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蒲2号瓠瓜

2020-07-25

品种名称嘉蒲2号

分类 瓜类-瓠瓜
审(认)定年份2006年

审(认)定情况2006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审(认)定编号浙认蔬2006007

选育单位 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
品种来源用D00-26[安吉地蒲(安吉地蒲牛腿地蒲)]D00-52[安吉地蒲牛腿地蒲],经杂交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嘉蒲2号早熟,秋季设施栽培从出苗到采收50天左右,采收期60~70天。植株生长势强,叶心脏形,大且厚,浓绿色。以侧蔓结瓜为主,第1雌花着生在主蔓第3~4节位或侧蔓的第1~2节位,瓜胎壮实,坐果率高。单株商品瓜4~5个,瓜长40~50cm,横径4~5cm,单果质量400~500g;瓜形较直,瓜皮绿色,肉白质密,味微甜,品质佳。种子呈卵形,扁平茶褐色,千粒重98g左右。

产量表现

一般秋季大棚栽培每667m2 产量2000~2500kg。

抗性

耐高温、耐湿、耐渍,对病毒病和白粉病的抗性优于对照。

栽培技术要点

1. 夏秋季设施栽培每667m2用种量150~200g,7月中下旬8月初播种,采用小苗移植、黑地膜覆盖栽培,苗龄10天左右,争取国庆节前上市。

2. 秋季立架栽培每667m2栽植密度1500株左右,5~6节时应搭架引蔓,8~10节打顶。

3. 地爬栽培每667m2栽植800株左右,5~6节打顶。

4. 人工辅助授粉,开花后10~15天及时采收。

5. 瓠瓜生长前期正值高温干旱,要降温、保湿、遮阳。

6. 生长后期气温较低,要做好保温抗寒工作,以延长采收时间。

7. 除施足基肥外,注重钾肥的施用,还应施好提苗肥、伸蔓肥、膨果肥,以防脱肥。

8. 重点防治疫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

适宜地区 适于浙北及毗邻区域夏秋季设施栽培。

小编推荐

瓠瓜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瓠瓜,拼音:hùguā

拉丁学名:Lagenariasicerariavar.hispida.

别称:瓠子、扁蒲、葫芦、夜开花、乌瓠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堇菜目,亚目:

科:葫芦科,亚科:葫芦亚科

族:冬瓜族,属:葫芦属

形态特征

瓠瓜根系发达,茎为蔓性,长可达3~4米,分枝性强。单叶,互生,叶片呈心脏形,上面有茸毛。雌雄异花同株。有时也产生两性花,但所结的果实常为畸形果,无食用价值。花白色,多在夜间以及阳光微弱的傍晚或清晨开放,故有别名“夜开花”。雄花多生在主蔓的中、下部,雌花则多生在主蔓的上部。侧蔓从第1~2节起就可着生雌花,故以侧蔓结果为主。瓠果,开花后10~20天即可采收,其幼嫩的果皮及胎座柔嫩多汁,可食用;老熟后果皮硬化,胎座组织也干枯,不可食。观赏葫芦或称小葫芦。果实长仅10厘米左右,有一细腰或一长果颈。5个变种的染色体数均为2n=22,可相互杂交。

生长习性

瓠瓜为喜温植物。生长适温20~25℃。栽培时一般先育苗、然后定植到露地。不耐涝、旱,在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溉。

药用价值

性味
果实:甘、淡,平。
种子:甘,平。
果壳:甘、苦,平。
茎、叶、花、须:甘,平。
功能
果实:利水,消肿,通淋,散结。
种子: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果壳:利水,消肿。
茎、叶、花、须:解毒,散结。

瓠瓜图片

美丰一号瓠瓜


品种名称美丰一号

分类 瓜类-瓠瓜
选育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中熟,果实短圆筒形、匀称,长25厘米左右,单果重约500克。果皮绿色并具绿白斑点,果肉白色,品质好,肉质嫩滑。以子蔓或孙蔓结瓜为主,抗病、抗逆性强,高抗白粉病及病毒病。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为35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

