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020-07-06

播前准备

1. 田块选择与规划马铃薯对种植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最好选择耕作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灌良好、地势平坦的微酸性或中性(pH值不高于8.0)砂壤土。土壤孔隙度大,能满足马铃薯对养分、氧气需要,促进根系发育,生长的块茎干净,薯形规整,商品性好。前茬以豆科、禾本科、茄子、辣椒、番茄、烟草等为好,不宜连作。建设完善的田间主干道、支道,修筑农用大井、蓄水池、排灌水渠和管道,安装微喷设施等。2. 品种选择要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本地栽培、商品性好的脱毒马铃薯品种。种薯表皮要光滑、柔嫩、皮色鲜艳,以有粗壮芽,无病斑、无虫眼等不良性状的块茎为好,淘汰薯形不规整、表皮粗糙老化、芽眼凸出、皮色暗淡、具丛生芽且纤细的块茎。在一般情况下,以重量为50~80克的小型种薯整薯播种,重量超过100克的种薯可切块播种。近几年,晋江市主要种植希森3号脱毒种薯,其株型直立,株高60厘米左右,茎绿色;复叶大,叶缘波状,花冠淡紫色,不能天然结实;薯块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结薯集中。3. 播前准备(1)种薯催芽播种前15~30天将经人工解除休眠的种薯置于15℃黑暗处平铺2~3层,当芽长至0.5~1.O厘米时,将种薯逐渐暴露在散射光下壮芽,每隔5天轻轻翻动1次,不断淘汰有病、烂薯和纤细芽的种薯。催芽时要避免阳光直射、雨淋。(2)深耕整地在深耕纽耙前先撒施基肥,耕深30厘米左右,耕细整平。(3)施足基肥每亩施用发酵腐熟的有机肥800千克、尿素15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硫酸钾25千克作基肥,结合深翻整地施用,与耕作层混合均匀。马铃薯是忌氯作物,禁止施用氯化钾等含氯肥料,否则会造成裂薯。播种与移栽1. 播种时间与密度10月下旬至11月播种。每畦种植2行,畦宽50厘米,畦高30厘米,沟宽50厘米,沟底宽25厘米,行距25厘米。2. 种薯切块种薯切块种植可破除休眠,提早发芽和出苗。但切块时,易通过切刀传病,引起烂种、缺苗或增加田间发病率,加快品种退化。切块重以30~40克为宜。要纵切,使每一个切块都带有顶端优势的芽眼。刀具要严格消毒,减少用具带菌传播。3. 播种方法晋江市播种时温度较高、雨水较多、湿度大,因此提倡整薯播种。若采用切块的方式,每个块茎宜切分为2~3块,每亩需要块茎200千克左右。近几年,推行机械播种,种薯倒放、芽眼朝上覆土,覆土厚度不少于6~10厘米,出苗后逐渐培土至15~20厘米。4. 覆盖地膜因地温低和天气干燥,可采用地膜覆盖。盖膜要选择超薄膜,地膜平贴畦面拉紧拉实,膜边压紧盖实防风刮。经常到田间进行检查,发现破损要及时修补压实。田间管理1. 中耕培土中耕可以保持土壤疏松透气,促进发根。齐苗后及时中耕锄草,苗高6厘米左右进行第1次中耕培土,可深耕。在现蕾初期进行培土,要合理浅耕,以免伤到匍匐茎。封行前进行最后1次中耕培土。2. 适时追肥齐苗后要及时施提苗肥,每亩施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10千克,现蕾时再施1次结薯肥,每亩施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料20千克,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3. 水分管理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近几年晋江市开始推广应用自动喷灌设施。在整个马铃薯生长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70%左右,从下种到出苗前不宜喷灌,否则易烂种引起缺株。苗期植株小,一般可以不浇水。块茎形成期及时适量喷水,块茎膨大期需要水分较多,缺乏水分会导致减产。在雨水较多季节,要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而造成烂薯。采收前7~10天停止喷水。4. 摘蕾摘除马铃薯花蕾可减少养分消耗,明显提高产量。在马铃薯植株现蕾开花25%时,进行第1次人工摘除花蕾,以后每隔3~4天摘除1次,连续摘除2~3次。摘除花蕾时用手捏住花序基部,向上提捏,以免损伤叶片。病虫害防治1. 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2.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优良品种,进行合理品种布局。实行轮作,与非茄科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等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与姜或茄科类作物轮作。加强田间排水,防止积水。若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病株和地下块茎,连同病穴的土一并带出田外,集中无害化处理,病穴处撒施石灰消毒。在切掉种薯脐部的同时,要观察其健康状况,淘汰带病种薯。切刀用高锰酸钾溶液或酒精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切好的薯块应放置在纸箱或竹筐内,避免直接放在地面或塑料薄膜上,以免影响切口愈合。3. 药剂防治(1)用药原则对症下药,适期用药,更换使用不同的适用药剂,用量与浓度适当,合理混配药剂。禁止施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滴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等农药。(2)病虫草防治在覆盖地膜前每亩用33%二甲戊灵乳油150毫升对水喷雾预防杂草。结合翻地整畦,在播种前每亩用40%高渗辛硫磷乳油80克喷雾预防地下害虫。低温高湿天气有利于晚疫病发生,经常进行田间观察,一旦出现第1例病株,立即将病叶摘掉或拔除病株,进行无害化深埋。每亩使用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50克对水喷施预防,叶片正面和背面都应均匀喷药,隔7天喷1次,连续2次。马铃薯青枯病发病初期每亩用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8克对水灌根。在早疫病发病初期每亩用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50克对水喷施预防,隔7天喷1次,连续2次。适时收获马铃薯生长期为80~100天,在茎叶淡黄、基部叶片枯黄脱落,匍匐茎干缩、脱离,块茎表皮木质化不再膨大时,即可采收。在采收前要清除马铃薯秧和残膜,选择在晴天、凉爽、无霜冻、无露水条件下进行。采收前若植株未自然枯死,可提前7~10天杀秧。采收过程尽可能避免损伤块茎,如有破损,应分开存贮。收获后块茎置于阴凉处摊晒2~3天,避免暴晒、雨淋、霜冻和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以免变绿。

