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叶香青菜

2020-05-26

品种名称黑叶香青菜

分类 白菜类-白菜(小白菜、油菜)
选育单位 苏州市蔬菜种子公司、苏州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苏州市蔬菜种子公司、苏州市蔬菜研究所从地方优良品种中经多年提纯复壮选育而成的不结球白菜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黑叶香青菜植株半直立,株型松散,株高30~35厘米,开展度35~50厘米。叶片椭圆形,每株有14片叶,最大叶长28~30厘米、宽14~15厘米,深绿色,有光泽,全缘略有浅缺刻,叶面凹凸状,皱褶不平,叶片中肋长18厘米、宽5厘米、厚0.5厘米,叶脉白色,明显较粗,脉纹较稀;叶柄绿白色,较短而扁平,柄长4~5厘米、宽5~6厘米、厚0.6厘米。单株重350~400克,种子千粒重1.4克。耐寒,冬性强,不易抽薹,不耐旱、不耐涝,适宜冷凉的气候条件,抗病毒病能力较强。供炒食,味香浓,纤维稍多,口感好。

产量表现

一般每亩产大青菜26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1. 前茬为非十字花科类作物。土壤以砂壤土为宜。灌水条件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要求。

2. 培育壮苗。8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均可播种。黑叶香青菜适宜冬季栽培,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公斤。采用撒播或条播,撒播每亩用种量2公斤,播后盖细土0.5~1厘米厚,耧平压实。播种后覆盖遮阳网,出苗前晴天早晚各浇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直至出苗。出苗后及时除去覆盖物。在幼苗生长期间苗1~2次,每次间苗后浇水1次。

3. 田间管理

(1) 定植。每亩大田施腐熟有机肥4000千克、复合肥20千克。整地做高15厘米、宽120~150厘米的畦。早秋播种后30天左右、晚秋和冬季播种40天左右就可定植。定植行距30厘米、株距30厘米,每亩种植4000~5000株。

(2) 定植后管理。移栽后及时浇足水。早秋茬视天气情况适当补水,秋冬茬在植株移栽成活后尽量少浇水,春茬由于雨水较多,要严格控水。一般情况下,在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应及时清沟排水。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生长前期原则上不施速效肥料,中后期视生长情况追施叶面肥和速效磷钾复合肥等。12月至翌年4月初分期分批收获。

4. 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公害防治原则。

(1) 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土壤暴晒,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以降低田间病虫害基数。

(2) 物理防治:采用银灰色防虫网避蚜虫,用黑光灯诱杀蚜虫。

(3) 化学防治:采用高效、低毒、安全的化学农药。黑叶香青菜在整个生长期主要病虫害是病毒病、蚜虫和菜青虫等。病毒病在成株期可用20%病毒净600倍液喷2次,蚜虫可用捕快1500倍液喷雾,菜青虫等其他害虫可用苏阿维1000倍液喷雾防治。

适宜地区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

编辑推荐

黑香毛豆


品种名称黑香毛豆

分类 豆荚类-毛豆(菜用大豆)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竺庆如和宁波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竺庆如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菜用大豆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黑香毛豆属有限结荚习性。株高65厘米左右,主茎节数12~13节,分枝3~4个,叶片椭圆形,植株上部复叶有5张小叶。紫花,棕毛。单株结荚数约35个,二、三粒荚约80%。荚长5.5厘米,荚宽1.3厘米,百荚鲜重约300克,鲜豆百粒重70~75克。老熟时豆荚黑色,干豆百粒重约40克,黑皮黄仁。黑香毛豆种籽粒食味甜软,适合鲜销和加工。

产量表现:经宁波市品比试验,鲜荚平均亩产775公斤,比台湾75增产14.4%,生产试验,鲜荚平均亩产735公斤,比台湾75增产13.3%。在宁波、绍兴、舟山等地种植,鲜荚一般亩产700~8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生育期(出苗-采收鲜荚)92天,比台湾75迟熟7天,属迟熟品种。适宜春、夏季种植,但春播不宜过早,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并注意菌核病的防治。夏季种植宜在6月上旬至7月初播种。

适宜地区 黑香毛豆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青菜


植物名称青菜

学名Brassica chinensls

异名 油菜、小油菜
所 属 科十字花科

所 属 属芸苔属

分布
原产于我国。北京习见栽培,通称小油菜或油菜。北京栽培的可能自江、浙一带引入,春、夏、秋季皆可栽培,作蔬菜,主食其基生叶和叶柄。本种品质脆嫩,抗寒性强,易贮藏和运输。北京春季露地栽培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5月下旬至6月即可收获,生育期约60天。

