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种子栽培技术

2020-05-26
小白菜适应性广,可四季栽培,早春与夏季栽培以直播为主,秋冬栽培以育苗移栽为主。一. 品种选择1. 冬春季节:选择低温条件下生长速度快,抽薹迟的品种 如:冰立、常规小白菜、上海青、矮脚黄等。2. 夏秋栽培:选择耐湿耐雨的品种 如:青伏令、金茯快、夏普雷、三伏、烤青、夏浪等。二. 整地施肥、作畦1. 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整平土地。2. 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5000kg,同时施入20-25kg磷肥作基肥。3. 一般采用平畦栽培,翻地约20-25cm深。4. 南方夏季栽培采用深沟、高畦,畦土要细、碎、平。三. 播种方式选择1. 有前茬作物,且生育期短的品种,应采用育苗移栽。2. 为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复种指数,应采用育苗移栽。3. 一种二收或一种三收,采用直播方式。每亩用种量0.75kg。四. 直播栽培方式管理要点1. 间苗第一次:苗距2cm拔除并生苗、病苗、弱苗。第二次:苗距5cm间拔下来的秧苗作为鸡毛菜上市。第三次:苗距15-20cm间拔下来的秧苗可作为小棵菜上市。2. 浇水春季气温低土壤水分蒸发慢,应视土壤湿度和植株生长情况而定。夏秋季在傍晚播种后、幼苗部分出土、幼苗出齐、第一次间苗后、第二次间苗后、第三次间苗后分别各浇一次水。不要在中午浇水,最好在傍晚用井水浇灌。3. 追肥结合间苗浇水同时进行第一次追肥:在第二次间苗浇水时随水冲施每亩10-15kg复合肥。第二次追肥:在第三次间苗浇水时随水冲施每亩10-15kg复合肥。中后期视长势再施1-2次肥料。4. 夏季小白菜种植的辅助技巧① 种子撒播后覆土、浇水,然后在畦面平铺黑色遮阳网,待幼苗出土后立即揭去遮阳网,揭去的遮阳网可覆盖在另一块刚播种的田块上,反复循环使用。② 除了从播种至出苗期可在畦面进行浮面覆盖外,出苗后也可在畦面上搭0.8-1m的矮平棚,在棚上继续覆盖遮阳网,采收前3-5天揭去遮阳网。③ 可利用夏季大棚的棚架,采用“一膜一网“防雨遮阳棚的种植方式。5. 早春和夏季播种的小白菜,在播种后25-40天也可一次采收幼嫩植株上市。五. 秋冬白菜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方法。1. 播种育苗:江淮中下游从8月中旬至10月上旬均可播种,华南地区可在9-12月陆续播种,每亩苗床用种量1kg左右,可供7-8亩大田移栽,气候适宜,苗龄30天左右即可定植。2. 定植:一般栽培行株距为25cm×25cm,作为腌制白菜的高杆白33cm×30cm。3. 田间管理白菜根系分布浅,吸收能力差,因此对肥水要求严格,生长期间要不断供给充足的肥水。追肥主要是速效氮肥,以人粪尿或尿素为最好。从定植到采收要追肥4-6次,定植后3-4天缓苗后,每5-7天追施一次,浓度由淡到浓,逐步提高。追肥数量每亩人粪尿1000-1500kg或尿素10-15kg。用浓度为0.75%尿素溶液叶面喷施,能促进白菜叶生长并增进色泽,作为腌制白菜品种在采收前10-15天应停止施肥,否则不利腌制。白菜灌溉一般与追肥结合进行,每次追肥前可适当中耕、松土,防止肥、水流失。六.小白菜栽培中会出现的问题1.叶色变淡可能是缺氮,缺铁会使植株叶片均匀黄化,顶部黄化严重的现象。2.土壤低温、过湿或连阴雨天、土温低、底水大会出现烂根现象。七.病虫害防治1. 白菜霜霉病:可在播种前用80%代森锰锌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发病初期用80%代森锰锌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治。2. 白菜白斑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3. 白菜炭疽病: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或8%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治。4. 蚜虫、黄曲条跳甲、菜青虫,可分别用40%乐果800倍液、80%敌敌畏1500倍液、2.2%甲维盐12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八.采收小白菜从播种到采收为30-60天,春白菜大菜要在120天左右。采收时间可根据成熟度和市场需求而定,适时采收可提高产量和品质。

扩展阅读

北方地区夏季小白菜栽培技术


名称北方地区夏季小白菜栽培技术

分类 蔬菜
资料来源苏小俊. 绿叶蔬菜无公害高效栽培重点、难点与实例[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

栽培技术
小白菜是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主要栽培蔬菜之一。由于长期在南方湿润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繁殖,小白菜适应了南方的湿润气候。北方地区夏季气温高且气候干燥少雨,很不利于小白菜的生产,植株容易感染病毒病,产品纤维多,口感差。因此,小白菜在北方的推广受到了阻碍。随着人口流动性加快,我国北方对小白菜的需求也逐渐加大。在北方地区要种好小白菜,需要在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北方栽培的小白菜的品质,以适应市场。