精选阅读

地膜覆盖苜蓿栽培技术


名称地膜覆盖苜蓿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地膜
蔬菜分类 绿叶菜-菜用苜蓿
适宜品种
宝鸡地区选择阿尔岗金较适宜地膜覆盖栽培,该品种叶片大,产量高,质量好。

栽培技术
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在陕西关中一带栽培较多。其茎叶和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前期采食嫩苗,中期牧草发展畜牧业,后期当做绿肥还田,改良土壤。在寒冷的季节,市场一般很少供应,为使城市居民在2-3月可吃到新鲜、嫩绿的苜蓿菜,我本人经过几年的亲自实践探索,利用覆盖地膜栽培苜蓿,可比大田提早20~30天采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就我们几年来实践探索地膜覆盖苜蓿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地膜覆盖苜蓿主要采食嫩茎叶,要求分枝性强,叶片大,生长快。经过几年实践,在宝鸡地区选择阿尔岗金较适宜地膜覆盖栽培,该品种叶片大,产量高,质量好。

2.地块选择

苜蓿是直根系多年生豆科牧草,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最适宜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中性或微碱性沙壤土、壤土上生长。地块要选择在南北方向、避风向阳、日照时间长的地块。

3.整地播种

掌握好适耕期,一般黏壤土含水量在18%~20%,粉沙壤土在20%~30%时为最佳适耕期。生产中常把10~20厘米土层的土用手捏成团,土团落地立即散碎,这时是合适的整地时间。整地务必平整、精细、上虚下实,干净无杂。春播时需在去年作物收后浅耕灭茬、除草、保墒,然后春翻以消灭已发芽的杂草,播种前应先灌水,保证良好的墒情。

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要经过精选,去掉杂质、草籽等,净度在90%以上,发芽率要达到85%以上。苜蓿种子具有休眠性,硬实率较高,所以在播前应采用擦破种皮法或热水浸泡法进行处理。擦破种皮法就是将苜蓿种子掺入一定沙石在砖地上轻轻摩擦,以达到种皮粗糙而不碎为原则。热水浸泡法即将苜蓿种子在50~60℃水中浸泡30分钟,取出晾干后播种。另外,初次种植苜蓿的地块应采用根瘤菌剂拌种。一般每千克种子用根瘤剂5克,溶于水中与苜蓿种子拌湿混种,水量以浸湿种子为宜,拌匀后立即播种,在早晚播种为佳。用菌剂接种过的苜蓿固氮能力强,生长旺盛,产量大幅度提高。

播种方法主要有条播和撒播两种。条播行距一般在15~30厘米,水肥好的田块可采用50~70厘米的宽行播种,最好用牧草专用播种机播种,没有专用播种机的也可借助小麦播种机进行适当调整进行播种,简便易行。撒播全田覆盖较完全,可利用苜蓿的遮蔽作用,抑制杂草的生长,但更要注意苗期防草,否则将难以进行中耕除草和管理。

苜蓿为浅根性作物,通常耕深15~20厘米的表土层内,结合耕翻每667平方米施入人畜粪尿1000千克作底肥,并做成20高畦,畦宽1.5,以利于排水,然后整平畦面,就可播种。宝鸡地区可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在无冻害的情况下,播种期愈早,产量愈高。若8月中下旬雨水充足,还可进行晚夏播种。播种量根据具体环境确定,宁稀勿密,一般每667平方米0.75~1千克。播种量过大,分枝较少,苗纤细,通风透光性不好,使苗基部有腐烂现象发生,影响一年生苜蓿产量和质量。

4.地膜覆盖

苜蓿种植生长两年后,进入生长旺盛,根系发达时期,此时最适宜覆盖地膜。根据市场销售量可以定地膜覆盖面积。在越冬前,地块没有上冻时,根据天气变化,适时覆膜。覆膜前一至两周内进行一次施肥和灌水。地膜一般选择宽2米,厚度0.005~0.007毫米的,以0.007毫米的为最佳。铺设时留出40~50厘米的行距间隔,便于耕作管理,然后依次平摊排列,取土对地膜的边缘8~10厘米进行封闭压实,以防下雨刮风造成地膜开裂。每间隔10米加一个5~10厘米宽的土层隔离带,以防大风掀刮。地膜覆盖后,经常要检查地块,对踩压不实的地方进行压实,把破损漏风的地膜用胶带粘合起来。

