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20-07-17

适宜品种
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
栽培技术
1. 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土层疏松、肥沃的土壤,起畦开沟,畦宽120 厘米,畦沟宽30 厘米,每667 米 2施腐熟有机肥2 000 千克、缓释性复合肥90千克、缓释性氮肥20 千克等作基肥。
2. 繁殖
桂特一号菊花菜采用分株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具有生长快的特点,生产上多采用此法。扦插繁殖在整个生长季节均可进行,以4~6月、9~10月扦插成活率较高。扦插时选取健壮枝条,剪成15 厘米长,摘去基部2~3片叶后,再扦插于苗床。苗床经常保持湿润,夏季应遮阳降温,冬天可加塑料薄膜小拱棚保温。20~30 天后,植株长出足够根系时,即可大田定植。按照株行距20 厘米20 厘米,采用平棚遮阳网或其它遮荫形式栽培。
3. 田间管理
每次采收后,应根据植株长势和土壤肥力情况追施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等多种肥料,追肥主要有淋施水溶性冲施肥、喷施叶面肥、施肥入土等方式。水分管理需保持土壤湿润,多雨季节注意排水防涝,防止田间积水造成烂根。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有特殊的菊花芳香味,而在栽培过程中,基本无病害发生。但为防止病虫害发生,在保持田园清洁基础上,每季度应淋施1次石灰水进行土壤及环境消毒,如出现病虫害,要对症下药,施用生物农药及低毒农药予以防治。另外,在生产中根据植株的生长需要,及时补充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的同时,可适量追施钙肥或微肥。在生产上若出现嫩茎叶皱缩不展现象,可加施钙肥或补施熟石灰,增施有机肥,以提高产品品质。当植株生长过密时,要结合松土施肥进行间苗。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种植1次,连续收获3~5 年后,宜换地种植。
4. 采收
大叶菊花菜以采收嫩茎为主。嫩茎采收长度一般在10 厘米,春季气候适合,在肥水供应充足时,嫩芽采收长度可达15 厘米以上,其它季节嫩芽采收标准长度在8~12 厘米间,每隔25~30 天左右采收1次。在南宁市气候环境条件下,桂特~号大叶菊花菜能够实现一次种植,多年采收。
采用仿野生栽培技术种植,1年采收以14次计,每亩每次采收600千克计,每亩年产量8400千克以上。

精选阅读

茭白丽茭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名称茭白丽茭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水生菜类-茭白
栽培技术
茭白(Zizania latifolia L.)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也是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近几年发展迅猛,目前全省种植面积超过3万公顷,已成为浙江省效益农业的一个新亮点。2000年7月,在浙江省缙云县大洋镇高山茭白产区种植的吴岭茭白(美人茭)中发现2个茭墩,其采茭时间较其他茭墩早12天左右,2000-2003年进行对比、选种试验,表现性状稳定,品质优,极早熟,命名为丽茭1号,2004-2005年开展品种比较和试种,2006-2007年示范推广。于2007年7月通过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1.特征特性

(1)生物学特性

丽茭1号属单季茭品种,株型紧凑,生长势强,株高240-250厘米,叶片披针形,长180-190厘米,宽3.8-5.3厘米,叶鞘长50-60厘米,植株分蘖力中等;肉质茎竹笋形,表皮白色、光滑,质嫩品质好,长12-25厘米,直径3.5-4.5厘米,壳茭质量140-210克,肉茭质量100-150克;生长适温15-28℃,孕茭适温20-25℃。在丽水海拔800米左右的地区种植,一般在7月中旬开始采收,7月下旬、8月初进入盛收期,熟期比美人茭早12-14天。

(2)产量表现

经2005-2006年生产性试验,丽茭1号壳茭产量23.84-30.16吨/公顷(表1),平均27.58吨/公顷,比对照美人茭平均增产6.50%。一般大田产壳茭27吨/公顷左右。
 (3)品质及抗性

丽茭1号茭体4节,茭肉长16.7-18.6厘米,其中第2节和第2节纵、横径分别为7.43,4.66厘米和4.84,3.57厘米;单茎壳茭质量142.5-178.6克,茭肉净质量105.6-128.6克,净茭率71.8%-74.1%;茭肉白嫩、光滑、品质好。2004年对丽茭1号、磐安单季茭和美人茭进行田间抗病性调查。表2结果表明,丽茭1号的胡麻斑病和锈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都小于磐安单季茭和美人茭,表现出较高的抗病能力。

2.繁种育苗技术

茭白采用无性繁殖,种性极易退化分离,因此在栽培留种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田间的提纯复壮工作,及时去除雄茭和灰茭,淘汰不良植株。
 (1)精选茭墩

茭白收获时,在大田中选择产量高、生长一致、品种特征明显、无病虫害的茭墩,挂牌标记,作为种株。

(2)薹管扦插

在茭白采收结束后,准备好扦插育苗田。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剪取长度20-40厘米薹管作为扦插材料。扦插时,秆要露出水面,扦插后田间保持一层薄水,以促进成活。次年3月中旬,茭白移栽前10-15天,留种田撒施尿素75-150千克/公顷,促进秧苗早发,培养壮苗,一般清明前后移栽,并做到随挖、随分、随栽。

(3)冬季管理

茭白茎叶逐渐枯萎后,及时处理枯枝残叶,在冬至前把茭墩齐泥割平,结合清田再次剔除杂株和受病虫危害的茭墩,留种茭墩在种苗田内浅水湿润越冬。

(4)适时移栽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做好翻耕平整土地,施好基肥的前提下,掘取上年选中的茭墩移入种苗田,密度5.25万穴/公顷,每穴3-4苗。

(5)田间去杂

种苗田进一步选择生长整齐、茎紧缩,结茭多、茭白嫩而油光洁白,成熟一致性好,长足后包裹的叶梢一边稍有开裂,茭白眼成乳白色,母株丛中没有灰茭和雄茭的茭墩留种。

(6)供苗前管理

第2年春季,茭苗萌发时,要及时做好水浆管理,施好分蘖肥,促进茭墩分蘖生长,当茭苗长到30厘米时,再次淘汰萌发时不整齐的、长势过旺或过弱的、叶色过绿的茭墩,选择生长一致的茭墩作为种苗,供应农户。一般种苗田面积:大田面积为1∶10-12。

3.栽培技术

目前,单季茭白在生产上提倡一年一种,有利于保持种性一致和优良品质,提高结茭率、产量和经济效益。秋栽,9-10月直接用薹管扦插;春栽,3-4月采取小苗定植。秋季栽培技术如下。

(1)整地、施基肥

茭白生长期长,植株庞大,需要大量肥料。一般施腐熟有机肥22.5吨/公顷,浅水翻耕,耙平备用。

(2)栽植

9-10月挑选当年结过茭、种性好的薹管进行扦插。由于丽茭1号较早熟,生育期较短,宜适当密植,一般采用宽窄行定植,宽行80厘米、窄行38厘米,株距30-35厘米,1公顷栽茭白薹管5.25万根。

(3)田间管理

①水层管理:萌芽期水层宜浅,保持水位3-5厘米,以利于提高土温,促进萌发。分蘖前期仍宜浅,保持水层4-6厘米,促进分蘖和发根。茭白分蘖后期到孕茭前宜采取干湿管理。5月底到6月初,开始第1次搁田,时间约7天左右,以稍露泥面为限,促进根系生长,抑制无效分蘖。第2次搁田,时间掌握在出梅前抢早搁田。通过此次干湿管理,平衡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为茭白早产、高产打下基础。孕茭期宜灌深水,促进孕茭,使茭白保持白嫩。最高水位不宜超过假茎的2/3高度。当盛夏30℃以上高温时,应灌深水降温,并做到定期换水,防止土壤缺氧引起烂根。休眠期保持浅水或湿润状态越冬。

