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汇蔬菜牛蒡无公害栽培技术

2020-07-28

名称创汇蔬菜牛蒡无公害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根菜类-牛蒡
适宜品种
柳川理想、白肌野川等。

栽培技术
牛蒡原产亚洲,又名白肌人参,蒡翁菜,大力子,蝙蝠刺,狗宝,黑根等,属菊科牛蒡属2年生或3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广有野生分布,在上海一带有1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牛蒡因其肉质根富含菊糖等营养物质,极具营养保健价值而畅销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随着我国蔬菜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牛蒡适栽区开始引进日本牛蒡驯化品种进行栽培,由于适销对路,保鲜整形牛蒡及其制品在国际市场行情一路看好。

在我国加入WTO后,许多国家相继对其农业产业政策进行了调整,并利用绿色壁垒对我国生产的牛蒡等农产品加大了检验检测力度,提高了市场准人门槛。牛蒡生产彻底实现无公害化势在必行。

1.无公害牛劳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

搞好无公害牛蒡生产首先要抓好牛蒡生产基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建设,基地要远离工矿企业、道路和居民生活区。大气环境质量执行GB3095-82所列的一级标准;土壤要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要求,无重金属、农药、过量化肥污染,硝酸盐等含量不超标,执行GB15618-95标准;灌溉用水一律使用井深不低于50米的深井水,井水质量执行GB5084-92标准。在符合以上标准的前提下,选择地下水位在1.2米以下,向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前茬作物非花生、茄子、甘薯、萝卜、甜菜和辣椒,4~5年没有种过菊科作物,土壤pH值在6~7之间微酸性或中性沙壤土,壤土作栽培地。比较黏重的土壤,大沙粒沙壤土,碱性土等不宜作栽培地。

2.播种日期及品种选用

牛蒡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光,耐热,较耐寒,其生育适温为20~25℃。根部耐寒性较好,可耐-5℃的低温;地上部分耐寒性较差,3℃以下易受害枯死,属绿体春化型作物。冬季地温不低于-5℃的地区在春秋两季皆可露地栽培;其他地区一般春播;春季栽培应在当地5厘米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苍山地区春季栽培安排在3月中下旬至5月中上旬,地膜覆盖的时间可提前7~15天,播后在当年9月至翌年4月收获;秋季栽培一般安排在8月中旬播种,当年12月至翌年4-5月收获。目前我国栽培的牛蒡品种均引种自日本,有早熟(90天),中熟(150天),晚熟(180天)3种,选用什么样的牛蒡品种主要取决于栽培形式及栽培目的。苍山县目前系山东省最大的牛蒡生产和加工基地,该地区栽培的品种主要有柳川理想、白肌野川等,其中柳川理想为主栽品种。牛蒡无公害栽培一般选用根长,肉质细嫩,品质优良,产量高的中晚熟品种,如柳川理想等。

3.整地施肥

栽培地块选好后,要及早整地,土壤墒情不足时要先选墒后整地。前茬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地块,腾茬后要彻底清洁田园,清除所有病叶病枝等残留物,并在冬季进行深翻冬耕,利用低温、益鸟等杀灭病虫,降低病虫越冬基数。栽培牛蒡可按单行垄或双行垄。单行垄行距60厘米,在行中间挖宽20厘米,深85厘米以上的沟,双行垄行距120厘米,在行中间挖宽40厘米,深85厘米以上的沟。挖沟时要使沟壁垂直,将生熟土分开分别堆放。牛蒡属深根性蔬菜,生长期长,需水肥多,要结合挖沟填沟施足基肥。根据测土平衡施肥,氮磷钾配合使用,并控制氮肥用量。肥料以使用酵素菌沤制腐熟的优质农家肥或沼渣为主,化学肥料为辅。

农家肥至少须经过5~7天的高温堆制,禁止使用城市垃圾,污泥,工业废渣等堆制的肥料,禁止使用硝态氮肥,严格控制硝酸盐的含量。苍山地区根据当地土壤化验结果,每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5000千克,标准氮肥40~5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或磷酸二按40千克,硫酸钾30千克作基肥。回填沟时捡出土壤及粪中的石头、砖瓦块,并将土、粪块打碎,以防产生歧根。所有肥料与细土都要充分掺合均匀后再填,填土不能打破原土层。填土肥时单行垄要轻踩两边留中问,双行垄要边填边踩中间留两边,回填平后,要先顺垄沟浇一遍大水沉实土壤,然后再整平地面,在原沟上修筑梯形垄。单行垄上筑高30厘米,顶宽20厘米,底宽30厘米的梯形垄;双行垄上筑高30厘米,顶宽60厘米,底宽80厘米的梯形垄。

4.催芽播种

播种前要将种子先进行浸种催芽,将种子用清水淘洗,去除瘪粒、过小种子,洗去种皮上抑制萌发的物质,再将种子用50~60℃的温水浸烫,不断搅拌,水温降至30℃后浸种4~6小时,然后捞出用纱布包裹放在25~30℃的条件下催芽,待种子露白80%即可播种。使用新收种子播种时还须用0.02%硫脲浸种30分钟以打破种子休眠。单行垄播种的在垄中间开一条3厘米深的条沟;双行垄播种的在垄上按40厘米的行距开两条3厘米深的条沟,沟内先浇小水,水渗后播种,每10厘米播种3粒,播后覆土2厘米,轻轻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接,春季栽培时播后即要耧平垄面,及时覆盖地膜保墒增温促进出苗,为防治蚜虫,一般选用银色地膜,秋季播种的播后即在垄上覆盖一层碎草,以利保墒和防止雨水冲刷,确保一播全苗。

5.田间管理

覆地膜的地块出苗后要及时用钢钩破膜引苗,破膜后即用土将破口封好。秋播垄上盖草的在出苗后即可及时将盖草除去,并将其铺洒在垄沟中任其腐烂,牛蒡苗期不耐旱,播后要保持田间土壤湿润,田间持水量要维持在60%~65%,定苗以后控制浇水,一般播后10~15天即可出苗,苗期是金针虫等害虫的主要为害时期,要搞好防治,出苗后要经常检查,一经发现及时防治,发现死苗即要立即挖出苗周围害虫,病虫害较多时要通过药剂灌根,叶面喷雾等进行防治。在子叶展开到1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间除病弱苗、畸形苗;在2~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在每次间苗后于下午4-6时,全田叶面喷施一遍0.5%的尿素+0.1%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促进生长。在4片真叶时按10~15厘米的株距定苗,要结合间苗、定苗进行中耕除草,以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在第二次间苗后结合中耕进行第一次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0千克,或充分腐熟的饼肥100千克,距苗行10~15厘米处开浅沟将肥料施人,盖土后随即浇水,浇水后3~4天进行浅中耕。在植株生长最旺盛时期,即定苗后进行第二次追肥,每667平方米开沟施充分腐熟的人粪尿1000~1500千克,并在封垄前结合中耕向根部培土拥根,以利肉质根的膨大,在第二次追肥后控制浇水,保持田间土壤见干见湿,在浇水后和雨季要勤于检查,及时清沟理墒,做到雨止田干,坚决杜绝田间积水,以防田间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等造成烂根及引发病虫害。秋播牛蒡在封冻前要浇一次封冻水,以提高抗寒力。在第二次追肥后15~20天,即肉质根膨大期进行第三次追肥,一般每667平方米追施复合肥20千克。

6.收获

根据牛蒡的生长特性,在肉质根达到商品规格时,按收购企业的要求收获。春播牛蒡一般在当年9月即可收获,可持续到翌年4月;秋播牛蒡在当年12月至翌年4-5月收获。在肉质根不糠心的情况下,适当延长牛蒡的生长期可以提高商品率和增加产量。收获时用利刀在距地面10厘米处割去叶丛,用大铁锹垂直在垄一侧下挖40~50厘米,然后用手拔出。田间土壤墒情不足不利拔出时,收获前要先浇一遍大水以利拔出。采收后要将肉质根、须根和泥沙去尽,留叶柄1~1.5厘米剪齐,按收购要求分级打捆。肉质根要求长直,无病斑,无机械损伤,无霉变,不空心。一级品要求长度70厘米以上,粗2~4厘米;二级品长度51~70厘米,粗2厘米;三级品长度31~50厘米,粗1~3厘米,肉质根分杈、畸形,长度在30厘米以下者为等外品。每捆5千克,捆后要立即送加工收购企业。

