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帮青菜

2020-07-31

品种名称宽帮青菜

分类 芥菜类-叶芥菜
学名Brassica juncea Coss. var.faliosa Bailey


品种来源四川省万源县地方品种,在该县粮作区已栽培约50余年。

品种描述
科属

十字花科芸薹属

特征特性

株高57~60厘米,开展度72~76厘米。叶椭圆形,绿色,叶面中等皱缩,叶缘不等锯齿状,最大叶长62厘米,叶宽33厘米,叶柄扁平,长6厘米,宽4厘米,厚1.2厘米,横断面扁弧形,中肋宽9厘米。叶柄和中肋鲜重0.105千克,单株鲜重1.4千克。该品种耐肥,耐寒。芥辣味淡,质地较柔嫩,主作鲜食。在万源县9月上、中旬播种,次年2月中、下旬收获。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4500~50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1. 露地栽培。叶用芥菜多进行露地栽培,南北方均以秋播为主,尤其是作为加工而生产的叶芥。由于叶芥的耐热及耐寒力均不如大白菜,各地叶芥的秋播播种期可比大白菜晚。长江流域早播可在9月上旬,晚播可到9月下旬,收获期在当年12月前后,可延至10月播种,一般要翌年2至4月收获。以幼苗采收供食的叶芥,在温暖地区如广东可周年播种。北方地区秋播一般8月上旬播种,10月份收获。

2. 保护地栽培。南方保护地栽培一般是简易的保护设施,如中棚、小棚等。北方冬季只能在温室内种植,目前主要种植结球芥,一般9至11月播种,11月至翌年2月收获。如果准备2月上旬春节前收获,可于10月至11月上旬播种。

3. 播种及育苗。叶用芥菜多行育苗移栽,尤其生长期较长、用于腌制的蔬菜。但以幼苗供食以小株采收的品种常常直播。育苗可采用苗畦育苗的方式,也可用128孔穴盘精量育苗。精细播种,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0~30克,畦苗每平方米播种量约0.5克左右。苗龄20~30天。小苗采收直接播种用种量为每667平方米500克左右。

4. 整地、施肥、做畦。与大作物黄瓜、番茄等相比,叶用芥菜需肥量要少得多,而且吸肥力、耐盐性较强,可以安排大作物后茬种植,可以少施肥,并可消除保护地土壤中的一些盐分。

根据土壤情况,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左右、复合肥50千克,充分与土壤混合,做成1.3米宽的高畦或平畦,即可进行播种或定植。

5. 定植。品种、种植季节、种植方式等不同,定植密度应有差异,一般早熟种、植株开展度较小者行距33~40厘米,株距25~33厘米。中、晚熟种开展度较大者行距40~46厘米,株距25~33厘米。北方结球芥温室栽培大叶收获株行距25~33厘米。

6. 田间管理。小株收获直播者,生长期30~40天,出苗后应及时间苗、除草。生长期内可追肥1~2次。育苗移栽者,定植后应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内可追肥3~4次,每次施用尿素10~15千克。用于加工的叶用芥菜,应加强田间管理,收获前15天应停止浇水施肥。

营养与食用

叶用芥菜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C和铁的含量较高。叶用芥菜可以生食凉拌,因含有辛辣物质,食用时有芥末般的感觉。还可以炒食、做汤等,加工菜可做成盐渍菜、腌制菜、泡菜和酸菜等。

编辑推荐

凤尾青菜


品种名称凤尾青菜

分类 芥菜类-叶芥菜
学名Brassica juncea Coss. var.faliosa Bailey

品种来源四川省自贡市地方品种,在该市九洪乡等地已栽培40余年。

品种描述
科属

十字花科芸薹属

特征特性

株高63~68厘米,开展度84~89厘米。叶长披针形,深绿色,叶面平滑,全缘,最大叶长86厘米,宽14厘米,叶柄长10厘米,横断面近圆形。单株重1500克。叶片柔嫩,芥辣味较浓,以加工为主,亦可鲜食。在自贡市9月上旬播种,次年2月中旬收获。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5000千克左右。

