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疫病

2020-07-22

病害中文名: 韭菜疫病
病害英文名: Chinese chives Phytophthora bligh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辣椒疫霉
病原学名: 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属,辣椒疫霉
病原介绍: 菌丝丝状 , 无隔膜 , 宽 3.75~6.25 m , 蔓延于寄主细胞内外 ; 孢囊梗无色、丝状 ; 孢子囊顶生 , 单胞 , 卵圆至椭圆形 , 大小 28.01~59 24.8~43.5m;厚垣孢子黄色、单胞、球形 , 壁 厚、平滑 ; 卵孢子球形 , 直径 30m , 雄器 17 15m , 一般不易见到。
病原中文名: 烟草疫霉
病原学名: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van Breda de Haan、P. nicotianae var. parasitica (Dast.) Wa-terh.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属,烟草疫霉
病原介绍: 在CA培养基上菌落棉絮状、繁茂。菌丝简单,粗2~6m。孢囊梗分枝或不分枝,粗2~3.5m。孢子囊球形,顶生或侧生,大小33~6123~47(m),具乳突1~2个,不脱落。游动孢子从孔口直接释出或经泡囊放出,大小9~147~12(m),鞭毛长6~30m。休止孢子、厚垣孢子球形,藏卵器球形,直径16~34(m)。雄器近球形,围生,大小8~169~16(m)。卵孢子球形,无色至浅黄色,直径14~28m,满器或不满器。生长适温24~28℃,最低9~10℃,最高37℃。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韭菜
寄主英文名: chinese chive
侵染部位: 根、茎、叶、花茎
症状图:

病害症状: 叶片及花茎染病 , 多始于中下部 , 初呈暗绿色水浸状 , 长 5~50mm, 有时扩展到叶片或花墓的一半 , 病部失水后明显缝缩 , 引起叶、薹下垂腐烂 , 湿度大时 , 病部产生稀疏白霉 ; 假茎受害呈水浸状浅褐色软腐 , 叶鞘易脱落 , 湿度大时 , 其上也长出白色稀疏霉层 , 即病原菌的孢子囊梗和孢子囊。鳞茎被害 , 根盘部呈水浸状 , 浅褐至暗褐色腐烂 , 纵切片纤弱 ; 根部染病变褐腐烂 , 根毛明显减少 , 影响水分吸收 , 致根寿命大为缩短。
发病规律: 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 , 翌年条件适宜时 , 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 , 侵染寄主后发病。湿度大时 , 又由病部长出孢子囊 , 借风雨传播蔓延 , 进行重复侵染。北京郊区苗期发病多在 6 月。本病见于 7 月,8 月上旬达高峰后多延续到 10 月下旬。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 选用抗病品种。提倡因地制宜选用早发韭 1 号、优丰 1 号韭菜、北京大白根、北京大青苗、汉中冬韭、寿光独根红、山东 9-1 、山东 9-2 、嘉兴白根、平顶山 791 等优良品种 , 减少发病。选好种植韭菜的田块 , 仔细平整好苗床或养茬地 , 雨季到来前 , 修整好田间排涝系统。(2) 进行轮作换茬 , 避免连年种植。 (3) 药剂防治。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发现韭菜疫病中心病区时 , 马上喷洒 72% 锰锌?霜脲 ( 克露、凯克灵、克抗灵、霜疫清、赛露、霜克、霜消、霜疫力克、霜霉敌 ) 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或 69% 锰锌?烯酰 ( 安克锰锌 ) 可湿性粉剂 600~700 倍液或 60 % 氟吗?锰锌 ( 灭克 ) 可湿性粉剂 700~900 倍液或 52.5% 抑快净水分散粒剂 1500 倍液、60% 琥酮?乙铝?锌 ( 百菌通 )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66.8% 丙森?缬霉 ( 霉多克 ) 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 , 隔 10 天左右 1 次 , 连续防治 2~3 次。

总体描述: 症状 根、茎、叶、花茎等部位均可被害 , 尤以假茎和鳞茎受害重。叶片及花茎染病 , 多始于中下部 , 初呈暗绿色水浸状 , 长 5~50mm, 有时扩展到叶片或花墓的一半 , 病部失水后明显缝缩 , 引起叶、薹下垂腐烂 , 湿度大时 , 病部产生稀疏白霉 ; 假茎受害呈水浸状浅褐色软腐 , 叶鞘易脱落 , 湿度大时 , 其上也长出白色稀疏霉层 , 即病原菌的孢子囊梗和孢子囊。鳞茎被害 , 根盘部呈水浸状 , 浅褐至暗褐色腐烂 , 纵切片纤弱 ; 根部染病变褐腐烂 , 根毛明显减少 , 影响水分吸收 , 致根寿命大为缩短。病原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van Breda de Haan,称烟草疫霉;P. capsici Leonian, 称辣椒疫霉 , 均属卵菌。前者孢囊梗自气孔伸出 , 长 10~744m , 孢子囊单生 , 长椭圆形或卵形 , 囊顶乳突明显 , 卵孢子球形 , 淡黄或金黄色 , 直径 20~22.5m。厚垣孢子微黄色圆球形 , 直径 20~40m。病菌发育温限 12~36 ℃ , 25~32 ℃最适。菌丝 50 ℃经 5 分钟致死。后者菌丝丝状 , 无隔膜 , 生于寄主细胞间或细胞里 , 宽 3.75~6.25 m;孢子囊梗无色 , 丝状 ; 孢子囊顶生 , 单胞 , 卵圆形 , 大小 28.01~59.0 24.8~ 43.5m : 厚垣孢子球形 , 单胞 , 黄色 , 壁厚平滑 ; 卵孢子球 形 , 直径大约 30m , 雄器约 17 15m , 但有时见不到。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 , 翌年条件适宜时 , 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 , 侵染寄主后发病。湿度大时 , 又由病部长出孢子囊 , 借风雨传播蔓延 , 进行重复侵染。北京郊区苗期发病多在 6 月。本病见于 7 月,8 月上旬达高峰后多延续到 10 月下旬。无公害防治法 (1) 选用抗病品种。提倡因地制宜选用早发韭 1 号、优丰 1 号韭菜、北京大白根、北京大青苗、汉中冬韭、寿光独根红、山东 9-1 、山东 9-2 、嘉兴白根、平顶山 791 等优良品种 , 减少发病。选好种植韭菜的田块 , 仔细平整好苗床或养茬地 , 雨季到来前 , 修整好田间排涝系统。(2) 进行轮作换茬 , 避免连年种植。 (3) 药剂防治。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发现韭菜疫病中心病区时 , 马上喷洒 72% 锰锌?霜脲 ( 克露、凯克灵、克抗灵、霜疫清、赛露、霜克、霜消、霜疫力克、霜霉敌 ) 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或 69% 锰锌?烯酰 ( 安克锰锌 ) 可湿性粉剂 600~700 倍液或 60 % 氟吗?锰锌 ( 灭克 ) 可湿性粉剂 700~900 倍液或 52.5% 抑快净水分散粒剂 1500 倍液、60% 琥酮?乙铝?锌 ( 百菌通 )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66.8% 丙森?缬霉 ( 霉多克 ) 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 , 隔 10 天左右 1 次 , 连续防治 2~3 次。