病虫害防治
危害牛蒡的病虫害主要有黑斑病、细菌性叶斑病、白粉病、蚜虫、金针虫、地老虎、蟒蟠和根瘤线虫等,对它们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首先要实行轮作制,合理安排茬口,每5~6年轮作一次。牛蒡的栽培前茬最好选用叶菜类,杜绝使用花生、豆类、甘薯、玉米等茬口,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彻底清洁田园,防止带菌栽培。其次要加强病虫害的测报,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根据各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特点进行防治,病害防治要抓住发病初期和发病中心,虫害防治要抓住3龄前。再次,要坚持以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等为主,化学防治为辅,要经常检查,发现田间有病叶病株或害虫危害时,及时将病叶摘除或全株拔除,并查清菌源或虫源,控制初次侵染。必须用药防治时,要首选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次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严格控制药量和安全间隔期,改进用药方法,采用超低量喷雾技术和静电喷雾技术提高药效。

①黑斑病可用恶霉灵3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喷雾防治,每10天一次。

②细菌性叶斑病,在发病初期可喷施72%农用链霉可湿性粉剂,或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或40%瑞毒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后两种兼防白粉病。

③白粉病可用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或20%粉锈宁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④田间发现蚜虫要抓紧捕杀,并用黄色黏胶板诱杀。药剂防治可用10%浏阳霉素乳油1500倍液或阿维菌素,或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⑤地老虎、蛴螬可用50%的辛硫磷1000倍液,或80%敌百虫粉剂1000倍液等灌根杀灭。所用药剂要交替使用,避免单一用药病虫产生抗药性。

扩展阅读

无公害丝瓜栽培技术


名称无公害丝瓜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瓜类-丝瓜
适宜品种五叶香丝瓜。

栽培技术
丝瓜作为一种绿色、无污染的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在伏缺期间,更是成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蔬菜之一。为提高丝瓜的品质与效益,现将无公害丝瓜的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选用优良品种

五叶香丝瓜是姜堰镇菜农从地方品种中,经长期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具有结果早、品质优、香味浓等优良特性。该品种也是姜堰市在江苏省最早注册的绿色蔬菜品种。

2.适期早播

2月16日前后,在塑料大棚架内两侧穴播丝瓜种子。3月16日左右定植,5月3日即可上市,比露地栽培提早25天以上。

3.肥料运筹

(1)重施有机肥:将人畜粪、饼肥、绿肥、沼气水,经高温堆沤、沼气发酵等无害化处理后作基肥深施。一般每667平方米施25 300千克优质腐熟粪肥或100千克饼肥加50千克高浓度复合肥。

(2)选择适宜的氮素化肥:尿素、碳铵、硫铵、氯化铵,在土壤中可离解成铵离子而被蔬菜趿收利用,一般不会造成污染,而硝铵、硝酸钾等硝酸盐氮肥,在土壤中会离解成硝酸根离子,被蔬菜吸收积累到一定量后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据研究,硝酸根离子可能会致癌。所以,丝瓜在盛果期追肥时,以施用铵态氮和酰铵态氮肥料为好,一般每667平方米穴施50千克碳铵。生长中后期,须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3)适施氮肥:冬春季应少施氮素化肥,以减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而夏秋季则应酌情多施。

(4)化肥深施:蔬菜田施肥,因地表和土壤上层氧气充足,并含有大量硝化细菌,化肥深施有利于促进土壤中铵态氮离子转化为硝酸根离子,人体食用后会受害。

4.科学管理

疏理藤蔓,丝瓜未上棚架前应摘除侧蔓。上架后,出现2-3个瓜蕾就应摘心,剪除过高的雄花序;在主蔓尖端叶腋里留2个副蔓,余者摘除。当副蔓长到10叶左右时摘心去雄,并抹除主蔓下部的部分老叶。然后在2个副蔓最前的一个叶腋里再各留一个支蔓。

5.及时中耕

根据杂草发生及土壤板结情况,适当进行几次浅中耕、松土锄草。结合培土以免根部外露。


6.分批采收


丝瓜以嫩瓜供食,其采收适期弹性很小,从开花到商品成熟仅10天左右。若不及时采收,就会发生纤维老化而丧失食用价值,且会影响后续坐果。故盛果期最好每隔1-2天采收1次。

7.延后管理

在7月底施1次腐熟的薄水粪肥、结合松土、培根、浇水,在植株根附近穴施高效复合肥。8月初用2%的尿素溶液加2袋肥力宝叶面细喷雾,以养根保叶,可延长采收期至9月中旬,可比常规延后约20天。

病虫害防治
无公害丝瓜的病虫害防治,可利用生物农药与自然天敌相结合,如食蚜蝇、蚜茧蜂、七星瓢虫来防治蚜虫、食心虫等害虫;对于丝瓜苗期猝倒病,可用2 000倍70%敌克松液喷洒;对于中前期炭疽病,可于发病初期用75%灭菌清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如发现蜗牛,可用灭蜗灵防除,并结合人工捕杀。

菜心无公害栽培技术


名称菜心无公害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白菜类-菜薹(菜心)
适宜品种宜选用早心品种。

栽培技术
1.轮作

主推水旱轮作,多年连作的蔬菜最容易使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同时也会使病虫害危害加重。实行水稻菜心水旱轮作,对控制土壤传染性病害更有效,病害明显减轻。

2.整地作畦

土壤深耕晒白,施足基肥。基肥一般是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1 000~1 5000千克、氯化钾5~10千克,或鸡粪750千克、复合肥20千克。起畦采用深沟、窄畦、短畦,深沟高畦能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和避免涝灾,还能降低地下水位,促进根系生长。畦宽1~1.2米,沟宽30~40厘米,沟深20~30厘米,呈龟背形。

3.选用适宜品种,适时直播

梅州市12月至翌2月是低温时期,播后遇低温,会使幼苗提早通过春化,植株开花抽薹,故应在冷尾暖头的天气播种迟心品种。3-4月气温与10-11月气温相近,温度较高,宜播中熟品种,弥补了迟心品种播种过迟质量差,早心品种播种过早产量低的不足。4-9月则处在高温多雨季节,宜选用早心品种。一般采用直播,减少移植伤根,促其早生快发,667平方米用种量500克,播前浇水湿地,撒播。因菜心种子粒小,播时可掺入3~4倍的细土或河沙拌匀。播种后盖一薄层细潮土。

4.田间管理

(1)合理密植

过密不通风透光,容易引起烂叶、烂根、苗身长。早心品种在高温多雨季节种植,直播后子叶展开时定苗,定苗株行距早熟品种一般为10厘米13厘米,中迟熟品种为13厘米20厘米。

(2)勤追薄施肥料

菜心根系分布浅,吸肥力弱,单位面积株数多,生长量大,生育过程对肥水要求比较严格,在施足基肥基础上,还应适时追施速效氮肥,菜心的需肥量与植株生长量几乎成正相关。在第1片真叶展开时,667平方米及时追施稀粪水200千克或尿素5千克。之后每隔4~5天追肥1次,每次追肥宜在下午气温较低、光照较弱时进行,追施后立即浇水。现蕾时施重肥,追施人粪尿600千克或施复合肥15~25千克。采收前7天喷施0.5%钼酸钠或喷施0.5%氯化锰,可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菜心品质。

(3)水分管理

全生育期保证土壤湿润。初播期每天淋水,保持畦面湿润,保证种子有足够水分发芽外,播后15天开始,夏季晴天早晚淋水;雨水注意排水,以防畦面积水;越冬前、干旱时,灌水防冻,即灌即排,不漫灌。

病虫害防治
结合菜心病虫发生特点,加强病虫监测,选择对口药剂和最佳防治时机,对症用药,适时用药。主要虫害有黄曲跳甲、菜青虫、小菜蛾、蚜虫等。

①在菜场定点挂杀虫灯诱杀小菜蛾等害虫成虫。能明显地降低卵密度和幼虫数量,压低虫源。使用220V交流电,0.7公顷菜田挂1盏,挂灯高度离地面1米,每天晚上7-9时开灯。

②加强田间调查。每天调查小菜蛾、黄曲跳甲、菜青虫等的发生动态,根据幼虫发育进度确定防治适期,达到了少用药,最佳用药的效果。

③使用诱芯监测小菜蛾。667平方米放1个诱芯盆,全园共放100个诱芯盆,固定1个诱芯盆,每天观察已录死虫数,监测小菜蛾的成虫高峰,并根据诱杀成虫的数量变化,准确地预测田间落卵量和幼虫孵化情况,作为及时喷药防治提供依据。

④化学防治。防治菜青虫主要用BT乳剂或5%啶虫隆(抑太保)2 500倍液或5%锐劲特1 500倍液喷杀,蚜虫用10%吡虫啉1 500倍液喷施。菜青虫、小菜蛾可用苏云金杆菌500倍液或高绿宝1 500倍液在幼虫低龄期喷施。黄条跳甲用菊马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跳甲绝600倍液喷施,注意用药间隔期。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黑斑病、软腐病和病毒病。通过轮作明显减轻病害的发生。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72.2%普力克防治或25%甲霜灵750倍液,69%安克锰锌500~600倍液等喷雾,交替使用;软腐病可用2%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000~5 000倍液喷雾;病毒病重点在防治蚜虫,初期可喷20%病毒A 6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 000倍液防治。

