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椒3号辣椒

2020-05-22

品种名称宇椒3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7年

审(认)定情况200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黑登记2007021

选育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
品种来源采用本院自育尖椒龙椒五号,利用空间特殊环境条件进行空间诱变育种的方法培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0天左右。该品种为常规品种,植株长势强。大果型羊角椒,果长20厘米以上,果横径2~2.5厘米,果色深绿,果顶具弯勾,果肉厚,味清香,品质佳,营养成份高。

产量表现

20032004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7213.2公斤,较对照品种湘研一号增产2.4%;200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38183.7公斤,较对照品种湘研一号减产0.9%。

品质分析

Vc含量为152.4毫克/100克,固形物含量5.25%。

抗性

病毒病病情指数为19.12%,疫病病情指数为13.49%。

栽培技术要点

1.哈市露地栽培3月10~20日播种,4月15~20日分苗,5月20~25日定植。

2.保护地春播在1月10~20日播种,2月末分苗,3月末~4月中旬定植。

3.保护地秋延后在5月20~30日播种,6月20日分苗,7月末定植。

4.60厘米垄单行,一埯双株,行株距6030厘米,70厘米垄双行单株,行距40厘米,株距25~35厘米。

5.埯施有机肥,每公顷施肥量7000~10000公斤。

6.管理方式同一般尖椒,分期收获。

7.露地栽培最好与高秆作物间作。

适宜地区 适宜黑龙江全省各地种植。

延伸阅读

粤椒3号辣椒


品种名称粤椒3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6年

审(认)定情况2006年通过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200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国品鉴菜2006031,粤审菜2002003

选育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利用早熟抗病的辣椒亲本24号作母本,抗病优质甜椒2号作父本杂交而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熟,生长势强。株高96厘米,第一雌花着生节位为第11节。果实羊角形,果皮深绿色,光滑无皱,果长19厘米、宽3.2厘米,果肉厚0.36厘米,平均单果重29克,果条直,空腔小,耐贮运。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为2500~3000千克/亩。

抗性

田间表现抗青枯病、病毒病,对疫病抗性较强。

栽培技术要点:

1.春季栽培11月至翌年1月播种育苗,低温期间薄膜覆盖防寒,秋季栽培710月播种育苗,夏季反季节栽培26月播种育苗。春季栽培苗龄60天,秋季栽培28天。

2. 注意轮作,施足基肥,每畦栽双行,行距50厘米、株距35厘米,栽植密度3500株/亩左右。

3. 及时除草松土,开花结果初期,应结合中耕除草进行1次培土追肥,采收盛期5~7天采收1次,每采收2次追肥1次。

4.开花前及时摘除第一朵花以下的全部腋芽,以减少养分消耗。

5.注意防治病虫害。

6.及时采收,采收盛期5~7天采收一次。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兰椒3号辣椒


品种名称兰椒3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0年

审(认)定情况200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甘审菜2000003

选育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农科所
品种来源以山西地方品种自交系B199423和兰州地方品种自交系B199422杂交而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早熟,植株直立性强。大棚内栽培株高70~80厘米,开展度60厘米,株型紧凑,可密植,生长势强。露地栽培株高50~60厘米,开展度50厘米,始花节位第8~9节,定植至始收门椒30天。连续坐果能力强,平均单株结果39个,单果质量30.2克左右,果实长羊角形,纵径30.5厘米,肩横径2.1厘米,嫩果油绿,成熟果老红发亮,果面多皱,辣味浓,品质优。适宜西北地区春大棚、小棚作中早熟栽培及早春露地栽培。

产量表现

早春露地栽培总产量每667平方米2500千克左右,早春大棚栽培每667平方米4700千克左右。

品质分析

Vc含量880毫克/千克鲜重。

抗性

耐辣椒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

1.每667平方米用种150克。

2.西北地区大棚栽培12月中旬播种育苗,翌年2月上旬移栽,株行距5厘米见方,双苗移栽,3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前10天低温蹲苗。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5000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棚内起垄覆盖地膜,垄宽45厘米、高15厘米,株行距35厘米见方,每667平方米栽4500穴。

3.露地栽培3月上旬直播,株行距30厘米见方,每667平方米栽4000穴左右,起垄前开沟深10厘米,施足基肥(同大棚),于沟上起垄覆盖地膜。四门斗挂果期每667平方米追施磷钾复合肥20千克,防后期脱肥。

