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油杂1号油菜

2020-07-13

品种名称沪油杂1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11年

审(鉴)定情况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闽审油2011004

选育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沪118A沪油15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平均全生育期186.8天,与对照高油605相当。幼苗半直立,叶色淡绿色,裂叶2对,有缺刻,叶缘有锯齿,叶面有腊粉和刺毛。花瓣较大,呈椭圆形,花色为淡黄色,花瓣侧叠。种子为黑褐色,分枝为匀生型。平均全生育期186.8天,比对照高油605长0.3天。平均株高154.59厘米,第一次有效分枝部位高61.28厘米,有效分枝数7.31个,主花序有效长度52.06厘米,结角密度1.21,角果长度6.62厘米,每株有效角果278.76个,每角粒数16.73粒,千粒重4.10克。

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度参试,平均籽粒亩产152.19公斤,比对照高油605增产4.75%,增产不显著;20092010年度续试,平均籽粒亩产106.64公斤,比对照增产5.80%,不显著。两年平均籽粒亩产129.50公斤,比对照增产4.67%。20092010年度全省生产试验,籽粒平均产量80.0公斤,比对照增产11.1%。

品质分析

经农业部油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平均芥酸含量0.33%,硫苷含量25.01微摩尔/克,含油量41.12%。

抗性

两年省区试田间调查冻害率23.11%,冻害指数9.63%,菌核病发病率8.61%,病害指数4.52%。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播种期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苗床亩播种量0.35~0.5公斤。直播密度每亩12000~15000株,移栽一般在苗龄30~35天,3~4片真叶时开始,移栽密度6000~8000株。亩施肥总量氮肥8~10公斤,磷肥3~5公斤,钾肥5~7公斤,硼砂1公斤,其中,氮肥总量的50%、磷、钾肥总量的80%作基肥;苗期和蕾薹期要用优质高效硼肥进行叶面追肥。苗床期重点防治菜青虫和蚜虫,初花期每亩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2~3两,兑水50~60公斤防治菌核病,5~7天后再防治一次。

适宜地区
福建省作冬油菜区。

扩展阅读

沪油杂5号油菜


品种名称沪油杂5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9年

审(鉴)定情况2009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沪农品审油菜2009第002号

选育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利用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0118AB培育而成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其亲本组合为沪118A(20118AM6029)99105。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235天左右,株高160cm左右,有效分枝位40cm,一次分枝89个,二次有效分枝5个,单株有效角果400个以上,每角粒数20粒,千粒重4.0g。

产量表现

二年市区试平均亩产202.8kg,比对照沪油15增11.3%;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167.3kg,与对照沪油15相仿。

品质分析

芥酸含量低于1%,硫苷含量24.72?mol/g左右,含油率44.6%。

抗性

抗油菜菌核病比对照沪油15强,抗油菜病毒病与沪油15相当。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播种。在长江下游地区育苗移栽,9月20日左右播种(稻后移栽),10月底11月初移栽,秧龄40~45天,苗床与大田比例1:6;3片真叶期喷150mg/kg多效唑。直播10月25日之前播种,及时间苗定苗。

2. 合理密植。该品种株高较矮,株型较紧凑,适当密植有利于提高产量。适宜移栽密度7500株/亩。直播密度以2万株/亩为宜。

3. 科学施肥。要求基肥足,苗肥早,苔肥腊施,花角肥少,增施硼肥。春前和春后用肥比例为75%:25%。

4. 防病治虫。初花期和盛花期做好菌核病的防治工作。

5. 适时收获。适宜收获期为全田85%左右角果呈现淡黄色,主轴角果籽粒转色呈黑色即收获。

适宜地区
上海及周边地区。

沪油杂8号油菜


品种名称沪油杂8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11年

审(鉴)定情况2011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沪农品审油菜2011第002号

选育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亲本为沪228A(20228AM-6477)浙油18。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甘蓝型隐性核不育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全生育期240天左右。株高165cm,分枝位高42cm,一次有效分枝8~9个,二次有效分枝6个,单枝角果数350个,每角果粒数21粒,千粒重3.94g左右。

产量表现

二年市区试平均亩产206.3 kg,比对照沪油15增产20.5%;产油量增36.2%;较对照沪油杂4号增产19.8%,产油量增26.4%;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7.24公斤,比对照沪油杂4号增17.9%,产油量增22.9%。

品质分析

芥酸含量低于1%,硫苷含量17.32mol/g,含油率48.03%。

抗性

较抗油菜菌核病和抗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播种。在长江下游地区育苗移栽,9月20日左右播种(稻后移栽),10月底11月初移栽,秧龄40~45天,苗床与大田比例1:6;3片真叶期喷150mg/kg多效唑。直播10月25日之前播种,及时间苗定苗。