5.肥水管理

苜蓿喜欢温暖而比较干燥的气候,又很耐寒。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12~25℃,幼苗能耐-6~-7℃,成株可耐-25℃,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宜栽培在年降水量300~800毫米的地区,高温和降雨过多(超过1000毫米),对其生长不利,持续高温潮湿或积水会引起根部腐烂,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苜蓿喜光,日照充足才能生长良好。

播种后,应每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足够的湿度。播后4~5天出苗,出苗后每天都要浇水1次,6~7天后可停止浇水。当出现2片真叶时进行追肥,在收后第二天施0.5%尿素液或稀薄腐熟人粪尿,若立即追肥易引起腐烂。大雨之后要注意排涝。

每次刈割后要及时浇水。切记:苜蓿怕积水,水量不宜太大,控制在2~3小时最佳。中、后期苗已长壮,抗旱能力增强,为了防止根部叶片腐烂,此期不应浇水。

6.采收

鲜食苜蓿的采收在来年2月份,一般当嫩芽长到10厘米以上时,即可收获。采摘时一定要做到边揭膜、边采摘、边压膜,切忌大面积揭开地膜,以防风干和晒干。对采摘下来的鲜嫩苜蓿要防止挤压损伤,收集起来统一储存在水泥地面,存放厚度不能超过40~50厘米,并及时用木杈搅匀,洒少量清洁水,同时用薄膜或彩条布进行覆盖。间隔1~2小时重复2~3次,就可以保持嫩芽的水分和品质。

苜蓿在盛草期每年可采收3~4次,667平方米年产量可达到8000千克左右。收割最佳时期以全田有10%左右的苜蓿开花时为宜,最晚不能晚于盛花期,否则造成严重落叶,茎秆纤维化,品质下降,最后一次收割要控制在越冬前40~50天,以利于苜蓿安全越冬。

割收苜蓿时,一定要做到茬口低、平,特别是最后一次收获期茎杆粗壮,茬口高可进行一次割茬,还可进行碾压、耙磨,以防止覆膜时地膜划破或挂伤,造成保温性能降低,影响产量和早春上市。

病虫害防治
苜蓿主要虫害有蚜虫,浮尘子,盲蝽象,金龟子等。可用乐果,敌百虫等药防治。但以一经发现病虫害露头,即行刈割喂畜为宜。蚜虫主要在4-5月和10-11月为害,可用40%乐果800倍液或50%抗蚜威2000~3000倍液防治。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锈病、褐斑病,白粉病等,可用波尔多液,石流合剂,托布津等防治。

地膜覆盖南瓜栽培技术


名称地膜覆盖南瓜栽培技术

分类 蔬菜
资料来源苏小俊. 瓜类蔬菜无公害高效栽培重点、难点与实例[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施肥

选地最好选较乎坦的土地,前茬避开瓜果蔬菜。整地要秋深耕20厘米以上,早春顶凌耙磨平整,做畦按行宽2米。南北走向耧畦,并在种植行条施底肥。667平方米用优质农家肥1立方米、钾肥10千克、二铵15-20千克、尿素5千克的混合肥。起垄宽50-60厘米,高15-20厘米。

2.播种覆膜

(1)种子处理:南瓜种子要晒2天,然后温汤浸种6-8小时。捞出甩干水分,在25-30℃条件下催芽,当50%种子扭嘴时即可播种。

(2)播种覆膜:南瓜适宜播期在5月5日至5月10日。667平方米播量50克,株距60厘米,每穴2-3粒,盖0.5厘米厚的细土。种完一行及时覆膜,一膜铺2垄,顺垄铲土埋严压实,并形成一条小毛渠,可蓄水保墒,或在有水条件时便于浇水。

3.田间管理

(1)幼苗期管理:南瓜播种7-8天后,开始出苗,此期既要防冻苗又要防烫苗,3片真叶时间苗,4-5片真叶定苗,667平方米保苗550-600株。

(2)伸蔓期管理:瓜秧6-7片真叶时,根据爬蔓方向,培定苗土,使瓜秧向同一方向有序生长,在伸蔓之前,要勤铲防杂草。

(3)开花结果期管理:整枝、压蔓与掐尖。整枝为单蔓整枝、留主枝去侧枝;压蔓是在瓜后叶节外把干土铲掉,将蔓用温土压上;掐尖是在第一个瓜前5-6片叶处掐掉主尖,把蔓用湿土压上。

防落花落果。人工辅助授粉是在早晨4-9点,采用未开的雄花,用里面的花药向盛开的雌蕊柱头上轻轻涂抹。肥水管理是不旱不浇水。底肥足、不需追肥,根瓜要及早去掉,当第1个瓜苹果大时,667平方米追尿索15-20千克,有灌水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土壤墒情,瓜不再膨大时结束灌水;开花结果期,最好每7-10天喷1次磷钾叶面肥,促早熟,将瓜阴面转到阳面,去掉瓜的遮阳叶片。在瓜底垫草或石片。

4.及时防治病虫害

(1)南瓜的主要虫害是地下害虫,可用50%1605或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08%-0.1%拌种。地下害虫严重时宜进行土壤处理,用50%辛硫磷乳油每100毫升加水0.5千克,加细土20千克拌匀制成毒土,播前浅耕时施人犁沟,可兼治蚜虫。

(2)南瓜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和疫病。白粉病可在去根瓜之前,喷1次40%百菌清800-1 000倍。之后每7-10天1次,要轮换用药。疫病可用60%的杀毒矾400倍液防治。