②肥料管理:茭白基肥、追肥各占50%。首先要重施基肥,一般用腐熟有机肥22.5吨/公顷,碳酸氢铵750-1 20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750-1 200千克/公顷,氯化钾225-300千克/公顷,或茭白专用肥1 125千克/公顷。二是适施分蘖肥,分蘖肥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施用,此次追肥应特别注意根据茭苗长势而定,否则易引起长势过旺,雄茭率上升;弱苗多追一些,强苗少追一些,一般用复合肥75-112.5千克/公顷。三要巧施孕茭肥,孕茭肥要施得准而猛。准是指施肥时间上不能过早或过迟,一般是在植株生长减缓,部分分蘖发扁,孕茭初始时施用为宜;猛就是施肥量要足,一般用尿素150-300千克/公顷或茭白专用肥300千克/公顷。

③植株管理:茭苗分蘖高33厘米左右时,进行疏苗,将细小密集的分蘖除去,同时在茭墩根际压泥壅根,使分蘖散开,改善营养状况,一般控制有效分蘖数28.5万-33万/公顷。大暑到白露期间,应摘除植株黄叶2-3次,以利通风,促进孕茭。采收后,将地上部枯叶齐泥割去,留下地下根株。

④采收:采收时,于薹管处割断,留叶鞘0.4厘米,切去叶片,然后包装。茭白最好鲜收鲜销,如运销外地,应将壳茭放置阴凉处,浸入水中,可贮存1周。剥出的茭肉,每20-30支为1捆,浸入1%-2%的明矾水中,可贮藏5-7天。
茭白病虫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病虫防治方法。在冬季及时销毁遗株残叶,清洁田园,减少越冬虫源、菌源;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和锌肥;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当茭白受病虫危害时,使用对口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锈病可用世高2 000倍液防治,长绿飞虱可用吡虫啉1 000倍液防治,蓟马、螟虫可用三唑磷1 000倍液防治。但应注意,孕茭前后不宜施用杀菌剂。

在海拔800米以上山区种植应预防倒春寒危害。应加强锈病防治。

洋扁豆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名称洋扁豆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豆荚类-扁豆(眉豆、蛾眉豆)
适宜品种洋扁豆。

栽培技术
洋扁豆是江苏省启海地区著名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豆类蔬菜作物,鲜籽粒皮薄粒大,肉质细腻,酥糯爽口,营养丰富,吃法多样,炒、煮、煨汤均可,风味极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还可速冻保鲜,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投放市场,销售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通过对洋扁豆的生产特点、生产环境、种植模式、肥料运筹、病虫防治等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出高产栽培技术,并在启东市大面积推广,增产增效显著,现种植面积从原来的600公顷发展到2 000公顷,大棚洋扁豆每667平方米产青荚1 500千克,产值达6 000多元;玉米间作洋扁豆每667平方米产青荚400千克,产值1 200元左右。

1.大棚洋扁豆特征特性

洋扁豆属一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植物,根系发达,侧根多,吸收水分、养分能力强,极耐旱,与豇豆族根瘤菌共生形成球形根瘤。茎蔓性,茎长达6米。三出复叶,互生,叶色浓绿,中央小叶柄较长,两侧较短,小叶片卵形,先端尖,基部广楔形,全缘,表面光滑无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白色。青荚为绿色,硬荚,鲜粒为淡绿色,干枯后为黄白色,荚长7-10厘米,荚果扁平,镰刀状,顶上具一向下弯曲的喙。种子2-5粒,干籽粒种皮、种脐均白色,椭圆形,略扁,千粒重500克左右。洋扁豆喜温怕冷,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20℃,生长适宜温度为23-28℃。洋扁豆一般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轻壤土为好,在栽培上分纯作、间套作两种。近年来,我市大棚洋扁豆种植发展较快,大棚生产的洋扁豆上市早,经济效益高。可与大棚早番茄、早黄瓜等间套作,洋扁豆藤蔓前期攀缘在原番茄等作物的棚架上,中后期攀缘在大棚架上,省工节本。洋扁豆也可以和玉米间作,扁豆蔓攀缘在玉米秸秆上。

2.大棚洋扁豆栽培技术

(1)适期播种

薄膜大棚栽培洋扁豆于3月初套种在早番茄或早黄瓜等作物行间,也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纯作。

(2)种植密度

大棚洋扁豆一般行距80厘米、穴距40厘米,每穴2株,每667平方米密度4 000株左右。

(3)引蔓搭架

洋扁豆出苗后将蔓引至原番茄等作物的棚架上,中后期要增加棚架面,用绳子、塑料带子或竹竿等材料将大棚架与原番茄棚架或其他作物棚架连接起来,使洋扁豆藤蔓向空中发展。纯作洋扁豆出苗后,采用吊秧法,在豆苗30-40厘米时用尼龙绳或编织带一端拴在豆苗根部,另一端吊在大棚顶部拉的铁丝上,使豆苗呈S形攀绕。

(4)清除前茬

前茬作物采收完后,要及时清除前茬秸秆。

(5)温度管理

3-5月上旬,大棚内白天气温保持为25-28℃,夜间15℃,超过该温度时要揭膜通风。5月中下旬开始把大棚裙膜揭起,要昼夜通风。出梅以后可把薄膜全部揭去。

(6)肥水管理

洋扁豆藤蔓发达,攀缘面积大,需肥较多。出苗后及时追施苗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千克。花荚肥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30千克加尿素10千克。洋扁豆结荚期间,如遇干旱需勤浇水。洋扁豆行间可用作物秸秆覆盖,保持土壤湿润。洋扁豆开花结荚期,用高效叶面肥八八三或液体复合肥澳优等叶面喷施3-4次,能提高结荚率,增产显著。

(7)整枝与化控

洋扁豆生长中后期如有旺长趋势,应适当除去部分幼嫩分枝,保持结荚枝蔓分布合理,棚架内通风透光。用多效唑化控,能促进藤蔓短壮,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结荚率,一股用多效唑20克对水20千克叶面喷施。

3.玉米间作洋扁豆栽培技术

(1)适期播种

洋扁豆一般在3月下旬-4月底播种,播种方式可与春玉米同时播种,也可以在玉米出苗后播种在玉米棵间。玉米品种一般选择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的中熟品种。

(2)种植密度

一般每4-5穴玉米间作1穴洋扁豆,每穴下种3-4粒,每667平方米栽植密度2 500株左右,以玉米秆为支架,藤蔓攀缘在玉米杆上。

玉米收获后,将每2-3穴玉米秸秆的上半部分折断并绕在一起,加强玉米秆支撑力度,以便洋扁豆藤蔓攀缘和通风透光。

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同大棚栽培。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生物、化学防治,限量使用符合国家GB 4285和GB/T 8321规定以内的农药。

①病害防治:洋扁豆病害主要是病毒病。防治方法:选无病株留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早防治蚜虫。发病初期用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全株喷洒。

②虫害防治:洋扁豆主要虫害有食心虫、蚜虫、红蜘蛛等。洋扁豆发生蚜虫,要及时用蚜虱清20-30克对水30千克喷雾防治。防治食心虫,可在洋扁豆幼荚期用90%晶体敌百虫700-1 000倍或20%杀灭菊酯乳油3 000-4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防治1次。防治红蜘蛛用扫螨净10克对水10千克,叶背面喷雾防治。

观赏和食用蛇瓜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名称观赏和食用蛇瓜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瓜类-蛇瓜
适宜品种
蛇瓜也称蛇丝瓜、蛇豆、蛇王瓜等,品种依皮色分为灰白色系、绿色系、青黑色系,本院种植的品种初为灰白色,渐渐变老为浅红色,到老时变成橙红色。瓜条细长,瓜身圆筒形或弯曲,瓜先端及基部渐细瘦,形似蛇,故称蛇瓜,是葫芦科栝楼属中的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原产印度、马来西亚,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各国和澳大利亚,在西非、美洲热带地区等地也有栽培,中国只有零星栽培。由于其瓜形奇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普教育基地观光的主栽品种之一。蛇瓜以食用嫩果实为主,嫩叶和嫩茎也可食用,嫩蛇瓜可切片素炒,也可与肉炒或作汤,瓜去皮后有轻微特殊臭味,肉无臭味,煮熟后臭味消失,清香可口,别具风味。蛇瓜性凉,能清热化痰,润肺滑肠,利尿降压,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蛇瓜鲜有病虫害,可成为无公害蔬菜,且蛇瓜耐高温,可在夏季生长,作夏秋季度淡蔬菜,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栽培技术
1.特征特性