抗性

该品种耐肥,耐寒,耐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露地栽培。叶用芥菜多进行露地栽培,南北方均以秋播为主,尤其是作为加工而生产的叶芥。由于叶芥的耐热及耐寒力均不如大白菜,各地叶芥的秋播播种期可比大白菜晚。长江流域早播可在9月上旬,晚播可到9月下旬,收获期在当年12月前后,可延至10月播种,一般要翌年2至4月收获。以幼苗采收供食的叶芥,在温暖地区如广东可周年播种。北方地区秋播一般8月上旬播种,10月份收获。

2. 保护地栽培。南方保护地栽培一般是简易的保护设施,如中棚、小棚等。北方冬季只能在温室内种植,目前主要种植结球芥,一般9至11月播种,11月至翌年2月收获。如果准备2月上旬春节前收获,可于10月至11月上旬播种。

3. 播种及育苗。叶用芥菜多行育苗移栽,尤其生长期较长、用于腌制的蔬菜。但以幼苗供食以小株采收的品种常常直播。育苗可采用苗畦育苗的方式,也可用128孔穴盘精量育苗。精细播种,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0~30克,畦苗每平方米播种量约0.5克左右。苗龄20~30天。小苗采收直接播种用种量为每667平方米500克左右。

4. 整地、施肥、做畦。与大作物黄瓜、番茄等相比,叶用芥菜需肥量要少得多,而且吸肥力、耐盐性较强,可以安排大作物后茬种植,可以少施肥,并可消除保护地土壤中的一些盐分。

根据土壤情况,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左右、复合肥50千克,充分与土壤混合,做成1.3米宽的高畦或平畦,即可进行播种或定植。

5. 定植。品种、种植季节、种植方式等不同,定植密度应有差异,一般早熟种、植株开展度较小者行距33~40厘米,株距25~33厘米。中、晚熟种开展度较大者行距40~46厘米,株距25~33厘米。北方结球芥温室栽培大叶收获株行距25~33厘米。

6. 田间管理。小株收获直播者,生长期30~40天,出苗后应及时间苗、除草。生长期内可追肥1~2次。育苗移栽者,定植后应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内可追肥3~4次,每次施用尿素10~15千克。用于加工的叶用芥菜,应加强田间管理,收获前15天应停止浇水施肥。

营养与食用

叶用芥菜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C和铁的含量较高。叶用芥菜可以生食凉拌,因含有辛辣物质,食用时有芥末般的感觉。还可以炒食、做汤等,加工菜可做成盐渍菜、腌制菜、泡菜和酸菜等。

黄叶香青菜


品种名称黄叶香青菜

分类 白菜类-白菜(小白菜、油菜)
选育单位 苏州市蔬菜种子公司、苏州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苏州市蔬菜种子公司、苏州市蔬菜研究所从地方优良品种中经多年提纯复壮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半开张,株型较松散,株高18厘米,开展度50厘米。每株有14片叶,最大叶长25厘米、宽16厘米。叶长椭圆形,黄绿色,全缘,叶缘呈浅纹皱褶,但不明显,叶面皱,呈波状突起。叶柄白绿色,柄长4~5厘米、宽2.2厘米、厚0.3厘米,呈扁平状。单株重350克左右。种株高90~95厘米,种子红褐色,千粒重1.6克。属中熟偏晚,对土壤条件要求甚苛,忌连作。秋播生长期随播期推迟而延长,一般在70~140天。较耐寒,不耐湿,冬性强,不易抽薹。以熟食为主,香味浓郁,味美可口,风味独特。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大青菜25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在苏州地区一般8月下旬至10月中旬陆续播种育苗,用种量500~1000克/亩,苗龄30~45天,定植行距30~35厘米、株距30~35厘米,11月上旬至翌年4月初陆续采收。也可进行撒播(直播),从苗期起逐步进行间拔,分批上市,产量1750~2500千克/亩。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抱鸡婆青菜