1.品种选择

北方气候少雨、干旱,栽培品种既要耐高温,又要抗干旱,因此要选择适宜夏播、高抗病毒病的品种,如夏绿2号、京冠1号、京冠3号、夏帝、金夏莳、抗热605等品种。这些品种是在夏季高温条件下选育而成的,都具有耐高温、抗病的特点,在夏季栽培,配以精心管理将比较容易栽培成功。

夏绿2号系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育成的杂交品种,耐热、抗病、丰产,颜色深绿,叶面平,易捆扎。

京冠1号系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育成的杂交品种,耐热、抗病,叶色翠绿,束腰,美观,前期丰产性好。

京冠3号系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育成的杂交品种,抗热、抗病,叶色深绿,束腰,长势强。

夏帝系国外杂交品种,耐热、抗病,叶片大,叶色绿。

金夏系国外杂交品种,外形美观,叶色绿,束腰好,比较耐热、抗病。

抗热605为抗热地方品种,抗病、耐热,束腰中等,叶色绿,蜡粉较多,整齐度比杂交品种稍差。

2.栽培管理

(1)整地做畦:北方夏季气候干燥少雨,一般采用平畦栽培,此法利于保湿,不利于排水通风,遇到暴雨,容易减产。如果采用小高畦栽培则不利于保湿、浇水,但遇到连雨天有利于排水、保苗。采用小高畦配以喷灌,少雨时,喷灌可以增湿、降温,下暴雨时有利于排水,栽培效果较好。底肥每667平方米施入3 000千克有机肥,翻地做畦,畦宽1.5米左右。

(2)播种:可采用撒播或条播方式,条播的沟距10厘米左右,每667平方米用种量300-400克。播后覆土压实,浇透水,有条件的地方播种后为防止幼芽失水死亡可以用遮阳网在畦面上进行覆盖、遮阳,等幼苗出齐后应及时揭掉覆盖物。

(3)田间管理:幼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经常在垄沟中灌水,有喷灌的地方可以在每天正午前后喷水降温增湿。当幼苗2叶1心时进行间苗,4叶1心定苗,株距10厘米左右。定苗后每667平方米施40-50千克速效肥。成株期也要注意水分管理,保持土壤和空气湿润,雨后还要及时排水。

(4)病虫害防治

①虫害防治:黄条跳甲、蚜虫、菜青虫、小菜蛾、斑潜蝇、蓟马发生比较严重,可根据不同虫害选择相应农药。菜青虫、小菜蛾用菜虫一遍净或杜邦安打等药剂;跳甲用锐高等药剂。

②病害防治: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是主要病害,栽培时应注意温、湿度管理和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气候干燥有利于蚜虫的繁殖,防治病毒病首先要及时防治蚜虫,切断传染途径,如遇天气干燥少雨,喷水防蚜十分有效。如果连雨天或暴雨淹了幼苗,容易发生软腐病,一旦发生要及时除去病株,并在病株穴撒生石灰消毒。霜霉病发生可喷洒百菌清、利得等药剂。

③逆境伤害:主要是热害,其症状是叶片畸形、卷叶,选择抗热品种是防治热害的有效手段。其次在最热时喷水降温,有条件地方可在正午前后覆盖遮阳网也能减少热害发生。

(5)收获:夏季栽培植株生长到35天以后,抗热性、抗病性将有所降低,容易感染病虫害,植株的增长量也会大幅降低,因此及时收获是保证收益的有效方法。采收根据当地情况,最好选择在凉爽的清早或傍晚进行,收获后要及时遮盖,防止水分缺失、萎蔫,影响品质。

夏季无公害小白菜关键栽培技术


适宜品种
小白菜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叶菜类蔬菜,在广大消费者日常蔬菜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民间素有三天不吃青,眼中冒火星的说法。夏季因高温、暴雨、病虫害多发等原因,致使小白菜产量低、品质差,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也影响了菜农的经济效益。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经过长期实践,改进了夏季无公害小白菜栽培技术,生产出的无公害小白菜品质高、效益好,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栽培技术
1.将防虫网或露地栽培改为薄膜+防虫网栽培

小白菜播种前将大棚裙边薄膜去掉,大棚顶部薄膜用卡簧卡紧继续使用。选用20-22目的浅银灰色防虫网,覆盖于整个大棚上,四周用泥土压平,一头留出纱门,便于进去管理。由于大棚有了薄膜+防虫网覆盖,一方面可以避免暴雨直接冲刷小白菜,另一方面基本隔绝了外来虫源的侵入。

2.将高畦改为低洼畦

由于大棚顶部有薄膜覆盖,雨水灌不到棚内,可将高畦改为低洼畦。每个标准棚(30米6米)做2畦,畦面平整,畦四周高、中间低,四周田埂比中间畦高20厘米。在畦内灌满水,1小时后水基本渗入土中。由于底水充足,小白菜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只需后期每天早晚浇1~2次水,就能充分满足小白菜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3.将密播改为稀播