蛇瓜茎蔓纤细,长可达5~8米,茎横切面呈五角形,植株分枝能力强,叶片绿色,掌状深裂,裂口较圆,叶面有细茸毛,同株雌雄异花,花瓣白色,5裂或6裂,雌花花托肥大,花单性,雄花多为总状花序,蕾期为青绿色,将开时浅黄绿色,雄花发生早于雌花,一般雌花于主蔓12节位左右开始着生,以后主蔓、侧蔓均能连续着生雌花,但侧蔓结的瓜瓜条小,畸形瓜多。果实长筒形,两端尖细,尾端常弯曲,横径4~6厘米,长40~160厘米,嫩果有细长茸毛、瓜皮灰白色,上有多条绿色条纹,肉白色松软,有淡腥味,单瓜质量300~600克,成熟果皮为橙红色。种子为土褐色,表面粗糙,千粒质量200~250克。蛇瓜喜温、耐湿热,根系发达、侧根多,易生不定根,在15~40℃的温度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35℃。各种类型的土壤均可栽培,但以沙质壤土为最佳。生育期180~200天。

2.栽培要点

(1)栽培方式

按搭架方式可分为篱架栽培或平棚栽培,按栽培方式可分为大棚温室栽培或露地栽培。

(2)适时育苗

蛇瓜的适应性比较强,在15℃以上温度即可顺利出苗,超过30℃仍生长良好,所以育苗时间根据栽培方式自由掌握。大棚+地膜+小拱棚可在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露地栽培可用小拱棚+地膜于3月中下旬进行育苗。蛇瓜种皮较厚且硬,一般播前晒种1~2天后,用55℃的热水烫种3分钟,烫种时要不断搅拌,当水温冷却至30%时,捞出种子放入30%左右的清水中浸泡1~2天,期间要擦洗去种皮上的黏液,到种子充分膨胀后捞出,用湿的纱布包裹保湿,放在30℃条件下催芽,当有80%的种子出芽后即可播种。育苗可采用营养钵、穴盘或营养土块育苗。营养土由3年以上没有种过葫芦科作物的园土或水稻土5份、草炭2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份混匀制成,如无草炭可用废菇料或肥沃园土。装钵后浇透水,每钵平放l粒已萌芽的种子,盖细土1厘米厚。苗床一般安排在大棚内,并在苗床上覆盖地膜保湿保温,出苗前温度最好能保持在25~30℃,出苗后揭去地膜。如为露地育苗,要视气温情况加盖小拱棚;如为大棚早熟栽培,前期气温低,可覆盖小拱棚并加盖无纺布保温。温度一般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控制在15~20℃以培育壮苗。当幼苗3叶1心时可定植,定植前7~10天应适当降低温度进行炼苗,苗龄一般为30~45天。

(3)整地定植

蛇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栽培农作物的土壤均可栽培。如进行连片种植,应选择近3年没有种植过葫芦科作物的田块。为使蛇瓜生长良好,获得高产稳产,定植前10天,每667平方米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00千克,钙镁磷肥30千克,NPK三元复合肥30~50千克作基肥,肥料施后翻耕,整细、耙平,作畦宽2米(连沟)。作篱架栽培,每畦种2行,株距80~100厘米,每667平方米定植600~900株;作平棚架栽培,每畦种1行,株距70~100厘米,每667平方米种400株左右。一般在幼苗3叶1心时定植,每穴1株,定植后要及时浇定根水,并且要根据当时气温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温护苗措施。

(4)田间管理

①幼苗期管理 蛇瓜喜温喜光,苗期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养分,其适宜生长温度是13~28℃,在早春连续阴雨低温、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植株容易出现叶色发黄、茎秆纤细、幼苗徒长等症状,所以,缓苗后,要适当控制浇水,宁干勿湿,防止烂秧死苗。苗期白天适宜温度为20~28℃,夜间13~18℃,提高温度可缩短苗龄。白天生长温度适宜,适当降低夜间温度,有利于幼苗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促使雌花形成。定植时挑选壮苗,淘汰病苗、弱苗、畸形苗。

②肥水管理 蛇瓜在适宜温度下生长速度快,整个生育期间对肥料需求量较大,定植缓苗后应追肥1次,可用3%~5%复合肥水溶液浇根,促发新根。在抽蔓至开雌花前,根据植株长势情况,可酌情浇施3%尿素水溶液,使植株生长健壮。第1个瓜坐住后要追施复合肥,每667平方米用25~30千克,对水稀释后浇根,以后每采摘2~3次追1次肥,追肥可用稀粪水、腐熟的饼肥或复合肥,看长势情况,适当增减用肥量。配合叶面喷施0.4%~0.5%磷酸二氢钾液。如生长期间出现脱肥现象,则会出现瓜条畸形茸,瓜长不大,影响产量和效益。

蛇瓜株型大,根系发达,耐旱力较强,但在生长过程中需水量较大,过于干旱缺水会造成结瓜少,瓜小,畸形瓜多,因此坐瓜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在炎热的夏季,应严防植株早衰,一般结合追肥每周浇水1次,防止土壤干旱。

③中耕锄草 及时中耕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改善土壤的通气性。搭架前在行间进行1次深中耕,清除杂草,疏通排灌沟。搭架后视土壤及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中耕除草,中耕后要培土,以免根群外露。

④搭棚 蛇瓜抽蔓后要及时搭棚。连栋大棚栽培一般采用篱架栽培,方法是在大栅肩高处按棚方向拉上铁丝,再在铁丝上放下塑料绳,使蔓顺绳缠绕向上生长,其特点是可以密植、产量高。普通栽培一般采用2米高的平棚栽培,其特点是瓜垂直,果形好,观赏性好。零星种植以平棚为好。植株到中后期,挂果量增加,要及时加固棚架。

⑤引蔓整枝 当瓜蔓长超过30厘米时,要及时绑蔓。蛇瓜连续坐果能力强,主侧蔓都能结瓜,但一般主蔓结瓜瓜条大,畸形瓜少,而侧蔓结瓜瓜条小,畸形瓜多,因此,上架前应进行整蔓,摘除侧蔓,只留主蔓。篱架栽培密度高,更应摘除侧蔓。主蔓不能摘心,上架后,侧蔓可根据生长势留1~2个瓜后,再于瓜前留3~4片叶后摘心。盛果期间,若蔓叶茂密,影响通风透光,造成落花落果,须摘除过密的老叶和黄叶、细弱的侧枝、畸形瓜、病瓜,以减少病虫害,延缓植株衰老。整蔓、理果、摘心要在晴天露水干时进行。在留足授粉雄花的前提下,摘除植株基部节位着生的雄花穗、上部雌花节位着生的雄花穗以减少养分损耗,促进雌花生长。早熟栽培,还须人工辅助授粉。

(5)适时采收

从开花到长成商品瓜,随着气温不同,生长时间差异很大。早春气温低,适时采收需要20~25天,到6-7月气温达到30℃以上,只需10~12天即可采收。瓜条采收标准为老嫩适中,一般当花冠枯萎、瓜条不再伸长时即可采摘,这样既不影响品质,又利于提高产量。

病虫害防治
蛇瓜的病虫害发生较少。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等。霜霉病可用50%甲霜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喷施防治。白粉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喷施防治,隔7~10天喷1次,共2~3次。发现枯萎病病株,要及时拔除,并浇石灰水防止病害扩散。虫害主要为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