品种名称抱鸡婆青菜

分类 芥菜类-叶芥菜
学名Brassica juncea Coss. var.faliosa Bailey


品种来源四川省垫江县地方品种,在该县粮作区已栽培40余年。

品种描述
科属

十字花科芸薹属

特征特性

株高28~32厘米,开展度64~68厘米。叶椭圆形,浅绿色,叶面较平滑,叶缘细锯齿。最大叶长40厘米,叶宽27厘米,叶柄长3厘米,宽5厘米,厚1.1厘米,横断面扁弧形,中肋宽15厘米,叶柄和中肋合抱,心叶外露,合抱体极紧实,扁圆形,纵长19厘米,横径23厘米。单株鲜重1.2~1.5千克。该品种芥辣味淡,质地嫩脆,熟食略带甜味,品质好,主作鲜食和泡菜。在垫江县9月上、中旬播种,次年2月中、下旬收获。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4500~50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1. 露地栽培。叶用芥菜多进行露地栽培,南北方均以秋播为主,尤其是作为加工而生产的叶芥。由于叶芥的耐热及耐寒力均不如大白菜,各地叶芥的秋播播种期可比大白菜晚。长江流域早播可在9月上旬,晚播可到9月下旬,收获期在当年12月前后,可延至10月播种,一般要翌年2至4月收获。以幼苗采收供食的叶芥,在温暖地区如广东可周年播种。北方地区秋播一般8月上旬播种,10月份收获。

2. 保护地栽培。南方保护地栽培一般是简易的保护设施,如中棚、小棚等。北方冬季只能在温室内种植,目前主要种植结球芥,一般9至11月播种,11月至翌年2月收获。如果准备2月上旬春节前收获,可于10月至11月上旬播种。

3. 播种及育苗。叶用芥菜多行育苗移栽,尤其生长期较长、用于腌制的蔬菜。但以幼苗供食以小株采收的品种常常直播。育苗可采用苗畦育苗的方式,也可用128孔穴盘精量育苗。精细播种,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0~30克,畦苗每平方米播种量约0.5克左右。苗龄20~30天。小苗采收直接播种用种量为每667平方米500克左右。

4. 整地、施肥、做畦。与大作物黄瓜、番茄等相比,叶用芥菜需肥量要少得多,而且吸肥力、耐盐性较强,可以安排大作物后茬种植,可以少施肥,并可消除保护地土壤中的一些盐分。

根据土壤情况,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左右、复合肥50千克,充分与土壤混合,做成1.3米宽的高畦或平畦,即可进行播种或定植。

5. 定植。品种、种植季节、种植方式等不同,定植密度应有差异,一般早熟种、植株开展度较小者行距33~40厘米,株距25~33厘米。中、晚熟种开展度较大者行距40~46厘米,株距25~33厘米。北方结球芥温室栽培大叶收获株行距25~33厘米。

6. 田间管理。小株收获直播者,生长期30~40天,出苗后应及时间苗、除草。生长期内可追肥1~2次。育苗移栽者,定植后应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内可追肥3~4次,每次施用尿素10~15千克。用于加工的叶用芥菜,应加强田间管理,收获前15天应停止浇水施肥。

营养与食用

叶用芥菜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C和铁的含量较高。叶用芥菜可以生食凉拌,因含有辛辣物质,食用时有芥末般的感觉。还可以炒食、做汤等,加工菜可做成盐渍菜、腌制菜、泡菜和酸菜等。

