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珠豌豆

2020-08-04

品种名称绿珠

分类 豆荚类-豌豆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品种资源研究所从国外引入优良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株高约有40厘米,茎直立,分枝2~3个,单株结荚6~10个,荚长约8厘米,宽约1.3厘米,白花,绿色荚,为硬荚种。从播种到熟期70天。为早熟品种。

产量表现:嫩荚每666.7平方米产量可达600~7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豌豆适于冷凉而湿润的气候。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8℃~15℃。豌豆需水较多,但不耐涝,在排水不良的土壤中易腐烂死亡。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最适宜的土壤为有机质多,排水良好,富含磷、钾、钙的壤土。

豌豆忌连作。播种前最好晒种2~3天,以提高发芽率。北方春播一般在34月份,麦收后复种一般在8月初以前进行。南方秋播在1011月间,春播在2月份进行。作绿肥时的播种量每亩约10公斤,收种用的可稍少,晚属的品种播种量也可少一些。播种前最好结合施用磷肥并接种根瘤菌。

适宜地区 适宜北方地区栽培。

小编推荐

天正红珠番茄


品种名称天正红珠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2008年

审(认)定情况2008年通过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审(认)定编号国品鉴菜2008011

选育单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98-06S598-60S5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无限生长型,生长势强。茎杆粗壮,叶片较小,叶色浓绿,第一花序着生于7~8节,以后每隔3片叶着生1花序,花序大,复穗状。平均每序坐果30个以上。果实圆形,成熟后红色,平均果重10克左右。果皮薄,果味浓、甜,口感佳,中早熟樱桃番茄。

产量表现

20052006年参加第七轮全国鲜食番茄品种区域试验,前期产量平均亩产782kg,总产量平均亩产4289kg;2007年生产试验,前期产量平均亩产993kg,总产量平均亩产3111kg。一般产量为3500~4000千克/亩。

品质分析

含可溶性固形物8%~9%,无土栽培者可高达9%~10%。

抗性

抗毒病及其他叶部病害。

栽培技术要点

1.适宜越冬茬、秋延迟、春早熟栽培。采用工厂化或营养土育苗,苗龄25~30天。采用大小行、小高畦方式定植,亩定植密度3000株左右。栽植密度分别进行单干或双干整枝。

2.越冬茬注意增加光照,利于果实颜色亮红鲜艳;秋延迟、春早熟注意浇水均匀,防止裂果。采用单干整枝,低温季节使用30mg/kg的防落素喷花,适当疏花疏果,每花序可留25~30个左右,及时摘除老叶、病黄叶及弱的侧枝,增加株间通风透光,利于着色。果实完全成熟后及时采收,防止裂果,不需催熟,可成串采收。

3. 坐果率注意磷、钾肥的使用。栽培期间注意提前预防斑潜叶蝇危害。

适宜地区
适宜在山东、河北、黑龙江、福建、重庆、陕西省(市)适宜地区作保护地种植。

豌豆


植物名称豌豆

学名Pisum sativum

所 属 科豆科

所 属 属豌豆属

分布 原产于欧洲。我国各地广为栽培。北京也有种植。

描述
一年生或二年生攀援草本。株高30~150厘米。全株无毛,带白粉。偶数羽状复叶,具小叶2~6,叶轴顶端有分枝的卷须。叶宽椭圆形或椭圆形,长2~5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或稍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通常稍偏斜。托叶叶状,常比小叶大,下缘有细锯齿。花单生,或2~3朵组成腋生的总状花序。萼钟状,萼齿披针形。花冠白色或带紫色。旗瓣近扁圆形,长约14毫米,宽约18毫米,基都有宽而短的爪;翼瓣宽卵形,长约10毫米,基部有耳和爪;龙骨瓣半圆形,比翼瓣稍短或近等长。子房无毛;花柱扁,向外面纵折;上部里面有柔毛。荚果,长圆柱形,长3~5厘米,宽10~14毫米。种子2~10粒,球形,直径约5毫米,青绿色,干后黄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用途 种子及嫩叶可食用。种子又可入药,有强壮、利尿、止泻的功效,茎、叶有清热解毒等作用。