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垄作栽培技术


播前准备

1. 选地整地马铃薯为忌连作作物,连作易导致黑痣病、干腐病、疮痂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生产上要求轮作倒茬,以调节土壤肥力,防治病虫害。马铃薯种植地块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方便的川台地,前茬作物以小麦、豆类等最好,其次为玉米、胡麻等作物。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耙平达到土壤疏松、无杂草。对蓄根性杂草较多的地块每亩用41%的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400克对水50千克进行喷雾灭除。地下虫害严重地块,播种前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250毫升对水3~5千克,拌25千克细土(或沙)制成毒土,均匀撒于地表、耕翻入土或结合播种直接施入犁沟。2. 合理施肥马铃薯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应坚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原则,必须重施基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化肥采用配方施肥,重视根外施肥。一般亩用腐熟优质农家肥2500~3000千克、尿素16千克、硫酸钾复合肥14千克、普通过磷酸钙60千克或尿素11千克、硫酸钾复合肥20千克、磷酸二铵19千克。为保持土壤养分平衡,实现养分均衡供应,可每亩加施硫酸亚铁复合肥2千克,适量补充镁、硫、铜、锰、锌等微肥。3. 品种选择优良品种是获得增产增收的基础,不同品种,其适应性、抗病性、抗逆性都有较大差异。所以选择品种时,不仅要考虑品种的抗病性,丰产性和对当地生态条件的适应性,还要根据市场需要、产品用途、产品价格等因素作全面权衡取舍,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种植品种以脱毒种薯为主,应选用合格的脱毒原种或一级良种,如陇薯3号、陇薯6号、陇薯10号、庄薯3号、青薯9号等。播种与移栽1. 种薯切块及处理(1)种薯切块播前选择具有所选品种特征、薯块完整、无病虫害、无伤害、薯皮光滑的健壮种薯,晒种2~3天。播种前1~2天切块,切块大小在40克左右,每个切块上至少要带1个芽眼。一个种薯一般切2~4块即可,小于50克的种薯采用整薯播种。(2)种薯处理带病种薯是马铃薯晚疫病、环腐病、黑胫病等病害的主要侵染来源,因此,对所切种薯不论带病与否,都需进行种薯处理。一是用稀土旱地宝进行浸种:按质量1:50配制浸液(可用洗衣盆作为容器),将稀土旱地宝溶于水中(即每袋100克加水约5千克,可用于亩播种的薯块浸种),把切好的薯块装人网袋,放入溶液中浸泡5分钟后捞出,晾干表面水分后即可播种,当天浸种当天播种。通过稀土旱地宝对马铃薯切块进行浸种,可促进马铃薯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增强抗旱能力,防止和降低马铃薯环腐病、晚疫病的为害。二是药剂拌种:用58%的宝大森可湿性粉剂75~100克,均匀撒在2~3千克细干土上,再拌入100千克种块,然后晾干播种,还可用多菌灵、霜脲锰锌等药剂拌种,待切块表面水气晾干后播种。2. 播种覆膜一般选择在4月中下旬为宜。播种前先用铧式犁开10~15厘米深沟,将腐熟优质农家肥均匀施于种沟内;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亩用40%辛硫磷乳油0.25千克对水稀释成1000倍液喷施于沟内,杀灭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之后用山地步犁翻耕2遍,使表土自然翻向种植行一侧,将化肥均匀撒入犁沟内。随后将种薯按40厘米左右株距摆放于沟底,埋入肥土踏实,以利于扎根发棵,用40厘米宽、6~8微米厚的黑色地膜覆盖,膜边恰好在两犁土垄合缝处。接着再用铧式犁开沟播种下一垄,形成种植沟心距50厘米,膜间距10厘米,亩成苗3000~4000株。田间管理1. 查田补苗苗基本出齐后,应及时进行查田补苗。补苗的方法是在播种时在地头或地边预先密植播种1行,出苗后进行间苗并带土移栽到缺苗的地方。2. 科学化控在现蕾开花期有徒长现象发生时,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千克进行叶面喷施,防止幼苗徒长、倒伏。病虫害防治1. 蚜虫6月上中旬发现蚜虫为害时,选用抗蚜威、吡虫啉、啶虫脒等高效药剂喷雾防治,每次以不同种类的农药交替喷洒,每隔7天喷洒1次,至少喷药3~4次。2. 晚疫病晚疫病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做到防病不见病。在马铃薯封垄后要勤观察,当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拔出病株、带出田外深埋,并对该地块的植株喷施甲霜灵锰锌或霜脲锰锌等药剂,以后每隔7天喷1次,连喷3~4次,阻止病害扩散。如7月中旬连续48小时出现阴雨天气,田间发现晚疫病病斑后应选用霜脲锰锌、银法利、氟吗啉锰锌等药剂,每隔7~10天交替喷雾2~3次,防治中最好实行统防统治。适时收获1. 适时收获一般在10月上旬,当马铃薯80%的茎叶呈现出黄色、中基部叶片枯黄时进行收获。收获前3~4天将地上部分茎叶割掉进行晒地,选择晴天及时进行采挖。2. 清除废膜地膜种植的马铃薯收获后,应及时、彻底、干净地清除残膜,耕翻犁地,将残膜完全捡拾干净,确保土壤中无废膜残留,杜绝造成土壤污染,保持良好的土壤环境。