绿星青菜


品种名称绿星青菜

分类 白菜类-白菜(小白菜、油菜)
审(认)定年份2002年

审(认)定情况200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南京市绿领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南京市绿领种苗有限公司育成的不结球白菜一代杂种,父母本是利用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经多代自交选育的高代自交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直立,基部大,束腰紧,株高30厘米左右,叶片绿色、广卵圆形,叶柄宽、扁、厚略凹,绿白色,质嫩,味浓,纤维少,商品性好。抗病,耐寒,耐热,适应性强。可作越冬和夏秋季补缺栽培。

产量表现

作秋冬菜栽培产量在4000千克/亩以上。越冬栽培产量要3000千克/亩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 作菜秧可全年栽培。

2. 抗热,生长快,可作伏菜和大菜栽培补缺。

3. 丰产性好,耐寒,可越冬栽培,用种量150克/亩。

适宜地区
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白花青菜


品种名称白花青菜

分类 芥菜类-叶芥菜
学名Brassica juncea Coss. var.faliosa Bailey

品种来源四川省泸州市地方品种,在该市泸县华阳乡已栽培多年,为零星分布。

品种描述
科属

十字花科芸薹属

特征特性

株高51厘米,开展度65厘米,株型较紧凑。叶椭圆形,浅绿色,略显白色,叶面中等皱缩,无刺毛,被蜡粉,叶缘波状,最大叶长54厘米,宽21厘米。叶柄肥厚,长23厘米,侧边钝圆,横断面半圆形。花瓣乳白色。单株鲜重2.0千克左右。该品种耐肥,耐寒,叶柄和叶片柔嫩多汁,芥辣味淡,主作鲜食,亦可加工腌渍,或作饲料。在泸县9月上、中旬播种,次年2月中旬至3月上、中旬分次擗叶采收.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6000千克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 露地栽培。叶用芥菜多进行露地栽培,南北方均以秋播为主,尤其是作为加工而生产的叶芥。由于叶芥的耐热及耐寒力均不如大白菜,各地叶芥的秋播播种期可比大白菜晚。长江流域早播可在9月上旬,晚播可到9月下旬,收获期在当年12月前后,可延至10月播种,一般要翌年2至4月收获。以幼苗采收供食的叶芥,在温暖地区如广东可周年播种。北方地区秋播一般8月上旬播种,10月份收获。

2. 保护地栽培。南方保护地栽培一般是简易的保护设施,如中棚、小棚等。北方冬季只能在温室内种植,目前主要种植结球芥,一般9至11月播种,11月至翌年2月收获。如果准备2月上旬春节前收获,可于10月至11月上旬播种。

3. 播种及育苗。叶用芥菜多行育苗移栽,尤其生长期较长、用于腌制的蔬菜。但以幼苗供食以小株采收的品种常常直播。育苗可采用苗畦育苗的方式,也可用128孔穴盘精量育苗。精细播种,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0~30克,畦苗每平方米播种量约0.5克左右。苗龄20~30天。小苗采收直接播种用种量为每667平方米500克左右。

4. 整地、施肥、做畦。与大作物黄瓜、番茄等相比,叶用芥菜需肥量要少得多,而且吸肥力、耐盐性较强,可以安排大作物后茬种植,可以少施肥,并可消除保护地土壤中的一些盐分。

根据土壤情况,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左右、复合肥50千克,充分与土壤混合,做成1.3米宽的高畦或平畦,即可进行播种或定植。

5. 定植。品种、种植季节、种植方式等不同,定植密度应有差异,一般早熟种、植株开展度较小者行距33~40厘米,株距25~33厘米。中、晚熟种开展度较大者行距40~46厘米,株距25~33厘米。北方结球芥温室栽培大叶收获株行距25~33厘米。

6. 田间管理。小株收获直播者,生长期30~40天,出苗后应及时间苗、除草。生长期内可追肥1~2次。育苗移栽者,定植后应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内可追肥3~4次,每次施用尿素10~15千克。用于加工的叶用芥菜,应加强田间管理,收获前15天应停止浇水施肥。