秋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


名称秋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

分类 蔬菜
资料来源苏小俊. 茄果类蔬菜无公害高效栽培重点、难点与实例[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

栽培技术
在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下,秋番茄生长所处的环境条件与春番茄相反,苗期高温多雨或高温干旱,幼苗生长速度快,易受病虫侵害,花芽分化发育差,落花落果较重;后期温度逐渐下降,光照减弱,果实发育较慢,着色不良。为此,生产上应采取相应栽培措施。

1.品种选择

在川东地区秋番茄选用合作903、中蔬四号、渝抗四号等耐热、抗病、生长势强的无限生长型品种。

2.培育壮苗

(1)营养土配制:用腐熟的有机肥和无病的熟土按1∶1混合,均匀地撒铺在已用500倍液代森锰锌消毒的拱背形苗床上。

(2)种子处理:将种子放在50-55℃温水中浸泡15分钟,并不断搅拌,然后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分钟,洗净后浸泡5-8小时待播。

(3)适时播种:川东地区适宜的播期应在6月中旬,苗龄25天左右,采用遮阳网覆盖,以利降温和防暴雨、暴晒。播种时底水浇足后覆盖营养土,均匀撒播种子,然后盖细土0.5-1厘米,喷水保持细土湿润,理好排水沟。待种子出土后人工除草1次。幼苗2叶1心时分苗于容器中,空隙用细土填满保湿,3-4叶时施提苗肥,并喷施百菌清1 000倍液防病。选株高15厘米左右、4叶1心的无病虫苗定植。

3.合理密植

定植后翻土25厘米,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3 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弓背形1.2米包沟厢作畦,株行距30厘米60厘米,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定植,定植后浇定根水,3-4天后浇缓苗水。

4.田间管理

秋番茄由于前期温度高,植物生长快,根据生长情况需追肥2-3次,每收一台果施肥1次。花后4-5天保花保果,用15-20毫克/千克2,4-D点花柄,若果多,每穗留4-5个果实。一般留4台层果,双杆整枝,40厘米高插杆绑蔓并及早打顶,及时打掉多余侧枝,以利早熟结果。同时摘去下部病、老、黄叶。秋番茄病害主要有早、晚疫病和病毒病,疫病可用杀毒矾、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代森锰锌600倍液喷施。虫害主要有蚜虫,可采用苦参碱、一遍净等药防治。防治蚜虫及其传播的病毒病,用药时一定要注意浓度和安全间隔期。

5.适时早收

秋番茄由于结果早期温度较高,待果红1/2时即要摘下贮存;结果后期即10月中下旬温度偏低,采果色转白的果实贮存,变红后再上市。

无公害番茄生产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 培育壮苗
(1)种子处理
番茄许多病害通过种子传播,播前采取温汤浸种有一定防效。先将种子放在常温水中浸泡15分钟,再放到55~60℃热水中浸种20分钟左右,然后放人25~30℃的温水中浸种4~5小时,捞出后放在25~30℃条件下催芽,当80%种子露白后立即播种。
(2)营养土配制
用腐熟的农家肥30%、陈炉灰20%、农田土20%(非茄科、无农药残留),每立方米加氮、磷、钾复合肥0.5~1.0千克,加适量菌虫必杀,混拌均匀,用塑料薄膜覆盖闷5~7天,以充分杀死病菌和虫卵。
(3)播种
采用穴盘育苗,每穴内播一粒已露白的种子,播深1~2厘米,覆土1~2厘米,覆土要均匀,过厚出苗慢,生长不整齐,过薄容易落干,降低出苗率,播种后要浇透水。
(4)育苗管理
播后出苗前温度控制,白天25~28℃,夜间15~18℃,大约3~5天即可出苗。出齐苗后,白天温度宜控制在25℃左右,夜间温度宜控制在15~18℃,地温控制在18~20℃。定植前7~10天对秧苗进行低温炼苗,以适应移栽后的生长环境。
要浇透水,切忌苗床积水,避免造成烂根。要及时清除苗盘内杂草,注意不要伤害到小苗。加强苗期病虫害防治,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以免造成危害。
2. 定植
挑选无病健壮幼苗,做到大小苗分开定植,带花蕾即可定植。当地下10厘米深处,土温稳定通过10℃时可定植。定植的密度依品种的熟性、整枝方式而定。一般早熟品种亩密度4000~4500株;中晚熟品种亩密度3300~3500株。
3. 田间管理
保护地栽培定植后要用土压实棚膜,缓苗期间关闭棚门,长出新叶后,当棚内温度达25℃左右开始通风,每天注意观察温度,及时通风降温;露地种植的番茄,缓苗后可选晴天及时进行人工中耕除草,减少农药使用量,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
(1)搭架
当植株第一花序开花后,开始插架、绑蔓。从第一花序开始每隔3~4节绑蔓一次,结合绑蔓及时整枝。单杆整枝,留主干上3~4穗果,多余侧枝要抹去。整枝和抹杈最好在晴天早上露水干后进行,主干和留果侧枝摘心时,应在果穗上保留两片叶子,以防止或减轻日灼伤,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2)肥水管理
大田栽培定植时一次性施足底肥,灌足水分,在田间管理期间一般不再施肥和灌水,若遇干旱浇水1~2次。温室大棚定植要一次浇透水,以后直到第一穗果长到核桃大小时再考虑浇水。每次结合浇水每亩施腐熟人粪尿1000~1500千克或腐熟鸡粪1000千克。
(3)疏花、疏果
及时进行疏花、疏果,可改善植株光照条件,增加单果重,减少畸形果、果实大小不整齐等现象的发生,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商品性。一般每穗留3~5个果,选择健壮、圆正,向阳处的大果,一般留3~4层果。
4. 适时采收
当番茄果实达到商品成熟度时就可以及时采收。也可根据市场需求适时采收。番茄采收的标准是:果实充分膨大,果实南绿变黄或粉红、红后,进入成熟期即可采收。
病虫害防治
1.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保护天敌,积极推行微生物防治农作物害虫;物理防治可采取黑光灯、黄板、蓝板、草把等方法诱杀成虫;化学防治尽可能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但农药品种和用药量要在围家限定范围内,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用、限用的农药品种。
2. 病害
防治病害首先选择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病株杂草,增强植株抗病性。
(1)叶霉病
发病初期摘除下部病叶,并喷施适量保护性杀菌剂1:1:200波尔多液或24%武夷菌素(BO-10)水剂200倍液,7天一次。
(2)灰霉病
在蘸花时加人速克灵、扑海因、灭霉灵等药剂防治。
(3)早疫病
早期发现病叶、病株及时清除并销毁或深埋,及时摘除下部老叶,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代森锰锌800倍液喷雾。
(4)晚疫病
早期摘除病叶销毁,发现病株后,用68%甲霜灵锰锌800倍液喷雾或每亩用百菌清炯剂250克熏棚防治。
(5)病毒病
培育无病毒壮苗,消灭蚜虫、白粉虱,防止传毒,用31%氮疳吗啉呱1000倍液防治。
(6)脐腐病
浇足定植水,保证花期及结果初期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在果实膨大后,应注意适当给水。采用根外追施钙肥技术。番茄结果后1个月内,是吸收钙的关键时期。可喷洒1%的过磷酸钙。从初花期开始,隔10~15天一次,连续喷2~3次。使用氯化钙及硝酸钙时,不可与含硫的农药及磷酸盐(如磷酸二氢钾)混用,以免产生沉淀。
3. 虫害
番茄主要虫害有烟青虫、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等。
(1)烟青虫
性诱剂诱杀成虫,每50亩地设黑光灯一盏。注意对幼虫的防治务必掌握在3龄期前,施药以上午为宜,重点喷洒植株上部。可选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BT、HD-1等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或棉铃虫多角形病毒连续防治2次。
(2)蚜虫、温室白粉虱
在移栽前用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黄板诱虫,将黄板挂在行间,略高出植株顶部,每亩用黄板30~40块。
(3)潜叶蝇
番茄苗期发现有虫叶及时摘除;定植后勤中耕,增加灌水次数,消灭虫蛹。用30%糖水加0.05%敌百虫诱杀成虫。用73%灭蝇胺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喷施。虫害严重时,间隔10天左右喷施1次,连续喷2~3次。
备注
吉林省业科学院经济植物研究所 公主岭市范家屯 136105

无公害金丝瓜栽培技术


名称无公害金丝瓜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其他设施
蔬菜分类 瓜类-金丝瓜
适宜品种
金丝拍砸一号。