精选阅读

苦瓜疫病


病害中文名: 苦瓜疫病
病害英文名: Balsam pear Phytophthora bligh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甜瓜疫霉
病原学名: Phytophthora melonis Katsura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属,甜瓜疫霉
病原介绍: 病菌的白色霉层是它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囊梗简单,与菌丝无明显分化,宽1.5~3.0m,长的可达100m。孢子囊无色,卵圆形或广卵圆形,其大小差异很大,人工培养的约为17.3~5213.8~27m,病瓜上产生的孢子囊较大,约为69.5~89.228.6~42.8m,顶部突出扁平,高约2微米。卵孢子球形,淡黄色,表面较平滑,直径10.7~35.m。此外病菌还可产生淡黄色近球形的厚壁孢子。病菌生长发育要求高湿度和28~30℃较高的温度。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苦瓜
寄主英文名: bitter gourd
侵染部位: 叶
症状图:


病害症状: 苦瓜疫病多在开花以前显症。叶片染病先失去光泽 , 后呈水烫状萎凋下垂。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 , 后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初期上述症状早、晚尚能恢复 , 病情严重时则不能复原。仔细观察植株基部变为水渍状发软 , 湿度大时可见病部长出很薄的一层白霉 , 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卵孢子随病残体组织遗留在土中越冬 , 翌年菌丝或卵孢子遇水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 , 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到甜瓜上萌发芽管 , 产生附着器和侵入丝穿透表皮进入寄主体内 , 遇高温高湿条件 2~3 天出现病斑 , 其上产生大量孢子囊 , 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蔓延 , 进行多次重复侵染。病菌以两种方式产生孢子囊 : 一是从气孔抽出较短的菌丝状孢子囊梗 , 顶端形成孢子囊。二是由气孔抽出菌丝 , 菌丝分枝 , 在分枝上长出菌丝状孢子囊硬 , 顶端形成孢子囊 ,48 、 72 、 96 小时后平均每 1㎝ 叶片两面产生孢子囊数量分别为 24.2 、 95.3、254.8 个 , 接菌后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在叶面上静止 2 小时后萌发或孢子囊直接萌发长出芽管 , 开始从气孔保卫细胞间隙侵入 , 菌丝在叶片细胞间和细胞内扩散 , 也有从气孔伸出菌丝 , 再从气孔侵入或在叶面上扩展蔓延 , 经几天潜育即显症。甜瓜疫病发生轻重与当年 雨季到来迟早、气温高低、雨日多少、雨量大小有关。发病早气温高的年份 , 病害重。一般进入雨季开始发病 , 遇有大暴雨迅速扩展蔓延或造成流行。生产上与瓜类作物连作、采用平畦栽培易发病 , 长期大水漫灌、浇水次数多、水量大发病重。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 选用江门大顶、英引苦瓜、夏雷苦瓜等耐高温高湿品种 , 可减轻发病。(2) 中心病株出现后及时喷洒 72% 锰锌?霜脲 ( 克露 ) 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 70% 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 , 每 667 ㎡ 喷对 好的药液 5OL, 隔 10 天左右 1 次 , 视病情防治 2~3 次。此外在栽植前用 40% 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 1Okg 与 100 kg 细土拌匀进行穴施 , 对预防疫病发生有长久效果。生产上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 , 可改用60% 氟吗?锰锌 ( 灭克 ) 可湿性粉剂 700倍液或 68.25% 凡杀同?代森锰锌 ( 易保 ) 水分散粒剂 1500倍液、 69% 锰锌?烯酷 ( 安克锰锌 ) 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 700倍液。

总体描述: 症状 苦瓜疫病多在开花以前显症。叶片染病先失去光泽 , 后呈水烫状萎凋下垂。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 , 后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初期上述症状早、晚尚能恢复 , 病情严重时则不能复原。仔细观察植株基部变为水渍状发软 , 湿度大时可见病部长出很薄的一层白霉 , 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病原 Phytophthora melonis katsura 异名 P.drechsleri Tuckel, 称甜瓜疫霉和掘氏疫霉 , 属卵菌。甜瓜疫霉在 PDA 上培养 , 菌丛呈灰白色 , 稀疏 , 菌丝无隔透明 , 直径 4~7( m), 后期菌丝产生不规则形的肿胀或结节状突起 , 一般不产生孢子囊。在 V8 汁培养基上 , 菌丛近白色 , 稀疏 , 产生孢子囊 , 孢子囊下部圆形 , 乳突不明显 , 有时也可看到少量孢子囊的乳突较高 , 可达 4m , 大小 43~69 19~36( m), 新的孢子囊自前一个孢子囊中伸出 , 萌发时产生游动孢子 , 自孢子囊的乳突逸出 ; 藏卵器近球形 , 直径 18~31( m), 无色 , 雄器围生 ; 卵孢子球形 , 淡黄色 , 表面光滑 ,16~28( m) 。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卵孢子随病残体组织遗留在土中越冬 , 翌年菌丝或卵孢子遇水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 , 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到甜瓜上萌发芽管 , 产生附着器和侵入丝穿透表皮进入寄主体内 , 遇高温高湿条件 2~3 天出现病斑 , 其上产生大量孢子囊 , 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蔓延 , 进行多次重复侵染。病菌以两种方式产生孢子囊 : 一是从气孔抽出较短的菌丝状孢子囊梗 , 顶端形成孢子囊。二是由气孔抽出菌丝 , 菌丝分枝 , 在分枝上长出菌丝状孢子囊硬 , 顶端形成孢子囊 ,48 、 72 、 96 小时后平均每 1㎝ 叶片两面产生孢子囊数量分别为 24.2 、 95.3、254.8 个 , 接菌后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在叶面上静止 2 小时后萌发或孢子囊直接萌发长出芽管 , 开始从气孔保卫细胞间隙侵入 , 菌丝在叶片细胞间和细胞内扩散 , 也有从气孔伸出菌丝 , 再从气孔侵入或在叶面上扩展蔓延 , 经几天潜育即显症。甜瓜疫病发生轻重与当年 雨季到来迟早、气温高低、雨日多少、雨量大小有关。发病早气温高的年份 , 病害重。一般进入雨季开始发病 , 遇有大暴雨迅速扩展蔓延或造成流行。生产上与瓜类作物连作、采用平畦栽培易发病 , 长期大水漫灌、浇水次数多、水量大发病重。无公害防治法 (1) 选用江门大顶、英引苦瓜、夏雷苦瓜等耐高温高湿品种 , 可减轻发病。(2) 中心病株出现后及时喷洒 72% 锰锌?霜脲 ( 克露 ) 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 70% 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 , 每 667 ㎡ 喷对 好的药液 5OL, 隔 10 天左右 1 次 , 视病情防治 2~3 次。此外在栽植前用 40% 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 1Okg 与 100 kg 细土拌匀进行穴施 , 对预防疫病发生有长久效果。生产上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 , 可改用60% 氟吗?锰锌 ( 灭克 ) 可湿性粉剂 700倍液或 68.25% 凡杀同?代森锰锌 ( 易保 ) 水分散粒剂 1500倍液、 69% 锰锌?烯酷 ( 安克锰锌 ) 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 700倍液。