早春毛豆露地(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名称早春毛豆露地(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地膜
蔬菜分类 豆荚类-毛豆(菜用大豆)
适宜品种
地膜栽培可选择台75、99-3、292等品种。

栽培技术
(1)播种育苗

①播种时间:影响早春毛豆播种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一般在土壤5-10厘米的土层内,日平均地温达到12-15℃时播种较为适宜。据土温测定:地膜+小拱棚覆盖通过时间为3月上旬,而地膜覆盖的在3月中旬。结合出苗率、产量综合分析,采用小拱棚+地膜覆盖育苗的适播期为2月25-3月15日,地膜直播适播期则为3月10-3月13日。

②育苗方式:根据我地早春季节低温阴雨天气较多的气候特点,为保证大田毛豆种植密度,一般采用育苗移栽为好苗床准备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地块作苗床。播前深翻晒土。由于毛豆苗期短,子叶肥厚,苗期营养以子叶供应为主,若苗床土为菜园土,养分充足,可不必施肥;若水稻土,则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磷肥40千克+钾肥5千克作底肥。按苗床宽1-1.1米作畦。播种选晴天上午,把精选后粒大饱满、无病斑、虫蛀的种子撒播到苗床上,以种子不重叠为宜,播种量1千克/平方米左右。播后覆盖2-3厘米细松土。然后平铺一层地膜,用2米长拱形竹搭好小拱棚,盖好栅膜,并用土密封。苗床管理棚四周开挖深沟,沟深25厘米,保证雨天排水畅通,以免苗床水分过多,引起烂种。出苗前密闭棚膜保温保湿,出苗后(一般播后10天左右)及时揭掉地膜,棚温白天保持20-25℃,夜间13-17℃。适时移栽毛豆根系再生能力较弱,需严格掌握移栽期,一般以子叶展开到第一对真叶抽生(即出苗后一星期左右)为最佳移栽期。

(2)整地作畦

毛豆对土质要求不严,但要获得较高产量,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含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为好。若前作为水稻,则冬前进行深翻晒垡,以风化土壤;若前作为蔬菜,则在定植前一星期把前茬收割完毕,整理好土地。为减轻豆荚病斑,提高豆荚商品率,早春毛豆作畦时应采用深沟高畦,一般畦宽1.2-1.4米,沟深20-25厘米。畦做成微弓形,为防止杂草生长。每667平方米可用33%施田补乳油除草剂267-330毫升,加水20-33千克,喷洒畦面,并覆盖好地膜。

(3)施足基肥

早春毛豆一生需肥量较大,据试验,生产100千克鲜豆荚需吸收纯N 4.33千克,P2O5 0.54千克,K2O 10.95千克。若是水稻田或瘠薄土,则在冬前深翻时每667平方米施1 000-2 000千克圈肥或土杂肥,种植前结合整地再施复合肥20-30千克+磷肥20-25千克作基肥;若是菜园土,则土壤肥力较高,应根据前茬施肥量及吸肥情况具体决定,一般用30-40千克复合肥加20-25千克磷肥作基肥于整地时施入。

(4)合理密植

台湾75毛豆生长势较旺,如种植过密,容易引起徒长,通风透光差,分枝数减少,病、瘪荚增多,影响豆荚商品性;如种植过稀,则土地利用率不高,影响产量。据试验,台湾75早春种植密度;如每穴3株,每667平方米定植毛豆5 000穴,行距50厘米;如每穴2株,则定植毛豆7 000穴,行距30厘米,基本苗数14 000-15 000株。

(5)田间管理

①开沟排水:毛豆根系较浅,且我地春季雨水偏多,如田间积水,植株生长减弱,易感染病害,影响产量和豆荚品质。因此,在生长期可通过培土加深畦沟,做到三沟配套,保证田间排水畅通。

②施好追肥:早春毛豆营养生长较旺,如基肥量足,则前期不必施肥,以免引起徒长,但进入开花结荚期,植株对肥料需求量增加,此时,植株吸肥量占总需求的80%以上,应及时追肥。初花期每667平方米打孔追施尿素20千克,结荚期可结合防病治虫用0.2%-0.3%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1-2次,以促进豆荚充实饱满。

③适时采收:毛豆以食用鲜豆荚为主,采收期应根据加工、收购单位的要求和市场行情而定,一般在豆荚已鼓粒充实,色泽鲜绿时采收。切忌过早或过迟,以免影响毛豆产量和豆荚质量。

采收后放在阴凉处,保持新鲜。

病虫害防治
(1)病害:早春毛豆病害以褐斑病为主,前期多发生在茎秆和中下部叶片上。后期主要在豆荚上,形成细小棕褐色斑点,影响豆荚质量。种植过密,田间通风透光差,病害发生重;在结荚、鼓粒期,雨日多,雨量大,有利该病发生、蔓延。因此在栽培中首先要合理密植,其次要保持田间排水畅通,降低田间湿度,再则是农药防治,在初荚期可选用50%百菌清6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倍液进行喷药防治,间隔7-10天防治1次,连防治2-3次。

