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芋1号洋姜

2020-07-29

品种名称青芋1号

分类 薯芋类-菊芋(洋姜)
学名Jerusalem Artichoke

审(认)定年份2004年

审(认)定情况2004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青海威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从青海地方品种中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一个菊芋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品种。生育期1928天,全生育期20911天。植株高295.010.8厘米,茎直立、绿色,上有刺毛,紫色针点,基部多分枝,下部叶对生,上部呈螺旋状排列,叶长卵圆形,叶面粗糙,叶面及叶背均有茸毛,叶边缘有锯齿,中下部最大叶,叶长20.41厘米,宽13.60.7厘米,叶柄长7.11.6厘米。头状花序,花盘直径2~3cm,周围有2~3层披针形苞叶,外部绿色,内为白色,边缘黄色舌状花,结实率极低。块茎呈不规则瘤形或棒状,块茎表皮紫红色,肉白色,致密度紧,芽眼外突,块茎较集中,大小不一,块茎休眠期150天。单株块茎平均21.63.7个,单株产量平均961120克,单个块茎平均重446克。

产量表现

在青海省水地种植亩产2000~3000公斤;青海省山旱地种植亩产1500~2000公斤。

品质分析

块茎粗蛋白2.62%,可溶性糖16.27%,粗纤维1.35%,粗脂肪1.52%。

抗性

抗旱性、抗寒性强,耐瘠薄、耐盐碱。抗菌核病能力强。

栽培技术要点

1. 喜疏松、肥沃的沙壤土。

2. 前茬作物收获后,对土壤进行秋深翻。

3. 每亩施有机肥3~4立方米,纯磷12公斤,纯钾6.7公斤,基肥用量占总用肥量的90%,苗期至现蕾期追施纯氮3公斤。

4. 播前选大于30克,无病、无伤的块茎作种,整芋播种,或切块播种。

5. 适宜播种期为3月下旬或10月上中旬。每亩播量70~80公斤。

6. 起垄种植,一般株距4010厘米,行距7010厘米,每亩密度为1700~2400株。

7. 苗齐后除草松土,松土层达5厘米以上。防止伤根伤苗,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及时灌水、施肥,现蕾前叶面施肥2~3次。

8. 10月上旬田间植株茎叶于枯九成以上时收获,防止机械损伤块茎。

9. 挖出的块茎放在通风透光处1~2天后,于背荫处埋藏,埋藏沟规格为宽1.0~1.5米,深1米,1层块茎1层土,随放随埋,直至与地面相平。

适宜地区
适宜于青海省水地及低、中、高位山旱地种植。

小编推荐

武芋1号芋头


品种名称武芋1号

分类 薯芋类-芋头
学名Colocasia esculenta (L. ) Schott

选育单位 武汉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武汉市蔬菜研究所选育。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多子芋,早中熟品种。适宜半千半湿土壤。叶柄绿色,株高100~130厘米,叶片长55厘米、宽44厘米。子芋长卵形,较整齐。芋肉白色,肉质粉,风味佳,单株产芋约1.5千克。露地34月播种,8月中旬即可收获,9月中旬完全成熟,收获可持续至翌年4月。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为2500~35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

1. 长江流域于4月上中旬播种,栽植密度2000~2500株/亩。

2. 播前施入腐熟农家肥2500千克/亩,复合肥30~50千克/亩。

3. 出苗后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忌干旱。

4. 等芋头开始膨大时应及时培土并除去新萌发的芽。

5. 注意防治芋疫病和斜纹夜蛾危害。

适宜地区
全国大部分水源丰富的地区均可栽培。

青荷1号豌豆


品种名称青荷1号

分类 豆荚类-豌豆
审(认)定年份1996

审(认)定情况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青种合字第0106号

选育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77-5-3,以甜大荚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该品种荚大,荚多,产量高,种植不需搭架,管理方便,株高78cm左右,主茎粗0.7cm,茎上覆有蜡粉,分枝1~3个,羽状复叶、深绿色,顶端有卷须,总状花序,单株平均结荚15个,荚粒数5粒左右,青荚绿色,荚长12厘米左右,荚宽3.0厘米左右,该品种对长日照反应不敏感,只要温度适宜,四季均可种植。