韭菜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韭菜,拼音:jiǔcài

拉丁学名:

别称:山韭、扁菜、起阳草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百合科,亚科:

族:,属:

形态特征

韭菜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具宿根性,耐寒且喜欢在阴湿肥沃的环境生长,在日照充足和干燥环境中会使叶尖呈现焦黄色。与大多数的葱属本物一样,韭菜生有鳞茎,长有须根和细长的地下走茎。深绿色的叶子细长扁平,带状,闭合状的叶鞘形成假茎;长约10~30厘米,宽约1.5~1.8厘米,单叶丛生,由假茎(韭白)中长出。花果期为7~10月,花茎自叶束中长出,总花苞呈三棱形,为顶生伞房花序。总苞片为白色膜质,内有20~30朵小花,花为白色,雄蕊6枚,雌蕊1枚,中间有一子房。花朵由外向内依次开放。果实为蒴果,绿色三棱形;黑色半球形的种子,扁平,边缘具棱。

相关文化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药用价值

韭菜根味辛,性温;入肝、胃、肾经。有温中开胃、行气活血、补肾助阳、散瘀的功效。
韭菜叶味甘、辛、咸,性温,入肝、胃、肾经。温中行气,散瘀解毒。
韭菜种子味辛、咸、性温,入肝、肾经。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

营养价值

韭菜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韭菜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每100克韭菜含1.5克纤维素,比大葱和芹菜都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同时又能减少对胆固醇的吸收,起到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作用。

韭菜炒蛋
原料:
韭菜、鸡蛋、生油、生粉、清水、鸡粉、麻油、胡椒粉
做法:
1、韭菜洗净切小段。
2、生粉用水拌匀制成生粉水,待用。
3、将调料、韭菜、生粉水一起拌匀。
4、碗内搅散鸡蛋。
5、炒锅烧热,放入生油,待油热后,倒入韭菜、蛋液,快炒至凝固,即可装盘食用。

金银茄绵疫病


病害中文名: 金银茄绵疫病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烟草疫霉
病原学名: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van Breda de Haan、P. nicotianae var. parasitica (Dast.) Wa-terh.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属,烟草疫霉
病原介绍: 在CA培养基上菌落棉絮状、繁茂。菌丝简单,粗2~6m。孢囊梗分枝或不分枝,粗2~3.5m。孢子囊球形,顶生或侧生,大小33~6123~47(m),具乳突1~2个,不脱落。游动孢子从孔口直接释出或经泡囊放出,大小9~147~12(m),鞭毛长6~30m。休止孢子、厚垣孢子球形,藏卵器球形,直径16~34(m)。雄器近球形,围生,大小8~169~16(m)。卵孢子球形,无色至浅黄色,直径14~28m,满器或不满器。生长适温24~28℃,最低9~10℃,最高37℃。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金银茄
侵染部位: 果实、茎、叶
症状图:




病害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和茎叶。果实染病初生水 渍状病斑, 褐色至暗褐色 , 后扩展到大半个或整个果实 , 果面出现皱纹 , 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霉层 , 果肉呈黑褐色腐烂 , 尤其是近地面或近盆土的果实易发病 , 后期易脱落或失水后呈黑褐色僵果挂在茄枝上。
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造宜时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风雨或水溅传播,侵入寄主后引起发病,湿度高于95%孢囊梗从气孔伸出并产生孢子囊,叶面上有水膜时产生游动孢子或休止孢子并生出芽管侵入,进行再侵染,经3~4天潜育又扩展。连阴雨持续时间长或湿气长期滞留是该病发生重要水湿条件。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提倡采用避雨栽培法,进入雨季后尤其要注意通风、降湿,使其远离疫病发生、流行条件。(2)掌握在病株率低于1%时开始喷洒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72%杜邦克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时,改用60%灭克(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沈阳化工研究院)、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据天气和病情扩展情况防治2~3次。(3)棚室中栽培的金银茄绵发病时,可用百菌清烟雾剂或粉尘剂。用45%百菌清烟雾剂时,667㎡用量为200~250g,不宜超过250g。用50%百菌清粉尘剂时,667㎡次用量为1kg。(4)病情严重时还可在上述措施基础上浇灌96%硫酸铜水溶液10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每株灌对好的药液200ml。