栽培技术
金丝瓜又名搅瓜,为江苏睢宁特产。其果肉加热或冷冻后能分离成粗细近1~1.5毫米的金黄色细丝,半透明,可熟食亦可作拌凉菜用,老熟后的瓜切成两瓣,用手揉搓后自然成丝状,食用方便,营养丰富。

1.产地环境要求

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的地块,灌溉水、土壤和空气质量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

2.育苗

(1)苗床选择

可在待定植的温室或大拱棚内套小拱棚育苗,每公顷大田需苗床225~300平方米。

(2)床土配制

按田土、腐熟有机肥以6︰4的比例制成营养土。每立方米的营养土另加磷酸二铵1千克、尿素0.5千克、钾肥1千克、新鲜草木灰12.5千克,充分掺匀后备用。

(3)浸种催芽与播种

浸种时间为2月1-5日,先用10%的磷酸三钠水溶液浸干种子30分钟,再用30C冷水浸种6小时,然后放在30C温度下催芽,当芽率达到70%时,播在5厘米5厘米的营养土块上或直径6厘米的营养钵上。营养土一般以手握成团撒手不散为宜,播种后盖2厘米厚湿润的细土。及时盖上地膜和小拱棚保墒保温,苗龄1个月左右。

(4)苗期管理

播种后至子叶拱土前要保温、保湿、不通风。当50%子叶露土时,适当通风降温,白天22~25℃,夜间10~15℃,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幼苗的同化能力逐渐提高,温度也应提高5℃左右,晴天白天温度控制在29~30℃,夜温15℃左右,阴天白天控制在20℃左右,夜温12C左右、并进行通风锻炼。育苗期间应注意防低夜温冻苗、高温烧苗、冷风闪苗。

3.定植管理

(1)整地施肥

定植地施腐熟草杂肥37.5~45.0吨/公顷,深翻做垄,每垄宽1.0米。定植前10天施埯肥(化肥为主),穴深15厘米,避免烧根。化肥为施复混肥750~1125千克/公顷或磷酸二铵375千克/公顷(过磷酸钙750~900千克/公顷),尿素150千克/公顷,钾肥225千克/公顷混施。施肥后将坑用细土盖上,以便定植。

(2)定植

温室或大棚栽培的定植在3月5-10日进行,拱棚育苗露地栽培的在4月15-20日定植,定植密度以100厘米50厘米的行株距为宜,保苗数为1.95~2.25万株/公顷。定植时将原施肥的坑内的土整细,在其上再挖一小坑,将带营养土的小苗放入坑内,雍土不过子叶节为宜。然后培少量土,浇水下渗后用土封埯。

(3)田间管理

①中耕除草 缓苗后,及时中耕除草,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

②追肥 金丝瓜进入开花期,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需大量的营养,用小铲在离根部20~25厘米处按穴施肥,穴深10~15厘米,施搓碎土杂肥7.50~11.25吨/公顷,另加尿素225千克/公顷,硫酸钾112.5千克/公顷。施肥后取垄底土压蔓培垄。

③人工授粉 人工授粉可使金丝瓜成果率提高30%,从而提高产量。每天早晨9时30分之前用雄蕊在雌蕊柱上轻抹几下即可。1个雄蕊最多抹3~4个雌蕊。阴雨天授粉后要在雌花上套小塑料袋,雨后拿掉。

④掐尖打蔓 在开花中期,蔓叶茂密,可打掉瘦弱的侧蔓,以利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每株保留瓜1~2个,以主蔓结瓜为主。坐果结束后,把所有的蔓都掐尖,以利于瓜老熟、耐贮。

4.采收

金丝瓜老嫩都可食用,授粉后35天采收。拱棚栽培一般5月10日开始采收,露地栽培6月10日开始采收,产量可达37.5~45.0吨/公顷。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坚持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金丝瓜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白粉病、蚜虫和地下害虫等。

(1)病毒病

在田间管理时,除了用磷酸三钠处理外,出苗后7~10天喷1遍20%病毒A500倍液或1.5%植病灵800倍液防治1次。

(2)白粉病

用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0~900克/公顷。对水300~450千克喷雾,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3)蚜虫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25~300克/公顷,对水300~450千克喷雾。

(4)地下害虫(蝼蛄和地老虎等)

移栽前用辛硫磷5.25~7.50千克/公顷撒土表,再耙深15~20厘米。

西兰花无公害栽培技术


西兰花又名青花菜、绿花菜、意大利芥蓝等,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带有花蕾的肥嫩花球,炒煮后色泽鲜绿,口味清爽脆嫩。

1 品种选择

品种宜选择球形整齐、抗病力强,颜色好,产量高的优秀等品种。

2 培育壮苗
2.1 确定播期

春季一般选择3月低4月上旬播种,苗龄在30~35天。采用穴盘。

2.2 基质育苗

采用72孔穴盘,每穴播1粒,播深0.5~1cm。

2.3 壮苗标准

秧龄20~25天,苗高15cm左右,叶4~5片真叶,叶片深绿肥厚,根系发达,须根多,整株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等。

3 定植
3.1 选地

根据西兰花的生长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大田应选择前茬未种十字花科类作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水方便,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砂壤土。

3.2 整地施肥

结合翻地,每亩施有机肥3000kg,磷酸二铵50kg,尿素15kg,颗粒磷肥40kg,均匀撒于畦面,并且每亩用敌克松1.0kg进行土壤消毒。

3.3 起垄覆膜

平整地块后起垄,垄高15cm,垄宽70cm,垄沟30cm,后覆盖地膜。覆膜时地膜紧贴地面。

3.4 合理密植

西兰花种植每垄可移栽2行,株行距为40cm40cm,每亩定植2800~3000株。移栽后及时浇足定植水,用40%毒死蜱乳油500~800倍灌根防地下害虫。

4 田间管理
4.1 合理追肥

植株生长期间肥水管理是最关键的,定植后5~7天开始追施第一次肥,每亩追施尿素5kg,随后进行浇水,利于植株吸收,促使幼苗早封行。在植株生长进入旺盛期前根据苗的长势可追施第二次肥,每亩对水浇施复合肥 14~18kg,开始现蕾期进行追施第三次肥,每亩对水浇施硫酸钾16kg。

4.2 中耕除草

定植苗后应注意及时查苗补缺,幼苗期要及时清除杂草。以减少病害发生,促进植株正常生长。

4.3 水分管理

西兰花需水量较大,特别是定植后一周与现蕾时,土壤干旱时要及时浇水。

5 病虫害的防治

要以预防为主,禁止使用农残超标的高毒农药。虫害有小菜蛾、甜菜夜蛾、蚜虫等,可用5%杜邦普尊悬浮剂 1500倍,10%虫螨腈(除尽)悬浮剂1500倍、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等喷雾;病害有霜霉病、黑腐病、根肿病等,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粉400倍、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3000倍、64%恶毒灵+代森锰锌(杀毒矾)等药剂防治,用药时间最好在晴天或下午进行。

6 采收

7月上旬可进行采收,西兰花采收标准为:花球直径在 12~13cm,长度在16~18cm,表面紧密平滑,凹凸,小花未开,球体紧实,花粒大小均匀,无空心,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7月上旬气温较高,所以只要达到收购要求就应及时采收。采收应在早晨温度较低时进行,采收时将花球连同10cm左右长的嫩茎一起割下,带3片叶。