产量表现:露地每666.7平方米保苗2.0万~2.5万株,行距0.30~0.40米,株距0.10米;温棚种植每666.7平方米保苗1.6万~1.7万株。每666.7平方米播量4~5千克。一般栽培条件下每666.7平方米产青荚1000~1400千克,干籽粒每666.7平方米产130~170千克.千粒重239~250克,生育期100~118天。出苗至采荚55~60天。青荷1号是我国首次育成的春播食荚菜豌豆。

品质分析:青荚含可溶性糖5.05%,维生素C含量为51.86毫克/100克,粗蛋白质3.16%,烹饪品质良好。

栽培技术要点:

1. 大田种植亩保苗2~2.5万株;保护地种植亩保苗1.6~1.7万株。

2. 注意防治白粉病。

3. 豆粒灌浆中期采摘。

4. 勿在地湿时采摘,以免烂根早枯。

适宜地区 在新疆、甘肃、宁夏、江苏等省、自治区也有较大面积的种植,表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适宜青海县西宁地区、东部农业区露地和温室种植。也可间套种。

青研番茄1号


品种名称青研番茄1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选育单位 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番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有限生长型,生长势强,叶浓绿色。果实圆整,果色大红,单果重约200克,中熟,从播种到采收近120天。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在8000千克/亩以上。

品质分析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以上。

抗性

抗病性强,抗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青岛地区春季栽培,12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育苗,秋延后栽培7月播种育苗,重施基肥。春季栽植密度4000株/亩左右,行距55厘米,株距30厘米;秋季栽植密度2600~3000株/亩左右。

2. 亩施基肥5000kg,复合肥50kg,追肥50kg分2-3次追施。

3. 保护地栽培需用10-20ppm的2,4-D保果,每穗留4果。

适宜地区
适合各地春秋季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青豌1号豌豆


品种名称青豌1号

分类 豆荚类-豌豆
选育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品种来源1995年对新西兰进口商品豆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育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幼苗直立,绿色,矮茎、淡绿。主株高69.005.00厘米,茎上覆盖蜡被,有效分枝2.501.00个。总状花序,花白色,旗瓣、龙骨瓣、翼瓣均为白色。去壳荚,刀形,青荚绿色,成熟荚黄色,长7.300.30厘米,宽1.500.30毫米,荚内籽粒自由式排列,田间不裂荚。籽粒皱绿色,不正圆形,粒径8.500.50毫米,种脐淡绿色,种皮不破裂。单株粒数73.60土5.00粒,单荚粒数4.900.40粒,干籽粒千粒重250.5010.50克,单株粒重24.104.00克。

产量表现

中等水肥条件下亩产270~375公斤;一般水肥条件下亩产200公斤。

品质分析

淀粉含量47.63%,粗蛋白质含量24.28%;可溶性糖含量6.41%。春性,生育期95~110天,全生育期110~130天。

抗性

抗倒伏性较强,耐旱性中等。抗白粉病、褐斑病。

栽培技术要点

亩施有机肥1.5~3.0立方米;纯氮3.0~4.0公斤,五氧化二磷10.0~15.0公斤。三月中旬至四月上旬播种,播种深度5.0~6.0厘米,播种量15.0~17.5公斤。

适宜地区
适宜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有灌溉条件的中、低位浅山平旱地种植。

美青1号菜心


品种名称美青1号菜心

分类 白菜类-菜薹(菜心)
选育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菜心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株高28~32厘米,叶片卵圆形,长约16厘米、宽约8厘米,叶柄短,薹粗,横径约1.5厘米,菜薹长为18~20厘米。茎叶油绿色,有光泽,味道靖甜。耐热、耐湿,品质好,抗逆性强。极早熟,播种至初收约28天。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为10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广东地区适播期为410月,以直播为主。用种量为300~500克/亩。播种前要施足基肥,播种后用腐熟有机质薄盖畦面,以保湿、防暴雨冲刷。宜选择富含有机质、较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前作为瓜、豆类等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土地种植。畦宽(含沟)150厘米左右、高20~30厘米,栽植行距15厘米、株距12厘米,畦面呈龟背形,四周要挖深沟排水。第一片真叶展开时应及时间苗,长出3~4片真叶时定苗。施肥以基肥为主,第一片真叶展开时追肥,以后根据生长情况每隔3~5天施肥1次;现蕾、开始抽薹时,要供给充足肥水,以保证菜薹发育。菜薹长高至叶的先端并进入初花时为适宜采收期,即采收所谓的齐口花。虫害主要有黄曲条跳甲、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病害有炭疽病、软腐病等。防治要以预防为主, 炭疽病在高温高湿时易发生,可用叶斑净、施保功、多菌灵、托布津等药剂防治;软腐病可用农用链霉素防治。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中青1号花椰菜


