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油杂3号油菜

2020-07-09

品种名称天油杂3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11年

审(鉴)定情况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鄂审油2011004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华中农业大学以温敏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95A为母本,L-6609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油菜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株高中等,生长势较强,抗倒性一般,中上部分枝类型,分枝性一般。苗期直立,叶片圆叶型,绿色,有蜡粉。茎绿色,花黄色,花瓣相互重叠。结荚性中等,种皮黑褐色,籽粒近圆形,中等大小。区域试验平均株高172.0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311.7个,每角粒数20.1粒,千粒重3.85克。

产量表现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07.66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4.63%;平均亩产油量87.47公斤,比中油杂2号增产5.63%。其中:20082009年度亩产203.29公斤,比中油杂2号增产4.34%;亩产油量86.85公斤,比中油杂2号增产4.99%。20092010年度亩产212.03公斤,比中油杂2号增产4.91%,亩产油量88.08公斤,比中油杂2号增产6.26%。

品质分析

20082010年度参加湖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粗脂肪含量42.13%,芥酸含量0.20%,饼粕硫苷含量28.97mol/g,品质达双低油菜品种标准。

抗性

菌核病发病率10.92%,病指6.09;病毒病发病率0.79%,病指0.66。出苗至成熟219.3天,比中油杂2号早0.4天。

栽培技术要点

1. 选用在夏播条件下生产的质量合格的种子。

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育苗移栽9月15日25日播种,亩栽0.6~0.8万株;直播9月25日10月5日播种,亩定苗1.5~1.8万株。

3. 科学施肥。氮、磷、钾配合施用,适量增施硼肥;施足基肥,适时追肥,追肥应以腊肥为主;田间注意控制氮肥施用量,防止倒伏。

4. 适时防治病虫害。注意在花期防治菌核病。

适宜地区
适于湖北省二熟和三熟制地区种植。

延伸阅读

天油杂2号油菜


品种名称天油杂2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7年

审(鉴)定情况2007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黔审油2007009号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武汉武大天源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武汉武大天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用不育系195A与恢复系7-23组配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甘蓝型半冬性中熟温敏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双低三系杂交油菜,全生育期224天左右,比对照油研10号早0.4天。株高190~200厘米,分枝部位高70~80厘米,单株一次有效分枝9~1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50~500个,角粒数19~20粒,千粒重3.5~3.8克。植株子叶肾型,幼茎及心叶微紫色;深裂叶,裂叶发达,叶绿,叶色较深,有腊粉.抗倒伏性较强。

产量表现

在20052006、20062007年度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174.24公斤,平均比对照增产14.01%,最低年份比对照平均增产13.47%,两年增产点次占试点总数的75.0%。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1.57公斤,比对照增产1.75%,增产点占66.67%。

品质分析

2007年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分析:硫苷含量20.62mol/克饼、芥酸含量2.5%、含油率44.55%。

抗性

经贵州省油菜研究所抗病性鉴定:菌核病发病株率58.0%,病情指数29.8,分别比对照高9.1个百分点和6.6;病毒病发病株率4.3%,比对照低0.3个百分点。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1525日,每亩苗床播种0.4公斤~0.5公斤。幼苗6~7叶时移栽,苗龄25~30天,密度每亩7500~8000万株。亩产180公斤水平要求施纯氮14公斤,五氧化二磷10公斤,氧化钾10公斤,硼肥0.5公斤(作底肥)。施足基肥早追苗肥重施腊肥,轻施苔肥(看苗施肥),防渍,防旱,中耕除草2~3次。冬前防治蚜虫和菜青虫,春后注意清沟排水,花期防治菌核病。

适宜地区
贵州省甘蓝型油菜种植区域。

备注
原代号:H23、源油杂2号

淮杂油3号油菜


品种名称淮杂油3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4年

审(鉴)定情况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苏审油200402

选育单位淮安市农科所

品种来源淮杂3号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甘蓝型、双低、半冬性、三系杂交油菜品种,全生育天数237天左右。该组合苗期长势较旺,越冬半直立,抽薹后分枝生长较快。株高162.3厘米,中生分枝,分枝节位较低,一次分枝8.5个,二次分枝6个,单株角果441个,每角21.4粒,千粒重3.21克。

产量表现

20002002年参加江苏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20002001年度平均亩产190.93公斤,比对照宁杂1号增产0.33%(不显著);20012002年度平均亩149.3公斤,比对照增产4.06%(显著);两年平均亩产170.12公斤,比对照增产2.02%(不显著)。2002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5.34公斤,比宁杂1号增产8.73%。