选择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品质优,商品性好的青梗杂交小白菜品种,如冠军1号、华冠、伏虎等,这些品种发芽率高,发芽势强。每667平方米栽种一茬的需种量为300~400克,将种子和3~4千克细土拌均后撒播。夏播小白菜一般于定植后20~25天采收,也可采取一种二卖或一种三卖的采收方式,即播种后先收1次鸡毛菜(南通地区称小白菜菜秧为鸡毛菜),追肥1次后隔10~15天再收1次小青菜(指中株型小白菜),隔15~20天后再收大青菜(指大株型小白菜)。

夏秋小白菜防虫覆盖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 设施类型与茬口安排
(1)设施类型
如东县推广应用的大棚主要是高2~3米、面积1350~2000平方米的平顶大棚或跨度6米、长30~60米、拱架间距0.8~1米、高1.8~2米的标准钢架大棚,选用的是20~25目白色或浅灰色防虫网,每亩使用量1000~1100平方米。
(2)茬口安排
平顶大棚一般4~11月采用防虫网全程覆盖栽培,可以种植4~5茬,钢架大棚一般作为早春大棚番茄、黄瓜等蔬菜结束后的换茬种植,于6月下旬到9月中下旬采用防虫网覆盖种植2茬,周期短,效益高。
2. 整地施肥
播种前15天左右,在防虫网覆盖之前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千克、高浓度复合肥30千克,撒施后用旋耕机旋匀,然后作畦,6米宽的大棚作3畦,净畦面宽1.8米,畦高10~15厘米,平顶大棚可作宽1.5~1.8米、高10~15厘米的畦,然后整平整细畦面,开好内外三沟。
3. 覆盖防虫网防虫
作好畦后,覆盖防虫网前采用氯氰菊酯、敌杀死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对网室内害虫进行封杀,播种前1周覆盖好防虫网。
4. 适时播种
4月中下旬开始,选择晴天下午或傍晚分期分批播种,每亩用种量1~1.5千克,播后用木板轻压,利于出苗。
5. 水肥管理
水分管理上,播种后及时浇水,浇水时注意要匀、透,畦面不能积水,确保出苗整齐一致。生长期间,根据植株长势、土壤、天气情况适时浇水。浇水时注意,春季气温低时在晴天下午进行;夏秋季节气温较高,加之使用防虫网后,网内气温、地温比网外要高1℃左右,尤其在7~8月气温特别高时,要增加浇水次数,保持网内一定湿度,以湿降温,注意浇水要在傍晚进行,有条件的可以推广应用微滴灌灌溉技术,微滴灌不但对小白菜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能提高产量。本地区6~9月常遇梅雨或高温暴雨,雨水较多时,雨后及时排涝降渍,防止高温高湿时病害的发生。
肥料运筹上,小白菜生长期短,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生长期间一般不追肥,如果植株生长势差,需要追肥时,可以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5~7千克,或者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1~2次。
病虫害防治
1. 虫害
采用防虫网覆盖栽培,小白菜生长期间一般不需要治虫,但要注意进出网室时要及时随手关闭棚门、防止治棚外害虫飞入。如果发现有虫进入网室内,可以人工捕捉,或者使用抑太保(氟啶脲)、Bt乳油等生物农药防治。
2. 病害
小白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软腐病、炭疽病。可用25%甲霜灵600倍液或75%0百菌清500倍液喷施防霜霉病,用200毫克/千克农用链霉素防治软腐病,用64%杀毒矾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炭疽病。

小白菜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小白菜,拼音:xiǎobáicài

拉丁学名:

别称:不结球白菜、青菜、胶菜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十字花科,亚科:

族:,属:

形态特征

茎叶可食,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一年生栽培。植株较矮小,浅根系,须根发达。叶色淡绿至墨绿,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叶片光滑或褶缩,少数有绒毛。叶柄肥厚,白色或绿色。不结球。花黄色种子近圆形。

生长习性

小白菜性喜冷凉,又较耐低温和高温,几乎一年到头都可种植、上市。

药用价值

性平,味甘。解热除烦,通利肠胃。小白菜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具有清肝的作用。

营养价值

有蛋白质、脂肪、糖类、膳食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等。
小白菜馅饺子
原料:
面粉、猪肉馅、小白菜、盐、葱、姜、蒜、酱油、黄酒、油、麻油
做法:
1、面粉揉成稍硬的面团,饧1到2个小时。
2、小白菜洗净,用开水焯熟。剁碎,备用。
3、葱、姜、蒜剁碎备用。
4、烧热,晾凉后,放入猪肉馅及葱、姜、蒜末,再加入适量的盐、酱油、黄酒,搅拌均匀。
5、馅中倒一些麻油,搅拌均匀,即可包饺子。

