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白6号大白菜

2020-05-26

品种名称潍白6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02年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审(认)定编号鲁农审字[2003]026号

选育单位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潍白六号大白菜是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利用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育种相结合,通过多代选择自交系和自交不亲和系,于1996年育成的中早熟大白菜一代杂交种(亲本:东北之三早/BC43A)。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株形紧凑,叶色深绿,白帮,植株高36cm,开展度45cm50cm,外叶6~7片,叶柄平展,叶面多皱,最大外叶长41.6cm,宽30.5cm,叶形指数1.36。球叶数55片,合抱,叶球炮弹形呈石榴嘴状,球高32cm,球茎22cm,球形指数1.45,球叶乳黄色,粗纤维少,生食口感好,熟食易烂,风味佳,品质优。结球紧实,平均单株重3.52kg,净菜率73.8%,球内短缩茎长2.8cm,横截面4.2cm,主根粗3.6cm。全生育期65~70天,播种至莲座期30~35天,结球初期至成熟期30~35天,充心快,上市早,整个生育期要求有效积温1320~1450℃,日照425小时。

产量表现

19992000年参加了黑龙江省秋季大白菜区域试验,对照佳白二号,两年平均净菜亩产量为4173.3kg,比对照增产30.34%,2001年进入生产试验平均净菜亩产量为4799.6kg,比对照增产26.08%,达到审定标准。20012002年参加了山东省秋季早熟组大白菜区域试验,对照鲁白14号,两年平均净菜亩产量为4275.2kg,比对照增产28.2%,2002年进入生产试验平均净菜亩产量为4224.6kg,比对照增产42.4%,达到审定标准。

品质分析

经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测试,球叶的干物质含量为4.6%,可溶性糖1.90%,蛋白质含量1.0%,维生素C20.8mg/100g,粗纤维0.42%。达到了优质大白菜标准。

抗性

该品种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和软腐病,耐寒抗抽薹。

栽培技术要点

1. 严格掌握播种期:在山东大部分地区春季露地适宜的直播期为3月底,沿海地区应延迟到4月初,阳畦或大棚育苗时间在2月底到3月初。黑龙江、吉林等东北地区可根据山东的栽培时间适当推迟30天,不能过早。否则,因累积低温时间的加长,会使大白菜通过春化阶段或不完全春化阶段造成抽薹。

2.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为避免先期抽薹,提高地温和提早收获期,无论是育苗移栽,还是直播,均要采用地膜覆盖。用宽90cm、厚0.04mm的地膜盖2行,起小高垄,垄高10cm,盖膜时要拉紧压实,以防大风揭膜和防止水分的蒸发。

3. 合理密植、精细栽培:该品种植株为上冲型,宜适当密植。以每亩栽培2800~3000株为宜。直播的在畦面内按株距40~45cm开穴播种,每穴播种6~8粒,覆土2cm然后在畦面上扣好地膜。幼苗出土后,开孔放苗,并用土把周围封严压实,防止损坏幼苗。育苗移栽的苗龄6~8片叶时即可带土移栽,定植后同样扣好地膜,并用细土封严定植孔。

4. 肥水管理:在肥水管理上应以促为主,要多施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4000~5000kg,尿素25kg,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5kg。莲座期因有地膜覆盖,既能保墒又能提高地温,一般不浇水。进入结球期后,结合追肥浇一次大水,并每亩地追尿素10kg,以后据天气和土壤墒情,每隔7~10天浇一次水,采收前一周停止浇水。

5. 防治病虫害:春季栽培大白菜病虫害较多,常发生的病害:前期有病毒病、霜霉病,后期软腐病、叶斑病,和菜青虫、蚜虫、小菜蛾等。对于病害主要采取轮作,避免使用未腐熟的鸡粪等土杂肥。对于虫害,蚜虫发生用一遍净2000倍液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用氯氰菊酯等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治。

