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魔芋的播种育苗

2020-07-28

栽培技术
巨魔芋(Amorphophallus titamum)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球茎植物,原产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部热带雨林里。花朵巨大,花序高达数米,号称世界上最大的花,为各大植物园引种栽培的重点种类。但是由于种子具有既怕脱水又怕积水的特性,播种繁殖比较困难,对温度、湿度的条件要求较高。故大都直接进口球茎进行栽培,虽然省去了播种的环节,但是,能够达到开花年龄的植株球茎都在50厘米以上,在整个起苗、运输、定植过程中,容易造成植株受伤,再加上由于原产地的气候特点和迁徙地的气候区别很大,给以后的养护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多年来,我国很多植物园都先后引进巨魔芋,栽培成功的却寥寥无几。

1. 形态特征及生长要求

巨魔芋是多年生球茎植物,因其花朵形体巨大而得名,在我国,每年的5月球茎开始长叶,每株只能长出1片叶子,这片叶子很大,如果地下块茎的直径超过10厘米,叶片则可以长到2米高,1.5米宽;巨魔芋的叶柄绿色似树干,在叶柄的顶端分叉,呈3个分枝,每个分枝上有许多小叶,球茎扁球形,褐色;生长季结束后,当年的11月至翌年4月,待地下的球茎储存到足够的养分,老叶掉落后,球茎进入休眠期。

巨魔芋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生长环境要求有充足的光照才能够维持植株正常的生长,但是光照过强会灼伤叶片;生长环境不宜干燥,但是土壤过湿会造成球茎腐烂,生长最适温度为白天25~38℃,晚上20~25℃。

2. 种子特性

成熟的巨魔芋种子红色,外果皮肉质,内含1枚卵圆形的种子,每粒重约1.10~1.20克,种子成熟后,去除外果皮,用潮湿的河沙贮藏。巨魔芋的种子喜欢相对潮湿的环境,干燥会使种子失去发芽能力,越冬温度要求在8℃以上。

3. 播种

(1)种子处理 由于巨魔芋的种子外种皮肉质,经过水洗沙藏后很容易滋生病菌,播种前要用1∶1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消除病菌隐患。处理过的种子应立即播种,不宜长时间在空气中裸露,一来避免受到污染,二来种子不宜脱水。

(2)播种材料和土壤配置 播种土壤要求疏松、透气性能好的腐殖质壤土,适宜偏酸性,可以用大粒河沙、珍珠岩、东北草炭、原土各相同等分,用50%的多菌灵溶液搅拌均匀,土壤的干湿度以手握成团、手松即散为度。选用口径为8~9厘米的盆,盆质不限,同样用1∶1000的高锰酸溶液浸泡30分钟。每盆播1粒,将种子横放在中问,上面覆盖土壤1.5厘米。2天后浇1次透水,注意不要积水。

(3)播种环境 巨魔芋适宜在6~7月播种,播种环境要求75%的遮荫,有较高的空气湿度。干净整洁,每周用多菌灵50%或1∶1000高锰酸钾液喷洒周围地面,白天温度35℃以上。晚上20℃以上,45天左右巨魔芋幼苗会破土而出。

4. 幼苗管理

巨魔芋的种子首先从种子的一端发出几条白色的根,之后在同一端幼芽萌发,且逐渐伸长,叶片展出,每株只有1枚叶片,叶柄很长,开叉状的复叶生于顶端,形似一株小树。巨魔芋原本生长在热带雨林的环境下,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和潮湿的土壤,相对湿度在80%~85%。可用70%遮阳网,切忌阳光直射,以免叶片灼伤。育苗期问,经常保持盆土潮湿,但不积水;巨魔芋为高温季节生长的植物种类,盛夏高温时注意对植株周围的地面喷水,用于降温,每年的11月份以后,叶片会逐渐变黄脱落,球茎进入休眠季节,要将植株移入温暖的环境,保持温度在10℃以上,控制浇水,保持环境干燥,方可安全越冬。

5. 生长势观察

据观察,2009年播种的巨魔芋幼苗,生长旺盛,特别是对当地的气候特点有一定的适应性,冬季将球茎贮藏在5℃的干燥环境也能安然越冬,且至今没有发生病虫害现象。

巨魔芋种子播种的成功,无论在数量上或生长习性上都优于引种球茎,且播种苗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生长时间长且生长快,给以后的养护管理带来很多便利。巨魔芋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植物种类,在它的球茎长到50厘米左右且储存够开花的养分时就会开花,相信在5~7年的时间里,播种繁育的巨魔芋一定会开出理想的花朵。