韩椒一号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适宜品种
韩椒一号辣椒
栽培技术
韩椒一号辣椒是韩国东方九龙种子有限公司培育的杂交一代干鲜两用型辣椒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强,品质好,有光泽,角质层
厚,色泽内外一致,色价高,市场前景好。在正常管理水平下,每株结果30多个鲜椒,每亩地栽植4500株,产量为2000~3000千克。每2.5千克鲜椒晒干椒0.5千克,每亩可产干椒400~500千克,每千克保护价9.0元,亩产值为3600~4500元,扣除农药、肥料、地膜和种苗等费用,每亩纯收入可达3100~4000元。
1. 育苗
(1)育苗时间
育苗在暖棚内.应在辣椒定植前的60~80天进行。
(2)培养土配制
育苗前将过筛的粪和3年内未种过茄果类蔬菜和烟草的壤土以1:3比例配合。此外,每1000千克培养土中再加过磷酸钙1千克,草木灰20千克,磷酸二铵0.5千克,50%的多菌灵1千克,充分拌匀后即可使用。
(3)苗床准备
首先将暖棚土壤深翻,然后按宽150厘米、埂高15厘米依次做成苗床,将床内搂平耙细,覆7厘米厚的营养土。
(4)种子处理
将种子用55℃温水消毒,水量为种子量的3倍左右,搅拌至水温降到35℃停止搅拌,浸种12小时,用手搓掉种子上的黏液,捞出用湿布袋装好放在25~30℃条件下催芽,待有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5)播种
苗床先浇透水,水渗后,将种子掺入一定量细沙,均匀撒在苗床上。播后覆1厘米营养土,撒毒谷,铺地膜,有60%~70%幼苗
出土后,撤掉地膜。如床面有裂缝或种子带壳出土的,要撒细潮营养土(以不压苗为准)。当苗出齐后的晴天上午,喷一次72.2%的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防止猝倒病发生。
(6)苗期管理
①温度 出苗后白天20~25℃、夜间12~16℃。3~4片叶时,适宜温度白天为20~25℃,夜间15~18℃。分苗时土温要求16℃以上。幼苗生长过慢或停滞生长,应提高夜间温度;幼苗生长快或细弱,应降低夜间温度。
②水分 出苗到分苗一般不灌水,干旱时可喷多菌灵或普力克药水。分苗前2天要浇透水,分苗移栽后要浇1次透水。定植
前不旱不浇水,干旱浇水后,要喷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苗期一定严格控制水分,防止徒长。
③分苗 在小苗2叶1心时分苗,可用8厘米8厘米的营养钵,装上营养土后,将苗栽到营养钵内,随后摆到做好的苗床上。也可
在苗床上按5厘米5厘米的株行距定点,然后将小苗按入泥土中,移栽后,要采取前促后控技术,即前期要促进缓苗,后期控制浇水,保持棚温白天温度在25℃左右,夜间温度在15℃左右。
④炼苗 在定植前10~15天,白天加大放风量,定植前4~8天继续进行放风炼苗,使棚内的环境条件与外界基本达到一致,以提高幼苗的抗逆性,提高定植成活率。
2. 选地整地
选择排灌水方便、地势平坦、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栽植。将选好的地块结合施基肥深翻25~30厘米,整平耙细,打垄作台,做成台底宽100厘米,台面宽70厘米,高15~20厘米的台。
3. 栽培模式
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晚霜过后,在台上栽2行,大行距6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30~33厘米,每穴单株,亩保苗4000~4500株。为防止日烧病的发生,可与玉米间作,玉米种在辣椒两台之间道沟内,每隔两台辣椒种1行玉米,株距70~100厘米。
4. 定植
在晚霜过后定植,辣椒定植方法有两种:(1)先定植后覆膜,在台上开沟,沟内浇足底水,按株距30厘米栽椒苗,两苗之间施
入口肥,然后覆地膜,将苗引出膜,封好苗眼。(2)先覆地膜后定植,首先覆地膜,按株距30厘米扎眼,浇足水,再将椒苗栽植到定植穴内,然后覆土封好苗孔。
5. 田间管理
(1)查田补苗
栽后及时查田补苗,发现死苗要及时补栽。
(2)及时除草
一定要及时除草。对辣椒田的杂草出现后,随时人工拔除,达到地净无杂草。
(3)灌水及排水
定植后要浇足水,然后控制肥和水,进行蹲苗,开花坐果前不旱不浇水,门椒长出后要及时浇水,一定要保持土壤湿润,每次追肥后都要浇水,浇水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4)整枝
缓苗后门椒以下侧枝及时除掉,整个椒田整枝后要打一遍5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防止感染病害。
(5)施肥
①施足底肥 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5000千克,磷酸二铵30千克,硫酸钾20千克,施用时将2/3有机肥与1/3化肥撒施深翻入
土,1/3有机肥和1/3化肥施入定植沟或台的中间,1/3化肥施到两苗中间。
②科学追肥 底肥足盛果期追施N:P:K=15:15:15的三元复合肥30千克/亩;底肥不足第一次在幼果期追辣椒专用肥15千克/亩;第二次在盛果期追辣椒专用肥20千克/亩。施肥方法:采
用条施法和穴施法,一是条施法:在台下距椒苗10厘米处开深10厘米的施肥沟,将肥料施入。然后覆土。二是穴施法:在距椒苗10厘米处,用追肥器或扎眼追施.深度7~10厘米。
③叶面喷肥 开花期喷施0.1%~0.2%的硼砂水溶液,可多次喷施0.3%~0.4%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采收前15天不再喷施肥料。
6. 采收晾晒
当辣椒全部成熟,椒体深红时,将椒秧拔下晾晒,每隔7~10天上下翻动1次。田间晾晒15~20天运回家码垛。椒垛要选地势高燥、通风向阳地方.垛底用粗木杆垫好,码南北向单排垛,垛高1.5米左右.垛间留0.5米以上间隙.每隔8~10天翻动1次。20~30天后将椒果摘下晾晒,果实全部呈现红色,含水16%~20%,长度去把后达8厘米以上,无腐烂、无破损、无虫蛀、无花皮、无农药残留为合格干椒。
病虫害防治
注意防治病毒病、晚疫病、脐腐病、疮痂病、根腐病、蚜虫、白粉虱、茶黄螨、棉铃虫等。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性杀虫杀菌剂。在用药上一定要交替用药,提高防治效果。

SK4-316胡萝卜特征特性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名称SK4-316胡萝卜特征特性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根菜类-胡萝卜
适宜品种SK4-316

栽培技术
胡萝卜又称红萝卜或甘荀,也叫丁香萝卜、药性萝卜等。为伞形科胡萝卜属二年生草本植物。以肉质根作蔬菜食用,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有降低血压、强心、消炎、抗过敏等作用,对贫血、肠胃、肺病等疾病也有治疗作用。此外,还可当水果生食,或制干、腌渍、酱渍等作泡菜及榨汁作饮料,产品深受当地菜农和加工企业的青睐。2003年晋江市引进试种SK4-316胡萝卜5公顷,2006年大面积示范100公顷,之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全市常年种植面积2500公顷左右,产品除了国内销售外,还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每667平方米纯利润可达3000~5000元,经济效益显著。连片种植面积在10公顷以上的专业场(户)有140多场,其中总种植面积在50公顷以上的专业场(户)有20多场。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原产地认定的有11场。初步探索出一条生产规模化、灌溉节水化、管理科学化、产品订单化的农业发展新路子。现将SK4-316胡萝卜特征特性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

SK4-316胡萝卜植株叶丛直立,株高35~40厘米,叶色浓绿,2~3回羽状复叶,最后裂片叶柄浅绿色,绒毛少。肉质根圆柱形,根长22~25厘米,径粗5厘米左右,平均单根重0.33千克。根形整齐均匀,根表皮光滑,髓部小,皮、肉、芯颜色深红,无黄色髓心条纹。肉质细嫩,纤维少,口感甜脆,营养价值高。产品耐贮运,适合鲜食与加工用,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该品种适于沙质土壤和轻壤土壤生长,抗病性、耐寒性强,耐旱性中,畸形根率低,较抗抽薹,在晋江市10-11月份播种,至翌年3-4月份收获,生长期130~160天。产量高、商品性好、商品率高,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6000~6500千克,最高达7000~7500千克。

