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全塑膜单坡式大棚栽培技术

2020-04-18

苗木选择与定植
1. 整地施肥

草莓生产期长,需肥量大,且冬季生产限制肥水次数,所以要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鸡粪500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氮9.5%、磷11.3%、钾10.4%)80~100千克,结合深翻土地,一起施入,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然后,作成底宽80厘米,顶宽45~50厘米,高20厘米的高畦,畦沟宽40~50厘米。方向为东西走向。

2. 品种选择

草莓冬季栽培选用甜宝品种。试验表明,该品种休眠期短,同样栽培条件下,比丰香提早上市5~6天,且高抗白粉病,试验区丰香发病率为33.6%,而甜宝基本不感染。另外,该品种个头大,外观漂亮,商品性好。

3. 适时定植

草莓定植适期在招远为9月中、下旬。于高畦上定植两行,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每667平方米8000~9000株。定植时草莓弓背方向朝畦内,结果后果实分布于畦顶,栽植深度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宜。定植后覆盖黑色地膜,以提温防草。

定植后的管理
1. 水分管理

定植后当日浇水,7天内再浇1次,至扣棚前视土壤墒情再浇2~3次水即可。

2. 温度调节

扣棚后,要保证白天温度在25~28℃,夜间保持8℃以上,如果夜间达不到8℃时,可在棚内加扣小拱棚,以增加保温效果。保温25天左右,新叶展开3~4片,植株开始开花。这个时期,草莓对温度较为敏感,过高影响授粉,过低特别是夜间过低,易形成畸形果。试验表明,适宜温度为:白天20~25℃,夜间不低于5℃。开花至成熟期,棚内白天温度20~25℃,夜间5~6℃为宜。翌年3月中旬以后,随着温度的回升,可及时去掉草帘,并注意放风。

3. 植株调整

当新叶长出后,要及时摘除下部老叶和抽生的匍匐茎,在腋芽大量发生时,要将弱的腋芽及时除掉,结果期要进行疏花疏果,对生长不整齐的小果、畸形果及时疏去。同时,对植株上的老叶、病叶、黄叶要及时摘除,以减少养分的消耗。

病虫害防治
在病害的防治上,主要采用硫磺蒸发器防治真菌性病害。每667平方米面积大棚挂8个硫磺发生器,整个生长期基本不发生病害,不用打农药,生产的产品无任何污染。蚜虫、白粉虱可用2.5%功夫乳油5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喷洒防治。

备注摘自《果农之友?文摘版》(10年1期)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