营养价值 豌豆,也称毕豆、寒豆、雪豆。嫩苗色青,摘其梢头、可作菜蔬,种子可食,磨粉可作面。甘、平、无毒。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灰分、钙、磷、铁等。

食疗与保健 功能利小便、止泻痢、调营卫、益中气、消痈肿及解乳石毒等。本品煮食,用于脾胃不和之呃逆呕吐、心腹胀痛、口渴泄痢等症。煎汤内服具有利湿之功,对霍乱、脚气、小便不利皆有一定作用。研末涂痈肿、痘疮,有解毒之效。

全福种苗豌豆1号豌豆


品种名称全福种苗豌豆1号

分类 豆荚类-豌豆
审(认)定年份1999年

审(认)定情况1999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审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HR-99-10

选育单位 黑龙江省全福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全福种苗有限公司1994年自美国阿拉斯加州引入。原代号全福93-1荷兰豆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蔓生,株高150~200cm。单荚粒数为6~8个,荚长13cm,荚宽3.2cm左右。鲜食脆嫩,味甜纤维少,连续结荚能力强,出苗后55~60d始收嫩荚。生育期85天左右。产量表现:19961997年参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4976.8kg/hm2,较对照品种紫花荷兰豆增产14.9%;19971998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5177.3kg/hm2,较对照品种紫花荷兰豆增产15.2%。

栽培技术要点:

1. 整地:选择地膜覆盖,促进前期生长,忌连作。

2. 播种:行距40~50cm,穴距20~25cm,每穴2~3粒。

3. 合理密植:播种量为每公顷90~120kg。

4. 适期播种:春播4月上旬播种。

5. 施肥:豌豆生长需氮肥较多,所需氮、磷、钾的比例大约为1∶0.29∶0.94。

6. 中耕除草:中耕除草2~3次。

7. 病虫害防治:要注意防治豌豆锈病、褐斑病、豌豆蚜虫和豌豆象等病虫害。

8. 收获与贮藏:收取籽粒宜在荚壳变黄时,将植株连根拔起或从基部割下,干燥后脱粒;脱粒后应及时晒干或机械干燥,含水量降至13%以下方可贮藏。

适宜地区
适宜于黑龙江省各地种植。

晋豌豆2号豌豆


品种名称晋豌豆2号

分类 豆荚类-豌豆
审(认)定年份1997年

审(认)定情况1997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1997S260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右玉试验站
品种来源以(右试1号A266)F 1作母本、中畜4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名PH一2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株型蔓生半直立,株高80cm左右,主茎分枝2~3个,叶片绿色,花白色,籽粒圆形,硬粒,种皮和脐均为白色。生育期9094天,无限结荚习性,抗旱性强。

产量表现:19941996年参加豌豆直接生产试验,3年平均产量1470kg/hm2,比对照晋豌豆1号增产18.2%。在山西省累计推广3333hm2。

品质分析:经过西省分析测试中心分析:籽粒含粗蛋白质23.48%,粗脂肪1.17%,淀粉60.57%。

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4月525日播种为宜,一般播深10cm。

2. 合理密植:每公顷留苗密度为45104株左右。

3. 病虫害防治:开花前注意防治潜叶蝇。

适宜地区
适宜山西、西北干旱冷凉丘陵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粉珠3号番茄


品种名称粉珠3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审定。

选育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CLN5915-10为母本,T98-5为父本于1999年配制的杂交一代良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粉珠3号为早熟品种,中架自封顶类型,植株高130~140cm,第7片叶着生第一花序,每隔一片叶着生一花序,主干三层花封顶,第一花序下无侧枝,结果集中,每序花平均结果13个,单株坐果数100~120个。果实长圆形,单果重13~15g,未成熟果为绿色,成熟果为粉红色,无绿色果肩,果脐小,果实匀称、整齐,表面光华亮丽,有香味,商品性好,味甜酸,品质佳。早熟、生长期短,采收期50~55天,全生育期160天左右。