夏季大棚芹菜小白菜混种高效栽培技术


1. 整地施肥

翻耕土壤,每亩施腐熟有机肥600千克、48%三元复合肥(N︰P︰K为16︰16︰16)20千克,用旋耕机将基肥与土拌匀后筑畦,6米宽大棚筑2畦,畦宽280厘米沟宽40厘米,耙平后,提前1天浇足底水待播。2. 品种选择和催芽选用耐热、高产、抗病、优质品种,芹菜选用小太阳西芹、雅致西芹等品种,小白菜选用改良金品28、华冠等青梗品种。芹菜为喜凉作物,高温季节不经低温催芽难以出苗,种子处理后能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整齐度。播种前4~5天先用清水浸种24小时,随后用湿纱布包裹放在0~1℃低温条件下冷藏3天,然后置于15~20℃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清洗1次,待8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3. 精细播种根据上市时间确定播种期,小白菜一般播种后20~30天上市、芹菜播后85~100天上市。为了在伏缺期供应市场,南通地区一般在5月中旬开始播种,小白菜亩播种量500克左右,芹菜亩播种量50克左右。小白菜用种量不可过多,否则影响芹菜生长。将适量种子拌细土撒播,播后覆盖遮阳网,保湿遮阳,棚顶覆膜加盖遮阳网,打开裙边膜,齐苗后揭去地面覆盖的遮阳网,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4. 田间管理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播种后10~15天每亩均匀撒施尿素5千克,随后浇水,促进小白菜快速生长,并培育芹菜壮苗。小白菜采收前1天浇透水,利于起苗,并可防止芹菜被带出土。之后每隔7~15天追施尿素10千克,共2~3次。为了防止芹菜缺硼发生叶柄开裂现象,需喷施硼肥,整个生育期喷2~3次。5. 病虫害防治小白菜与芹菜共生期内不易发生病害。可利用防虫网防虫,尽量不使用化学防治措施。采用一膜二网覆盖技术,将小白菜和芹菜种植在25目白色防虫网内。另外,可利用黑光灯、黄板诱杀害虫。

大棚番茄丝瓜小白菜西芹高效栽培技术


1. 茬口安排

番茄在上年11月下旬12月上旬冷床育苗,2月中旬假植,清明前后5天定植,5月上旬上市,7月下旬让茬;丝瓜在2月中旬育苗,3月中旬移栽,6月上旬采收上市,8月底采收结束;小白菜在7月中旬播种,8月中旬让茬;西芹在8月中旬播种,9月中旬定植,翌年1月初即可采收,2月上旬上市结束。2. 品种选择番茄早春栽培选择抗性强、品质优、产量高、商品性佳、耐储运的早中熟品种,如金棚1号、东圣1号等;丝瓜选择江蔬1号等品种;小白菜选用耐热型直播品种,如热抗白等;西芹选择适宜本区域种植的品种,如西芹5号、美国西芹、玻璃脆实秆芹等。3. 栽培技术(1)番茄亩施优质有机肥2500~3000千克或优质腐熟农家杂肥7500千克加45%氮磷钾复合肥25千克,充分耙匀,移栽后至坐果前不施肥。早春番茄栽培需进行密植矮化处理,即在苗高8~9厘米时进行单秆整枝,株高保持45~50厘米,单株留3层果、结果5~7个,单果重300克,单株果重0.75~0.8千克。早春提早栽培番茄应以亩产量确定种植密度,如亩产番茄4000千克,种植密度为6500株;亩产番茄5000千克,种植密度为7000株。一般大棚南北向宽5.5米,中间留人行道宽25厘米,移栽番茄株行距为13厘米(40~50)厘米(东西向),春季大棚内搭中棚以利保温促长。早春提早栽培番茄第1层果序留2个果,第2层果序留2~3个果,第3层果序留1~2个果,及时去除顶枝和侧枝以及畸形果,确保所留果均为商品果。为防春季低温造成生理落花落果,可用10~15毫克/升2,4-D在开花时的清晨涂抹番茄果柄离层处,并做好标记,以免重复或漏涂。涂用药液时应根据天气温度高低及时调配涂液浓度。经过40~45天番茄果实绿熟时,用45毫克/升乙稀利点涂果柄处,促进果实成熟,提高商品果质量。(2)丝瓜3月中旬丝瓜移(套)栽于大棚内棚脚下,每棚栽2行,株距1.2~1.6米。丝瓜抽蔓时及时引蔓,使丝瓜蔓均衡分布于大棚架上,及时去除60~80厘米以下侧蔓,1米以上侧蔓留雌花后1叶摘心,采瓜时连同丝瓜一同自侧蔓基部摘除。番茄采收结束后及时中耕,距丝瓜植株根部7~1O厘米处追施5%氮肥水加稀粪水,以后每采2次丝瓜追肥1次,同时注意防治霜霉病和瓜绢螟。(3)小白菜番茄让茬后及时耕翻筑畦,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45%氮磷钾(硫酸基型)复合肥15~20千克,耕耙整细后播种小白菜,浇透底水,保持土层潮湿,25~30天即可采收上市。(4)西芹西芹播种前7~10天培植苗床,7月下旬用清水浸种24小时,洗净后放入冰箱5℃冷藏室,56小时后取出在凉爽通风处保湿催芽,待85%种子破口露白即可播种。为播种均匀,可拌适量细土撒播,播后撒1层过筛细土盖籽,搭好遮阳凉棚保湿促进出苗。由于西芹高温季节出苗较慢,播种后每天淋浇1次水,保持畦面湿润。待西芹苗高4~6厘米时间苗,8~10厘米高时在晴天下午4时后或阴天定植,株行距为10厘米15厘米。定植时大小苗分开移栽,浅栽植,栽后及时浇透活棵水,保持土层潮湿4~5天。定植7天后浇施1次1%尿素水,以后薄肥勤施,满足西芹植株生长对氮、磷、钾元素的需要。西芹进入旺长期后,每10~15天追肥1次,亩追施45%氮磷钾复合肥10千克(钾以硫基类型最好)、0.2%硼肥1千克,以防西芹叶柄空秆开裂,同时注意用三唑酮和菊酯类农药防治叶斑病和蚜虫等。西芹定植后50~60天即可分期分批采收。采收前7~10天,667天用赤霉素5~6克加水30千克细喷雾,可拉长西芹叶柄,使其嫩脆,提高上市品质和质量。