6. 适时采收:春季大白菜采收期正值初夏温度逐步上升的季节,若不及时收获,软腐病会严重发生,同时会由生长阶段向生殖阶段转化,造成抽薹而降低品质。此时,也正进入蔬菜淡季,及时采收上市,其价格高,经济效益可观。

作早秋大白菜栽培,该品种生长期短,结球早、充心快,抗病性强。在山东省7月中、下旬播种,国庆节前后上市,结球好,价格高;8月份正常播种期播种,表现抗病性强,产量高,比一般中晚熟大白菜提前10~15天上市。作为倒茬晚的地块种植该品种,只要在9月上旬前播种,保证能正常结球成熟。在黑龙江省7月上中旬平均气温24℃为适宜播种期,在霜冻来的早的年份,其他品种结球包不好心的情况下,该品种仍能结球包心良好。田间管理同当地一般品种,要求增施有机肥,氮磷钾合理搭配,肥水齐攻,一促到底。

适宜地区
该品种在黑龙江、吉林省即可作为7月份秋大白菜种植,也可作为春季品种栽培,一般是4月上旬温室或大棚育苗,5月上旬定植;在山东春季是3月底4月初露地直播,5月底或6月初收获;或在7月份作秋季早熟大白菜品种种植。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等省均可作为反季节大白菜代替进口品种种植。

扩展阅读

潍白45大白菜


品种名称潍白45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鲁农审字[2003]021号

选育单位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双亲为BZZ47自交系和BZZ52自交不亲和系,BZZ47自交系选自韩国春夏王自交后代,父本BZZ52选自日本夏阳50自交后代。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夏白菜品种,生长期约52天,开展度40厘米45厘米,外叶6~7片,较平整上冲,深绿色,白帮;叶球圆球形,球叶叠抱。单球重1.2公斤左右,净菜率59.4%,软叶率61.2%。

产量表现

20012002年山东省夏白菜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净菜2 353.8公斤,比对照鲁白13号增产7.0%;在2002年山东省夏白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净菜2191.5公斤,比对照鲁白13号增产4.8%。

品质分析

维生素C含量0.31毫克/克,总糖1.65%,粗纤维0.5%,水分95.5%,蛋白质0.98%,风味品质较好。两年区域试验田间表现霜霉病病株率56.0%、病情指数24.3%;病毒病病株率3.0%、病情指数0.9%;软腐病病株率15.5%。

抗性

耐热性较强,综合抗病能力与对照鲁白13号相近。

栽培技术要点

6月中、下旬播种,亩栽3500株左右,起垄栽培,株行距(33~35)厘米50厘米。水肥早攻,一促到底。

适宜地区
适宜山东省作夏白菜品种推广利用。

早熟6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早熟6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情况2004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2004年

选育单位 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选育的大白菜杂种一代。
品种来源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父母本均为自交不亲和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株高33厘米,开展度45~48厘米。叶面稍皱缩,深绿色,茸毛稀少。外叶少,边长叶边结球,叶球紧实,白色,矮桩,叠抱,倒锤形,包心快,叶球高25厘米,横径18厘米,单球重2~3千克,内叶洁白,叶质柔嫩,品质优良。早熟,生长期60天左右。适应性强,耐湿耐涝,不感染病毒病,抗霜霉病和软腐病。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容易恢复生长,表现稳产、高产。结球适宜温度18~20℃,平均气温20~23℃也能正常结球。因适口性好,球型适中、美观,很受市场欢迎。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在4000千克/亩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

1. 选择前作为茄果类、瓜类、豆类等作物的地块,忌前作为小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前茬罢园后及时清洁田园深耕晒垡,深沟高畦,防止田间渍水。

2. 各地可根据当地气候选择最佳播期,适于密植,一般行距55厘米,株距35厘米,亩栽2500~3000株。长江流域以北的地区,在7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9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收。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区,于7月底至9月下旬播种,10月底至11月中旬采收。

3. 施肥 一般667m2施厩肥1500~2000kg、人粪尿1500kg作基肥,幼苗期结合浇水薄施少量速效肥,莲座期和结球期各追肥1次,每次施尿素15~20kg/667m2。

