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葫3号西葫芦

2020-07-28

品种名称京葫3号

分类 瓜类-西葫芦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育成的杂交一代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为矮生型,主蔓结瓜为主。一般在第5~6节开始结瓜,瓜码密,几乎节节有瓜。瓜形长柱形,瓜皮白绿色,光泽度好,果形均匀一致。播种后33~35天采商品瓜,是极早熟品种。本品种抗寒、耐弱光性强,在低温弱光下连续结瓜能力强。一般每亩产量可达6000~7000公斤。前期产量高。

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底肥,地膜覆盖,高垄栽培。建议日光温室栽培时,黄河流域及华北地区9月25日到10月10日播种,培育壮苗,1.5片真叶时定植,亩植1700株。开始结瓜后,追肥浇水不可缺少,以补充连续坐瓜对营养成分的需要。注意及时采摘嫩瓜,防止坠秧,抢早上市。本品种一般雌花开放早,没有雄花开放以前,需在开花当天上午进行2,4-D蘸化,辅助坐瓜。

适宜地区 适于各类保护地及露地早熟栽培。

扩展阅读

京葫1号西葫芦


品种名称京葫1号

分类 瓜类-西葫芦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研制成的一代杂交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在早春小拱棚和冬春温室种植表现出早熟、雌花多、易坐瓜、膨瓜速度快、耐贮运等特点。叶片大、厚,茎粗壮,生长势强,春季第1雌花着生在第4~5节,雌花节率75%以上。瓜条长筒状,商品瓜长25厘米,单瓜重200~400克。瓜皮浅绿色,覆网纹,有光泽。果肉淡黄绿色、质脆、味清香,畸形瓜少。对枯萎病抗性强,较耐白粉病。一般亩产8000千克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和定植前用硫磺或敌敌畏和百菌清烟剂对棚室进行杀菌和杀虫处理,可有效预防灰霉病、白粉病和蚜虫、粉虱、潜叶蝇等病虫害。华北地区日光温室越冬栽培,一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11月上旬定植。日光温室冬春茬早熟栽培,一般12月下旬播种,翌年1月下旬定植。每亩栽1600株。定植前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做高20厘米、宽120厘米的栽培畦,中间开灌水沟。定植后中耕2~3次,然后覆盖地膜,浇水采取膜下暗灌的方式,避免大水漫灌。12月至翌年1月减少浇水次数。冬季雄花开放少,需人工辅助授粉或用2,4-D蘸花,促进坐果。春季温度回升后,充分供应肥水,注意通风排湿,加强对蚜虫、潜叶蝇和白粉虱的防治。阴雨天到来之前用百菌清等烟剂熏棚1次,每隔7~10天熏棚或喷药1次防治白粉病和灰霉病。药剂可以用多菌灵、百菌清、杀毒矾等广谱性杀菌剂。需要注意的是温度回升后,2,4-D的浓度也要适当降低,以免发生药害。

适宜地区 适合华北地区早春小拱棚和日光温室越冬栽培。

中葫3号西葫芦


品种名称中葫3号

分类 瓜类-西葫芦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京审菜2001035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
品种来源9403794012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早熟西葫芦品种,矮秧型,生长势中等,主蔓结瓜为主,侧蔓稀少。果实长柱状,有棱,长18~20厘米,横径6~7厘米,单果重250~500克。嫩果皮白绿色,成熟果皮白色,有光泽。果肉白色,营养丰富,钙的含量高,品质脆嫩,口感好,较耐贮藏。第一雌花节位5~6节。喜肥、喜光、喜温,耐低温、弱光性强,抗逆性好。对病毒病及白粉病的抵抗能力强于早青一代。早熟性好,节成性强,前期产量高。保护地栽培,应避免温度过低,否则瓜棱较明显。

产理表现:产量5000千克/亩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 本品种育苗期25~30天,定植后25~30天开始采收嫩瓜,在保护地条件好的情况下,采收期可达90~110天。