总体描述: 症状 作一二年生或多年生栽培的金银茄绵疫病 , 主要为害果实和茎叶。果实染病初生水 渍状病斑, 褐色至暗褐色 , 后扩展到大半个或整个果实 , 果面出现皱纹 , 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霉层 , 果肉呈黑褐色腐烂 , 尤其是近地面或近盆土的果实易发病 , 后期易脱落或失水后呈黑褐色僵果挂在茄枝上。病原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van Breda de Haan称烟草疫霉,属卵菌。在CA培养基上菌落棉絮状、繁茂。菌丝简单,粗2~6m。孢囊梗分枝或不分枝,粗2~3.5m。孢子囊球形,顶生或侧生,大小33~6123~47(m),具乳突1~2个,不脱落。游动孢子从孔口直接释出或经泡囊放出,大小9~147~12(m),鞭毛长6~30m。休止孢子、厚垣孢子球形,藏卵器球形,直径16~34(m)。雄器近球形,围生,大小8~169~16(m)。卵孢子球形,无色至浅黄色,直径14~28m,满器或不满器。生长适温24~28℃,最低9~10℃,最高37℃。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造宜时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风雨或水溅传播,侵入寄主后引起发病,湿度高于95%孢囊梗从气孔伸出并产生孢子囊,叶面上有水膜时产生游动孢子或休止孢子并生出芽管侵入,进行再侵染,经3~4天潜育又扩展。连阴雨持续时间长或湿气长期滞留是该病发生重要水湿条件。防治方法 (1)提倡采用避雨栽培法,进入雨季后尤其要注意通风、降湿,使其远离疫病发生、流行条件。(2)掌握在病株率低于1%时开始喷洒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72%杜邦克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时,改用60%灭克(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沈阳化工研究院)、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据天气和病情扩展情况防治2~3次。(3)棚室中栽培的香石竹发病时,可用百菌清烟雾剂或粉尘剂。用45%百菌清烟雾剂时,667㎡用量为200~250g,不宜超过250g。用50%百菌清粉尘剂时,667㎡?次用量为1kg。(4)病情严重时还可在上述措施基础上浇灌96%硫酸铜水溶液10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每株灌对好的药液200ml。

韭菜—辣椒套种技术


 一、韭菜栽培技术

韭菜栽培分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生产上为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土地,现多以育苗移栽为主。优点是便于精细管理。培育壮苗,定植时能选苗分级,密度一致,也便于田间管理和收割。

1.播种

(1)品种及播期:选用良种791,该品种的优点是耐热抗寒,夏季生长旺盛,秋冬之间没有明显的休眠期,不需回根,便于保护地栽培,且品质优良、产量高。播种期在春分-清明之间。一般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农家肥4000-5000千克,做宽2米的平畦。种子选用发芽率高、发芽势强的一年新籽,每667平方米播量2-3千克。

(2)种子处理及播种:用40-50℃温水浸种一昼夜,捞出沥干,用湿布包好,在15-20℃环境下催芽,每天清水淘洗一次,待种子发芽孔发亮,胚根要露未露时播种。播前先上足底水,水渗下后将韭种均匀撒播。为防地下害虫,可用40%辛硫磷1500倍液喷施干畦内,再覆细土1厘米。

2.田间管理

(1)播后管理:出苗前,喷除草剂防草害,一般每667平方米用25%的除草醚*0.5-0.6千克,或50%的除草剂1号0.1-0.15千克。真叶长出前注意溜水保温,真叶放开后,以保持畦面见干见湿为宜。3-4叶期,可适当施提苗肥,每667平方米追施硫铵15-25千克。

(2)定植:小暑至大暑之间定植。定植前施肥整地,做8-10米长的畦。起苗前苗床要浇足水,然后起苗、炼苗、分级、码齐,剪留4-5厘米的根须,然后拉线开沟,深10-12厘米,沟内施碳铵250-500克或尿素150克。按5厘米码放苗簇,每簇10-15株。行距25厘米,每畦8行,畦宽2米。定植后灌水,5-6天后灌第二水,促其缓苗。

(3)定植后的管理:移栽苗经2-3水后,苗直立开始生长,适当控水,中耕松土,促发根。当韭菜分蘖快速生长时,施一次提苗、分蘖肥,每667平方米随水施入硫铵15-25千克。夏季要排积水,防涝防烂防塌秧,还要及时搭架防倒伏,以达到壮而不倒,旺而不割,促使养分向鳞茎回流。注意防治病害及韭蛆,一般间隔7-10天,于下午3-4点后,顺韭行喷洒一次3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以免光解,并加50%多菌灵500倍液,每667平方米用药液100千克。

3.冬季生产管理

一般小雪前后提早扣棚,夜间盖草苫,内用小拱棚加盖草苫。扣棚后,用铁铲铲去枯叶,用竹耙耧净,用小镐头沿簇间深锄。韭苗萌发后,向簇心施药防蛆(或收第二刀后进行)。韭菜白天及时拉苫抢阳,午后及时盖苫保温,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2-25℃,夜间8-12℃。当苗高20-30厘米、达5-7叶时,收割头刀。收割前7天降温,使苗深绿粗壮,白天保持18-20℃,夜间7-10℃,收割后用耙子耧平。当苗高5-6厘米时,借追肥浇1次水,每667平方米施硫铵20-25千克,待韭菜长到15-20厘米时,用化学发生法于晴天中午适量追施二氧化碳气肥,促其光合作用,以保持旺盛生长。7天后,便可收割第二刀,收后待叶鞘干爽,萌发新芽1-2厘米后,再迫一次肥水,并注意通风排湿,防止病害的发生。第三刀后,便刨掉韭菜,移栽辣椒。

二、早春辣椒的栽培技术

1.播种育苗

(1)品种及播期:一般选用湘研一号和湘研十一号,播种期在11月上中旬。每667平方米用种量50克,苗床面积用10平方米,分苗床用40平方米。

(2)种子处理:浸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用40%甲醛100倍液浸泡10-20分钟,可杀死辣椒炭疽病、枯萎病、病毒病等种传病菌。用清水洗净后,再用60℃温水烫种。将种子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至水温降至30℃,再浸64小时后捞出晾干,用于净纱布或湿毛巾包好置于25-30℃环境下进行催芽(或包好束在腰间催芽)。待有半数种子吐白即可播种。

(3)营养土的配制:选用前茬未种茄科作物的肥沃土壤6份,加腐熟的圈杂肥4份,另外每立方米营养土再加捣细腐熟的大粪干或鸡粪15-20千克。复合肥0.5-1千克,草木灰5-10千克,甲基异柳磷*0.1千克,50%多菌灵粉或70%敌克松粉25克拌匀过筛。