夏秋小白菜无公害栽培要点


名称夏秋小白菜无公害栽培要点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白菜类-白菜(小白菜及油菜)
适宜品种热抗青、抗热605等高产优质品种。

栽培技术
夏秋季高温多雨,病虫害频繁发生,露地小白菜种植困难,质量差,采用设施化无公害大棚生产,能显著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增加种植效益。

1.整地播种

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热、抗病、商品性好的如热抗青、抗热605等高产优质品种。立秋气温下降后应选择上海青等优良品种。播种量根据品种及采收期而定,采收期在15-20天的,每667平方米播种量1-1.5千克,采收期延长应适当增加播量。播后盖上遮阳网,淋透水,待子叶出土后及时揭去遮阳网,防止产生高脚苗。

2.田间管理

(1)水分管理:小白菜生长期短,施基肥后一般不需追肥,但出苗要根据气温高低及湿度大小浇水,以保持苗床湿润为宜。

(2)温度控制:在小白菜生长期间,棚温要求在15-20℃,并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进行揭膜通风等。

病虫害防治
由于种植初期便采用防虫网防虫,所以在其生育过程中以防治病害为主,主要病害有茎基腐病、病毒病等,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虫害若有发生可进行人工捕捉或用5%锐劲特悬浮剂2 000倍液防治。采收前7天禁止用药。

夏季小白菜无公害生产技术(防虫)


名称夏季小白菜无公害生产技术(防虫网)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白菜类-白菜(小白菜及油菜)
栽培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追求安全、营养、优质的无公害农产品已成为广大居民的共识,绿色食品更是人们消费的首选。为了适应无公害蔬菜发展的需求,我们从2002年起在新三园村进行了小白菜的无公害栽培试验,主要是通过采用防虫网、减少农药施用等措施进行夏季小白菜生产,且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金沙镇无公害小白菜生产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防虫:每年的5-9月,大棚全天候覆盖20-24目(孔径为0.78-0.95毫米)银灰色防虫网进行夏季小白菜栽培。一般每个标准大棚(长30米、宽6米)需防虫网360平方米,可有效地阻止成虫产卵和幼虫的危害,切断害虫的传播途径,防虫效果十分明显。通过试验对比发现,20-24目银灰色防虫网对害虫的防范和降温效果都较好,黑色防虫网虽然降温幅度大于银灰色防虫网,但防虫效果较差。据试验,小白菜出苗后10天、20天银灰色防虫网对小白菜主要虫害蚜虫的防效分别达到92%和81%,防虫效果较理想。

(2)减少农药施用量:据生产实践,用防虫网全天候覆盖的小白菜一般不用农药,与露地生产相比,以小白菜平均25天上市计算,每茬可减少用药5次,保证了小白菜的安全无公害生产。

(3)防病毒病:由于防虫网能有效地预防蚜虫的危害,从而控制了由蚜虫传播的病毒病,所以夏季防虫网覆盖栽培的小白菜一般没有病毒病的发生。

(4)减少用工,增收节支:据生产实践,用22目(孔径约为0.88毫米)银灰色防虫网覆盖栽培的小白菜,每茬每667平方米比露地增产40千克,减少用药6次,节约农药成本48元,节约人工3个,折合人民币75元,减去防虫网投资的80元(防虫网按使用5年,每年使用4茬折旧,每茬折旧80元计算),无公害小白菜优质优价增收362元,合计增收节支405元。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2004年金沙镇每年应用防虫网面积达6.5万平方米以上,生产无公害蔬菜39千克,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和好评。

病虫害防治
1.黄板诱蚜技术

利用蚜虫的趋黄特性,在每个标准大棚内悬挂7-8个刷有黄色油漆并涂上机油的粘虫板诱杀蚜虫,可杀死防虫网内漏网的蚜虫等害虫,减少用药次数,使小白菜生产达到安全、无公害的目的,增收节支效果明显。