(2)虫害:苗期主要有蜗牛和小地老虎。蜗牛可用6%密达每667平方米0.25-0.5千克诱杀;小地老虎可用炒香菜饼拌90%敌百虫诱杀或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灌根。随着气温升高,蚜虫、蓟马发生量逐渐上升。一旦蚜虫发生为害,易诱发毛豆病毒病,需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0.5%海正灭虫灵1 500倍液,或1%爱福丁2 500倍液,或10%一遍净3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秋播大蒜地膜无公害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 选择地块,施足基肥 大蒜忌重茬,要选择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中壤土为宜。栽培大蒜的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耕翻晒垡,在播种前要再整地作畦。在耕翻整地之前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5~8立方米,腐熟饼肥20千克,磷酸二铵30千克,尿素10千克作底肥。有机肥在运往大田前10~15天,用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洒,用锹翻拌均匀,并用土封严闷杀7天。施肥后翻耕、耙细,达到肥匀、土碎。 2. 整地做畦 地膜覆盖栽培一般用小高畦。畦宽因地膜宽度而定。按80厘米踩线,以线为准用铁锨往两边铲土,做成高10厘米、顶宽50厘米的高畦。每隔3畦可挑一个高15厘米的高畦埂,便于浇水时挡水。在高畦埂的两侧还可再种两行蒜。 3. 选种与播种密度 一般选择当地种植的当家品种,如紫皮大蒜、白蒜。可选择4~5克重的蒜瓣做种,用种量为130~150千克,每亩播种3.3万株右。如用3.5~4克重的蒜瓣做种,密度可增加到3.5万株。播种前,蒜种在7℃以下环境中处理7~10天,再用沼液浸种5~8小时,以保证早出苗、出苗齐。 4. 适时播种 冀中南地区做蒜头种植的,一般于9月中下旬播种为宜,最迟不得超过10月中旬。播后10余天即可齐苗,在越冬前植株就可具有5~7片叶,抗寒性较强。在整平的50厘米宽的高畦上,开4条深6~7厘米的沟,按10厘米的株距摆放蒜瓣(每亩3.3万株),然后覆土,将沟填平,随即浇水压根,以防蒜瓣生根出苗时将其顶出地面。播种后覆盖一层草木灰或浇上一层泥沙浆。 5. 覆盖地膜 在大蒜栽培中覆盖地膜可增大蒜头、提高产量。一般情况下,在大蒜播种出苗后,气温、地温已开始下降,这时如果用地膜进行覆盖,可明显地收到增温防寒的效果。覆盖时先把膜拉直绷紧埋入土中。播种覆膜后,立即浇水,促进蒜瓣扎根。近出苗时,再浇1次水,以利幼苗出土,顶破地膜,继续生长。有顶不出膜来的幼芽,可帮其行人工破膜。人工破膜的口越小越好。 6. 田间管理(1)追肥由于大蒜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弱,故追肥应施速效肥,以免脱肥而出现叶尖发黄。大蒜追肥一般3~4次,分为:催苗肥:大蒜出齐苗后三叶初,每亩施沼液或腐熟人粪尿1000~1500千克,对加5千克尿素。盛长肥:播种60~80天后,重施1次腐熟人畜肥加化肥,每亩20~30担,硫铵10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5千克。孕薹肥:大蒜孕薹期,每亩施尿素15千克。蒜头膨大肥:蒜头急速膨大期,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最好在谷雨前后喷施。(2)水分管理齐苗期,若田土较干可灌水1次,促苗生长。幼苗前期,根据天气和墒情控制灌水,并注意秋雨后田间排水。幼苗中后期,在进入12月下旬时应浇一次冻水,以使蒜苗安全越冬。来年2月下旬应及时浇水,并冲施复合肥,以促进蒜叶生长,假茎增粗。抽薹期,应于追孕薹肥后及时浇灌抽薹水。现尾后要连续浇水,以水促苗,直到收薹前2到3天才停止浇灌水,以利贮运。蒜头膨大期,蒜薹采收后立即浇水,以促进蒜头迅速膨大和增重。收获蒜头前5天停止浇水。(3)中后期管理:在花芽、鳞芽分化期,仍然要保护好地膜。发挥其保温作用,直至抽薹前期方可去掉地膜。(4)中耕除草:以人工中耕除草为主,一般在播后15天和春季各中耕除草一次。如果往年地块杂草较多,根据杂草情况确定使用的除草剂种类:对以单子叶禾本科杂草为主的蒜田,每亩用大惠利120~150克于播种后5~7天(出苗前)加水30~50千克稀释,晚间喷雾。以双子叶阔叶草为主的蒜田,每亩用25%恶草灵120~150毫升,或24%果尔45~60毫升,于播种后7~10天(出苗前)加水40~60千克,晚间喷雾。 7. 适时收获蒜薹的采收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当蒜薹上部开始弯曲、总苞略变白时及时采收,否则影响蒜薹的产量和品质,也妨碍蒜头膨大。蒜薹收获后20天左右,当叶片枯萎、假茎松软时及时收获蒜头。蒜头采收后,削净蒜蒂,就地摊晒2~4天,然后贮藏。病虫害防治 大蒜主要虫害有葱蓟马、蚜虫和蒜蛆。葱蓟马、蚜虫可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喷雾防治;蒜蛆可在蒜苗退母期撒施草木灰防治。大蒜主要病害有叶枯病、紫斑病、根腐病等,可通过精细选种、合理轮作、控制田间湿度,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发病轻微,可用1000亿个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农抗120水剂防治。