葱黄无公害栽培技术


适宜品种

短葱白的鸡腿葱类型的品种。栽培技术1. 葱黄母株的栽培(1)播种与苗床管理 每亩大葱田播种量为200~250克,需苗床60~80平方米。播种期可分为秋播和春播2个时期。秋播时的气温一般在日均气温16℃时进行,出苗后要严格控制冬前幼苗长势,越冬葱苗一般控制在2~3片叶、茎粗0.4厘米以下为好,以防葱苗过大通过春化在翌年春季发生抽薹开花的情况;春播在土壤解冻后即可进行,越早越好,出苗后要加强肥水管理,促大苗、壮苗。(2)大田定植 大葱定植一般在苗高25~30厘米、茎粗1厘米时进行,定植时间宜早不宜晚,越早定植越好。定植前要对葱苗进行分级,剔除弱苗、病苗、畸形苗。定植时按行距60厘米开沟,沟深15厘米,定植株距为3~4 厘米,定植后立即浇水缩短返苗期。(3)田间管理 大葱田间管理时要前松后紧。因为大葱定植后的生长前期基本处于高温季节,葱苗生长缓慢,对水、肥的需求较小,这时应少追肥、少浇水,遇雨要及时排涝防止葱田积水。并适时中耕保墒、防治病虫害。当外界气温降至25℃左右时,大葱开始进入快速生长期,这时要及时追肥、浇水、培土。追肥可结合浇水进行,每浇2~3次水迫一次肥,大葱生长前期每亩用尿素15千克和复合肥10千克混合撒施,后期在追肥时应适当加入硫酸钾(每亩用硫酸钾15千克)以提高产量和葱白品质,同时减少复合肥的使用量。每次培土高度以到葱叶分叉处、不埋住心叶为宜。收获前20天左右停止浇水施肥。2. 葱黄母株的选择 由于葱黄在栽培时的母株越大,以后收获产品时其增重效果越不明显、产出比越低,因此在选择葱黄母株时一般选择那些在露地生长较差的植株或者直接用半成株,这样可以使葱黄栽培时的增重效果明显,提高产出比。另外,选择葱黄母株时要尽量剔除病残株。3. 葱黄栽培时间和栽培地点的选择(1)葱黄栽培的时间 葱黄栽培可选择在冬季11月至翌春3月进行,具体栽培时间可根据市场需要安排在上市前的25~30天进行。(2)葱黄栽培地点 由于葱黄栽培比较容易,其价值又不如其它反季栽培的蔬菜高,所以栽培葱黄一般选择在塑料棚、温室或阳畦内其它蔬菜的边角地带和分苗的空闲时期进行。此外有条件的地方在地窖内也可进行葱黄的栽培。(3)栽培坑、栽培床的准备①栽培坑栽培葱黄前先在选择好的地点挖深0.4米、宽1.5米的栽培坑,也可根据保护没施内的情况和葱黄母株的数量确定栽培坑的长度和宽度,坑上要能用草苫等覆盖遮光。②栽培床保护地平畦栽培:在保护地的平畦上直接进行葱黄栽培时,要在平畦上面设小拱棚,用黑色塑料膜或革苫覆盖遮光。地窖栽培:有条件的地方如果直接在地窖内栽培葱黄,可在地面上先铺厚20厘米的沙土当栽培床,同时室内要注意保温和遮光。4. 葱黄母株定植 葱黄母株可选择收获后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大葱成株,也可选择正在生长的健壮半成株,随时起苗随时定植。 定植前要去除母株的干叶和黄叶,定植时采用沟栽或穴栽均可,栽后在母株根部埋土厚6厘米左右,四周用土围紧,在定植坑(床、平畦)上浇水,注意水分不能过大,浇水后立即用黑色翅料膜或遮阳网、草苫等进行覆盖遮光,然后对栽培设施内采取增温、保温措施。5. 葱黄定植后的管理(1)温度 葱黄定植以后的环境温度通常保持在日均20℃左右即可(白天15~25℃,夜晚8~10℃),短期低温不会对葱黄的生长造成危害,但要注意避免连续低温对葱黄引起的危害,若连续低温时可设火炉等加热增温。(2)水分 在葱黄的整个生长期都应该保持土壤湿润,定植时浇第1次水以后。第2次水可在葱黄基部发出新根、新叶开始生长时再浇水一次,以后的浇水量和浇水次数应根据天气情况、植株长势和土壤情况决定,如果温度过高或栽培坑(或栽培床)土壤较干时可浇水1次,浇水时最好用水温较高的地下水。要注意栽培坑(或栽培床)内的水分不能过大,水分过大易引起烂根和病害,连续阴雨天气不易浇水。(3)通风 在葱黄的生长期间要注意通风和散湿,温度过高时要降低温度。栽培时不但要避免高温、高湿对葱黄引起的危害,还要避免因葱黄生长过快而引起产量和品质的降低。通风应在避光条件下进行。(4)追肥 由于葱黄的生长期较短,且母株本身积累有一定的养分,所以葱黄的整个生长期一般不再需要追肥。6. 葱黄收获 葱黄收获没有固定标准,只要黄叶长出即可根据市场行情随时收获上市。收获后的葱黄要摘除老叶和烂叶,已经抽薹的要把薹掐掉,然后清洗干净,晾干理顺,进行分装或捆扎成500~1000克的小捆上市。由于葱黄质嫩叶脆,要尽量避免其管状叶受损伤和折断影响产量和美观。病虫害防治 葱黄在生长期间通风较好的条件下较少发生病虫害,无需施用农药。备注(1.河南九圣禾新科种业有限公司,河南新乡 453003;2.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新乡 453002)

露地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 育苗
采用穴盘基质育苗。
(1)穴盘基质准备、配置、消毒。
选用98孔、105孔、128孔规格的穴盘,3份草炭加1份蛭石混合,再1立方米加15:15:15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5~2.8千克,基质与肥料混匀后,喷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消毒,过筛装盘。
(2)播种催芽。
检查种子发芽率,必须大于80%。一般每穴播1~2粒种子。播种深度0.5~0.8厘米,播种后浇透水,有水从穴盘底流出为宜,然后控制温湿度催芽,催芽温度25~30℃,最佳温度为28℃,湿度在90%以上。基质中有效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90%~95%。出苗率大于70%时,将苗盘从催芽室转移到育苗温室中。育苗室温度:白天23~26℃,夜间12~15℃。
(3)苗期管理。
当1~2片真叶展开时,抓紧时间进行补苗,及时合理均匀浇水,基质中水分含量为70%~80%。温度:白天23~27℃,夜间13~18℃。合理通风,通风时应缓慢逐渐加大通风量,以免骤然通风伤苗。
(4)炼苗。
炼苗可增强幼苗抗逆性,缩短缓苗期,炼苗应在移栽前5~7天进行。
2. 整地及移栽前准备
定植时间在每年晚霜过后,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选择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00~7000千克、磷酸二铵20~30千克、硫酸钾30千克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50千克。将地整平、起垄,垄高10~15厘米,垄宽70~80厘米,覆地膜打孔移栽。
3. 田间管理
(1)定植至坐果前管理。
定植后浇定植水,缓苗后浇缓苗水,缓苗后至开花前进行蹲苗,尽量不浇水,如果浇水应小水轻灌。
(2)开花坐果期管理。
等门椒长到5厘米时开始浇水,结合浇水进行第1次追肥,亩施尿素10~15千克或者腐熟人粪尿1000千克。此时应结合中耕培土1次,以后每隔3~5天浇1次水,隔水施肥。
(3)盛果期管理。
肥水管理应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每3~5天浇1次水,隔水追肥,每次追肥10~15千克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或速效蔬菜专用肥8~12千克。浇水应在傍晚时分进行,大雨过后及时排水或雷雨过后及时浇水。
病虫害防治
1. 农业防治。
选择优良品种,轮作倒茬和清理田园,增施有机肥,最好用沼液、沼渣,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方法,培育适龄无病壮苗,采用膜下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地温、减少土传病菌的传播。
2. 物理防治。
无害化处理农家肥。农家肥中带有许多病虫菌,在施用前1~2个月用高温闷棚。用黑光灯、高压汞灯、频振杀虫灯等诱杀害虫。或利用害虫特别喜欢食用的材料做成诱饵,引诱其集中取食而消灭之。如利用糖醋液诱杀蛾类幼虫;马粪、炒麦麸诱集蝼蛄;胡萝卜、芹菜花诱集棉铃虫等。或在田间放置涂有机油的黄板诱杀蚜虫、粉虱类害虫,用蓝板诱杀瓜蓟马等。利用银灰色膜驱辟蚜虫。
3. 生物防治。
投放昆虫天敌,如丽蚜小蜂是白粉虱、烟粉虱等粉虱若虫和蛹的专性寄生蜂。捕食性草岭是在蔬菜作物上捕食蚜虫、粉虱、叶螨以及多种鳞翅目害虫卵和初孵幼虫的天敌昆虫。微生物天敌主要有苏云金杆菌、昆虫病原真菌,昆虫病毒制剂。微生物农药主要有中生菌素、农抗120、多抗霉素、武夷菌素等应用昆虫生长调节剂、性激素干扰害虫的正常生长发育,达到防治目的。
4. 化学防治。
生产无公害辣椒并非不使用化学农药,关键是须科学合理地用药,既要防治病虫,又要减少污染,把辣椒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认准病虫害的种类,有针对性地使用农药。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在最佳防治期及时防治。严格掌握农药的使用剂量和方法,科学合理地混配农药。注意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以延缓或避免病虫产生抗药性。尽量采用定位用药,清除中心病株,对周围植株喷药进行封锁控制。使用雾化程度良好的药械,做到细致均匀喷药。选择科学的打药时间,提高药效。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规定。