营养与食用

叶用芥菜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C和铁的含量较高。叶用芥菜可以生食凉拌,因含有辛辣物质,食用时有芥末般的感觉。还可以炒食、做汤等,加工菜可做成盐渍菜、腌制菜、泡菜和酸菜等。

黑叶香青菜


品种名称黑叶香青菜

分类 白菜类-白菜(小白菜、油菜)
选育单位 苏州市蔬菜种子公司、苏州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苏州市蔬菜种子公司、苏州市蔬菜研究所从地方优良品种中经多年提纯复壮选育而成的不结球白菜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黑叶香青菜植株半直立,株型松散,株高30~35厘米,开展度35~50厘米。叶片椭圆形,每株有14片叶,最大叶长28~30厘米、宽14~15厘米,深绿色,有光泽,全缘略有浅缺刻,叶面凹凸状,皱褶不平,叶片中肋长18厘米、宽5厘米、厚0.5厘米,叶脉白色,明显较粗,脉纹较稀;叶柄绿白色,较短而扁平,柄长4~5厘米、宽5~6厘米、厚0.6厘米。单株重350~400克,种子千粒重1.4克。耐寒,冬性强,不易抽薹,不耐旱、不耐涝,适宜冷凉的气候条件,抗病毒病能力较强。供炒食,味香浓,纤维稍多,口感好。

产量表现

一般每亩产大青菜26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1. 前茬为非十字花科类作物。土壤以砂壤土为宜。灌水条件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要求。

2. 培育壮苗。8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均可播种。黑叶香青菜适宜冬季栽培,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公斤。采用撒播或条播,撒播每亩用种量2公斤,播后盖细土0.5~1厘米厚,耧平压实。播种后覆盖遮阳网,出苗前晴天早晚各浇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直至出苗。出苗后及时除去覆盖物。在幼苗生长期间苗1~2次,每次间苗后浇水1次。

3. 田间管理

(1) 定植。每亩大田施腐熟有机肥4000千克、复合肥20千克。整地做高15厘米、宽120~150厘米的畦。早秋播种后30天左右、晚秋和冬季播种40天左右就可定植。定植行距30厘米、株距30厘米,每亩种植4000~5000株。

(2) 定植后管理。移栽后及时浇足水。早秋茬视天气情况适当补水,秋冬茬在植株移栽成活后尽量少浇水,春茬由于雨水较多,要严格控水。一般情况下,在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应及时清沟排水。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生长前期原则上不施速效肥料,中后期视生长情况追施叶面肥和速效磷钾复合肥等。12月至翌年4月初分期分批收获。

4. 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公害防治原则。

(1) 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土壤暴晒,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以降低田间病虫害基数。

(2) 物理防治:采用银灰色防虫网避蚜虫,用黑光灯诱杀蚜虫。

(3) 化学防治:采用高效、低毒、安全的化学农药。黑叶香青菜在整个生长期主要病虫害是病毒病、蚜虫和菜青虫等。病毒病在成株期可用20%病毒净600倍液喷2次,蚜虫可用捕快1500倍液喷雾,菜青虫等其他害虫可用苏阿维1000倍液喷雾防治。

适宜地区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

矮生宽地豆


品种名称矮生宽地豆

分类 豆荚类-菜豆
选育单位 北京市特种蔬菜种苗公司
品种来源北京市特种蔬菜种苗公司育成的菜豆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限生长型,矮生,可免去支架。茎直立,主枝长到40厘米高时开花封顶。在主枝叶腋间发生多个侧枝,侧枝长到主枝高时也开花封顶,成熟期较集中。豆荚扁长,宽2~2.5厘米,长18~20厘米。肉厚,纤维少,炒食易熟,口感好。喜温,不耐热、不抗寒,对土质要求不严格。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春、秋两季露地种植,以春露地栽培为主(早春地温上升到12℃时应及时播种)。生长温度10~25℃,适宜温度20℃。播种多采用穴播,每穴3~4粒种子,用种量10~20千克/亩,栽植行距35、株距20。开花前一般浇2次水,齐苗1次,侧枝出现1次,中耕2~3次。结荚时勤浇水,追肥1~2次。及时采收(豆荚长到18厘米左右长、未鼓荚时收获)。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浓绿宽叶韭菜大棚高效栽培


