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白45大白菜

2020-05-26

品种名称津白45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1997年

审(认)定情况1997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为极早熟大白菜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为中桩类型,叶球近似筒形,中部稍粗,株高36厘米,球高31厘米,开展度40厘米,单株重1.0~1.5千克,株型直立、紧凑,适宜密植。外叶绿色,中肋白色,结球紧实。品质好,商品性状好。耐热性强,抗病毒病和霜霉病。生育期45天左右。为夏播补淡季品种。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为4500~55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排灌条件好的中性土壤种植。要严格控制播种期,不可过早播种,天津地区一般以7月下旬播种为宜。如果所用地块为中性土壤,可采用小高垄栽培;若地块偏盐碱,则要用平畦栽培。定苗密度3800株/亩,栽植行距50厘米、株距35厘米。整个生长期要供应充足的肥水,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扩展阅读

潍白45大白菜


品种名称潍白45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鲁农审字[2003]021号

选育单位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双亲为BZZ47自交系和BZZ52自交不亲和系,BZZ47自交系选自韩国春夏王自交后代,父本BZZ52选自日本夏阳50自交后代。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夏白菜品种,生长期约52天,开展度40厘米45厘米,外叶6~7片,较平整上冲,深绿色,白帮;叶球圆球形,球叶叠抱。单球重1.2公斤左右,净菜率59.4%,软叶率61.2%。

产量表现

20012002年山东省夏白菜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净菜2 353.8公斤,比对照鲁白13号增产7.0%;在2002年山东省夏白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净菜2191.5公斤,比对照鲁白13号增产4.8%。

品质分析

维生素C含量0.31毫克/克,总糖1.65%,粗纤维0.5%,水分95.5%,蛋白质0.98%,风味品质较好。两年区域试验田间表现霜霉病病株率56.0%、病情指数24.3%;病毒病病株率3.0%、病情指数0.9%;软腐病病株率15.5%。

抗性

耐热性较强,综合抗病能力与对照鲁白13号相近。

栽培技术要点

6月中、下旬播种,亩栽3500株左右,起垄栽培,株行距(33~35)厘米50厘米。水肥早攻,一促到底。

适宜地区
适宜山东省作夏白菜品种推广利用。

津秋219大白菜


品种名称津秋219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选育单位 山东大白菜中心微山办事处
品种来源山东大白菜中心微山办事处利用TUMV抗性杂交转育技术育成的抗病优质直筒型大白 菜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津秋219生育期70天,叶片上冲,株型紧凑,球叶拧抱直筒形,球顶舒心,株高60cm,开展度70cm。外叶8片,深绿色,中肋青绿色,球高60cm,球粗15cm,单球重3~3.5kg,净菜率78.8%。

抗性:该品种高抗三大病害,经3年区试田间调查,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的发病率分别为0.6%,2.8%,1.5%。其品质优,质细嫩,耐贮性好,不易脱帮,熟食易烂,口感佳,叶球直筒形,便于装车运输。

栽培技术要点:津秋219在山东可于立秋前后播种,667m2保苗3000~3500株,播前施足基肥,667m2施优质土杂肥5000kg,追肥分2次进行,第一次于团棵后,第二次于莲座后期,并注意防治菜青虫、蚜虫等害虫的危害。

适宜地区 适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冬贮栽培。

中白85大白菜


品种名称中白85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晚熟,生长期85天。株高54厘米,开展度75厘米。外叶绿色,帮色白绿,叶球倒卵圆形、中桩、叠抱,抱球紧实,平均球高35厘米、横径28厘米,平均球重4.2千克。

抗病性

高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

栽培技术要点

栽植密度约2200株/亩。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白菜生产。

适宜地区
适宜我国华北、华东、西北等地进行秋季中晚熟栽培。

中白50大白菜


品种名称中白50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2年

审(认)定情况2002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国审菜2002069,京审菜2001001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山西信中籽B18。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耐热品种,生长期50~55天。植株直立,开展度32.4cm,株高35.0cm,外叶绿色,光滑无毛。叶柄白绿,叶球中桩,球叶叠抱,球高30.0cm,球径11.0 cm.单株质量1.5 kg,净球质量1.1 kg,净菜率75%。生长快,结球迅速,耐贮运。由于外叶柔嫩,无筋,品质好,在叶球未充实前即可上市,能及时填补夏季蔬菜淡季的供应。成熟期后叶球不易开裂,商品供应期长。

品质分析

含水量95.4%,粗纤维0.59%,维生素C0.262mg/g,可溶性糖1.02%,粗蛋白质1.40% 。

抗病性

经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中白50抗芜菁花叶病毒,病情指数为28.1,中抗霜霉病和黑斑病,病情指数分别为36.3和53.3。

