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优质丰产稳产栽培技术

2020-07-06

名称橄榄优质丰产稳产栽培技术

果树分类 热带及亚热带果类-橄榄
设施类型 露地及覆盖
环境要求橄榄(Canarium album Reausch)俗称黄榄、青榄、白榄,属橄榄科橄榄属,是我国南方特有果树,原产华南热带至亚热带地区,主产于广东和福建。橄榄树四季常绿、树姿美观,其根、叶、果均可入药,果实富含营养,具保健、食疗价值。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广东省大力发展橄榄,种植面积达54855.1公顷,产量亦逐年增加。然而有不少幼龄榄树不开花结果或少结果,成年榄树亦存在结果少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种苗来源混杂、管理粗放、栽培技术落后。近几年,吴文等[3]进行高接换冠技术研究,通过换种解决了橄榄不结实的问题,许长同等进行了幼树嫁接矮化栽培技术研究,克服了小苗嫁接栽种后未老先衰和高冠换接不矮化、结果迟等缺点。

苗木选择与定植
橄榄是多年生常绿果树,经济树龄为数十年至百余年,高标准建园是实现丰产稳产、优质、经济期长的基础,必须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认真选择园址建园。橄榄性喜温暖、怕霜冻,忌植地积水,较耐旱,强风易引起落果,适宜年平均气温20~23℃,持续极端低温-3℃不超过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200~2000毫米的地区栽培。园址最好选择较避风、近水源、土层较厚、微酸性、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山窝、低丘缓坡地。

(1)合理规划

橄榄为大乔木,高可达20米,树冠扩展可达15米以上,主根发达,入土深达3~4米,须根较少。直播实生苗试产期6~8年。优良的嫁接苗经精细栽培,种后3~4年能试产,4~6年可投产,单株产果10千克左右;10年左右进入丰产期,单株产果30~40千克;15年后开始进入丰产稳产期,冠幅达6~7米,空间和土壤环境好的20年生树,冠幅8~10米,单株产果150~300千克。潮阳县官坑村的三棱榄园有90多株百年老树,其中一株300多年生的老树单株产果尚能保持200~400千克。上述表明橄榄前期产量低而不稳,应根据这些特性因地制宜结合地形、坡度、光照、种植株行距及生产单位的经济实力来确定不同立地合理的种植形式和密度,以提高生产周期(特别是前期)的经济效益。

①平地或缓坡地规划 按行距规划1~3行的梯级,开垦成保水、保土、保肥三大功能的反倾斜的梯田或水平梯田,可适当密植或适当疏植。

密植(5米5米或5米6米)体现较高的管理水平,其特点是规范整齐、利于培养矮化早结榄园,但早期投入多,管理要求细致,丰产初始期因封行而需回缩或间伐,丰产性受限制,经济树龄短。

适当疏植(8~10米8~10米)并套种菠萝、桃、李、茶叶等投产早、植株较矮小的果树或巴戟(药材)、鱼藤(农药)等。可提高前期经济收益,避免单一植物对土壤肥力的过分利用,利于橄榄丰产树冠的培养。

②较陡坡地规划 坡度在15以下较窄、陡的山丘坡地规划单行种植,株距6~7米,行距7~8米开垦成具三保功能的反倾斜梯田。15以上光照良好的陡山坡,因坡度大,不宜开宽面梯田,因其花工大、易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新种橄榄初期的生长。结合橄榄能适应较高培土的特性,可采用反常规的窄行、宽株原则,按坡度越大,行距越小来设计梯田,行距5~6米,株距7~9米的种植规格,在水平线先开一条宽1.5米左右的种植带,定植后再结合秋、冬季培土,逐年加宽梯级,最后开成反倾斜的三保梯田。

(2)细致整地

①植穴规格 现在橄榄种植一般提倡大穴、深穴(1.0米1.0米0.8~1.0米)、大肥种植,而橄榄是直根性的高大乔木果树,若植穴太深,助长它的直根生长,影响须根生长,促使树冠往高长,不利开张矮化树冠的培养,影响早结丰产。因而穴的大小应按土壤肥力和橄榄生物学特性,改良土壤材料取备的难易拟定。理想的穴规格为:肥力差、较干旱土壤可挖1.0米1.0米0.8米,肥力中等、地下水位高的坝地、肥沃的山脚、山窝可挖1.0米1.0米0.6米。采用浅穴种植,有利于早结实、矮化树冠的培养,待其定型后再根据树势由浅入深适当进行扩穴施压绿肥,为丰产稳产创造良好条件。