描述
一、二年生草本。株高30~75厘米,无毛,全株微被白粉。基生叶倒卵形,长20~30厘米,深绿色,有光泽,先端圆形,基部渐狭成宽柄,全缘或有不明显的圆齿或波状齿;叶柄长10厘米,宽而扁,肥厚,浅绿色或近白色;茎生叶宽卵形或披针形,长3~7厘米,宽1~3.5厘米,基部抱茎,宽展,两侧有垂耳。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黄色,直径1.3~1.5厘米。萼片黄绿色,长圆状披针形,长4毫米。花瓣倒卵形,长8~10毫米,具短爪。长角果,线形,长2~6厘米;喙细,长8~12毫米。种子球形,直径1~1.5毫米,紫褐色,子叶对折。花、果期5~6月

凤尾青菜


品种名称凤尾青菜

分类 芥菜类-叶芥菜
学名Brassica juncea Coss. var.faliosa Bailey

品种来源四川省自贡市地方品种,在该市九洪乡等地已栽培40余年。

品种描述
科属

十字花科芸薹属

特征特性

株高63~68厘米,开展度84~89厘米。叶长披针形,深绿色,叶面平滑,全缘,最大叶长86厘米,宽14厘米,叶柄长10厘米,横断面近圆形。单株重1500克。叶片柔嫩,芥辣味较浓,以加工为主,亦可鲜食。在自贡市9月上旬播种,次年2月中旬收获。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5000千克左右。

抗性

该品种耐肥,耐寒,耐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露地栽培。叶用芥菜多进行露地栽培,南北方均以秋播为主,尤其是作为加工而生产的叶芥。由于叶芥的耐热及耐寒力均不如大白菜,各地叶芥的秋播播种期可比大白菜晚。长江流域早播可在9月上旬,晚播可到9月下旬,收获期在当年12月前后,可延至10月播种,一般要翌年2至4月收获。以幼苗采收供食的叶芥,在温暖地区如广东可周年播种。北方地区秋播一般8月上旬播种,10月份收获。

2. 保护地栽培。南方保护地栽培一般是简易的保护设施,如中棚、小棚等。北方冬季只能在温室内种植,目前主要种植结球芥,一般9至11月播种,11月至翌年2月收获。如果准备2月上旬春节前收获,可于10月至11月上旬播种。

3. 播种及育苗。叶用芥菜多行育苗移栽,尤其生长期较长、用于腌制的蔬菜。但以幼苗供食以小株采收的品种常常直播。育苗可采用苗畦育苗的方式,也可用128孔穴盘精量育苗。精细播种,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0~30克,畦苗每平方米播种量约0.5克左右。苗龄20~30天。小苗采收直接播种用种量为每667平方米500克左右。

4. 整地、施肥、做畦。与大作物黄瓜、番茄等相比,叶用芥菜需肥量要少得多,而且吸肥力、耐盐性较强,可以安排大作物后茬种植,可以少施肥,并可消除保护地土壤中的一些盐分。

根据土壤情况,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左右、复合肥50千克,充分与土壤混合,做成1.3米宽的高畦或平畦,即可进行播种或定植。

5. 定植。品种、种植季节、种植方式等不同,定植密度应有差异,一般早熟种、植株开展度较小者行距33~40厘米,株距25~33厘米。中、晚熟种开展度较大者行距40~46厘米,株距25~33厘米。北方结球芥温室栽培大叶收获株行距25~33厘米。

6. 田间管理。小株收获直播者,生长期30~40天,出苗后应及时间苗、除草。生长期内可追肥1~2次。育苗移栽者,定植后应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内可追肥3~4次,每次施用尿素10~15千克。用于加工的叶用芥菜,应加强田间管理,收获前15天应停止浇水施肥。

营养与食用

叶用芥菜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C和铁的含量较高。叶用芥菜可以生食凉拌,因含有辛辣物质,食用时有芥末般的感觉。还可以炒食、做汤等,加工菜可做成盐渍菜、腌制菜、泡菜和酸菜等。