名称浓绿宽叶韭菜大棚高效栽培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葱蒜类-韭菜
适宜品种
浓绿宽叶

栽培技术
1.育苗

利用沪产GP-C622A型装配式热镀锌薄壁钢管大棚,采取电热温床育苗。1月20日前后播种,营养土及床土相对含水量80%,棚内气温20~25℃,10厘米土温25℃左右。每大棚(180平方米),播种量600克。大棚分3畦,前茬休闲2个月,翻倒晒白3次,每667平方米施腐热有机肥1500千克,草木灰1200千克,整细,粗平整后,盖上营养土2厘米,用木板刮平。引进的日本种子已用福美联粉衣处理剂处理。条直播,每畦6行,每大棚18行。播后用手略拌土,盖营养土1厘米,覆上地膜。加盖小环棚,寒冷季节,夜间再盏草帘,以防寒冻。播种后16天齐苗,揭去地膜,每大棚补水100千克,以后适当补水,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80%。壮苗标准为:株高25厘米,4叶1心至5叶1心,鳞茎0.6厘米,假茎0.3厘米,伴有小分蘖,无病虫害。苗龄15天。

2.定植

选择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保水力强的土壤,深翻晒白3次。每667平方米施腐熟鸡粪1200千克,氧化钾2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150千克。结合翻地充分混和。每大棚分2畦,畦宽连沟3米。沟宽30厘米,深25厘米,畦长30米,并要三沟配套。畦面用黑色地膜覆盖,四边埋入土中,膜面绷紧铺平。棚内土温、气温在15℃以上。定植时间5月中旬,外界气温已在30℃左右,大棚不需扣膜。每畦栽7行,株行距30厘米35厘米,双株定植。每棚2畦共14行。3个大棚合667平方米,每667平方米4200穴。定植时用打洞器或移栽刀挖定植穴,穴内浇水适量。栽后用土壅根,密封地膜定植口。

3.定植后管理

韭菜高产需要有充分的肥力,较高的土壤水分,适宜的温度。定植后15天,追施活棵肥。每667平方米6千克尿素、3千克氯化钾,加水2000千克喷施,间隔15天,重复1次,以后保持土壤充足的水分,促使旺盛生长。7月底韭菜每穴有15~18根,株高35厘米,最大叶宽0.8~1厘米,即可采收。头刀韭每667平方米产量800~1000千克。在肥水充足情况下,生长迅速。一般40天采收1次。高温季节采收间隔期30天左右。每采收1次,每667平方米施氯化钾12千克,尿素30千克,加水2000千克喷施。天旱时补喷水分,保持田间湿润,切忌漫灌。高温季节顶覆盖遮阳网,10月底大棚扣膜。大棚膜分顶膜与裙膜不粘连,以便开口换气。顶膜边缘装卷膜器,以便通风或闭棚。严寒季节棚内加小环棚保温。收割3~4刀后,揭去地膜,中耕松土。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150千克,混土晒白后,重新盖上地膜。二年生以上的韭菜,每年春压土一次,厚2厘米。3~4年,挖除韭菜根,更新换茬。

