把25%施保克乳油或45%特克多胶悬剂配成500倍液,充分搅拌,当药液水温调至26~28℃时,把准备好的整筐果实浸入药液内1~2分钟后,迅速提离药液,晾干后装箱。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