2. 定植前要施入腐熟优质有机肥每亩3000~5000公斤。

3. 长季节栽培者密度为畦宽90~100厘米,株距45~55厘米,亩栽苗1200~1600株。短季节栽培者密度应适当加密。

4. 定植后要控制温度,白天25~30℃,夜间10~13℃。缓苗后结合追肥浇水,待第一个瓜长到10~12厘米时再浇水,以后一般5~7天浇水一次。每隔2~3水,追肥一次,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

5. 为提高座果率,防止落花落果,在冬、春季节生产时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或采用生长素进行蘸花处理。

6. 注意加强对白粉病、灰霉病、褐腐病、病毒病及蚜虫、白粉虱等病虫害的防治。

7. 及时采收,以免大瓜赘秧而影响植株上部瓜的生长。根据市场要求,及时收获嫩瓜,一般瓜长15厘米左右,单瓜重150克以上即可收获。亩产量可达5000公斤以上。

适宜地区 适宜在保护地及早春露地种植。

中葫1号西葫芦


品种名称中葫1号

分类 瓜类-西葫芦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西葫芦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矮秧型,生长势中等,以主蔓结瓜为主。果实短棒状,长15~18厘米,横径7~9厘米,单果重150~200克。果皮浅绿色,果肉白色,以食用嫩果为主,品质脆嫩,口感好。第一雌花节位6~8节。喜肥、喜光、喜温,抗逆性较强,早熟性好、节成性强,坐瓜多,前期产量高。保护地栽培要求日平均温度不低于10℃。产量约35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育苗移栽,当苗龄25~35天、幼苗具5~6片真叶时定植。塑料中、小棚或露地春季栽培,行距60~70厘米、株距40~50厘米;保护地长季节栽培,行距90~100厘米、株距40~50厘米。定植后浇水,覆盖地膜。在果实开始膨大和膨大后均要进行追肥,花期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要及时采收,以免大瓜赘秧而影响植株上部瓜的生长。注意加强对白粉病、灰霉病、褐腐病、病毒病及蚜虫、白粉虱等病虫害的防治。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京莹西葫芦


品种名称京莹

分类 瓜类-西葫芦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育成的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矮生,生长势旺,叶绿色,五角形。第一雌花着生于主蔓四节左右,早熟,播种后37天开始采收。结瓜能力强,雌花多,瓜码密,雌花率达88%以上,产量高。单瓜重0.5~1.5公斤,瓜条顺直呈圆柱形,浅绿色,微泛嫩黄,光泽度好。每亩产量可达60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底肥,地膜覆盖,高垄栽培。建议日光温室栽培时,黄河流域及华北地区9月20日~10月10日播种,培育壮苗,1.5片真叶时定植,亩植1800株左右。 开始结瓜后,追肥浇水不可缺,以补充连续座瓜对营养成分的需要。注意及时采摘嫩瓜,防止坠秧,抢早上市。本品种一般雌花开放早而且多,必要时需进行疏化疏果,以保证植株生长势及瓜条顺直。没有雄花开放以前,需在开花当天上午进行2,4-D蘸化,辅助座瓜。

适宜地区 特别适合各种保护地生产。

京红3号萝卜


品种名称京红3号

分类 根菜类-萝卜
学名Raphanus sativus L.

审(认)定年份2010年

审(认)定情况2010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审(认)定编号京品鉴菜2010009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
品种来源R01AR5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秋红萝卜一代杂交种。株型直立,叶数少,近板叶。肉质根近圆形,根长为15.0cm,根直径为13.5cm,平均单根重1.2kg。根皮鲜红,根肉白色。

品质分析

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为48.09umol/100g鲜重,约为同类型品种的1倍。

抗性

抗病毒病及软腐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7月中下旬播种,露地穴播,亩保苗4000株左右。

2. 选择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中栽培,深耕土壤,每亩地撒施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草木灰5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播种前15天起高垄,播后用圆桶压实,浇水。