4.收获

本品种收割标准是鳞茎充分膨大,直径1~1.2厘米叶部生长茂盛,株高40厘米以上,最大叶宽1厘米,叶色浓绿,叶片挺直,单株直立性强,清秀鲜嫩。一次每667平方米产量1000千克。收割中注意养根,当鳞茎恢复到充分膨大时才能收割。第二年起,1-5月收割3刀,9-12月收割3~4刀,6-8月养根,年收割6~7刀。韭菜一般在早晨或傍晚收割为好,叶片挺直。收割整理后,立即进入冷库,保持5℃恒温。出口外销韭菜采用集装箱装运。10天内韭菜不失水,不萎软。韭菜的老叶、病叶,应及时带出田间,远离生产区集中堆放。并用杀菌剂杀虫剂喷洒。

病虫害防治
韭菜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疫病;虫害有韭蛆、潜蝇、葱蓟马等。采取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苗期重视通风降温,发病期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害虫,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或90%万灵粉剂2000倍液,喷雾并浇根。苗期用药2~3次。大棚扣膜后,发病期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棚内湿度大时,用烟熏剂防治。4-10月间害虫盛发期,用敌百虫、乐果、万灵等防治,用药浓度与方法,与苗期相同。农药使用要交替进行。

小青菜新品种-绿翠


栽培技术
1. 茬口安排
小青菜一年四季均可栽培,现以长江流域为例。春季栽培,1月5日左右在温室内育苗,2月15日左右移栽到拱棚,3月20日左右收获上市;3月1日左右育苗,4月1日左右移栽,5月10日左右收获上市。夏季栽培,一般在4月中下旬一8月上旬播种,5月中旬~9月下旬收获。秋季栽培,一般在8月下旬~9月下旬育苗,9月上旬~11月上旬定植,9月下旬~翌年1月上旬收获。冬季栽培,10月1日左右拱棚内育苗,10月20日左右移栽,12月10日左右收获上市。
2. 整地施肥
宜选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阳光充足、排灌条件较好的沙壤土栽培,前茬避开十字花科作物。整地前先清洁田园,翻耕晒垡,耙细整地,筑畦宽1.5~2米。整平畦面,以防浇水不均匀。定植前,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2500千克、复合肥25~30千克。
3. 播种
夏季一般采用直播方式,播前浇足底水,播种要疏密适当,播种后覆盖遮阳网保湿。秋冬季适合小青菜生长,在地少而劳力又相对集中的地方,多采用育苗移植,一般667平方米用种量为100~150克,苗期20~30天。
4. 苗期管理
出苗后及时揭除遮阳网,去除过密或徒长苗,控制密度。间苗宜早不宜迟,一般间苗2次。待长出1~2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间去病虫害苗或细弱苗,结合间苗适时补水保持苗床适度墒情。
5. 定植
定植前1天,苗床浇足水。定植株行距20厘米或25厘米见方,每667平方米栽10000~12000株。栽植深度一般与土坨相平为宜。早春与冬季栽植可深些,有利于防寒;沙壤土可稍深栽,粘重土须浅栽。定植后视植株生长情况,适量多次追施速效氮肥。
6. 肥水管理
定植后应浇1次透水,及时扶苗以防土埋住生长点,造成心叶腐烂。根据气温和土壤温度在早晚适当补水,保证幼苗定植后迅速成活。根据秧苗长势适量追肥,一般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整个生长期水分管理以见干见湿为宜,防止水分过多造成涝害,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
7. 采收
小青菜长至5叶1心时,可进行第1次毛菜采收;小青菜单株重12~15克时,进行第2次小棵菜的采收;待植株封行,单株重达40~50克时即可根据市场行情进行采收,也可作大棵菜采收。
病虫害防治
以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与非十字花科作物实行1~2年的轮作,加强栽培管理,科学施肥,搞好田园清洁。
蚜虫可用吡虫啉、蚜虱净防治,菜螟可用卡死克、乐斯本防治,小菜蛾可用虫螨光、锐劲特防治。病害主要有软腐病和霜霉病,霜霉病可用杜邦克露、百菌清防治,软腐病可用农用链霉素、敌克松、根腐灵防治。同时,结合银灰膜防治蚜虫,黄板防治白粉虱。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