2.无公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1)环境选择,安装节水设施

生产基地尽量选择周边3千米内无三废污染源,水和空气质量良好,光照资源丰富,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较高、排水良好的沙壤或壤土地块。周边要配套深水蓄水池或机井等水利设施,安装沟带式或高架旋转喷头式节水微喷灌溉设施,并确保水质清洁卫生。

(2)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SK4-316胡萝卜肉质根长,入土深,要求深耕土壤,保持土壤疏松、透气,防止肉质根弯曲、短小,甚至发生叉根。深耕时施人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禽畜粪500~8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30千克,客海沙5~10立方米一起深翻改良土壤,深耕25~30厘米。晒白后耙平作畦,畦面表土一定要细碎、平整,然后整成畦宽90厘米、畦高25厘米、沟宽30厘米,四周开设排水沟,以防田间积水。

(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晋江市属于沿海地区,台风影响较频繁,为避免受台风影响,最佳播种期一般掌握在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最好选择在阴天播种,采用点播方式,用自制简易的专用设备进行点孔,孔深约1厘米,每孔播1粒种子。每畦播4行,行距13~15厘米、株距6~8厘米,每667平方米保苗3.5万~4.0万株。播种后用腐熟土杂肥或蘑菇土盖种,以保持土壤湿润及增加土壤肥力。

(4)科学管水,合理追肥

①水分管理,根据天气变化和土壤墒情适时喷灌,采用播种后保湿促齐苗、齐苗后控水蹲苗、膨大期均衡供水促高产、后期注意排水防裂根的水管原则。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苗期每天喷灌1次,每次15~20分钟,以保持土壤半湿润状态。苗期后一般每2天喷灌1次。追肥前3~4天要控制水分,配合开沟晒根,可晒到叶片略显萎蔫,以促进主根下扎。追肥后7天内应多喷水,每天喷灌1次,每次20~30分钟,以利肥料的吸收。播种70天后,可3天喷水1次,促进根的生长。生长后期遇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止根部开裂或引发病害发生。

②合理追肥,SK4-316胡萝卜属嗜肥性作物,生长期较长,除施足基肥外,还要分2次追肥。第1次为提苗肥,播种后45~50天,每667平方米施用复合肥20~25千克,在行间拉浅沟施下,促进幼苗期叶片和根系生长。第2次为膨根肥,播种后75~80天,每667平方米施用硫酸钾复合肥70~75千克,促进肉质根伸长与膨大。

(5)适时采收

SK4-316胡萝卜生长期较长,不易抽薹。但过早或过迟采收会影响其产量及商品性状。130天左右就要注意观察,因苗而异,掌握在肉质根充分肥大时分批采收。若管理较好的地块,视客户需求及市场行情可延长至160天采收,以充分发挥其潜在产量及经济效益。

病虫害防治
①喷施除草剂,胡萝卜一般出苗较慢,从播种到出苗期间需7~10天。播种后3~4天,每667平方米用60%丁草胺乳油100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于表土,预防杂草生长。

②中耕除杂草,出苗后20天,适时中耕除草。SK4-316胡萝卜须根主要分布于6~10厘米土壤中,故中耕不宜过深,以免伤及根系,影响肉质根的形成和生长。

③防治病虫害,该品种抗病性强,病虫害较少。据观察害虫有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甜菜夜蛾等,主要是地老虎为害;病害有白粉病、花叶病、黑斑病、软腐病等。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

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合理品种布局。播种前要注意清理田园,改良土壤,深翻暴晒,降低虫源基数。

物理防治:应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

化学防治:重点防治苗期地下害虫,每667平方米用50%辛硫磷200毫升拌细土30千克撒施。白粉病和黑斑病在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农抗120600~800倍液喷施,软腐病每667平方米用根腐灵600~800倍液灌根。采取化学防治时应尽量减少用药次数,或选用能防治以上病虫害的其他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

辣椒湘研一号大棚育苗及栽培


名称辣椒湘研一号大棚育苗及栽培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茄果类-辣椒
适宜品种
湘研一号

栽培技术
1.育苗

湘研一号的抗寒力强,幼苗在2℃不受冻害。为了提早育苗,于1月12日浸种催芽,15日播种。为培育壮苗,床土应用沙质腐植土,过筛的细炉灰渣,腐熟的马粪和大粪各占1/4,一起搅拌均匀。播前装盘耙平,打透底水,每1平方米播种量土5~20克,盖土厚度约0.5厘米,盖土后不用再浇水。为了保持育苗盘里的温湿度,可用地膜覆盖育苗盘,温度保持28℃左右,6天后可以出全苗。为了提高幼苗的抗寒能力,当长出两片真叶时,晚上室内温度可慢慢短时间的降低至5~8。巳白天逐渐升温到25℃。随着幼苗长大,变温时间可日渐延长和增加次数,并适当的通风透光,控制浇水。经变温锻炼的秧苗,抗寒能力显著增强,移栽成活率高,并能提早开花结果。

2.定植

幼苗4~6叶期,要及时往温室营养钵移栽。营养钵可用大棚的废旧塑料制成,高8厘米,口径宽6厘米。营养土的配制同苗床土。移栽前浇透水,起苗时不伤根,多带土,一钵双株。移栽应选无风晴天,栽后一次浇透水,温室白天应保持25℃晚上15℃/开始为了保持温度和便于管理,可把营养钵集中摆放在一起,扣上两层棚或生火炉加温,利于缓苗。但随着气温回升,要严防高温高湿,防止徒长。定植前十多天,要逐步加大通风透光和变温锻炼,少浇水,多蹲苗,促使根系生长和幼苗健壮。带花和幼果定植。

3.定植后管理

为了提高棚内土温和棚温,定植前一个月把棚扣好,使结冻层的土壤化透,以利于翻土、施肥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翻地时结合施肥,每667平方米施优质腐熟农家肥5000千克,磷酸二铵25千克。及时追肥,提高中后期产量:生产中后期,即采收第四次果以后,由于养分供应不足,容易出现脱肥现象,果实明显变小,新悄生长缓慢,花蕾及开花数减少,严重影响产量。因此,这时应该结合灌溉进行追肥,即每采收一次,每667平方米追腐熟人粪尿200千克磷酸二铵10千克。

病虫害防治
喷施辣椒植保素,7月中旬,由于雨水集中,气温升高,易引起细菌性病害,导致落叶落花落果。这时期,特别在灌溉后要放大风,以降低棚内的温湿度。要及时用药,每667平方米叶面喷施辣椒植保素(湖南蔬菜研究所研制)3包,对水45千克,每隔10~15天喷一次,既能防病又能保花保果。

群丰一号黄瓜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名称群丰一号黄瓜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瓜类-黄瓜
适宜品种
群丰一号

栽培技术
1.育苗

此品种雌花多,采瓜期可长达6个多月,为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定植前要施足基肥,适时早育苗,用黑籽南瓜嫁接,冬季采取双层草帘覆盖。

(1)整地施肥:定植前20天翻地30~40厘米,667平方米地施腐熟优质农家肥35立方米,过磷酸钙100千克,硫酸钾40千克,铺撒均匀后旋耕。

(2)适时育苗嫁接:9月初-9月中旬嫁接。此时温度高,光照好,嫁接成活期短,成活率高,元旦期间正值盛瓜期,可获得好的收入。

2.定植

定植方法:起垄栽培,垄高10厘米,大垄距80厘米,小垄距50厘米,株距25厘米,667平方米定植约4000株。

3.定植后管理

(1)肥水管理

定植时株距间抓施撒可富,每667平方米40千克(也可用含N、P、K及微量元素的其他复合肥,但不能用有挥发性气体的复合肥),合垄后浇水。5天左右再浇1次缓苗水,中耕后覆地膜。根瓜采收后视长势和天气情况浇水。采瓜中期浇水时随水追施撒可富,每667平方米用6千克,也可随水追施腐熟鸡粪0.2立方米。