产量表现

2000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亩总产2607公斤, 亩净菜产量1777公斤,比对照小杂50增产6.7%和7.0%。2001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亩总产4015公斤,亩净菜产量3064公斤,比对照小杂50增产19.5%和16.5%,产量优势极显著。2001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生产示范试验,平均每亩总产4455公斤,亩净菜产量3351公斤,比对照小杂50增产27.0%和22.0%,增产极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

1. 在我国北方地区中白50的播种期可以从7月上旬至8月下旬。南方地区可以根据收获期往前推45~50天播种。采用垄栽或宽垄双行栽培。亩栽4000株左右。

2. 要求肥水齐用,一促到底,不蹲苗,自莲座期后浇水以土表面见干见湿为原则,意在莲座期至结球期适当追肥。

3. 生长季节应注意及时防治蚜虫、小菜蛾、菜青虫。

4. 适时收获:种植中白50应挑选叶球紧实的植株收获上市,但其一个突出的优点是叶球不易开裂,抗病性强,收获期可比类似品种长5到10天。

适宜地区 适宜在北京、山东、河南、浙江等地区作夏、秋季早熟耐热栽培品种。

津夏2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津夏2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选育单位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为矮桩头球类型,株高34厘米,球高24厘米,开展度38厘米,株型半直立,外叶绿色,中肋白色,球顶叠抱,结球紧实,球型整齐美观。商品品质和口感品质均好,粗纤维含量少,生食甜脆,熟食易烂。耐热、耐湿,35℃高温下能正常结球,抗霜霉病和病毒病。早熟,生育期45~50天,单株重1.3千克左右。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为3500千克/亩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排灌条件好的中性土壤种植,天津地区6月至8月均可播种,定苗密度4000株/亩,栽植行距50厘米、株距33厘米。因为生长速度快,整个生长期要供应充足的肥水,并参考当地同类型品种进行管理,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津秋1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津秋1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选育单位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
品种来源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为高桩直筒青麻叶类型,株高58厘米,球高52厘米,开展度65厘米,株型直立、紧凑,叶色深绿油亮,中肋浅绿,球顶花心,叶纹较少。商品品质和口感品质均好,粗纤维含量少,生食甜脆,熟食易烂。中熟,生育期78天左右,单株重3.5千克左右。抗霜霉病、软腐病和病毒病。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在7800千克/亩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排灌条件好的中性土壤种植。要严格控制播种期,不可过早播种,一般以当地日平均温度在25℃时为适宜播种期,天津地区一般以立秋播种为宜,适当晚播,有利于生长。定苗密度2400株/亩,栽植行距56厘米、株距50厘米。整个生长期要供应充足的肥水,并参考当地同类型品种进行管理,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津夏3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津夏3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选育单位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出的耐热结球白菜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为矮桩头球类型,株高35厘米,球高27厘米,开展度40厘米,株型半直立,外叶绿色,中肋白色,球顶叠抱,生长速度快,球形整齐美观。耐热、耐湿,35℃高温下能正常结球。商品品质和口感品质均好,粗纤维含量少,生食甜脆,熟食易烂。早熟,生育期45~50天,单株重1.0~1.5千克。抗霜霉病、软腐病和病毒病。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为4000千克/亩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排灌条件好的中性土壤种植。天津地区7月下旬至8月均可播种,定苗密度4000株/亩,栽植行距50厘米、株距33厘米。因为生长速度快,整个生长期要供应充足的肥水,并参考当地同类型品种进行管理,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津夏1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津夏1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选育单位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为矮桩头球类型,株高33厘米,球高22厘米,开展度35厘米,株型半直立,外叶深绿色,中肋白色,球顶叠抱。商品品质和风味品质均好,粗纤维含量少,生食甜脆,熟食易烂。耐热、耐湿,抗霜霉病、软腐病和病毒病。早熟,生育期45天左右,单株重1.2千克左右。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在3200千克/亩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排灌条件好的中性土壤种植,天津地区5月下旬至8月均可播种,定苗密度4000株/亩,栽植行距50厘米、株距33厘米。因为生长速度快,整个生长期要供应充足的肥水,并参考当地同类型品种进行管理,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大民802大白菜


品种名称大民802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蒙认菜2003002号

选育单位 内蒙古大民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母本Z6,父本C8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生育期70天。叶翠绿色,白帮。植株长势强,株高42.0厘米,株幅60厘米,球形指数2.0,球叶46片,外叶4~6片,叶球直筒合抱,根系发达,吸水肥能力强,净菜率85.0%,亩产8500公斤。