②植穴形式 在梯田或坡地行距的等高线上,按上下行株距植穴,呈品字型排列挖植穴,在种植前4~6个月进行。挖起的土堆放在植穴周围让其风化,将植穴周围所铲草皮泥堆成堆,并备好压绿回填肥料。每穴准备:三鸟粪或猪屎糠等优质农家肥5~10千克,藤秆、杂草等绿肥10~20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石灰1.5千克。回填时,分层回填并压实,每层底部先放粗杂绿肥,再撒1/2石灰,在穴的内壁刮少量土盖上石灰,均匀撒1/2磷肥,中间放农家肥和草皮泥并均匀撒上剩余的石灰和磷肥,最后填回余土并高出原土面10~20厘米。

(3)选择良种

良种是橄榄果实品质的保证,丰产稳产的先决条件,必须根据土壤、环境条件和经营目的来选择良种。橄榄良种标准因鲜果的用途而异。加工榄的良种只要求丰产稳产,适应性强,果形端正,果粒较大(单果质量为10克以上)。鲜食榄除要求丰产稳产外,更重视果实的品质,要求肉质酥脆、化渣、香浓、回味甘甜、口感好,可食率高、易离核、耐贮藏,外观美,果粒适中(单果质量为8~10克左右)。

橄榄在华南地区栽培历史悠久,遗传和变异使品种多样化。粤东地区鲜食橄榄首推潮阳的三棱榄、潮安的意溪青皮榄、揭西的凤湖榄、普宁的东山长穗。三棱榄主供鲜食,其果质最优,形色俱美,但产量一般。其它3个品种的果实品质、形、色稍逊于三棱榄,而丰产稳产性能较好,除供鲜食外还可作加工榄。其次是揭西的河婆甜榄、普宁涂洋冬节圆,它们都是鲜食加工兼用品种。粤东地区主供加工的良种有:普宁的大红心、纳种、赤种,它们的果大,产量较高,早成熟。广州及其周边地区作为鲜食的地方栽培良种有茶窖榄、猪腰榄,它们口感较佳,果粒小,产量低。粤西地区主供加工的良种有思贺香榄、旺坡1号等,它们产量较高,早成熟,是地方良种。

(4)种植

采用良种嫁接苗定植(亦可先种植实生苗,2年后再低位高接良种穗条),时间以春梢抽吐前较好,裸根苗在3-4月下透雨后种植,营养袋苗可延至初夏,若遇春旱或备耕不及时,可抹去苗木顶芽(它能延缓10多天抽春梢)。种植深度以埋土至根颈处(苗圃时的土痕)为宜,并使树盘高出原土面;种后淋足定根水,并用芒箕、杂草等覆盖保湿。截干苗的截口要包封防止失水,并要做好支撑防风工作。

定植后的管理
1.土壤管理与养分调控

适合的栽培管理是橄榄丰产稳产的保证。有些良种的结果树不结果或少结果,主要在于施肥管理措施不合适造成的。因而施肥管理等措施必须具体至每棵橄榄树。

(1)未结果的幼龄榄树管理

幼龄树主要是培养其树冠,通过合理的土壤管理,促进根系生长,尽快扩大树冠,培养短壮的结果母枝,提早结实。

①土壤管理 橄榄林间种的作物与榄树要保持1.5~2.0米的距离,当间种作物影响榄树生长时,应逐渐修剪回缩或直至移走,其余空旷地可于橄榄生长期采取生草法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②施肥 可多施有机肥或复合肥,有条件的可施腐熟的人畜粪水肥,适量施氮肥,进入结果期前1年应增施磷、钙肥。施肥量:主要看树冠大小、生势,小树少施,大树、较弱的树可适当多施,春、夏、秋每次新梢抽吐后看梢追肥,每株施复合肥0.2~0.5千克,花生麸粉0.5千克,有条件的可用河塘泥或山坡土培于根际周围,生长旺盛枝梢徒长的不施或少施(主要控制在抽出的枝梢节较密、枝较粗,切忌枝梢徒长)。施肥方法:以树冠外缘滴水线为施肥区,开沟埋施,有机肥要深施,复合肥可适当浅施,施肥位置要轮换。

