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蕉柑新株系丰产稳产栽培技术

2020-04-28

环境要求
1. 园地选择

选择周围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无工农业污染源、土壤肥沃且深厚、水田地下水位低、山地坡度在30以下、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建园。在生产调查中发现,在水田或地下水位高的园地种植台湾蕉柑,成花较难,且果实风味偏淡。若种植在山地,易获得优质丰产。另外,柑橘黄龙病是一种具传染的毁灭性病害,应忌在有黄龙病的柑园附近建园。

2. 土壤改良

为柑橘根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种植穴应进行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机质等含量,降低酸度。一般每穴施入豆饼1~2.5千克、磷肥0.5~1千克、石灰0.25~0.5千克等。水田一般不挖种植穴,在种植点四周施有机肥等,然后把表土及有机肥等拌匀培斗,斗高40~50厘米,加施石灰,调节土壤pH值,保持柑树生长正常、根系发达,提高抗逆性,增强结果能力。

苗木选择与定植
选择不带检疫性病虫、生长健壮、根系良好的苗木种植,山地果园以春植、夏植为主,有灌溉条件的可以秋冬季种植,种植要在前1次梢老熟后进行。种植密度以每667平方米植60~70株为宜。以前提倡每667平方米植100~120株,刚进入结果盛期,便会出现果园过阴,对产量和果实品质都造成不良影响。通过示范点试验,每667平方米植60~70株,果园通风透光好、果实品质好、果园结果寿命长。

定植后的管理
1. 果园管理

果园管理原则主张采用生草法,重施有机肥、巧施化肥、补施微量元素。

(1)土壤管理

为改善柑园生态环境、保护天敌,果园内采用生草法。采用生草法前,要清除恶性杂草,有目的培养藿香蓟等良性杂草,当草高达40~60厘米时,要将其割短,每年3~5次,树盘内实行清耕,控制杂草争肥水和光照。这样既保持柑园生态环境的稳定,又将生草化为肥料,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止水土流失,还可在夏季降低土温,防止高温对根系的伤害。也有利于柑橘害虫天敌的生长繁殖,极大地减少防治红蜘蛛的次数。根据生产调查,钝绥螨、瓢虫等捕食性天敌明显增多。每年10月后进行中耕,全面铲除杂草覆盖于树下。

(2)整形修剪

苗木定植后的前两年,以整形培养丰产树形为目标。幼年树采用多主枝自然圆头形,在20~25 厘米处定干,促发分枝,在主干上直接配置3~4个主枝。以后采取去零留整、压强扶弱、短截促梢的原则,尽早形成结果树体。

结果树修剪:主要剪除枯枝、病虫枝、密生枝、阴枝和衰老枝,在修剪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结果母枝。修剪技术到位,可维持良好的树体结构和树势,调节年际间的产量,提高果实品质,是长久保持丰产稳产优质的关键措施。

果实采收后,重点疏除树体下部和树冠内的弱枝组,增加果园的通风透光,可集中树体所贮藏的养分,供应优良的结果母枝抽生良好的结果枝和营养枝,提高坐果率,维持健壮的树势,最终实现丰产稳产。

每年7~8月,在放秋梢前10~15天,主要对未结果的枝组进行短截,每株应短截30个左右的枝组。如果数量不够,可处理一定量的结果枝组。每年要坚持短截一定量的枝组,促发健壮秋梢,以保持结果连续性。

2. 肥水管理

(1)幼树施肥

1~3年生的幼树,可在每年2~3月施有机质肥,用豆饼1.5~2.0千克+钙镁磷肥0.5~1.0千克,或用农家肥如鸡粪、猪粪肥。施用农家肥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幼树施肥以薄施勤施为原则,要求量少次多,一般每次梢施3次肥,分别在萌芽前、嫩梢期和自剪时各施1次。