甘蓝地膜覆盖加小拱棚栽培


名称甘蓝地膜覆盖加小拱棚栽培

栽培类型 中小拱棚
蔬菜分类 甘蓝类-结球甘蓝
适宜品种
中甘11号、北京早熟

栽培技术
1.育苗

(1)苗床消毒:用五氯硝基苯+代森锌各25克混合均匀撒在50千克细土中,上铺下盖,防止苗期猝倒病的发生。

(2)适时播种和移苗:于2月25日至3月5日间开始温室育苗,种子用温水浸种4~5小时,用湿布包好,放在25~30℃下进行催芽1~2天,种子芽露白时进行播种,播种前畦内浇适量底水,待水渗下后即可播种,播种后覆土,用薄膜覆盖保湿,待苗出齐后,揭掉薄膜,当幼苗长有二叶一心时进行移植,营养土地面积为10厘米10厘米,苗床温度掌握在白天25~28℃,夜间12~15℃,苗长到6~7片叶子时,这时苗龄在55~60天,在定植前6~7天时间开始练苗,降低室内温度,使温室的温度接近棚内温度,有利于秧苗定植后加速缓苗。

2.定植

于5月25日至5月1日间定植,选择保水、保肥土壤疏松的地块,选择无风晴天进行定植,选择标准的壮苗,苗龄60~65天,节短茎粗,叶片舒展均匀,中下叶及茎基部带紫色,定植应浅栽,利于缓苗,株距为35~40厘米,一畦双行,呈拐子苗,插空栽植,0.1公顷保苗3000~3500株,边打孔边定植,边浇定植水,及时封埯,接着覆盖小拱棚,四周用土压紧。

3.定植后管理

定植一周缓苗后,中午要注意通风降温,防止高温灼苗,随着气温升高,加大通风量,到中后期6月1-10日可撩起棚两侧的膜通风,棚顶膜不揭,以隔雨和防强光直射,发现苗孔部有地膜没有盖紧的地方及时封严及时除去苗眼及畦沟间的杂草。

4.收获

定植后50~60天,开始收获,植株结球部分质量达0.5~0.7千克时即可上市,分期分批上市,10~15天内可以果收结束,尽早腾出土地,后茬可种白菜、萝卜等多种蔬菜,为下茬蔬菜的选择安排提供了有利条件,地膜覆盖加小棚栽培甘蓝,不仅产量高,效益好,而且也有利于后茬的生长,可有效的提高土地利用价值。

病虫害防治
为防治菜青虫,可喷1000倍液的90%敌百虫溶液于早晨或傍晚喷雾,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萝卜无公害栽培技术


萝卜是市场鲜销和加工腌渍、酱制类蔬菜的主要品种和原料,可周年生产。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营养、优质,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现将萝卜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产地环境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性好的沙质土壤为宜。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2 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大根型品种宜选择日本大根、白将军、浙大长等;中根型品种宜选择白玉春、太湖萝卜、南京穿心红等;小根型品种宜选择萧山一点红、一刀种、杭州小钩白、上虞湖田萝卜、兰溪小萝卜等。3 栽培季节3.1 春萝卜 10月间播种,次年2~3月收获,耐寒性强,不易空心,抽薹迟。3.2 夏秋萝卜 6~7月播种,秋季8~10月间收获,由于这类萝卜生长期间正值高温、干旱、台风暴雨、病虫危害严重的季节,必须加强田间管理。3.3 四季萝卜 生长期短,植株小,适应性强,宜四季栽培。4 栽培技术4.1 整地、做畦、施基肥 深翻耕地,施足基肥,打碎耙平。翻耕深度根据品种而定。大根型品种畦高20~30cm;中根型品种,畦高15~20cm;小根型品种畦高10~15cm。畦宽连沟均为140cm~150cm。结合深翻整地施入基肥,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kg、优质三元复合肥30~50kg、硼肥2kg。4.2 播种 大根型品种每亩用种量为400~500g;中根型品种每亩用种量为750~850g;小根型品种每亩用种量为1000g~1200g。大根型品种每畦种4行或穴播;中根型品种每畦种5行或穴播;小根型品种可采用条播或撒播方式。播种时有先浇水播种后盖土和先播种盖土后再浇水两种方式。撒播多采用前者,适合寒冷季节;高畦条播或穴播多采用后者,适合高温季节。大根型品种株距40~45cm;中根型品种株距20~25cm;小根型品种可保持株距10~15cm。5 田间管理5.1 间苗定苗 早间苗、晚定苗。第一次间苗在子叶充分展开时进行,当萝卜具2~3片真叶时,开始第二次间苗;在5~6片真叶、肉质根破肚时,按规定的株距进行定苗。5.2 中耕除草与培土 结合间苗进行中耕除草。中耕要先浅后深,避免伤根。第一、二次间苗宜浅,锄松表土,最后一次宜深,并把畦沟的土壤培于畦面行间,防止倒苗。5.3 水分管理 播种时要浇足底水,土壤有效含水量宜在80%以上,夏秋萝卜采取“三水齐苗”,即在播后、出苗和齐苗时各浇水1次。苗期根浅,需水量小。土壤有效含水量宜在60%以上。掌握“少浇勤浇”的原则。叶生长盛期叶数不断增加,叶面积逐渐增大,肉质根也开始膨大,需水量较大,但应适量浇水,以防止烂根。肉质根膨大盛期需水量最大,应充分均匀浇水,土壤有效含水量宜在70%~80%以上。遇连续阴雨天气,应及时开沟排水。5.4 施肥 结合深翻整地,施入基肥,基肥量应占总肥量的70%以上。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状况确定追肥时间,一般在苗期、叶生长盛期和肉质根膨大期分3次进行。苗期每亩施入氮磷钾复合肥8~10kg;叶生长盛期以追施氮肥为主,每亩施入氮磷钾复合肥15kg;肉质根生长膨大期应多施磷钾肥,每亩施入氮磷钾复合肥30kg。收获前20天内不再使用速效氮肥。6 病虫害防治萝卜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和黑腐病等。主要虫害有菜螟、菜青虫、小菜蛾、蚜虫、黄曲条跳甲、小地老虎等。6.1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合理布局,实行轮作,提倡与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套种,清洁田园,加强中耕除草,降低病虫源数量;培育无病虫害壮苗。6.2 物理、生物和人工防治 利用性信息素、杀虫灯引诱捕杀;人工采卵或捕捉幼虫;及时铲除杂草。6.3 药剂防治 禁止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及其混配农药品种。病毒病可以通过治蚜为主防治病毒病。黑腐病可以将种子放在55℃温水中浸泡,并不断搅拌10~15分钟进行预防;发病时可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等防治,连续喷药2~3次。菜螟可以用 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可以用5%抑太保乳油800~1000倍或25%菜喜悬浮剂2000倍液等防治。蚜虫可以用10%蚜虱净3000倍液等防治。黄曲条跳甲成虫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幼虫可以在灌水后再用药液灌浇。小地老虎可以用20%杀灭菊酯乳剂8000倍液喷洒,也可以堆草进行诱杀,将菜叶打碎,喷上90%晶体敌百虫400~500倍液,傍晚散放在根旁,杀虫效果也很好。应严格执行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

