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泡斑病

2020-05-09

病害名称苹果泡斑病


分布加拿大、意大利、美国有发生的报道,已成为陆奥苹果的重要病害。我国苹果产地不多见,已知仅在山西省南部和河北省西北部少数苹果园有发生。

寄主苹果等。

发病症状
(1)叶部:被害树细弱枝条的叶片中脉有逐渐坏死现象,叶背中脉出现褐色痂状坏死,叶片卷曲皱缩。(2)果实:果实皮孔周围开始出现小块病斑,如不仔细观察不易发现。以后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病斑逐渐扩大,接近采收期时,形成宽1-6mm,深1-2mm的斑点。病斑中部呈深褐色疤状稍凹陷,边缘呈暗紫色,除少量不规则外,大部分呈圆形。病斑以果实向阳面及萼部分布较多,单果上病斑达十几个至近百个不等。病斑只发生在浅层,不引起腐烂,但商品价值降低。

病原
丁香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papulans(Rose)Dhonvantarj,属假单胞杆菌属。

发生规律
1.侵染循环

病原主要在芽、叶痕及落地病果中越冬。带菌的苹果芽常引起叶原基坏死。在生长季中,病菌依附于叶、果或园内杂草存活,尤其在陆奥苹果上病菌密度高,在其他品种上也偶而发现病原细菌;该菌可随水流传播,夏初气温较高,雨季提前来临,并有相应的暖风配合时,常造成周边果园严重发病。

2.发生因素

初夏,气温高、湿度大、多雨,有利病菌的传染和发病。在苹果品种中,陆奥、国光及富士系部分品种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人工接种时几乎无免疫品种,但元帅系、王林、乔纳金和红富士系的长富2,秋富1抗性较强。目前,直接造成经济损失的仅限于国光和岩富10高接树上,在繁殖苗木时尽量不从发病植株上采取接穗,这样就从根本上减少了发病机率。②清除病残体。晚秋落叶后,将果园内病果病叶等病菌栽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③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树体抗性。秋季采果后1次施足基肥,并灌足防冻水;早春视树体缺肥情况,适量追肥并灌萌芽水;在幼果速长前3-5天,可株施磷酸二铵或果树专用肥3-5kg。同时,在开花会果期、幼果膨大期及采收后至落叶前20-30天,均需叶面喷布0.3%-0.5%的磷酸二氢钾或过磷酸钙清液,能有效促进幼果生长,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强树体贮藏营养水平,从而提高树体对病害的抵抗能力。对于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潮湿性果园,应切实做好排涝工作,降低果园湿度,抑制病害发生。④对感染腐烂病的树,要及时将病斑刮除,如病斑较大,短时间不能完全愈合,可在病部排式桥接,随后用药泥包严,成活后可迅速恢复树势,增强抵抗病菌侵害的能力。

(2)药剂防治:喷1000万单位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35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WP 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WP 400-500倍液。在花瓣脱落后10-14天开始喷药,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