编辑推荐

湘西魔芋


品种名称湘西魔芋

分类 薯芋类-魔芋
学名Amorphophalms konjac

品种来源湖南农家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湘西魔芋,俗称花魔芋、蛇包谷。植株高80~130厘米。叶片掌状复叶,具3小叶,羽状分裂,绿色,叶长14~18厘米,宽10~12厘米;叶柄绿色,上有暗紫或白色斑纹,俗称蛇皮斑。叶柄长60~120厘米,粗2-4厘米。花紫褐色,肉穗花序,佛焰苞棒状。球茎扁圆形,上有凹槽,外皮黑褐色,粗糙。单株结芋1~6个,主芋单重2000~5000克,小芋重30~100克。多年生,单年生长期180~220天。耐荫,耐旱,不耐强烈阳光曝晒,不耐涝。抗病虫性强,耐运输。块茎肉质松脆,多粘液,经加工干制后的魔芋干片灰白色,粉质好。

产量表现

每公顷产量40~60吨。

栽培技术要点

湖南省湘西地区4月上、中旬将小魔芋催芽育苗或直播。行距60厘米,株距40厘米,定植穴深30厘米。先填入肥土或土杂肥,后种植。7月培土,浇水保湿。10月下旬至11月采收。冬季盖草越冬。

适宜地区 主要在湘西、湘南山区种植。

金阳白魔芋


品种名称金阳白魔芋

分类 薯芋类-魔芋
学名Amorphophalms konjac

品种来源四川地方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金阳白魔芋植株较花魔芋矮小,叶柄长仅30~40厘米,浅绿色,无花斑或有微小白色或草绿色花斑。叶片为三全裂,裂片羽状分裂。开放脉序,青绿色。秋季发生肉穗花序,淡黄色,着生于肉质穗轴上,花的佛焰苞船形。结浆果,内有种子1~3粒。地下球茎上顶芽为白色,球茎较小,皮淡褐色,单球茎重130-300克。喜温暖,忌高温。适合年均温14~20℃,无霜期240天以上地区栽培。喜欢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和半荫蔽的环境。球茎切片晒干后呈白色,加工成魔芋豆腐颜色亦浅,商品性高。

产量表现

每公顷产22.5吨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四川省金阳地区3月下旬至4月播种。

2.落后用种芋切块繁殖。

3.行株距各50厘米,播后施入堆肥或厩肥覆种。叶片展开后浅中耕,追肥1次,7月下旬若植株生长衰弱,应再追肥1次。

4.10月至翌年2月采收。

适宜地区 主要分布于四川省凉山州海拔700-800米地带,四川盆地周边地区多有栽培。

魔芋施肥技术


要做到对魔芋合理施肥,必须知道魔芋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需肥规律、土壤状况以及气候特点等等。

1.魔芋对土壤的要求

魔芋原产于东南亚热带森林地带,土壤腐殖质丰富,土层松软深厚,雨水充足,排水良好,周围植被好,湿度大。魔芋根系分布浅,不耐旱,对土壤氧气多少反应敏感,怕强光直射,栽种中需适当遮荫等。因此,适宜魔芋栽培的土壤应土层深厚、疏松,营养丰富,通气、排水良好。即使在适宜的栽培土壤上栽种魔芋,也会由于连作、淋溶等原因造成营养缺乏,因此种前应先施肥补充并改良土壤,使其达到要求的指标。

(1) 土壤改良达到物理性状的目标为:耕作土层20厘米以上,有效土层深50厘米,土壤密度(山中式硬度计)作土(0~20厘米)l 5毫米以下,心土(20厘米以下)18毫米以下,地下水位60厘米以下,有效保水量(PF值)2.0~2.7,孔隙宰40%~60%,三相分布中固相容积40%~60%,液相容积20%~30%,气相容积30%。

(2) 土壤改良达到化学性状的目标:土壤的pH值5.5~6.5,电气传导度(EC)0.3ms/厘米以下,置换性钙(风干土l00克中)l50~400毫克(饱和度52%~76%),置换性镁(风干土l00克)25~60毫克(饱和度16%),置换性钾(同钙)l5~50毫克(饱和度6%),可给态磷(同钙)l0~50毫克(甲苯法),钙与钾之比3:8,镁与钾之比为1:2,钙与镁之比为4:6。

2.魔芋需要的肥料营养元素

魔芋植抹生长发育需要较多的有氮、磷、钾、钙、镁、硫和硅等元素。需要量少的元素有铁、锰、硼、锌、铜和钼。试验结果证明,无氮素区魔芋球茎的产量减产最大,其次是无钾和无磷区。其中对小球茎(子芋)产量影响最大的是钾,其次磷和氮。

3.魔芋吸肥规律

(1) 对大量元素的吸收规律

魔芋栽植后,芽子逐渐伸长,直到6月中下旬才迅速伸长出土直到叶片完全展开,所需养分全靠种球供应,其后才转入自养。8月中旬,植抹各个部分都迅速生长(包括地下球茎膨大),直到9月达到最高蜂,称为膨大盛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也最多。