4.门椒早收,促进上层果发育。及时摘除下部老叶,以利通风透光和减少营养消耗。

适宜地区
适宜甘肃兰州等地种植。

宇椒2号甜椒


品种名称宇椒2号

分类 茄果类-甜椒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审(认)定年份2006年

审(认)定情况2006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审(认)定编号黑登记2006019

选育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
品种来源以龙椒二号甜椒为亲本,通过空间诱变育种的方法培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生育期为110~115天。种株高65~70厘米,株幅65~75厘米,果实大方。4心室,果面较光滑,果肉适中,平均单果重200克以上。

产量表现

20032004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18831.33公斤,较对照品种哈椒1号增产3.5%,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33486.07公斤,较对照品种哈椒1号增产28.1%。

品质分析

Vc含量为126.7毫克/100克鲜重,固形物为5.6%。

抗性

病毒病病情指数24.19%,疫病病情指数10.8%。

栽培技术要点

1.哈市露地栽培在3月10~20日播种,4月15~20日分苗,5月20~25日定植。

2.保护地栽培在1月10~20日播种,2月末分苗,4月初定植。

3.行株距7030厘米,一埯双株,每亩保苗数为3000~3500埯。

4.亩施有机肥7000~10000公斤/公顷。

5.喜肥水,适于渗水性好,沙质肥沃土壤,忌涝洼地,忌连茬。

6.田间管理同一般甜椒。

适宜地区
适宜黑龙江省各地种植。

宇椒1号甜椒


品种名称宇椒1号

分类 茄果类-甜椒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审(认)定年份2002年

审(认)定情况200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黑审菜2002017

选育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
品种来源利用科学返地卫星搭载甜椒(纯系)干种子,种子在空间条件下飞行返地后,通过田间突变体筛选及培育的一代甜椒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早熟,生育日数105~110天。露地栽培株高55~65厘米,株幅65~75厘米,保护地栽培株高100~150厘米,茎粗2厘米左右,长势强,叶面积大,深绿,花白色,5~6个花瓣。果实方形,果面光亮,保护地单果重200~400克,果肉中等。品质佳,风味优,营养成分高。

产量表现

19992000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3876.8公斤,较对照品种哈椒一号增产2.47%;2001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42297.5公斤,较对照品种哈椒一号增产3.4%。

品质分析

维生素C含量132.26毫克/100克,固形物含量5.20%,干物质含量6.8%。

抗性

较抗毒病及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

1.哈尔滨市露地栽培2月10~20日播种,4月15~20日分苗,5月20~25日定植,大棚栽培1月10~20播种,2月末分苗,3月末~4月中旬定植。

2.适于垄作,60厘米垅单行,一埯双株,行株距60厘米35厘米,70厘米垅双行单株,行距40厘米,株距25~35厘米。

3.喜肥水,适于渗水性好的沙质壤土,忌洼地。

4.田间管理一般同甜椒,分期采收,露地栽培最好与高杆作物间作,忌连作。

适宜地区
适宜黑龙江省各地种植。

苏椒3号(苏长红)辣椒


品种名称苏椒3号(苏长红)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1986年

审(认)定情况198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配的一代杂交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晚熟。植株较开展,生长势强,株高70~80厘米。果实长羊角形,长15.3厘米,横径2.6厘米,肉厚2.2毫米,单果重15~24.9克,单株果重多在750克以上。果色浅绿,老熟果鲜红色,味辣。耐高温,适应性强,高产稳产,并具有较强的抗风抗涝能力。在 8月份高温下亦有一定的座果能力。鲜食及腌渍兼用。

产量表现

亩产量一般为3000~4000千克,比当地羊角椒品种增产50%。

品质分析

每100克鲜重含维生素C142毫克。

抗性

抗TMV,耐CMV,耐高温。

栽培技术要点

1.严禁连作。苗床与大田严禁连作,并勿与其它茄果类蔬菜重茬。

2.适时播种育苗。早春露地地膜覆盖栽培,南京地区宜在头年11月中旬冷床播种,淮河以北应用温室育苗。夏秋晚熟露地栽培,3月初至5月上旬播种。每亩大田需苗床3~4m2,用种量50克。3~4片真叶应分苗一次。

3.适时定植。春季地膜覆盖栽培宜在4月上中旬断霜后定植。夏秋季晚熟露地栽培可在5、6月间分批定植。行距40~50厘米,株距40 厘米,每亩栽苗3500~4000株。