产量表现

19981999年经两年8点次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公顷产量129381.5公斤,比对照品种佳白二号增产20.5%,比对照品种9112增产18.1%。19992000年两年8点次生产试验,两年平均公顷产量131396.8公斤,比对照品种佳白二号增产28.0%,比对照91-12增产26.4%。

品质分析

维生素C含量27.68毫克/100克,校对照佳白二号高2.47毫克/100克;总糖含量2.92%,较佳白二号高14.1%;固形物含量6.21%,纤维素含量0.40%。

抗性

耐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合秋季栽培,内蒙古自治区在7月上中旬播种,其他地方依当地气候而定。

2. 单垄直播,亩用种量300~400克,行株距0.6米(0.3~0.35)米,每亩保苗3000株左右。

3. 地块平整,亩施优质农家肥2.0立方米,磷酸二铵15公斤,抢墒或造墒播种,出苗后及时防治蚜虫和黄条跳甲,整个生育期注意肥水管理,用多菌灵、农用链霉素、菜虫立灭等农药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秋白菜种植地区均可栽培。

大民803大白菜


品种名称大民803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蒙认菜2003003号

选育单位 内蒙古大民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母本:9711;父本:9828。9711是1988年从北京大青口杂交种中选择抗病优良单株,经5年5代单株分离选育而成。9828是1987年从北京新三号品种中选择抗病优良单株,经6年6代单株分离选育而成。1992年配制杂交组合。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生育期85天,属中晚熟品种。外叶深绿色,外叶少,白绿帮。株高50.0厘米左右,株幅62厘米,球形指数2.O,叶球中桩叠抱,单株重4.5公斤左右,整齐一致,丰产,一般亩产8500~9000公斤。口感好,品质佳,维生素C含量26毫克/100克,总糖含量3.4%,纤维素少,含量为0.38%。抗病性较强,较抗霜霉病、软腐病,耐病毒病。

产量表现

19971998年两年参加内蒙古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885.2公斤,比对照品种北京75号增产18.75%。19992000年两年10点次生产试验,两年平均公顷产量8143.9公斤,比对照品种北京75号增产18.6%。

栽培技术要点

适合秋季栽培,7月中下旬播种。行株距0.6米0.4米,每亩保苗2800株左右。地块平整,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立方米,磷酸二铵15公斤。田间管理和其他大白菜的管理方法基本相同,注意播种初期每亩地用一瓶大民钾王(250毫升)对水15公斤,喷在刨埯点种后的种子上,促苗齐、全、壮,生长后期包心快而紧实;在苗期、莲座期、结球初期喷施大民先锋2~3次,同时合理追肥、灌水。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农用链霉素、菜虫立灭等农药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秋白菜种植地区均可栽培。

潍白6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潍白6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02年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审(认)定编号鲁农审字[2003]026号

选育单位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潍白六号大白菜是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利用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育种相结合,通过多代选择自交系和自交不亲和系,于1996年育成的中早熟大白菜一代杂交种(亲本:东北之三早/BC43A)。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株形紧凑,叶色深绿,白帮,植株高36cm,开展度45cm50cm,外叶6~7片,叶柄平展,叶面多皱,最大外叶长41.6cm,宽30.5cm,叶形指数1.36。球叶数55片,合抱,叶球炮弹形呈石榴嘴状,球高32cm,球茎22cm,球形指数1.45,球叶乳黄色,粗纤维少,生食口感好,熟食易烂,风味佳,品质优。结球紧实,平均单株重3.52kg,净菜率73.8%,球内短缩茎长2.8cm,横截面4.2cm,主根粗3.6cm。全生育期65~70天,播种至莲座期30~35天,结球初期至成熟期30~35天,充心快,上市早,整个生育期要求有效积温1320~1450℃,日照425小时。

产量表现

19992000年参加了黑龙江省秋季大白菜区域试验,对照佳白二号,两年平均净菜亩产量为4173.3kg,比对照增产30.34%,2001年进入生产试验平均净菜亩产量为4799.6kg,比对照增产26.08%,达到审定标准。20012002年参加了山东省秋季早熟组大白菜区域试验,对照鲁白14号,两年平均净菜亩产量为4275.2kg,比对照增产28.2%,2002年进入生产试验平均净菜亩产量为4224.6kg,比对照增产42.4%,达到审定标准。

品质分析

经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测试,球叶的干物质含量为4.6%,可溶性糖1.90%,蛋白质含量1.0%,维生素C20.8mg/100g,粗纤维0.42%。达到了优质大白菜标准。