4. 生长前期需水量不多,而此时常有台风暴雨,宜适当控制土壤水分,使植株生长健壮,供水过多将造成植株徒长,从而降低植株的抗病性。结球初期,植株生长量很大,需保持水分充足,但各地的土壤水分状况及降水量不同,浇水的次数和水量应有区别,原则上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准。

5. 病害主要为炭疽病和软腐病,要采取农业综防措施加以预防,如适当延迟播种,深沟高畦,控制土壤含水量等。虫害主要有菜螟、菜青虫及蚜虫等,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及时防治。

6. 10月至12月均可收获上市。一般叶球八九成紧实时即开始收获,过迟收获易产生裂球,影响商品质量。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作早秋白菜栽培,有条件地区也可作春白菜栽培。

豫新6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豫新6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2年

审(认)定情况200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利用陕西品种与河南地方品种二环系杂交种的二环系与山东品种的二环系配制的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早熟,生育期60天。外叶绿色,叶球白色、半高桩、叠抱,球形指数1.4,单球重2~4千克。抗抽薹,叶球整齐一致,商品性好,品质佳。高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

产量表现:一般净菜产量为4 000~6 0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于日平均气温25℃时播种,河南8月中旬高垄直播,用种量100克/亩,定苗行距60厘米、株距60厘米,留苗约1800株/亩。

适宜地区
适宜全国大部分大白菜产区春季或秋季早熟栽培,现已推广到河北、山东、安徽、陕西、山西、江苏、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等地。

中白1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中白1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1998年

审(认)定情况199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3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国审菜980004

选育单位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82010018202911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中熟大白菜品种,生育期75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整齐一致,株高38厘米,株幅6560厘米, 最大外叶长48厘米,叶宽34厘米。叶形卵圆, 叶色深绿, 外叶数8~l0片, 叶缘凸渡状, 叶面折皱, 有茸毛。叶柄浅绿色, 宽10厘米, 中肋长30厘米。叶球矮桩头球形,叠抱,紧实,叶球高38厘米,横径25厘米,球形指数1.45。单球重4kg,结球紧实,净菜率87% 。种子黑褐色,千粒重2.5~3.0g。

产量表现

产量稳定,一般亩产净菜5000~7000公斤。

品质分析

叶帮比1.07, 叶球含水分93.45%。可溶性糖3.13%,粗纤维(酸洗纤维)0.68%,维生素C 24.1mg/100g。

抗病性

对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均有较强的抗性。

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期。在北京地区中白一号以8月10日(即立秋后第3天)播种为宜; 若将播种期提前到8月1日前后,则可作为贩白菜在国庆节前后上市。

2. 留苗密度。行距60厘米,株距50厘米,以每666.7m2约留2200株为宜。亩播种量250克。

3. 施肥。中白一号前期生长速度快,因此要注意施用底肥(基肥),并注意早施追肥,以保证白菜正常生长。

4. 莲座形成以后的管理。对于中白一号这类生长速度较快的品种还应强调在进入莲座期以后(即在包心前)要有一段短时间的控水,以使其比较柔嫩的叶片变得比较厚实, 有利于增强其抗病能力,提高产量。其他管理措施与一般品种相同。

适宜地区 适宜北京、河北、山西、陕西、青海等华北、西北地区种植。

超白2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超白2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选育单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
品种来源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中早熟。植株高34厘米,开展度54~55厘米。叶球合抱,矮桩炮弹形,球叶白帮,净菜率78%,单球重3~3.5千克。高抗病毒病(植株没有系统坏死症状)、霜霉病、软腐病和黑斑病。

栽培技术要点:日平均温度25℃时为适宜播种期,在山东省8月上中旬均可播种,栽植密度2200株/亩左右。当叶球达到商品成熟度时,应及时采收。

适宜地区 山东省各地及生态条件与其相似地区均可栽培。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