品种名称中青1号

分类 甘蓝类-花椰菜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botrytis L.

审(认)定年份1998年

审(认)定情况1998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青花菜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高约75厘米,开展度约70厘米,叶片约16片,叶面蜡粉较多,叶色灰绿。花球浓绿、紧密,花蕾较细,主花球重约0.5千克,春季定植后45~50天即可收获。秋季定植后50~60天收获。抗病毒病和黑腐病。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可达1100千克/亩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华北地区秋季栽培,一般于6月中下旬播种育苗,7月底至8月初定植,9月至10月初收获。

2.播种时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要整高畦搭阴棚育苗,以防雨遮阴。

3.定植时以垄作为好,一般栽在垄的阴面半坡,缓苗后追肥,并劈垄正埂,使植株处在垄脊的正中,随即疏通垄沟,以利排灌。

4.栽植密度约2300株/亩,注意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适宜全国各地春、秋季栽培。

沪青杂1号白菜


品种名称沪青杂1号

分类 白菜类-白菜(小白菜、油菜)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沪农品审(认)蔬菜2003第035号

品种来源青4A/6051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单株重202克,株高18.3厘米,绿叶数13片,最大叶片长17.2厘米、宽10.6厘米,叶柄长6.5厘米、宽5.4厘米、厚0.78厘米,叶脉粗细中等,叶片绿色,叶柄浅绿色。

栽培技术要点

适应于四季栽培,可以育苗移栽,亦可直播。栽培密度可根据不同季节相应调整。

适宜地区
适宜上海市种植。

武芋2号芋头


品种名称武芋2号

分类 薯芋类-芋头
学名Colocasia esculenta (L. ) Schott

选育单位 武汉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多子芋,早中熟品种。适宜半干半湿土壤。叶柄紫黑色,叶片绿色,株高110~160厘米,叶片长55厘米、宽39厘米。子芋卵圆形,整齐。芋肉白色,肉质粉,风味佳,单株产芋约2千克。露地34月播种,8月中旬即可收获,9月中旬完全成熟, 收获可持续至翌年4月。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为3000~40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

1. 长江流域于4月上中旬播种,栽植密度2000~2500株/亩。

2. 播前施入腐熟农家肥2500千克/亩,复合肥30~50千克/亩。

3. 出苗后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忌干旱。

4. 等芋头开始膨大时应及时培土并除去新萌发的芽。

5. 注意防治芋疫病和斜纹夜蛾危害。

适宜地区 全国大部分水源丰富的地区均可栽培。

秦芋32号马铃薯


品种名称秦芋32号

分类 薯芋类-马铃薯
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

审(认)定年份2011年

审(认)定情况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国审薯2011003

选育单位 陕西省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秦芋30号89-1(高原3号文胜4号)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秦芋32号马铃薯属中晚熟鲜食品种,生育期85天左右。株高60厘米左右,植株直立,生长势中等,分枝少,茎叶绿色,花冠白色,开花繁茂,天然结实性差。匍匐茎中等长,块茎圆扁型,表皮光滑、淡黄色,肉黄色,芽眼较浅。区试单株主茎数3.7个、结薯6.6个,平均单薯重72.3克,商品薯率78.4%。

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参加中晚熟西南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块茎亩产1599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5.8%。

2010年生产试验,块茎亩产1443公斤,比对照米拉增产12.5%。

品质分析

块茎淀粉含量11.8%,干物质含量18.5%,还原糖含量0.29%,粗蛋白含量2.10%,维生素C含量14.2毫克/100克鲜薯。

抗性

经室内人工接种鉴定:植株中抗马铃薯X病毒病和Y病毒病,抗晚疫病。区试田间调查感晚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西南山区2月下旬至3月中旬播种,丘陵区可在12月下旬至元月中旬播种。