4.加强管理并及时采收。定植活棵后,追施速效肥2~3次,结合中耕除草。结果盛期每10天施1次腐熟人粪尿750~1000千克, 并增施1~2次硫酸铵,每次667平方米7.5~10千克,或叶面喷洒尿素加磷酸二氢钾3~5次。5月底开始采收,一般5~7天采收1次,盛果期3~4天采收1次。

5.及早防治病虫害。苗期及4~5月以防治蚜虫为主,6~7月以防治烟青虫、棉铃虫为主,可用新农药万灵1000~1500倍液每7~l0天喷洒1次,连续喷3~5次效果甚佳。辣椒疮痂病的防治应予发病初期喷洒农用链霉素,浓度为20010-6 , 每5~7天喷1次。白粉病用25%粉锈灵2500倍液,灰霉病用速克灵2500倍液喷洒效果较好。

适宜地区

适宜长江流域、西南、华南及陕西、辽宁等地栽培。既宜作夏伏季露地栽培,又适宜秋冬季塑料大棚种植。

湘椒2号(湘研3号)辣椒


品种名称湘椒2号(湘研3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1992年

审(认)定情况1992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选育单位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8214为母本,8501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为微辣型中熟一代杂种。株高55cm左右,植株开展度65cm左右。株型紧凑、分枝多、节间短。叶为单生、互生、卵圆形,先端渐尖,叶绿色,长约9cm,宽4cm,第一花着生节位11~14节。果实牛角形,长16cm左右,横径4.5cm左右,肉厚0.4cm左右,2~3个心室。果肩平,果顶钝尖或微凹入。果面光亮,商品成熟果为深绿色,生物学成熟果为鲜红色,平均单果重55g,最大单果重100g,果皮较簿、果肉厚、质脆、微辣、风味浓,品质上等,以鲜食为主。

品质分析

每100g鲜重含VC15Omg左右,可溶性糖含量约3.5%,辣椒素含量0.10%左右,干物质含量约10%。

栽培技术要点

1.11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播种。长沙地区一般在12月份播种,温室或温床育苗,每666.7m2播种量为50~80g,2~3月份假植一次,4月定植,从定植到采收55天左右,前期果从开花到采收约25天。

2.本品种耐湿、耐热力强,耐寒力一般,不耐早,宜在远郊江河沿岸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地区作丰产栽培。

3.忌连作,每666.7m2栽2000~3000株,一般株距50cm、行距60cm。

4.本品种产量高,栽培地块应旌足基肥,666.7m2施猪粪5000kg,饼肥l00kg,磷、钾肥各50kg,定植后至开花前追2次稀猪粪水,第一批果坐稳后及每次采收后均需施追肥,采收期应保持土壤湿润,长沙地区处暑后可行漫灌。

5.苗期注意猝倒病、立枯病和灰霉病的防治,成株期注意病毒病、疮痴病、炭疽病、疫病和白绢病的防治。定植时还应注意防治地老虎,苗期和成株期防蚜虫的危害。开花结果期防治螨类、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危害。

适宜地区
宜在江河沿岸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地区作丰产栽培。

湘椒12号(长椒3号)


品种名称湘椒12号(长椒3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1996年

审(认)定情况199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长沙市蔬菜科研所
品种来源L6R21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晚熟,从定植到采收55天左右,前期果实从开花到采收约25天。株高62cm左右,开展度64cm63cm,叶片卵圆形、绿色。先端渐尖,第12~15节着生第一朵花,果实长牛角形,纵径15~17cm,横径3.2cm,肉厚0.31cm,2~3心室,商品成熟果深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单果重35g,最大单果重55g。果皮较薄,肉质脆,较辣。以鲜食为主,也可盐渍酱制加工。

产量表现

大田生产一般亩产2500Kg左右。

品质分析

Vc含量141.9mg/100g鲜重,全糖4.88%。

抗性

中耐热、耐湿、耐肥,抗白绢病、病毒病,较抗炭疽病。

栽培技术要点

1.11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播种,温室或温床育苗,2月至3月份假植一次,4月中、下旬定植。

2.忌连作,每穴一株,亩栽2600~3000株。

3.苗期注意防治立枯病、猝倒病、灰霉病,成株期注意防治病毒病、疮痂病、炭疽病、白绢病以及地老虎、烟青虫、茶茸螨等害虫。

适宜地区
适宜湖南省各地以及相同生态区种植。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