品质分析

芥酸含量0.28%,硫甙含量33.36微摩尔/克饼粉,含油率39.49%。

抗性

抗病性中等(菌核病发病率22.1%、病指12.6,病毒病发病率23.5%、病指14.1),抗倒性中等,恢复度为95%,品种一致性较好。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早播,播期在9月上中旬,每亩播量0.5公斤,10月下旬移栽,苗龄控制在35天以内,达到壮苗移栽亩栽8000~9000株。直播种植适宜播种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每亩播量0.3公斤,每亩留苗1000~12000株。

2. 施足基肥,亩施土杂肥1~2方,过磷酸钙40~50公斤,尿素10公斤,1公斤硼砂;冬季追施15公斤尿素作腊肥;抽薹后追施10公斤尿素。

3. 移栽前用油菜专用除草剂作土表处理,可基本控制整个油菜生长季的杂草生长,苗期和移栽后重点防治蚜虫和菜青虫。初花期喷药防治菌核病。

适宜地区
适于江苏省油菜区推广种植。

青杂3号油菜


品种名称青杂3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1年

审(鉴)定情况2001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青种合字第0163号

选育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

品种来源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利用三系杂交方法配制而成的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子叶心脏形,幼茎绿色。抽苔前植株生长半直立。有效分枝部位20.884.92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5.130.67个,二次有效分枝数5.750.99个,主花序长65.154.73厘米,植株呈帚型,匀生分枝,株高146.385.50厘米,花黄色,花冠椭圆形,成熟角果黄绿色,角果斜生,长7.450.98厘米,籽粒节较明显。角果密度0.860.096个/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166.5641.23个,单株产量8.121.24克,每角果粒数26.690.68粒,千粒重3.550.25克,容重715

产量表现

大面积种植亩产180~227公斤,高水肥条件下亩产227~287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

要求在土壤疏松,肥力中上的地块种植。适时多用磷肥,氮肥用量比一般品种大,氮∶五氧化二磷=1:0.93。播种期4月中旬至4月下旬,每亩播种量0.4公斤。每亩施纯氮4.60公斤,施五氧化二磷2.67公斤。4~5叶期至花期每亩追施纯氮4.6公斤,角果期注意防治蚜虫。

适宜地区
适宜青海省海东海拔2800~3000米的高位山旱地种植。

备注
原代号:E144、青油杂3号、青杂油3号

天禾油2号油菜


品种名称天禾油2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2年

审(鉴)定情况200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皖品审02070341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

品种来源92159A9327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半冬性,甘蓝型,幼苗半直立。生育期225天左右,株高165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7~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07个左右,每角粒数20粒左右,千粒重3.8克左右。

产量表现

19982000年安徽省区试平均亩产184.3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10.36%;2000200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9.1公斤,比对照增产11.7%。

品质分析

芥酸含量0.05%,硫苷含量59.62微摩尔/克,含油量40.86%。

抗性

较耐肥抗倒,适应性较好,耐菌核病较强,适宜密植,丰产稳产性较好。

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9月巾下旬播种育苗,直播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一般每亩移栽0.8万~1.0万株,直播每亩1.2万~1.5万株。科学施肥,精细管理。

适宜地区
适宜安徽省油菜主产区种植。

备注
原代号:中油93-2

沪油杂7号油菜


品种名称沪油杂7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11年

审(鉴)定情况2011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沪农品审油菜2011第001号

选育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亲本为沪228A(20228AM-6477)08184。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甘蓝型隐性核不育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全生育期平均237天。株高为152cm,分枝位高40cm,一次有效分枝7~8个,二次有效分枝6个,单枝角果数375个,每角果粒数22粒,千粒重3.95g左右。

产量表现

二年市区试平均亩产192.3 kg,比对照沪油15增产8.9%;产油量增14.9%;较对照沪油杂4号增产14.5%,产油量增12.5%;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3.8公斤,比对照沪油杂4号增10.3%,产油量增10.8%。

品质分析

芥酸含量低于1%,硫苷含量21.75?mol/g,含油率45.27%。

抗性

较抗油菜菌核病和抗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9月20日左右播种(稻后移栽),秧龄40~45天,10月底11月初移栽,密度7500株/亩,重施基肥和苗肥,春肥腊施,见蕾就施薹肥(薹高7cm),春前和春后用肥比以75%:25%为宜。初花期和盛花期做好菌核病的防治工作。