(2)结果树的管理

①土壤管理 采果前用草甘磷、克芜踪等除草剂除草,采果后结合施肥对树冠投影区及周围深翻15~20厘米,然后培土覆盖树盘,以减少杂草与榄树争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便于摘果,对翌年产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②施肥 施肥原则:结果树的施肥次数和施肥量取决于果园的土壤肥力、树龄及树冠大小、生势和挂果量。树势壮旺挂果少,有徒长趋势的可不施或少量施肥;生势好结果量中等的只施第1次肥;生势一般且当年挂果多的可施2~3次肥。施肥方法:以树冠外缘滴水线为施肥区,撒施或穴沟法施肥。

第1次施未沤制的有机肥,在摘果后(元旦前后)穴施(3~4穴/株),施肥量以单株产果100千克的施花生麸3.5~4.5千克,单株产果150千克的施6千克。施用方法:开穴深30厘米,将肥粉碎,用挖出穴土1/2与花生麸混匀后填进穴里,并加入1.5~2.5千克的生石灰。第2次施以氮、钾为主的复合壮果肥,在末花期或花刚凋谢时施,一般每株施2~3千克。由于花凋谢后15天果实进入迅速膨大期,花凋谢后40天果形大小基本稳定,太迟施肥不但起不到壮果的作用,还会引发大量夏梢的抽吐而造成落果。第3次施以磷钾为主的促秋梢肥,放秋梢前15~20天每株施2~3千克复合肥,一般情况不施氮肥,如果枝叶弱小偏黄才适量薄施氮肥,以利于秋梢结果母枝的生长。

2.树体管理与优良结果母枝的培养

橄榄树主要是由树冠外围结果母枝抽生的枝条结果的,结果母枝越多,产量越高;稳产的关键技术在于调控好树冠,秋季多培养出适时抽吐,节间短、粗壮的优良结果母枝,以利于成花,减少异常落果;选用适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控梢及促花保果,及时防治病虫害,防止落花落果。

乔木化的橄榄树要调控成主干矮、主枝短、分枝多而较开张的蘑菇状的理想丰产树冠,主要通过控制地下主根的生长深度来抑制树高生长;地上树冠通过截干摘顶芽促侧梢、用适当的药物进行促花控梢等方法综合调控培养而成。

(1)未结果的幼龄树树冠培养调控

当嫁接苗长至1.0~1.5米高时截顶定干,在主干上部的不同方位,选留3条尽可能向水平生长的枝梢作主枝(1级主枝),待主枝梢长至60~80厘米后摘顶芽或短截主梢以促侧枝的生长。每主枝在适当位置留2~3条侧枝(平向枝、外向枝)作2级分枝,剪除直立枝和内向枝,一般在侧枝梢长20~30厘米处再抹芽或短截梢,重复此法再选留3级、4级分枝,在树冠分至4~5级枝时结束幼年期,进入初产期,6级后进入盛产期。

(2)结果树的优良结果母枝培养

对于丰产期橄榄园的结果树,年抽梢一般2~3次,如春梢挂果多则夏梢少或无;秋梢控得好、秋梢多则冬梢亦少或无。一年中秋梢最关键,培养多而符合标准的优良秋梢结果母枝是丰产稳产的物质基础。应根据树势及当年的挂果量,通过合理的施肥等来培养优良的秋梢结果母枝,及时适当修剪空怀枝、阴枝,保持树冠具较好的通风透光,以减少病虫为害,及时喷药以防治病虫害发生。