产量表现

平均亩产3499kg。2002年在陕西省进行多点生产试验,产量均高于对照,平均亩产3551kg,比对照增产9.60%。

品质分析

经陕西省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测定,粉珠3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8%,维生素C含量为19.5mg/100g,还原糖含量5.0%,总酸含量0.5%,糖酸比为10.0,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

抗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粉珠3号TMV发病率为5.46%,病情指数为4.83;CMV发病率为16.67%,病情指数为7.25,属于高抗;叶霉病发病率为46.67%,病情指数为30.56,表现耐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期播种,适时定植:陕西关中地区日光温室栽培一般于11月上旬育苗,苗龄60天左右,1月上旬定植于大棚。春季露地栽培于2月中下旬育苗,4月中旬定植于大田。秋延后栽培于7月中旬育苗,8月下旬定植。播种量根据栽培方式而定,一般亩用种量8~10g。

2. 肥水管理:施足底肥,亩施优质农家肥10000kg,磷酸二铵50kg。在定植后一周施缓苗肥,第一穗果膨大时第二次追肥,采收期7~10天追肥一次,氮、磷、钾肥结合。用人粪尿作追肥时,初期施用宜稀薄,后期要浓。盛果期喷施叶面肥或其他微量元素,可提高果实品质。生长初期需水量较小,在盛果期、高温期5~7天灌水一次,但也应注意排涝。

3. 病虫害防治:粉珠3号抗病毒病较强,生育期应注重晚疫病和灰霉病的防治,保护地栽培要加强管理,及时通风,灌水严防过量,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发病初期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速克灵粉剂1500倍液或多菌灵粉剂500倍液,隔5~7天喷1次,连喷3~4次。

4. 植株调整:粉珠3号属中架自封顶类型,生长期不需整枝,只需打掉第一花序下的侧枝,但每周需绑蔓1次。

5. 适时采收:粉珠3号果实硬度大,不必每天采收,整个采收期只需采收3次。但为了提高产量,延长采收期,一般5天采收1次较为适宜。

适宜地区
粉珠3号从2003年至今已推广到陕西各地、西北各省以及四川、云南、广西、湖南等省。

珠豇一号豇豆


品种名称珠豇一号

分类 豆荚类-豇豆
审(认)定年份2004年

审(认)定情况2004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粤审菜2004003

选育单位 广东省农科集团良种苗木中心
品种来源从揭上2号变异株中系统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常规品种。中熟,春植播种至采收69天,秋植播种至采收50天。蔓生,生长势强,主茎第一豆荚着生节位5~6节,叶片较绿。商品荚长圆条形,荚色浅绿,有光泽,荚面平整,外形美观;荚长55~60厘米,荚宽0.84厘米,单荚重23~26克,荚肉紧实,纤维少、品质好,商品荚率90%~95%,种皮黑色。

产量表现

2002年秋季参加广东省区试,亩产842.7公斤,比对照种丰产二号增产13.4公斤,增幅1.6%,增产不显著,前期亩产373公斤,减产10.5公斤,减幅2.7%;2003年春季复试,亩产1213公斤,比对照种丰产二号增产110公斤,增幅10.0%,增产不显著,前期亩产394公斤,增产8.5公斤,增幅2.2%,增产不显著。

抗性

耐热性中等,耐寒性较强,耐涝性强,高抗枯萎病,耐锈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期播种,春植2~4月,秋植7~8月。

2. 选土层深厚、肥沃、排灌良好的地块种植,以砂壤土为好。

3. 通过深耕,适当埋入基肥,双行植,每亩用种1.0~1.5公斤,秋种可适当密植。

4. 苗期少施肥,掌握好抽蔓前控、结荚期促的原则,防止徒长及早衰。

5. 注意防治病虫害,要及时防治豆荚螟,从现蕾开始每隔7天喷药1次。

适宜地区
适宜广东省春、秋季种植。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