(4)苗床管理及分苗:足墒下种,播时可单粒播也可撒播,播后床面覆细土0.5-1厘米,再喷25%复方多菌灵物剂600倍液,覆地膜并扣小拱棚。温度白天控制在25℃左右,夜间16-18℃。种子出土后揭去地膜,夜温控制在16℃,并注意防虫、防病、防徒长,培育壮苗。苗龄达30天,幼苗3叶1心时分苗。最好用纸筒或营养钵分苗,每钵2株。

2.定植及管理

一般在2月中下旬开始定植,要求0-10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选苗分级,采用壮苗,壮苗标准为:辣椒日历苗龄90-100天,生理苗龄6叶1心,株高15-18厘米,茎粗0.4厘米,节间短,顶分杈,门椒现蕾,根系发达,75%-90%植株现蕾。采用切块育苗时,定植前10-15天浇水切块,定植前10天,适当通风炼苗,增强抗性。

将上茬韭菜刨除后整地施肥,移栽时行距50-60厘米,穴距25-30厘米,每穴1-2株栽植。覆地膜浇足水,密封棚膜,升温保温,加速缓苗。7天后视苗情放风降温排湿,3-4天后,深中耕松土,控水蹲苗。棚内温度白天25-28℃,夜间以保温为主。开花坐果以前,土壤不旱不必浇水。开花前注意通风放气降温降湿,能防止大量落花。结果初期以见干见湿为宜,防止疯长。盛果期为需肥水高峰期,要多追肥浇水。白天温度在25-27℃,夜温保持在17-18℃。为提高坐果率,可用生长素(2,4-D)处理,浓度为15-20毫克/千克,以蘸花较好。结果初期应适当早收,以保证整株丰产,当外界温度白天最高达30℃以上时,把棚四边脚撩开大放风,或整棚膜撤掉。雨季控水并排积水。到7月中旬,拔掉辣椒杆,移栽韭菜。

韭菜—黄瓜套种


 一、温室结构

温室适宜长度60-300米,最短20米,东西向,室内跨度6米。由后墙、山墙、后坡、前坡四大部分构成。

二、茬口安排

分为秋冬茬和冬春茬两茬。秋冬茬为韭菜、芹菜、黄瓜、西红柿;冬春茬为黄瓜、西红柿等。石家庄地区以韭菜黄瓜效益最高,面积最大。配套技术也较为完善。

1.秋冬茬韭菜栽培技术

适宜日光温室栽培的主要品种为汉中韭和791,其耐寒性强,前期生长快,头茬收割产量高。

(1)播种。韭菜育苗采用露地育苗,适宜播种期为4月上旬-下旬,每667平方米播量6-8千克。温室韭菜当年见效益,增加密度,加大播量是增加产量的关健措施之一。播种应选沙壤土,每667平方米施优质粗肥4000-5000千克,磷肥50-30千克,做成1米宽,6-10米长的平畦,播种方法掌握早播,采用干播法;迟播采用催芽后撒种,一般采用条播以利锄草。

(2)播后管理。从播种到出苗保持土壤湿润,每隔2-3天浇一水,及时清除杂草。出苗到苗高15厘米以促为主,每5-6天浇一小水。苗高10厘米和15厘米时追肥两次,每次尿素5-8千克,应先除草后追肥,4月下旬-5月中旬是地蛆发生盛期。要及时发现并除治,苗高15厘米-移栽苗要控制徒长,防止倒伏烂秧。浇水适当减少,并注意排水防涝,一般不追肥。苗龄80-90天,苗高18-22厘米,6片叶即可移栽,移栽地块一般为温室内或备建温室地内。

(3)移栽后管理。移栽后管理重点是养报壮秧,移栽4-5天后浇缓苗水,2-3天后可以缓苗,墒情适宜时及时中耕,促进发根,缓苗后到处暑苗控制浇水,并注意排水防涝,处暑到寒露是旺盛生长期,结合浇水,追氮肥2-3次,每次尿素7-10千克,前期一般5-7天浇一小水,白露后可3-4天浇一小水。该时期为地蛆危害又一高峰期,应注意及时除治。寒露以后,气温转凉,生长减慢,要进行蹲秧,减少浇水,要求土壤见干见湿,不早不浇。一般8-10天一水,停止追肥,立冬后适时浇冻水。韭菜休眠前,应将温室骨架安装好。

(4)韭菜温室管理。①扣膜。扣膜时间应根据韭菜回根期和预计上市时间而定,回根以后及时扣膜,一般在11月中下旬。

②中耕培土。扣膜后5-7天化冻,立即中耕。随着植株生长培土2-3次,每次2厘米以上。

③温度管理。掌握第一茬韭适温白天18-20℃。第二茬22-25℃,夜间均保持8-12℃,不低于5℃,第三茬韭与黄瓜苗共生,温度管理以黄瓜为主,白天25-28℃,夜间13-15℃,不低于10℃。

④水肥管理。扣膜前不浇水,每次收割前4-5天浇一水,并追硝铵每667平方米15-20千克。割后新芽长出7-10厘米高时开始浇水。

⑤放风。温度超过28℃及每次收割前4-5天均应放风,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

(5)收割。扣膜后40-45天割头茬,其后20天收割一次,连割三茬。为争取春节上市可适当控制生长,延迟收割。头茬5-6叶,高25厘米以上时收割,留茬4-5厘米以后每次留茬高出2厘米收割。

(6)病虫害防治。韭菜主要虫害为韭蛆,重点在露地生长期防治。主要病害为灰霉病,除控制湿度可采用多菌灵、速克灵、普海因等药喷雾防治。

2.冬春茬黄瓜栽培技术

(1)采用品种。冬春茬黄瓜以新泰密刺、冀黄瓜二号等为主要品种,该品种结瓜早,瓜节密,前期产量较高,有一定抗病性。

(2)育苗形式。一般在温室内设置小拱棚,铺设地热线育苗。苗龄45-55天,适宜播期12月下旬,每667平方米播量150-175克。单株营养面积8平方米,每667平方米栽培田需用苗床25平方米。