2.频振式杀虫灯应用技术

灯光诱杀是利用害虫趋光性的一种物理防治方法。我们在新三园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上使用这一方法,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可在蔬菜主产区大规模推广。灯光诱杀可降低虫口密度,减少农药施用,具体表现在:

(1)诱杀害虫种类繁多。据我们在新三园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试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的害虫主要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地老虎等,尤其是近几年来发生最大的夜蛾类害虫。由于3龄后大多数农药都无法杀死此类害虫,故使用该方法,更显示出其较好的防治效果。

(2)诱杀害虫数量大。据新三园蔬菜生产基地试验,7-10月份平均每灯每天诱杀害虫275.6头。

(3)减少化学药剂防治次数和用药量。据试验,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的小白菜比对照(常规管理)每茬减少用药2次左右,用药量也相应减少20%左右,有利于减轻农药对蔬菜乃至环境的污染,从而促进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春播大白菜栽培技术


名称春播大白菜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白菜)
适宜品种
春夏王和阳春(国外引进)专用品种,秦白六号中早熟品种也很好。

栽培技术
春播大白菜可在4-6月份(冬存白菜基本结束),为市场供应鲜嫩、质优的卷心大白菜,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同时,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已被菜农接受。

1.适宜品种是前提

目前,春播大白菜选用抗逆性强不抽薹的春夏王和阳春(国外引进)专用品种。定植后50天可采收上市。秦白六号中早熟品种也很好。种子价格菜农易接受,叠抱型,球色洁白,大小适中,定植或直播后45-50天即可上市。

2.掌置好播期

春播大白菜最佳上市时间,力争4月中旬开始到5月中旬,最迟6月上旬较为理想。把第一上市时间当作重点。因此,专业户应根据自身条件,按照上市预计时间和选定品种特点确定适宜播种日期。春播大白菜受气候因素制约,不同时种植方法采用不同播种时间,利用时差实现预定生产目的。第一,育苗移栽。计划5月中旬以前上市的,可利用育苗移栽办法,使幼苗期在苗床内度过低温时段。此种方式,播期可从2月上旬开始,直到2月中旬。实行阳畦、加温、大营养面育苗,最低床温不低于10℃,至少不低于8℃。第二,田间直播。即整地施肥、建棚、作畦(垄)、进行开沟或挖窝播种。时间,在惊蛰之后至3月下旬,此种方式用种量大,适用于秦白六号白菜。

3.选用简易大棚

春播大白菜必须在保护地生产,才能取得成功。通过实践,简易大棚进行春白菜生产优势突出。条件差的专业户,3月中旬直播也可利用中棚生产,但有一定的困难,如果碰上强降温天气(可能出现0℃以下低温),应当加盖双层塑料棚膜,提高保温抗灾强度。另外,拱棚规模要适中,东西棚向长25-30米;南北走向18-20米,跨度6米,总之,建成的拱棚要牢固,有利管理,有利抗灾,棚膜不易破损,棚温正常,适宜苗子生长。

4.密度合理

注意布局,尤其畦栽白菜,125-132厘米宽,长度酌情而定,每畦栽两行,垄栽,垄宽60-66厘米,高10厘米左右,保证浇水后很快渗透垄土为准。平畦栽种白菜,一畦不宜种栽3行。否则,中后期行间小气候温差小,不利于包心。一般要求行距60-66厘米,株距43-46厘米,每667平方米2 200-2 500株比较合理。

5.科学管理

播前浇足底水,保证定植水缓苗。育苗移栽的,6-7片真叶即应进行定植,直播的分别于3-4片和5-6片真叶进行两次间苗。7-8片真叶定苗,为苗子进入正常生长提供更多有效时间。

夏播大白菜栽培技术


名称夏播大白菜栽培技术

分类 蔬菜
资料来源苏小俊. 绿叶蔬菜无公害高效栽培重点、难点与实例[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

栽培技术
夏播大白菜生产季节处于盛夏(6-8月),该季节前期高温干旱,后期闷热多雨。高温干旱易发生病毒病、干烧心病;闷热多雨易发生软腐病、霜霉病;虫害也很严重,不但直接危害大白菜,还传播病毒,导致病害的加重和流行。现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归纳出以下栽培要点,供参考。

1.选择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应具备耐高温、结球性强、抗病、生育期短、商品性好等特点。如夏白45、夏白50等夏季专用品种基本具有以上特点,特别是能耐37℃高温,并且适应范围广,其中夏白45已于2001年5月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选择适宜地块,施足基肥。高垄栽培

为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应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因夏白菜品种要求生育期短,为了促进其迅速生长,应注意多施基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优质厩肥3 000千克,含氮磷钾的复合肥40-50千克。如果不是沙土地,最好起垄栽培,一方面排灌方便,一方面通风透光性好。一般垄距50-55厘米。垄面宽20-30厘米,垄高10-15厘米。