番杏的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


名称番杏的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绿叶菜-番杏
栽培技术
番杏(Tetiagonia expansa Murr.),为番杏科番杏属的一年生半蔓性肉质草本植物,原产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东南亚等地,由于形如菠菜,故又称新西兰菠菜、洋菠菜、复菠菜。但它与菠菜在分类学、生物学、生态学以及食用味道等方面都相去甚远。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我国大面积种植栽培历史不长,近几年才从欧洲引进种植,供食嫩茎叶。

番杏营养丰富,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29克、纤维素2.06克、维生素C 46.4毫克、维生素B1 0.1毫克、B2 0.13毫克、-胡萝卜素2.6毫克、钾221毫克、钙97毫克、镁44.4毫克、磷36.6毫克及铁、锌、锰、锶、硒等,还含有抗菌素物质番杏素。

番杏是一种很受人们欢迎的新型绿叶菜,可凉拌、炒食,涮食或做汤,味道鲜美。番杏可全株入药,有凉血、解毒、利尿、消疥疮、解蛇毒的功效,对胃癌、食道癌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它因含有单宁,在食用前一般需要用开水烫漂,然后配以蒜茸等调味品凉拌或炒食,口感柔嫩,颜色翠绿,味道清香。番杏适应性较强,喜温暖,耐高温,较耐低温,适合各种土壤种植。若管理得当,北方地区采收期可长达5个月,667平方米可采收3000~5000千克,是一种高产高效、便于管理的蔬菜。采用冬春季保护地栽培,可实现常年供应。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发展潜力,在华北部分地区开始推广种植。

1.番杏的特征特性

(1)形态特征

番杏根系发达,为直根系类型,浅生,但其再生能力较弱。茎圆形半蔓生,色绿,初期直立型生长,有分枝后匍匐生长,长度可达120厘米,而且分枝力强,每个叶腋都能发出新侧枝,生长迅速,打顶后条件适宜时半月就能长出符合采收标准的侧枝。植株叶片互生、略呈三角形,叶柄细长,全缘,叶片肥厚呈深绿色,表面布满银色细毛。夏秋季节在叶腋处着生黄色小花,花被钟状四裂,花少无花瓣。果实菱形有角,淡褐色,单果约重67克,每果内含种子6~10粒,种子黑褐色,表面有棱,棱的顶端具细刺,千粒重80~100克。

(2)生物学特性

番杏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能力很强,耐热耐寒,在夏季生长旺盛,寒冷的冬季也能安全过冬。地上部分不耐霜冻但低温适应性较强。种子在8~30℃范围内均能萌发,但萌发适温为25~28℃,苗期生长适温为20~25℃,炎热的夏季高温条件也能正常生长。能短时间内忍耐2~3℃的低温。喜湿润的土壤条件,但不耐水涝。夏季高温多雨植株过密时,易发生叶腐烂而影响生长。抗旱力强,但长期干旱或过度的干旱条件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降低产量和品质。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较耐阴,弱光强光下均能正常生长。苗期光照充足有利于培育壮苗。光照弱湿度高时,茎叶柔嫩品质好。

番杏生长喜肥沃的沙土或砂壤土,耐盐碱,对氮素和钾素需求较多,苗期更应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使用。

2.番杏的无公害高效栽培措施

(1)整地、施肥、作畦

番杏生长期长,应施足基肥。播种前深翻土壤30~35厘米,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千克,重翻一次以便混合均匀,耙细耙平后作畦。畦面以宽1~1.2米、高5厘米、沟宽30厘米为宜,以便于管理和排灌。

(2)播种育苗

为保证苗全苗壮,应采取种子预处理措施。经比较,温汤浸种法处理最简便易行。先将番杏种子放在45℃的温水中浸泡1小时,注意要保持水温,然后用湿纱布包好,置于25~28℃的条件下保湿催芽。当有80%的种子吸水膨胀露白后即可播种。华北地区可在3月上中旬保护地育苗,4月中下旬移栽定植于露地。播种前苗床要浇足底水,播种后覆盖厚约1厘米的细土,然后畦面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温保湿。从播种到嫩芽出土一般需要一周的时间。番杏种子昂贵,每667平方米播种量控制在1~1.5千克为宜。生产上多采用盘穴育苗或营养钵育苗。当幼苗具5~6片真叶时间苗,每穴保留1~2株健壮苗。间苗后追肥一次,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6~8千克。定植后缓苗较慢,但成活率很高。若露地直播栽培,可于4-5月份随时播种,为能及早上市应尽可能根据气温条件早播。

(3)田间管理

番杏喜湿怕涝,种植时应选择排灌方便、肥沃的沙土或砂壤土为好。若采取直播,应于4~5片真叶时疏弱留强进行定穴,每穴留健壮苗1~2株;移栽时也应在4~5片真叶期进行,密度一般1.33米畦面两行定苗,株距30厘米;1.67米畦面3行栽培,株距40厘米,以667平方米定苗3000~4000株为宜。

番杏移栽后,由于其根系再生能力较弱,缓苗很慢,应注意及时补水,促进缓苗。但定植时不宜浇水过多以利于缓苗早发棵。播种定植晚,光照强、干旱时要及早浇水,以防诱发病毒病。植株加快生长阶段要保持土壤湿润,此时干旱容易引起叶片变硬而降低品质。若植株生长旺盛,枝叶密集,应注意不要过湿,否则易引起腐烂,保持见干见湿,避免积水导致烂根。

番杏为一次栽种多次采收型蔬菜,分枝能力强,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还应注重及时追施化肥,以促进其生长。由于生长期较长,在苗期宜少施肥,旺盛生长阶段酌情追施化肥。一般的,从播种到采收之前,根据长势情况适量追施尿素和氯化钾,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15千克、氯化钾5~10千克,稀释后随浇水施下。采收前每667平方米再施腐熟的人粪尿液1500千克左右,以保持长期肥效。尤其在每次采收之后更要适量补充氮肥和钾肥,以提高产量。这样就可连续采收嫩梢,直到霜降为止,而不影响品质。

番杏前期生长较慢,行间宽敞易滋生杂草,应结合间苗进行中耕除草,间出的小苗还可移栽他处。植株封行后要及时清除杂草,保证通风透光,免中耕。另外,在生长前期间作小白菜等速生绿叶菜类,也可以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并可提高经济效益。

适度整枝:番杏侧枝萌发能力强,肥水充足时生长更加旺盛,采收幼嫩枝梢后萌发更多。这样,其匍匐蔓就很快占满田间,若采收不及时会生长过密,不利于田间操作和通风透光。因而可考虑适当打掉一部分侧枝,剪掉畦埂上的匍匐枝,或稀疏畦间茎蔓,既利于通风透光,又避免了踩伤茎蔓,更有利于产量提高。

3.采收与留种

当植株生长到20~30厘米高时就可以采收嫩尖,侧枝10~15天就能生长出来,及时采收嫩叶。番杏生长过程中几乎每个叶腋都能生出花蕾,采收时应将花蕾除去,并剪掉细弱枝,保留粗壮新枝,保证营养生长,促进植株粗壮,叶片幼嫩肥大。若采收过晚,叶片会老化而增加粗纤维,叶色变黄,降低口感和品质。

露地栽培时,不宜采收下部的老的叶片。保护地栽培时采收嫩茎尖可适当延长一些。

番杏的主茎和侧枝每一叶腋都着生花序,如果想留种,可在生产田采收2~3次嫩尖后,选健壮植株只保留主茎或侧枝分蔓不采收,任其生长,让其开花结实,待果实转黄褐色时及时采摘,便可收获大量种子,晒干储藏备用。番杏老熟的果实容易脱落,不易采收,因此需分批采收,先黄先收。落地种子秋季或越冬翌春均能发芽。种子寿命可长达5~6年。

病虫害防治
番杏生命力强,适应能力强,抗病虫为害能力也强。栽培过程中很少发生病虫害,只在夏季偶然出现一些食叶害虫啃食叶片,可用90%晶体敌白虫1000倍液喷洒防治。若栽培管理不当,会诱发病害发生,造成严重损失。

(1)番杏枯萎病

枯萎病危害番杏,局部侵染全株受害。发病后病株根部变褐色坏死,茎基部维管束也变褐色,地上部呈现缺水状萎蔫。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存活,随雨水、灌溉水和施用土杂肥等途径传播。病菌从植株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经薄壁细胞进入维管束,分泌毒素破坏寄主组织,堵塞导管,使维管组织失去疏导功能而表现萎蔫症状。通常土温高、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地下害虫和线虫容易造成根部伤口而诱发病害;施用未经腐熟的土杂肥也能诱发枯萎病发生。

病区或病田实行轮作,最好与葱蒜类或禾本科作物轮作3~5年。育苗时用40%二唑酮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淋营养土,充分拌匀。避免使用未腐熟的土杂肥;田间发现病株要及时消除,并妥善处理,病穴及附近要随即喷施三唑酮杀菌剂,以防病害扩散蔓延。

