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斑枯病

2020-07-13

病害名称树莓斑枯病

分布树莓斑枯病是树莓上较常见的叶斑类病害,各个树莓产区均有发生。

寄主树莓。

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6月下旬见叶部产生零星病斑,并逐渐扩大,病斑褐色,后期在病斑上可见小黑点为该病原的分生孢子器,内有大量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侵染其他叶片。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上密布病斑,并且叶片褪绿、枯死。

病原
病原为壳针孢属真菌Septoria sp.,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壳针孢属真菌。病原分生孢子针形,无色透明,微弯,基部倒圆形,顶端略尖。

发生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6月中旬开始发病,6-8月较重,一直延至9-10月。高温多湿有利于发病;发病轻重还与土质、施肥情况、管理条件等因素有关。管理及时、肥力足,植株生长健壮,发病轻;反之则重。

防治方法
(1)认真清园,在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越冬初侵菌源。

(2)加强田间通风透湿,及时除草,降低冠层内湿度,合理施肥避免植株徒长。

(3)萌芽前喷3波美度石硫合剂。从果实始熟期,每隔10-15天喷1次80%代森锌800倍液或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500-800倍液,连喷2-3次。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