3.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确保苗全苗壮

在山东最佳播期为6月上中旬,其他地区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以往种植经验选择适宜播期。一般每667平方米栽3 000-3 500株。为保证苗全苗壮,播种时可在垄上开沟条播,也可按确定的株距穴播。若墒情不好,可在沟内或穴内点水后播种,然后覆土0.5-1.0厘米,耧平,随即浇水,要浇透,2天后再浇1遍,3-5天即可出苗。出苗后要保持垄面见湿不见干。应分次间苗,及时定苗补苗,2片子叶展开时就开始间苗,5-6片真叶时为定苗补苗适期。

4.加强肥水管理,防病治虫

要肥水早攻,一促到底,不蹲苗。结球初期即可追肥,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可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25-30千克(也可按2∶1的比例追施尿素与三元复合肥混合而成的肥料),追肥后随即扶垄浇水,一般追一次肥即可。定苗以后要保持垄面见湿见干。进入结球期一定注意浇水,因这一时期是大白菜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又正值7-8月高温炎热阶段,气温高,蒸发量大,如果缺水,极易发生干烧心病。一般3-5天浇1遍水,但不要大水漫灌。收获前5天停止浇水。如果遇到大雨要及时排涝。

在病害防治方面重点防治软腐病和干烧心病。防治软腐病可在大白菜结球初期喷施新植霉素400倍液,抗菌剂401的500-600倍液,菌枯净600倍液,也可用药液灌根。喷施时注意喷洒在叶柄及根部。发现病株及时拔除,为防止病菌传播,可在病株周围撒一层生石灰,再连续喷药2-3次,每隔7-10天喷1次。在结球初期结合喷药同时喷施0.3%的氯化钙溶液,以便控制干烧心病的发生。在虫害防治方面重点防治菜青虫、蚜虫、小菜蛾等,出苗后根据虫口密度及时防治,药液要喷严,特别注意要喷叶片背面。收获前10天停止喷药。

5.及早收获

结球紧实后及时收获,可增加田间通透性,减轻病虫危害。一般上市越早效益越好,采收过晚易造成裂球,病虫害加重,影响大白菜的品质和效益。

早春大白菜栽培技术


名称早春大白菜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白菜)
适宜品种春大将、强势、春秋54等。

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适合早春栽培的大白菜品种有春大将、强势、春秋54等。我们以日本产的春大将为例,该品种早熟、高产、抗病性强、生长势旺、食味佳,一般单株质量2.5千克,结球紧实整齐度好,适合早春栽培。

2.育苗

采用育苗后定植栽培。乌市北郊多在温室中用营养钵育苗。也可用平畦育苗。将事先配好育苗用的营养土装入8厘米8厘米的营养钵中,用喷壶浇好水,将大白菜种子直接播入营养钵中,每个营养钵播2-3粒种子,然后再盖1.5厘米的营养土。出苗后长至2片真叶时,每钵留一棵壮苗。

3.苗期管理

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18-22℃,夜晚不低于13℃。长至2-3片真叶时,白天的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可保持14-16℃。苗期一般很少有病虫害。若发现虫害可用功夫1 500倍液喷雾。春白菜苗期一般没有霜霉病。

4.定植

春大白菜苗龄30-35天,当叶片长至4-5片时,选择晴天定植。乌市北郊一般在3月10日左右。温室提前烤棚、加火、深翻、整地施肥,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3 000千克。开沟起垄,覆盖地膜,以利大白菜生长期保温、保墒。将营养钵中的幼苗从营养钵中连同土坨取出,栽入垄高2/3处的垄埂上。定植株行距为40厘米50厘米,并及时浇好定植水。

5.生长期管理

大白菜进入莲座期,667平方米施尿素20千克,随后立即浇水。包心期是大白菜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此期为促进包心紧实,适当增施尿素。此时期,温(棚)室内温度逐渐升高,注意通风、排气。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15℃以上。定植早的农户,一般5月15日左右即可上市销售。

病虫害防治
春大将白菜生长期间病害较少。发现软腐病;可用500万单位链霉素1 000倍液喷白菜基部。加强棚室内温湿度管理,通风排湿,减少霜霉病发病的机率。若有霜霉病可用800-1 000倍液的甲霜灵防治,并注意及时防治蚜虫危害。

夏大白菜栽培技术


名称夏大白菜栽培技术

分类 蔬菜
资料来源苏小俊. 绿叶蔬菜无公害高效栽培重点、难点与实例[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

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选择炎热、干早条件下生长发育迅速、包心适应性强、抗病的早熟耐热品种,要求生育期短于65天,单株质量1.5-3.2千克,净菜率72%以上。通过引种试种,选出亚洲蔬菜中心培育的亚蔬1号品种,该品种在炎热的6-8月可正常结球。

2.适期播种

夏大白菜播期限于7月中旬前后。国庆节供应市场。如过于提早播种,易受高温,干旱的影响。7月中旬播种,可提前上市10天左右,延长大白菜供应期。

3.栽培管理

(1)选地:选择土层肥厚、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于3%,含盐量低于0.5的地块,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或邻作。前茬以休闲、小麦、葫芦、葱、蒜等地块为宜,播种前及时深翻晒垡,结合翻地667平方米施5-7吨腐熟有机肥。将地块耙细整平待播。