2. 每亩种植密度4000株左右。

3. 选择排水便利地块种植,播前催芽,施足基肥,适当增施有机肥和钾肥。

4. 生育期间注意防治蚜虫、晚疫病等病虫害,及时除草、中耕和培土。

适宜地区
适宜在湖北宜昌,陕西南部,云南大理、昭通,贵州毕节,四川中南部作为中晚熟鲜食品种种植。

抗青1号黄瓜塑料大棚栽培


名称抗青1号黄瓜塑料大棚栽培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瓜类-黄瓜
适宜品种
抗青1号

栽培技术
1.育苗

1月9日播种,12日小苗进钵,大、小棚、草包三层覆盖,遇特冷天气,电热线补温,苗期加强管理,培育成具有5~6片真叶,苗高23厘米左右,茎粗8毫米,苗龄50天的壮苗。

2.定植后管理

黄瓜根系随植株生长,向纵深发展,分层施足基肥能满足不同生育期对肥料的要求。整个生育期基本不施追肥,基肥每667平方米用量为腐熟鸡粪30担,复肥50千克,速效碳氨7.5千克(或2.5千克尿素),鸡粪开沟深施30厘米左右,复合肥施在15~20厘米处,碳氨或尿素在定植前四天施在表层5厘米处,这样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迟效与速效相结合,保证了生长发育的需要。

多层覆盖,分段管理:早春气温低,为了促进生长发育,采取地膜,中棚膜+草包,大棚膜四层覆盖,定植还苗期不通风或少通风,维持较高的温度,以促进还苗。还苗至拆小棚前,及时播小棚膜,加强光照与通风,促进前期生长,拆小棚后至揭大棚膜前,要求多通风换气,使棚内白天保持25℃左右的气温,不超过30℃,保持黄瓜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一般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进行肩上通风,通风孔由小到大,逐步增加放风强度,为揭膜创造条件。

施用CO2,促进生育:早春低温,很少换气,大棚内CO2不足,影响生长与发育。我们从定植至4月中下旬采取人工手段供给CO2。利用沼气点灯释放CO2,钢瓶CO2和碳氨与硫酸作用产生CO2的办法,在棚内施用气肥,使用时间上午7-9点。使棚内CO2浓度增至800~1000毫克/千克,促进了黄瓜生长,提高了抗性,增加产量,增进品质,平均单株结瓜12~13条,且瓜条匀称。

应用激素,提高坐果:早春气温低,棚内湿度较大,容易化瓜。为了提高早期坐果率,从第一朵雌花开放时,即用100倍保果灵点花,前期花少,隔1~2天点一次,中期花多,每天点花,揭棚膜后不再点花。大棚黄瓜到4月下旬基本碰顶,外界气温已达17℃以上,适当提早播膜有利于生育。但黄瓜长时间处在覆盖条件下,对外界气温变化一时适应不了,容易发生冷害,因此,在揭膜前4~5天,要加强炼苗,在晴天夜间将边膜捞起,逐步由小到大,由单面到双面,直至全部揭掉。经过锻炼的苗,叶色变深,叶片增厚,抗性提高,遇到冷空气也不会发生冷害。

3.收获

大棚黄瓜头瓜着生节位低,生得比较小,如不及时采收,瓜脑会变小,叶片。茎都变细,影响开花与结果。所以,头瓜要早采,一般掌握瓜条色深,刺黑、果脐黄绿色条纹不明显时采摘。

病虫害防治
黄瓜病害主要有前期的枯萎病和中后期的霜霉病。预防枯萎病采取营养土消毒和客土二项措施,同时喷800倍多菌灵,预防霜霉病除了轮作外,从第一片真叶露心后即应喷一次百菌清,浓度1200倍,间隔15天喷一次,结瓜后间隔十天喷一次,浓度增加到1000倍。4月中旬起,间隔7~10天喷一次,浓度提高到800倍,严防下旬感病,揭膜前要喷一次药,当出现中心病株起,立即喷洒64%杀毒矾400~500倍液,严格控制病害的扩散。5月份继续喷二次杀毒矾。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