3. 7~8片真叶时定苗,进入莲座期控水蹲苗。

4. 等肉质根进入旺盛生长期,每5~7天浇1次水,结合浇水每亩地施入硫酸钾复合肥10公斤,浇水后进行浅锄,防止土壤板结。

5. 同时要注意虫害特别是蚜虫和菜青虫的防治。

京线3号辣椒


品种名称京线3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最新育成的线椒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早熟。分枝能力强。株高一般60厘米左右,果重20~28克左右。青熟果浅绿色,生理成熟果鲜红色。抗病毒病能力较强,连续座果能力强.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2500~3000千克。

适宜地区
适宜南北方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京椒3号甜椒


品种名称京椒3号

分类 茄果类-甜椒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由国内品种母本9676-6和国外引进的品种父本N9587-3经多代定向培育筛选而成的高产、稳产、耐热性较强的优良自交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京椒3号为中早熟一代杂种,定植至始收60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0~60厘米,开展度55厘米,节间粗,始花节位为第8~10节。果实为长圆锥形,果长15.0~16.0厘米,横径5.5厘米,果肉厚0.55厘米,以3心室居多,味甜,果面光滑,嫩果绿色,老熟果暗红色、硬度高,耐储耐运,单果质量90~130克。味甜、品质好,座果率高,连续结果能力强。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3000~4500千克。

抗性

抗病毒病、耐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

1.北京地区保护地栽培于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3月上旬定植于日光温室,3月下旬定植于大棚,露地栽培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育苗,4月下旬定植。

2.采用小高畦,地膜覆盖,畦距1.2米,平均行距60厘米,穴距30厘米,每穴1株。

3.重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使用。

4.定植前苗床喷药1~2次防治病虫害带入田间,盛果期要及时追肥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及时防治病虫害、采收及防赘秧。

5.京外地区应按当地气候条件适时播种栽培。

适宜地区
适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京锐3号辣椒


品种名称京锐3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最新育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早熟辣椒F1,果实为牛角形,青熟果浅绿色,果面光亮,果基有皱。膨果速度快。果实纵径25~32厘米,横径3.8~4.5厘米,果重100~160克。辣味适中,品质佳。商品性好,连续座果能力强,上下果差异小。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3500~4500千克。

适宜地区
适宜北方保护地栽培。

银碟1号西葫芦


品种名称银碟1号

分类 瓜类-西葫芦
审(认)定年份2002年

审(认)定情况2002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银碟1号是由两个抗病、丰产、配合力强、优良性状互补的自交系(碟-79-7-1盘79-3-3)配制而成的保护地西葫芦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矮秧,中早熟。植株生长势较强,较直立,株高65~70厘米,开展度83厘米,叶色淡绿,叶形掌状,无缺刻,叶面无白色花斑。第一雌花节位8~9节。主、侧蔓均可结瓜,但以主蔓为主。侧蔓较多。果实飞碟状,直径15~25厘米,厚度8~10厘米,边缘波浪形。果皮嫩白色,食用嫩瓜,单瓜重200~400克。对病毒病和白粉病的抗性强于常用品种早青一代。耐低温,耐弱光性较强。产量2000~35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育苗移栽,苗龄10~30天,即从真叶露心至三叶一心期均可定植。保护地(日光温室)栽植密度1500~1800株/亩,露地栽培为1600~2000株/亩。保护地内以主蔓结瓜为主,为防倒伏,也可进行吊蔓栽培。注意及时采收。保护地栽培,花期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其他管理同一般西葫芦品种。

适宜地区 适宜全国各地保护地栽培及冷凉季节露地栽培。

京冠红3号甘蓝


品种名称京冠红3号

分类 甘蓝类-羽衣甘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f. tricolor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羽衣甘蓝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一代杂交矮性种。叶片排列有致,内叶红色,外叶蓝绿色,叶缘卷曲褶皱,株型佳,色彩鲜艳。抗冻性较强,赏食兼用。是晚秋至早春的耐寒美化试才,成片移种景观效果极佳。