抗性

该品种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和软腐病,耐寒抗抽薹。

栽培技术要点

1. 严格掌握播种期:在山东大部分地区春季露地适宜的直播期为3月底,沿海地区应延迟到4月初,阳畦或大棚育苗时间在2月底到3月初。黑龙江、吉林等东北地区可根据山东的栽培时间适当推迟30天,不能过早。否则,因累积低温时间的加长,会使大白菜通过春化阶段或不完全春化阶段造成抽薹。

2.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为避免先期抽薹,提高地温和提早收获期,无论是育苗移栽,还是直播,均要采用地膜覆盖。用宽90cm、厚0.04mm的地膜盖2行,起小高垄,垄高10cm,盖膜时要拉紧压实,以防大风揭膜和防止水分的蒸发。

3. 合理密植、精细栽培:该品种植株为上冲型,宜适当密植。以每亩栽培2800~3000株为宜。直播的在畦面内按株距40~45cm开穴播种,每穴播种6~8粒,覆土2cm然后在畦面上扣好地膜。幼苗出土后,开孔放苗,并用土把周围封严压实,防止损坏幼苗。育苗移栽的苗龄6~8片叶时即可带土移栽,定植后同样扣好地膜,并用细土封严定植孔。

4. 肥水管理:在肥水管理上应以促为主,要多施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4000~5000kg,尿素25kg,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5kg。莲座期因有地膜覆盖,既能保墒又能提高地温,一般不浇水。进入结球期后,结合追肥浇一次大水,并每亩地追尿素10kg,以后据天气和土壤墒情,每隔7~10天浇一次水,采收前一周停止浇水。

5. 防治病虫害:春季栽培大白菜病虫害较多,常发生的病害:前期有病毒病、霜霉病,后期软腐病、叶斑病,和菜青虫、蚜虫、小菜蛾等。对于病害主要采取轮作,避免使用未腐熟的鸡粪等土杂肥。对于虫害,蚜虫发生用一遍净2000倍液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用氯氰菊酯等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治。

6. 适时采收:春季大白菜采收期正值初夏温度逐步上升的季节,若不及时收获,软腐病会严重发生,同时会由生长阶段向生殖阶段转化,造成抽薹而降低品质。此时,也正进入蔬菜淡季,及时采收上市,其价格高,经济效益可观。

作早秋大白菜栽培,该品种生长期短,结球早、充心快,抗病性强。在山东省7月中、下旬播种,国庆节前后上市,结球好,价格高;8月份正常播种期播种,表现抗病性强,产量高,比一般中晚熟大白菜提前10~15天上市。作为倒茬晚的地块种植该品种,只要在9月上旬前播种,保证能正常结球成熟。在黑龙江省7月上中旬平均气温24℃为适宜播种期,在霜冻来的早的年份,其他品种结球包不好心的情况下,该品种仍能结球包心良好。田间管理同当地一般品种,要求增施有机肥,氮磷钾合理搭配,肥水齐攻,一促到底。

适宜地区
该品种在黑龙江、吉林省即可作为7月份秋大白菜种植,也可作为春季品种栽培,一般是4月上旬温室或大棚育苗,5月上旬定植;在山东春季是3月底4月初露地直播,5月底或6月初收获;或在7月份作秋季早熟大白菜品种种植。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等省均可作为反季节大白菜代替进口品种种植。

潍白8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潍白8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6年

审(认)定情况2006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自交不亲和系BZ-35和BZ-26为父本配置而成的。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潍白8号属中早熟品种,生长期65~70天。植株生长势强,株高45cm,开展度55cm,植株上冲,叶色较绿,叶脉细直而明显,青白帮,叶球高42cm,横径22cm,叶球扣抱,高桩直筒形,结球紧实。品质好。

产量表现:单株质量5~6kg,净菜率69.1%,每667m2净菜产量6000kg左右,主要作秋早熟栽培。

品质分析: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检测,叶球干物质含量4.7%,VC174.0mgkg-1,蛋白质1.44%,粗纤维0.57%,可溶性固形物1.52%,风味佳。

抗性:高抗TuMV,抗霜霉病。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于7月下旬露地直播,国庆节前后上市。宜起垄栽培,行距60cm,株距50cm,每667m2栽2200株左右。重施基肥,增施有机肥,一般每667m2施优质土杂肥5000kg、三元复合肥30kg、尿素20kg。田间管理肥水齐攻,一促到底。因生长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应密切注意防治病虫害。叶球成熟及时收获,以防因收获过晚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