(3)播种。可直接播于纸袋内,也可先播种于蛭石基质上,二片子叶展开后分苗于纸袋内,纸袋8厘米见方。

(4)苗床管理。冬春茬黄瓜育苗正值寒冷冬季,管理以温度管理为中心,要注意避免低温,尤其是低地温的影响,播种后喷一次透水,移坨时补充水分,移植时再浇一次透水,其他时间均不浇水,防止徒长或沤根。播种后应保持白天温度28℃,夜间20-24℃,最低18℃。7-8天后齐苗,保持白天20-24℃,夜间16℃,最低16℃,气地温差不宜过大,一般地温稍高于气温最好。此外,还应特别注意争取阳光,移栽前7-10天要倒坨一次,适应温室环境。

(5)移栽。黄瓜苗龄45-55天,叶片4-5片时进行移栽,一般在2月下旬定植,定植采用水稳苗,行距1米,株距18-20厘米,韭菜畦背上定植主行,畦间大行距之间定植副行,副行采瓜1-2次,植株约1米左右,互相发生影响时拔除副行,定植要露坨浅栽,应选连续晴天进行。

(6)定植后管理。韭菜收割完后及时清茬,每667平方米增施饼肥25千克,磷肥100千克。定植后为促进缓苗棚内温度适当提高到30℃左右不放风,缓苗后进入正常管理,注童锄划松土,提高地温,根瓜坐住前轻施氮肥,适当蹲苗,根瓜开始膨大,瓜把发黑时结束蹲苗,开始追肥浇水,浇水底在晴天上午进行,结合浇水每10天追一次氮肥,每667平方米硝铵12.5千克,进入4,5月份温度升高并进入结瓜盛期,加大放风量,但不揭棚,直至拉秧,浇水一般3-4天一次,掌握间隔一水追肥一次。

(7)整枝。甩蔓后开始绑蔓和整枝,绑蔓时抑强扶弱,蛇形上升,并使植株龙头等高,方向一致。侧枝如生长过旺要及时打去,一般以主蔓结瓜为主,侧枝留1叶去尖。

(8)采收。适时采收根瓜,即可控制徒长,也能增加产量,应掌握腰瓜坐住后,及时采摘根瓜。

(9)病虫害防治。黄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白粉病等,除控制湿度外,霜霉病可用乙磷铝、瑞毒霉等药剂喷雾,也可用百菌清烟柱薰蒸,细菌性角斑病可用代森按、DT等。防治白粉病可用多菌灵、托布津等药剂防治,枯萎病的有效防治药剂有双效灵和多菌灵等。

温室黄瓜虫害主要为温室白粉虱,可用乐果喷雾防治。

韭菜拱棚改进栽培方式


名称韭菜拱棚改进栽培方式

栽培类型 中小拱棚
蔬菜分类 葱蒜类-韭菜
适宜品种
791雪韭,平韭2号

栽培技术
1.育苗

拱棚韭菜要选用耐寒抗病,叶宽厚,茎粗白长,单株产量高,养分回流早且快,休眠时间短,根系发达的高产优质品种。经过几年的试验推广,以791雪韭和平韭2号为适宜品种。这两个品种具有明显的互补性,791雪韭较耐寒,返青快,上市早,单株粗大。叶片深绿,早期产量高,平韭2号质量、风味优于791,后期产量高。

2.定植

改进种植方式,合理密植。根据当地土地多属沙姜黑土,浇水后易顺水下流,开深沟出苗困难的特点,宜采用高垄、浅宽沟、增大播种量的方法。起垄高度一般20厘米,沟深5厘米,宽15厘米,播幅15厘米,幅距15厘米,每667平方米下种5千克。要求开沟深浅、宽窄一致,种子撒播均匀,覆土1.5~2厘米。覆土前可先浇透水,水渗后再播种,并覆过筛细土,然后盖上地膜。若播后浇明水,土壤易板结,出苗率低。高起垄的土每年自然下滑,可进行跳根后的覆土。多下种可调节群体布局,发挥群体增产优势,当年高产。

3.定植后管理

(1)从播种出苗到扣棚。紧紧围绕促根壮秧这一中心来进行管理。

①韭菜幼苗出土后,及时撤去地膜,避免烤苗。及时搂划松土增温保墒,加强除草。

②苗高10厘米左右时,667平方米追尿素15千克,促进幼苗生长。当苗高15厘米时,适当控水,蹲苗促根壮秧,防止徒长。

③夏季高温多雨季节,易徒长倒伏烂苗,可顺垄拉两条细草绳,绳高10厘米左右,间隔2米固定在木杆上,这样可使韭菜通风、透光,降温降湿,减轻病害。

④立秋前后肥水齐促,667平方米追尿素30千克,磷酸二铵40千克。施肥后连续浇水2~3次。

⑤寒露前后停止浇水,控制韭菜生长,以免贪青,并促使早回根,为冬季生产储积充足的养分。

(2)适时扣棚,严格冬季管理。

①选用韭菜专用膜:韭菜专用膜透光好,保温性能高,能增加韭菜生理所需的红色光谱,可明显增产,提高品质,比普通农膜寿命长,一般可用三年。

②适时扣棚:11月中、下旬(小雪前后)严霜过后,韭菜地上部受冻全部枯死,养分绝大部分回流,及时清韭畦,扒韭墩,减少病原,提早打破鳞茎休眠,消灭蛆蛹。争取早初棚,元旦前后上市,提高效益。

③冬季管理:以增光、保温、降湿、防治病虫害为重点,及时收割、追肥、浇水。

竖风障:在拱棚北面用玉米秸做一个风障,里面夹一层破旧塑料挡风效果更好,拱棚后半部始终用麦草围好,前半部夜晚用麦草盖好,白天揭开麦草,雨雪天可在麦草上边盖一层旧塑料薄膜,以利保温。

盖草苫:正常天气,棚上麦草或苫子早揭晚盖,充分利用阳光提高棚温、土温,促使韭苗生长;严寒天气,可晚揭早盖;阴雨雪大风天气,可不揭,严防被风刮掉。

通风:正常天气,适当通风很有必要,一可补充棚内CO2气体,二可排除部分有毒气体,降湿防病;过冷天气,可在中午短时通风或不通风,白天温度控制在18~25℃,夜间5~10℃,晴天中午,棚内气温过高时,可在两头适当通风、降温。