抱鸡婆青菜


品种名称抱鸡婆青菜

分类 芥菜类-叶芥菜
学名Brassica juncea Coss. var.faliosa Bailey


品种来源四川省垫江县地方品种,在该县粮作区已栽培40余年。

品种描述
科属

十字花科芸薹属

特征特性

株高28~32厘米,开展度64~68厘米。叶椭圆形,浅绿色,叶面较平滑,叶缘细锯齿。最大叶长40厘米,叶宽27厘米,叶柄长3厘米,宽5厘米,厚1.1厘米,横断面扁弧形,中肋宽15厘米,叶柄和中肋合抱,心叶外露,合抱体极紧实,扁圆形,纵长19厘米,横径23厘米。单株鲜重1.2~1.5千克。该品种芥辣味淡,质地嫩脆,熟食略带甜味,品质好,主作鲜食和泡菜。在垫江县9月上、中旬播种,次年2月中、下旬收获。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4500~50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1. 露地栽培。叶用芥菜多进行露地栽培,南北方均以秋播为主,尤其是作为加工而生产的叶芥。由于叶芥的耐热及耐寒力均不如大白菜,各地叶芥的秋播播种期可比大白菜晚。长江流域早播可在9月上旬,晚播可到9月下旬,收获期在当年12月前后,可延至10月播种,一般要翌年2至4月收获。以幼苗采收供食的叶芥,在温暖地区如广东可周年播种。北方地区秋播一般8月上旬播种,10月份收获。

2. 保护地栽培。南方保护地栽培一般是简易的保护设施,如中棚、小棚等。北方冬季只能在温室内种植,目前主要种植结球芥,一般9至11月播种,11月至翌年2月收获。如果准备2月上旬春节前收获,可于10月至11月上旬播种。

3. 播种及育苗。叶用芥菜多行育苗移栽,尤其生长期较长、用于腌制的蔬菜。但以幼苗供食以小株采收的品种常常直播。育苗可采用苗畦育苗的方式,也可用128孔穴盘精量育苗。精细播种,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0~30克,畦苗每平方米播种量约0.5克左右。苗龄20~30天。小苗采收直接播种用种量为每667平方米500克左右。

4. 整地、施肥、做畦。与大作物黄瓜、番茄等相比,叶用芥菜需肥量要少得多,而且吸肥力、耐盐性较强,可以安排大作物后茬种植,可以少施肥,并可消除保护地土壤中的一些盐分。

根据土壤情况,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左右、复合肥50千克,充分与土壤混合,做成1.3米宽的高畦或平畦,即可进行播种或定植。

5. 定植。品种、种植季节、种植方式等不同,定植密度应有差异,一般早熟种、植株开展度较小者行距33~40厘米,株距25~33厘米。中、晚熟种开展度较大者行距40~46厘米,株距25~33厘米。北方结球芥温室栽培大叶收获株行距25~33厘米。

6. 田间管理。小株收获直播者,生长期30~40天,出苗后应及时间苗、除草。生长期内可追肥1~2次。育苗移栽者,定植后应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内可追肥3~4次,每次施用尿素10~15千克。用于加工的叶用芥菜,应加强田间管理,收获前15天应停止浇水施肥。

营养与食用

叶用芥菜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C和铁的含量较高。叶用芥菜可以生食凉拌,因含有辛辣物质,食用时有芥末般的感觉。还可以炒食、做汤等,加工菜可做成盐渍菜、腌制菜、泡菜和酸菜等。

黑叶春不老萝卜栽培技术要点


 1、整地、施基肥深耕,并打碎耙细,施足基肥。—般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粪肥35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草木灰50千克,耕入土中。2、播种①播种期:8月下旬至10月中旬。②播种量:0.25千克/亩。③播种密度:行距40-50厘米,株距35厘米。4500窝/亩左右。④播种技术:播种时先浇粪水,再播种,播后覆土或康壳约2厘米厚,不宜过厚,保持土壤湿润、疏松。3、田间管理①间苗:及时间苗(即匀苗),一般植株1-2片叶时,进行第一次匀苗;3-4片叶时,第二次匀苗;5—6片叶时定苗,每窝留1株。②浇水:理好排水沟。9月中旬以前容易干旱,注意保持土壤湿润;9月中旬以后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③追肥:当萝卜根长至0.15㎏时,根据情况追肥。追肥时注意不要浇在叶子和萝卜上,要施在它的旁边。4、病虫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和青虫,用甲维盐防治。病害主要有软腐病(农用链霉素防治)、病毒病(病毒A防治)、霜霉病(杀毒矾防治)。