1. 广州地区春季栽培12月至翌年1月播种,秋季栽培78月播种,多采用浸种催芽育苗。选择排水良好、保肥保水力强的壤土栽培,忌连作。

2. 定植前施足基肥。

3. 畦宽含沟150厘米,种双行,株距40厘米左右。

4. 搭架栽培,主蔓长至6片叶时摘心整枝,侧蔓于结果后摘心。

5. 适时追肥、浇水、中耕,摘心后施分蔓肥,结果初期施壮果期,盛果期重施追肥。

6. 注意雨后及时排水,加强对疫病、炭疽病的防治。

7. 花后5~7天果实即可达到商品收获标准。

适宜地区
华南地区及长江流域均可栽培。

蒲瓜与丝瓜大棚立体套种栽培技术


1. 培育壮苗

蒲瓜在11月中旬播种,丝瓜较蒲瓜晚播5~7天。播种前进行浸种催芽,用55~60℃热水烫种15分钟,杀死附在种子表面及部分潜伏在种子内部的病菌。待水温降至室温后继续浸泡24小时,搓洗干净后进行催芽。蒲瓜、丝瓜种子发芽力好,在胚根长0.5厘米时播种,播种后轻压播种土,使种子和土壤结合紧密,随即浇水并覆盖薄膜。播种后2~3天幼苗陆续出土,去除戴帽苗的种壳,加强通风预防徒长。一般播种后25~30天即可定植。2. 定植定植前深翻土壤,筑畦宽1.8~1.9米,沟宽0.3米。蒲瓜、丝瓜根系发达,生长迅速,需肥量大,一般亩施腐熟栏肥1500~2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15︰15︰15)20千克、尿素10千克作基肥。蒲瓜在12月初定植,每畦种1行,株距90~100厘米,每亩栽300株左右;丝瓜较蒲瓜推迟3~5天定植,在畦边种1行,株距160~180厘米,亩栽150~160株。3. 田间管理(1)加强温湿度管理,确保安全过冬温湿度管理是大棚蒲瓜、丝瓜立体栽培的关键,1~2月是全年最寒冷的时期,因此大棚应采用三膜覆盖,即大棚模、二道膜(离地面0.7米小弓覆盖)和地膜,以保证蒲瓜、丝瓜安全越冬。蒲瓜、丝瓜定植后覆盖大棚薄膜,保持白天温度20~26℃、夜间在10℃以上。晴天棚内气温超过28℃,揭腰膜通风换气,下午气温降至20℃时,开始拉膜保湿,闭棚前拉上二道内膜保温防冻。多云和阴雨天气,一般在上午棚内气温稳定在25℃时揭内膜,以增加光照,中午揭腰膜通风2~3小时降温。后期丝瓜共生期同蒲瓜管理基本一致,但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尽量早揭晚盖棚膜,促进棚内空气流通。大棚顶膜可一直盖到蒲瓜采收结束。(2)肥水管理大棚立体栽培植株生长势强,在蒲瓜、丝瓜果实发育和枝叶生长盛期肥水需求量大。定植后浇施20%人粪尿作点根肥;坐果前控制追肥,以免植株徒长,影响坐果;蒲瓜第1个果坐牢并开始膨大时进行追肥。如瓜藤走势强,控制肥水,反之施少量肥料。在2~3个果迅速膨大时,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15~20千克,隔15天再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20千克。进入采收期后,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加0.3%尿素混合液2~3次,隔7~10天再喷1次。丝瓜采收后,为保证植株正常开花结果,应坚持追肥,每10天左右追施1次,每次每亩浇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15千克,加水750~800千克。水分管理上,植株生长期应保持土壤湿润,旺果期适当加大灌水量,保证水分需求。(3)整枝修剪整枝修剪是防止养分浪费,提高坐果率的有效手段。整枝宜在晴天进行,有利于伤口愈合,减少病菌侵入。蒲瓜采用双蔓整枝,植株长有5~6片叶时留4片真叶摘心,使基部各节发生侧蔓,选留2条粗壮侧蔓向左右两侧生长,剪去多余侧蔓,避免植株消耗养分。生长前期及时整枝,第1个瓜坐稳后,如枝叶茂盛过密,去除部分侧蔓,一般留4~5条蔓。(4)辅助授粉冬季大棚内无昆虫活动,蒲瓜应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授粉时间在下午5时以后或清晨8时以前,摘取当天开放的新鲜雄花,去掉花瓣,将花粉均匀涂抹在雌花柱头上。4. 病虫害防治早春保护地栽培应注意经常通风换气,防止棚内湿度过大导致发病。蒲瓜、丝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疫病、炭疽病和白粉病等。霜霉病和疫病可用甲霜灵或百菌清防治,炭疽病可用可杀得2000型防治,白粉病可用粉锈宁或三唑酮防治。蒲瓜虫害主要有蚜虫、黄守瓜、瓜绢螟、斜纹夜蛾等。蚜虫可传播病毒病,应及时用乐果或一遍净防治,黄守瓜、瓜绢螟、斜纹夜蛾可用菊酯类农药防治。5. 及时采收蒲瓜采收期为翌年2~6月,雌花开花授粉后10~15天,果皮和胎坐组织柔软多汁,此时品质最好,为商品蒲瓜采收最适期,应及时采收,以促进后续瓜正常生长,避免出现畸形瓜。丝瓜较蒲瓜晚采收1个月,一般在3~9月,果实成熟后适时采收上市。