2. 合理密植。该品种株高较矮,株型较紧凑,适当密植有利于提高产量。适宜移栽密度7500株/亩。直播密度以2万株/亩为宜。

3. 科学施肥。要求基肥足,苗肥早,苔肥腊施,花角肥少,增施硼肥。春前和春后用肥比例为75%:25%。

4. 适时收获。适宜收获期为全田85%左右角果呈现淡黄色,主轴角果籽粒转色呈黑色即收获。

适宜地区
上海及周边地区。

沪油杂2号油菜


品种名称沪油杂2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5年

审(鉴)定情况2005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沪农品审油菜2005第009号

选育单位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

品种来源沪118A浙双758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沪油杂2号为甘蓝型双低杂交组合。形态特征:幼苗深绿色,叶片大小中等,叶缘有波状缺刻,蜡粉较厚,生长习性为半直立。薹茎绿色,花瓣鲜黄色,椭圆形,平展,开花状态侧迭。分枝习性属中生分枝型。角果长度中等,植株呈纺型,种子颜色为黑褐色。农艺性状:在亩栽8000株的情况下,株高157厘米,分枝位55厘米,一次分枝7~8个,二次分枝2~3个,单株结角350角以上,每角粒数18~20粒,千粒重3.8克左右。生育期:属半冬性,在上海地区正常年份3月抽薹,3月下旬初花,4月中旬终花,5月20日左右成熟。全生育期238天左右。

产量表现

20012002年度在上海农科院品系比较试验中3次重复,沪油杂2号平均亩产131.5千克,比沪油15增产5.3%,比双低杂交油菜品种皖油14增产34.7%。20022003年度沪油杂2号参加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每亩111.51千克,比常规双高对照品种汇油50增产34.44%。比常规双低对照品种沪油15增产8.04%,增产都达极显著水平。20032004年度沪油杂2号参加上海市油菜试验和生产试验。在市区试中,沪油杂2号平均亩产183.78千克,比汇油50增产19.5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沪油15减产0.69%,减产不显著;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每亩195.62千克,比常规双高对照品种汇油50增产19.70%,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常规双低油菜沪油15增产1.21%,增产不显著。

品质分析

芥酸含量1.18%,硫苷含量低于21.17mol/克,双低指标优于国标,含油率为40.7%。

抗性

较抗(耐)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9月25日左右播种,秧龄4045天,11月上旬移栽。密度每亩8000株左右。重施基肥或追根肥,早施苗肥和腊肥,控制薹高,巧施花角肥。大田每亩施纯氮15千克(合35千克尿素),纯磷6千克(35千克过磷酸钙),纯钾5千克(氯化钾10千克),春前和春后用肥比为3∶1。做好开沟排水,及花期防病工作。

适宜地区
上海地区。

万油杂1号油菜


品种名称万油杂1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2年

审(鉴)定情况2002年通过重庆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渝审油2002002

选育单位重庆市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29A与恢复系99R7配制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生育期215.6天。幼苗半直立,叶缘锯齿,叶片心脏形。株高193.9厘米,分枝部位79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8个,匀生分枝型,株型紧凑。主序长80厘米左右,单株有效果数为449.1个,每果粒数16.9粒,花色黄,角果着生密度较大,种子圆形、饱满,黑褐色。千粒重3.75克。单株生产力25.6克。比中油821早1天左右。

产量表现

2001年参加重庆市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7.18公斤,比对照增产21.54%。在2002年重庆市油菜区试中,6个参试点平均亩产138.17公斤,比对照种中油821增产14.12%。在2002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127.15公斤,比对照增产25.02%。

抗性

低抗病毒病、低抗菌核病,抗倒性与中油821相当。

栽培技术要点

播种时间9月20日左右。苗龄25~30天。种植密度0.7万~1.2万株/亩。亩施纯氮17公斤,纯磷9公斤,纯钾13公斤。其中底肥占65%,追肥占35%。苗期用呋喃丹防治地下害虫,用乐果和敌杀死防治蚜虫、菜青虫等食叶害虫,青荚期防治蚜虫。在油菜生长过程中注意抗旱排渍、中耕培土,增强植株抗倒力。拔除中心病株,预防和减轻病害发生。

适宜地区
适宜重庆市地区种植。

备注
原代号:98006

秦杂油1号油菜


品种名称秦杂油1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4年

审(鉴)定情况2004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陕审油2004001

选育单位陕两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以雄性不育系陕5A与恢复系,K407组配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三系杂交种,半直立,子叶肾脏形,心叶、幼茎微紫,深裂叶,叶缘钝锯齿状,顶裂叶圆大,真柄叶叶柄特长,叶色浅绿,叶形紧凑,花色黄,大而侧叠。分枝匀生且与主茎夹角较大、主花序不明显,角果近直生、微紫、较短。在每亩1.2万株密度下,株高165厘米左右,一次有序分枝数8~9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00个左右,角果粒数23粒,千粒重3.0克。在陕西关中东部全生育期240~255天,比秦油二号早熟1~2天。前期发育较快,中后期,特别是现薹后发育迅速,长势强,整齐度好。

产量表现

试验亩产200公斤左右。

品质分析

据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测定:芥酸含量0.21%,硫苷含量18.83微摩尔/克饼,含油量43.37%,属高油分双低优质杂交种。