适宜地区
上海及周边地区。

万油杂1号油菜


品种名称万油杂1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2年

审(鉴)定情况2002年通过重庆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渝审油2002002

选育单位重庆市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29A与恢复系99R7配制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生育期215.6天。幼苗半直立,叶缘锯齿,叶片心脏形。株高193.9厘米,分枝部位79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8个,匀生分枝型,株型紧凑。主序长80厘米左右,单株有效果数为449.1个,每果粒数16.9粒,花色黄,角果着生密度较大,种子圆形、饱满,黑褐色。千粒重3.75克。单株生产力25.6克。比中油821早1天左右。

产量表现

2001年参加重庆市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7.18公斤,比对照增产21.54%。在2002年重庆市油菜区试中,6个参试点平均亩产138.17公斤,比对照种中油821增产14.12%。在2002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127.15公斤,比对照增产25.02%。

抗性

低抗病毒病、低抗菌核病,抗倒性与中油821相当。

栽培技术要点

播种时间9月20日左右。苗龄25~30天。种植密度0.7万~1.2万株/亩。亩施纯氮17公斤,纯磷9公斤,纯钾13公斤。其中底肥占65%,追肥占35%。苗期用呋喃丹防治地下害虫,用乐果和敌杀死防治蚜虫、菜青虫等食叶害虫,青荚期防治蚜虫。在油菜生长过程中注意抗旱排渍、中耕培土,增强植株抗倒力。拔除中心病株,预防和减轻病害发生。

适宜地区
适宜重庆市地区种植。

备注
原代号:98006

核杂3号油菜


品种名称核杂3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0年

审(鉴)定情况2000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沪品审(2000)第002号

选育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杂交油菜双低品种核杂3号是用双低的显性核不育三系,即纯合两型系48AB、临保系C1和恢复系荣华配制的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平均生育期为240天,株高155厘米,分枝部位为28厘米,主花序长度为66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2个,二次有效分枝9.3个,单株有效角果408个,每角20.0粒,千粒重3.36克。

产量表现

该品种在两年市区域试验中7个试点六增一减,19951996年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99.7千克,在8个参试品种中居于首位,较对照品种汇油50的每亩152.9千克增产30.6%;19961997年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08.5千克,较对照品种汇油50的每亩97.8千克增产10.9%。19971998年度生试中,平均产量为每亩66.8千克,在4个参试品种中居第二位,较对照1汇油50的每亩45.6千克增产46.5%,比对照品种2沪油12的每亩77.4千克减13.7%,但当年的生试只有两个试点的结果,缺乏代表性。19981999年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156.6千克,较对照品种1汇油50的每亩131.4千克增产19.2%,比对照品种2沪油12的每亩143.3千克增9.1%。

品质分析

芥酸含量为2.60%,饼粕中硫甙含量为30.15mol/克,符合双低油菜的国家标准。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核杂3号由于苗期生长较快,播种期不宜太早,上海地区在9月25日10月5日之间播种为宜,秧龄40天左右,不宜过长。三叶期喷150ppm多效唑,防止生长过旺。

2. 注意去杂。在秧苗期去除杂株,主要是因隔离条件限制而出现的假杂种。

3. 适时移栽,适当稀植。核杂3号枝角较多,宜适当稀植,每亩8000株左右。

4. 科学施肥。移栽后要促早活、快长,腊肥要早而较重,抽薹后不宜多施肥,特别是氮肥。缺硼地区要注意施硼肥。

5. 防病治虫。苗期做好蚜虫、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治工作。在盛花期做好菌核病防治工作,喷药防病1~2次。

适宜地区
上海地区。

杂选3号油菜


品种名称杂选3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2年

审(鉴)定情况200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黔审油2002004

选育单位四川德农正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油料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不育系156-3A作母本和恢复系97-114R作父本组配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二系杂交组合。全生育期220天左右,属中熟双低油菜。株高200厘米左右,分枝高度70厘米左右,分枝数9.5个,单株有效角330个左右,每角粒数20粒左右,千粒重4克左右。

产量表现

19992001年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71.99公斤,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11.37%;2001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3.08公斤,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21.18%。

品质分析

芥酸含量0.31%,硫苷含量24.7微摩尔/克,含油率41.69%。

抗性

试验中未发生较大病害。

栽培技术要点

育苗移栽温热地区9月中旬,温凉地区9月上旬,低热地区9月下旬播种,30天苗龄移栽;直播10月上旬为宜。早匀苗、定苗。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适施薹花肥,要求亩施硼肥0.75公斤。注意防旱、防渍排涝,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贵州省甘蓝型油菜适宜区域种植。