魔芋植株肥料吸收最多是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从7月上旬到9月上旬约吸收氮素全量的60%,磷全量的40%,钾全量的80%。钾是重要元素,植株吸收得最多,吸收量约为氮素的2倍、磷的5倍,这是魔芋吸肥的特征。

(2) 不同生育期对微量元素的吸收

魔芋对于微量元素吸收情况与大量元素吸收情况相似。叶的繁茂期与球茎肥大期的吸收大致一样。魔芋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都吸收锌元素。7月(生育初期)魔芋吸收的锰多,8月下旬下降。

4.魔芋施肥时期

(1) 魔芋是一种耐肥的作物,尤其是基肥,虽然农家肥效迟,但能保证在魔芋生长发育全过程中不断供应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应占总施肥量的80%以上,用量一般为每亩2~3吨。

基肥施用方式有3种。若农家肥多,可在魔芋地耕翻前普遍撒施;若农家肥不多,可采用条施或穴施。在栽种时挖栽植沟或打塘,将有机肥铺撒在底部与土拌匀后再栽;或用土掩盖后将魔芋种芋栽植其上,再覆土;也可在栽种后将有机肥条施或穴施在芋种一侧或两侧。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不能让基肥与芋种直接接触,以免烧伤芋种。此外,基肥一定要先腐熟,否则,易传播病虫害。

(2) 追肥。长势长相好的,不一定要进行追肥。但若有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株矮色黄,卷曲畸型,瘦弱等不正常现象发生,就必须进行追肥,追肥一般用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

① 苗肥。待魔芋芽破土而出,叶片逐渐伸长展开时,适时追肥,促其迅速生长。可施用人粪尿对水泼撒在植株周围,也可加上化肥共施。主要以氮肥为主,钾肥为辅,但有机栽培中不主张施化肥。一般每亩施尿素4~5千克,硫酸钾2千克左右,施后要结合松土锄草,如以覆盖。

② 球茎膨大肥。叶片展开后,光合作用强盛,地上地下旺盛生长,需肥最多,尤其是7~9月,球茎膨大期,应追施有机肥,每亩用人类尿6担左右,并撒施草木灰100千克左右,结合培土除草一并进行。若有机肥不足可用化肥替代,每亩施尿素5千克。也可用极低浓度的微肥溶液进行叶面喷洒。

③ 后期追肥。为防止衰老,延长生育期,使球茎充实。一般在10月初进行少量追肥,也可喷施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如三十烷醇,芸苔素内酯等,提高叶绿细胞合量,增强光合作用。

渝魔1号魔芋


品种名称渝魔1号

分类 薯芋类-魔芋
学名Amorphophalms konjac

审(认)定年份2008年

审(认)定情况2008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

审(认)定编号渝品审鉴2008006

选育单位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品种来源利用来源于云南富源县花魔芋栽培群体中存在的自然变异,选择出根状茎成熟后从母体上自然脱落、并收缩为蒜头状的材料,经过连续4年系统选育,优选出性状稳定的新品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渝魔1号品种从出苗到成熟倒苗约130天,生长势强,叶绿色,三全裂,裂片羽状分裂或二次羽状分裂,茎秆具青底黑斑。三年生植株高84.5厘米,叶柄高45.7厘米,叶柄直径2.5厘米,开张度68.9厘米。球茎近圆形,表皮黄褐色,有黑褐色小斑点,球茎内部组织白色。

产量表现

每667m2产量2000千克左右。

品质分析

鲜魔芋干物质含量21.5%~22.2,干物质中葡苷聚糖含量59.8%~60.2%。

栽培技术要点

1. 4月中旬到5月上旬选晴天播种,下种前重施底肥。

2. 5~50克的种芋密度为30000株/亩,50~100克的种芋密度为3000株/亩,100~250克的种芋密度为2000株/亩,250~500克的种芋密度为1000株/亩。

3. 魔芋出土后及时除草、追施提苗肥和培土、厢面盖草,并用农用链霉素预防软腐病。

适宜地区 建议在重庆市海拔900~1400米的山区种植。

香椿露地播种育苗及节能日光温室栽培


名称香椿露地播种育苗及节能日光温室栽培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多年生菜类-香椿
栽培技术
1.育苗

温室中栽培香椿,用苗量大,宜采用种子育苗,优质壮苗是获得高产的关键。一般认为当年苗高0.6~1米,茎秆直径1厘米以上,多年生苗高1.0~1.5米,茎秆直径1.5厘米以上,组织充实,顶芽饱满,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和冻害。