(2)结果树施肥

结果树每年要施5次肥,第1次在2月上旬施促梢壮花肥,以速效氮肥为主,用量占总施肥量的20%;第2次在4月上旬施花后肥,以硝酸钾肥为主,补施微量元素镁、硼。此次肥要根据树势和花量的多少来确定施肥量,花多多施,花少少施,用量约占全年施肥总量的15%以内;第3次在6月上中旬施壮果促秋梢肥,以长效有机肥为主、硝酸钾为辅,用量占总施肥量的30%~40%。结果树有机肥在每年5月下旬~6月中旬施,因为施肥时会挖断部分根系,有机肥腐熟时会使施肥穴附近的根系部分死亡,有利于控制夏梢。秋梢生长期、果实膨大期已腐熟的有机肥刚好能发挥肥效,第4次在7月施促秋梢肥,在秋梢抽生前10 天施速效氮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10%~15%。施好这次肥,既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又能增加秋梢数量;第5次在秋梢自剪后施壮果壮梢肥,施速效P、K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30%左右,此时气温、土温均较高,根系吸收能力强,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多,肥效较高。根系吸收的养分在树体内运转较快,养分的消耗量明显增加。

施肥应根据树体生长结果情况,适当调节施肥次数和施肥量。如花量多、树势弱,应补施氮肥,花量少、营养生长旺盛,则应控制氮肥的施用,在夏秋季应增加钾肥的施用量。柑橘在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过程中,需钾量较大,尤其是南方土壤缺钾明显,更需随时补充钾肥。柑橘是忌氯果树,应避免长期施用氯化钾,生产上应尽量多使用硝酸钾或硫酸钾。在示范点表现,施用钾肥在一定程度上有调节台湾蕉柑新株系大小年的作用,果实外观也得到明显改善,果皮亮红、皮较薄。

土壤施肥第1次在上年12月上旬,第2次在当年4月上中旬,也可在花前15 天至花后7 天结合喷药增喷,第3次在6月上中旬。

(3)水分管理

要求旱时能及时灌溉,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下雨时排水畅通,防止积水。

3. 保花保果

在花蕾期喷0.01%~0.02%爱多收+0.2%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等,提高老叶光合作用功能,促进新叶提前转绿,缓解营养矛盾,减少落花落果。在谢花2/3时,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0.003%~0.005%赤霉素+0.2%磷酸二氢钾+0.1%硼砂+0.3%尿素进行保果。在第2次生理落果期后,施用0.0004%~0.0007% 2,4-D+0.2%磷酸二氢钾+0.1%硼砂,不但有保果的功能,而且可促进果实增大。

对于花量偏少、壮旺树可进行环割保果,提早在谢花后用电工刀环割主干或主枝1圈,深度仅切断皮层,花量中等树,在第1次生理落果完成后环割主干或主枝1圈,个别徒长枝隔20天后再环割1次。

病虫害防治
1. 柑橘黄龙病

发现疑似病株及早挖除,做好柑橘木虱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

2. 柑橘脂斑病

一般在新梢自剪前后用药预防1~2次,可用77%可杀得500~1000倍或70%代森锰锌500~800倍等药剂。

3. 炭疽病

多发于春季花期、幼果期和嫩梢期,要及时喷药防治,药剂可用2000倍咪鲜胺或1000倍大生米-45可湿性粉剂。

4. 红蜘蛛

防治关键时期在早春,可选用克螨特、特螨得、螺螨酯等药物,间隔10~15 天用药,共2~3次,坚决把红蜘蛛的虫口量控制在较低水平。以后果园进行生草法管理,可利用天敌控制住红蜘蛛为害。

5. 锈蜘蛛

4~7月、9~10月注意防治锈蜘蛛,药剂有3000~4000倍阿维菌素、1500~2000倍唑螨酯等。

6. 潜叶蛾

在统一放梢条件下,嫩梢期间隔5~7 天喷药,连喷2~3次,药剂有2500~3000倍液吡虫啉、2000倍液好年冬、3000~3500倍液阿维菌素等。

7. 介壳虫

在5月和7月,用600~700倍液杀扑磷、2000倍液啶虫脒+1500倍液乐斯本等进行防治。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