抗性

耐肥抗倒。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鉴定:抗一耐菌核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当旬平均气温下降到18~19℃为直播适期。育苗可比直播适期适当提前一周下种。

2. 直播每亩0.25公斤,育苗移栽每亩苗床地播0.5公斤;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5。

3. 水肥地每亩留苗0.7万~0.9万株,旱肥地和晚播田每亩留苗1.0万~1.2万株。

4. 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施好硼肥。油菜属喜磷作物,缺硼又会导致花而不实症,所以一定要重视磷肥和硼肥的施用。亩产200~250公斤油菜籽,一般需亩施纯氮12~14公斤;磷肥用量可按氮量的一半施用;缺钾地区要适当补施钾肥;硼肥可亩施硼砂0.5~0.75公斤或将100克高效速溶硼肥在蕾苔期分两次喷施。

5. 做好防冻保苗,排涝防渍。

6. 注意防治病虫害。

7. 该品种属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只能利用杂种一代,二代不能作种用。

适宜地区
适宜陕两省关中、陕南灌区及陕西省内同类生态区种植。

备注
原代号:杂油89

赣油杂1号油菜


品种名称赣油杂1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3年

审(鉴)定情况2003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赣审油2003001

选育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98A114(中双2号变异不育株/中双2号选系98B114)98C602(杂5200连续自交系选)杂交选配的两系杂交油菜组合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甘蓝型半冬性。全生育期196.3天。株高164.20厘米,株型紧凑,茎秆硬。分枝高度60.5厘米,一次分枝6.8个,全株有效角果数317.0个,每角粒数19.7粒,千粒重3.81克。

产量表现

20002002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区试,20002001年平均亩产120.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5.3%;20012002年平均亩产115.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7.71%,达极显著水平。

品质分析

硫甙含量29.8微摩尔/克。

抗性

抗倒性中等,菌核病病株率17.02%,病指4.54。

栽培技术要点

移栽于9月下旬播种、直播于10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用种量移栽0.1公斤、直播0.2~0.3公斤,移栽密度33厘米16厘米,亩植0.8万~1万株;直播亩植1万~2万株。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薹肥,氮、磷、钾合理施用,增施硼肥。做好清沟排渍和病虫害防治。

适宜地区
适宜江西省各地种植。

湘杂油1号油菜


品种名称湘杂油1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4年

审(鉴)定情况200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浙审油2004001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厅农作局、浙江凤起农产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湘油11466,从湖南农业大学引进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苗期生长旺,植株较高,茎秆粗壮,分枝位低,角果着生密,角果粗长,丰产性较好。全生育期222.8天左右。株高155.9厘米,有效分枝位34.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1个,二次有效分枝5.8个,主花序长61.1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422.3个,每角实粒数22.1粒,千粒重3.75克。

产量表现

20012002年度参加浙江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18.4公斤,比对照浙双72增产8.5%,未达显著水平;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41.43公斤,比对照增产0.88%,未达显著水平;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91.95公斤,比对照增产20.85%,达极显著水平;三年区试平均亩产150.59公斤,比对照增产10.70%。20032004年度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9.2公斤,比对照增产15.49%。

品质分析

芥酸0.4%,硫甙44.24微摩尔/克,含油量40.73%。

抗性

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微所鉴定,菌核病抗性较对照差,病毒病抗性与对照相仿。

适宜地区
适宜在浙江全省推广种植。建议生长后期加强菌核病防治。

徽油杂1号油菜


品种名称徽油杂1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11年

审(鉴)定情况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国审油2011025

选育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油AB9003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甘蓝型半冬性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种。苗期半直立,顶裂叶较大,叶色较绿,腊粉中等,叶片长度较大,侧叠叶4对以上,裂叶较深,叶脉明显,叶缘有小齿,波状。花瓣黄色,平展,花瓣长度中等,较宽,呈侧叠状。种子黑褐色。全生育期232天,与对照秦油7号相当。株高158.7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3个,上生分枝类型,单株有效角果数393.3个,每角粒数22粒,千粒重3.74克。

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6.4千克,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4.0%;20092010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0.6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8.3%;两年平均亩产168.5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6.1%;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0.3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4.5%。

品质分析

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95%,饼粕硫苷含量20.45微摩尔/克,含油量43.69%。

抗性

菌核病发病率19.72%,病指8.59;病毒病发病率3.93%,病指1.24。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早播,长江下游地区育苗移栽9月下旬播种,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4,培育壮苗,苗龄控制在30~35天,10月下旬移栽,每亩密度8000~10000株;直播10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用种量0.2~0.4千克,每亩密度18000~25000株。

2. 重施底肥,每亩施复合肥50千克、硼砂1.5千克左右,注意氮、磷、钾肥配比施用,追施苗肥,1月底根据苗势每亩施尿素5千克,注意必施硼肥,如果底肥没施硼肥,应在苔期喷施0.2%的硼肥。

3. 防治病虫害,初花期一周内防治菌核病。

适宜地区
适宜在上海、浙江及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