绿星青菜


品种名称绿星青菜

分类 白菜类-白菜(小白菜、油菜)
审(认)定年份2002年

审(认)定情况200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南京市绿领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南京市绿领种苗有限公司育成的不结球白菜一代杂种,父母本是利用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经多代自交选育的高代自交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直立,基部大,束腰紧,株高30厘米左右,叶片绿色、广卵圆形,叶柄宽、扁、厚略凹,绿白色,质嫩,味浓,纤维少,商品性好。抗病,耐寒,耐热,适应性强。可作越冬和夏秋季补缺栽培。

产量表现

作秋冬菜栽培产量在4000千克/亩以上。越冬栽培产量要3000千克/亩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 作菜秧可全年栽培。

2. 抗热,生长快,可作伏菜和大菜栽培补缺。

3. 丰产性好,耐寒,可越冬栽培,用种量150克/亩。

适宜地区
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宽帮青菜


品种名称宽帮青菜

分类 芥菜类-叶芥菜
学名Brassica juncea Coss. var.faliosa Bailey


品种来源四川省万源县地方品种,在该县粮作区已栽培约50余年。

品种描述
科属

十字花科芸薹属

特征特性

株高57~60厘米,开展度72~76厘米。叶椭圆形,绿色,叶面中等皱缩,叶缘不等锯齿状,最大叶长62厘米,叶宽33厘米,叶柄扁平,长6厘米,宽4厘米,厚1.2厘米,横断面扁弧形,中肋宽9厘米。叶柄和中肋鲜重0.105千克,单株鲜重1.4千克。该品种耐肥,耐寒。芥辣味淡,质地较柔嫩,主作鲜食。在万源县9月上、中旬播种,次年2月中、下旬收获。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4500~50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1. 露地栽培。叶用芥菜多进行露地栽培,南北方均以秋播为主,尤其是作为加工而生产的叶芥。由于叶芥的耐热及耐寒力均不如大白菜,各地叶芥的秋播播种期可比大白菜晚。长江流域早播可在9月上旬,晚播可到9月下旬,收获期在当年12月前后,可延至10月播种,一般要翌年2至4月收获。以幼苗采收供食的叶芥,在温暖地区如广东可周年播种。北方地区秋播一般8月上旬播种,10月份收获。

2. 保护地栽培。南方保护地栽培一般是简易的保护设施,如中棚、小棚等。北方冬季只能在温室内种植,目前主要种植结球芥,一般9至11月播种,11月至翌年2月收获。如果准备2月上旬春节前收获,可于10月至11月上旬播种。

3. 播种及育苗。叶用芥菜多行育苗移栽,尤其生长期较长、用于腌制的蔬菜。但以幼苗供食以小株采收的品种常常直播。育苗可采用苗畦育苗的方式,也可用128孔穴盘精量育苗。精细播种,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0~30克,畦苗每平方米播种量约0.5克左右。苗龄20~30天。小苗采收直接播种用种量为每667平方米500克左右。

4. 整地、施肥、做畦。与大作物黄瓜、番茄等相比,叶用芥菜需肥量要少得多,而且吸肥力、耐盐性较强,可以安排大作物后茬种植,可以少施肥,并可消除保护地土壤中的一些盐分。

根据土壤情况,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左右、复合肥50千克,充分与土壤混合,做成1.3米宽的高畦或平畦,即可进行播种或定植。

5. 定植。品种、种植季节、种植方式等不同,定植密度应有差异,一般早熟种、植株开展度较小者行距33~40厘米,株距25~33厘米。中、晚熟种开展度较大者行距40~46厘米,株距25~33厘米。北方结球芥温室栽培大叶收获株行距25~33厘米。

6. 田间管理。小株收获直播者,生长期30~40天,出苗后应及时间苗、除草。生长期内可追肥1~2次。育苗移栽者,定植后应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内可追肥3~4次,每次施用尿素10~15千克。用于加工的叶用芥菜,应加强田间管理,收获前15天应停止浇水施肥。

营养与食用

叶用芥菜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C和铁的含量较高。叶用芥菜可以生食凉拌,因含有辛辣物质,食用时有芥末般的感觉。还可以炒食、做汤等,加工菜可做成盐渍菜、腌制菜、泡菜和酸菜等。