无公害丝瓜栽培技术


名称无公害丝瓜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瓜类-丝瓜
适宜品种五叶香丝瓜。

栽培技术
丝瓜作为一种绿色、无污染的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在伏缺期间,更是成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蔬菜之一。为提高丝瓜的品质与效益,现将无公害丝瓜的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选用优良品种

五叶香丝瓜是姜堰镇菜农从地方品种中,经长期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具有结果早、品质优、香味浓等优良特性。该品种也是姜堰市在江苏省最早注册的绿色蔬菜品种。

2.适期早播

2月16日前后,在塑料大棚架内两侧穴播丝瓜种子。3月16日左右定植,5月3日即可上市,比露地栽培提早25天以上。

3.肥料运筹

(1)重施有机肥:将人畜粪、饼肥、绿肥、沼气水,经高温堆沤、沼气发酵等无害化处理后作基肥深施。一般每667平方米施25 300千克优质腐熟粪肥或100千克饼肥加50千克高浓度复合肥。

(2)选择适宜的氮素化肥:尿素、碳铵、硫铵、氯化铵,在土壤中可离解成铵离子而被蔬菜趿收利用,一般不会造成污染,而硝铵、硝酸钾等硝酸盐氮肥,在土壤中会离解成硝酸根离子,被蔬菜吸收积累到一定量后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据研究,硝酸根离子可能会致癌。所以,丝瓜在盛果期追肥时,以施用铵态氮和酰铵态氮肥料为好,一般每667平方米穴施50千克碳铵。生长中后期,须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3)适施氮肥:冬春季应少施氮素化肥,以减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而夏秋季则应酌情多施。

(4)化肥深施:蔬菜田施肥,因地表和土壤上层氧气充足,并含有大量硝化细菌,化肥深施有利于促进土壤中铵态氮离子转化为硝酸根离子,人体食用后会受害。

4.科学管理

疏理藤蔓,丝瓜未上棚架前应摘除侧蔓。上架后,出现2-3个瓜蕾就应摘心,剪除过高的雄花序;在主蔓尖端叶腋里留2个副蔓,余者摘除。当副蔓长到10叶左右时摘心去雄,并抹除主蔓下部的部分老叶。然后在2个副蔓最前的一个叶腋里再各留一个支蔓。

5.及时中耕

根据杂草发生及土壤板结情况,适当进行几次浅中耕、松土锄草。结合培土以免根部外露。


6.分批采收


丝瓜以嫩瓜供食,其采收适期弹性很小,从开花到商品成熟仅10天左右。若不及时采收,就会发生纤维老化而丧失食用价值,且会影响后续坐果。故盛果期最好每隔1-2天采收1次。

7.延后管理

在7月底施1次腐熟的薄水粪肥、结合松土、培根、浇水,在植株根附近穴施高效复合肥。8月初用2%的尿素溶液加2袋肥力宝叶面细喷雾,以养根保叶,可延长采收期至9月中旬,可比常规延后约20天。

病虫害防治
无公害丝瓜的病虫害防治,可利用生物农药与自然天敌相结合,如食蚜蝇、蚜茧蜂、七星瓢虫来防治蚜虫、食心虫等害虫;对于丝瓜苗期猝倒病,可用2 000倍70%敌克松液喷洒;对于中前期炭疽病,可于发病初期用75%灭菌清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如发现蜗牛,可用灭蜗灵防除,并结合人工捕杀。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