①优良的秋梢、结果母枝标准 其外观表现为梢短、壮、节密,长度和复叶则因树龄、当年的挂果量、生长势和品种而异;挂果多和老弱树的秋梢结果母枝长度一般为4~7厘米,复叶数为4~6片,小叶40~55片,秋梢直径为0.7厘米左右;挂果量和生长势中等的母枝长度为8~12厘米,复叶数6~7片,小叶70片以上,秋梢直径为0.8厘米左右;生长旺盛树和空怀树的秋梢结果母枝长度应调控在20厘米以内,复叶数13~14片为妥。

②放秋梢的时间 未次秋梢是橄榄优良结果母枝,放吐秋梢的时间应调控在9月上、中旬为好。

③培养优良结果母枝的措施 合理的施肥:根据树势(弱、旺及挂果轻重)、立地条件(土壤肥力、质地)、天气情况(天气干、湿),结合松土进行施肥,树势较好的一般不施化学氮肥。防治新梢病虫为害:新梢期抓紧喷1~2次药(用高渗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等)以保护新梢、花果。药物控梢:如果树势过旺、过早抽吐秋梢可用15%多效唑(200~300毫克/升)喷施,以延缓或抑制新梢抽吐,促使秋梢短壮。

(3)药物控冠促花保果

当树冠高达5~7米时则可进行打顶,有条件的可在试产后期(树龄6~7年之后)进行药物调控树冠,并根据需要进行促花保果。

①花芽生理分化期药物控冠促花 壮旺树在每年立冬后(11月底或12月初橄榄花芽生理分化期前)用15%多效唑(500毫克/升)进行控梢促花喷施(弱树不喷)。方法:树冠喷1遍,树冠顶端可迅速再喷1遍来抑制顶梢的徒长。处理后第二年的结果枝较短壮,花穗短,花蕾多而壮,开花期较集中,花期推迟1周,树冠紧密。

②开花前药物控花保果 对于花蕾多、座果率低的品种可于开花前15~20天(花芽的形态分化期)对生长壮旺树体喷施赤霉素(GA380%),浓度为5~10毫克/升,提高花蕾质量,提高座果率。

(4)橄榄落花落果期的预防措施

当树冠高达5~7米时则可进行打顶,有条件的可在试产后期(树龄6~7年之后)进行药物调控树冠,并根据需要进行促花保果。

①开花前防落蕾落花 树体弱、天气恶劣,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少而造成花蕾、花果自疏。预防措施:如果春梢抽吐后期连续下雨,可适当喷施100~800毫克/升核苷酸以提高坐果率。

②防止生理落果 由于天气不良,缺乏养分(缺硼等微量元素)以致授粉受精不良,在开花后5~7天发生落果,可结合花前喷药加入硼砂等微量元素。

③防止秋梢期落果 由于大量抽吐秋梢,果、梢争夺营养,果实处于劣势,在秋梢萌动至小叶转绿时发生落果。因此抽梢前要看挂果量及树势来施促秋梢肥,如果挂果多树弱则放秋梢前15~20天增施一次肥(见前第3次施肥)。

④防止病虫害造成落果 幼果期至采果前因被卷叶蛾幼虫等危害而造成落果。在芒种前后,要细心观察,如见树上有蛾出现则马上喷药防治。

病虫害防治
橄榄树主要病虫害有星室木虱、皮细蛾幼虫、金龟子、蚜虫等。星室木虱的发生和为害受抽梢、气候、天敌、寄主及品种等因素影响,春季应密切注意星室木虱动向,春梢期虫口基数较小,自然天敌对星室木虱控制作用较低,在此时应及时喷药防治以降低虫口基数,保护好春梢结果母枝,确保当年丰产稳产,这亦是一年中防治星室木虱最好的时机,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防治药物可用高渗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0.75克/升、90%万灵粉0.25克/升、木虱净0.5毫升/升液、2.5%功夫乳油0.5毫升/升液在春、秋新梢期进行喷杀或预防。通常,在新梢抽出3厘米左右、小叶开张至小叶转红前用高渗阿维菌素或万灵粉等进行首次喷杀,隔10~15天再喷1~2次;花瓣脱落后15~20天喷上述杀虫剂防治皮细蛾幼虫;4-6月要防治金龟子,适时喷药。合理施肥保持树势壮旺并及时修剪,保持通风透光,增强橄榄抗病虫能力。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