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地区蓝莓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20-07-06

环境要求
蓝莓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学名越橘。果实呈蓝色,并被一层白色果粉,果肉细腻,种子极小,含有丰富的营养保健成分,能消除眼睛疲劳,增强视力,有延缓脑神经衰老,增强心脏功能,抗癌等作用,是世界公认的集营养、保健于一身的第三代浆果,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因此世界各地均进行人工栽培,现将黑龙江省鸡西地区的蓝莓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苗木选择与定植
1.品种选择

蓝莓品种分为矮丛(株高在30-50厘米)、半高丛(株高50-100厘米)、高丛(1-3米)3种。在鸡西地区栽培蓝莓,为确保其安全越冬,应对植株进行埋土,因此应选择矮丛和半高丛蓝莓品种。

2.园地选择

蓝莓生长习性为喜阳光、潮湿的气候条件,并且喜欢酸性的土壤,因此蓝莓栽培对土壤条件要求严格。如果园地选择不当,则易引起树体生长衰弱,结果不良甚至整株死亡。应选择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低,土层深厚并且土质疏松透气,低于15的坡地,pH4.5-5.5的酸性土壤,必须具备良好排灌条件的地块。

3.土壤改良

由于鸡西市的土壤pH值一般均在7.0左右,以钙质土、白僵土为主,不符合蓝莓的生长要求,因此在定植前应进行土壤改良。在要定植蓝莓的地块,进行土壤调酸,即1平方米用150克左右的硫磺粉,全园施用。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使土质疏松,可用松针、腐殖质土等掺入土壤。

4.定植

春季萌芽前、秋季上冻前均可定植。由于鸡西市冬季比较寒冷,因此最好采取春季定植。矮丛蓝莓株行距:0.7米1.5米;半高丛蓝莓株行距:1.0米2.0米。

整地:应在定植前即上年秋季上冻前进行整地,按1平方米用150克硫磺粉计算用量,将硫磺粉均匀的撒入田间,将土壤旋平耙细。按照所栽品种的株行距挖深40-50厘米、宽40-50厘米的定植沟。在定植沟内施人腐熟的农家肥,每667平方米按4000千克用量,之后将松针与土壤按1:1比例混合均匀后,回填入定植沟内。回填后的定植沟表面要高于地表15厘米左右。定植时,在定植沟上按株距挖20厘米20厘米坑,将苗木栽入,栽苗深度应按深栽浅埋的方法,即苗木根系距地面15厘米左右。但苗木周围30厘米范围内埋土不应超过苗木自身原有土印。

苗木栽入后一定要灌透水,水渗透后要及时封掩,防止水分蒸发,保证苗木成活。当苗木成活后,将封掩土撤除。

定植后的管理
(1)除草

采用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在苗小的时期,应尽量采用人工进行中耕除草。果园成形以后,采用化学除草,喷施除草剂时,要避免喷到树体上。总之应做到田间无杂草。

(2)水肥管理

蓝莓是喜湿作物,应勤浇水,并且最好采用喷灌,增加田间湿度。并且保证浇足缓苗水和果实膨大水。在这2个时期随水追肥,蓝莓对氯特别敏感。因此不要选择含氯的肥料,追肥量应每次每667平方米施10千克左右。

(3)土壤覆盖

在生产蓝莓的田间,最好用松针、苔藓、枯枝落叶、锯末等覆盖园地。因为这样既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还可改良土壤结构,起到调节温度,保持土壤湿度,并且可控制杂草,降低土壤pH值等有利于蓝莓生长。

(4)整形修剪

①矮丛蓝莓

主要采取平茬修剪,当蓝莓植株进入结果期后每年即在早春萌芽前,从植株基部将地上部分剪掉,有利于花芽分化,平茬时为确保每年都有产量,应采取隔行隔垄进行。

②半高丛蓝莓

与其它果树修剪方法一样,分幼树、成龄树和老树3种方法。幼树:主要是为了迅速扩大树冠,提早进入结果期,应以去花芽,轻剪长放多留枝方法为主。成龄树:主要是保持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平衡关系,并且调节当年结果与下一年结果的平衡。这个时期主要是以疏枝为主,疏除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以及根蘖。蓝莓结果枝主要为5-6年生的枝条,因此超过5-6年枝应及时回缩更新。老树:当定植25年左右时,树体已衰老,这时应进行更新,即采取平茬方法,重新培养,进行更新复壮。

(5)越冬管理

在蓝莓生产中为防止抽条和花芽受冻,避免影响第2年产量,应进行埋土防寒。在上冻前灌水,入冬前用碎土顺着垄向,按同一方向将植株压倒,覆盖5-10厘米厚土将枝条压严。翌年春天萌芽前扒开土堆,扶直树干即可。

病虫害防治
①茎腐病

一般发生在新梢上,先从新梢向阳面距地面较近处出现一条暗灰色的似烫伤状的病斑,随病部扩展,叶片、叶柄变黄、枯萎,严重时整株死亡。防治方法:生长期内,喷甲基托布津500倍液2-3次。预防:秋季清园。

②白粉病

病叶覆有一层白色粉状物,从而引起叶片扭曲变形或卷曲,有时叶片白色粉状物不明显现,而叶片表面有水渍浸状斑点。被害新梢呈细长鼠尾状,严重时新梢生长矮化,果实有时也会侵染。防治方法:生长期内,喷施2%农抗120水剂150-200倍液,或25%粉锈宁1000-1500倍液2-3次。预防:清园。

③霜霉病

高温、高湿易发病,并且传播速度极快,一般主要发生在叶片上。防治方法:下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发病初期,用克霉灵或百菌清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即可。

④虫害

主要有蚜虫、天幕毛虫、红颈天牛、椿象等。可采用杀虫剂防治,也可采用灯光诱杀,或配制糖醋液进行诱杀。

采收及采后管理
由于蓝莓果实成熟期不一致,一般采收要持续3-4周,通常每隔几天采收1次。果实鲜销时,进行人工采摘,果实加工使用,可以采用人工采收器进行。采收后鲜销的放入塑料食品盒中,置于10℃以下温度的环境条件下贮藏,要缓慢降温,降温过快,容易导致烂果。加工用的可进行速冻贮藏,即果实采收后,经分级、清选在-18℃以下低温速冻。

备注北方园艺-2012(14):58-59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