白花青菜


品种名称白花青菜

分类 芥菜类-叶芥菜
学名Brassica juncea Coss. var.faliosa Bailey

品种来源四川省泸州市地方品种,在该市泸县华阳乡已栽培多年,为零星分布。

品种描述
科属

十字花科芸薹属

特征特性

株高51厘米,开展度65厘米,株型较紧凑。叶椭圆形,浅绿色,略显白色,叶面中等皱缩,无刺毛,被蜡粉,叶缘波状,最大叶长54厘米,宽21厘米。叶柄肥厚,长23厘米,侧边钝圆,横断面半圆形。花瓣乳白色。单株鲜重2.0千克左右。该品种耐肥,耐寒,叶柄和叶片柔嫩多汁,芥辣味淡,主作鲜食,亦可加工腌渍,或作饲料。在泸县9月上、中旬播种,次年2月中旬至3月上、中旬分次擗叶采收.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6000千克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 露地栽培。叶用芥菜多进行露地栽培,南北方均以秋播为主,尤其是作为加工而生产的叶芥。由于叶芥的耐热及耐寒力均不如大白菜,各地叶芥的秋播播种期可比大白菜晚。长江流域早播可在9月上旬,晚播可到9月下旬,收获期在当年12月前后,可延至10月播种,一般要翌年2至4月收获。以幼苗采收供食的叶芥,在温暖地区如广东可周年播种。北方地区秋播一般8月上旬播种,10月份收获。

2. 保护地栽培。南方保护地栽培一般是简易的保护设施,如中棚、小棚等。北方冬季只能在温室内种植,目前主要种植结球芥,一般9至11月播种,11月至翌年2月收获。如果准备2月上旬春节前收获,可于10月至11月上旬播种。

3. 播种及育苗。叶用芥菜多行育苗移栽,尤其生长期较长、用于腌制的蔬菜。但以幼苗供食以小株采收的品种常常直播。育苗可采用苗畦育苗的方式,也可用128孔穴盘精量育苗。精细播种,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0~30克,畦苗每平方米播种量约0.5克左右。苗龄20~30天。小苗采收直接播种用种量为每667平方米500克左右。

4. 整地、施肥、做畦。与大作物黄瓜、番茄等相比,叶用芥菜需肥量要少得多,而且吸肥力、耐盐性较强,可以安排大作物后茬种植,可以少施肥,并可消除保护地土壤中的一些盐分。

根据土壤情况,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左右、复合肥50千克,充分与土壤混合,做成1.3米宽的高畦或平畦,即可进行播种或定植。

5. 定植。品种、种植季节、种植方式等不同,定植密度应有差异,一般早熟种、植株开展度较小者行距33~40厘米,株距25~33厘米。中、晚熟种开展度较大者行距40~46厘米,株距25~33厘米。北方结球芥温室栽培大叶收获株行距25~33厘米。

6. 田间管理。小株收获直播者,生长期30~40天,出苗后应及时间苗、除草。生长期内可追肥1~2次。育苗移栽者,定植后应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内可追肥3~4次,每次施用尿素10~15千克。用于加工的叶用芥菜,应加强田间管理,收获前15天应停止浇水施肥。

营养与食用

叶用芥菜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C和铁的含量较高。叶用芥菜可以生食凉拌,因含有辛辣物质,食用时有芥末般的感觉。还可以炒食、做汤等,加工菜可做成盐渍菜、腌制菜、泡菜和酸菜等。

辣椒-叶菜-芹菜-青菜一年四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名称辣椒-叶菜-芹菜-青菜一年四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萧山区位于浙江省北部,钱塘江南岸,总面积1420.22平方千米。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萧山区工业迅速发展,现在在全国已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与此同时,萧山区农业也在快速发展,201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75.08亿元,其中五大特色产业产值65.56亿元(蔬菜、花木、畜牧、水产、林特)。五大特色产业中,蔬菜业产值为17.25亿元,占26.31%,居第2位。由于工业等的高速发展,萧山区东、北部蔬菜基地面积逐步减少。在区委等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萧山区打造了北菜南移工程,特别是设施栽培面积发展迅速,产量、产值、效益明显提升。

利用设施栽培蔬菜,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实行一年多茬栽培,提高了蔬菜复种指数,增加了经济效益,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萧山区临浦镇苎萝村采用辣椒-叶菜-芹菜-青菜一年四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辣椒每667平方米产量2000千克,产值11000元(5.5元/千克),除去成本3500元,净利7500元;叶菜每667平方米产量1500千克,产值4500元(3元/千克),除去成本2100元,净利2400元;芹菜每667平方米产量2500千克,产值10000元(4元/千克),除去成本4000元,净利6000元;青菜每667平方米产量1300千克,产值2600元(2元/千克),除去成本800元,净利1800元。全年合计每667平方米总产值为28100元,减去总成本10400元,净利17700元。现将该模式的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基地选择