(2)番杏炭疽病

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呈半圆形或楔状,自上而下、自外而内扩展,叶面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淡褐色,边缘褐色,同心轮纹不太清晰。潮湿时病斑出现朱红色针头大小的小粒点(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炭疽病菌在土壤中存活越冬,翌年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形成分生孢子,通过雨水溅射而传播。从寄主伤口侵入致病。温暖多湿利于该病的发生发展,地势低洼、湿度大、偏施氮肥容易诱发炭疽病的发生。

防治炭疽病,应加强肥水管理。适度浇水,保持畦面干湿适宜,增强根系活力;注重配方施肥,适时追肥和加强叶面施肥,促进植株早生快发,稳生稳长,增强抗病力。结合田间管理摘除病叶,并集中处理以便减少菌源。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选用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炭疽福美可湿粉600~800倍液,或50%复方硫菌灵可湿粉800倍液,连喷3次,每次间隔7~10天,前密后疏,交替用药,不会影响蔬菜质量。

露地早毛豆无公害栽培技术


名称露地早毛豆无公害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地膜
蔬菜分类 豆荚类-毛豆(菜用大豆)
适宜品种宁蔬60、早生翠鸟、上海95-1、新弓15号等。

栽培技术
毛豆就是鲜食大豆,也称菜用大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使毛豆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毛豆一般667平方米产鲜荚700-900千克,高产可达1 000千克以上,纯收入600-1 000元。但按照常规栽培,产量低、品质差、上市时间迟、农药残留超标。安全性差,影响市场销量和出口创汇。经过多年研究和试验示范,现将露地早毛豆无公害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产地选择

产地应选在远离工厂和交通要道,大气和水源无污染。并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以土壤肥沃、产地内水源丰富、灌排方便、适合大豆生长的地块为宜。

2.品种选择

鲜食毛豆在品种选用上,以适宜本地区早春露地栽培。适口性好。食之鲜糯,有甜味,鲜荚外观翠绿,荚大粒多的早熟品种为宜。如宁蔬60、早生翠鸟、上海95-1、新弓15号等。可根据当地茬口和市场行情,采用多品种搭配种植,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

3.栽培措施

(1)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冬前耕翻冻垡,播前1周精细整地,结合整地,有条件的地方,可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有机肥500-1 000千克,一般每667平方米施45%的三元复合肥50千克作底肥。整地做畦,畦宽1.5米(包括沟),以备播种。

(2)适期播种:毛豆早春露地栽培,一般播种时间在3月20日-4月5日之间。播前2天晒种,一般667平方米用种量6-8千克。种植密度:行距35厘米,株距13厘米,穴播2-3粒,播深2厘米,穴定苗1-2株,每667平方米留苗1.4万株左右。带水播种,播后覆盖地膜。

4.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播后10天左右出苗,出苗及时破膜。用细土将苗孔封好,做好查苗补缺,确保全苗。

(2)开花结荚期管理:开花初期,要控制水分,以防田间湿度过大。造成落花落荚。结荚期,要保持土壤湿润。遇到高温干旱要浇水,但要避免田间渍水。如出现旺长,可在开花初期喷多效唑加以控制,开花结荚期需肥最大,视田间长势,每667平方米可施尿素3-5千克。

(3)鼓粒期:一般保持土壤湿润,遇到干旱应及时灌水但应速灌速排,同时做好喷施,叶面肥可用磷酸二氢钾加尿素进行叶面处理,这样能够加快鼓粒充实,增加单荚质量。

5.及时采收

当豆粒80%充实饱满。外观色泽鲜绿。豆粒鲜嫩时。即可采收,采收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品质。

病虫害防治
(1)合理轮作:降低病害发生。毛豆裁培一般不要连作。最好实行水旱轮作,减少重茬,控制地下害虫和土传、种传病害。

(2)病虫害防治:早春露地栽培,由于温度、湿度相对较低,病虫害发生较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不能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宜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对各种病虫害要做到及时防治,采牧前10天禁止使用农药。

(3)草害防治:一般在播前7天整地作畦届,用除草剂氟乐灵进行化除,喷施后浅耙表土。使其渗透。可有效防治杂草发生。在生长期间,如有杂草,可人工拔除。

早春大棚茄子无公害栽培技术


名称早春大棚茄子无公害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茄果类-茄子
适宜品种嫁接栽培选用接穗多为早熟高产的紫圆茄。嫁接栽培选用砧木有赤茄、刺茄、托鲁巴姆等野生茄。

栽培技术
早春大棚茄子是萧县富有特色的蔬菜,始于20世纪70年代,常年种植面积650公顷,品种多为早熟高产的紫圆茄。由于长期重茬栽培使土传病虫害发生较重,一方面制约了早春大棚茄子的发展,另一方面菜农盲目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严重。为此,我们对早春大棚茄子的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现总结如下。

1.药土播种,培育健苗

茄子出苗前后最易得猝倒病,因此在苗床播种时就要开始预防,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药土播种。方法是按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克拌15千克床土,充分混合配成药土。苗床浇足底水,水渗后均匀撒上1/3药土,再撒播种子,随后再均匀撒上剩下的2/3药土,这样药土下铺上盖,种子被夹在中间,这样在出苗过程中既保护了下扎的胚根,又保护了向地面伸出的胚轴即苗脖子。也可以在配制的营养土中,每立方米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克掺拌均匀用于播种,也有一定防效。

2.嫁接栽培,增强抗性

嫁接栽培选用砧木有赤茄、刺茄、托鲁巴姆等野生茄,其中赤茄、刺茄抗黄萎病,托鲁巴姆作砧木能达到高抗或免疫程度,嫁接方法有劈接法和贴接法,砧木和接穗5叶一时嫁接,赤茄、刺茄、托鲁巴姆等要分别比接穗早播5-6天、20-25天、25-30天。生产中我们多采用劈接法,即于砧木下部留2-3片真叶平削茎去掉上部,然后在茎中央向下直劈一刀,深0.8-1厘米,接穗从苗顶部向下数,并在第2片或第3片真叶的下方下刀,按30的倾斜度把茎的下部削掉,斜面长0.8-1厘米,再按30的倾斜度把茎的对面也削成等长的斜面,即把接穗茎下端削成楔形,随后插入砧木内使茎的一侧对齐,用嫁接夹固定。把嫁接后的苗子放人苗床浇足水,弓上小拱棚,盖上草砧。伤口愈合期间要求保持棚内温度白天26-27℃,夜间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90%-95%以上。一般嫁接后3天内不接砧,只早晚揭砧见弱光,以后陆续揭掉草砧,让苗见光,7天后白天揭掉小拱棚,晚上盖上,经过10天伤口愈合后转入正常管理。嫁接苗成活后应随时检查和去掉砧木上萌发的新芽,以防影响接穗生长,也不要急于去掉嫁接夹,应在定植成活后再去掉,防止接穗从砧木上劈裂下来。

2000年10月-2001年6月(10下旬冷床育苗,第2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针对早春大棚茄子黄萎病危害严重,以及农民因栽培茄子产量高、效益好、采收间隙短、易采摘等多方面优越性(同辣椒相比)想栽而不敢再栽培茄子的情况,我们第一次做了茄子嫁接栽培试验,探索防治早春大棚茄子黄萎病措施。当时采用野生赤茄(省菜办提供)作砧木,徐州紫圆茄作接穗,共嫁接110株,成活107株,嫁接成活率97.3%。在各项管理措施均相同的条件下,嫁接的仅1株染上黄萎病,感病率0.93%,而非嫁接的感染黄萎病病株率高达35%。通过召开现场会,农民亲眼目睹到嫁接茄子防治黄萎病的效果,第2年茄子嫁接栽培发展到40公顷,此项技术经过连续多年推广,现已被农民广泛接受。

3.科学管理,健身栽培

实行与非茄科作物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施用量37 500千克/公顷,适当配施磷、钾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控制温湿度,掌握低温养苗、高温养果的原则,即苗期保持棚内温度白天22-25℃,夜间15-18℃,开花结果期白天25-30℃,夜间16-20℃;茄子生长期间宜勤浇小水,保持地面湿润,采用浇水与放风措施相结合调节棚内湿度,使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75%以下。门茄采收后开始追肥(以三元复合肥为主),盛果期结合防病虫根外追肥2-3次,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0.3%-0.5%的尿素液。

为达到早期丰产目的,定植密度一般为60 000株/公顷左右(大行60厘米、小行50厘米,株距30厘米),采用小高垄栽培,提高早期根系温度。要及时整枝打杈,保留门茄、对茄以上的侧枝,其余侧枝及时去掉,为通风透光,四门斗下边的侧枝可酌情去掉1-2个,门茄采收后去掉基部老叶,实践证明整枝比不整枝可提早2-3苔花,多结3-5个果,前期产量增加。