追肥:每收割一茬韭菜都要施一次肥水,并浅楼划一遍,清除杂草,疏松土壤。

4.收获

收割,韭菜长到一定高度(一般25~28厘米),具有6~7片叶时,要及时收割,确保质量。

割韭方法:割口要适当,若割口处为绿色,说明留茬过高,白色说明下刀过深,割口处以黄色为宜,割茬要整齐,韭镰要锋利,否则容易把叶硝铲劈,影响下茬产量和质量。

病虫害防治
1.韭蛆

(1)在成虫羽化盛期,即棚内有小型蚊子时,及时喷洒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波。

(2)幼苗危害期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乐果乳油800倍波或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倍波灌根。

(3)移栽韭菜,可用药液浸根,杀幼虫防止传播。

(4)灌明水,每667平方米用50%辛硫磷乳油2千克左右。

2.韭菜灰霉病

叶片由尖端向下逐渐产生淡灰褐色至白色小斑点,上下两面都有,扩大后呈椭圆形或梭形病斑,并相互融合成大片枯死斑,常半叶至整叶焦枯。空气潮湿时,病部产生灰色或灰绿色霉层。

防治方法:①加强通风、降湿,清除病叶。②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4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连防3~4次。阴雨天可用速克灵、霜霉灰霉净烟剂熏蒸杀菌。

韭菜多种温室栽培模式


名称韭菜多种温室栽培模式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葱蒜类-韭菜
适宜品种
马蔺韭,竹杆青韭菜

栽培技术
1.育苗

(1)当年移植栽培:早春播种,6月下旬-7月上旬移栽,当年封冻后温室加温生产,这种方式不缺苗,但根株仍不壮,产量较低。

(2)二年生根移植栽培:第一年播种育苗,第二年移栽,封冻后扣温室生产。由于根株已培养一年,植株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是当前主要栽培方式。

(3)多年生根株栽培:一次播种移栽后,连续多年生产。每年封冻时扣温室,在温室内收3~4刀后,拆除塑料薄膜,夏秋季养根,封冻后再扣温室生产。由于韭菜每年根茎都向上移动,4~5年需进行更新。

(4)根株培养:①整地播种,秋整地,667平方米施有机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30~40千克,深耕耙细,春季化冻后筑成1米宽平畦,每畦播5~6沟,如采用当年直播栽培,则在温室栽培床上,做成35厘米宽的小垅,垅沟深6~7厘米,垅台踩实,播种后踩底格子,覆土1厘米,再踩上格子,然后铺地膜,8~10天出苗后,去掉地膜,苗播量7~8千克,每667平方米苗可移栽1333~2000平方米。

②苗期管理:苗期管理主要是灌水、除草、灭蛆、早春顶凌播种,苗期667平方米用50%除草剂1号100~200克加水75千克处理土壤。5月下旬及时防地蛆。

2.定植

一年生苗或二年生苗,在6月下旬前定植,以利早缓苗早壮根。定植前667平方米施有机肥5000千克,深翻耙细,筑成35厘米宽小垅,沟深6~7厘米,垅上栽植双行,行距7~8厘米,穴距9~10厘米,错开移植,每穴15~20株(当年苗每穴20~25株),栽后灌水。

3.定植后管理

定植初期4~5天浇一次水,保持湿润促进缓苗,并结合中耕除草,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沤根死苗,并防止倒伏腐烂。8月中旬一9月,正是韭菜生长适宜季节,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韭菜快速生长,此期可追肥两次,每次667平方米施尿素15千克和过磷酸钙40千克或腐熟有机肥3000~4000千克,结合灌水、中耕,9月下旬停止中耕灌水,防止生长过旺,影响回根休眠,封冻前可浇封冻水。二年生韭根,秋季抽苔时及早摘掉,以利根株积累养分,同时应注意防治地蛆。

4.温室冬季管理:

(1)返青前管理:为了提高温室保温性能,一般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封闭温室,温室封闭后增温保湿,使冻土层缓慢解冻,按除干枯韭叶,松土增温,促进返青。此时要防止室温骤然上升,因为表土化冻顶芽即开始萌发,而深层土依然冻结,根部不能吸收,叶尖由于暂时失水会出现枯黄现象。返青前如土壤干旱可浇一次水。

(2)温室内环境调节,扣温室半月后,韭芽萌动开始返青,白天保持18~28℃夜间8~12℃,最低温不能低于5℃。空气相对湿度70%~80%。高温高湿易烂尖,0℃叶尖易遭冻害,解冻时组织坏死变为白梢,影响品质和产量。为防止温差过大,忽高忽低,可根据季节变化分阶段管理:

扣温室初期室温可高些,促使土壤化冻,中午打开天窗捧湿,12月上中旬后,覆盖草苫。纸被等防寒保温,但中午25℃以上时,可适当通小风,防止冷风直接吹到叶片而发生冷害,有加温设备前温室,应开始加温,日光温室夜间应扣小拱棚。2月上旬后,太阳高度角逐渐加大,室温回升,注意通风。

(3)温室内田间管理:加温温室扣温室后40天左右收割头刀,日光温室需55~60天。在收割前一般不灌水,主要是松土保墒。加温温室土壤易干,可灌水1~2次,但灌水后必须松土。头刀收后,每隔20天又可收割一次,可连续收割3~4次。每次收后都要放垅,新叶长出后追肥(每667平方米硫酸铵20千克),浇一次水,选晴天中午培土,窄行韭菜培土1~2次或不培土,宽行韭菜培土2~3次,将行间土壤培于根际成小垅,以增加韭白长度和便于收获。一般667平方米产3000~5000千克。生长期间随时注意防治韭蛆。

菜用番木瓜疫病


病害中文名: 菜用番木瓜疫病
病害英文名: Papaya Phytophthora fruit ro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棕榈疫霉
病原学名: Phytophthora palmivora (Butler) Butler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属,棕榈疫霉
病原介绍: 孢囊梗合轴分枝或不规则分枝,粗1.5~4(m)。孢子囊球形至椭圆形,乳突明显,高4~6(m),基部圆形,大小27~5116~46(m)。孢子囊内产生18~51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脏形,大小10~138~12(m),侧生双鞭毛,鞭毛长16~29(m),休止孢子球形,厚垣孢子球形,顶生或间生,大小20~37(m)。藏卵器球形,大小21~35(m)。雄器近球形,单胞,少数双胞,围生,大9~218~20(m)。卵孢子球形,平滑,大小18~29(m),满器或不满器。生长适温24~28℃,最低16℃,最高30℃。
病原中文名: 烟草疫霉
病原学名: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van Breda de Haan、P. nicotianae var. parasitica (Dast.) Wa-terh.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属,烟草疫霉
病原介绍: 在CA培养基上菌落棉絮状、繁茂。菌丝简单,粗2~6m。孢囊梗分枝或不分枝,粗2~3.5m。孢子囊球形,顶生或侧生,大小33~6123~47(m),具乳突1~2个,不脱落。游动孢子从孔口直接释出或经泡囊放出,大小9~147~12(m),鞭毛长6~30m。休止孢子、厚垣孢子球形,藏卵器球形,直径16~34(m)。雄器近球形,围生,大小8~169~16(m)。卵孢子球形,无色至浅黄色,直径14~28m,满器或不满器。生长适温24~28℃,最低9~10℃,最高37℃。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菜用番木瓜