(2)播种:在垄背一侧水线处(南北向垄的垄北一侧)或畦面沿行向划一深约1厘米的浅沟,将精选的种子条播后覆土,667平方米播种量为250克左右。播种时不宜带化肥下种,尤其不能掺拌磷酸二铵,播种后浇透水。为保证幼苗出土,可采取三水齐苗法。出苗后如有缺苗断垄现象,待长出2-3片真叶后,须及时带土坨移苗,以保全苗。每667平方米保苗2 600-3 500棵,株行距为35厘米60厘米。

(3)中耕:新疆夏季气候干旱炎热,为防止土壤板结,保持土壤水分,促根系发育,须加强中耕管理。苗期中耕可结合间苗进行。中耕需根据幼苗发根情况掌握深浅远近,切忌伤根。从幼苗到封垄一般需要中耕3-4次。

(4)浇水:苗期小水勤浇,有助于降低地温,促进根系发育,预防病毒病发生。保证幼苗健壮生长。为保证夏大白菜及时包心,不宜进行蹲苗锻炼,即莲座期内根据墒情浇1-3次水,莲座后期(包心期)需浇1次透水。包心期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3/4,因此保证充足的水分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浇水过多或积水,往往会造成软腐病的发生。我市郊区夏大白菜一般浇7-11次水,即可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5)施肥:一般夏大白菜每667平方米需施腐熟农家肥料5-7吨。有机肥可以撒施,结合翻地埋于耕作层。也可以沟施于播种行的一侧。此外每667平方米还可以施磷酸二铵20-25千克或油渣100-50千克做基肥。667平方米施20-30千克尿素做迫肥,分3-4次施用。

(6)防病虫害:由于夏大白菜生育期正值炎热干旱季节,各种病虫害危害严重。虫害以蚜虫、菜蛾、菜青虫等危害较为严重。目前生产中防治蚜虫主要有抗蚜威和避蚜雾等。用敌杀死防治菜蛾、菜青虫,效果良好。夏大白菜病害以软腐病危害最重,除采用1 500毫克/千克农用链霉素于包心前喷施外,用菜丰宁拌种效果也较好。

(7)采收:夏大白菜如不及时采收,会加重软腐病的危害。采收前5-7天停止浇水,包心八九成即可采收上市。

夏白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名称夏白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分类 蔬菜
资料来源苏小俊. 绿叶蔬菜无公害高效栽培重点、难点与实例[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

栽培技术
夏季小白菜可分期分批播种,20天左右即可上市,667平方米产可达1 400千克。但由于播种期在6-8月份,正值炎热时期,高温、暴风雨及虫害往往是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采取以下栽培措施,才能获得稳产、高产。

1.品种选择

宜选用抗热、抗风雨,生长快的品种。一般选用上海小青菜、高杆白、中箕白、南京箭杆白等品种。

2、整地、播种

菜地宜选择靠塘边、河边,通风荫凉的地方,土壤属团粒结构,保水保肥力强。每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 500-2 000千克、饼肥60-70千克。整地做畦时,实行五改措施(浅耕改深耕、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平畦改弧畦、浅沟改深沟),以提高菜田抗御洪涝旱渍等自然灾害的能力。667平方米播量为1.5-2千克。为达到匀播的目的,可先将种子拌入沙里,分2次撒播。

3.盖遮阳网

用毛竹、竹竿或其他材料搭棚架,棚高1.5米为宜,棚架上用铁丝扣压遮阳网。出苗前不揭网,出苗后晴天下午5-6时揭网,上午8-9时盖网,阴雨天不盖。但暴风雨天气要盖牢,以减轻暴风雨对菜苗的伤害。

4.合理浇水

浇水要看天、看地、看菜而定,要轻浇、勤浇。晴天每天要浇水1-2次,土壤保持湿润。要依据三凉(天凉、地凉、水凉)来确定浇水时间。一般选在清晨或傍晚,清晨要越早越好,傍晚要在7-8时以后浇。浇水方法为:出苗前泼浇,出苗后长出心叶前泼水要一片接一片泼透,不能补浇(补浇有泥浆水溅到叶子上);长出心叶后,要溜水或点水浇,一瓢水浇下去后,不能带回1滴,带回水就会有泥浆沾到菜叶子上。

5.科学治虫

夏白菜虫害较重,主要害虫是蚜虫、菜青虫和黄条跳甲等。要本着治早、治小的原则,并一定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或用生物和农业技术进行防治。栽培上要尽量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或邻作,并及时清洁田园,减少虫源。蚜虫,可用银灰色薄膜避蚜,即在菜田四周铺15厘米宽的银灰色薄膜;菜青虫,可用苏云金杆菌Bt乳剂、杀螟杆菌等生物药剂防治;黄条跳甲,可用90%晶体敌百虫的1 000倍液喷雾防治。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