湘杂油4号油菜


品种名称湘杂油4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2年

审(鉴)定情况2002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XS058-2002

选育单位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湘5A036R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甘蓝型半冬性中熟杂交组合,全生育期为210~230天。幼苗直立,根系发达,冬前长势旺盛,叶片数多,冬后发育稳健,叶色深绿,株高1.7米,一次有效分枝8~10个,单株角果数400个左右,每角粒数18~20粒,千粒重为4.1克。

产量表现

在19982001年度湖南省杂交油菜区试中,湘杂油4号平均亩产149.93公斤,比对照湘油13号增产3.9%。

品质分析

含油量为38.76%,芥酸含量0.31%,饼粕中硫苷含量26.46微摩尔/克,达到国家双低标准。

抗性

成熟期茎秆坚硬,抗倒抗病。

栽培技术要点

适期早播早栽,湘西、湘北9月上旬播种,湘中9月中旬播种,湘南9月中下旬播种。叶龄6~7片及时移栽。合理密植:稻田每亩种8000~10000株,棉田种6000~8000株,宜采用宽窄行移栽。科学施肥,底肥、苗肥、腊肥比例以6︰2︰2为宜,总纯氮量8~12公斤,注意磷钾肥配合使用。底肥中要求加施硼肥1~2公斤。根据田间生长情况及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时除草、中耕、抗旱排渍及病虫害防治。连片种植,防止串花、混杂,导致品质变劣。

适宜地区
适宜湖南省种植推广。

备注
原代号:9701

华皖油3号油菜


品种名称华皖油3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4年

审(鉴)定情况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豫引油2004003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1141A(♀)96-5923(♂)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半冬性双低油菜杂交种,全生育期220天。植株高大,株高160厘米左右,分枝较多,一次有效分枝8~10个,结角性强,单株有效角数420个左右,每角粒数22个左右,千粒重3.3克;

产量表现

20032004年度省生产试验固始、光山、商城、唐河、遂平五点汇总产量幅度在136.4~193.1公斤,四增一减,平均亩产177.1公斤,比对照杂98009增产7.0%。

品质分析

硫甙含量19.32mol/g,芥酸含量0.23%,粗脂肪39.71%。

抗性

植株健壮,抗倒,抗菌核病、病毒病,丰产性好。

适宜地区
适宜我省信阳油菜产区种植。

备注
原代号:H99-28

秦杂油1号油菜


品种名称秦杂油1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4年

审(鉴)定情况2004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陕审油2004001

选育单位陕两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以雄性不育系陕5A与恢复系,K407组配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三系杂交种,半直立,子叶肾脏形,心叶、幼茎微紫,深裂叶,叶缘钝锯齿状,顶裂叶圆大,真柄叶叶柄特长,叶色浅绿,叶形紧凑,花色黄,大而侧叠。分枝匀生且与主茎夹角较大、主花序不明显,角果近直生、微紫、较短。在每亩1.2万株密度下,株高165厘米左右,一次有序分枝数8~9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00个左右,角果粒数23粒,千粒重3.0克。在陕西关中东部全生育期240~255天,比秦油二号早熟1~2天。前期发育较快,中后期,特别是现薹后发育迅速,长势强,整齐度好。

产量表现

试验亩产200公斤左右。

品质分析

据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测定:芥酸含量0.21%,硫苷含量18.83微摩尔/克饼,含油量43.37%,属高油分双低优质杂交种。

抗性

耐肥抗倒。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鉴定:抗一耐菌核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当旬平均气温下降到18~19℃为直播适期。育苗可比直播适期适当提前一周下种。

2. 直播每亩0.25公斤,育苗移栽每亩苗床地播0.5公斤;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5。

3. 水肥地每亩留苗0.7万~0.9万株,旱肥地和晚播田每亩留苗1.0万~1.2万株。

4. 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施好硼肥。油菜属喜磷作物,缺硼又会导致花而不实症,所以一定要重视磷肥和硼肥的施用。亩产200~250公斤油菜籽,一般需亩施纯氮12~14公斤;磷肥用量可按氮量的一半施用;缺钾地区要适当补施钾肥;硼肥可亩施硼砂0.5~0.75公斤或将100克高效速溶硼肥在蕾苔期分两次喷施。