侵染部位: 果实
病害症状: 主要为害尚未成熟的绿色果实,染病果实初在蒂部或果柄之端产生不规则形水浸状褐斑,迅速扩大至整个果实。湿度大时产生白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菌丝体、孢囊梗及孢子囊,菌丝紧贴果皮生长,不易剥下,终致果实大半被菌丝体覆盖,染病果常落地而腐败。苗期染病也可引起幼苗猝倒。
发病规律: 台湾本病主要发生在雨季,连续阴雨有利于该病流行,非洲大蜗牛爬到木瓜上,也可传播疫病。在广东、广西、海南,个别年份、个别品种在结果后多雨天气下发生,5月多雨或营养钵淋水过多,可引起幼苗猝倒。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选用抗病品种。(2)搞好番木瓜园排灌系统,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3)发病前喷洒 1% 的 96% 硫酸铜液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预防。(4)发病初期喷洒 70%锰锌?乙铝 (萄菌净、双星疫宝)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50% 锰锌?霜脲 (霜疫力克、霜霉疫清)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60%氟吗?锰锌(灭克)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69%锰锌?烯酰 (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70% 丙森锌 (安泰生)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总体描述: 症状 主要为害尚未成熟的绿色果实,染病果实初在蒂部或果柄之端产生不规则形水浸状褐斑,迅速扩大至整个果实。湿度大时产生白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菌丝体、孢囊梗及孢子囊,菌丝紧贴果皮生长,不易剥下,终致果实大半被菌丝体覆盖,染病果常落地而腐败。苗期染病也可引起幼苗猝倒。病原 有两种。Phytophthora palmivora (Butler) Butler,称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 van Breda de Haan,称烟草疫霉,异名P. nicotianae var. parasitica (Dast.)Waterh.,均属卵菌。棕榈疫霉在V8汁培养基上菌丛白色,平均直径35m。孢囊梗简单合轴分枝,粗3.3m。孢子囊倒梨形或卵形,平均长54m、宽36m,长宽比1.5。孢子囊单乳突,多数明显,具短柄,长3.3m。休止孢子球形,异宗配合。藏卵器球形,直径25m。卵孢子球形,大多满器,直径22m。雄器单细胞,围生,高12m、宽12.4m。除为害番木瓜外,还为害韭菜、芋、蝴蝶兰、冬青卫茅、凤梨等。烟草疫霉参见韭菜疫病,该菌有时也可引发苗期猝倒。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台湾本病主要发生在雨季,连续阴雨有利于该病流行,非洲大蜗牛爬到木瓜上,也可传播疫病。在广东、广西、海南,个别年份、个别品种在结果后多雨天气下发生,5月多雨或营养钵淋水过多,可引起幼苗猝倒。无公害防治法参见 (1)选用抗病品种。(2)搞好番木瓜园排灌系统,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3)发病前喷洒 1% 的 96% 硫酸铜液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预防。(4)发病初期喷洒 70%锰锌?乙铝 (萄菌净、双星疫宝)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50% 锰锌?霜脲 (霜疫力克、霜霉疫清)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60%氟吗?锰锌(灭克)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69%锰锌?烯酰 (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70% 丙森锌 (安泰生)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久星10号韭菜


品种名称久星10号

分类 葱蒜类-韭菜
学名Allium tuberosum Rottl.ex Spr.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河南省平顶山市园艺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利用87-2287-56的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久星10号株型直立,株高56cm以上,叶片绿色,长而宽厚,叶宽1.0cm左右,最宽可达2.6cm,叶鞘粗而长;生长迅速,分蘖力强,一年生单株分蘖9个左右,三年生单株分蘖35个左右;单株质量10g左右,最高可达50g;营养丰富。

产量表现

年收割青韭7~8刀,每667m2年产青韭11000kg以上;

品质分析

鲜韭蛋白质含量39gkg-1、胡萝卜素23.5mgkg-1、VC 691.1mgkg-1、纤维素33.2gkg-1、Fe 39.3mgkg-1、Ca 872.6mgkg-1。

抗性

抗寒性强,耐弱光。

栽培技术要点

1.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于冬前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5000kg,深翻、细整、做育苗畦,畦宽1m、长10m左右。3至4月育苗,播前4~5天温汤浸种催芽。

播种时,苗床浇透底水,均匀撒播种子,覆土1.5cm厚,地膜覆盖保墒增温,待出苗30%左右时及时揭开地膜,防止烧苗。苗齐后,可浇小水,结合浇水每667m2施尿素8~10kg。以后视土壤墒情浇水,每667m2随水冲灌90%敌百虫晶体1kg,防止地蛆为害。

2. 6月中、下旬,苗龄70~80天,株高20cm左右时即可定植。定植前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10000kg、三元复合肥50kg作底肥,行距30cm,穴距5cm,每穴3~4株,每667m2栽13万~18万株。4行1畦,以便管理。亦可冬季保护地育苗,3至4月定植。

3. 定植当年以养根壮棵为主,多雨季节及时排水防涝。9至10月昼夜温差大,韭菜生长旺盛,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叶片生长和小鳞茎膨大,其间视生长情况亦可收割1~2刀青韭。翌年1月上、中旬冬灌,每667m2随水灌90%敌百虫晶体1kg,防止地蛆为害。第2年一般收割6~7刀青韭,每刀收割后及时中耕除草,待植株长出3~4cm时浇1次水,结合浇水每667m2施尿素20~30kg,促进生长。

适宜地区 适宜保护地栽培。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