栽培技术要点

1. 南方地区宜进行秋冬季露地栽培,如长江流域于67月播种育苗,8月前后定植,10月至翌年2月采收。

2. 北方华北地区可行春、秋两季露地栽培,春茬2月中下旬保护地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68月采收;秋茬67月育苗,78月定植,911月采收。

3. 高寒地区可行春播秋收,也可进行冬春季保护地栽培,每亩用种量25克左右,定植行距60厘米,株距40厘米左右。

4. 一般在长有约10片叶时,即可陆续采收仍保持鲜嫩的下部叶片,每次采1~2片,每7~10天采一次。

适宜地区
适宜各地露地及设施栽培。

晋园1号西葫芦


品种名称晋园1号

分类 瓜类-西葫芦
审(认)定年份2005年

审(认)定情况200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晋审菜(认)2005006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晋园1号是以B214-6-2为母本,Q212-3-3-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晋园1号植株矮生,节间短,易密植。叶面有稀疏白斑,植株生长旺盛。平均株幅96.6cm,株高60cm。极早熟,第1雌花节位5节左右,雌花多,坐瓜能力强,膨瓜速度快。瓜长棒形,瓜皮白绿色,种腔小,品质好,抗病能力较强。

栽培技术要点:晋园1号西葫芦叶片小,叶柄短,宜密植,株行距55cm60cm为宜,667m2留苗2000株左右。坐瓜早,前期产量高,要求土壤肥沃,基肥充足,应加强苗期管理,促进营养生长。前期可适当疏花,防止植株早衰。坐瓜期加强肥水管理,保证其丰产性。雌花先开,未经授粉雌花不坐瓜,可用50mg/L的2,4-D在开花当日上午蘸花,促进坐瓜。

适宜地区
适宜保护地栽培。

长青1号西葫芦


品种名称长青1号

分类 瓜类-西葫芦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矮生,节间短,蔓长约30~45厘米,株形紧凑,开展度小,适于密植。叶片深绿色,呈五角掌状,叶缘深裂,似碎花状,在近叶脉处有银白色斑点。主蔓结瓜,侧枝结瓜很少。一般从第四、第五节开始着生雌花,以后每节都着生雌花,瓜码密,一株可同时坐5~7个瓜。瓜呈长筒形,上有不明显的浅棱。嫩瓜皮呈绿色,上覆细密白色斑点,光泽度好,粗细均匀。瓜肉绿白色,肉厚,瓜瓤少,可食部分多。一般亩产量达6500~7000公斤。本品种生长势强,较耐寒,极早熟。幼瓜开花后5~7天可采摘商品瓜,即播种后40天即可收获0.25公斤的嫩瓜。

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底肥。开始结瓜后,遍肥、浇水不可缺。注意及时采摘嫩瓜,抢早上市。

适宜地区 适合保护地栽培。

拍砸一号西葫芦


品种名称拍砸一号

分类 瓜类-西葫芦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该瓜是一代杂交金丝搅瓜品种,极早熟,全生育期70~75天,株高65厘米,开展度50厘米,无蔓生长,主蔓结瓜。全株叶片14~16片,3~6叶见雌花进行人工授粉,整枝拿权,每株结瓜1~2个,单瓜重2~3公斤,最大的5公斤,每亩产量4000~5000公斤。主要以老瓜为食。食用时,用力拍砸瓜的周围,或放开水锅内煮3~5分钟,切开搅拌瓜心,就成粉丝一样的瓜条。可热炒、凉拌,味道鲜美。

栽培技术要点:全国各地均可栽培。2~4月份大小拱棚育苗栽培,种子发芽25℃左右,生长常温15~28℃,10℃以上生长正常,高于30℃以上,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易感病毒病。每亩种植1200~1250株,多施有机肥、土杂肥,少施氮肥,加强田间管理。

适宜地区适宜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