(1)浸种催芽:采用上年收的新香椿籽,用30℃温水浸种18~24小时,然后捞出拌上细沙,用布袋包好,放于20~25℃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2次,并翻动种子,促进发芽。一般5~6天后种子冒尖发芽,即播种。

(2)播种及苗床管理:一般于4月下旬露地播种育苗,寒冷地区可用拱棚育苗,提早播种,延长苗木生长期,使其积累更多的养分。苗床要求土壤肥沃,结构疏松,条播或撒播,条播在苗床上按3~4米开沟,沟深3~4厘米,沟宽4~6厘米。用锄耙平沟底,然后浇透水,等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盖细土1.5厘米,苗床上盖地膜保墒,以利出苗。撒播,将苗床浇透水后,播种随即覆土1.5厘米深,并盖好地膜。当幼苗出土时,揭去地膜,出苗后,苗床干燥时每2~3天喷1次水,忌大水漫灌,大雨后及时排水;苗床土壤湿度过大,幼苗易染根腐病而死亡。香椿幼苗初期生长缓慢,2~3片真叶时,结合浇水可追施少量尿素,促进苗木生长。

2.定植

苗木入棚栽培时尽可能密植,当年生苗木150株/平方米,多年生苗木120株/平方米。作南北畦,东西向开沟,栽植深度以埋土至原土痕处,苗木向北倾斜60度角左右,使其顶端优势受抑制,有利侧芽萌发,增加收获量,栽植完毕,浇一次透水,为了减少深冬时的浇水量,此次水量要大,以透为度。

3.定植后管理

香椿苗出芽前为保持温室内有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可每天中午向苗木上和空气中用喷雾器喷水,以促进椿芽萌发,白天温度掌握在18~25℃,夜晚10~15℃为佳,晴天中午温度超过25℃放风,温度过高,椿芽长得快,但不易上色,保持2万~3万勒克斯的弱光照,晴天中午可用草苫遮荫。

4.收获

温室内香椿长到15~20厘米时,开始采收,先采顶芽,后采侧芽。采顶芽时,用手小心地将整个侧芽抹掉,以防把附近的侧芽抹掉。采摘的椿芽,如不急于上市,用小塑料袋装好,封好口,放于阴凉处,忌集中堆放,可存放10天以上。

巨仁西葫芦


品种名称巨仁

分类 瓜类-西葫芦
选育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WK34-1,父本GL-8。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巨仁生长势旺盛,坐瓜能力强;蔓长65cm,节间长2.5cm,无侧蔓;单瓜质量3.8kg,瓜近圆形,老熟后金黄色;种子灰绿色、无种壳、纵径18.4mm、横径9.8mm,千粒重184g,蛋白质含量40.28%,脂肪含量42.43%;从播种到第1雌花开放需48天左右,到种子成熟需75~85天;中抗白粉病。每667m2籽粒产量107kg左右,比无种壳西葫芦4号增产48%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

1. 整地施肥:无种壳西葫芦不宜与其他瓜类连作,应实行35年轮作。种植地块前一年可不浇灌冬水,深翻后暴晒整个冬天,翌年4月初整地耙平,随做畦每667m2施入腐熟农家肥5000kg、磷酸二铵30kg、尿素20kg、磷肥80~90kg。

2. 开沟起垄:在当地采用两种栽培方式:

(1) 水旱塘栽培。旱塘宽90~100cm,水沟宽50~60cm,畦高15~20cm,水沟坡面拍平,坡面坡度要平缓。用宽1.45m的地膜覆盖整个水沟坡面;

(2) 沟台(畦)栽培。畦宽90~100cm,水沟宽50~60cm,畦高10~15cm,畦面耙平。用宽1.45m的地膜覆盖整个畦面。

3. 播种:在晚霜过后、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用直径3cm的打孔器在地膜两边打孔,每畦两行,株行距均为33~40cm,种子入土深2cm左右,平放,用细沙覆盖,播完后浇水,淹过畦面,以畦中央渗上水为宜。水旱塘栽培时,种子播于水沟坡面离沟底2/3处。每667m2保苗2500~2800株。

4. 田间管理:苗期及时间苗培土,适量浇水。严防花前徒长、跑秧。坐果前控制浇水,促进生殖生长,果实膨大期结合追肥及时浇水,以后根据土壤墒情浇水。开花期每天10:30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或放蜂传粉。

5. 病虫害防治:无种壳西葫芦在78月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生白粉病,采用综合防治的方针,增施磷钾肥、有机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药剂防治可采用25%丙环唑(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博邦)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喷2~3次。出苗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及蚂蚁;生长期以蚜虫为害为主,一般用康福多等常规农药及时防治。

6. 后熟采种:9月中下旬开始采种,掏出的种子应及时晾晒。

适宜地区 可在河西、内蒙古、黑龙江及同类型地区栽培。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