(2)温湿度管理

黄瓜出苗后适当降温以防徒长,嫁接后遮光并保持较高温湿度。定植后温度保持18~32℃,缓苗后10~25℃,采瓜期12~32℃,超过35℃放风。晴天上午当室温25℃时放风40分钟,以补充室内二氧化碳,利于光合作用。寒流来临前温室不放风,傍晚尽早放双层草帘覆盖。

4.收获

及时摘除侧蔓,老叶和卷须,经常落缚茎蔓,及早摘收根瓜。冬季瓜一般3天采1次。

病虫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嫁接以前可喷75%百菌清和50%多菌灵,交替使用,7天左右1次。发现黑星病喷40%福(新)星8000倍液,灰霉病用65%甲霉灵防治,霜霉病用克霜氰重点喷叶的背面。采瓜前发现蚜虫和白粉虱可用蚜虱净防治,也可用烟剂4号熏蒸,潜叶蝇用21%灭杀毙8000倍防治。采瓜期如有以上3种虫害,可选用无公害生物农药阿维虫清防治。

秋季大叶茼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蒿菜是我国南北各地栽培较广泛的蔬菜之一.也是人们常食蔬菜品种.并且食用价值高。蒿菜中含有特殊香味的挥发油,可消食开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 素及多种氨基酸.可以养心安神、降压补脑,清血化痰,润肺补肝,稳定情绪,防止记忆力减退。茼蒿中含有特殊香味的挥发油.有助于宽中理气.消食开胃,增加食欲.并且其所含粗纤维有助肠道蠕劝.促进排便.达到通腑利肠的目的;此外,茼蒿气味芬芳,可以消痰开郁,避秽化浊。茼蒿中含有多种氨基酸、脂肪、蛋白质及较高量的钠、钾等矿物盐,能调节体内水液代谢,通利小便,消除水肿:茼蒿含有一种挥发性的精油,以及胆碱等物质.具有降血压.补脑的作用。我镇各地农户有种植茼蒿习惯.过去种植方式以露地为主.从上年10月初开始播种.到次年3月下旬收获.生长期长且种植面积不大.农民并以自产自销为主。并产量低品质差。由于蒿菜性喜冷凉.不耐高温炎热.亦不耐严寒.但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平均气温在2O度为最佳.低于12度或高于29度都会出现生长不利.本地夏季平均气温均30度以上.因此露地播种时间在1O月上旬.近年来部分蔬菜专业大户,采用设施大棚种植(加遮阳网降温1,种植时间可提早到7月上旬.并能获得高产高效。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

秋季栽培蒿菜品种以产量高、品质好的大叶蒿菜为最佳.

2、基地选择
试验选择本镇苎萝村施碗儿农户.大棚1个面积0.8亩.前作种植叶菜早熟5号 该村属省无公害蔬菜基地.土壤肥力较好.疏松湿润、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保水保肥良好,地下水位低,无污染,适宜种植蔬菜的田块.

3、整地及基肥
整地、做畦、施基肥,蒿菜生长期长,应施足基肥.在播种前4天.于7月6日每亩施用有机土杂肥1500公斤和45%洋丰复合肥45公斤深翻作基肥.深翻土壤.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 耙平后做畦.畦宽1.5米。

3、栽培技术
(1)选择阴天播种

2012年7月10日播种,每亩播种1500克,播种方式为撒直播。播种时选择阴天天气,使棚内气温在29度以下有利出苗及成活。发芽率98%.出苗率95%以上.

(2)田间管理:

蒿菜直播后,出齐苗后及时间苗.保持株距2厘米左右.防治出现过稀过密,达到田间基本均匀一致,有利幼苗健壮生长。茼蒿忌高温.棚内大气温度达到25度以上时,应加强通风换气。保持有利于茼蒿生长环境。

(3)肥水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由于生育期长追肥次数多,第一次追肥8 月10 13每亩用46%尿素20公斤.并结合追肥进行浇水.有利肥水吸收:第二次追肥9月4日每亩用46%尿素25公斤.并结合追肥进行浇水.有利肥水吸收:第j次追肥9月21日每亩用挪威复合肥 30公斤撒施:第四次追肥10月23日每亩用46%尿素25公斤撒施:第五次追肥l1月22日每亩用46%尿素30公斤撒施

第六次追肥l1月28日每亩用46%尿素25公斤撒施.

(4)病虫草害防治

A、地下害虫。7月6日播前每亩撒施地虫杀星2700克杀灭地下害虫。
B、草害。当7月l0日播种后,每亩用杀草丹150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对进行杂草封闭除草
C、防病治虫及根外施肥。

主要虫害。蚜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等。防治方法,首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的防病治虫原则。首先以抓好农业防治为基础,清除田间杂草、销毁前作病株及减少虫源基数 化学防治及根外施肥共用8次.7月 20日第一次根外施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加水30公斤细喷雾:7月30日第一次防治斜纹夜蛾每亩用24%氰氟虫腙胶悬剂 1000倍细喷雾:8月21日第二次防治斜纹夜蛾每亩用5%氟啶脲乳油200o倍细喷雾:9月21日第二三次防治斜纹夜蛾每亩用24%氰氟虫腙胶悬剂1000倍细喷雾:10月16日第四次防治蚜虫每亩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细喷雾:10月22日第二次根外施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加水30公斤细喷雾:11月15日第五次防治斜纹夜蛾每亩用甲维盐60克加水40公斤细喷雾:12月5 日第六次防治小菜蛾每亩用甲维盐5O克加水40公斤细喷雾。

4、适时收获

大叶蒿菜进行分期采收。一般在播后35天左右.苗高2O厘米左右采收。一是疏间采收.二是保留1 2个侧枝割收.采收后浇水追肥一次。蒿菜是以鲜嫩叶为商品.当8月15日叶龄有l1.5张以上.苗高达18厘米时开始收获.收获时进行保留侧枝采收。

5、生育动态调查
播种为7月10日,出苗为7月15日.子叶展开7月19.始收期为8月15日,终收期12月16日从播种到收期为36天。从播种到终收期全生育期为128天.始收到终收期为92天.共收批次21次。

6、经济效益
由于夏季叶菜较少,特别蒿菜市场上更少.因此市场行情看好.试验田每亩产量1437公斤,按售价每公斤4.86元。每亩产值可达6987元,扣除种子、农药、肥料、承包费、用工费、大棚设施折旧费等3426.2元.可获净利3560.8元。并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西粉一号番茄大棚育苗及栽培管理


名称西粉一号番茄大棚育苗及栽培管理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茄果类-番茄
适宜品种
西粉一号

栽培技术
1.育苗

采用温差育苗法,2月中旬播种育苗,先用55℃温水烫种10分钟,缓慢冷却至30℃后泡种8小时,中间搓洗2~3次,除去种皮上的绒毛并随时用清水投洗,之后拌细砂在泥盆保温催芽,有85%以上出芽时降温至20℃左右蹲芽,一天后在苗床播种。出苗前床面覆地膜,温度保持25~28℃,出苗近80%时揭去地膜,温度降至20~23℃。2天后提温,白天23~26℃,夜间15~17℃。两片真叶期分苗,将苗移入报纸糊制的直径7厘米,高8厘米的纸制营养袋内,白天室温25~28℃,夜间17~19℃。缓苗后降温,白天22℃。夜间15~17℃。两天后,白天保持20~25℃,夜间15~17℃。定植前一周炼苗,加大通风量,白天室温降至18~20℃,夜间13~15℃。