辣椒、叶菜、芹菜、青菜均属旱地作物,萧山区降雨量较多,因此必须选择土地平整、排灌畅通的田块才能正常播种和栽培。

2.茬口安排

辣椒于10月初播种育苗,11月下旬假植,翌年2月上旬移栽,4月上旬始收上市,7月下旬终收;叶菜于8月上旬播种,9月上旬始收上市;芹菜于7月下旬播种育苗,9月中旬移栽,11月上旬始收上市;青菜于11月中旬播种,下年1月下旬始收上市。

3.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以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市场销售为原则。辣椒品种选用蓝园之星,叶菜品种选用早熟5号,芹菜品种选用当地青芹,青菜品种选用苏州青等良种。

4.栽培管理

(1)辣椒

通过精心管理培育出壮苗,翌年2月上旬移栽到大棚内。移栽前重施基肥,基肥用量占总用肥量的60%以上。移栽前翻耕时,每667平方米用17.1%碳酸氢铵50千克+12%磷肥15千克+有机土杂肥1500千克撒施,然后翻耕作基肥。整地时每667平方米再施45%洋丰复合肥40千克作面肥。做到合理密植,加强通风透光,适当整枝,抓好肥水管理。追肥在6月中旬及7月上旬进行,每667平方米施46%尿素30千克。按照无公害标准防治病虫草害,防治地下害虫用地虫杀星,防治蚜虫用蚜虱净,防治烟粉虱用阿维菌素,防治病害用百菌清。

(2)叶菜

在辣椒收获后播种,播前翻耕整地时每667平方米施45%洋丰复合肥70千克、人粪1000千克作基肥。由于夏天气温高,早熟5号生长快,生育期短,要及时供给肥水。视植株生长情况,用尿素或充分腐熟的人粪施肥1次,有利于叶菜的正常生长。夏天为害叶菜的病虫害较多,且虫害重于病害,主要虫害有黄曲条跳甲、斜纹夜蛾等。栽培过程中采用遮阳网覆盖及在大棚周边设置防虫网等措施,可明显减轻黄曲条跳甲和斜纹夜蛾的为害,使防治次数明显减少。农药使用方面,可用22.5%氯氟啶虫脒2500倍液防治黄曲条跳甲,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25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每667平方米用60%丁草胺150毫升防治杂草。用药时间和浓度依照无公害标准,做到高效、低毒。

(3)芹菜

采用塑料薄膜、遮阳网及小拱棚+遮阳网等降温设施进行育苗,苗龄30天左右。由于芹菜需肥量较高,因此在移栽前翻耕整地时,每667平方米施45%洋丰复合肥60千克、有机肥1000千克作基肥。追肥在移栽后20天和30天时进行,每667平方米施46%尿素20千克。芹菜生育期中病虫害较轻,只有蚜虫为害,每667平方米用吡虫啉40克加水35千克喷雾防治。

(4)青菜

播种前翻耕整地时,每667平方米施45%洋丰复合肥40千克作基肥。追肥在播种后20天时进行,每667平方米施46%尿素20千克。青菜在大棚内生长较快,且栽培时期正值春节,可根据市场行情边种植边收获,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黑锈球洋葱


品种名称黑锈球洋葱

分类 葱蒜类-洋葱
学名Allium cepa L.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2003年育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中日照中熟品种。株高60厘米左右,鳞茎球扁圆,横径7~9厘米、纵径5~7厘米,单球重200克左右。外皮为深紫色,内部鳞片为亮丽的紫红色,颜色非常漂亮,很适合超市销售及外贸出口。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为3000~40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

1. 郑州地区可在9月1520日育苗,11月上旬定植,留苗3万株/亩左右。

2. 整地前施优质农家肥5000千克/亩,过磷酸钙30千克/亩,硫酸钾15千克/亩。

3. 年前浇封冻水,年后浇返青水,翌年4月及时追施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

4. 注意防治霜霉病、灰霉病以及葱蓟马、葱蛆等病虫害。

5. 地膜覆盖可获高产。

适宜地区 最适于黄河中下游流域各地种植,中纬度各地可引种试种。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