4.高温闷棚,有效灭菌

6月底7月初茄子陆续上市,茄子价格落差较大,此时早春大棚茄子拉秧灭茬。利用这段时间雨水较少,天气干燥,气温持续较高(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有利时机,采取高温闷棚措施,具体做法是:棚内施人有机肥,耕翻土壤30-40厘米,然后将其整成一道道波浪形土壤,形似太阳能吸热管那样排列,灌足水分,覆盖地膜,密闭大棚,持续时间20天以上。外界气温达30℃时,棚内土壤下温度可达55-60℃,外界气温再升高,土壤下温度可达60℃以上,可有效杀死茄子黄萎病病菌(该病菌菌丝、菌核60℃经10分钟致死)、根接线虫(该虫48-60℃经5分钟致死)、茄子青枯病病菌(该病菌52℃经10分钟死亡)。此法2003年在我县推广,经过连续三年使用,效果显著,病虫害大幅度减轻,基本上根除了茄子黄萎病、根接线虫病等难以防治的病虫害,农民只需要用药2-3次即可防治茶换螨等非土传病虫的危害。个别农民闷棚时由于赶上几天阴雨天,没有达到预想效果,但也只是棚内偶尔出现几株茄子黄萎病病株。采用闷棚措施后,土壤要适当人生物肥料,如我地农民多施用有机复合肥黑力士等,茄子生长健壮,着色好,产量高。

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危害早春大棚茄子的病害主要有猝倒病、黄萎病、褐纹病、绵疫病等。幼苗出土到第2片真叶露心最易发生猝倒病,发现中心病株,可用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床面,中心病株周围重点喷,3-5天视病情发展情况再喷1-2次,苗床湿度大时可撒些草灰或细炉渣灰降湿,注意不要沾到幼叶上。黄萎病发病初期用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350倍液或50%杀菌灵可湿性药粉剂1 000倍液灌根,每株灌0.5升,一般10天1次,连灌3次。褐纹病、绵疫病的防治,于结果后用72%克露600-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9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500倍液,轮换喷雾防治,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并注意不要向果面上喷药。

(2)虫害防治:危害早春大棚茄子的害虫主要有茶黄螨、马铃薯瓢虫、茄二十八星瓢虫等。茶黄螨生活周期短、繁殖力极强,应特别注意早期防治,可选用黄板诱杀的方法,即用60厘米20厘米的长方形纸板涂上黄色漆,并抹上一层机油,挂在植株顶部行间,为450-600块/公顷,每隔10天再涂一次机油或沾满茶黄螨时及时涂抹。茶黄螨发生高峰期以施药防治为主,选用1.8%齐螨素乳油3 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 500倍液,或15%达螨铜乳油1 500倍液轮换喷雾防治,并注意在植株上半部分的幼嫩部位、叶背等处细致均匀喷雾。也可用22%敌敌畏烟雾剂7.5千克/公顷分散75-90处/公顷,于傍晚点燃后,闷棚一昼夜。马铃薯瓢虫、茄二十八星瓢一般4月份开始危害,利用其成虫假死性,采取人工捕捉成虫的办法,即用盆承接并叩打植株使之坠落,收集灭之,再者它们将卵产于叶背,卵呈鲜黄色、密集,易发现,可用手摘除卵块或挤死它们。用药防治要抓住幼虫分散前的有利时机,药剂可选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或鱼藤精(含鱼藤酮2.5%以上)500倍液等高效低毒农药喷雾。药剂防治前要把能采的果全部采下,一般允许使用的杀菌剂的安全间隔期为7-10天,生物制剂为3-5天,菊酯类农药为5-7天,有机磷为5-7天。

秋播大蒜地膜无公害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 选择地块,施足基肥 大蒜忌重茬,要选择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中壤土为宜。栽培大蒜的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耕翻晒垡,在播种前要再整地作畦。在耕翻整地之前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5~8立方米,腐熟饼肥20千克,磷酸二铵30千克,尿素10千克作底肥。有机肥在运往大田前10~15天,用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洒,用锹翻拌均匀,并用土封严闷杀7天。施肥后翻耕、耙细,达到肥匀、土碎。 2. 整地做畦 地膜覆盖栽培一般用小高畦。畦宽因地膜宽度而定。按80厘米踩线,以线为准用铁锨往两边铲土,做成高10厘米、顶宽50厘米的高畦。每隔3畦可挑一个高15厘米的高畦埂,便于浇水时挡水。在高畦埂的两侧还可再种两行蒜。 3. 选种与播种密度 一般选择当地种植的当家品种,如紫皮大蒜、白蒜。可选择4~5克重的蒜瓣做种,用种量为130~150千克,每亩播种3.3万株右。如用3.5~4克重的蒜瓣做种,密度可增加到3.5万株。播种前,蒜种在7℃以下环境中处理7~10天,再用沼液浸种5~8小时,以保证早出苗、出苗齐。 4. 适时播种 冀中南地区做蒜头种植的,一般于9月中下旬播种为宜,最迟不得超过10月中旬。播后10余天即可齐苗,在越冬前植株就可具有5~7片叶,抗寒性较强。在整平的50厘米宽的高畦上,开4条深6~7厘米的沟,按10厘米的株距摆放蒜瓣(每亩3.3万株),然后覆土,将沟填平,随即浇水压根,以防蒜瓣生根出苗时将其顶出地面。播种后覆盖一层草木灰或浇上一层泥沙浆。 5. 覆盖地膜 在大蒜栽培中覆盖地膜可增大蒜头、提高产量。一般情况下,在大蒜播种出苗后,气温、地温已开始下降,这时如果用地膜进行覆盖,可明显地收到增温防寒的效果。覆盖时先把膜拉直绷紧埋入土中。播种覆膜后,立即浇水,促进蒜瓣扎根。近出苗时,再浇1次水,以利幼苗出土,顶破地膜,继续生长。有顶不出膜来的幼芽,可帮其行人工破膜。人工破膜的口越小越好。 6. 田间管理(1)追肥由于大蒜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弱,故追肥应施速效肥,以免脱肥而出现叶尖发黄。大蒜追肥一般3~4次,分为:催苗肥:大蒜出齐苗后三叶初,每亩施沼液或腐熟人粪尿1000~1500千克,对加5千克尿素。盛长肥:播种60~80天后,重施1次腐熟人畜肥加化肥,每亩20~30担,硫铵10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5千克。孕薹肥:大蒜孕薹期,每亩施尿素15千克。蒜头膨大肥:蒜头急速膨大期,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最好在谷雨前后喷施。(2)水分管理齐苗期,若田土较干可灌水1次,促苗生长。幼苗前期,根据天气和墒情控制灌水,并注意秋雨后田间排水。幼苗中后期,在进入12月下旬时应浇一次冻水,以使蒜苗安全越冬。来年2月下旬应及时浇水,并冲施复合肥,以促进蒜叶生长,假茎增粗。抽薹期,应于追孕薹肥后及时浇灌抽薹水。现尾后要连续浇水,以水促苗,直到收薹前2到3天才停止浇灌水,以利贮运。蒜头膨大期,蒜薹采收后立即浇水,以促进蒜头迅速膨大和增重。收获蒜头前5天停止浇水。(3)中后期管理:在花芽、鳞芽分化期,仍然要保护好地膜。发挥其保温作用,直至抽薹前期方可去掉地膜。(4)中耕除草:以人工中耕除草为主,一般在播后15天和春季各中耕除草一次。如果往年地块杂草较多,根据杂草情况确定使用的除草剂种类:对以单子叶禾本科杂草为主的蒜田,每亩用大惠利120~150克于播种后5~7天(出苗前)加水30~50千克稀释,晚间喷雾。以双子叶阔叶草为主的蒜田,每亩用25%恶草灵120~150毫升,或24%果尔45~60毫升,于播种后7~10天(出苗前)加水40~60千克,晚间喷雾。 7. 适时收获蒜薹的采收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当蒜薹上部开始弯曲、总苞略变白时及时采收,否则影响蒜薹的产量和品质,也妨碍蒜头膨大。蒜薹收获后20天左右,当叶片枯萎、假茎松软时及时收获蒜头。蒜头采收后,削净蒜蒂,就地摊晒2~4天,然后贮藏。病虫害防治 大蒜主要虫害有葱蓟马、蚜虫和蒜蛆。葱蓟马、蚜虫可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喷雾防治;蒜蛆可在蒜苗退母期撒施草木灰防治。大蒜主要病害有叶枯病、紫斑病、根腐病等,可通过精细选种、合理轮作、控制田间湿度,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发病轻微,可用1000亿个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农抗120水剂防治。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