水分管理:分苗时浇一次透水,3~4叶期出现缺水现象时补一次水,6叶期补一次水,晴天上午浇水,浇后放风。为使苗生长整齐,苗坨倒换位置1次。幼苗4叶期到定植前交替喷洒丰收素和磷酸二氢钾各2次,定植时苗大部分出现小花蕾。在2月中旬选择晴好无风的天气扣棚膜烤地,土壤化通后翻耕晒土,随之开沟施肥,沟施猪圈粪5000千克,合垅后继续烤地增温。

2.定植

清明节时10厘米深土温达10℃后定植棚内。栽苗方法:按株距30厘米刨埯,每埯施磷酸二铵5克左右,摆正苗坨后浇足水。务使土坨湿透,渗透后覆土封埯。667平方米棚施磷酸二铵20千克左右。定植3600株。定植后除闭棚保温外,棚内周围挂一圈塑料薄膜裙子,夜间在棚外四周围上草苫。苗上又覆盖一层薄膜。缓苗后根据气候变化和温度回升情况,灵活掌握。

3.定植后管理

番茄植株进入正常生长后,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6~28℃,超过28℃以上时开两侧风道通风降温,傍晚棚温降至20℃以下时闭上风口,夜间棚温保持10℃以上,初期夜温较低,多层覆盖不撤,以后酌情逐层撤,当夜间气温超过15℃时昼夜通风。进入6月份后,白天还要放底风。在湿度管理上,根据本地土壤沙性大的具体情况,在缓苗后至开花前浇一次中水。在整个生育期土壤保持见干见湿程度,除雨天外,晴天和阴天都开风口排湿和通风,以减轻病害。在第一、二穗果大部分长到核桃大小时,分别追一次速效肥,两次共追硝酸铵60千克。每次结合浇一次满沟水。为调节植株对养分的吸收功能,开花后间隔15天喷丰收素两次,叶面追施磷酸二氢钾两次。西粉一号一般出现2~3个花序后自行封顶,并生出枝杈(侧枝),每条侧枝都能开花结果,为保秧壮棵和果实早采收,采取了以留主干果为主的办法。主干上有3个花序的,去掉全部侧柱,主干只有2个花序的,在中部侧枝上保留一个花序打顶,其余侧枝打去,使每株保3穗果,在每穗果的果实直径在一分硬币大小时进行疏果,每穗留4~5个比较周正的先期果,摘去畸形果和小果,每个植株留果数为12~15个。由于整枝和疏果,植株长势不衰,而且果实个头比较整齐,采收二次后即出现产量高峰期。

秋季番茄的栽培管理:

(1)剪老秧留新枝,水肥齐攻:7月上旬已到了采收后期,由于植株个体生长发育不一致,这时有的潜伏芽开始抽枝,一棵秧有的长出一条枝,有的两条。两条枝的打一留一,一条枝的保留,但有的植株还没有发出新枝,为使新植株基本保持生长一致,先期发出的枝4~5片叶时打尖。7月中旬采收结束,立即把老秧剪掉,抽枝的剪口在枝条着生部位上部3厘米处,设抽枝的留10~15厘米憋杈。之后把老秧和地面杂物全部清理干净,重新插架。对一些发不出新枝的,附近株上可留2个侧枝,作为借枝补空,一条侧技斜着缚绑在空缺的支架上。剪秧之后第三天垅沟中耕松土,接着灌一次足水,8月初顺沟灌腐熟大粪稀1500千克。

(2)前期降温、后期保温:新枝萌发和生长前期,正值炎夏高温季节,除雨天外,进行昼夜大放风,把棚膜从底部卷起1米高固定,雨天放下来。8月末之后气候渐渐转凉,要根据温度的变化灵活掌握放风量和放风时间。9月中下旬之后逐渐减少放风时间,10月上旬中午棚温超过30℃时打开风口,降至26℃时闭风,棚温在30℃以下就不放风。

(3)灵活绑架,因株留果:对因潜伏芽抽枝先后不一而出现新株高矮不齐的情况,采取灵活绑架办法。高株弯秧矮绑或与邻株交又斜绑在对方支架上,尽可能让植株高度保持一致,以利全期植株生育接近平衡。新株留果与春季基本相同,由于有空株,故用借枝补空来弥补。补空株的双干上各留两穗果,每穗留4~5个果,先期抽枝的强壮植株也留4穗果。

(4)其他管理:①果实膨大期追肥灌水:在第二穗果开始膨大时追施硝酸铵并结合灌水,以后土壤缺水时及时灌水2次。叶面追肥二次(喷施宝)。②及时防治病害,用药同春季。③喷防落素防治落花落果。

4.收获

前期采收红果上市,后期果园受气温低影响,成熟缓慢,把开始转红的果摘下来,用塑料薄膜包好放在温暖处催红。到10月中旬全部采收完。

病虫害防治
采取了加强放风降温排湿措施,进入结果期也是病害发生时期,晴好天气加大通风量,阴天也坚持放风,为防止漏雨染病,把棚膜破损处进行了修补。当个别植株出现病状时,及时药防,使用的农药有: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杀毒矾和植病灵,并采用两种药剂交替喷洒的方法,有效地防治了早疫病、叶霉病和病毒病的危害。为防止落花落果,花期连续喷施30毫克/千克防落素(用手携式喷雾器对着开放的花朵喷)。

春研一号(春丰一号)辣椒


品种名称春研一号(春丰一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4年

审(认)定情况2004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赣审椒2004004

选育单位 宜春市春丰种子中心
品种来源13198971杂交选配的杂交辣椒组合。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熟。该品种苗期长势中,株高65.1厘米,开展度57.4厘米,始花节位11~13节,分枝力中,叶色绿,果呈细羊角形,长尖椒,果长18.0厘米,果横径1.7厘米,果肉厚0.18厘米,单果重14.1克,果面光滑,稍弯曲,青果色绿,红果色红或红黄,味辣,抗病抗逆性强。该品种青果鲜辣,红椒味强辣,口感风味好,适宜鲜食、加工或作干椒;果实质地紧,耐贮运;整个生育期结果多,采收期长。

产量表现

2003年平均每亩总产量1846.5公斤,比对照赣丰5号减产18.7%。

抗性

田间病死株率9.2%,低于对照。

栽培技术要点

1. 保护地栽培在上年10月播种,次年2~3月份定植于大棚或地膜加弓棚内。

2. 单株定植,株行距40厘米45厘米,亩栽3000株左右。

3.露地栽培在2~4月均可播种,清明后定植,定植后,主干以下的侧枝全部摘除。

4. 在翻耕整土时,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2000公斤,磷肥100公斤,定植15~20天后,结合中耕除草,亩追肥纯氮46公斤、磷24公斤、钾36公斤。

5. 采果1~2次后,看气候、土地苗情再追肥。上半年以排水为主,7月份后,视旱情补充水份。

6. 在秧苗期,预防猝倒和立枯病,可采用苗菌敌700倍左右喷雾。在生长期间,注意预防虫害的发生。

适宜地区
适宜江西省各地种植。

珠豇一号豇豆


品种名称珠豇一号

分类 豆荚类-豇豆
审(认)定年份2004年

审(认)定情况2004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粤审菜2004003

选育单位 广东省农科集团良种苗木中心
品种来源从揭上2号变异株中系统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常规品种。中熟,春植播种至采收69天,秋植播种至采收50天。蔓生,生长势强,主茎第一豆荚着生节位5~6节,叶片较绿。商品荚长圆条形,荚色浅绿,有光泽,荚面平整,外形美观;荚长55~60厘米,荚宽0.84厘米,单荚重23~26克,荚肉紧实,纤维少、品质好,商品荚率90%~95%,种皮黑色。

产量表现

2002年秋季参加广东省区试,亩产842.7公斤,比对照种丰产二号增产13.4公斤,增幅1.6%,增产不显著,前期亩产373公斤,减产10.5公斤,减幅2.7%;2003年春季复试,亩产1213公斤,比对照种丰产二号增产110公斤,增幅10.0%,增产不显著,前期亩产394公斤,增产8.5公斤,增幅2.2%,增产不显著。