瓠瓜育苗、定植及日光温室栽培


名称瓠瓜育苗、定植及日光温室栽培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瓜类-瓠瓜
适宜品种
安阳长瓠

栽培技术
1.育苗

(1)配制营养土:用腐熟后过筛的优质农家肥25%,过筛炉渣和大粪于2∶1的混合肥20%,优质的肥田土52%,过磷酸钙1%,草木灰2%,按照以上比例混合均匀,再用50%多苗灵胶悬剂1000倍液,喷洒营养土,搅拌均匀,消毒灭菌。

(2)种子处理及播种:先用清水选种,剔除漂浮在水面上的庇种子,然后用0.1%的高猛酸钾溶液将种子浸泡30分钟消毒灭菌,浸泡后用清水洗净,再用55℃的热水浸泡15分钟,当水温降到30℃时再浸泡8~12小时,捞出后用清水搓洗几遍,晾干种皮,用湿纱布包起,放在30℃处催芽,当有70%种子露白时选择晴天中午进行播种。

(3)播种:播种时间一般在12月中旬至元月上旬,此时气温较低,育苗难度较大,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培育出健壮适龄的瓠瓜苗。一是使用营养体育苗,二是铺设地热线,三是加盖小拱棚,保持温度30℃左右。

2.定植

施足底有及时定植 苗龄30天时即可进行定植,定植前,结合深耕,667平方米施腐熟的农家肥5000千克,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50~100千克,饼肥50~100千克,然后把整好的土地作成100~120厘米宽的平畦,进行移栽,每畦定植两行,株距45~50厘米,移栽时要选晴天上午进行,栽后轻浇移植水,移栽后34天揭放草苫,要灵活掌握,以利成活。

3.定植后管理

(1)定植缓苗后管理:为提高温室内的温度,促进瓠瓜正常生长,晚上应加盖草苫、纸被或无纺布,如能加盖防雨膜更好。定植3~5天后可在晴天上午浇一次缓苗水。此时温度以白天20~25℃,夜间13~15℃为好,并连续中耕松土2~3次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当瓠瓜长出8片叶时,可开沟盖土每667平方米施入大粪干500千克作追肥,也可667平方米施N,P,K复合肥15千克。

(2)开花坐果期的管理:①搭架,当瓠瓜长到5~6节果要及时搭架绑蔓。由于瓠瓜结瓜多果实大,所以支架一定要牢固。②整枝,瓠果是子蔓和孙蔓结瓜,因此在主蔓长到6~8片叶时要摘心,以促侧蔓早发。侧蔓结果后,留1~2片叶的心并保留最上部一条子蔓不掐心使其代替主蔓继续生长,主蔓长到6~8片叶时重新摘心,依次类推。③水分管理,开花坐果时控制浇水,防止化瓜,坐果后晴天可酌情浇水。④温度,这一阶段白天应保持20~25℃,超过25℃放风,20℃闭风;夜间应保持13~15℃,早晚揭苫前应保持在10℃以上,当外界温度超过12℃时夜间不闭风。⑤根外追肥,瓠瓜进入开花结果期需要较多的养分。可隔7~15天叶面喷洒一次0.5%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和0.1%白糖混合液,连续喷3次,增产效果较好,也可叶面喷洒叶面宝或喷施宝等营养素。⑥人工授粉,棚室生产瓠瓜,授粉可提高结实率。由于开花期昆虫传粉很少,人工授粉显得更为重要,人工授粉时间以上午9-10时为好,其方法把雄花花粉蘸到雌花柱头上即可。