5. 做好防冻保苗,排涝防渍。

6. 注意防治病虫害。

7. 该品种属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只能利用杂种一代,二代不能作种用。

适宜地区
适宜陕两省关中、陕南灌区及陕西省内同类生态区种植。

备注
原代号:杂油89

沪油杂5号油菜


品种名称沪油杂5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9年

审(鉴)定情况2009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沪农品审油菜2009第002号

选育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利用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0118AB培育而成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其亲本组合为沪118A(20118AM6029)99105。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235天左右,株高160cm左右,有效分枝位40cm,一次分枝89个,二次有效分枝5个,单株有效角果400个以上,每角粒数20粒,千粒重4.0g。

产量表现

二年市区试平均亩产202.8kg,比对照沪油15增11.3%;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167.3kg,与对照沪油15相仿。

品质分析

芥酸含量低于1%,硫苷含量24.72?mol/g左右,含油率44.6%。

抗性

抗油菜菌核病比对照沪油15强,抗油菜病毒病与沪油15相当。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播种。在长江下游地区育苗移栽,9月20日左右播种(稻后移栽),10月底11月初移栽,秧龄40~45天,苗床与大田比例1:6;3片真叶期喷150mg/kg多效唑。直播10月25日之前播种,及时间苗定苗。

2. 合理密植。该品种株高较矮,株型较紧凑,适当密植有利于提高产量。适宜移栽密度7500株/亩。直播密度以2万株/亩为宜。

3. 科学施肥。要求基肥足,苗肥早,苔肥腊施,花角肥少,增施硼肥。春前和春后用肥比例为75%:25%。

4. 防病治虫。初花期和盛花期做好菌核病的防治工作。

5. 适时收获。适宜收获期为全田85%左右角果呈现淡黄色,主轴角果籽粒转色呈黑色即收获。

适宜地区
上海及周边地区。

赣油杂1号油菜


品种名称赣油杂1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3年

审(鉴)定情况2003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赣审油2003001

选育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98A114(中双2号变异不育株/中双2号选系98B114)98C602(杂5200连续自交系选)杂交选配的两系杂交油菜组合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甘蓝型半冬性。全生育期196.3天。株高164.20厘米,株型紧凑,茎秆硬。分枝高度60.5厘米,一次分枝6.8个,全株有效角果数317.0个,每角粒数19.7粒,千粒重3.81克。

产量表现

20002002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区试,20002001年平均亩产120.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5.3%;20012002年平均亩产115.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7.71%,达极显著水平。

品质分析

硫甙含量29.8微摩尔/克。

抗性

抗倒性中等,菌核病病株率17.02%,病指4.54。

栽培技术要点

移栽于9月下旬播种、直播于10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用种量移栽0.1公斤、直播0.2~0.3公斤,移栽密度33厘米16厘米,亩植0.8万~1万株;直播亩植1万~2万株。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薹肥,氮、磷、钾合理施用,增施硼肥。做好清沟排渍和病虫害防治。

适宜地区
适宜江西省各地种植。

沪油杂8号油菜


品种名称沪油杂8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11年

审(鉴)定情况2011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沪农品审油菜2011第002号

选育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亲本为沪228A(20228AM-6477)浙油18。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甘蓝型隐性核不育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全生育期240天左右。株高165cm,分枝位高42cm,一次有效分枝8~9个,二次有效分枝6个,单枝角果数350个,每角果粒数21粒,千粒重3.94g左右。

产量表现

二年市区试平均亩产206.3 kg,比对照沪油15增产20.5%;产油量增36.2%;较对照沪油杂4号增产19.8%,产油量增26.4%;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7.24公斤,比对照沪油杂4号增17.9%,产油量增22.9%。

品质分析

芥酸含量低于1%,硫苷含量17.32mol/g,含油率48.03%。

抗性

较抗油菜菌核病和抗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播种。在长江下游地区育苗移栽,9月20日左右播种(稻后移栽),10月底11月初移栽,秧龄40~45天,苗床与大田比例1:6;3片真叶期喷150mg/kg多效唑。直播10月25日之前播种,及时间苗定苗。

2. 合理密植。该品种株高较矮,株型较紧凑,适当密植有利于提高产量。适宜移栽密度7500株/亩。直播密度以2万株/亩为宜。

3. 科学施肥。要求基肥足,苗肥早,苔肥腊施,花角肥少,增施硼肥。春前和春后用肥比例为75%:25%。

4. 适时收获。适宜收获期为全田85%左右角果呈现淡黄色,主轴角果籽粒转色呈黑色即收获。

适宜地区
上海及周边地区。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