抗性

耐热性中等,耐寒性较强,耐涝性强,高抗枯萎病,耐锈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期播种,春植2~4月,秋植7~8月。

2. 选土层深厚、肥沃、排灌良好的地块种植,以砂壤土为好。

3. 通过深耕,适当埋入基肥,双行植,每亩用种1.0~1.5公斤,秋种可适当密植。

4. 苗期少施肥,掌握好抽蔓前控、结荚期促的原则,防止徒长及早衰。

5. 注意防治病虫害,要及时防治豆荚螟,从现蕾开始每隔7天喷药1次。

适宜地区
适宜广东省春、秋季种植。

涪杂一号榨菜


品种名称涪杂一号

分类 芥菜类-茎芥菜(榨菜)
学名Brassica juncea Coss. var.tsatsai Mao

审(认)定年份1999年

审(认)定情况1999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重庆市涪陵农科所
品种来源以榨菜雄不育系118-3A作母本,以地方良种自交系永安小叶(代号154)作父本配组的杂一代榨菜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株高52厘米,开展度58厘米。叶长椭圓形,叶色绿,叶面中皱,蜡粉中,少刺毛,叶缘波状,裂片2~3对,叶柄长3.5厘米。瘤茎近圆球形,皮色浅绿,瘤茎上每一叶基外侧着生肉瘤3人,中瘤稍大于侧瘤,肉瘤钝圆,间沟浅。在重庆一带栽培,从播种到瘤状茎采收约155天左右,较蔺市草腰子长3~5天。抽薹较晚,丰产性好。瘤状茎含水量低,皮薄,脱水速度快,适合加工。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2500~28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期选在9月上中旬(白露前后),高海拔偏早,低海拔偏晚。

2. 亩栽培地用种20~30克,亩苗床地用种400~500克。

3. 苗期抓好病虫害的防治,及时间苗,确保栽培用壮苗。

4. 4.5~5.0尺开厢,厢沟深6寸,每厢栽4行,退窝1尺,亩栽约5000株。

5. 栽前施足底肥,亩用腐熟人畜粪6000斤,40%含量高钾复合肥100斤,窝施。幼苗5~6叶时定植。在生长过程中根据长势灵活掌握追肥,当瘤茎长至2~3两时重追肥一次,亩追腐熟人畜粪5000斤,碳铵、过钙各100斤。

6. 榨菜病害主要有病毒病、根肿病等;虫害主要有猿叶虫、黄条跳甲、菜螟、菜蛾、蚂蚁等,注意各种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适宜地区 该品种适合在重庆市和四川省各榨菜产区栽培。

高原特色花菜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品种
结合本地的栽培条件和栽培模式,选择丰产性好的强汉、兴利特优良品种。

栽培技术
1. 育苗

采用保护地育苗移栽。

(1)苗床地的选择

选择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含有机质多、便于排灌、保水保肥保温的菜园地作为苗床地。

(2)育苗

4月份前育苗,低墒高埂理墒,利于保温保湿保肥:4月份之后育苗,高墒理墒,确保控水方便,防止墒面苗受水浸。墒面宽在1.2米,墒长不超7米。育苗采用保护地育苗,即拱棚或大棚育苗,以保证在苗期的温度和湿度所需。

(3)苗床地消毒

为了减少花菜在整个生育期病害危害程度,严格进行苗床地土壤消毒,采用敌克松或恶霉灵消毒。

(4)播种

可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播种期,苗床墒面土要细要平整,可用一块木板在墒面上拍打,确保墒面整平。苗床灌水要充足,水渗透苗床后,先撒一层筛过的细土,之后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墒面上,每平方米播种3~4克。播种后用木板轻拍墒面,使种子与土壤接触,让种子充分吸到墒面的水分,有利于种子的萌芽。之后覆盖过筛细土或松毛等覆盖物,覆盖物厚度为0.3~0.5厘米,覆土厚度应均匀,利于育苗期间浇水种子不被冲成堆,及出苗均匀。盖物后立即盖上遮阳网(揭膜后遮阳)和塑料薄膜,利于保温保湿,育出苗齐、苗壮的品质苗。

(5)炼苗

为增强幼苗定植后对低温和干燥的抵抗力,促进缓苗,播种2周后对小拱棚两头揭膜通风,上午10点揭膜通风,下午5点盖膜,炼苗3~5天揭除覆膜,留下遮阳网。秧龄在25~30天后,升高遮阳网,5天后,揭除遮阳网露天炼苗,秧龄在40~45天移栽大田。

(6)苗期管理

用50%恶霉灵加敌杀死或甲维盐对小苗进行喷雾,4%的尿素喷雾提苗。

2. 移栽

(1)移栽墒面整理

因花菜叶面积大,所以耐旱和耐涝程度都比较差,土壤含水量过高,会影响根的正常生长,严重时导致植株凋萎甚至死亡;如土壤含水量过低或干旱,植株正常生长受到影响,生育期缩短,花球会提前形成,花球小而且品质差,影响产量产值。选地要选择在排灌水方便、不容易积水、土质、肥沃的地块。移栽前,理墒时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2000~2500千克、20千克复合肥(17:17:17)、5~6包辛硫磷颗粒剂、两包多菌灵、1包达科宁。做到农家肥、化肥与药要均匀混合,均匀施于墒面,沟要直,墒面要平土要细。

(2)密度

花菜的定植密度根据品种而定,一般情况下,白花密度控制在2400株,墒宽0.8米,沟宽0.4米,墒面移栽两行,墒面内的行距35~40厘米,株距(退步距)55~60厘米;青花密度控制在3000株,墒宽0.8米,沟宽0.4米,墒面移栽两行,墒面内的行距35~40厘米,株距(退步距)40~45厘米。控制好密度是增产增收的关健措施,栽密了,花球小,产量低、品质差,产值不高;栽稀了,产量低,品质好,同样产值也不高。只有控制好密度,才能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3)定植移栽

可露天移栽或大棚内移栽。采用平畦栽培或起垄栽培,尽可能多带点本土移栽,一般在晴天下午或阴天定植。苗定植后立即浇水,浇透水,隔2~3天后再复一次水,以利成活,每次浇水都要浇透。

3. 肥水管理

花菜的叶面积大,整个生育期对养分需求量大,需要氮肥和钾肥量较大,特别是叶簇生长旺盛时期需要氮肥更多,花球生长阶段主要需要磷肥和钾肥。另外对硼肥需要量也比较大,所以要把握好莲座期、花球形成期的施肥时间和施肥种类。

移栽后,浅中耕除草,并做到勤锄浅中耕,培土施肥结合浇灌水。成活15天后,苗对肥料开始需要,在这个时候要追施第一次提苗肥,每亩用15~20千克尿素穴施。

摆盘扭心时,花菜需硼也比较多,如果缺硼肥容易引起叶柄发生龟裂或生长出小叶,花茎中心开裂,花球出现褐色斑点并略带苦味,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要及时追施第二道肥,每亩用5千克硼肥加15千克复合肥穴施。

第三次施肥喷施叶面肥,用磷酸二氢钾20克对水喷雾。

结球期应保持地面湿润状态,花球长到横径5厘米左右(鸡蛋大)时,把靠近花球的外叶折断及时覆盖花球,保持花蕾本色。因花球在阳光直接照射下,常使颜色变黄、老化,降低品质,影响商品价值。

4. 适时收获

花球充分长大而未松散时,是采收花球的最佳时期。收获时一定要保留4~5片叶,以免贮运中受机械损伤,影响外观和价格。

病虫害防治
1. 主要虫害

有菜青虫、吊丝虫、蜗牛、菜粉蝶,用甲维盐、阿虫螨叮、阿维菌素防治。蜗牛用密达杀蜗牛剂最好,黄蚂蚁用高效氯氰菊酯对水喷淋。

2. 主要病害

有细菌黑斑病,用农用链霉素加百菌清加叶面肥(绿叶金钢、普绿通)防治。

备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农林局昆明650100)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