4.收获

瓠瓜以嫩瓜供食,瓜条生长较快,应及时采收。在日光温室中,以绿色变换略带白色为最佳采收期。

病虫害防治
(1)苗期常有猝倒病、立枯病发生,可用敌克松原粉1000倍液喷洒2~3次即可。

(2)中后期最易发生白粉病,可用25%可湿性粉锈宁每667平方米40~50克加水50千克喷洒,每5~7天一次,连喷2~3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秋葵2号


品种名称秋葵2号

分类 绿叶菜类-秋葵
学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 L.Moench

审(认)定年份2005年

审(认)定情况2005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备案。

审(认)定编号辽备菜[2005]278号

选育单位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于2000年从秋葵1号变异株中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春播从播种到始收72天左右,采收期90天左右。根系发达,直根系;茎直立、粗壮,平均株高1.3米,节间2~4厘米;叶深绿色,掌状5裂,互生,叶身有茸毛,叶柄细长;3~4片叶现始花,花着生于叶腋,花黄色,瓣基紫红色,直径7~10厘米,色艳丽,具观赏价值;果为蒴果,嫩果绿色;主茎结果为主,平均单株结果33个,商品果平均果长15.1厘米,单果重25.0克,种子为灰绿色圆形,千粒重60克左右,成熟种子含粗蛋白24.57%,粗脂肪18.29%。较耐旱、耐湿,怕涝,较抗风。

产量表现

春露地覆膜栽培亩产1800千克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3月末4月初播种,营养钵直播。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发育适温25~30℃,5月中旬露地覆盖地膜定植。

2.垄宽1.0米,株距0.3米,亩保苗2200株。

3.定植前亩施有机肥3000~4000千克,翻耕耙平。沟施过磷酸钙25千克,磷酸二铵30千克。

4.定植后一周左右灌一次缓苗水,以利于早缓快发,以后视土壤墒情而灌水,保证土壤湿润即可,雨季要排水防涝。

5.要多次少量追肥,在基肥充足情况下,立秋开始追肥,半月一次,要追2~3次,每次每亩施尿素7.5千克,硫酸钾6千克,整个采收期内每半月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一次。

6.大风雨季要防止植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地区 辽宁省均可栽培。

湘干椒2号(湘辣2号)


品种名称湘干椒2号(湘辣2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湘品审321号

选育单位 国家辣椒新品种技术研究种植中心
品种来源湘辣2号的母本9704A是从鲜食品种21号牛角椒中发现的不育株育成的胞质雄性不育系,父本8001是从湖南地方干椒品种中选育的优良自交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熟品种,从定植至采收红椒约68天。植株生长势中等,株高52厘米,开展度62厘米64厘米,始花节位12~13节。果实牛角形,纵径17.7厘米,横径1.4厘米,肉厚0.21厘米,果肩平,果面光滑,深绿色,平均单果重15克左右,单株产量1000克。味辛辣,商品性好。挂果力强,坐果率高,丰产稳产。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鲜椒1800千克,干椒300千克。

品质分析

果实中含维生素C156.5毫克/100克鲜样、可溶性固形物3.3%、辣椒素0.21%、干物质16.1%。

抗性

抗炭疽病,耐疫病和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1.可与棉花、玉米等作物间套作。

2.长江流域12月至翌年1月均可播种,温室或温床育苗,2~3月假植一次,播种量50克/亩左右。

3.3~4片真叶时分苗1次,气温稳定在10~15℃时即可定植,覆膜定植可适当提早播期,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

4.施足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及时追肥,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

5.做好清沟排水,注意防虫治病。

6.及时采摘。

适宜地区
适应性较强,种植范围广,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